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痴货i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优选)语文教案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将自己的乐园写具体。

3、写出自己的感受,能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认真观察,将自己的乐园按一定的顺序写具体;明确中心,突出乐园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做到有景有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明确习作要求,选择材料,学习按一定的顺序介绍自己的乐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

(1)师:在同学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让你们感到快乐的地方呢?如,美丽的水乡小镇,热闹的游乐场,浸润书香的书店,小区附近的小树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乐园。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最爱在那儿干什么?

(2)板书作文题目:我的乐园。

2、明确目标。

(1)师引导: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爱好不同,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地方也就不同。怎样把你的乐园介绍给大家呢?怎样介绍才更有条理,让大家感受到你的快乐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一读,相信大家一定能找到答案。

(2)确定习作主题:介绍自己的乐园。

(3)明确习作要求。

①写作范围:我的乐园。

②写作要求:介绍清楚自己的乐园在哪儿,是什么样子的,自己最喜欢在那儿干什么。

③生讨论交流自己的乐园在哪儿,是什么样子的。

④生讨论交流,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二、学习范例,打开思路

1、明确要求,理顺思路。

(1)明确要求,找“乐园”。

师引导:同学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乐园,再读读课本上的习作要求,看看还有哪些地方是我们的乐园。

课件出示:

(2)结合实际,定“乐园”。

①生交流,说“乐园”。

示例1:乐园可以是在学校,可以在家里,可以是乡下,也可以在城市里。

示例2:学校除了班级图书角、篮球场是我的.乐园外,教室的走廊、操场也是我的乐园。

②出示导图,发散思维。

课件出示:

2、回顾课文,确定顺序。

(1)看提纲范例,思“顺序”。(出示课件)

(2)默读提纲,说“顺序”。

①师引导:读了课文中的提纲,你认为应该怎样写自己的乐园?

②生交流。

示例1:要按一定的顺序写。(课件出示:按一定的顺序)

示例2:先写乐园是什么样子的,再写最爱在那儿干什么,最后写乐园带给自己怎样的快乐。

(3)回顾课文,理“顺序”。

①师引导:回忆一下我们这单元学习的课文,哪篇文章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②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4)口头交流,做好铺垫。

师引导:我们已经知道了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自己的乐园了,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打算怎样把你的乐园有条理地介绍给大家呢?(生小组内交流后,师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3、仿照范例,填写表格。

课件出示:

(1)师述:现在请大家按照书上的例子将交流的内容写一写吧!

(2)生填写表格后交流,师相机指导。

三、布局谋篇,动笔练习

1、布局谋篇。

(1)师引导:刚才大家填写的表格,其实就是你们要写的作文提纲。仔细观察提纲,谁来说说,我们这次习作应该注意些什么?

(2)明确思路。

①理清条理:写作文之前,应该先有个思路,动笔之前先要想好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板书:开头中间结尾)

②明确每部分的写作内容。

课件出示:

开头:介绍我的乐园在哪儿,其周围的环境情况或大致特征(总写)

我的乐园中间:我在乐园里最爱干什么,如,放风筝、看天空晚霞的变化等(分写)

结尾:写出乐园带给我的快乐(总写)

③详略安排。师引导:读读这个提纲,你认为这篇文章的详略应该怎么安排?

④示例:我在乐园里最爱干的事重点写;乐园在哪儿,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略写。

(相机板书:重点——最爱干的事美景)

2、动笔习作。

(1)师引导:同学们还犹豫什么,赶快拿起手中的笔,将你们刚才交流的内容写下来吧,注意要把乐园的特点写具体哦!

(2)生习作。(出示例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欣赏与对比,明确习作中心,找出自己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教学过程

一、例文欣赏,明确中心

1、导入新课。

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完成了习作,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两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想法。

2、例文解读。(出示2篇例文)

3、生自由读例文。

4、交流感受。

示例1:写作文的时候,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能让文章更生动。

示例2:写自己在乐园里最爱干什么事的时候,可以融情于景,边写景边叙事。

示例3:写在乐园里发生的事要有详有略,不能“面面俱到”。

示例4:两篇文章都在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点明了中心。

二、取长补短,修改习作

1、取长补短。

(1)师引导:“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读了上面两篇文章,我们有这么多的收获,下面也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其他同学听,听取他们的建议吧!

