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创造自主、合作的气氛,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高超智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歌曲渲染,启动情感。
1、课前出示课题和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
2、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詹天佑》,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请同学们按课文出现的顺序排序。屏幕显示“开凿隧道”,“接受任务”,“勘测线路”,“制服陡坡”,“全线竣工”。学生回答后,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制服陡坡。
(设计意图:老师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对`话。老师要以自己真诚的爱、真挚的情关注每一位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创设和谐平等的课堂。)
二、研读交流,体验情感。
1、学习“勘测线路”一节,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
(1)屏幕显示:自由读课文,同桌讨论: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初步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请个别学生来回答,并板书:周密计算
(2)再读课文,说说哪些语句最令你感动?让学生充分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
(评点:学生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感言于心,以心化言,实现了自我超越。当他们的精神活动积极活跃起来时,言语便喷涌而出,整个课堂也在心灵的对话中活力四射。)
2、学习“开凿隧道”“制服陡坡”两节,体会詹天佑高超的智慧。
(1)、屏幕显示:选读“开凿隧道”或“制服陡坡”其中一节,四人小组讨论:詹天佑是怎样开凿隧道或者设计线路的?请画出简单示意图并加以说明。
(2)、屏幕出现居庸关、八达岭的山势图,请选读“开凿隧道”一节的'小组派代表拿示意图到讲台前去介绍詹天佑是怎样开凿居庸关、八达岭隧道的。屏幕随即展示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方法和中部凿井法的动画,让学生体会到詹天佑的高度智慧。
教师小结并板书:居庸关:(高)两端凿进法八达岭:(长)中部凿井法
(3)屏幕出现“人”字形线路,请选读“制服陡坡”一节的小组代表拿示意图到展示台前边展示边介绍。然后屏幕演示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行驶情形的动画,体会詹天佑高超的智慧。
教师小结并板书:一推一拉
(4)再读课文,说说哪些语句最令你感动?让学生再次体会詹天佑高超的智慧。
(评点:学生与学生进行张扬个性的^对`话。在这里,学生充分展开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知识不断丰富,能力更加全面,同时也感受到精神的愉悦。)
三、回文朗读,强化情感。
1、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段,充分体会詹天佑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教师根据学生的体会板书:杰出爱国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为了表现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课文选取了下列一些具体的材料:他亲自深入实地,到野外;他采用和方法凿和的隧道,把工期缩短了一半;他设计,解决的问题。
3、学习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让学生有疑难就问,师生共同解决疑难。
四、延情课外,升华情感。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中遇到的三个困难,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詹天佑饱满的爱国热情、杰出的创造精神和才干鼓舞了我们。生活中有千千万万个像“詹天佑”这样,把祖国利益看作高于一切,不怕困难,维护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飞天英雄王利伟就是其中的一个。同学们,让我携起手来,努力学习,奋勇拼搏,去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下面让我们用饱满的爱国热情高唱《国歌》吧。出示CAI10,屏幕播放雄壮的国歌,全体师生起立齐唱《国歌》。
2、屏幕出现“再见”,在《我爱你,中国》的歌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课文说明]
这是一首叙述童年纯真生活的抒情诗。诗歌分为五个小节,文辞简洁、韵律和谐,适合学生诵读。
围绕“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诗人描绘了童年校园生活中一个个动人的情景。这些情景有些是抽象的,如“我们倾听翠绿的叶子轻柔地呼吸”、“我们听幼笋无声地爆出地心”,这些是经过想象浸染的情景,能引起人无限的遐想。而其中有些场面是具体的,是童年生活的真实再现,如“写作诗歌”、“构思散文”、“采蘑菇”、“捕蝴蝶”等,能激发学生联想起自己纯真、充满理想的校园生活,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目标]
1.认识掌握本课1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汉字,借助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自主积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体会童年校园生活的纯真与快乐。
4.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文辞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建议]
1.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内容简单,学生易于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以朗读指导为重点。指导学生在读中“悟”,再以“悟”带读。引导学生用“听”“看”“想”“读”等不同方法去感悟文本,与文本对话。朗读指导中,要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诗歌;然后让学生自由读,小组互读,并交流自己是怎样读的;之后,让学生听老师范读,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接着抓紧时机,引导学生理解,启发学生感悟,并让学生谈谈感受。最后播放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乐声中轻读课文,感受诗歌意境的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感是伴随读、写、听、说、思而产生、形成的。在教学中要通过多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文章语言文字所传递的信息,进而体会到语言文字中的情感因素,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2.拓展创作
