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凉月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推荐】语文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使学生理解“我爱我的小屋,爱那个装满整个童年的小屋”的含义。

2.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体会作者对装满童年的小屋的留恋和喜爱之情。

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9自然段。

5.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1.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体会作者对装满童年的小屋的留恋和喜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9自然段。

教学难点:

理解“我爱我的小屋,爱那个装满童年的小屋”的含义。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宝贵、最令人羡慕的时期,每个人的童年都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绿油油的田野深处那件装满作者整个童年的.小屋,去感受作者对快乐童年的美好回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深究,品味感悟

1.小屋里都有什么?体会小屋的简陋。

2.让作者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感受小屋带给作者的快乐童年。

3.离开小屋时,作者的心情如何?体会作者离开小屋时的感受。

4.朗读指导。重点指导要背诵的段落,适时给学生背诵的机会,引导学生交流背诵的技巧,帮助学生积累词句,便于学以致用。

四、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谈一谈在你的家里,给你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给同学听一听。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谈感受。

五、小结

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

六、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二、积累内化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巢、蹈、躁、睬、傻、蜗”的写法。

3.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三、练一练

蹈、躁、睬

滔、噪、踩

四、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与同学交流,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操。

五、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1.读课文,写生字。

2.预习12课。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的写法,能用笔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积累美好的语言。

3、整体感悟课文,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体会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2.学习难点: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

三、授课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MV《爱的奉献》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最质朴的话语道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在英国作家莫里斯吉布森的作品里,就有一位医生,他与小镇上的人们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作品《冬夜的灯光》。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偏僻 提防 穹隆 引擎 猝不及防

辽阔 无垠 启程 领悟 婉言谢绝

2、快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人物、事件)

2〉读了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三、研读赏析

1、导学:文章以“冬夜的灯光”为题,有着怎样的含义?

本文以“冬夜的灯光”为标题,蕴含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实指,只在那个风雪冬夜里农户们为医生出诊指路照明的一盏盏灯光;还有另一方面的深层含义:冬夜喻指黑暗、寒冷,而灯光则象征光明、温暖。在那个荒凉、偏僻的小镇,真诚淳朴的友情,人与人之间的的相互关爱,深深打动了寒夜里出诊的医生,驱走了冬夜的黑暗、寒冷,温暖了夜行人的心,让人由衷地发出感叹:哦!温暖、明亮的冬夜灯光。

2、自主探究:

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四人小组讨论回答,教师补充归纳。

1〉为什么偏僻、寒冷、荒凉的小镇在“我和我的妻子”心中充满了温暖、友谊和乐观?

2〉细读文章描写小镇和冬夜的语句,分组讨论:这些描写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外,还有怎样的作用?

3〉文章最后引用阿瑟查普曼的诗,有什么作用?

1〉加拿大西部的小镇虽然荒凉、偏僻,天气寒冷,却拥有淳朴而真挚的情意,这情意让荒凉的小镇和寒冷的冬夜洋溢着无限的温馨和暖意,让读者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和温暖。

2〉文章写到小镇的荒凉,实际是为了和小镇上人们的热情形成对比,在对比中突出文章的主题。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更好的表现主题,本文对环境的描写主要是突出一个“冷”字和一个“暗”字,环境的“冷”与人情的“热”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暗”又更加突出了深夜中灯光的“亮”。

3〉从内容上说,进一步升华、概括了文章的主题。阿瑟查普曼的这几句诗,截取了“握手”与“笑容”两个意象,非常简洁、有力的传达出了西部地区人们品质的善良与淳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支持与关爱。这与文章主题是一致的。从结构上说,这首诗与文章第一段首尾呼应。诗中所说的笑容的“长久”,握手的“有力”,与第一段中“这里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一脉相承。从表达上说,文章至此戛然而止,引用的这几句是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发读者的思考。

四、语言积累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千百年来积累了许多爱心方面的格言警句,搜集一些相关资料收录在集锦本中。

五、作业

俗话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自己、关爱他人,我们的世界将会更美好。你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么?以此为中心,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拼读十三个认读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勇于实践的精神。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录音机;

3、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直接导入

1、询问孩子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知道它们有什么本领吗?

