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默遇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高中语文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语文教案1

【定位】

1. 突破传统的寓言解读模式,指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解读寓言。

2.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研究探讨把握中心,深入领会文章内涵,要从文章中读出自己的体悟。

【切入】

方法一 引用“狼来了”的寓言故事:如果是一个人这样说你不相信,那么许多人说呢? 许多人说的是真实的你可以相信,如果他们自己也没有辨别真假,你又何去何从呢? 有一句值得思考的话: 谎言说一千遍也就成了真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进而思考: 面对历史流传下来的东西,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你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呢? 从寓言的解读导入对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的学习。

方法二 由寓言本身的解读导入。

指导学生看课文题目: 读、寓言。(寓言学生并不陌生,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寓言的理解。) 钱钟书先生读《伊索寓言》提出了他的观点,你接受钱钟书的观点吗? 你有自己新的见解吗? 导入课文的解读。

【探究】

课前预习,了解作者的主要情况:生平、作品、风格、主要成就等,自我体会文章,写出体会要点。钱钟书(1910 —1998 年) ,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他深入研究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的阅览和研究。融广博的知识和精卓的见解于一体是他的所有学术著作的一个共同特点。阅读课文要抓住这个特点。

依据方法一

1. 读文章的九个寓言故事,了解钱钟书的解读有什么共同特点?

提示:钱先生对传统的浅薄见解一一做了纠正,从新的角度提出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见解。

2. 思考这些观点与你自己以前读寓言的感受一样吗? 并从文章中找出作者的观点。“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3. 结合全文以及你自己的人生体会,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1) 可以指导学生从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由每一段的关键句可以把全文大致划分为三部分: 1 - 3自然段;九个故事;最后的结论。

(2) 通过文章内容让学生了解:如果把人类历史比做人的一生,古代乃是人类的童年时期,现代则是成人了。那么就容易明白,古代的《伊索寓言》为什么那么浅薄、幼稚、简单。同时成人是喜欢小孩子的`。从而理解人们为什么喜欢《伊索寓言》又是在什么意义上喜欢它的。

(3) 在引导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讨论, 思考作者观点的现实意义。可以精读最后一段强化理解。

提示:现代社会的人事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并不像寓言所讲的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情形要复杂得多,是非颠倒、善无善报、恶无恶报的情形是常有的。

生活在现代社会,要避免碰壁上当, 头脑就不能那么简单幼稚。人事是复杂的,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才会有清醒的认识,才有适当的对策。

(4) 在以上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思考:怎么重新审视寓言的“寓意”? 可以从九个例子中选一到两个例子的解读来分析。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教师适当点拨,不拘一格。

4. 深入探究

(1) 成人、小孩和寓言的关系。

(2) 思考卢梭反对儿童读寓言与钱钟书反对之间的差异。

(3) 对苍蝇的话“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的自我理解。

注意:教师在学生思维开发上做方法指导。

依据方法二:

从寓言对人的教育作用角度思考:寓言果真能起到那样的作用吗?引出钱钟书的观点,再从结构上结合学生自己的人生社会体会入手解读文章。以下步骤同方法一。

【拓展】

引用20xx 年高考作文题中“智子疑邻”的故事: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的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的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的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做呢? 谈谈自己的体会。

注意: 要有新意, 不要就事论事,应从新的观点角度解读;写出要点、文章均可,字数不限。

【实践要点】

1. 教学中一定要权责明确: 教的主体是教师; 学的主体是学生。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重新审视教学中学生的地位。

2. 抓住关键的问题即要点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探究,不纠缠小的枝节问题。

3. 重点放在钱钟书先生对寓言的重新审视的思考方法上。(陕西/ 杨 岩)

高中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就”“过”“下”“独”“辞”“无”“存”等实词的意义和复习“之”“以”“为”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通过理解作品对人物的言行的刻划去把握人物性格。

3、体会纪传作品的一般的结构特点。

[课文特点和教学设想]

此文是典型的传记,先交待人物基本情况,然后总写人物性格,再选取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言行去表现人物,近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段大都属这种类型。因此,此课的教学,将这类文章的结构思路作为一个重点。在词句方面,课文注得较为详细,但对一些词类活用现象并未注出,因此稍加补充归纳。课文较长,采用读读、讲讲、练练、议议的教学方法,并选出重点句子进行翻译训练。共用三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疏通词句,初步理解,语言训练

一、导入

简介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的情况及战国四君子,“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

二、听读

要求:1、掌握自己读不来的字的字音。2、大致理解文意

三、讨论全文大致提纲

明确:

1—2信陵君的身分和为人、声望

3—4具体写信陵君的“仁而下士”:亲迎候生、数请朱亥

5—12窃符救赵

四、朗读1、2两段

(一)参照注解,理解句意

(二)重点词句讲解

礼而下士无贤不肖

谦而礼交之以其富贵骄士

(三)讨论

概括1、2两段大意。第二段三句话各写什么内容。从哪些方面介绍信陵君的.?

五、朗读3、4两段

(一)重点词句讲解

往请修身洁行

以监门困故公子从车骑

不让公子颜色愈和

遍赞宾客数请之

故不复谢虚左

(二)讨论

哪些细节体现了信陵君的“仁而下士”?这两段中写出了候和朱的什么性格特征?这两段与前两段有什么关系?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

2、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三部分

一、朗读5、6两段

(一)重点词句讲解

留军壁邺实持两端以观望

冠盖相属于魏而魏救不至

且公子纵轻胜

讨论

1、平原君在怎样的情况下求救?

2、对于赵国的求救,魏王和信陵君的态度怎样

二、朗读7、8两段

(一)练习:解释加点词

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独不怜公子Z耶

约车百余骑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尚安事客因问

以至J鄙军之日

(二)复述候所献之计

(三)讨论:从主客决别、信陵君辞而复返中体现了什么?请如姬盗兵符表现了候的什么品质?侧重写谁?

三、朗读9—11段

1、重点词语讲解

矫魏王令袖四十斤大铁椎椎杀

公子遂将晋鄙军举手视公子

2、讨论:候为什么北向“自刭”?

四、朗读最后一段

这一段起什么作用

五、总结讨论

1、“窃符救赵”一事叙得相当完整,试分析其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

2、叙述的重点是?为什么对战争写得如此简略,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一课与此类似?