(2)同桌互读互改。

①生把自己的文章读给同桌听。

②互相提建议:这篇习作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应该怎样修改。

2、修改习作。

(1)生动笔修改自己的习作。

(2)师指名读修改后的作文,师生共同评议。

3、师小结:这节作文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具体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乐园,知道了如何在叙事的过程中融情于景,突出乐园的特点,也明白了写的时候要有详有略,这样才能更加突出中心,表达自己的情感。

板书设计

我的乐园

乐园有哪些

乐园有什么特点

带给你怎样的快乐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会认五个生字。

教学重点: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空气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地方,植物、动物的离不开空气。

教学准备:

气球、课件、展示台。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五颜六色的气球)

问:气球为什么会鼓鼓的呢?(学生回答)师把里面的空气放掉,再问:空气跑到哪里去了?(生回答)

2、引入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空气在哪里》。(板书课题)

二、自学课文。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画出文中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

2、学生自学。

3、反馈:课件出示词语花园,指名认读词语。

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大意是什么?

5、课件出示: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小猴子和空气玩游戏,空气一直躲,小猴子一直,最后小猴子明白了。

(指名回答后,补充完整,全班齐读。)

三、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过渡:同学们自学得很不错,接下来,就要看我们合作精神怎么样了!比一比,看哪个合作小组最先完成学习任务。

1.出示合作要求。

课件:1)自己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小猴子找空气,知道了空气在哪里。用波浪线画出空气的作用,小组内汇报。

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3)选出你喜欢的一组对话在小组内进行分角色表演读。

2. 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合作完成任务。

3. 集体汇报。(结合学生汇报的顺序相机教学)

空气在小猴子的肺里

1)你们是在第几自然段找到的?空气自己是怎么说的呢?

2)我们的'肺里有空气吗?试一试就知道了!把鼻子捂住,屏住呼吸,有什么感觉?

3)空气有什么作用?

空气在皮球里

1)你在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的?空气说什么?

2)空气的作用是什么?

空气在墨水里

1)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和你平常发现的一样吗?

2)这里,空气的作用是什么?

空气在汽车轮胎里

1)出示课件:汽车在行驶。

2)齐读空气说的话。

3)它的作用是什么?

空气在水里

1)课件出示:鱼儿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

2)你看到了什么?这关空气什么事呢?

3)自豪地读读空气说的话。(课件出示空气说的话。)

空气在火里

1)气还有什么作用?读读空气说的话。

2)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能帮助火燃烧呢?

空气在田野里

1)空气还在哪里?它又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2)谁来用“有了我……才能”改改空气说的话?

大家学得真好!老师还有个疑问:风是怎样形成的?(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4、分组完成下列表格,并选择你喜欢的一组对话练习分角色表演读。

空气在哪里空气有什么作用

5、展示汇报。

1)展示台展示学生完成的表格,集体订正。

2)指名分角色表演读,比比谁读得好。

四、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

(1)、我是小小科学家。

1)你还发现空气在哪里?有什么作用?(绘制表格完成。)

2)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空气在哪里。

(2)、我是小作家。

我会续写课文。

2、选择你喜欢的一组作业,可以自己一个人完成,也可以与好朋友一起完成。

3、汇报,做得好的给予奖励。

五、总结下课。

1、学习了本课,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师总结:这神奇的空气就在我们周围,我们就生活在空气中,时时刻刻都在呼吸着空气,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大家都来保护环境,让空气永远新鲜吧!

板书设计:

12、空气在哪里

在我们周围

我们生活在空气里 真神奇

时刻呼吸着空气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去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自己来安排。

二、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作记录。比如:去的时间、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等。

三、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得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做好发言交流准备。

四、制定春游方案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得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二、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三、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四、学生完成习作

五、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听写词语。

二、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 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三、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得多,背得快。

四、宽带网

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会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理解小男孩买黑色气球的心理活动,理解卖气球老人的那段话的含义。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识到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自信。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在默读中思考。

教学难点:

从老人与孩子的对话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领会老人那番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出示气球的图片,提问:你最喜欢哪个气球?

