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文/ 梁春霞
教学目标
1.运用批注阅读法,通过品读关键词,感受香菱学诗的苦
2.运用串联全局法,通过品读“笑”字,理解香菱学诗的原因,以及人物形象的多元性。
一、导入
播放董卿聊《红楼梦》的视频
曹雪芹是惊人的天才,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红楼梦》代表着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这样的巨著如何学习,来听听曹雪芹是如何说的: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 ——曹雪芹
“细按”就是说作者告诉我们,只有细细品味,才深得趣味
今天我们就走进《香菱学诗》这个经典片段,一同去品味《红楼梦》的趣味。
二、答疑解惑
1.导图人物关系网
文章中前前后后出现了10个人物姓名;红楼梦中一共写了975人,有姓名称谓的732人。如此巨著在初次阅读的时候,可以用思维导图梳理出人物关系网。
2.图片呈现学生疑问:香菱为什么学诗呢?
解读《红楼梦》之谜的金钥匙,最终还是在文本当中。——鲁迅
三、品“苦”学诗
1.题目对比分析
《香菱学诗》这个题目是编者加的,原作中的题目是:慕雅女雅集苦吟诗。这两个题目,你更喜欢哪一个?
2.品“苦”学诗
请找一找文中香菱苦学的句子,运用批注阅读法,抓抓关键词,细细品味,说说你的理解。
【注意从正侧面描写引导】
正面:
1.“一首一首”更换成“一首首”
2.又……又……又
3.“抠土”……“皱眉”……“含笑”??
总结:这些的确说明香菱学诗学得很苦,茶饭不思,废寝忘食,如痴如迷的地步。那宝钗口中对香菱学诗是如何评价的呢?文中有三个关键字
第5段: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功夫天就亮了”
第6段:宝钗道:“可真是诗魔了。都是颦儿引的她!”
第7段: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问她:“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仙了。”
总结:作者通过宝钗的一“疯”一“魔”一“仙”,侧面描写展现出香菱“苦吟诗”的至高境界。
这些正、侧面描写生动、细致地表现出香菱学诗时的认真、刻苦、废寝忘食的精神,让人物形象更丰满,具体可感、仿佛立于眼前。
四、品“笑”识人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个香菱,脸上总是挂着惯常的表情、是什么?
(笑)本文中写了她15次笑,我们知道人的语言和表情往往是和人的内心紧密联系在一起。那我们现在从文中任意找出几处,从香菱笑着说的内容中揣摩一下香菱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随意发言,教师注意引导朗读
此环节预测品出外在的香菱
从大家的朗读中可以感受到,你已经品读出一位自信、好学、聪明的香菱,下面看屏幕,我们一起再来品读一下
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也得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
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玩罢了。”
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生朗读第一句,补充链接材料:引导品出内在的香菱
“一进来”:香菱被人贩子卖给薛蟠做妾,整日忙于琐事,这次薛蟠外出经商,香菱得以跟宝钗一起住进了大观园。
“大观园”:元春省亲的别墅,后来宝钗(蘅芜苑)黛玉(潇湘馆)宝玉(怡红院)迎春(缀锦楼)探春(秋爽斋)惜春(暖香坞)李纨(稻香村),这是贾府中,年轻人的精神家园。
一个侍妾,类似一个丫鬟,一进大观园就请向黛玉学诗,你品到了什么?
读第二句,香菱道出了她为什么学诗?(羡慕)
“羡慕”什么?谁?(高雅人高雅的活动)难道仅仅就像香菱嘴上说的羡慕吗?我们来看看香菱的经历
甄英莲(真应怜):
甄世隐的独生女儿,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五岁那年元宵因仆人霍启(祸起)看管不周被拐子拐走,13岁被同时卖给两家,呆霸王薛蟠打死了冯渊(逢冤)
香菱(想怜):
薛蟠强买为妾后,被改名为香菱,在婆婆薛姨妈心目中,香菱只是一个随手使唤的丫头而已。
问:这样一个命运悲苦的人学诗,你觉得是为什么?
总结:人生有在多的无奈,但不能彻底放弃真实的自我,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虽然身不由己,内心总该有所精神追求!
齐读香菱精血诚聚,梦中所做的第三首《咏月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总结:说说为什么学诗?(以诗寄情)
就这样一位命运悲苦的香菱,整日乐呵呵的
48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15处笑
62回——“呆香菱情解石榴裙”9处笑:笑着摇头……点头笑道……只顾笑……
“香菱之为人,无人不怜爱的”
秋菱(求怜):受薛蟠正妻夏金桂折磨,被改名为秋菱
80回“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香菱忙笑道:“奶奶(夏金桂)说哪里话,此刻连我一身一体俱属奶奶,何得换一名字反问我服不服,叫我如何当得起。奶奶说哪一个字,就用哪一个。”
(推荐一女生读)
学生读,谈感受。(看到香菱的笑,你内心是什么感觉?)
改换成“香菱哭哭啼啼请求”效果会怎样?
(板书:以笑写悲)
曹雪芹的高超手法,以笑写悲,香菱笑的越多,越能引发读者的同情,越让人感叹她的身世之苦。
五、品“苦”人生
总结:曹雪芹写香菱的笑,不仅写出了这个女孩子的美丽善良,更写出了她的悲苦隐忍。这样写是吻合香菱这样身份的人物特点。如果你是作家,会为香菱的命运安排一个怎样的结局呢?(请同学们自己猜测一下人物命运结局)
总结:两个结局——一个是被薛蟠活活折磨死,一个是难产而死。其实,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女子时都写了她们的判词,往往隐含了人物的命运。我们来看看香菱的判词。
【香菱的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
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乡。
第一句暗示了香菱的名字,第二句暗示了香菱的遭遇,三四句暗示了她的结局。“两地”是两个土,加一个“木”字是“桂”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香菱是怎么死的?被夏金桂害死的。一个美丽的女子将被活活的害死。真是太悲太苦了。
香菱“甄英莲”“真应怜”,作者不管是写她的笑还是写她的苦,都对她寄予“真应怜爱”的情感。在《红楼梦》中,应该叹息的,岂止是香菱一个呢?
清风卓韵、高情洁质的黛玉,痴情成空,泪尽而逝。
重名持节、自珍自爱的宝钗,追求成梦,独守空闺。
清丽冷傲、性格独立的惜春,精神无着,遁入空门。
风流灵巧、直爽热烈的晴雯,无端遭诋,含冤而去。
刘心武在解读香菱人物时分析,香菱在原来的手抄本中的名字是甄英菊,毕竟是红楼梦第一个出场的女子,用她的悲苦命运照应全局。
最后我们在欣赏红楼梦中的《叹香菱》结束今天这堂课!
预知更多趣味,请走进红楼梦的文本中吧!
六、作业布置:
寻找你喜欢的《红楼梦》人物,运用导图人物关系网、批注阅读法和串联全局法,结合某一关键情节对人物进行多元性的分析
作者简介:梁春霞,威海市城里中学语文教师,执教过区、市优质课。侧重于阅读教学的研究,专注于文本的个性解读以及“主线串联”式课堂教学活动,营造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一直行走在“学做语文老师”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