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教案大全 >语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唁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实用】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

两首古诗均为描绘山光水色的名篇,作者分别是唐代的李白和杜甫。《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象。《绝句》为诗人在成都草堂所作,全诗通过对明媚春光的描绘,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这首诗的观察顺序是由近到远,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学情分析:

这两首著名的唐诗,学生都会背诵。教学时,关键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以求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促使学生领悟诗的意境。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能解释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能解释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的情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像。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望庐山瀑布》的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学过许多李白的诗,现在,咱们开一个李白诗会,把你知道的李白的诗背给大家听一听,愿意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李白的诗。(板书:望庐山瀑布)齐读。

2、解题

谁能讲一讲课题的意思?

庐山在什么地方?(江西省九江市)

你见过瀑布吗?(出示挂图)

学习生字:瀑。

3、小结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就是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二、精读《望庐山瀑布》。

1、指名读古诗。

2、小组讨论,说说诗的意思,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3、师生交流:(每句诗都先请学生来说,教师只做适当指导)

⑴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什么意思?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犹如香炉,因此而得名。

“生”是什么意思?

“生”的原意是生成的意思,在这里是“升腾”的意思。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先说,教师再归纳总结:在阳光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不停地升腾。

⑵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是什么意思?

远。

“川”是什么意思?

川,水道、河流的意思,指瀑布下泻之后像一条河。

“挂前川”是什么意思?

挂前川,瀑布挂在山的前面。“挂”字化动为静,形象地表现出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

⑶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是什么意思?

飞泻的水流。

“直下”是什么意思?

“直下”是直泻而下的意思。直下,既写出了山的高峻、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

“三千尺”是什么意思?

“三千尺”是虚指,意在形容瀑布的高和长。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很长的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快地直泻而下。

⑷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是什么意思?

疑,可能是,怀疑。

“银河”是什么意思?

天河,晴朗的夜空里呈现出的由许多恒星组成的白色光带,看上去像银白色的大河。

“落”的意思是什么?

落,这里指“从……落下”;“落”字写出了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

“九天”是什么意思?

古代传说天有九重,这里指天的最高处。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使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的最高处倾泻下来了。

4、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 你认为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庐山瀑布的?

5、练习朗读、背诵。

6、品读体会作者情感

“遥看瀑布挂前川”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在山川之间,谁能将这样巨大的瀑布挂起来呢?只有大自然。在这句诗里包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颂。细细品味这首诗,可以使我们领会到大诗人李白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总结(欣赏录像)

四、作业

用你手中的画笔画一幅庐山的瀑布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绝句》的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

有谁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你们知道他吗?

2、解题

这是作者对他居住的草堂附近明媚、秀丽景物的描写。

二、精读《绝句》

1、教师范读。

2、这首古诗写了什么?

3、利用学习《望庐山瀑布》的方法来学习《绝句》这首诗。复习

我们是怎样学习《望庐山瀑布》的?读诗句→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借

助字典或查找一些材料,把这些难于理解的字词弄懂→串联、整理说出诗句的意思→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4、小组学习,教师点拨

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提出来师生共同研究解答。

5、诗中写了哪些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

6、指导朗读

注意停顿,要读出诗的韵味来;注意轻重音,要读出感情。

7、学生练习朗读、背诵。

三、总结

四、作业

你能用一幅图描绘出《绝句》的意境吗?

板书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从理解“白栽”入手,去寻找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的原因。

3.体会美化环境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教学难点:

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课前准备:

实物玫瑰花、花骨朵、多媒体课件、词卡

教学基本程序

一、谈话揭题,认识“笋芽儿”

1、出示课文春天的插图(有条件的也可做成课件)

美丽的春天来了,大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你们看到了什么呀?(引导学生用上以前积累过的好词,说说“我看见了什么样的什么?”)

