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更新时间: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十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岛,初步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

【教学重难点、关键】

1.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

3.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

1. 小朋友,你们很喜欢了鸟儿吧!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一个到处是鸟的小岛。

2. 板书课题。复习“岛”,生齐书空。

3. 齐读课题。

4. 二、初读。

1. 看图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鸟岛的景象。

2. 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再读课文,并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

Pi jie zhu chao yu

4. (出示)海西皮 解冻 筑 巢 安家 养育

miyu shen shi lei

密密麻麻 玉白色 伸手 拾到 人类

(1) 自渎词语。

(2) 正音。

“筑、巢、伸、拾”:都是翘舌音。

“育、玉”:都是整体认读音节,韵母是U。

“类”是边音。

(3) 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5. 生字带入课文中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6.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 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 齐读课文。

四、 教学生字。

1. 分析字形。

“密”与“蜜”:自学课后笔顺表,自己描红。

2. 指导写字。

“育”:上宽下窄。

“类”:上窄下宽。

“挨、伸、玩、拾”:左窄右宽。

3. 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第一课时作业 设计

一. 看拼音写词。

Shen shou lu xu ren lei yang yu

( ) ( ) ( ) ( )

niao dao jie dong zhu chao an jia

( ) ( ) ( ) ( )

二. 选字填空。

密 蜜

( )蜂 ( ) 林( )码 甜 ( ) 秘( ) ( )( )麻麻

三.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会用“最”造句。

3. 积累词汇,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4. 图文对照,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爱鸟、护鸟。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 抽读生字卡片。

2. 听写:密密麻麻、建筑、人类、伸手、养育。

二.新授。

1. 教学第1自然段。

(1) 指读第1自然段。

(2) 你读动了什么?

(3) “闻名中外”可以换什么词?(中外闻名、世界有名——)

(4) 用赞叹的语气读第1自然段。

2. 教学第2自然段。

(1) 自己轻读第2自然段。

(2) 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

a. 为什么春天一来,鸟儿就飞来呢?

b.

鸟儿就从远方飞来。

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3) 看图,图上画了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4) 有感情地郎读第2自然段。

3. 教学第3自然段。

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临了,鸟岛又是一翻怎样的景象呢?

(1) 看图听师读第3自然段。

(2) 这一自然段主要些了什么?(六月的'鸟岛最热闹)

(3) 从哪里可以看出六月的鸟岛最热闹?四人一组讨论。

(4) 生相互交流。(鸟多、鸟窝多、鸟蛋多)

(5) 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4. 教学第4自然段。

5. (1)师引读第4自然段。

(2)(填空)因为大家都知道( ),所以那么多的游玩的人中却没有人碰一下( )的幼鸟和( )的鸟蛋。

(3) 填 一填,读一读。

(4) 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5) 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二. 感情地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作业 设计

一、 扩词。

续( )( )( ) 筑( )( )( )

育( )( )( ) 游( )( )( )

二.写反义词。

朋友— ( ) 热闹—( ) 真— ( )

暖和— ( ) 捉— ( ) 黑— ( )

三. 情地朗读课文。

四. 读第3自然段,填空。

第3自然段共有( )句话。第一句写了( )第二句写了(

),第三句写了( )。全文围绕( )来写的。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 背诵课文。

2. 会用“最”造句。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录音机和磁带。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

1. 课文向我们价绍了什么?

2. 齐读全文。

二. 指导背诵。

1. 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自己背。

2. (出示挂图)看看图,想想内容再背一背。

3. 自背,同座位互背。

4. 指名背,全班齐背。

5. 配乐背诵。

二、 指导造句。

1. 读一读课后练习4的句子。

2. 请你仿照例句造句。

3. 指名说。

三、 做课堂练习。

第三课时作业 设计

一、 按课文填空。

1.每年春天,( ),( ),一群一群的鸟儿就( )从远方飞来,它们再这里( ),( )。

2.一眼望去,( )的鸟窝 ( ),窝里窝外,到处是( )、( )的鸟蛋。

二、 造句。

最:——————————————————————————————

三、 把这里的盛景价绍给你的朋友们。

附:板书设计 :

鸟多

19.鸟 鸟窝多 鸟的天堂

鸟蛋多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特点,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意。

2.认识9个生字,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3.能看懂图画的意思,能根据图意、联系生活实际想出办法,并乐于与同学交流、讨论。

4.能把自己所画的图画用文字表达出来。

5.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勇于展示课外学习成果。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识字卡片、词语卡片。