六、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笔译第6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总结讨论结构思路、人物性格,巩固练习

一、讨论

1、全文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怎样?为去掉1—4段可不可以,为什么?

2、作者善于用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试分析信陵君和候Y的言行,说说两人的性格特征。

3、此文对寺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

二、总结训练

高中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体会诗歌重叠复沓、一唱三叹的形式美。

2、理清线索,欣赏诗歌鲜活俏丽的意象美。

3、把握脉络,领会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美。

教学重点:

理清线索,欣赏诗歌鲜活俏丽的意象美

教学难点:

把握脉络,领会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美。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歌

十六岁花季,十七岁的雨季,这时正是最爱做梦的年龄吧,相信在坐的各位同学都有各自最美的梦想,有了梦想之后,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学追寻梦想。今天我们跟大家一起走近戴望舒先生的《寻梦者》,看他是如何寻梦的。

二、走近诗人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三、时代背景

“五四”运动前后,科学与民主的洪流震醒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的激烈矛盾,笼罩了他们敏感的心灵。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更强烈的社会使命感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寻梦者”群。从鲁迅无数痛苦的梦结出的果实《呐喊》,到何其芳在精美中浸满了热情的《画梦录》,虽然个人的心同现实的距离有远有近,但是,寻求美好的梦境变为现实的愿望与他们执著艰辛的寻求精神,却大体是一致的。戴望舒就是其中一位由现实世界转到诗的世界中最忠实的寻梦者。

四、赏析诗歌

1、初读诗歌,体会音韵美

诗每节三行,节奏大体整饬。

每节一二句或重复、或排比,甚至各句大部重复。这首诗在结构上重叠复沓、一唱三叹。全诗中每节“走势——蓄势——升华”的诗格形式,具有一种重叠复沓、一唱三叹的美感,富于音乐美。

2、品读诗歌,感悟灵动诗绪。

1). “梦会开出花来”,“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这样的梦给你怎样的感受?又激发你怎样的欲望?

梦,美丽,甚至绚丽。如无价之宝般珍贵,值得人一生去寻求。

2).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两句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梦呈现给我们怎样一种姿态?

“大海里”已是难寻,“大海的底里”更加难寻,层层递进,可见梦是“深藏”的,不易寻找的。

3). “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寻梦是怎样的一种历程?

——“九”这个数字并非实指,只言岁月之久长,“冰山”“瀚海”则指道路之艰难,可见寻梦要付出巨大的艰辛。

4). 这个梦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值得我们去追寻?

——它有天上的云雨,有海上的风涛,会让人心沉醉。

5). 要真正实现这个梦,还需付出怎样的努力?

——“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如此精心呵护,才能在“一个暗夜里开绽”。在“暗夜里”,预示着梦的来临又是如此的不可预知。

6). 何时梦才会降临?

——当我们“鬓发斑斑”“眼睛朦胧”的时候,金色的贝才会吐出桃色的珠。

7). 这“桃色的珠”还需如何呵护?

——放在怀里,放在枕边。

8). 经历了重重艰辛,付出了滴滴呵护,“桃色的梦”会让我们获得怎样的心灵震颤?——即使我们已经衰老,如果有一个“开了花的梦”,有一个“开出娇妍的花的梦”,那么我们的人生已是最幸福、最无憾的了。

第一节,写梦是无价的珍宝;第二节,写在青色的大海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第三节,写要逢到那金色的贝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第四节,艰苦的寻求是值得的;第五节,写寻求中种种艰苦与磨难;第六节写漫长而艰苦的历程;第七节,写获得无价珍宝后的心情;第八节,写美好梦想实现的艰难。

全诗八节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这是诗歌的引子。第二部分(2-6)写寻梦的过程。第三部分(7-8)写实现美好梦想时的幸福与快慰。(板书)

五、再读诗歌,品味诗歌意象美

诗歌运用多种意象,构成了独特的意境

娇艳的花 象征梦的美好绚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充满对梦的向往。

青色的大海 象征梦的澄澈高远,暗示金色的贝不能轻而易 举获得,为下文作铺垫

金色的贝 象征梦的珍贵难得,突出梦的精美与绚丽

冰山、瀚海 象征着寻贝的艰难,隐喻人生历程中种种艰苦 与磨难

云雨声、风涛声 象征贝的丰美和价值,描绘了一个令人心醉的 美好世界

海水、天水 象征养贝的艰难

桃色的珠 象征梦的美好诱人,突出梦的静美与绚丽

鬓发斑斑、眼睛朦胧 象征着寻梦的代价很沉重

六、鉴赏艺术手法

1.回环往复:

2.复沓反复:

3.意象传统的象征手法:

七、小结

任何美好理想的实现,任何事业的成功的获取,必须付出人的一生追求的艰苦代价。

八、《寻梦者》是奏响于我们心间的一首优美而动人的歌,有梦相伴,所以不孤独。让我们再次诵读这首诗,让诗歌赐予我们力量,让梦想插上翅膀。

九、拓展延伸

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有梦想,人生才不会苍白无力。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十、作业

梦想是理想,不是空想。实现梦想,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坐享其成。你未来的职业就是你最实际的梦想。请为你的职业做一个近景或远景规划,为梦想插上翅膀,让梦想成为可能。

高中语文教案4

8年级《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3、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4、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2、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1.把握作品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法。

2、正确认识和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前准备:收集课文相关材料

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情景设计法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2、掌握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用法。

3、流畅的朗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一、导入: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

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1、关于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称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2、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3、关于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三、预习

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yǎn)阡陌交通(qiān)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土地平旷(kuàng)

刘子骥(jì)诣太守(yì)间隔(jiàn)

四,读课文,疏通文意

1、第一段翻译,重点字词的归纳。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注意太原是年号,该句交代了时间,主人公,以及他的职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缘:沿着。之: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数量很繁多。注意:百步其实是一个大致的数量词,表示估计而已。)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而美丽,花儿纷纷都落下来。古今异义: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

杂:别的;缤纷: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甚:很;异:感到奇怪;之:语气助词;复:继续;前:向前;欲:想要;穷:形容词-动词走完;其:指示代词,这,那)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尽:到头)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仿佛:隐隐约约。)

便舍船,从口入。(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省略句。舍:舍弃)

初极狭,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省略句。才:仅仅)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复:继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然:…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俨(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属: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阡陌:田间的小路。交通:交错