2、师随机引出:躲在竹子妈妈身后,正好奇地张望这美丽的世界的,就是我们今天课文的主人公:笋芽儿

3、师在事先准备的田字格中板书课题,请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再亲切地喊一喊它的名字,并在课文中的田字格中写一写这两字“笋芽”。

4、引入文本:可爱的笋芽儿是怎么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

1、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并圈出新字,画出新词。

2、检查。

读词语:归类出示词语

⑴呼唤弹奏扭动滋润爱抚唠叨

⑵叽叽喳喳轰隆隆沙沙沙

⑶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拓展这类词语)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3、再读课文,想一想:笋芽儿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在它的成长过程中,分别得到了谁的帮助?

4、交流反馈。

三、重点研读

第一自然段:

①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的春雨姑娘

②抓住低声呼唤,练读春雨姑娘的话。

③配上音乐和画面感受春雨姑娘在在叶丛中弹奏乐曲的美。并借助画面、老师的范读等手段,引导学生读出春雨的温柔与美丽。

第二自然段:

①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的笋芽儿

②联系生活,理解“撒娇”:生活中,你会向谁撒娇?怎样撒娇?

③带着体会,读笋芽儿的话。

④做做笋芽儿撒娇时的`动作,并加上动作演读第二自然段。

同时联系第四自然段,感受笋芽儿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

①读句,强调“一个劲儿”。

②引导学生想象:笋芽儿在向上钻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它又是怎么做?(石头把它的头顶痛了;泥土把它的背压弯了;……)

③引读:泥土把笋芽儿的背压弯了,但笋芽儿仍。

石头把笋芽儿的头顶痛了,但笋芽儿仍。

树根草根把它缠疼了,但笋芽儿仍。

(需要以学生的回答为引读的引言,适当修改)

④你觉得这又是一个怎么样的笋芽儿?(引导学生概括笋芽儿的“不怕困难、积极向上”)

第三自然段:

①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的雷公公。(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

②想象:他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③演读第三自然段。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1——5自然段。

四、字词巩固

出示概括后的语段,把生字加红复现,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再认巩固。

沙沙沙,春雨姑娘低声呼唤沉睡的笋芽儿;轰隆隆,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笋芽儿不顾妈妈的唠叨,在漆黑的地底下扭动着身子,钻出了地面,揉了揉眼睛,看到了美丽的新世界!他在春雨的爱抚与滋润下,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他站在山冈上,感到无比自豪。

五、书写生字

1、出示:呼唤

⑴观察比较

⑵独立书写

⑶抽样评点

2、作业:在生字抄写本中书写“笋芽、呼唤”两个词语。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15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8个字的书写。

(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为主,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课文让学生体会光有愿望,没有行动,终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光有愿望,没有行动,终将一事无成的道理。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要不怕困难,朝着目标努力,才能成功。

重难点、关键

1、认读本课15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有了美好的目标,就要及时行动,不怕困难,付出努力,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的道理。

4、清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质疑导入。

1、(出示蜗牛图片)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你能给大家介绍以下蜗牛吗?

2、大家说得真好,可是你知道吗?小蜗牛还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呢,它的故事就在我们的语文书里。(板书课题:蜗牛搬家)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3、要想了解蜗牛的这段经历,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那就快读读课文吧。瞧,这是三颗金光闪闪的星星,想得到吗?这可不容易!只有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才行呢!咱们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这三颗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争夺第一颗星开始!

(1)请小朋友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圆圈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出示字词。

woquanqingting

蜗牛蜷曲蜻蜓

tanglangbengque

螳螂甭提喜鹊

youyuyanhama

忧郁燕子蛤蟆

qiunen

小山丘细皮嫩肉

这些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乡得到第一颗星,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指名读字词,同学相互正音。注意蜻、蜓、螳、甭是后鼻音;燕子蛤蟆中,子和蟆在词中都读轻声。

②去掉拼音读词。

③齐读生字词。

(3)小结:小朋友们多不简单哪!只一会儿工夫,就顺利地得到了第一颗星,夸夸自己吧!