2、生畅所欲言。

3、示课题。

二、揭题引疑

启发质疑:如题目中的“自己”是谁?去哪里?去干什么?为什么要自己去等等

三、配乐听读感知,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在一段轻松活泼的音乐中进行范读。

2、学生自己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生字。

3、师指名读课文(2--3名)。

4、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认自己不认识或认不好的字。

5、教师指名识字、正音(2--3名)。

6、小组检查识字、组长对全对的学生进行奖励,并说说不好认的字是怎样记住的。

7、小老师进行检查。(检查时个别字可让学生组组词、或说句话。)四、再读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

1、师明确读文要求: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流利。

2、采用个别读、集体读、两人轮读等多种方式,力求读通畅。

五、精读体悟

在学生初步感知、感悟课文后,指导学生精读体悟第一段内容。

1、多媒体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妈妈,我要吃果子。”--对妈妈的依赖、请求;“树上多着呢,自己去摘吧。”--突出“自己”,表现妈妈的.鼓励以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这样,小猴学会了爬树。”--突出“学会”,体会小猴经过艰难的努力,终于学到本领的喜悦心情。

2、讨论小猴是怎样学会爬树的,理解自己亲自去做的必要性。

3、指导学生进行联想:如当妈妈要小猴自己去时,它是怎么想的?它又是怎么学会摘果子的?它学会后会怎么想等等问题,然后四人小组针对联想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得出结果。

4、交流各小组联想内容。

5、小组同学合作学习第二、三段,然后全班讨论学习。

6、分角色朗读。配上音乐,使学生在读悟中受到“遇事要相信自己,勇于尝试,不要依赖他人”这一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熏陶和感染。

六、作业

1、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认识的人听。

2、制作好你喜欢的文中动物的头饰,准备下节课表演课本剧。

语文教案 篇4

口语交际

保护文物

我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文化古迹遭到了破坏。下面是一则关于长城的报道。

有些地段的长城状况令人担忧。大量游人涌入,给长城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破坏.塑料袋,矿泉水瓶.废纸、果皮等垃圾随处可见.城墙被乱涂乱画.当地村民靠山吃山。在垛口处和通往长城的小路上私搭设梯予.设点收费.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在保护区内建起了许多与长城很不协调的建筑物,加速了长城周围自然景观的破坏。

先说说读了上述报道的感受,再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保护长城的建议。还可以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的.情况,说说我们能为保护文物做些什么。

习作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遣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我的发现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千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小林:

我发现这些句子的后半部分,都拿我们熟知的事物来比照;这样,就很容易想象出前面描写的城墙顶上有多宽,俑坑有多大。

小东:

这样写十分具体形象? 我想起上学期学的《太阳》一课中也有这样的句子。如,大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到大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年

日积月累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 (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 (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山东济南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江苏苏州沧浪亭)

展示台

世界遣产有的景色迷人.让人流连忘返。如。黄山的奇松、怪石,温泉、云海,苏州园林的亭台楼榭,通幽曲径。有的历史文化气息浓厚,如,一些景点流传着美丽的故事、传说。一些景区留下了名人题写的诗词,楹联。课外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可以是图片,诗词,楹联.也可以是故事,传说。从中感受这些世界遗产的魅力。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要求:

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2.了解台湾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大陆小朋友与台湾小朋友非常渴望团聚。

3.学会本课涉及到的新字词。

  二、 课前准备:

中国地图、台湾地图 ,台湾景色的图片资料 ,有关台湾的`资料

  三、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陆小朋友的心愿;学习生字词。

  四、教学难点:

了解台湾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过程:

1.营造课堂情境、谈话引入本课学习内容《小帆船》。

2.拿出地图,让学生找到台湾的位置。

3.告诉学生,台湾是我国的一个岛屿,与大陆隔海相望。

4.展示台湾风景和风土人情的图片给学生欣赏。

5.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六、分析课文:

1.前四行,让学生感到船儿虽小,但却满载了大陆小朋友的关切之情;路途艰险,更表达出大陆小朋友渴望祖国统一的决心。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2.接下来的四行,重点理解日月潭、阿里山是台湾的象征。使学生明白,“捎到阿里山,捎到日月潭”就是捎给台湾每一个地方的小朋友。

3.最后两行,抓住“欢迎”、“联欢”感受大陆小朋友的热情和盼望早日与台湾小朋友一起学习的心情。

七、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假如捎封信儿去台湾,想一想你打算写些什么给台湾小朋友?