学校生活是孩子童年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他们不仅在学校获得知识,同样在学校也会得到种种体验,会感受成功的快乐,也会遭遇失败的困惑。在校园里,他们有笑、有哭、有泪、有苦。对于校园生活,孩子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因此学生在读懂了课文,感悟诗歌的意境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在感悟的基础上挖掘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联想,展开诗歌续编活动。同时要指导学生进行作品欣赏,让学生感受创作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感悟诗歌,理解诗歌。
3.识字与写字
本课共识字1个,会写8个。“蕴”字笔画较多,注意下部左右写得紧凑些,笔画间隔匀称;“饲”与“词”、“伺”的读音与字形都要注意指导学生区分。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借助已有的方法展开自学,培养学生使用字典等工具理解字词意思的好习惯,要注重发展孩子自学能力。
4.语言积累
课文中诗句优美。对树林中神秘的声音描绘细致、含蓄,对校园中学生活动的描写精练、有趣。在学生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要注意把话题打开,向生活延伸。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校园生活,谈一谈在校园里发生的印象最深刻的事,展开诗歌续编活动。
[参考资料]
王宜振,1947年生,山东省东平县人。《少年月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等。
【教学设计举例】
[教学目标]
1.认识掌握本课1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汉字,借助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自主积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体会童年校园生活的纯真与快乐。
4.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文辞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重点]
1.正确读写生字,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感悟童年校园生活的纯真、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理解,达到情感共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学校是我们的另一个,我们在那里感受成长的快乐。在校园里,我们有时会享受成功,有时会遭遇失败。在我们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会哭、会笑。哭笑之间,理想和信念在我们心中悄悄萌芽。校园是我们童年记忆的摇篮。今天我们就走近《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跟着课文一起回顾我们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
板书: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
指导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要求:听清楚诗句中生字、多音字的读音,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诗歌的整体感受。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学习生字。
要求:把诗句读通,读准。
3.检查与反馈
(1)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
(2)出示词卡指导,并用重点词语扩句。
4.指名读诗。
读自己喜欢的诗句,说说读出了什么感受?想怎么朗读?
(1)我们喜欢在林子里静静地倾听,倾听那神秘而又有趣的声音
指导:这两行诗揭示了儿童对大自然充满好奇,渴望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心理。要指导学生读出好奇、神秘的感受。
(2)我们听翠绿的叶子轻柔地呼吸,我们听幼笋无声地爆出地心
指导:这两行诗表现了儿童充满诗意的幻想,赋予了翠绿的叶子和幼笋以人的特征,而这一切都在悄然无声中发生。朗读时要指导学生读得轻,读得优美。
(3)我们听云雀的歌儿从叶片滑落,我们听蚂蚁的号子清脆又迷人
指导:在这两行诗中,云雀的歌儿变得有形,歌儿从叶片上滑落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事情。而蚂蚁像人们一样在劳动中吹起了号子,在集体中快乐地生活。这些充满纯真的想象,要指导学生读得优美,读出儿童探索大自然的欣喜与快乐。
(4)我喜欢在林子里写作诗歌,你喜欢在林子里构思散文;你佩服我诗歌里和谐的节奏,我佩服你散文里蕴涵的神韵。
我们常常在林子里采一篮篮蘑菇,为生物组饲养的小兔送去美味的山珍;我们常常在林子里捕捉一只只彩蝶,为我们的实验室献上美丽的标本。
指导:这两节诗描绘了校园活动精彩的画面,指导学生读出活动中的快乐。
(5)校园门口的树林是童年的摇篮,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都充满温馨,那里有我们稚气的笑语和真诚的眼泪,即使明天长成大人,也不会失去那份纯真。
指导:这一节诗要读出孩子心中真切的感受,读出童年校园生活中的温馨、快乐与纯真。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观察汉字:
你发现了什么?你准备怎样记住这些汉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掌握一定方法来记忆。
2.观察汉字的结构。
3.示范:
蕴:“蕴”字笔画较多,注意下部左右写得稍紧凑些,笔画间隔匀称。
饲:“饲”与“词”、“伺”的读音与字形都要区别开。
4.请个别学生示范。
5.指导练习。
四、作业
1.抄字组词,抄写词语。
2.搜集有关校园生活的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复习
光临倾听滑落神秘标本和谐佩服轻柔摇篮温馨
2.回顾: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里有什么?我们在那儿做什么?
