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
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1、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要研究的问题 定滑轮是否能省力
预测 是( )否( )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可附图)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
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钩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现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
1、 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
2、 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3、 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4、 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5、 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
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五、想一想: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2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知道其各自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制定计划、动手操作、观察描述等能力。
3、通过探究,使学生感悟到周围生活处处充满科学,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教学重点:
探究中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培养学生定计划、动手实验、观察描述等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使学生感悟到周围生活到处充满科学,掌握好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师:能有机会与小朋友们共同上一节科学课,我感到非常高兴,所以特意给大家送上一首嘹亮动听的歌曲。等一会儿我放歌曲时同学站起来,严肃一点,眼看着黑板上面的五星红旗,大家一齐用雄壮有力的声音唱出来。
师:请同学们先猜一猜这首是什么歌曲。(学生思考并猜测)
师:谁给同学们汇报一下?
生:我觉得这首歌曲对祖国有关。
生:我发现教师刚说的话和提出的要求,这首歌应该是国歌吧。
师:刚才两位同学说的都有道理,正是一首我们在每星期一或者有重大意义节日升国旗的时候唱起来的国歌。
(教师开始播放升旗片段,同学们以深情之声唱起来。)
[评析: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及多煤体的形式引入新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新知识,而且也隐含了“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的作用”这一理念。]
师:升旗时,大家想过没有,它为什么轻轻一拉绳子,旗帜就能升得那么高?
生:我认为有一个轮子在转动,一拉绳子,轮子起着润滑作用,旗帜就能轻轻升上去。
生:不对,如这样太费力了,应是有一个轮子当拉绳子时就会活动,使拉绳更垂直向上动力,故此,轻轻一拉绳子,旗帜就能升到杆顶上了。
生:我认为这种说法也不对,只有一个会动的轮子也不能这么轻轻一拉绳子,旗帜就能升得那么高。
生:可在旗杆顶部把轮子固定不变,让它的绳子不会偏动才可以轻轻一拉绳子旗帜就升到顶杆上。
师:大多数同学会想到可能与旗杆顶部的轮子有关,为了进一步研究升旗的秘密,让我们来模拟一个升旗的装置吧。
(老师板书:动滑轮和定滑轮)-
[评析;在观察升旗过程,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通过体验、交流、汇集学生对升旗的认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发散思维。]
生齐:好。
师:请看老师出示的幻灯片,同学们利用提示组装升旗的装置。请你边操作边观察,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操作并观察)
师:操作好了没有?
生:好了。
师:哪一小组的同学愿意把自己操作中发现的情况告诉大家?
生:当我向下抖动绳子的时候,旗杆顶部的轮子是固定不动的。
师:你真聪明,观察得很仔细。那么,我们把这种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定滑轮。
生: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的时候,挂有旗帜的那部分绳子会向上移动。
生:由于这个轮子是滑轮,轻轻一拉绳子就把旗帜升到杆顶部了。
师:你们真棒。
师:那么是什么起了作用?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呢?
生:说明利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师:不错,我们发现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那么,定滑轮是不是也有省力的作用呢?我们可以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
生:应组装一个定滑轮来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生:老师,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
师:很好,现在就找来铁架台,在其上面固定好一个滑轮,并穿好线绳,各组同学讨论一下,统一了意见,再开始进行做实验。
(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讨论后再做实验,发挥学生的相互作用,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工作必需的素质。]
师:小朋友们实验结束没有?
生:实验好了。
师:哪组的小朋友愿意把他们的实验结果展示给大家看。
生:(上台展示)我们在滑轮两边的绳子上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它们平衡了,所以定滑轮是不省力的。
师:在小组实验里,我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生:老师我发现了他们不是先一步一步实验挂钩码或假设两边同时挂相同的钩码,结果都一样的。
师:真了不起,谁能将定滑轮的特点完整复述一遍?
生:我能行!利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评析: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中,不停地巡视,了解各组的实验进展情况并做及时辅导,教师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引领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定滑轮的特点。那么有些同学已经在想了,有定滑轮,那是否有动滑轮呢?
生齐:应该有吧。
生:老师,我们可否再来做这方面的实验呢?
师:好,大家兴趣很浓,我们就来研究动滑轮吧。
(教师播放相关的录像片段)
师:看,在搬运货物时,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那么像这样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我们把它叫动滑轮。
生:老师,动滑轮一定有它的特点?可不可用实验来证实一下呢?
师:研究动滑轮时,我们需要到哪些材料呢?你打算按照什么样的步骤来研究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制定一个可行的研究计划)
师:哪组来汇报一下探究计划?
第三组生:研究动滑轮的计划首先研究需要的材料、研究的步骤就可以了。
生:还应该有研究
发现与结论更好了。
师:还有问题吗?没有问题我们用掌声对他们的研究计划表示祝贺。(学生鼓掌)
师:第二小组开始汇报时要注意不要重复别人的内容,要提出自己的发现和问题。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和大家交流?