2、有这样一个小男孩,面对五颜六色的气球,他却选择了一个黑色的。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小男孩,走进小故事——《自信》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纠错、正音。

3、检查识字情况。

出示本课生词:基恩博士、一件事、肤色、货车、惊讶、能否、自信

随机读生词,开火车、小老师带读。

4、“自信”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故事中的小男孩自信吗?不自信也就是——自卑。

三、精读课文,感受男孩的自卑

1、默读课文,你从哪里感受到小男孩自卑?

默读提示:

默读课文第2、3、4自然段,想一想:

从哪而看出小男孩不自信?用——画出来。

2、交流:

A、公园的角落里有一个肤色很黑的小男孩。他羡慕地看着这几个小男孩嬉戏,但不敢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儿,显得十分自卑。

B、那几个小孩儿的身影消失后,小男孩儿才拖着残疾的腿,一拐一拐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怯生生地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你可以卖给我一个气球吗?”

C、小男孩鼓起勇气回答:“我要一个黑色的。”

结合汇报进行朗读,读出男孩的自卑。

3、再读课文,男孩为什么会这么自卑?

交流:肤色很黑的、拖着残疾的腿,

4、补充美国种族歧视的资料,感悟自卑的缘由。

5、师:怪不得男孩会如此自卑,——生读“那几个小孩儿的身影消失后,小男孩儿才拖着残疾的腿,一拐一拐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

师:怪不得他走到老人身旁却——生读:“怯生生地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你可以卖给我一个气球吗?”

四、感悟老人的话

1、黑色的气球升空了,这时候老人意味深长的对他说了一番话。读读剩下的段落,老人说了些什么?自由读5、6段。

2、交流

出示老人的话。你读懂了些什么?

(前一句,揭示了气球升起的本质原因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而不在于它的颜色和形状。这里隐含着一个道理:外表是形式是非本质的,是次要的。后面一句,老人推论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关键是他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3、你觉得老人说的对吗?

五、拓展

1、你知道因为自信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吗?交流。教师出示:(小泽征儿、尼克松的例子)

2、读了课文你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15、自信

气球--人

升起--成功

氢气--自信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

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3.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背景课件)

1.激情导入。(播放视频)

2.嘎羧是这场战斗中唯一幸存的战象,也是最后一头战象。(板书课题)

3.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3课的课题,齐读。P121

二、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很长,有20xx来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些事?

2.讨论交流,嘎羧在生命的最后历程当中做了哪几件事?

相机板书:披挂象鞍

重回战场

挖掘墓坑

3.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这一句式将嘎羧临死之前做的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

4.小结: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抓事件)

三、引导质疑

1.课文主要写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之死,同时在课文的11自然段也介绍了一般大象的死,请你再次默读课文11自然段,比较一下嘎羧之死和一般大象的死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抓住主要的区别。

3.了解了一般大象死时的特点。我们再来看看嘎羧临死之前做的这些不同寻常的事情,你的心中有怎样的疑问?

4.引导学生质疑,梳理问题,明确学习方向。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引导学生研读第十四自然段,探讨嘎羧为什么要重回战场。

1.找出描写嘎羧重回战场的句段读一读,用“—”标出描写嘎羧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并写在旁边。

2.学生自读体会,划记词句,做批注。

3.讨论交流,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凝望”“亲了又亲”“吼叫”等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想象,体会嘎羧的内心,并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

4.小结: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先找出记叙这个事例的相关句段,然后划记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并抓住这些词语细细品味,体会嘎羧内心的想法,从而感悟到它真挚的情感,解决了我们心中的疑问。

(二)分组自学“披挂象鞍”和“挖掘墓坑”部分。

1.分组,交待自学要求。

2.学生自学。

3.小组交流,共同研讨

(三)讨论交流“披挂象鞍”部分的读书感受。

1.引导学生重点品读:

(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引导学生抓住“摩挲”“泪光闪闪”等词语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

(2)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引导学生感受嘎羧“英武豪迈”的.形象,理解嘎羧临死之前披挂象鞍的原因。

2.深入探究:从你们的朗读中,我知道你们走进了嘎羧的心,它临死前要披挂上象鞍是因为什么?