板书:神秘的声音童年的足迹
二、感悟诗歌意境,指导朗读
1.浏览课文,哪些小节描绘了树林中神秘的声音?哪些小节描写了我们在树林的活动。
2.合作学习: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四人一小组交流感受,再把自己的感悟大胆地读给小组的其他同学听。
3.反馈与交流:
(1)指导感悟、朗读课文1、2小节。
A.哪些同学研读了课文1、2小节,指名读文。
B.树林里有什么声音?那些声音是怎样的?“叶子轻柔地呼吸”、“幼笋爆出地心”、“云雀的歌”、“蚂蚁的号子”中,哪些是真实存在的声音?哪些是想象出来的声音?给你留下什么的感受?
小结:“叶子轻柔地呼吸”让人感受到叶子成为了有思想的生命体,令人充满好奇;幼笋向往着光明,克服了重重困难,迸发出生命的活力而“爆出地心”,令人充满敬畏;“云雀的歌”美而清脆,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蚂蚁们整齐的“号子”,表现了在集体生活中成长的快乐。这些声音伴随着孩子们成长。
C.听到这些声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什么?
D.感悟品读相关诗句。
E.指导朗读1、2小节。
(2)指导感悟、朗读课文3、4小节。
A.指名读3、4小节。
B.思考:“我们”在校园门口那片树林里展开了什么活动?
C.在这些活动中会感受到什么?
小结:“我们”在林中“写作诗歌”、“构思散文”,相互激励,共同成长,享受着成功的快乐“我们”“采蘑菇”、“捉彩蝶”会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我们在活动中感受了校园生活的美好、纯真与愉快。
D.用快乐、满足的语气,有感情朗读第3、4小节。
4.升华情感,指导创作
(1)在校园生活中,还会发生些什么?
(2)观看学生校园生活录像。
(3)指导创作:
在校园的________,
我们________,
我们________,
我们________,
我们________。
三、升华情感,总结全文
1.校园生活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
2.出示第5小节,有感情地朗读第5小节,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
3.这节诗歌能表达你对学校生活的全部感受吗?你还想说什么?
继续创作:
校园是童年的摇篮,
校园是。
4.小结: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是童年的摇篮,它孕育了孩子们最纯真的梦想。校园是我们的另外一个家,远大的理想就在这里萌芽。让我们记住这美好的时光,让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展翅飞翔。
四、作业
1.背诵诗歌。
2.继续完成诗歌续写。
板书:
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
神秘的声音 有趣的活动
童年的摇篮
备课拓展资料 作者简介
王宜振,1947年生,山东省东平县人。《少年月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儿童诗集《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等。
捅马蜂窝 冯骥才
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着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当夜,我发了高烧。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家里人轮番用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把儿,也没能使我那肿疱迅速消下去。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复愈。这一下好不轻呢!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召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
仔细瞧,噢,原来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爷爷说:“这就是蜇你的那只马蜂。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嘛还要蜇我呢,它不就完了吗?”
“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要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出一死,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这节课我们上语文课,学习《长歌行》。
2、长歌行中的“行”是什么意思?
3、再请同学们看诗中读者的位置上写的是什么?
4、通过预习,你对汉乐府民歌有何了解?
