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懂得利用恰当的夸张,才干写得更具体、生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指导同学通过朗读、扮演,感受孙悟空足智多谋、英勇善战。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为到西天取经,他们一路斩妖除魔、历经坎坷。这一日,他们来到了火焰山,却被它给挡住了去路。这山到底有何威力竟能难住孙悟空,你们想知道吗?
二、学习课文
(一)了解火焰山
1、让我们一起来看画面。(课件出示)
2、看了之后谁来谈谈你的感受。
交流
(火很烈,面积也很大)
3、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吗?
指名说
(课件出示:这山有八百里火焰,……也要话成汁水。)
4、读这段话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根据同学的回答点击关键词语(八百里、寸草不生、铜、铁、也)
5、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环境的恶劣)
练习朗读
(二)一借
1、你们想知道孙悟空是如何一借芭蕉扇吗?
(课件出示动画)
2、谁能说一借的过程?
交流
3、课件出示文中的一段话(他变做……忙将芭蕉扇给了孙悟空。)
边读边圈孙悟空动作的词语
4、交流
(变做、钻、躲等)
5、你从这些动作中看出孙悟空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
(足智多谋)
6、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
练习朗读
7、引读第三节,了解一借失败。
(二)二借
1、课件出示第三节
2、自读同桌合作(左边的同学找铁扇公主的话,右边的同学找牛魔王的话)
指名读相关的话
3、注意提示语,读好一个角色的话,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自身练读
指名读
4、同桌合作上台扮演读
师生一起评议
5、简单叙述结果
6、学了二借,你觉得孙悟空是个怎样的人。
交流(足智多谋、粗心)
(三)三借
1、三借又是怎样借的
根据同学的`回答出示图片
2、出示文字
指名读
3、这一仗打的怎样?
(激烈)
从那些词看出来的?
(水泄不通、岭动山摇、天昏地暗)
这些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交流
4、齐读
5、播放录像
6、孙悟空身上还有什么特点?
交流
(四)齐读小诗
(五)作业
读《西游记》故事。
板书: 27 三借芭蕉扇
足智多谋
孙悟空 敢于斗争
不怕困难
课后反思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以唐僧取经的故事为线索,塑造了神猴孙悟空光彩照人的一术形象。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充沛表示了孙悟空嫉恶如仇、敢于斗争、不怕困难的性格特点。
课文主要围绕“三借”展开,在教学三借前我先通过图文结合让同学了解火焰山条件很差,要想通过必需得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了解孙悟空所担的重任,非得借到芭蕉扇。再此基础上学习三借,这样同学就能协助同学体会孙悟空的人物性格。三借的教学主要以朗读、扮演的形式来体会孙悟空嫉恶如仇、敢于斗争、不怕困难的性格特点。一借我用了录像和文中的关键动词结合,通过同学有感情朗读来体会孙悟空的足智多谋。二借通过三步朗读,首先同桌合作分别找出文中铁扇公主和牛魔王的话自由朗读。其次指导同学抓住提示语再次练习朗读。最后同桌合作分角色扮演这段内容,体会孙悟空的足智多谋和有些粗心的性格特点。在三借的教学中由于前面的内容太长导致拖时。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
1、认字写字。
三、教学难点:
1、辨认“八、入”和“九、几”。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二、教学重点: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三、教学难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六个复韵母(ai、iu、an、un、ing、er)、五个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i、yi、wu)和三个三拼音节(jia、zuo、hua)。
2、激趣导入: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会了不少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现在,让我们向汉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示插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板书课题。
3、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读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表扬能自主识字的同学)
4、教学生字。
(1)读一读。
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重点引导学生读准“四、十、三”。
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带拼音),开火车读,比赛读。
(2)摆一摆。
人人动手,把12张生字卡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为什么这么摆。(“一”至“十”是数字,“去”与“里”不是)
全班交流。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课文的`格式),请小朋友把12个“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即把每一张字卡分别贴到相应的方格里)。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
(1)小山村的景色真美,谁来当当图中的小朋友,读读课文,告诉大家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图中的什么景物?