相通。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阡(qiān)陌)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其:这,那。悉: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垂髫(tiáo))

2、字词翻译:

缘:沿着。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复:继续。欲:想要。

尽:到头。仿佛:隐隐约约。

才:仅仅。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

阡陌:田间的小路。黄发:指老人。

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

3、古今词义。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义:指男方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今义;不管(连词)关联词语)

高中语文教案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用心倾听、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点拨引导法仿写法

二、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活泼优美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运用生活体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仿写)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我们先来一次听力大比拼,看谁反映最快,看看大家是否是生活的有心人。

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声音的存在,才会变得更加地丰富多彩,更加的生机勃勃。今天,我们将走进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到的》这篇课文,一起去感受那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

(二)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1、学生散读并圈划能表达作者思想的关键语句(议论性语句)。

2、归纳主旨。

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取了知识。愉快动听的声音,带给我们快乐,嘈杂无聊的声音,则会使人痛苦。从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在“听”中成长

用心听,用心看,也用心想,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用心倾听

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不该听,这是因为他在“听”的成长过程里,学会了选择和思考,他听进心里的声音,不仅“好听”,也是“有益的”——这些声音,充实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乐趣。——学会选择与思考

想想看,如果一个“充耳不闻”的人,对外界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必然也是一个“视而不见”的人了。当一个人丧失了接收“世界声音”的能力,不也正意味着这个人内心世界的封闭和退缩,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吗?——敞开心灵

主旨归纳:我们要善听、乐听,在听中快乐地成长。

(三)品读语言,品味特色

1、作者在描写声音时,运用了哪些手法?(着重声音描写方面)

2、交流

3、归纳语言特色,及其表达作用

明确:

特点一:运用修辞

A、比喻: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B、拟人:赋予其人格,使其形象更生动。

c、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使语言富有节奏感。

特点二:运用问句: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特点三:运用拟声词: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特点四:运用多种感官角度:从多方面捕捉景物特征,使得被描写物的形象更丰满。

特点五:运用第二人称: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

小结:描写声音的基本方法:抓住声音的本质特征--以声写声巧用各种修辞--以形写声展开联想、想象,融入真情实感--以情写声

(四)知识拓展——仿写

1、齐读1、2、3段

2、展开联想和想象,仿照1-3段,用心品味,写一种生活中你所听到的细微、难以觉察的声音。

(1)教师指导:观察(用心感受)+想象(设置情境)+语言(运用修辞,生动形象)=你一定会听见的

仿写注意要点:格式、手法、描写性

如有困难可作提示(机动)

学生仿写内容提示:花开的声音、春笋破土的声音、蝴蝶煽动翅膀的声音、野花在风中跳舞的声音……

(2)讨论交流

(五)总结

作者用充满诗意的笔调为我们展示了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引领我们去倾听,去感受。声音可以怡情,可以益智,让我们伴随着声音一同成长,做生活的有心人吧,把你的耳朵叫醒,你一定会听见的。你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让我们在金海心的《把耳朵叫醒》这首歌中结束这节课……

六、作业布置(1、2任选一题)

1、课文结尾处写了几种声音游戏,选择其中一种,试着把感觉记下来。

2、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最令你感动的声音,试着把它记录下来。

3、收集古代诗歌中描述声音的诗句。

六、板书:

写声方法。

高中语文教案6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鲁迅先生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树立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思想

(二)在理清文章结构思路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深入浅出的论证特点和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

(三)能针对当前的某一一社会现象或思想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重点

(一)从结构思路人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二)从语法修辞人手仔细揣摩语言艺术。

三、教学难点

(一)作者为什么绕一圈先淡送去主义,最后才谈拿来主义

(二)第3段的类比

(三)第4段的“抛来”“抛给”“送来”的区别。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略)。多媒体展示课题和鲁迅肖像

(二)研讨新课:理清结构思路

1、从朗读理解人手

第一步:浏览全文,找出所有的“主义”,看“拿来主义”在哪里开始出现。(学生都很容易找到在第5段汗始出现 )

第二步:抽学生朗读5段以 的内容。要求:A 划出生亨新词和4 理解的句子;B、概括内容委点理清作者思路;C、比较自己的思路是否与作者相似

第三步:逐一落实上面三个问题

第四步:多媒体展示思考题:刚才渎的内容,作者紧扣题目展开议论,显得完整而紧凑,但作者为什么 从这里写,前面是不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第五步:抽学生朗读1—4段 要求:A 划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句子;B、概括内容要点;C 体会这一部分的作用。

第六步:逐一解决以上三个问题

2、从对比分析入手

第一步:学生讨论前后两部分论证方式有什么不同。前半部分主要是批驳错误观点,叫驳论;后半部分主要是阐明自己的主张、叫立论;这里的驳论是为立论服务的。

第二步:学生讨论前后两部分论证方法有什么不同。A、两部分部在摆事实,讲道理。但前半部分的事实是客观典 事例,( 用多媒体打出当时报纸的画)后 部分既有客观典型事例(多媒体展示英国的鸦片、德国的枪炮、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的画面),又有虚拟的比喻(多媒体展示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怎么办的画面):B、前半部分用类比论证,后半部分用了比喻论证具体是怎样类比、怎佯比喻的,课后预习,下节课 体研究。

(三 )总结归纳

1、概括全文内容

第一步,学生讨论问答,教师板书要点

第二步,教师归纳,为什么提出拿来主义,什么是拿来主义,怎样实行拿来主义,鲁迅先生对继承中外文化遗产的态度,与毛泽东同志的主张完全一致,那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2、总结本堂内容

本节课,主要探讨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以及全文的主要内容,注意思路和结构的区别:思路是作者安排材料的线索,而结构则是文章写好后形成的段落层次,是思路的体现。 我们写文章要先形成思路、在头脑里勾画出蓝图,然后按图施工,完成结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揣摩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研讨了鲁迅先生 的《拿来主义》写了什么,知道了立论性议论文应该写些什么。本堂课我们主要研讨鲁迅先生写《拿来主义》是怎样写的,哪些方法和技巧是值得我们学爿和借鉴的。