二、初读感知韵律
1、首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两遍诗文:
第一遍,希望你注意诗中的三个生字,把诗读准。
第二遍,希望你能把诗读顺,读出诗的节奏。
2、指名朗读
第一名学生读,请其他同学听他的读音,是否正确。
第二名同学读,请其他的同学听他的节奏,是否有韵律。他读的是那种韵律。
师生小结,一首诗可以用不同的节奏来读,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不一样,但一句话中的节奏必须一样。
3、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自由的将这首诗读一遍。
三、品读体会情感
1、同学们读得真好,其实读古代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的有节奏,更重要的是读出作者的感受。
2、指名读
3、你觉得诗中那句话最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使你最有感触?
4、齐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这句诗是什么意思?你体会出作者的什么感受?(珍惜时间)
四、精读想象意境
1、古人说,感知于外而受之于心,作者是看到了什么景物,让他触景生情,发出了如此慨叹呢?请大家默读诗文的前四句,读时想一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看看注释,还可以借助插图品一品,作者因何而感慨。后与同桌交流你的收获和困惑。
2、学生自学并交流。
3、汇报。
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景物?读一读那句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不按着四句诗的顺序,先说那一句都可以。
(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什么意思,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太阳一出来露水就干了?早晨是露水最大最圆,最美好的时刻,可太阳一出来,顷刻间,就干了,你独到这里,有何感受?是啊,朝露易逝,时间就像它一样,很快就没有了,所以最着说——(生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作者抬起头,举目四望,看到了什么?你冲那看出来的?读一读,美吗?你从哪个词中感受到了美?把这种美读出来。这美丽的`景色是永久的吗?为什么害怕秋天?读到这,你读出了什么感受?说出来,(重点理解“焜黄”“衰”)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是啊,春花好,仅三月,少年时,转眼逝,使人于是想对同学们说——(齐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让我们齐读一、二、三句品味时间的短暂。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这一句写出了作者的什么感慨?他看到了什么?是呀,何时归呀,何时都不归,他们一去不复返了,就如同时间一样。是呀,春去春会回,青春却难复,抓住了现在就是抓住了青春,失去了现在就是失去了一生,这正是——(齐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齐读全诗。
五、悟读自我升华
此时此刻,我们知道了时间的宝贵,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男生,女生,分别齐读,品意悟情,熟吟成诵,直至背诵。
六、扩读学习拓展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名人志士,都深刻地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他们用不同的诗句,表达着共同的心声,你知道有哪些诗句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等无花空折枝。同学们让这些诗句成为我们人生的座右铭,激励着我们不断向上,永远前进!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 学目 标、
1、继续精读第三段,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教 时 第3教时 授课时间 月 日 上 午
课前准备 执笔人 林中坤
教学过程:
继续精读第三段
②读夕阳“在还面上蹦跳”的句子。
a、你怎么理解句子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阳比作了什么?
c、想象夕阳“海面蹦跳”的情景。
d、指导朗读。
③投影: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小组合作研究: a、品读感悟,比较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b、第二句运用了比拟的方法,好在哪里?
c、组内交流。选派代表,综合大家意见。
B、大组交流。(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
者仿佛身临其境)(板书:像跳水员)
C、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
D、激情赏读。
(3)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 看落日的神情,请画出有关语句读读,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通读全段,再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指导背诵第三段。
四、学习第5节
1、自由轻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你想用什么话语赞赏?
五、总结全文
1、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包含着作者对这大自然
景观的喜爱和赞美。
2、播放课文录音,再次欣赏三亚落日的神奇景观。
六、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综合实践活动:之(1)组织学生阅读补充教材上的巴金《海上日出》。
之(2)从“光、色、日、霞”四个字中选择自己感
兴趣的问题,查阅资料,进行课题研究。
板书设计或教后感
像孩童
2、三亚落日 真有诗意 像灯笼 像跳水员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理解难点句子,知道“一个人常常感激,才会幸福,才会快乐,心灵才会充满阳光。”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一个人常常感激,才会幸福,才会快乐,心灵才会充满阳光。”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事物值得感激:父母把我养育大,我感激;老师教我知识,我感激;同学给我友谊,我感激;学习让我的生活充实,我感激;儿子给我开门,拿鞋,我感激 生活中,有你感激的人和感激的事吗?(指名交流) 同学们说得可真好,看得出大家都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有一个小女孩,每天都要在心里默默地感激三个人或三件事,连花儿开了,她都感激。 (板书课题,生齐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把不懂的词句勾画出来。想想课文讲了什么?