(2)找好朋友互相读读听听,互相正音。
(3)男女生竞赛读。
课间活动:全班表演唱《数鸭子》。
(六)、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
1、认识田字格。
(1)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儿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
(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3)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指导书写“一”。
(1)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梢顿。
(2)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述后,学生继续练写。
五、作业布置:熟读课文,会认12个生字。
六、板书设计:四、十、三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后记:
1、有部分学生还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本课,懂得了足球的意义所在。了解更多的有关足球的知识。
练习6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词句,引导学生建立事物与词语的联系,养成在生活环境中主动识字的习惯。
2、积累成语、儿歌。
3、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4、学写铅笔字,使学生养成在实践中认识“走字底”的写法。
5、口语交际。
重、难点:
1、学习字词句,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
3课时。
教学设计:
20xx年5月12日第十三周星期一第六节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生字词,建立图像与词语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走上生活实践中学习使用语文的道路。
2、积累成语、儿歌。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挂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一样词语,师就出示一组词语卡片。
(1)让我们读读这些词语,把生字字音读准。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按以上的步骤教学八组词语。
3、抽读卡片读音。
4、掉拼音读词。(开火车读,枪读)
5、你们都学会了吗?下面老师考考大家,你们能把词卡贴在图上相应的地方吗?
6、指名上来贴,齐读词卡。
7、说说看,你的卧室摆放了哪些东西?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挂图:你看到图上画了什么?
2、是呀,山野上长满了树木,绿叶一大片一大片的,我们就说:出示卡片:漫山遍野,绿树成荫。
齐读词卡。
3、这么多的树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由一棵棵小树长成这样根深叶茂的大树的。
这就是(出示词卡:天长日久、树大根深)
齐读词卡。
4、你能读出这种茂盛的感觉吗?指导有感情读词。
5、谁能用其中的一个成语造句?
6、学完了这四个成语我们再来学学下面一首儿歌。
自读儿歌。
7、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8、指导朗读、背诵。
作业设计:
一、补充成语,并选择一个成语造句。
漫()遍()()()成荫
天()日()()大()深
二、背诵儿歌。
三、收集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体育明星的照片。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复韵母ai ei ui与声母的拼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ɑi ei ui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及与声母的拼读。
2.过程与方法:练习复韵母ɑi ei ui拼音,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学好汉语拼音。
教学重点: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
教学准备: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开火车读ai ei ui
2.通过老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形式,复习什么是复韵母。
3.听读练习:听老师读儿歌,找出这几个老朋友。学生边听边一起找出带调韵母,师巩固。
一对小姐弟,姐姐高来弟弟矮。弟弟要砍树,姐姐急忙制止他:“哎!哎!哎!别砍,别砍!爱护小树,人人有责!” 天气渐渐转凉了,姐姐围围巾,既温暖又好看。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内容
1.出示:蓝猫和淘气:他们准备到拼音王国旅游,遇上智慧姐姐,玩起了闯关游戏。
2.第一关:拼音娃娃b p h与复韵母ai的拼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一)、课文简析
课文是一首外国叙事诗歌,写的是一个小伙子主动搀扶着一位被别人所忽视的、穿着破衣衫的素不相识的老妇人过马路的事。诗歌的形式不常见,每两行成一节,节内句子基本押韵,共十三小节。
本文生字不多,内容较为浅显,而且是一篇带星号的课文,所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形式读通课文,教师则帮助、指点学生在朗读时注意停顿、读出节奏、韵律。也可以让学生演一演。
(二)、词句的简析
词语:
泥泞:烂泥淤积, 不好走。
迟疑:拿不定主意。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保佑:迷信的人称神力保护和帮助。
关照:关心照顾。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识记5个生字:融、泞、迈、虔、佑。理解并积累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知道诗歌写的是一个小伙子帮助“别人的妈妈”过马路的事,学习他关心老人的好品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
学生: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圈出生字,完成预习题。
【课前预习】
读通课文,完成:
1.圈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
融化(róng lóng) 泥泞(nín nínɡ) 虔诚(qiǎn qián) 年迈(màn mài)
2.形近字组词
右( ) 虔( ) 泞( )
佑( ) 虚( ) 拧( )
3.抄写词语
衣衫 融雪 泥泞 虔诚 关照 保佑 老迈 迟疑 小心翼翼
4.理解词语
我用 的方法理解了“虔诚”,意思是
我用 的方法理解了“迟疑”,意思是
我用 的方法理解了“关照”,意思是
5.填上合适的动词
( )脚步 ( )街道 ( )双脚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一)当你走在路上有没有帮助过不认识的人?
(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的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却写得感动至人,我们一起去品味一番吧!