(二 )研习新课

1、鲁迅先生的杂文短小精悍,难读懂,难读透, 本文却显得深入浅出,其原因 ,除列举了大量的.典型事例外、还成功运用了类比和比喻的论证方法。

(1)研讨第三段的类比论证

第一步:齐读第三段

第二步:掌握类比的特点和格式

第三步:将本段归纳为标准的类比推理

第四步: 学生独立完成一段类比推理,如用火星与地球类比,得出结论

(2)研讨第8—9段的比喻论证

第一步:齐读这两段

第二步:掌握什么是比喻沦证、它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第三步:找出喻体,参考课后练习题

第四步:一一推出本体

第五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第六步:请你用比喻沦证中小学减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鲁迅先生的杂文如投枪似匕首,主要体现在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上,下面我们来体会鉴赏

第一步、抽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举例说明鲁迅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多媒体展示《友邦惊诧论》中的嘲讽语句)

第二步、举出本文具有幽默讽刺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学生独立看书,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第三步、应怎样运用幽默讽刺、区别鲁迅先生生活的时代背景与今天的不同,区别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的不同。

3、鲁迅先生的杂文短小精悍,与他准确的遣词造句是分不开的。

(1)辨析第四段中“抛来”、”抛给”、“送来”。

(2)体会第1段中”挂 、“捧” “送”几个动词的准确。

(3)品评第2段的” 好”、第8段的“孱头”、“昏蛋”、“废物”、第l0段的“使用” “存放”、“毁灭”等的精当这些词语,有的不可替代,有的位置不可更换,实在是恰到好处。

(4)造句更注重短句与长句、单句与复句,整句与散句合理配搭,相得益彰,读来既气势恢宏,义抑扬顿挫。

(三 )概括总结

1、教师总结本堂课内容,然后分组朗读课文。方法:全班分成两组,一组读第一部分,一组读第二部分的。要求:读出句式,读出语气,读出激情。

2、教师总结整篇课文教学后布置作文,即在研究性课题里,要有大量的事实、数据,要运用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适当引入新术语,新概念。

高中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以领悟文义、体味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

2.通过诵读,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

核心素养

1.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

2.了解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3.领悟红烛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没有诗的民族是悲哀的。我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更庆幸的是,诗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诗里,我们不仅得到了美的享受,获得了性情上的陶治,更获得了心智上的滋养。古诗如此,新诗亦如此。

二、写作背景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三、作者介绍

闻一多原名家骅,湖北淆水县人。出生书香门第,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翌年正式入学。“他到清华学校以的致命伤1916年开始到1920年上半年,经常有旧诗发表。在学校中颇有诗名”。

四、题目解说

红烛: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节: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第二、三节: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

第四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

第五至第七节: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

第八、九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对鼓励的呼唤。

六、全文分析

1、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一共问了几次?

参考:第一问: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第二问: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出光来?

第三问: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

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心自问,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或劝慰有加,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先后三次发问,这三问形成抒情的三个层次,使感情的抒发层层推进。

2、第二、三节,主要内容是?

明确: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

3、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

参考: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

4.闻一多提出了诗歌的“三美”理论,请简要分析《红烛》一诗是怎样体现“三美”的。

明确:

(1)音乐美: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使《红烛》在音韵上很适合朗诵。

(2)绘画美:《红烛》的绘画美体现在它不是直接描述物体的颜色,而是很巧妙地融合了意象来呈现。

(3)建筑美:《红烛》的建筑美,最主要是体现在节奏和前后呼应的结构上。诗歌先以感叹句的首节开始,转入以疑问句为主的次节,第三、四节的“不误,不误”“烧吧!烧吧”整齐对照,也加快了音韵上的节奏,接着两句“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

八、写作特点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

九、补充资料

1.“三美”主张

在创建格律体时,闻一多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就是三美:诗的实力不仅包括音乐的美、绘画的美,还有建筑的美。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这一点不包括为特殊效果而运用声音。

绘画美是指诗歌的词汇应该尽力去表现颜色,表现一幅幅色彩浓郁的画面。

建筑美是针对自由体提出来的,指诗歌每节之间应该匀称,各行诗句应该一样长一样长不是指字数完全相等,而是指音尺数应一样多,这样格律诗就有了一种外形的匀称均齐。

高中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到今日,也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赞誉。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引导学生谈谈“尊师重道”的例子呢?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3、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

刻含义。

明确: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三、深入研读

1、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并说明原因。

明确: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2、阅读“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可怪也欤!”一段文字,讨论下列问题:

(1)本段有哪几个对比?每个对比中,正确的态度与错误的态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错误态度,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明确:本段有三个对比,第一个是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第二个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个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几个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

(3)每个对比之后,作者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有关句子的语调相同吗?有什么意义?

明确:语调不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是疑问语

调:“……小学而大疑,吾未见其明也。”这是陈述语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是感叹语调,语调富于变化,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四、拓展延伸

文中提到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可由学生讨论)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五、小结作业

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高中语文教案9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

1了解墨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墨子》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明确墨家的“兼相爱则治”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人生选择题:

1)如果你天生对机械有极高悟性,小到制造木鸢,大到建造机关城,你会选择什么。

2)如果你是从大儒钻研学术,——不耕田二不劳作,年纪轻轻颇有见地,你会选择什么。

2、写作背景

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大变革时期,这时奴隶制度已经开始崩溃,封建制度正在逐步建立,礼崩乐坏、王权衰败、生灵涂炭,社会的动荡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苦恼。墨子有极强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积极寻找着救世的药方,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

3、作者介绍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在科技方面颇有成就,常被誉为“科圣”。他的军事技术高于其他诸子,在春秋战国时期他和孔子两人被并称为“显学”大师,有“非儒即墨”之称,成为天下人学习的榜样。他一生都在为扶危济困的事业而奔忙。他的思想核心是兼爱。

4、题目解说

《兼爱》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所谓兼爱,其本质是要求人们爱人如己,彼此之间不要存在血缘与等级差别的观念。兼爱还表现在大国不侵略小国,国与国之间无战事,和平共处。墨子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兼爱,人们只有通过“兼相爱,交相利”才能达到社会安定的状态。这种理论具有反抗贵族等级观念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带有强烈的`理想色彩。

5、层次结构

起——第一段:治天下者必知乱的根源

承一一第二段: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转——第三段:若使天下兼相爱

合一一第四段: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6、全文分析

1看题目及课文思考,什么叫做“兼相爱,交相利”?

即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互相使对方得利。

2在墨子眼中,“天下之害”有哪些具体体现?