3.小结:同学们,文中的嘎羧不会说话,作者通过描写它的动作神态来表现它内心的情感。我们如果能抓住这些事例,品味当中的细节描写,并及时地把自己的想法在书中写一写,就能体会到它内心的情感,读懂它的心。

(四)讨论交流“挖掘墓坑”部分读书感受,理解嘎羧为什么要在百象冢挖掘墓坑,埋葬自己。

1.学生交流读书感受,重点品读:

(1)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

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引导学生感受嘎羧挖坑的艰难。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

(2)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沉”字的深层含义,体会嘎羧奋力挖掘墓坑的内心,感悟它的英雄形象。

2.想象说话,走进嘎羧。

26年前,它曾经和战友们在这里,26年后,它仍旧要和战友们。

3.引导学生探究嘎羧的内心:这是一颗怎样的心啊?你们读懂了吗?

4.读描写嘎羧死后形象的句子。抓住“凝望”一词,引导学生体会它内心的想法,并进行写话训练。

5.交流写话内容,适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五、总结延伸

1.总结全课,明确下节课学习任务。

嘎羧是一头战象,我们却从这些感人的事例当中,从这些生动细致的描写当中,体会到它像人一样丰富的情感,感受到它英雄的形象。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也就是本文作者在他的创作体会里写道: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丰富的情感,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那么嘎羧还具有怎样丰富的情感?作者又想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布置课外阅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抓事例品细节悟情感

披挂象鞍神态壮士

重回战场动作英雄

挖掘墓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书写11个生字,理解并积累词语。

2.继续学习课文,感受村民与嘎羧之间的真挚情感。

3.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练笔。

4.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

阅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作品,了解沈石溪。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复习巩固。

二、指导复述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抓住重点,有详有略地讲述。

三、品读相关句段,感受嘎羧和村民之间的真挚情感,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四、学习抓住神态动作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五、指导写字,积累词语。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3个绿线内的字,掌握多音字“乘”的读音。理解并积累“举世无双、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绝无仅有”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交流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3.能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记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交流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难点:能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我们知道本单元的主题为“世界各地”,在本单元,有中国西安的“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和被称为“音乐之都”的维也纳。你最想去哪里?

2.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想先去中国西安的“秦兵马俑”,有没有和我站在一

边的?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它。它一出世,就被誉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它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

(1)课件展示秦兵马俑图片。

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相机引导学生积累成语: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惟妙惟肖)

(2)1979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参观秦兵马俑后,感叹道:“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真

正到中国。”秦兵马俑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让人们发出这样的赞美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秦兵马俑,一起去感受它,一起去赞美它!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解释课题。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的或是陶制的偶像,多为人形或兽形。

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陪葬用的,制成队伍官兵、战刀、战马的陶俑。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任务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学习勾践在困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精神。

3.理解和整理归纳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栖、昆、资、形成、吊、蕃、释、饩、旅”等词语的意义。

2.整理归纳“知、夏、既、劝、遂、当”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掌握古汉语中省略句式的类型和特点。

2.体会本文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锤炼语言方面的字约义丰的特点。

教具准备

录音机,《勾践灭吴》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特点]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介绍有关背景。

3.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清出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屋曾有一幅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中的“苦心人”就是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勾践,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今天,我们就结合历史史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勾践事如何在失败中崛起,终于报仇雪耻,吞并吴国的。

二、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先让学生看课文62页的介绍)