3.竞赛评比用的小红旗。

4.让学生准备展示内容。

教学设计

我的发现

要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不一样,体会汉字表意的丰富性。

1.激趣:今天我请了一位汉字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回”字,用“回”字来组词。

2.引导:这位朋友要教给我们一个新的知识,是什么呢?请你读读书上的三句话,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伙伴们。

3.结论: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可能不同,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字意。

(采用换词法理解第1、3句中的`“回”字)

4.扩展积累:引导学生用“打”字练习组词、说句子,进一步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

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a.激趣: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炊具、餐具,我们一起来认识它的名称。

课件播放:结合实物出现词语)

b.小组内练读词语。

c.比一比。

小组开火车读词比赛,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

同学来挑战,看谁最棒。

d.认读生字。

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要认的生字。

课件出示:灶、铝、锅、漏、勺、铲、壶、汤、碟。

小组内互相读一读生字。

老师用生字卡抽查。

听字音举卡片。

小组讨论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2.读读背背。

a.引入: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髓,短短的几个字概括出深刻的道理,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b.小组内练读成语。

c.比一比看谁读得快,读得最准确,记得最牢固。

(老师简笔勾勒一座山,山脚下贴几面红旗代表各个小组,老师随意抽出词卡,小组抢答,哪个小组抢答成功,就把哪个小组的红旗向上挪一步,最后看哪个小组最先到达山顶)

d.学生自由说成语的意思。

e.扩展积累:你还能说出哪些成语?

口语交际

1.看图了解图意。

a.出示挂图,提出要求:先仔细看每一幅图,弄懂每幅图的意思,再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b.自己看图、理解图意。

c.在小组内练说。

2.续编故事。

a.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b.列出学生想的办法。

c.评一评谁的办法好。

d.把续编的故事讲给同桌听。

e.推荐讲得好的同学把故事讲给全班听,评出“故事大王”。

3.扩展延伸。

a.自主画一幅或几幅画,

然后再把画上的内容写下来。

b.与同学交流自己画或写的内容,互相观赏,互相学习。

展示台

1.小组内展示课外学习语文的成果。

2.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

3.办一个班级小报展览。

建议这次语文园地教学用3课时,其中口语交际用1课时。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 部分。3 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认识7个字,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略知诗意,背诵课文。

3、积累语言。

4、感受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请几个同学讲讲对小草的认识。

2、师归纳(板书课题:草)

二、师范读《草》。

三、生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生读带局生字的句子。

五、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

2、再读诗歌,了解大致意思。

3、小组且讨论后汇报解决。

(1)理解“离离原上草”意思。

(2)“一岁一枯荣”出示春草、秋草图(生讲两幅图的不同)。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再看秋草图。

很顽强

小草很有生命力

烧不死

看到这样的小草,大家喜欢么?该用什么口气读?(赞美、喜爱)齐读第3、4行诗。

4、朗读全诗。

六、背诵诗歌。

七、读课本P7的诗。

八、讲白居易的'小故事。

九、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说说怎样记住它。

3、师范写,生书写。

4、讲评。

十、作业:

背诵古诗《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背诵《草》。

2、出示早春与晚春图进行比较。

3、描绘春天的景色。

4、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用生字组词。

3、朗读带有生字的诗句。

四、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自由读诗,画出节奏。

2、再读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急走:快跑

3、出示图画,找出以下景物。

4、自由讲诗意,师归纳。

5、小组表演诗歌。

6、表演后认识到晚春的景色很美。

7、朗读诗歌。

8、背诵诗歌。

9、读了《宿新制徐公店》,看了插图,你能编个故事吗?

五、写字:

1、指名认读生字。

2、分析字形。

3、师范写、生书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列宁的故事、事迹或照片。

2、教师制作投影片、生字卡片和人物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知道列宁的故事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指名说一说。老师概括介绍列宁的生平。

2、学习这样一位伟人的故事,那一定是受益匪浅的。今天我就来学习《灰雀》,看看文中小男孩受到了哪些教育,你又能得到哪些收获呢。(板书课题)

二、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特别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小组讨论理解词义。

3、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4、检查自学效果。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或认为自己哪个自然段读得好就读哪一段。学生读后集体评议,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

三、读中感悟

1、自读课文。

2、指名交流对课文内容的感知情况:

⑴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这一段看出些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三只欢快的灰雀是如此惹人喜爱,列宁非常喜欢它们。这一段该怎么读?

⑵ 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列宁找不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心情怎样?谁能读好这一段?

⑶ 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后来到哪里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你是从课文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自读课文,思考讨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知道了什么?