3、读了课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 预设;
①爸爸为什么要蓝蓝感激三个人或三件事?
②为什么花开了就感激? 同学们提的问题真有价值,老师把这些问题也进行了梳理,下面请看自探提示。
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爸爸为什么要蓝蓝感激三个人或三件事?
②为什么花开了就感激?
③你如何理解“一个人常常感激,才会幸福,才会快乐,心灵才会充满阳光。”这句话的意思?
4、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二、解疑合探
同桌交流 互相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要认真倾听,纠正和补充。
班级汇报
感悟爸爸特殊安排的目的。
师:爸爸为什么要安排蓝蓝感激三个人或三件事? 生汇报 出示:爸爸让她从小学会看到人生的美好,并真心地感激。
1、爸爸给蓝蓝安排这个任务的目的是----(齐读)
2、那这天晚上,蓝蓝感激了哪三个人或三件事呢?
3、蓝蓝是不是像爸爸说的那样真心地感激呢?
请仔细默读3、4自然段,勾画相关的词语。 学生交流,你勾画了哪些词?为什么这些词语能说明蓝蓝是在真心地感激? 齐读,把蓝蓝的真心感激读出来。
讨论感谢花开的原因。
1、为什么花开了蓝蓝就感激?哪一段讲的?学生朗读
2、你们感受到蓝蓝的快乐了吗?回忆一下,你见过花开吗?有什么感受? 出示花儿图片,谈感受。
(是呀,花儿赏心悦目,芳香醉人,所以蓝蓝才觉得阳台上的茉莉花开了,给她带来了快乐。谁来朗读这一段,分享蓝蓝的快乐?
(指名读、评价、齐读)
3、原来,让我们快乐的事就值得去感激,蓝蓝以前懂得这个道理吗?她现在知道了,还有哪些是值得去感激的?
(奶奶:这是蓝蓝的亲人;钢琴老师:这是给蓝蓝知识,帮助她成长的人。)
①同桌交流。
②指名回答,注意学生的评价补充。
小结:获得亲人的疼爱,获得别人的帮助是人生中美好的`事,只要令我们快乐,令我们有收获的事物,都值得我们去感激,所以爸爸就是要蓝蓝(出示朗读)“从小学会看到人生的美好,并真心地感激。”
4、爸爸目的达到了,因为“9岁的蓝蓝已开始会感激花开,到了”引读第6自然段。
到了冬天,蓝蓝还会感激什么呢?(指名)
体会句子深刻的道理。
出示“一个人常常感激,才会幸福,才会快乐,心灵才会充满阳光。”请你用心读读这句话,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1、四人小组讨论。
2、指名回答,学生评价补充。
是呀,因为感激,所以幸福;因为感激,所以快乐,因为幸福快乐,心灵就会充满阳光,就会形成乐观向上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句话。(指名,齐读)
课外延伸
开始上课的时候,有的孩子感谢了亲人,感谢了帮助过自己的人,学了课文我们知道让我们快乐、令我们有收获、有启示的一切美好都值得我们去感激。那么,你现在最想感激什么呢?
三、质疑再探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那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预设:你快乐别人不快乐的事也感激吗?