2、现在我们要乘胜去争取第二颗星。

(1)请小朋友们再来自由轻声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表上序号。

(2)指名汇报读的结果。

(3)大家真不简单,这么多的长句子都读通顺了。你瞧,第二颗星也来表扬我们了!

3、一鼓作气争取第三颗星。

(1)请小朋友再来轻声读课文,要把它读流利。

(2)通过小组复赛、同学互相挑战等不同的形式把课文读流利。

(3)小朋友们多了不起,通过努力拥有了三颗金灿灿的星星,真是学习的小主人!

4、质疑解释。

(1)小朋友们,读到这儿,你知道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

(2)小组合作解疑。

三、精读课文,感悟寓意。

1、蜗牛愿意搬家吗?为什么?

2、从哪些词句看出蜗牛愿意搬家?

3、蜗牛很想搬家,但最后为什么没有搬成?

4、创设情境,揭示寓意。

(1)创设情境:蜗牛非常想搬家,但没有搬成,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

(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3)续编故事。蜗牛的家后来搬成了吗?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巩固会认字读音。

二、记忆字形。

1、你有哪些好办法记住本课的会认字?

2、独立思考识记。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巩固要写的8个字的读音、字形。

2、知道书写。

(1)自主观察8个字的特点。

(2)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全班交流。

(3)范写死丘两个字。

(4)学生临写。

(5)知道评议。

(6)再次练写。

四、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启发学生观察和想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3、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发现“加偏旁”的识字方法,进行口语交际。

2、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口头表达,顺序清晰,生动具休。

三、教学难点:

1、口语交际 2、自我展示

四、教学类型:练习课。

五、教学准备:收集与春天有关的信息材料。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内当家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要带同这们到语文园地里去玩,大家准备好了吗?

2、好,我们开始玩了,今天看哪位同学玩得最棒?

二、我的发现,观察发现。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些东西之间有联系吗?扇子、剪刀、雨伞、飞机、银杏叶、蜻蜓、蘑菇、燕子。

2、我们看看学习伙伴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燕子的尾巴是剪刀。

(你能把学习伙伴的话说说完吗?)

换一种方法说可以吗?(我发现剪刀像燕子的尾巴)

3、你能用这样的说法说说其他的东西吗?

我发现银杏叶像

我发现蜻蜓像

我发现雨伞像

(也可以反过来说)

4、你在平时的生活中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非常相似呢?(大胆想像、自由表达)。

如:河水像一面镜子。

三、日积月累,积累语言

1、读读认认

(1)读读下面的字、词,试试看你有什么发现?(生字都是用学过的熟字加上偏旁组成的字。)

(2)认一认:你能记住哪个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如:我记住了“材”,我是根据词语“木材”来记住它是木字旁的。

(3)用每组的两个字分别组词。

如:西(西瓜) 牺(牺牲)

2、读读背背

(1)介绍:这是四幅描写春天的对联。

(2)借助拼音自读。

(3)老师范读,生生互读。

(4)说说你最喜欢哪幅对联?把你喜欢的背给同学听。

3、我会说

(1)读读横线后边的词语,想想横线上应填什么?

(2)说说自己想搭配的词语,和其它同学评一评。

(3)课文中还有这样的.短语吗?找出来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增强表达

1、教师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进入情景。板书春天在哪里。

2、教师启发:从歌词里,你知道春天花在哪里吗?指名回答。

3、教师播放春景图和春天的录像片断;春天有多美,大家都有自己的感爱,让我们再次走进春天,回味一下在春天里的快乐。

4、鼓励学生细细描述自己对春天的情由、感受、启发他们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观方面,从景物、人物、动物、事物等各个方面的描述(板书:春天里的发现)。

5、组织学生谈话,各自在春天里最想做什么,训练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尽量多说,说得与众不同最好。(板书:春天的畅想)