……
(第八组汇报告后)
师:有问题吗?
生:没有。
师:都没有问题。
生:没有。
师:都没问题,我来提个问题好吗?(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第八组生:好。
师:刚才你们提到研究的材料、步骤、发现、结论都非常有创意。请问你们研究计划完美了吗?
第八组生:可能还没有那么完美吧!
师:你们应该考虑到画出实验示意图,那么就更清晰了。
生:(沉思)这样的研究计划变得更完美无缺了。
师:你们就按照计划写出的项目进行研究。
[评析:通过小组交流,让大家了解各自的研究计划,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果能让学生对别的组的计划提出自己的建议,就更好了,更能达到交流的目的。]
生:好的。我们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这里可用橡筋或测力计),动滑轮下挂重物。
生:老师,我们发现动滑轮能省力,但不可把物体移动。
生:原来定滑轮与动滑轮有区别的。
师:使用动滑轮大约省一半的力,但并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师:你们同意我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如果说滑轮也是一种杠杆,你能找到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吗?你能试着用杠杆的原理来解释它的作用的不同吗?
生:(爽朗地)可以。
生:老师,我们尝试用图示法来解释可能更明白。
(小组讨论、思考)
师:谁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图示法,并找出它的三个点的位置来。
(学生纷纷举手并说老师我能行)
生:我就利用图示法来解释。
师:有了图示我们清楚地看到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评析:这是一种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的渗透。不是通过实验获得的规律,即使是正确的,只能作为已有经验,而不能模糊刚才的研究。孩子已经自觉地理解了本课要求掌握的知识,相信他们在以后的实验中也都会这么做,这就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我们看到了孩子在成长,在进步。]
师;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一节课过去了,在和老师说再见之前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老师,这节课真有意思,让我们不仅学会了假设 验证 结论来解决科学上的问题,还大开眼界。
生:老师希望你今后还能来给我们上课。
师:下课继续观察一下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行不行?好,下课。
反思: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遵循了“科学探究始于细致观察”的新课程理念,教学中着去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技能和细致、认真的观察品质,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让学生能认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懂得科学结论的获得是需要通过科学的实验来证明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真实、生动地受到科学素养的教育,所以教学中通过讨论及活动,使学生能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作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当然,我的教学中还有一些值得商权的地方,比如在各组汇报报完问题后应让学生对别组同学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在讨论中的时空太仓促,有点走过场,有时还会给学生画圈子,不够开放的问题等。非常诚恳地希望能有机会就这些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基本概念及区别。
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区别。
三、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滑轮、细绳、重物(如钩码)、铁架台等。
多媒体课件:展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你们知道旗杆顶部的轮子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
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概念。
2. 新课讲解
(1)定滑轮
定义: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工作原理:通过改变力的方向,使拉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但大小不变。
演示实验:小组合作制作定滑轮模型,模拟升旗过程,观察拉力方向的变化。
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定滑轮的作用。
(2)动滑轮
定义: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工作原理: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并减小力的大小,使拉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但大小减小一半。
演示实验:小组合作制作动滑轮模型,观察拉力大小的变化。
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动滑轮的作用及与定滑轮的区别。
3. 应用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吊车、升降机等。
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加深学生的理解。
4. 课堂小结
总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应用。
强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及各自的特点。
5. 布置作业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问题。
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滑轮组的概念及应用。
五、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区别。
学生能够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其应用实例。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简单的滑轮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滑轮系统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及区别。
三、教学准备
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绳子、重物、测量工具(如卷尺、弹簧秤)等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包括滑轮图片、视频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播放升旗仪式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旗杆顶部的滑轮,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拉绳子时国旗会上升?”
引出定滑轮的概念,并介绍其特点和工作原理。
2. 探究定滑轮
学生小组合作,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制作一个定滑轮,并模拟升旗的过程。
学生观察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定滑轮的.特点和作用,并强调其不省力的特点。
3. 探究动滑轮
介绍动滑轮的概念,并与定滑轮进行对比。
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实验器材制作一个动滑轮,并模拟提升重物的过程。
学生观察并思考:使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与定滑轮相比有什么不同?这说明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并强调其能省一半力的特点。
4. 实验设计与实施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5. 交流与分享
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体会。
教师总结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6. 拓展延伸
介绍滑轮组的概念和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滑轮组解决实际问题。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滑轮组系统,并说明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五、板书设计
标题:《定滑轮和动滑轮》
主要内容:
定滑轮:特点、工作原理、应用实例
动滑轮:特点、工作原理、应用实例
滑轮组:概念、应用实例
实验设计: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分析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分析,从而深入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