见课本第一段。

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用什么方法可以消除?

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灾难,人间的一切邪恶,包括盗窃、杀人、战争、怨仇、嫉恨、诈骗等等违法犯罪现象都是不相爱带来的恶果。而要改变社会,包括调解社会矛盾和由乱变治等,即要'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4墨子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墨子因不明了社会治乱的根源,从而提出不分王公大人与万民的阶级差别,都要兼爱同利的主张。但由于时代的限制,他没有意识到人民的力量。所以此种主张只是一种善良的幻想。

5你对“兼相爱,交相利”有何看法?也可以谈谈它给你的启迪。

有的人在人家休息时间或安静学习时大声谈论,有的人为了求快,打饭或看病时喜欢插队。这些人就属于那种自爱而不知道相爱的人。人应该从只知道自爱而不知道相爱、只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人的偏狭中超脱出来,由此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6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有何不同?

从历史进程看,儒学早于墨学。墨子曾学习于儒门,接受过孔子思想的训练,后来深感儒家厚葬浪费财物而贫民,服丧时间太久伤害身体而妨碍工作,于是反叛儒家自立门户,墨子的许多学生也是如此。如曾一度受业于孔子的大弟子之一子夏,后来师从墨子,并成为墨家学派的著名人物。由此可见,墨家学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儒家学派分化出来并与之相对抗的学术团体。

兼爱:墨家主张的兼爱是无差别的,而儒家主张的仁爱是有差别的。

非攻:反对现行战争。(儒家支持贤能君王发动战争,支持“仁义”的大国兼并小国,主张“贤”人消灭“不肖”之人)

7、写作特点

1意质而语显

文章质朴充实,不重文采。文辞不加修辞,就近打比方,浅显通俗,重在以理服人。具有逻辑严密、一气呵成的特点。

2论证严密,明辨是非。

本文先指出议论的焦点,然后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再通过对比,顺理成章得出结论。论辩一气呵成,富于说服力与逻辑力量。

高中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学会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描绘刻画人物。

⑵理解细节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⑵通过本文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

教学重点

了解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位记者采访金岳霖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汪曾祺听后立马反驳:“古有秦少游,今有双黄蛋,我汪曾祺还要排在后面呢。”

二、作者介绍

汪曾祺(1920~1997),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深受沈从文影响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三、解题

从题目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信息?

明确:写人文章,并且作者对主人公十分尊敬。(金先生是作者选修课的教师。)

四、人物介绍

金岳霖先生,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历任清华、北大、西南联大教授。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五、简要介绍西南联合大学(多媒体展示图片)

六、课文分析

1、思考:作者写出了金岳霖先生怎样的个性?

明确:有趣。

2、问题探究:金岳霖先生的有趣体现在哪里呢?有哪一处或几处描写给你印象最深?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问题的讨论。)

3、多媒体课件以及板书配合归纳明确:

金岳霖先生是位有趣的教授:

1、奇特的外貌:帽子、姿态、眼镜、衣着。

2、奇特的行为举止: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的跳蚤;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3、独特的教学风格:

提问方式别出心裁──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幽默的答问──以稀奇古怪的问题回答。

稀奇古怪的提问。

对话式教学──像苏格拉底一样,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4、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

枯燥的学问──他觉得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

5、对友情独特的珍惜:

林徽因死后,他还给她过生日;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不再风趣幽默。

6、对生活独特的热爱:

“谁又能想到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张西望的老人是这样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介绍金岳霖与梁思成以及林徽因之间的友谊,从中体会金岳霖的重情一面。

(多媒体展示三人合照。)

概括金岳霖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金岳霖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口头作文训练:请你把有趣的老师描绘出来,注意抓住人物富有代表性的`特点。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后请代表发言,学生猜。)

小结:“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汪曾祺用精彩的细节写出了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展示了他独特的风采。每当那率真、怪诞又满腹经纶的金岳霖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就会有微笑情不自禁的挂上我们的嘴角。

七、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把有趣的老师或同学写一写。

高中语文教案11

【文本解读】

陆游的平生志愿是建功立业、收复失地,但长期得不到重用,使他深感希望渺茫,即使起知严州、来京陛辞,也提不起太多兴致,“谁令”一句,自问自悔,奠定了诗作的基调。颔联和颈联细写诗人一夜未眠,静听春雨,次日清早又遥闻深巷中叫卖杏花之声。白日漫长,所做之事无非是闲作草书、细乳分茶。雅则雅矣,却非志士所好。这两联写得细腻生动,闲适恬静,深为孝宗激赏,但其中的长夜不寐和日中无聊,其实都暗示着诗人的郁闷和惆怅。最后,诗人只好自我安慰;不必感慨京城的风尘之恶了,还是争取清明之前回到家乡吧。这既跟开篇两句绾合照应,又和中间四句自然贯通。诗作中间四句,通过一些日常细节,含蓄自然地传达出等待中的清闲落寞,诵读时要好好体会。

【素养目标】

1.了解陆游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3.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

4.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歌寄予在诗歌中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中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2.相关背景

陆游的这写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陆游自王炎调离川陕后,也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在蜀东归,在福建、江西、浙江一带做低级官吏。“怖惧几成床上伏,艰难何啻剑头饮”的处境,和在王炎手下得以重用的情形是大不一样的。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3.解题

①临安,是南宋王朝的都城。

②春雨,点明时节和天气。

③初霁,刚刚放晴。

二、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霁(jì)明朝(zhāo)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世味:人世滋味;社会人情。

②京华:京城之美称。

③矮纸:短纸、小纸。

④斜行:倾斜的行列。

⑤细乳: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⑥素衣:原指白色的衣服,这里是诗人对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素士”)。

(二)诵读感悟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诗。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三、文本研究

【思考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明确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未眠,听着春雨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

【思考2】这一联被誉为“绘尽江南春的神魄”。试简要分析语言风格特点。

明确语言清新隽永。本联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显得含蓄深蕴。

【思考3】阅读颔联和颈联,简要回答这两联选取了一系列的意象表现了陆游的何种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作者旅居京城时郁闷、孤寂和壮志难酬的感伤和无奈。颔联“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一夜”两字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心头。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沉,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颈联中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作者人生无奈的惆怅感慨。