板书课题: 17 别人的妈妈。这是一首叙事诗(板书叙事诗)。
打开书,轻声读读课文,并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这首外国叙事诗的内容浅显易懂,所以在揭示课题后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地从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入手,进行概括,从而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
二、预习检查。
(一)小组交流检查。
(二)集体交流。
1.读字组词。2.分节读课文。
(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哪些地方不明白?
三、学习课文
(一)读读议议,说说小伙子对老人的关心。
1.“别人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她遇到了什么困难?根据诗歌中所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理解“老迈、迟疑”。想象老妇人在十字路口时的动作神情及目光中的话语。
2.面对“站在十字街口迈不开步的”的她,人们的表现是怎样的?
行人:
孩子们:
小伙子:
3.小伙子是怎样做的?找一找青年人帮助老人的动作,并把它圈起来。
引读:终于,人海里( )出青年,他快步( )到老妇人身边。
他( )着她的手细声说道:“大妈,我扶您过街道。”
小伙子( )着脚步不稳的老妇,小心翼翼地( )过马路。
从小伙子的表现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个 的小伙子。
4.想象说话:过马路后,老妇人和青年之间说些什么?
5.“别人的妈妈”祝愿这位小伙子将来能够办大事,你认为怎样的人将来才能办大事?
【设计意图:从青年人帮助老妇人的一连串的动作中,可以反映青年人的品质。本环节就是通过找、圈、读等一系列练习活动,帮助学生感受青年的形象。言为心声,除动作外,语言也能反映人物的品质,让学生想象老妇人和青年之间的对话,其目的在于对青年人关心老人的品质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使青年人的表现与马路上其他人的表现产生鲜明的对比。】
(二)指导朗读。诗歌朗读要注意节奏,韵律。
四、说一说,演一演,
(一)根据提示,小组合作,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词用喜欢的方式读读演演这首诗。(老妇人的外貌、遇到什么困难及她当时的动作、神情、目光;面对“站在十字街口迈不开步的'”的老妇人,人们的表现是怎样的—行人、孩子们、小伙子;过马路后,老妇人和青年之间说些什么;回家后老妇人又做了什么?)
合作方式:分角色读、男女生读、轮读……
(二)组织演示:先自己根据诗歌内容在小组中说一说(以“别人的妈妈”的口吻复述课文)然后推选小组成员演一演。
【设计意图: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词用喜欢的方式读读演演这首诗,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活泼的形式中进行感悟,而且很好地落实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复述课文。】
五、作业:
(一)熟读诗歌,填空:
一天,老妇人 ,人们 ,一位青年 。
(二)改写句子,使句子意思不变。
1.送走了大妈他快步赶上朋友,朋友们问他是否认识那老妇。
送走了大妈他快步赶上朋友,朋友们问他:“ ”
2.他说不认识,是别人的妈妈,她年纪大了,走路时会眼花。
他说:“ ”
(三)选做:将叙事诗改写成一篇叙事作文《别人的妈妈》
提示:从天气的恶劣,可以想象马路上泥泞不堪的样子;从老妇人的脚步老迈迟疑,可以想象她走路艰难的样子;从老妇人求助的目光中,可以想象她仿佛在说些什么……
附板书 17 别人的妈妈 关心老人、关心需要帮助的人
老人 穿着破旧、脚步迟钝 求助 祷告
行人 穿过 没有注意
孩子 擦过 没有停步
青年人 走、牵、说、扶、问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课题: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九课《咏柳》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句;
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5、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具:
1、《咏柳》插图;
2、诗人概况(生平、诗作);
3、学习目的条目。
4、古筝磁带,录音机;
5、诗歌正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复习所学;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了,你们能背几首给老师听听吗?
