范文网 >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或许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九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 自主学会字词,能理解本文“一技之长”等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带有12的句子,感受句子的深刻含义。

3 能发挥想像,写一段队长对矿工们讲的话。

4认识矿工们长期帮助受难工友的家属又严守秘密的高尚品格,感受人间的真情和温暖。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1、老师要写(板书:秘密)同学们跟写,你们知道秘密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

2、出示课题:《37共同的秘密》“共同”加重。齐读课题。

3、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4、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哪些人共同的秘密?共同的秘密是什么?这个秘密被揭穿了吗?为什么这个秘密要大家共同遵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提得很好!那么课文围绕共同的秘密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呢?快速读读课文。

出示填空:为了 帮助矿工妻子维持生计 。12个矿工约定 每天去她的馄饨摊吃一碗馄饨 ,并且这个约定一直坚持了十几年。板书(12个矿工——约定)

2、学生交流完成填空。

现在你们知道了,这共同的秘密是什么呢?齐读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习课文1、2小节

师: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做这个约定呢?

出示(引读):课文的1、2小节

(1)理解“闭塞”、“一技之长”

(2)得知这一情况的矿工队长会怎么想呢?他会对矿工们说些什么?

想象说话:矿工队长想: 于是,他跟12个矿工说:“”矿工们听了队长的提议后,都同意了。

(3)师小结过渡

2、师:那么他们又是如何来遵守彼此间的约定的呢?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学习课文的3——8小节。

学习要求: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3——8小节,用浪线将他们遵守约定的句子画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2)圈出关键词语,想想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出示(随机)

预设:

(1)8毛钱一碗的馄饨热气腾腾,开张第一天就一下来了12个人。

通过关键词语“一下”“第一天”“12个人”体会12个矿工都信守了约定,如期到来。

指导朗读,

(2)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馄饨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可达二三十人,而最少时从未少过12人,而且风霜雨雪从不间断。

通过关键词句“最少时从未少过12人”体会矿工信守承诺,没有一个人失约。

抓“从不间断、风霜雨雪”体会到矿工们一直坚持着。(板书)风霜雨雪 从不间断)

你们试试你觉得怎么读,指导朗读

师引读第4节

理解“矿工们为什么始终不和至亲的妻子说出这个秘密”。

生交流

师小结:矿工们以工友家属可接受的方式帮助她,他们的付出不求回报,也不愿让接受帮助的人知道他们的帮助,维护了受帮助人的尊严,也体现了工友间朴素的兄弟情谊。

学习第5节:

出示第5小节

A 随机点评学生朗读,抓“弥留之际”理解

B 学生质疑、交流

C师小结、引读队长对妻子所说的话

(3)出示:来去匆匆的人流不断,而时光变幻之间不变的是不多不少的12个人。

通过关键词语“不变、时光变化”体会矿工们一直在坚守着约定。

师小结:是啊,不断变幻的是——时间,不变的是——12个人的这份善良心。板书:(世间变幻 爱心不变)

指导朗读

(4)出示:前来光临馄饨摊的人,尽管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从未少过12个人。

师:为什么有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情况?女人代替了男人又是怎么回事?

请展开想象,说一说。

出示:老矿工要退休了,他对儿子说:“ 。”于是,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一位矿工累倒了,他对妻子说:“ 。”于是,女人代替了男人,但从未少过12人。

师指导体会这个秘密早已成了12个家庭的秘密

师:这个共同的秘密还仅仅是12个矿工的吗?这个秘密仅仅是每天去吃一碗馄饨吗?交流

师小结:正是有了十二个矿工12颗无私支援遇难矿友的`高尚的心灵,才有了爱心的接力传承,才有了世界上最无私的爱。

指导朗读

(5)穿透十几年岁月沧桑,依然闪亮的是12颗金灿灿的爱心。

师引读理解矿工们长时间坚守约定帮助遇难矿工的妻子。

(6)师:看着这几句话,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

(7)再次串读5句话,思考“12”代表的意义、

生交流,随机板书:真情、温暖、善良……

4、学习第7节

师:遇难矿工的妻子面对他们的倾力帮助,她又是怎样做的?

