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对子歌》精选教学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对子歌》精选教学教案三篇

南鸢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对子歌》围绕“汉语言的独特形式——对联”这一主题展开的。旨在向我们展示对联这一汉语言的独特艺术形式及其语言魅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对子歌》精选教学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语文《对子歌》精选教学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二类字,会写6个一类字,认识4种笔画。

  2、朗读背诵对子歌。

  3、初步感悟字理识字的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让生查找重大节日的名称和来历。

  3、查找关于风、云、电、日、月等自然现象的特点和变化。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熟读对子歌2、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意思相对的词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对子歌。出示《对子歌》

  二、练习朗读对子歌。

  1、师范读 2、学生跟读。

  3、自由读对子歌

  4、指名读、男女生配合读、拍手读。

  三、学习生字

  1、在对子歌中画出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日:ri 打开窗户会看到什么?太阳也称日

  日部 独体字 日光、日子、日出、日月。

  月:yue 月部 独体字 月光、月亮、正月、岁月

  风:feng 打开窗子会有风吹进来

  风部 半包围 风云、风车、风力、口风

  云:yun 二部 上下结构 云海、云雨、青云

  注意云字的演变过程

  雨:yu 雨部 独体字 注意雨字的演变过程

  下雨、雨水、雷雨、大雨

  电:dian 竖部 独体字 电车、电脑、电工、电视

  教给识字方法:数笔画、猜字谜、比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和对子歌

  二、指导书写:独体字在虚宫格内要居中写。

  对于新学习的笔画要重点指导。强调雨的四点应向右,电字的最后一笔要出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朗读对子歌;读生字卡片。

  二、完成练习

  1、填一填

  小组内的同学在一起合作填空,然后汇报。说说你最喜欢那个节日,为什么?你还知道哪些节日?

  2、一说

  引导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关于自然现象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也可做猜词游戏,如:春天刮的风叫(),冬天刮的风叫()。

  三、作业设计:把你从课堂上学会的关于自然现象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四、板书设计:

  大屏幕:

  日月风云雨电的演变过程

  汉字家园(一)④——对子歌

  日 月 风 云 雨 电

  小学五年级语文《对子歌》精选教学教案二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的是小学语文长春办第十册第一板块第一课的教学内容。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本版块由《对子歌》.《郑板桥题联赠渔民》.《茶酒联趣》三篇短文组成,其内容是围绕“汉语言的独特形式——对联”这一主题展开的。旨在向我们展示对联这一汉语言的独特艺术形式及其语言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汉语言的兴趣与热爱,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积累与运用,让对联这种语言艺术在学生的心目中大放异彩。

  本文节选自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对子歌”,“对子歌”这种语言表达形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充分认识 “对子歌”是汉语言中的瑰宝,应该认真地去了解和学习,并借助课后的练习题延伸拓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今,我们学习对子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感,而且对学生的习作也大有益处。

  学习者特征分析

  同学们对对子并不陌生,通过过年贴对联及其它活动,对对联已有了大概的印象,但还缺乏进一步的了解,若能巧妙设计,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定能使大家掌握对子歌的特点,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搜集相关的对子歌,能在教师指导下,按节奏朗读.背诵《对子歌》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什么是“对子歌”和“对子歌”的特点,感受这种语言形式的表达魅力。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在完成识字任务和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在反复的吟诵中体会对子歌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对子歌有哪些特点。

  2.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将学过的古诗当中符合“对偶特点的诗句找出来,并能说一说那些词句是相对的,达到“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介绍“对子”

  同学们,对联大家都见过吧?(见过)在哪见过呢?(在过年的时候,各家各户的门上都要贴)那谁能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呢?(自由发言)

  大家说的都很好,对子就是对偶的词句。对偶就是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音的效果。比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对子歌的内容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子对.三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分韵排列,声调和谐,节奏响亮,对仗工整,义理健康,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古人在学律诗时,就先学写对子。学好对仗句,是学好律诗的基本功之一。因此,古时私塾学童首先学“对对子”请生欣赏对联。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入手,给学生一种亲近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快入情入境。