生背古诗。
2、引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是第九课古诗二首中的《咏柳》。(板书课题)请自由读一下这首诗,把不认识的字,词勾下来(生朗诵古诗)
3、认读生字
师:有哪些字不认识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注音生字)好,请大家一起朗诵这首诗。
4、指导朗诵;
师:朗诵的真好,可如果能注意停顿的话,我觉得你们能读得更好。读古诗是很讲究的,一般是按照什么原则来读。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遍,并在停顿的地方划上“/”。(师范读,配乐)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想不想再来朗诵一次?(个别读,配乐)。
二、讲解
1、明确学习目的;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需要大家掌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出示学习要求:1、了解诗人;2、理解诗题;3、能解释重点词“碧玉”“妆”“一”“万条”“丝绦”;4、能解释诗句的意思;5、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6、体会诗的意境;7、背诵古诗)
2、组织自学;
师:这既是学习的要求,也是学习古诗的步骤。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前四项学习要求。如有问题可向大家求助。
生自学
教师投影诗人情况并作巡视。(预计出现问题:1、不能理解“一”,解决方法:出示装满水的水杯,引导学生理解“一”在这里是满的意思;2、不知“碧玉”在诗中的意思,解决方法:出示插图,提问,碧玉是什么颜色,与柳树那一部分的颜色相似?3、不能理解“丝绦”的意思,解决方法:解释“绦”,再次出示插图,提问:柳树的哪一部分像丝带一样柔软。)
3、师生交流;
师:现在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诗人,
师:这首诗的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师:请四位同学分别解释四句诗,
4、分析全诗;
师:请思考一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柳树,这个季节的柳树有什么特点?请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
5、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师:整首诗既描写了柳树,又提到了春天。现在谁能告诉我,诗人在写这首诗时是一种什么心情?提示:请大家把自己想象成诗人,跟随老师去郊外走一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你到郊外去游玩,当时许多植物还没有发芽,加上还有些寒意的风,使人觉得现在仍然是冬天,正在这时,一棵高大的柳树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因为它已经长出了新叶。嫩绿细长的叶子长满了整棵柳树,远远望去柳树就象是用碧玉装扮起来一样,而那长满了柳叶的柳枝柔柔地倒垂下来,随着春风摆动,就象是一条条的绿丝带。正是有了这棵柳树,才使人感到春天到了,想到寒冷的冬天终于走了,充满生机的春天来临了,过不了多久,万物都将复苏,五彩缤纷的颜色将重新装扮整个世界。想到这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感到高兴,诗人因为春天来了而感到高兴,说明他对春天怎样?(板书:诗人的喜春之情)我们已经理解了诗人写诗时的思想感情,请大家再来朗诵一遍这首诗,注意要体现出诗人喜春赞春的感情。同时要一边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写的景色(配乐,生朗诵)我觉得大家还可以再投入一些,跟着老师再来朗诵一遍。(教师朗诵诗注意姿势)我感觉下面坐了一群了不起的诗人,你们读得太好了。
6、背诵全诗;
师:现在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背下这首诗。
(生背诵)请这位同学背一下。好,请各位一起来背这首诗,注意要把自己当诗人。(生齐背)
7、体会意境
师: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春天中柳树的美妙姿态,春天里除了柳树外还有其他美丽的景色,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春天的景色。我看看谁的想象力最好。(配乐)
请同学们说说你想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8、自查知识掌握情况;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要求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已经达到了。(出示学习要求)(板书:你已经知道的;你还不大清楚的;你还想知道的)
练习(根据时间安排)
三、结束
1、学法总结;
我们在学习这首古诗时是按什么顺序。你是怎样学懂这首诗的。(板书学法)
2、作业布置
春天是美丽的,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有无数的人描写春天,赞美春天。这些人中有画家,音乐家,诗人等。大家回到家后收集一下有关的资料,当然也可以把你对春天的看法收集进去。明天我们来开展一次“春天”展示会。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交流“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会按照一定顺序介绍自己参观或看到的景物。
教学重点
懂得怎样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按游览的顺序或景物变化的顺序写景物。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新课教学xx分钟
交流平台
1、怎样才能把自己参观的景物或看到的景物按照一定顺序写下来呢?听听下面同学们是怎样讨论的吧:
出示:
小敏: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按游双龙洞的顺序来写的,游览经过清楚明了。
小杰:可以把特别吸引你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写了外洞和内洞之间的孔隙。
小丽:如果景物发生了变化,可以按照变化的顺序来写。如,《海上日出》的第2~3自然段就是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2、探究讨论
(1)谁能说出以上讨论中,提到几种描写景物的顺序?
(2)指导:描写景物,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或者景物变化的顺序写,还要抓住重点景物写,做到详略得当。
3、学生结合本单元课文说一说描写景物顺序的问题。
(1)《海上日出》就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太阳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的: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4、指导讲解
(1)学生思考: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还要注意什么?