《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越语》,《国语》是继《左传》之后的又一部历史散文著作。《国语》中的“国“,指的是周王朝和鲁、齐、晋、郑、楚、吴、越七个诸侯国。“语”就是语言的意思。因为这部书是人物语言记载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所以称作《国语》。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而且是第一部分国记言的国别史。它所记载的言论史实,上起于西周的周穆王(公元前947年),下止于战国初期的鲁悼公(公元前453年),全书分为八部分:即《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共二十一卷。其中《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

虽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言“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后人曾传《国语》和《左传》并称,称《左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其实《左传》侧重记事,《国语》侧重记言,就文学价值说,《国语》不及《左传》。(请参考课本62页介绍)

但总的来说,《国语》开创的国别史对后世是很有影响的。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司马迁《史记》和《世家》,陈寿的《三国志》,皆与《国语》一脉相承。

三、背景介绍

《勾践灭吴》记述了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及勾践灭吴的故事。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大败之后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五千人,本文所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的故事。

(放录音,让同学们整体感知课文)

四、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生字:栖(qī)絺(chī)譬(pǐ)雠(chǒn)嚭(pǐ)赦(she)鄞(yín)蕃(fān)饩(xì)

(2)多音字:贾(gǔ)人爪(zhǎo)牙疹(chēn)疾疹衣(yì)非其夫人之所识则不衣

(3)通假字:“餔”通“哺”例句: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

“有”通“又”例句: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三千

(4)异体字:“已”同“矣”例句:虽悔之,亦无及已

“句”同“勾”例句: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取”同“娶”例句:令壮者无取老妇

“免”同“娩”例句: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政”同“征”例句: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歠”同“啜”例句: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生字、多音字、通假字、异体字的读音)

2.再读课文,指导诵读,理清思路,简析文章。

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

(1)勾践之言要读得沉稳、坚定、语速适中,因它虽兵败栖于会稽,事急求谋臣,但紧张而不慌乱,实为将帅风度。

(2)大夫种临危不乱,挺身而出,进见勾践。所言责备之中又可见忠贞和自负,要读出来。

(3)“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句节奏感很强,“夏、冬、旱、水”要用重音读。

(4)“无乃后乎?”是大夫钟对勾践的提醒,要读出责备之中的忠诚之意。“何后之有?”虽是反问句却要读出诚恳的`纳谏之意。

(范读,学生齐读)

提问:本段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本段以简练的笔法写出越国兵败退守会稽之后,君臣执手相谋的情景。

第二自然段

诵读指导:

(1)本段主要记叙吴国大夫伍子胥的言辞。勾践派大夫钟使吴,以求和解,伍子胥坚决反对,他的进谏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要读得从容不迫,抑扬顿挫,尤其是“不可!”和“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句要读得恳切、坚决而有力量。

(大夫钟之言要以谦卑恭顺之语气增添吴王夫差的骄矜之气。

(齐读,指名一学生读,读后点出不足之处)

提问:大夫钟赴吴求和,吴国君臣的态度如何?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吴国忠臣伍子胥反对和解,力谏吴王夫差。认为“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已。”吴国佞臣太宰嚭贪财好色,为越开脱,以“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之,又何求焉?”站在越国的利益上,谏夫差同意和解。而夫差不听忠臣之谏,轻信太宰嚭之言,与越国和解。《勾践灭吴》说课稿教案

(齐读一、二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古汉语词典进一步疏通文意。

2.完成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的3~6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

资料显示(一)(投影或多媒体)

1.《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史书,共21卷,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八国之事。

2.《国语》是通过______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

学生回答:《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之事。《国语》是通过记载人物语言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

资料显示(二)(投影或多媒体)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2.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3.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4.遂使之行成于吴

学生回答:“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的“栖”应为“退守”之意。“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中的“昆”为“兄”之意。“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中的“贾人”为“商人”,“资”为“储备”,“絺”为“夏天穿的一种细葛布”。“遂使之行成于吴”句中的“行”为“赴吴”,“成”为“讲和”。

资料显示(三)(投影或多媒体)

1.大夫钟是如何论述为政必须先求谋臣的道理的?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后,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2.对于越国的求和,子胥、太宰嚭的态度如何?结局如何?