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读记有关生词。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了解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4.感悟作者的语言美。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通过默读,自读自悟或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理清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叙述层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幻灯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品读、美读。

教学流程:

一、情趣导入

二、图片感知

展示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黄山“云海”“日出”的壮观景象。

师相机对部分图片做简单的解说,进一步加深印象。

三、整体感知

那么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绘黄山云海日出的'呢?

1.学生朗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

(2)认读生字,同桌相互检查。

(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4)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读通读顺。

2.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来写的?

3.理清文章层次。

四、合作探究

师:本篇课文以写景为主,辅以抒情。请大家在阅读中感悟吧!

1.默读“云海”和“日出”两部分,把喜欢的句子画上记号。(动态美的画上“—”,静态的画上“﹏”)

2.品读,感悟景物的特点。

(云海:变幻莫测、景象万千 日出:瞬息万变、美丽壮观)

3.边读边现象,感悟作者的语言美和描写的意境美。

4.再次默读,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是观察和描写有一定的顺序。二是动态和静态描写相结合。三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品位精美的语言,揣摩作者的感情。

3、联系现实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设想】

本单元为我们展现的是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展现了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因此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优美的语言,揣摩作者深厚的感情,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学生发现美的眼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加关注自然和环境,是本单元教学重点,也是本文的重点。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讨论法。

【教学仪器】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长期待在城市里,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有)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想)那么今天我就领着大家走进大自然,到山中去拜访一些朋友吧。我们一起学习李汉荣的《山中访友》。

(板书:题目、作者)

二、明确目标(彩屏显示)

齐读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品位精美的语言,揣摩作者的感情。

3、联系现实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三、整体感知

1、正音: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彩屏显示)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学生试读,师生纠正,学生齐读)

幽径(jìng) 唱和(hè) 湛蓝(zhàn) 栀(zhī)子 玄奥(xuán) 清澈(chè) 禅心(chán) 犬吠(fèi) 憔悴(qiáo cuì) 树冠(guān) 凝静(níng)

2、范读:(同时出示问题组)

由教师或朗读最好的同学配乐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激发学生的感情。听读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⑴ “我”主要拜访了哪些“朋友”?(彩屏显示)

⑵ 这些“朋友”各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⑶ 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3、自由朗读:

带问题大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内容,揣摩作者感情。为思考、回答问题做准备。

4、默读、思考、讨论、回答:

第二问题有一定难度,可让四人小组讨论回答。

讨论归纳:(彩屏显示)

早晨:(德高望重的)古桥 (青翠的)树林

(洁白的)白云 (雄浑的)瀑布

“我” (明镜般的)的山泉 (小诗般的)溪流

爱 自 (玄奥的)悬崖 (清纯的)云雀

然 (慈祥的)老柏 月夜

5、师小结:

文中作者将大自然当成亲密的朋友,跟他们互诉心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板书:“我”热爱 山中“朋友)

四、研读与赏析

在整体感知基础上共同品味精美的语言。以学生的品味为主,教师贵在引导。(主要从词、句的写法,及其表达的感情等角度引导)。以四人小组共同品味精美片段为例,让学生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再由学生自主寻美、品美,达到学以致用,最后教师归纳本文写作方法。

1、共同品美:(四人小组研读第四自然段)

⑴ 出示问题组:(彩屏显示)

1、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景?

2、你认为哪些语句写的美?说说你的理由。

(可以从写法、作用、及表达感情等角度体会。)

3、你能运用想象,描绘一下这富有诗意的画面吗?

⑵ 齐读:带着问题齐读第四自然段。

⑶ 小组讨论、回答:

师引导归纳:(彩屏显示)

大 树──打手势(迎风招展) 拟 亲切

自 鸟──唤名字(鸣叫、嬉戏) 人──生动

和 然 露珠──交换眼神(晶莹剔透)化 形象

脚──根须 想 童真童趣

头发──树冠 ──“我”

手──树枝 象 浪漫色彩

思想──树汁

⑷ 想象描绘:

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自由描绘,然后教师展示自己描绘的内容:(彩屏显示)

教师描绘:我走进宁静而神秘的树林,被那优美的景色深深的吸引:那青翠的树枝迎风招展,探出头来,像是在跟我招手;树上美丽而又顽皮的鸟儿们在欢快的鸣叫、嬉戏,像是在叫着我的名字,欢迎我的到来;一缕阳光透过树梢,照在亮晶晶的露珠上,那露珠更显得晶莹剔透,像是在跟我调皮的挤眉弄眼,跟我交换眼神。他们不把我当外人,我能见外吗?我闭上眼,觉得我被他们同化了,不自觉的变成了一株树,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⑸ 美读比赛:一男一女两同学进行朗读比赛(第四段),看谁读的最有感情。

2、自主寻美、品美:

师提问:

⑴ 文中还有哪些景写的美?你认为其中哪些语句写的美?为什么?