【思考4】“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明确京都春光正好,诗人重被起用却急于回家赶上清明节,表明他持守清洁而不想沾染京都官场恶浊的态度,更有对朝廷偏安一隅而己志难伸的不满。

【思考5】请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探讨本诗的主题思想。

明确①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但作者意不在刻画春光明媚,而是借一夜听雨暗示自己正因报国之志不得伸而郁闷、惆怅,明媚春光只是诗人落寞情怀的反衬,②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今在国家多事之秋,却落得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怨愤至极,于是写下“素农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的激楚之言,以抒发愤闷之情。

【思考6】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明确①表达诗人客居京华的郁闷和惆怅。首联“世味”“薄”表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感叹。②表达诗人壮志难酬的焦虑和悲愤。颈联表面上写优雅闲适,实际上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却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无法放下自己建功报国的大志,内心抑郁而且惆怅。③表达诗人羁旅风霜的苦闷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尾联写不愿在京城堕落于风尘,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渴望归家的自我安慰。

【思考7】这首诗与陆游许多雄浑豪放的战斗风格的诗不同,这首诗所表现的风格如何?请通过分析诗的内容揣摩诗的意境,仔细体会。

明确此诗貌似写恬淡、闲适的临安春雨杏花景致,实际上抒写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表面上看来写极了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其背后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那种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含蓄而有深蕴,个中滋味需要细细品味。

【思考8】阅读与思考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问题: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两诗在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明确表现重点:《书》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感情,表现了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临》借写江南春雨和书斋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牢骚。诗歌风格:《书》严肃激愤,沉郁顿挫,深沉蕴藉;《临》富于情趣,含蓄婉深,轻松诙谐之中蕴含惆怅沉郁。

四、明晰主旨

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整首诗的情绪在开篇即达到高潮,后面三联逐渐回落。无论是夜不能寐听春雨,天明百无聊赖“作草”“分茶”,还是自我安慰说“清明可到家”,都是开篇两句的注脚,都是本已厌倦官场却又客籍京华的无奈之举。

五、拓展阅读

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有情感、想象、超越三种。与之相应,审美活动所产生的美有三种存在的形态:情象、意象、境界。

审美活动最基本的动力是情感。从本质上来说,美是情感的对象化。这里说的情感是审美主体的情感,而不是审美对象的情感。这里说的对象,有两种形态:一是原生形态。即原本有一个对象,但不是审美对象,是审美主体将其情感赋予给它,使对象成为主体情感的载体,从而成为审美对象。二是自创形态。即原本无对象,因为有情,需要外化,于是就创造一个形象,让其成为情感的载体。这种情况在艺术创作中居多。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说是情感造形。情感造形的产物就是情象。情象是美的基础形态。凡审美都有情感造形存在,只是审美中的情感造形,除艺术创作外,都是不自觉的,而是直觉的。刘勰说诗人创作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情况不只是艺术创作时有,只要是进入审美形态的人都有。

情象是审美主体的创造,只是这创造主要表现在情感的赋予上,而当想象参与后,则就有很大的不同。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创造新事物,这新事物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想象的创造,不只有情感在起作用,还有人的意识、文化修养在起作用。于是,这新创造的形象就具有丰富的意蕴,这具有丰富意蕴的形象我们叫它“意象”。意象虽然通常用在艺术创作中,其实,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也有,而且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陆游咏梅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梅就不是自然物象,也不只是情象,而是意象了,因为这中间寄寓着陆游对自身经历的独特思考。

美的最高存在形态是境界。境界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它较多地出现在佛教典籍中,成为佛教的最高层次。宋明理学家将境界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清代王国维将其作为古典词美的最高层次,将其转化为美学范畴。王国维同时还使用意境这个概念。境界比之意境更适合作为美的最高形态。首先,意境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而境界不只用在艺术创作中,还能用在人生修养中。因为审美不只体现在艺术活动中,它渗透在人的全部生活中。其次,意境,从字面上看,见出意与境的两分,而境界,以其浑然整合无垠而更能见出审美的本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当我们进入境界时,我们从情象中超越出来,从意象中超越出来,进入只可体会难以言传的极其美妙的境地。

(摘编自陈望衡《谈审美》)

六、素材积累—陆游名句

1、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2、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

3、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4、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5、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6、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7、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8、楼外晓星犹磊落,山头初日已苍凉。

9、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人卷来。

10、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

11、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高中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背诵课文3、4、5段。

能力目标

1、归纳掌握“制、亡、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七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逐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3、品评鉴赏本文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渲染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难度较先秦散文小,宜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的鉴赏,写作特色、语言特点的分析鉴赏皆融于诵读中。

2、评品法。从品评鉴赏的角度,通过设置几个鉴赏点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具体赏析该文写作的独到之处。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贾谊的文章,尤其是政论文,历史上向来评价很高,鲁迅先生曾誉之为“西汉鸿文”,《新编中

国文学史》称《过秦论》为“政论文之楷模”。从《史记》、《汉书》、《昭明文选》到明清乃至当今的古文选本,几乎都录入和收选了《过秦论》,特别是上篇。历代评论名家都说它“雄俊宏律”、“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是古今第一“盛”文章。

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它的气魄吧!

二、解题:

1、简介作者

贾谊(公元前200—公元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甚为失意,渡湘水时写《吊屈原赋》,以屈原自比。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后梁怀王坠马而死,贾生亦伤心而死,死时仅33岁。贾谊的思想基本上属于儒家思想,他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的主张,在当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写作背景。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此前历春秋战国,七雄争霸而秦统一天下,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极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以安民,“与民休息”。他多次上书,评论时政,《过秦论》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指出秦王朝倾覆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失去民心,借秦之过劝谏汉文帝“安民”,并实行政治改革。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文体特点。

《过秦论》是一篇政论文,“过秦”即批评秦之过错的意思,批评秦的过错意在总结历史教训。“论”是古代议论文的一种。

三、诵读、疏通、理解课文:

1.一词多义:固、亡、利、遣、度……

2.词类注用:

3.铺张夸大:用赋的手法写议论说理的散文。

4.文言对举:

①词语对举: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

②分句对举: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③排比(对举的扩展):……之属为之谋;……之徒通其意;……之论制其兵。

四、讨论:本文的写作特点。

【参考观点】

(一)优:

1.善用对比、排比、对偶等修辞。

如对比:秦国与秦朝,秦朝与陈涉,九国与秦国,九国与陈涉等。

2.条理清晰:

(二)质疑:

1、叙多于议。

2、扣中心欠紧。

高中语文教案13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了解贝克特及荒诞派戏剧;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初步了解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3.结合以前学过的戏剧类课文,分析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

4.通过了解世界现代文学创作的绚烂色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上学期学过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在封建制度下双双惨死的悲剧,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和斗争。课本节选了全剧的最后一场。先写了朱丽叶殉情,然后写劳伦斯长老叙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的原因和经过,最终使两个仇家合解。剧本中的人物对话,语言简练,音韵和谐,蕴含着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然而,世界现代文学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荒诞派戏剧在巴黎戏剧舞台上的上演,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被打破了,贝克特等作家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别开生面的剧作。我们今天要学的《等待戈多》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剧情。

三、学生谈阅读过后的直接印象,尽量让学生寻找其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之处。

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点:

1.传统戏剧有完整的戏剧情节,有丰满突出的人物形象,有人物之间的性格或其他方面的冲突,“冲突即戏剧”;而荒诞派戏剧则几乎没有完整复杂的戏剧情节,没有完整的`戏剧程式。

2.戏剧场面、舞台形象的不同。荒诞派戏剧不关心是否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强调象征意义。

3.戏剧语言与人物表演不同。荒诞派戏剧采用了一种支离破碎的语言,表明对传统戏剧语言的反叛。

四、介绍荒诞派戏剧。

教师有意识地利用学生初步阅读的感受,引入“荒诞派戏剧”这一概念,然后介绍荒诞派戏剧的由来、思想基础、表现主题的形式等。介绍重点应放在其与传统戏剧的区别上,如荒诞派戏剧不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相互关系,不强调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不要求在舞台上展开尖锐的矛盾冲突等。

五、仔细阅读课文节选的第一幕,进一步体会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在教师介绍的荒诞派戏剧的相关常识指导下,具体体会荒诞派戏剧表现主题的形式,从而认识这一现代文体。

六、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学生对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对作者作一些简要的介绍,重点介绍贝克特在荒诞派戏剧创作领域的地位与贡献,接着联系学生已有的现代历史知识,简要介绍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社会现实,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

七、布置课外阅读

阅读《等待戈多》全剧

高中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熟读文本,把握文意,了解荆轲的性格特点。

2、鉴赏文本中的场面描写及细节描写的艺术魅力。

3、进一步梳理积累文言常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公平合理地评价历史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教学重点

目标2和3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

略。

二、导入新课

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导入课文。

三、整体感知

1、关于《刺客列传》

《刺客列传》是一篇类传,依次记载了春秋战国时代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等五位著名刺客的事迹。

关于此传的传旨,在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中,只谈到“曹子匕首,鲁获其田,齐明其信;豫让不为二心”,专诸、聂政、荆轲之事不及一语。显然,这不是此传的全部传旨。细味全传,尽管这五人的具体事迹并不相同,其行刺或行劫的具体缘由也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则是共同的:他们都有一种扶弱拯危、不畏强暴、为达到行刺或行劫的目的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刚烈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实质则是“士为知己者死”。所以太史公在本传的赞语中说:“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这也就是太史公对本传传旨的一种集中概括了。太史公是站在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立足点,带着他特有的身世之感和爱憎,来热烈歌颂他所一再称赏的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刚烈精神的。

2、相关背景

荆轲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3、播放课文相关视频。

4、学生默读课文,疏通字词,粗知文意。

5、课文内容概括

读书击剑一一盖聂论剑一一鲁勾践怒斥一一结交渐离一一太子求计一一接受於期一一引见田光一一引见荆轲一一田光自杀一一太子委命一一秦国破赵一一燕国危难一一刺秦准备一一易水诀别一一秦廷行刺一一行刺失败一一荆轲被斩。

四、研讨探究

1、荆轲刺秦王的行动分几步进行?

提示:

准备(信物、匕首、助手)→诀别→行刺

2、荆轲形象有何特点?

提示:

沉稳隐忍,侠肝义胆、扶危济困,果敢勇决、不畏强暴、机智镇静、秉性刚烈。

3、文章写荆轲与盖聂、鲁勾践的交往的两个细节,是否有损于荆轲形象的塑造?

提示:

否。写这两个人物,两个细节,以表现荆轲的沉稳。

4、写高渐离与田光这两个人物,对刻画荆轲有什么作用?在结构上有什么好处?

说明荆轲不是庸俗之辈。与后来的故事发展密切相关,起着铺垫作用。

5、本文人物形象塑造有何特色?

⑴善于通过冲突来写人物。

⑵通过语言、神态、表情和动作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

⑶善于用反衬手法,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秦武阳,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衬托荆轲英雄虎胆)。

6、分析一下易水诀别场面描写的作用

对荆轲的气质、性格、精神风貌作了画龙点睛的揭示,为整个故事渲染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7、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提示: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因为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8、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提示:

从思想、性格、作用等方面考虑。

言之成理即可。

五、梳理积累

1、通假字

吾曩者目摄之;通“慑”,震慑

荆轲嘿而逃去;通“默”,沉默

祸必不振矣;通“赈”,救

北购于单于;通“媾”,和好

心惛然;通“昏”,迷惑

恐不能须臾;通“耐”,经受得住

太子送至门,戒曰;通“诫”,告诫

其意不厌;通“餍”,满足

莫敢合从;通“纵”,合纵

使悉反诸侯侵地;通“返”,返还

秦王必说见臣;通“悦”,高兴

右手揕其匈;通“胸”,胸膛

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通“拊”,拍

请辞决矣;通“诀”,告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慑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通“捧”,捧着

图穷而匕首见;通“现”,露

卒起不意;通“猝”,突然

2、古今异义词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古义:性情谨厚之人;今义:年长辈分高的人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且至于燕;古义: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古义:获罪;今义:招人不快或怀恨

足为寒心;古义:内心恐惧;今义:因失望而痛心

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古义:处境困难;今义:经济困难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古义:消除借口;今义:害怕泄露秘密而害死知道内情的人

太子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古义:有很高修养的人;今义:年长辈分高的人

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古义:表示原因;今义:表结果(连词)

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古义:表示依据,用来;今义:表结果(连词)

3、一词多义

卫人谓之庆卿;他(代词)

而之燕;到(动词)

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的(助词)