学生回答:大夫钟用通俗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责备君王平日没有培养谋臣武将以备用时。越王勾践退守会稽之后干的第一件是求谋臣。

对于越国的求和伍子胥坚决反对,太宰嚭贪财好色,为越开脱,吴王夫差听信了太宰嚭。

二、学习课文的3~6自然段

从第二自然段中可知:大夫钟略施小计,贿赂了吴国佞臣太宰嚭,吴王夫差听信太宰嚭之言,与越国订立了盟约,为勾践的报仇雪耻创造了条件。为了复国,勾践是如何做的呢?

1.学习三、四自然段

(学生齐读)

诵读指导

(1)“勾践说于国人曰”中“说”读shuō.“去民之所恶”中的“恶”读è,当作“不好”讲。“南至于句无”句的“句”读gōu,同“勾”。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中的“衣”读yì,是动词,当“穿”讲。“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通过研读课文,充分感受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通过资料拓展,对《本草纲目》有一定的了解,更深层次的让学生感受李时珍为了医学事业不懈追求,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段和概括段意为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了解李时珍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初读课文感知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老师简介李时珍

3、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引导写好“珍、宿”

4、读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试着解决刚才的问题。

出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察访、破败、断垣残壁、行囊、呃逆、涎滑、无涎”等词语,学生读准字音,说说自己对词的理解。

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外出察访—夜宿山寺—寺中谈苦—连夜记录

  三、再读课文

1、 学生再次读文,从文中找到一句能体现全文的句子。(出示: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苦?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并能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就更好了。(生读文)

2、学生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词语特点读出他们的艰辛。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厚厚的蜘蛛网。”

对比感悟: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旧的古寺。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课文哪些地方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古寺的破败呢?

学生交流,师点拨:(到处是灰尘——很脏;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

抓住“断垣残壁”一词,让学生发挥想像,说说看到“断垣残壁”这个词,你的脑海里浮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指读第4小节

引导理解环境的苦:理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

3、 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请快速读前面课文,找原因。引出:

“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这里的“一心”可以换成哪些词?(专心、认真……)哪个好,为什么?联系生活用“一心”说句话。“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

4、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鸟儿都飞回到树林中,他们怎样?引导读句子,读出他们的焦急心情。

小结:原来,为了察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因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对这样的古寺,他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

5、你认为当时李时珍在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表情?引导从“就”字,你读出“随便、毫不犹豫”)

看来,李时珍真像他所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他吃的是一点点苦吗?从中你看到什么?

  四、拓展延伸

自学课文,思考:他们还吃了那些苦呢?下节课交流。

作业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夜宿古寺

语文教案 篇9

设计理念

确定研究报告主题,搜集信息,撰写调查报告

设计思路

回顾报告写法——确定报告主题——拟定计划书——搜集资料——撰写报告

一、课前回顾

生活中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撰学一篇研究报告。谁能说说研究报告分为几部分?

二、确定报告主题,拟定计划书

师:我们家乡喜人的变化,生活中水源的浪费,班级中“眼睛族”的.增多,家园中樱桃树的收获,这些话题你对那个感兴趣呢?

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感兴趣的话题吗?

生交流,说明原因。

师:看来同学们的兴趣还真广泛,下面同学们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结成研究小组。

学生找伙伴。

师:同学们,在拟定计划书之前,请想想你们都要搜集那些资料,到哪去搜集呢?

生讨论交流

师总结:搜集资料的主要渠道是调查、访问、记录、摘录、网搜等。

师:下面请小组内的同学分好工,每人负责好搜集的资料,从哪一种渠道搜集资料,开始拟定计划书。

生分工,拟定计划书。

三、搜集资料,撰写报告

利用课下时间搜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处理。筛选标准: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这个资料已由还是未有;资料中要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撰写时可以仿照《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分成四部分,努力做到问题明确,方法恰当,结论清楚。

报告可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一个同学执笔,然后集体讨论修改,完成小组合作的成果。

教后记

优点:学生喜欢利用课下时间搜集资料。

缺点:撰写调查报告有一定困难。

标签: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