⑵ 这些语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你能否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① 学生自由发言并朗读:

② 师小结:(总结写作特点)

文章还有很多优美的句子,我们就不一一品味了。其实真篇文章都写得很美。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拟人化的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五、体验与反思

由“我”与山中“朋友”的感情,感悟文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反思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进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加关注自然和环境。

问题组:(彩屏显示)

① 文章体现了人与自然一种怎样的关系?

② 生活中人与自然有哪些不和谐的现象?

③ 假如你是自然中的一员,你想对破坏自然的人们说些什么?

1、学生自由发言:

2、师总结: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系。我相信,这也是本文作者的心声。

六、布置作业

1、假若多年后山中环境发生了变化,你是山中“朋友”中的一员,请你向作者倾诉一下你的心声。或者以作者身份写《再访山中朋友》。

2、研究性学习:写一份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调查报告。

(以你所在的城市或生活小区为调查对象。)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4、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5、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3、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准备:

生字词卡片、罗丹画像、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罗丹是法国著名雕塑家。他的著名雕塑作品有《思想者》、《吻》、《美丽的欧米哀尔》等。他的雕塑作品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望。这样的一位艺术家,他是怎样工作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6课(板书课题),相信大家学完以后,必定会受到深刻的教育。

二、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读准字音。

A、指名拼读。

B、教师范读正音。

C、指导重点字读音。

D、去掉拼音认读。

E、让一名学生当小老师带领认读。

2、识记生字。

A、熟字加偏旁记忆:握、值。

B、熟字减偏旁记忆:揉。

C、熟字组合记忆:启、柔。

3、指导重点生字。

4、生字口头扩词,巩固生字。

5、出示认读字卡,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6、词语释义,积累新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教师朗读课文,边听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2、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3、将意思相同的自然段合并成一部分,想想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和一位艺术大师的'普通见面给了“我”极大的启示。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具体写“我”在罗丹的工作室,亲眼看到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写“我”得到的启示。

四、朗读课文,自由感悟体会。

1、自由读。

2、男、女生对读。

3、各小组推荐代表诵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精读课文,探究释疑。

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

2、合作探究。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对艺术大师的普通会面,有何感受?

3、学生汇报交流。

4、老师相机指导。

“然而,和一位艺术大师普通的会面,给了我一个极大的启示,

成为我写作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A、“启示”是什么意思?“转折点”是什么意思?

B、什么成为“我”写作生涯的转折点?

5、引导过渡学习:这次会面对“我”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那么它是一次怎样的会面呢?

第二部分。

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

2、引导探究罗丹如何全神贯注工作的。

A、找出文中描写罗丹工作的句子。

B、分析句子,体会含义:

“仔细端详着塑像”中“端详”是什么意思?

说出几个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能不能将“端详”换成其他的词?

“但审视一会儿,他又喃喃自语道……”这一句说明了什么?

“他每修改一处,就后退一步,细细观察。一会儿,他又把……时而加点泥。”这一句是对罗丹工作的具体描写。

引导学生用“时而……时而……”练习说话。

“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似乎天地间只有这一项工作。”这句话写了罗丹用了很长的时间进行修改,表明他对工作的全神贯注。

C、再读句子,仔细领悟、体会。

第三部分:

1、全班齐读。

2、合作交流:从此以后,我知道了,不管做什么工作,如果想要做得更完善更有价值的话,就应该像罗丹那样去做。

A、“从此以后”指什么时候以后?

B、“那样去做”指怎样去做?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再听老师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学生朗读。

四、拓展延伸,反省教育:回顾一下自己平时是如何对待学习的,对比罗丹,找寻差距。

板书:

26、罗丹的启示

侧着头仔细端详着塑像

审视之后,喃喃自语

修改塑像:细细观察,时而……时而……

什么都忘记了,似乎……只有这一项工作

启示:如果想要做得更完善,更完美,就要全神贯注地工作。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认识8个生字,学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3.感悟课文,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情和探索精神,培养自主、自强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难点:

交流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带。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最想干什么?当你们做自己最想干的事时,你希望爸爸妈妈阻拦吗?