2、引导学生自主解疑。
四、运用拓展
1、同学们这节课的的收获可真不少,那么你想设计什么作业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
(1)学生出题测试自己或同学。
(2)教师选出有价值的测试题在班级交流。
(写一段自己所感激人或事,并写明感激的原因)
2、小结:感激可以让我们幸福快乐,感激能让我们看到人生的美好;感激能让我们心灵充满阳光,请你学会感激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学生状况:由于学校地处偏僻的乡村,学生的生活环境较小,对外面世界的接触比较少,面对现在新课改下的教科书,学生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的感知阶段,阅读的机会也相对较少,理解能力较差。
教材分析:《流动的画》是北师大版上册二年级第四单元的课文《流动的画》是坐在火车窗边观赏祖国大地,感到祖国美如画,这画是活生生的,流动的。面对如此美丽的画面,“我”舍不得将手中的垃圾往窗外扔。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书写8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更加了解祖国,热爱祖国,树立起努力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4.初步学习查字典。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美丽如画。
2.学习查字典。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查字典。
第一课时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流动的画,你们愿意看看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流动的画》
板书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究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己小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请你读给同桌听一听。
3.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
1.“流动的'画”指的是什么?
2.学习第一段。
自读第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再读后6句,齐读。
“山坡点点人家……”这句话后面是个什么标点?请你续编。
3.学习第二段,了解意思。
自读,你发现有一个新标点吗?在读这句话时应有停顿,表示“我”在思考和行动的转移。
“我”“忽然看见”了什么?
最后妈妈为什么夸“我”是个懂事的娃娃?(小组讨论)
继续讨论:我们用什么实际行动做“懂事的娃娃”?
4.有感请地朗读课文。
自己先练习读课文。
请同桌听一听。
指名读课文,请同学们评价。
三)学习生字
1.自己认读认字表中的生字。
2.同桌互相检查。
3.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读。
4.给生字组词。
四)书写生字
1.大家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2.指导书写“道”“然”。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书写2个生字。
2.朗读课文。
3.准备字典。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巩固课文。
2.学习查字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课文
1.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同桌互读,互相评价。
3.指名读课文,同学们评价。
4.拿出认字卡片,同桌互查。
二、学习查字典
1.把下面的字排到队伍中去。
①纱 ②祝 ③因 ④国 ⑤视 ⑥圆 ⑦降 ⑧组
经练 福神
除院 图团
2.当我们遇到生字时,要想认识它该怎么办?
可以通过读拼音认字;可以问他人;可以根据上下文去猜。
那么今天老师就再教一种认字方法:查字典
丁丁把查字典的方法编成了儿歌,便于大家学习,请大家打开书p19读一读儿歌。
冬冬查字典的方法则是“数、查、记”。
3.请你任意选择丁丁冬冬的一种方法进行学习查字典。
4.查一查,试一试:炉 烟 遥 瀑
5.谁还有查字典的好方法也可以介绍给大家。
三、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查字典的方法,
教学反思:教学中要强调祖国美丽如画,又要强调环保意识,这一点均在朗读中领会;还要组织好学生的交流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具体的方法,逐步达到能够熟练地查字典的目的。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扩展识字量,反义词练习,朗读、识记成语,能写话,口语交际,才艺展示。
通过认、读、识、记、说、做完成练习。
培养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利用部件区分形近字,扩大识字量。能看图说反义词。
能在具体语境中区分意思相近的词语。
培养同学朗读、说话、写话的能力。
教具准备:
形近字卡片,找反义词的画面,几种熟悉的动物、植物画面。
一枝蜡烛。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这个活动布置了两局部内容:一是引导同学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二是通过看图,引导同学发现由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同学仔细观察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让他们去主动发现,自主归纳,以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
1、读小泡中的话,然后让同学自身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2、让同学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如:第三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衣被是一家,用手来披挂,土坡一口缸,砸破石头上。
3、“看看说说”让同学自身发现,不必引导。指名说。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
第二课时
本局部布置四项内容:读记四字词语;选词填空;写话;读短文。“读读记记”重点是指导同学读熟、记住,通过创设语言情境协助理解词语的意思。“我会写”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同学发生写作的愿望,对于内容和语言方面不必提出过多限制。“读短文”目的在于培养同学朗读能力,激发同学的读书兴趣。
过程:
1、自身读词语,一起读。
2、创设情境协助理解:如,太阳一出来——金光闪闪,黄山的风景——秀丽神奇,小兔子跑进树林——无影无踪,广阔的大海——无边无际。
3、自身想方法记住这些词语。(也可以让同学的把这些词语写在自身的积累笔记上。)
我会选
1、引导同学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想像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自身选词填空,请同桌检查,并说说自身的理由。
我会写
1、启发谈话:平时你们有很多悄悄话在心里藏着没有说,你想说说吗?