  八、教学结束:

以歌曲《小小的船》结束本节课。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文字,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齐读课题)。茫茫宇宙中的地球裹着一件水兰色的纱衣,那是广袤无垠的海洋在奔腾不息。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敬畏海洋,但今天(出示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读。

2、 你们明白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3、 练习用“由于”造句。

4、 你们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开发、利用海洋?怎样开发、利用海洋?)

5、 好,就让我们从这两个问题入手来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吧。

二、学文

1、 把书打开,自由读5—8自然段,找出问题的答案,画出句子,圈出关键词,再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同学自学)

2、 交流:

⑴ 交流为什么

(生读能源危机,出示“目前……能源危机”)可以具体地谈谈自身的理解吗?

知道了这些信息,我们心里沉甸甸的,感到(恐慌、担忧)有感情地读这一段。(生读文)

(生读食物匮乏,出示“由于……威胁。”)说说你圈出的词语:

“急剧”是什么意思?世界人口增加怎样急剧呢(20xx年60亿,平均每年增加7800万人,20xx年人口是90亿)人口如此急剧增加,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恶化”同学举例说说生态环境的恶化。

人越来越多,可耕种面积越来越少,于是人类开始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除此之外,人类还面临着那些生存危机?

(出示图片)是啊,近30年来,人类消耗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可利用资源。与此同时,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30年内增加了一倍,并继续增加。陆地资源紧缺,人类事物匮乏,我们深深得为自身的未来感到(担忧),齐读这两段话,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生读文)

⑵交流怎么办

人类真的到了山重水复、无路可走的地步了吗?有没有什么解救之道呢?(海洋……聚宝盆……丰富……)于是,人类把目光转向海洋,是怎么开发、利用的呢?

(生读“如今……大显神威。”出示)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自豪,高兴)从哪里体会到的?(交流关键词)谁愿意自豪地读一读的?(生读文)

(有感情)真好,想不想去看看海洋采矿者的风采(录像)

(没感情)老师给大家看一段录象,相信看了后你会读得更好。(录像)

继续交流怎么开发、利用海洋。海洋可开发利用的远远不止这些,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怎样开发和利用呢?(同学各抒己见)

3、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21实际的希望了吧,谁来说说。

4、是啊,曾经海洋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将解救人类于危难之中;可是,现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个兰色希望的呢?这张照片展现的是漂浮在海面的石油!由于油船泄漏、油井发生井喷,大量石油随波逐流,生灵遭涂炭,海鸟的尸体不时被抛向海滩。这是赤潮迸发是的海水。随着海洋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鱼、虾、蟹等大量死亡,数万公里的海洋成为死海。除此之外,人类的乱捕乱杀,在全球近乎100的水域内捕鱼,已造成海洋中很多物种的消失。

5、同学们,心情繁重吗?想说些什么呢?

6、是啊,正如我们书上所说,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需(生读“维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生读“海洋才会乐于做出奉献”)

7、 同学们,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话-------(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万语千言只为大家谨记(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三、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仿5、6自然段把自身开发、利用海洋的设想写下来。

3、 继续了解海洋的知识。

四、板书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生存危机 开发、利用

  课后反思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21世纪的希望。对于海洋,同学都很好奇,因此,在预习中,让同学搜集有关海洋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交流。在上第一课时时,同学已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争相交流手重的资料。我没有想到同学对大海了解得还真多。什么是“蓝色宝库”,可在还水中提取大量的矿物质,及稀有物质;什么海洋是生物的起源;海洋分“海”与“洋”两局部……交流时一改以往看着资料进行读资料,这次都脱稿“演讲”。有些没论到交流的.还不开新呢。看来,在教学中,遇到同学赶兴趣的,还要利用各种活动课进行拓展延伸,让同学在活动与互相交流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课文的教学上,抓住“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理解了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再请同学用朗读,把海洋与人类的关系表达出来。课后让同学根据自身搜集的资料,以及课文的有关知识整理成一篇介绍海洋的周记。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记 今天上《9、海洋——21世纪的希望》第二课时,课是在阶梯教室上,准备了一个专题学习网站,还搜集了许多精美的图片。但是上课的效果很不理想。