①朗读体会第7小节,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师小结 板书:(画爱心)

四、总结全文

1、师小结(放音乐):这份共同的秘密是一种无私的援助,它源于人世间最无私的爱。这爱,支起了她简陋的馄饨摊;这爱,重新点燃了她俩生活的希望;这爱,在人们的手中接力传承;这爱,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这爱,茹星星点火,从人们心底升起,深深引起了我们每个人的思索……让这个感人的故事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2、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音乐高潮)

板书: 37 共同的秘密

12个矿工——--------------- 约定

风霜雨雪 真情 从不间断

世间变幻 12份 温暖 爱心不变

善良

……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

3、培养爱护大自然的美德,表达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的美好愿望

20xx年5月6日第十二周星期二第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穴”和角字头,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象课文中的“这儿真好”的内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4、使学生知道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师在题目上打上小问号。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正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将生字词带入课文中读一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课文中的长句子能读得正确、流利吗?(出示长句)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用评议。

4、再次练读课文。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师范读课文。

2、解答刚开始上课时提的问题:为什么这儿真好?

3、你们了解小熊住在一个什么地方吗?

4、文章讲了小熊什么事?

四、教学生字

1、巩固生字字音。

2、教学新偏旁。

3、自学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4、反馈,检查。

5、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呢?

6、指导写字。

7、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五、小结

六、教学后记:“极”较难掌握。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古诗诵读:送元二使安西

教材处理思路:解诗题,明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一导入:

1.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

师板书课题

二学习古诗: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根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

⑴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么解释?

送元二使安西

送:送别元二:王维的好朋友使:出使安西:安西都护府

⑵强调题目读法送元二/使安西

⑶齐读课题

2.抓字眼,明诗意

⑴师:请同学们根据学古诗的第二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⑵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⑶汇报

渭城朝雨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课前问候:

师:同学们好!生:(学生的声音很小,参差不齐)

师:该怎么称呼,怎么问候?生:

师:听说你们都很聪明,喜欢帮助别人,帮张老师一个忙。一日,我去郊游,一虫子飞进老师的耳朵,怎么办?

生:往里捅(这个办法哪儿不好?讨论)

生:引出来(怎么引起来)

师:用灯往里照,不伤害小虫,让老师感动。

二、出示课题:

《番茄太阳》

1、这个课题什么意思?

2、老师写的课题与书上写的有什么不同?

(从细节着眼,帮助学生理解课题)

三、检查预习

1、围绕明明、阿姨展开故事,你再读课文时带着什么心情?

(1)感动。教师注意听学生的回答,里面一个关联词用得好因为所以接下来用这样的句式因为所以说一说。

(此处既是句式的训练,又训练学生读出文章的多种感受)

(2)心酸。

(3)可怜。

(4)师:你有什么高兴的吗?(教师帮助学生拓展)

(5)同情。

(6)心痛。

2、真不简单,读了几遍课文就有这么多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看一看我们有没有新的感受体验。

四、新授:

1、老师来自河南洛阳,花中之王牡丹的故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牡丹图,牡丹,是中国的`国花,老师想把它送给书中的人物,你觉得我会送给谁?为什么?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老师没主意,你们帮帮我,先不忙,打开课文,我们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书,然后说送给谁。在文中找出根据,等会说得有理有据。老师送你们八个字: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2、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应该送给阿姨

学生发言,教师评价:你体会到她心情的变化了!

1)文中有一段写到她看到明明后,她什么心情?读

2)再读这一段

3)明明见过自己的样子吗?现在明明就在你面前,你告诉她长得什么样子?学生读

4)对于一个五岁,双目失明的孩子,你应该怎么告诉她?再来

(指导学生读出真实的感受,走进文本)

(2)应该送给白衣天使。

(3)应该送给爸爸。

1)文章几处写爸爸的?

2)出现了两次,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在做一个相同的一件事情,什么事情?

3)爸爸仅仅是在叫女儿认识事物吗?除了认识物体还有什么?比如明明坐在饭桌前,碗,怎么教孩子?比如拿起筷子,爸爸会怎么说?比如看到桌子,爸爸又会怎么说?明明认识事物都要靠别的器官来认识,她一次就认识了吗?

4)我想说一句话,爸爸是明明的的(眼睛)

5)你觉得这位父亲怎样?