居顷之;起调节音节作用(助词)

擅巴、汉之饶;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

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而之燕;承接关系连词

盖聂怒而目之;修饰关系连词

民众而士厉;并列关系连词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假设关系连词

使

使使往之主人;派(动词)

使使往之主人;使者(名词)

使者还报;出使(动词)

使得至前;致使(动词)

使得毕使于前;让(动词)

使得毕使于前;使命(名词)

其后秦伐魏;那(代词)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他(代词)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那些(代词)

其后乃可图也;这(代词)

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以及(连词)

及政立为秦王;等到(介词)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做(动词)

及政立为秦王;担任(动词)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替(介词)

复为羽声慷慨;变成(动词)

故尝质于赵;以前(名词)

故丹怨而亡归;所以(连词)

以术说卫元君;用(介词)

酒酣以往;而(连词)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来(目的连词)

易水以北;用在方位词后表方位(助词)

柰何以见陵之怨;因为(介词)

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凭借(介词)

以次进;按照(介词)

固去也;本来(副词)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险固(形容词)

固请毋让;坚决(形容词)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虽然(转折连词)

虽有管、晏;即使(假设连词)

徙于卫;到(介词)

荆轲游于邯郸;在(介词)

北购于单于;跟(介词)

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被(介词)

言足下于太子也;向(介词)

其先乃齐人;是,表判断(副词)

其后乃可图也;才(副词)

乃造焉;于是(副词)

且至于燕;将要(副词)

且非独于此也;况且(递进关系连词)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友善(动词)

所善荆卿可使也;熟悉(动词)

柰何以见陵之怨;被(介词)

偻行见荆卿;会见(动词)

荆轲尝游过榆次;经过(动词)

愿足下过太子于宫;拜访(动词)

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通过(介词)

因遂自刎而死;于是(副词)

因而刺杀之;趁机(介词)

足为寒心;足够(形容词)

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值得(动词)

而欲不可足也;满足(动词)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足够(动词)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几(数词)

数困于兵;屡次(副词)

又举兵南伐楚;兴起(动词)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全(形容词)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承接关系连词

则不可;如果(假设连词)

擅巴、汉之饶;占有(动词)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独揽(动词)

以其间诸侯得合从;时机(名词)

异物间进;间或(副词)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副词)

终已不顾;回头(动词)

不顾国家之大害;顾及(动词)

遂发;出发(动词)

发尽上指冠;头发(动词)

秦王发图;打开(动词)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然而(转折关系连词)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这样(代词)

4、词类活用

盖聂怒而目之;目视(名词活用作动词)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做人质(名词活用作动词)

必入臣;称臣(名词活用作动词)

太子前顿首;上前(名词活用作动词)

於期乃前曰;上前(名词活用作动词)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天天(名词作状语)

稍蚕食诸侯;像蚕一样(名词作状语)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在北面(名词作状语)

南有泾、渭之沃;在南面(名词作状语)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用匣子(名词作状语)

函封,燕王拜送于庭;用匣子(名词作状语)

发尽上指冠;向上(名词作状语)

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向西;向南(名词作状语)

又举兵南伐楚;向南(名词作状语)

太子受而舍之;使……居住(使动用法)

使使以闻大王;使……知道(使动用法)

臣海内之王者;使……称臣(使动用法)

太子迟之;以……为迟(意动用法)

群臣怪之;以……为怪(意动用法)

5、特殊句式

荆轲者,卫人也;判断句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省略句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省略句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省略句

置之匈奴;省略句

可与谋;省略句

驽马先之;省略句

使悉反诸侯侵地;省略句

以试人;省略句

欲与俱;省略句

而为治行;省略句

待吾客与俱;省略句

见燕使者咸阳宫;省略句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省略句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状语后置

故尝质于赵;状语后置

窥以重利;状语后置

嘉为先言于秦王;状语后置

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定语后置

南有泾、渭之沃;定语后置

擅巴、汉之饶;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定语后置

往而不返者,竖子也;判断句

六、课后作业

1、笔译全文。

2、写一篇短文,谈谈荆轲失败的原因。

高中语文教案15

一、写作背景

本文是韩愈借给学生李蟠赠文的机会,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的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结果文章使他困窘不堪,社会上的人对他指指点点,并且添油加醋地污蔑韩愈。韩愈也因此落得个疯子的名声。结果住在长安,常常连饭都没煮熟,就被赶走了。所以说有的时候维护真理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二、韩愈及古文运动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盂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现在广东潮州)刺史、国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提倡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文体简介

“师说”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四、朗读课文

1。需正音的字:

夫(fú)愚(yú)句读(dòu)谀(yú)经传(zhuàn)

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

2。重点句子如何断句

——惑/而不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从/而师之

点拨:停顿是指人们在说话或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间所作的或长或短的间歇。停顿往往与句子结构一致(一般应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稍作停顿),与词语结构一致,与表意的需要一致。

五、翻译全文

(一)第一段着重讲解的字词:

之—助词,的;学者—求学的人;所以—用来……的;之—代词,指道理;固—本来;师(之)—以……为师(意动用法);庸知—哪里,管、过问;无—不论,不分

语法: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第二段着重讲解的字词:

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道,道理;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出—超出;焉—之于(向他);下—低于;耻—以……为耻;圣—圣明的人,圣明;愚—愚昧的人,愚昧。惑—糊涂;句读—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句中需要停顿的地方叫读;小学—小的学习方面;族—类;不齿—不屑一顾;欤—语气词;

语法: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省略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三)第三、四段重点字词

常—固定;攻—学习研究;已—罢了;通—普通

语法:被动句——1、不拘于时。

介宾后置句——1、而耻学于师;2、师不必贤于弟子。

六、总结全文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2。古今异义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如:句读之不知。

今义: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如:小学而大遗,吾示见其明也。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今义:许多人。

所以古义: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不必古义: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3、一词多义

道: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

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贤:①其贤不及孔子(才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高明)

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吾师道也(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惑: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识别,动词)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知道,了解)

之: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连接定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的”。如“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二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4、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名词“师”用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得”中的“师”同此)

或师焉(名词“师”用作动词,从师学习)

不耻相师(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学习)

吾从而师之(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孔子师郯子(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惑”活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后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5、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2、被动句:

①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3、宾语前置句: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4、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

①而耻学于师。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5、省略句: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6、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