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

南鸢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2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古诗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

教学方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投影仪、字词卡、图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登鹳雀楼》。读题

2、学习“登”的偏旁以及偏旁的笔顺;学习“楼”字

二、理解题意

1、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2、 整理问题:

①谁登鹳雀楼?

②鹳雀楼在哪里?什么样子?

③《登鹳雀楼》是谁写的?

④鹳雀是什么?

⑤“登”是什么的意思?

3、师简介作者王之涣。

4、边介绍边板画鹳雀楼所处的位置。

5、理解登鹳雀楼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

1、师范读古诗。

2、生自读生字、课文。

3、抽读生字词。

4、指名读古诗。

四、学习第一句

1、板书第一句

2、看图:图上画了些什么?诗中哪个字是太阳的意思?

3、比较黑板上画的太阳和图片上的太阳有什么不同?“白日”的意思就是指傍晚的太阳。哪个字的意思是“没了、完了”?

4、理解“依”是什么意思?(做动作)

5、连起来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傍晚的太阳依靠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了。)

6、指导读第一句,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

2、看图片上的黄河,说说你在电视里看到的黄河是怎样的?(气势磅礴)黄河里的水滚滚流动到哪里?哪个字是“到”的意思?

3、说说第二句的诗意。

4、指导读出黄河奔流的气势。

5、齐读第一、第二句并连起来说这两句的意思。

六、学习第三、第四句

1、出示诗句。

2、看图理解:诗人站在哪层楼?他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怎么样?(移动诗人的位置。)

3、诗里哪个字的意思是“想要”(欲),“穷”什么意思?查字典理解。师解释“千里目”:很远很远的地方。“更”是什么意思?

5、学生讨论诗意: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6、指导朗读第三、第四句

七、巩固

1、齐读古诗

2、前两句所写的是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的想法。

3、欣赏歌曲《登鹳雀楼》。

4、师范背古诗。

5、游戏:“才富小考场”,赛题内容:题目意思,古诗意思,带点字意思,作者……(略)

第二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看谁能最先猜出来。“有时圆圆挂天空,有时弯弯挂树头。白天见不着,晚上才出来。”(月亮)

2.出示朗月的画面。我们知道,弯弯的月亮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小船,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启发想象。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唐代大诗人李白把它想象成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板:古朗月行)

二、揭题,范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读通课文。

2.范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教师随机指导生字读音。

4.相机出示生字:古、行、时、识、作、台、朗、呼、疑、镜。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读古诗,谈认识。

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从哪句诗句知道的?

(1)古时候的小朋友把月亮当成“白玉盘”。又当作“瑶台镜”。

(2)“呼”的意思是叫。

(3)“识”的.意思是认识。

(4)“端”的意思是云彩的上面。

(5)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呢?(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做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2.借图想象,感情朗读。

(1)出示幻灯片:图上画的都有什么?谁能把图意说一说?

(2)听描述,想象诗的意境。

晴朗的夜空,一片碧蓝,一轮圆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在上面。月光如银,洒落在房前屋后,多么宁静、美好的景象啊!

(3)边想象边诵读诗句。

(4)指名读诗文,大家评议。

3.背诵古诗。

先同桌互背,再指名背诵,齐背。

四、识记生字字形。

1.自学生字。 2.小组内交流。3.班内交流,指导“作、台”。

五、指导书写生字。

六、扩展:画一幅有关月亮的图画。

七、作业

1、朗读背诵诗歌

2、把诗的意思说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古朗月行

白日依山尽,小时不识月,

黄河入海流。呼作百玉盘。

欲穷千里目,又疑瑶台镜,

更上一层楼。飞在青云端。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法: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相机引导。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演讲

一、激情导入

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介绍作者

?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谁来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

(2)介绍作者:播放视频资料“范成大的简介”。

3、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读通诗文。(注重纠正字音)

三、初读古诗,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a 听范读(出示课文朗读)。

?b 个人自由朗读。(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c 指名试读,评议。

d 教师指导朗读。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 织布

童孙----------学种瓜

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出示课件)

①昼: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绩麻:把麻搓成线。⑤耕织:耕田织布。 ⑥未解:不懂。 ⑦傍:靠近。 ⑧供:参加。

⑨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⑩桑阴:桑树下。

4、指名试着概述全诗大意。(出示课件)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质疑

五、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a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b、想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c、结合想象诵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反复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

2、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示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天真、勤劳、好学、可爱、爱劳动)。

品后指导诵读,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一遍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