6)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自读。

7)有一个词语必须注意到,才能把这节读好。

来回耐心

8)读爸爸的话。学语文重要的方法是读书。把心放进去,爸爸怎么和一个五岁的小女孩说话。

(指导学生朗读)你爱你的女儿吗?再来读一读。

谁能做这个父亲,对着一个盲童,我们说的时候要怎样?柔、慢

当我们读课文时,是不是都要响亮?不是。

(4)应给送给捐献角膜的人

(5)应该送给明明

1)在书上找根据

2)读。明明献腿的部分

3)把你的感动读出来。同学们,把心放进去才能读好。

4)当他俯在你耳边说话时,当他说把自己的双腿给阿姨时,你会怎么想?

一个从未见过光明的孩子,在自己有了一点儿健全的机会时,又要把双腿送给别人,这是一般的爱心吗?

教师范读:老师读明明的话,你们读旁白,体会。

(6)应该送给妈妈

如果你概括妈妈每次出现的表现,用一个字概括一下

什么样的笑

老师在读这篇文章时,想到,五年前,爸爸妈妈肯定有一个约定,你知道什么吗?

爸爸妈妈要的是一个不仅眼睛健全,心灵更要健全的孩子。

五、总结

全文用一个字总结爱

只要心中有的人,才能体会到别人的爱。希望你们向明明那样,做一个番茄太阳!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读“蕊,陈”,掌握七个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发生的有趣的事。 能力目标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通过指导角色朗读和童话表演的方式,使学生融入童话作品中,体会小蚂蚁的灵动与汉字的活力。

情感目标:

感受童话神奇的魅力。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并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字的喜 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小蚂蚁住进书本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特别是它让陈旧的书发生了怎样奇妙的'变化。

教学难点:

感受童话神奇的魅力,感受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展开想象,自由写作。

教法学法:

童年是一个多梦的年龄,对于童话,孩子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和热情。学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接触过不少的童话,他们能够通过自读对童话故事有初步的感悟,学习的热情一定很高。在教学本课时,我准备采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策略。

教法:这一课,鉴于三年级学生和童话的特点,主要采用阅读法,让学生熟读课文来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另外用对话法,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并进行说话和写话训练。

学法:主要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这篇文章的导入,我打算直接从题目入手,先展示课件,让学生边看课件上生动的画面边猜想:看到这个题目,看到这只可爱的小蚂蚁,你想知道什么呢?以此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设计理念:这种以课题导入的方法,可以引发学生读书的欲望,使学生快速进入童话世界】

2、介绍作者 通过课件展示王一梅的图片及主要代表作。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记住作者的名字,了解必备的文学常识;另一方面,通过作家作品的介绍,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了选择的依据。

3、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① 让学生听课文的录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准确标注生字词的读音。

②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生字。

③ 通过出示课件,检查学生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④、提问:读了这篇课文后,你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设计理念:前三问可以提高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检查朗读情况,扫清字词障碍;第四问,让学生总结课文大意,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

4、走进童话,领略神奇

① 小蚂蚁是如何走进书本的?

② 小蚂蚁在书中安家落户后,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情呢?

③ 会走路的字让旧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计理念:这三个问题围绕中心,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理解书由静到动变化的原因,内容由陈旧到新鲜的变化原因。让童话故事中小蚂蚁和字的形象、语言、情感深深的印入孩子心中,并让他们感受其所带来的影响和快乐,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欲望。】

5、课文小结: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只要注意观察,都能变成新的事物、新的乐趣,就像书中的小蚂蚁和“字”,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面貌,看到了一成不变的字组成的句子之外的无边无际的快乐。

6、放飞想象,练笔创作 你是否喜欢书本里的小蚂蚁,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

【设计理念;:通过这样的训练,来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事情,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美。

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画面)师:我们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变幻莫测,多彩多姿,有时,让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有时也让我们欣赏皑皑的白雪,当然,有时也让我们享受着蒙蒙的细雨?作家朱自清就曾经这样描写雨,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语段)“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2、师:这个地方的雨,是祥和安宁的雨。而有一个地方的'雨却是优美动听的,孩子们,想亲自去感受感受吗?

3、咱们今天就跟着作者赵丽宏一起走进山林,去感受山雨的美丽。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地读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下来,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

2、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

3、课件出示,全班读。

湿润的山风轻盈的云雾无字的歌谣飘飘洒洒的雨丝

轻捷柔软的手指优雅的小曲水淋淋的嫩绿清新的绿色

4、刚才你们透过文字和作者一起初次游览了雨中的山林。你愿意用读的方式带着老师到山林中走一走吗?(指名读课文)

5、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教师板书:雨起、雨中、雨后)

(三)朗读赏析,深入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1)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观察山雨的?(2)你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观察山雨的?