2、组内同学互相说自身想说的话。(内容不限,长短不限。)
3、你可以说更可以把他写下来。这样自身以后看了还能想起来呢。
4、同学自由书写,教师巡视了解。也可以组织组内同学互相读读一读,评一评。
我会读
1、自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同学竞赛读,读给老师听。
3、组织同学说说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这次“积累运用”安排了“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熟读、背诵对子,丰富语言,增加积累,培养思维的敏捷性。阅读短文《四季的美》,了解短文主要内容,理清短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可与过去学过的写景文章在写作顺序上进行比较。在双相互动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环保意识。能把自己的经历、见闻或想法不拘形式、自由的写下来,写完后要认真阅读,仔细修改。
教学重点难点
在双相互动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环保意识。能把自己的经历、见闻或想法不拘形式、自由的写下来。
教学构想
逐题进行练习,使学生学会积累知识,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1收集对子,2 收集有关描写四季景色的文章,3 收集有关环境被破坏和被保护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背诵对子,丰富语言,增加积累。阅读短文《四季的美》,了解短文主要内容,理清短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完成“读读背背”
1 谈话激趣。我们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灿烂夺目的文化瑰宝。老祖宗创造了一种文体,上下两句十分对称,叫“对子”,可有意思了。大家想见识一下吗?
2 教师范读,培养学生倾听。
3 指导学生朗读,熟读成诵。
(1)要读出对子的韵脚。
(2)要读出对子的节奏,要按照相对的词语正确停顿。
(3)反复朗读,引导记忆。
让学生在读出韵味和停顿的基础上,自由读。
师生互对,同桌互对,小组互对,男女互对。
提醒注意两组对子的前两对,意思都是相反的;后三对意思相近或相似。让学生找找,并帮助学生记忆。
4 检查背诵。
5 交流收集的对子。
6 推荐阅读《幼学琼林》。举行对对子竞赛。
7 把对子抄在摘抄本上。
二、完成“阅读”。
1 谈话导入。
2 自由读短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3 再读课文,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轻声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从短文中可以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指导阅读,完成文章后面的练习。
(1)作者认为每个季节什么时候,什么景色最美?
(2)带着问题再读短文,把你认为美的语句用笔画下来。(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动手脚。)
(3)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要求要读出它们的美,读出对它们的喜爱。
(4)归纳四季的美。
(5)了解短文叙述顺序。这篇短文的叙述顺序和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相似?和学生一起回忆《高大的皂荚树》的叙述顺序。
完成填空练习:
认真阅读第二自然段,作者先简单地说月夜的,后详细地说暗夜的。第三自然段先简略写,再详细写和。
5 归纳,小结。读文章要弄清文章的叙述顺序,这样可以了解作者的思路,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我们自己写文章,也要理清思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别人读了才会清楚、明白。
6 再读短文,读出四季不同的美。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板书设计
积累运用四
读读背背——对子
阅读——四季的美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学生学习过程
一、提出话题,激发兴趣。
1 讨论激趣。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周围的环境。请大家说说以下内容。
(1)你希望周围的环境应该是怎样的?
(2)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和现象?
2 提出话题,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二、明确分工,小组交流。
1 四人小组分工,人人主动参与讨论。
2 明确任务。
3 小组讨论交流。
三、全班汇报,评议鼓励。
1 在小组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各小组综合意见,由代表汇报。
2 组织评议。
3 奖励优胜小组。
作业设计
写一份保护环境的倡议书。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课后小记
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写写想对别人说的话。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激趣。刚才老师在走廊上看见一件事,心里很高兴,特别想让大家知道,你们想听吗?