  二.自由朗读,学习基础知识

  1.蓑suō“蓑”本为草雨衣的象形字。因为与草有关,所以后来增加一个草字头,写作“蓑”,即蓑衣,是一种用草或鬃制成的防雨用具。出示图片,直观感受

  【设计意图】是学生了解“蓑”字的来历,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有助于汉字的记忆。

  指导书写:“蓑”的下部分是“衰”,而不是“哀”。

  2.“鸿”.“钧”的学习可以通过观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同时放手让学生去写,给学生充分锻炼空间,相信学生,教师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三.再读对子歌,指导朗读

  1.小组内读。

  2.教师示范

  3.指导朗读。

  4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5共同交流.探讨。

  6再次朗读,感受对子整齐的结构美,和谐的音韵美,凝练的内容美,深远的意境美。

  7.找一找,对子歌中蕴含了那些相对的词语。

  8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些相对的词语中,有哪些词语不懂?

  9.试着背诵。

  (1)自由背诵.(2)同桌互背。(3)小组背诵。(4).个人背诵。

  10.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对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通过充分的读,达到背诵的目的。同时交流质疑解疑,便于学生理解。

  四.思考与交流

  1.请你从课文中选择一句,试着和同学们交流一下,看看对子歌有哪些特点。

  2.在你学过的古诗词当中,那些诗句或词句符合“对偶”这一特点?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对子的魅力,激发写作欲望,让对联这种语言艺术在学生的心目中大放异彩。

  五.拓展与运用

  1.读一读,看看这幅对联有几种读法,并体会这种读法的不同意境。

  水水山山楚楚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2.写一写。

  溪对谷 水对( ) 峻岭对( )

  【设计意图】验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对子歌》精选教学教案三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在教师指导下,按对子歌的节奏,朗读、背诵《对子歌》;

  3.初步了解什么是“对子歌”和“对子歌”的特点,感受这种语言形式的表达魅力。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或识字教学课件;

  2.相关的对子歌;

  3.指导学生提前搜集、预习对子歌。

  课时安排

  1课时

  相关资料

  时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介绍“对子”。

  对子就是对偶的词句。对偶就是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比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对子歌的内容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分韵排列,声调和谐,节奏响亮,对仗工整,义理健康,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古人在学律诗时,就先学写对子。学好对仗句,是学好律诗的基本功之一。因此,古时私塾学童首先学“对对子”。

  二、自由朗读,学习基础知识。

  1.蓑 suō ,“衰”本为草雨衣的象形字。因为与草有关,所以后来增加一个草字头,写作“蓑”,即蓑衣,是一种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指导书写时应着重强调“蓑”的下部分是“衰”而不是“哀”。

  2.“鸿”、“钧”的学习可以通过观察,练习书写。

  三、再读对子歌,指导朗读。

  1.小组内读。

  2.教师示范读。

  3.在停顿、延长和语调的高低变化上。

  4.找一找,对子歌中蕴含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5.小组讨论:这些相对的词语中,有哪些词语不懂?现在小组内交流,再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

  6.读出对子歌的节奏感和韵律,小组比赛。

  四、拓展与运用。

  1.读一读。这是杭州孤山公园内的一副对联,全用叠音写成,而且还可以回文倒念,它起到了绘形绘色的作用。首先要认真地读,读出韵律、节奏,背诵、积累;再让学生试着画一画,说一说,上下两联哪些词语相对。

  水水 山山 处处 明明 秀秀

  │ │ │ │ │

  晴晴 雨雨 时时 好好 奇奇

  2.写一写:

  溪对谷,

  水对—,

  峻岭对——。

  〔积累〕

  要求熟读背诵。个别生字可以查字典,了解字意,如:“萼”、“鹭”等。

  设计方案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读一读,背一背。

  1.学生自读,感知对偶的修辞方法:

  (1)正确朗读下面的对联。

  (2)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背诵下来。

  (3)边读边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学生讨论,相机点拨。

  4.再次朗读,感受对子整齐的结构美,和谐的音韵美,凝练的内容美,深远的意境美。

  5.背一背:看谁记得快。

  6.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对联。

  三、完成阅读。

  1.指名读短文后面的思考题,明确阅读要求。

  2.自读这些对联,体会对联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四、交流从生活中找到的对联。

  1.各小组内交流这些对联。

  2.说说自己的发现。

  3.了解对联这种蕴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汉字文化。

标签:对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