3、感悟山雨的音乐美。

(1)指名读写山雨声音的句子.。

(2)你从这些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奇特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什么?(3)学生汇报,老师给予指导。

①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a、这里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从这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作者对山雨的无比喜爱。)b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由远而近”,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朗读。

②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a、作者把岩石、树叶、绿草比作_____________;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比作_____________,把雨声比作_____________。

b、你从这些描写中感受到什么?

4、感悟山雨的色彩美。_____________

(1)读读这些写雨色彩的句子。

(2)你从这些句子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奇特的想象?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什么?(3)带着遐想朗读。

(四)、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1、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

2、拓展阅读。《雨》(冯剑华)

3、作业:(任选一项)

(1)选择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写一小段话;

(2)自己试着写一写我们生活中看到的雨景。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猴”3个字。认识个笔画“ ”和5个偏旁“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练习朗读、认字和理解句子。

教学准备:

找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师生共同在操场上做“踩影子”的游戏,让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影子的变化。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猴”3个字。认识个笔画“ ”和5个偏旁“ ”。

二、教学重点:练习朗读、认字。

三、教学难点:理解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回顾“踩影子”的游戏,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2、出示课题:影子。读课题,注意轻声的读法。

3、有一个小朋友叫京京,他也和你们一样做踩影子的游戏,看着这一个字,说说怎么记住“影”字。

4、认识偏旁:三撇儿“ ”。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要求会认的字圈起来。

(2)借助拼音,把要求会认的字读一读,特别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翘舌音的'字:影、前、常、跟、着、朋。

(3)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4)开火车读,检查读音,共同正音。

(5)自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2、细读课文,学习字词句,理解课文。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这两小结分别写哪一幅画?

(2)小组合作学习:看图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大组交流,理解太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京京背着太阳,影子在前;面向太阳,影子在后;太阳在他的左边,影子在右;太阳在右,影子在左。

看图说说,理解“前、后、左、右”

(4)质疑、释疑。

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问同学,发动大家动脑筋解决问题。

在交流中学习“黑狗,常常、跟着、它、朋友”这几个词,懂得影子和黑狗有相似的地方;颜色黑,常常跟着主人转,非常亲热;“它”指影子,影子陪我上学、放学,就像我的好朋友。

(5)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自己读读课文,想办法记下来。

边读边做动作,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老师引读课文,指导背诵.

学生自己背诵后,再背给同桌听。

(6)动动脑筋,学习认字。

学习新偏旁“ 、 、 、 ”,说一说偏旁名称。

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读词说句认字。

五、作业布置:1、把生字读给家长听,把课文背一背。

2、继续观察,在哪儿能见到影子。

六、板书设计:

9. 影子

左 右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练习朗读、认字。

三、教学难点:理解句子。

(一)、复习导入

1、自由读一读课文,再现课文中的生字。

2、开火车认字、词。

3、会背课文的同学站起来,背背课文。

(二)、观察说话

1、说给同桌听: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边是( ),我的右边是( )。

2、大组交流:谁愿意讲给大家听,自己站起来说一说。

3、随便选一个字,(前、后、左、右)开火车说说你周围的同学。

(三)、指导写字

1、复习“飞、鸟、马”。

(1)看图,图上画着什么?还记得这三个字吗?

(2)大家一起读一读。

2、复习笔画,学写字。

(1)看到“飞”字,你觉得它像什么?

(2)第一笔应该写什么?

(3)比较“飞”与“九”,跟老师书空。

(4)描红,防写。

3、学习新笔画。

(1)认识新笔画:竖折折钩,一笔写成。

(2)观察这两个字的笔画,你发现了什么?