(2)教师指导:要抓住重要景物写,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抓住内洞的景物详细些的。
初试身手
(一)星期天,你要带一位同学参观植物园,根据下面的示意图,画出参观路线,再用一段话按顺序介绍。
1、分组讨论
(1)学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
(2)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汇报。教师把各组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记下来,和全班同学一起来分析。
2、出示参观路线。
①南门-芍药园-松林-天鹅湖-纪念馆-望湖亭-郁金香园-东南门
②东南门-郁金香园-望湖亭-天鹅湖-纪念馆-松林-芍药园-南门
③北门-纪念馆-望湖亭-郁金香园-松林-芍药园-南门
3、用一段话按顺序介绍。
示例:
①南门进入,往西北方向走,再往东走看到天鹅湖,沿着湖往北走,路过松林,绕过北门,往东走,来到纪念馆,继续往南走,到望湖亭,再往南走到郁金香园,继续往南走,从东南门出去。
(二)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和同学交流看到了什么。想一想,按什么顺序说别人才能明白。
1、观察一处景物,想好按照什么顺序介绍。
2、相互交流,提出建议。
3、学生汇报,师生评价。
4、示例:
我的家乡在新余,它是一座现代化新型崛起的工业城市,更是一个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拥有着一个景色秀丽、颇富神秘气息的天然湖泊--仙女湖。
仙女湖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298平方公里,其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气息浓厚。它的秀堪与庐山相比,它的美也不亚于浙江的千岛湖,你若不信,就跟随我去看看吧!
走进仙女湖,一路迎着春风,随着树木,坐着小舟来到“蛇岛”。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灰白的石头,上面刻着一条金灿灿的大蛇。怪不得叫蛇岛,可真吓人!那气势,乍看一眼一定会被吓得破了胆。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蛇在岛内也是随处可见,纪念馆内还陈列着各种名目的蛇标本,真可谓触目惊心呀,不愧为“蛇岛”的称号。
再接着往前走,我们就到达了“爱情岛”的“爱情林”。沿着一条又窄又长的石子路向前走,就到达了“爱情林”,一字排开的茂盛的树林绿的发光。微风吹过,树枝荡漾,给人无限的遐想。绿的树伴着绿得没有一丝杂色的草以及那五颜六色的小花儿给人一种清新爽朗的感觉,让人如入仙境。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湖面上,照在石子路上,那碎碎的阳光就像一块块金币,让人目不暇接。
之后,我们还去了美丽的桃花岛,奇妙的龙王岛,神奇的仙来岛……在那里我还留下了漂亮的身影呢。
是啊,碧水环绕着绿树,绿树陪衬着红花,把这原本就秀丽明艳的仙女湖打扮得更加妖娆多姿。
(三)布置练笔
以“美丽的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选材合理,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交流平台”中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学习交流“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二是要抓住重点景物去写。教学这一部分时,先让学生探究讨论提到几种描写景物的顺序,然后交流指导,学生收获不小,特别是与课文结合来理解指导的内容环节,更具有实际意义。
不足之处:
教学“初试身手”栏目时,放手让学生分组后讨论时,部分学生反应不积极,未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我并未针对此现象及时给出解决的办法,后期我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用鼓励性的语言给出正面的引导。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给人启迪的事情、格言及漫画等,在交流中得到启示。
2.引导完成词语盘点的内容,学生朗读并积累格言。
3.展示、交流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收获,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
教学重点
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启示,在交流中学习作人、做事的准则。
教学难点
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准备
准备一些富有哲理的作品,格言、座右铭以供交流。
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
1、读准词语的字音。
2、记清词语的字型,注意易写错的字,用笔画出,全班交流,加深记忆。
二、交流平台
回顾本组四篇课文的课题。选择一篇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或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说说主容和所得到的启示。
(1)独立摘抄各课的重点词句。
(2)选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从中受到的启发。
(3)拓展。说说学了这单元课文后其他方面的收获(例如:对作者的了解,所引起的'联想,对课文表达上的感悟等)。
三、日积月累
方法:(1)自读自悟。
(2)组织交流。可选择其中的一两句,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例子,谈谈感受。
形式A:小组内,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形式B:每个小组选代表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是一句汉族谚语,意思是说,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意思相近的谚语还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路在人走,事在人为”“不怕无能,只怕无恒”“有志者,事竟成”等。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欲:想,究竟:结果,原委;留心:注意。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把事情(问题)搞清楚、弄明白,那就要处处注意仔细观察。这句话点明了平时养成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的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