描述发生在走廊上的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天。
二、学生自由表达。
1 聊天也是一门艺术,先在聊天还聊上了电视,大家喜欢看什么聊天节目?喜欢什么?
2 希望大家能大胆、大声、大方地说话,而且要说真话,要说心里话,要聊比较新鲜的能吸引人的内容,人们才爱听。
3 最近有没有特别想对别人说的话?学生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三、概括发言的内容。
1 经历的趣事
2 媒体上看到的新闻
3 自己的.心事
4 听到的消息……
二、以某学生的题材为例,启发大家讨论习作怎么写。
1 按一定的记叙顺序。
2 如果是写事情,要交待事情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
3 写完后要认真阅读习作,逐句修改。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完成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
要求:
1 按一定的顺序记叙
2 语句通顺,内容具体
课后小记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进行作文讲评,使学生找出自己作文的优、缺点,提高水平。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写了作文,大部分同学能够认真思考,经过写得比较完整、具体。
二、作文讲评。
1、选一篇中等水平的作文。
(1)教师读,学生仔细听,思考:这篇文章写得好在哪里,还存在哪些问题?
(2)讨论,指名发言。看“文章的语句是否通顺;内容是否具体;事情的经过是否写得清楚。”
(3)教师小结。
2、选一篇上等的作文。
(1)教师读,学生仔细听,思考:这篇文章写得好在哪里?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选一篇较差的文章。
(1)投影片出示,学生仔细看,思考:这篇文章存在哪些问题?谁能帮他改一改?
(2)学生讨论,指名发言。
(3)教师总结。
4、投影片出示好的片段,赏析。
(1)出示。讨论:这个片段好在哪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人物的对话写得生动、贴近生活。
(2)出示。讨论:这个片段好在哪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学过的课文中的优美的句子能够活学活用。
(3)出示。讨论:这个片段好在哪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文章语句精练,没有多余的罗嗦的话。
三、总结。文章内容丰富,并不代表罗嗦,同样意思的话,不要反复重复,否则,文章的主题就冲淡了。要想把文章写得充实具体,要求把事情经过写具体。
作业设计
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讲评
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课后小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
3、留心观察学校生活,体会学校生活的多彩多姿。
重点: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留心观察学校生活,体会学校生活的多彩多姿。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
1、同学观看学校生活的图,议一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2、说说自已的学校生活经及自已的感受。
二、学习生字。
1、借助图画读本课的词语,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3、检查读音,重点读准“琴”和多音字模。
4、同学在独立考虑的基础上交流识字经验。总结识字方法。
三、看图读词。
1、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
2、哪些词语是图画中没有的?找出来读一读。
3、再次练读词语,展示: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
4、竞赛读,看谁读得最好。
四、指导书写
1、同学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2、教师范写,同学临写:
胡:左高右低,左右宽乍基本相等。
戏: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又的捺变点。
钢;金字旁的起笔不要超越第二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自已读词语,如有不会的可以向同学请教。
2、指名读词语,看谁读得准确读得有感情。
3、检查同学认读词语的情况。
二、诵读词语
1、教师范读。
2、同学评说老师的范读,教师提示从以下两个方面:要边读边想象,读每个词语都要读出一个画面来。要读出词语的.韵律来。
3、同学有滋有味地练读词语。指名读第一行词语,相机评议,最后齐读。
4、自主读后三行词语,边读边做动作体会。指名读,喜欢读哪行就读哪行,同学读后可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
5、男女生竞赛读。
三、指导写字。
1、同学观察描红。
2、教师范写同学临写。
观;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左边又字捺变点,右边见字的“撇”不宜太长,竖弯钩要舒展开。
弹:左窄右宽,左右相等长。
琴:上边的两个王字要扁一点,下面的人字要舒展开。
养:中间的竖撇要一笔写成。
四、读读说说
同学先读一读课后的题目的意思,再来个生字开花。比一比,谁说得好,说得多,从理解词语中积累词语。
五、实践拓展学校还有哪些活动?把知道的说给同学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