(3)按笔顺书写。

(4)书写练习,个别辅导。

(四)、练 习

1、加一笔,变新字。

口—( ) 十—( ) 乌—( )

木—( ) 兔—( ) 二—( )

2、选字填空,再读一读。

鸟 马

(1)( )儿在天上飞。

(2)( )儿在地上跑

五、作业布置:向爸爸妈妈说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边是( ),我的右边是( )。

六、板书设计: 鸟 马

七、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2.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分析诗文的蕴意,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索、反思历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语,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蕴。

教学难点:

诗歌意象分析。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秋晚的江上

一、新课导入:

用一幅画导入,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

归纳学生发言,引出所讲题目《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 (注意语速、语气、语调)

强调字音---一瞬(shùn)

2.学生齐诵读

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

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

归鸟、夕阳、芦苇

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

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三、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第一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1919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后任教育部秘书、常务次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等职。二十年代,他曾莅校考察并讲学。代表作品:《旧梦》《卖布谣》等。1931年开始,刘大白闭门进行写作。1932年2月13日,刘大白静静地躺在钱塘路九号里的床上,与世长逝,享年五十三岁。

四、赏析诗歌

1.鸟儿要干什么怎没样的状态

鸟儿归巢,倦了。

2.“驮”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3.“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4.“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拟人,“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5.体会诗文的意蕴,找出情景相容的词句

倦鸟、驮着、翻翅、掉落、妆成。

6.从景色中感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无比欣悦。

五、深入探究

1.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怎样的社会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民无自由、幸福可言。

2.在这样的情境下,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流连景物、忘情山水,诗人瞬间高兴之感流露出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导学目标】

1.让学生主动与人交流、结为朋友。

2.培养学生勇于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人沟通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我,与人相处、合作共事的精神。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法指导:

完成活动一、交友之道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教师将全班同学分为6-8个小组,分配搜集交友方面的诗歌、、典故、成语故事、经典友情故事等材料的小组。

2.小组内分工,组长将搜集材料的任务分配到成员,搜集时间一周。

3.小组内整理搜集的资料,形成手抄报或其他形式的作品,在班内展示。

4.学生分享交流的成果。

完成活动二

1.班委会或语文学习组长策划活动,设计好活动的名称、组织形式、小组设置分工、主持人、场地布置、实施过程。注重设计好细节、设计好后请语文老师过目,征求意见。

2.设计邀请卡,学好邀请词。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性格的老师写上有针对性的邀请词、语言要有礼貌、有感染力。

3.组员要围绕“自我介绍”拟好发言提 纲,反复练习,小组内交流改进。

4.活动举例,展示交流。

5.活动后教师点评,小组及个人总结反思提高。

学法指导一:

“我”之所以是“我”,就 是因为“我”与众不同,因此,要着重写出这个“不同”来。首先要写出“我”的外在特征,要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先整体后局部,先面容后神态、服饰。再重点抓住一两个与众不同的个性来写,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更要写出“我”的内在性格。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朋友是一个人生命中的加油站。结交一个好朋友能为自己的人生增添精彩。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交友之道,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搜集交友的诗词

(1)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欧阳修)

(2)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唐张籍)

(3)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唐李端)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5)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安足论。(唐张谓)

(6)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唐李贺)

(7)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晋傅玄)

2.学生展示搜集的名言警句

(1)友谊应当是不朽的。——蒂特李维

(2)于顺境中交朋友只需费一举手之劳;在困厄时寻找友谊简直比登天还 难。——爱比克泰德

(3)友情是天堂,没有它就像下地狱;友情是生命,没有它就意味着死亡;你在人间所做的一切,无一不是为了友情。——威莫里斯

(4)真诚的友谊好像健康,失去时才知道它的可贵。——哥尔顿

(5)友谊!你是灵魂的神秘胶漆;你是生活的甜料,社会性的连接物!——罗布莱尔

(6)在无利害观念之外,互相尊敬似乎是友谊的另一要点。——莫洛亚

3.学生展示搜集的真诚的友谊

(1)季布“一 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 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 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感,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 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2)抗战老兵欧兴田,生为战友守墓,死与战友同眠

抗战时欧兴田和战友们订立了一个生死约定——“谁要是活下来就要为死去的战友守陵!”最终全班只剩他一人幸免于难。1981年12月,欧兴田离休,回到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寻找烈士遗骨,把包含同班战友在内的2400余具烈士的遗骨,安放在自己辛辛苦苦牵头筹建的烈士陵园里。1991年春,欧兴田和老伴一起住进了陵园,从此不曾离开。20xx年3月,欧兴田的老伴去世,留下他孤零零地守在陵园里。今年3月26日,这位抗战老兵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91岁。临终前他把看护烈士陵园的接力棒交给自己的孙子欧阳,并特别交代家人:生为战友守墓,死与战友同眠,把骨灰撒在烈士陵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