第一,昨天睡得太晚了,2点多才睡。课准备得不是很充沛,就大致地备了一下课。早上,我们班的庞曼曼舅舅来找我说要请假直到国庆放假后才来,我脑中简直不敢相信,六年级了,家长还把子女的学习当儿戏。跟家长理论几句,才去拿钥匙开阶梯教室的门,结果晚了。让小朋友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一步就没有走好。

第二,虽然在20分钟时班级中同学和老师达到过和谐气氛,但是我没有能够掌握好。课件的利用也没有发挥它应该有的作用。在上完了“开采利用矿产”和“索取高蛋白食物”后才回过头来欣赏,此时作用以有限。在下班堂课中,无论我如何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还是如斯瓦涅河上的雾气一样雾霭阵阵。 第三,没有充沛考虑“星期一综合症” 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屏弃花大量时间寻找资料而不花一点时间分析资料的坏习惯。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1)引:我知道大家特别喜欢猜谜语,我这儿正好有一条,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看不见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云儿见它让路,柳树见它招手。

谜底:风

(2)板书:风

(3)谁能给“风”组个词? (微风、台风、春风、龙卷风、寒风……)

引:你们知道的可真多!你们看,风,可以猜出来,可以写出来,可以说出来也能感觉得到。那么,能不能画出来呢?

2、板书:画风,

3、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画风齐读课题

4、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①谁画风?②怎么画风?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小朋友把书翻到66页,请你带着这两个疑问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并且画出生字新词,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完了之后,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谁画风?

宋涛、陈丹、赵小艺。出示学习生字。

3、出示单独的生字:这就是我们这一课的生字。

(1)读给你的同桌听,有困难的相互请教。

(2)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4、学写“陈”。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

1、这三个孩子在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的郊外画画,他们是怎么画风的?请你把书翻到66页,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笔把它划出来。(生找)

2、谁愿意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3、老师还把他们的画带来了,想看看吗?出示图:猜猜这是谁画的?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1)指名读

(2)你读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3)这就是----画的风,风藏在画的哪里呀?你们能给画作一句诗吗?别急,咱们就用这个句式。出示句式。“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 看看你多了不起,这么快就作了一句诗。

4、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来读读吗?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

瞧瞧你们多了不起,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你愿意给这首小诗加个题目吗?(生加题目:《起风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朗读一下你们共同的杰作吧!

四、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1、提问:你喜欢这三位小朋友吗?为什么?最喜欢哪个?

2、激趣:那你想不想演演他们呢?一个好演员必须台词过关。出示投影:

宋涛说:“谁能画风?”

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

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3、说一说,怎样才能读好这几句话?

(提示:宋涛应该用疑问的语气说“谁能画风”这句话,而且说的时候心里应该很得意,因为他认为风是画不出来的,他其实想为难一下陈丹和赵小艺。陈丹说“谁也画不出来”这句话时,应该带有肯定的语气。赵小艺说“我能”这句话时,应该是非常自信的语气,语调比较高,声音较大。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这句话时,应该用惊喜的语气,大声地说,因为他是受到小艺的启发突然明白原来风是可以这样画的',所以他非常高兴。)

4、指名读对话。其他同学认真听,给予评价。

5、组内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6、指名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五、发展想象、描绘美景

风看不见,摸不着,是很难画的。可是,他们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来说明有风,可真了不起呀!那么,你们愿意做了不起的人吗?谁来说一说,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风呢?用“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句式。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

七、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拿出画笔,把你眼中的风画出来。

2、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同学们猜猜你是怎么画风的。

标签: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