学生自由发言。

2.板书课题。识字:阻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放课文朗读带,学生认真听。

2.出示自学提示:

①请自由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③小组内交流识字情况。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4.游戏:比一比谁认得多。

5.分段朗读课文。互评。

三、学习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8个字。认读会写字。

2.仔细观察,交流写字建议。

3.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老师范写“邀”字。

4.从这些中选择3个字,每字写两遍。

5.学生互评。

四、小结。

五、作业设计:

1.回去后再正确流利地读读课文。

2.把田字格中其他的字写一写。

3.你有什么幻想或渴望?自己准备这方面的说话内容。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认读下列汉字并口头组词。

阻 宙 叩 曾 掘 吻 芬 述

二、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学生默读课文,小组内说一说:

你读懂了什么?哪儿不明白?

2.引导学生朗读感课文内容。

作者要去干什么不希望妈妈阻拦他?你能体会他的心情吗?

(老师及时板书,并启发感情。)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段。

3.组织朗读比赛。

4.评价,小结朗读情况。

三、拓展说话:

1.你有过什么幻想吗?用“我希望”或“我渴望”说几句话吧!

2.互评。

3.鼓励:我们虽然是独生子女,但是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渴望,我们对世界、对自己充满了好奇,我们渴望自强自立。

四、积累词语:

1、读我的词语库。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补充词语库。

五、小结。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板书设计:

飞向蓝天,探索宝藏

2、妈妈,请别阻拦我 亲吻鲜花,歌唱劳动

渴望风雨,遨游大海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理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读”教学模式,重在追求阅读主体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小抄写员》这篇课文蕴涵着丰富而强烈的人文素养,反映浓浓的家庭亲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深刻的思想、正确的道理、感人的形象、优美的语言等人文素养来熏陶、感染、塑造学生的灵魂,最终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独立阅读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构建的主动者,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同时由于小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较浓,乐于动手实践、乐于探索、乐于展示自我。但这篇课文的社会背景距离孩子们较远,他们不容易理解,所以搜集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关的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手段。经过调查,班上的'孩子们有90%以上都能对计算机进行基本的操作,能够较熟练地运用互联网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对于少数几个不会的孩子,我组织班上能熟练使用电脑的的孩子对他们进行了数次培训,达到会搜索、打开网页,保存文件等基本条件)。针对孩子们的具体情况,特设计了本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切之爱。了解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熏陶、感染、塑造学生的灵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读揣摩人物思想感情。

2、对学生进行爱父母、爱家庭的亲情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录音机等。

教学模式:“研读”教学模式。

即:质疑择题——读研反馈——交流解疑——总结提高。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复习,质疑择题:

1、谈话:有这样一个男孩,他在长达4个月默默忍受父亲误解责怪,偷偷帮父亲抄写邮签挣钱养家,你知道他吗?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抄写员》。

3、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充分质疑、解疑后留下的悬念?(交流)

4、师生共同择定中心研读题:“爱:”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是在学生初读到位的基础上,通过质疑谈话,直入开放性的研读专题:“爱:”最具研究价值,是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的纽结点,以辅射全文,收到“牵一发动全身”、“以一当十”的效果,较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探究。]

二、读研,自主探究

学生小组内或就近选择学习伙伴,自行补充开放性研读专题,再充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精读课文(找、议、画),研究、解疑,体现个性化学习。

[设计意图:这一过程不在于追求统一答案,而在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过程的展开。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各抒己见,思维互助,主动发展。]

三、交流,合作解疑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汇报,其他学生补充的方式进行学情汇报。在充分交流父爱子、子爱父的研究体验后,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喜欢的语段,读中感悟,读中抒情。

其中穿插体现学生见解的问题谈话:

①叙利奥陷于矛盾、痛苦之中,他该怎么办呢?

②“父亲夜里就这样把头贴近了儿子的胸口,这时睡得正熟哩。”你怎样理解:

同时通过图片、创造性表演、课件演示等引导学生升华情感,与作者、教材产生“共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读研的课堂交流,体现开放性、多样化和较大的自由度,教师表现为引导、点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同时体现了“反复诵读,情感熏陶,自由感悟”的语文学科个性,充满人文情怀。]

四、总结,拓展延伸

(一)研读教材中的“爱”

1、研读全册教材:你认为哪些课文体现了这种家庭中人之爱?

2、小组研读教材:

查看目录——回顾课文——感悟情爱——感情朗读

3、交流:

(二)“研读”生活中的“爱”

1、父母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在生活中你还感受到哪些爱?我们应该怎样做?(课件演示)

2、推荐课外阅读:亚米契斯的代表作《心》(中文名为《爱的教育》)

3、歌曲结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在学生学会课文的基础上,以点带面进行拓展延伸,学生由研究学习到研究生活,体现了大语文的教育观,更加深化了开放、创新、充满活力的“研究性学习”]

标签:教案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