6、教师指名回答并点评。

二、展示平台

1、以春天为题,教师组织学生赞美春天。

(1)喜欢写作的同学在一起练习写话。

(2)喜欢积累诗句对联的同学,抄写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对联。

(3)喜欢画画的描绘春天的图画。

2、组织展示成果。

(1)请写作抽学将作品展示给全班看。

(2)抄写诗句的同学与大家分享佳词美句。

(3)请绘画的同学将作品展示给全班看。

三、宽带网络,拓展学习

1、老师导入:课文中、生活中,我们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发现了春天的美丽迷人,其实春天还有好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2、布置相关作业

(1)阅读宽带网,告诉我们有关城市代表性的市花。

(2)介绍你知道哪些城市的市花、自己家乡代表性的是什么花。

(3)交流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

①描写春天的古诗 ②歌唱春天歌曲

九、课后小结

十、作业布置

十一、板书设计

十二、课后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感人故事。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在我心中的第二课《回自己的祖国去》板书[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1、出示。(出示华罗庚肖像)板书:华罗庚指导读多音字:华:做姓时读huà还可以组词为"华山"。另一个读音是什么huá中华西华

2、你对这位老爷爷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资料)

3、师出示小资料

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24年初中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刻苦自修数学。1946年,在美国当教授。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还担任过多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感人故事。

三、自主读识

1、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

(1)利用自己的经验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至少两遍;

(2)自学生字,做到会认会写。

评价:看着大家规范地书写,听着你们朗朗的读书声,老师很为你们的学习态度和成果感到高兴。

2、检测

(1)老师想请每组的4号同学来接读课文,展示你们的读书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哪些地方是你能够帮助的。

(2)生接读,教师强调重点词语的读音

惊喜激动斩钉截铁遗憾尽力华罗庚渊博船舷

四、合作读议

(一)同桌读议

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然后和同桌说一说:课文中哪些词句表现了华罗庚回过的决心?

1、默读思考

2、同桌交流

(师:(出示课文插图)扫清了字词,同学们来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生1:华罗庚一家人坐船要回国。

生2:华罗庚和他的家人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师:请同学们默读1――9自然段,找一找你是从哪里知道华罗庚要回国的?

汇报:生3:从“我们?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这句话知道的。

师:能说说“斩钉截铁”这个词的意思吗?

生4:他一定要回国。

生5:意思是华罗庚回国之心很强。

师:真棒!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斩钉截铁”的意思是态度……(生齐答:很坚决!)。谁能用坚决的语气读一读这一句话?

生6:很有感情地读。

师:读得真好!男生齐读。

师:如此抓住重点句的重点词理解文章,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读书方法。请运用这个方法再认真读1――9自然段,想想你还读懂了什么?注意边读边想。

生:默读。

师:想好的和同桌互相交流,互相做补充。

汇报:师:谁先来谈谈你还读懂了什么?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随时补充。

生1:我读懂了华罗庚知道祖国解放了,心情十分高兴。

我是从华罗庚下了车,急疾步走进客厅,冲着他的妻子喊了起来:“中国解放了!”读懂的?

师:你真会读书,能读读这一句?(生读)。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样?

生2:读得很好!把华罗庚的急切心情读出来。

师:还读懂了什么?

生8:华罗庚想回国已经盼了很久!从“这一天总算盼到了”看出。

生9:老师,华罗庚的妻子也很激动。从“妻子快步迎上前去,接过报纸,心情激动地边看边说:我们怎么办?”看出。

师:同学们的读书本领真高!懂得从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去体会人物心情,老师真佩服你们!是啊,1949年月日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罗庚夫妇知道后都非常兴奋,非常激动,让我们把这份激动之情用朗读告诉大家吧。前后桌同学试着分角色朗读,开始。(试读后请一组同学全班展示)

(二)小组读议

1、华罗庚为什要回国?

学习提示:

(1)自主阅读,用――画出最打动你的词句,在书上合适的地方用文中词语或自己概括的方式批注。

(2)组内交流。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如果和你交流相同的内容,你认为需要补充可以继续发言。

(3)班级交流:以小组为单位,集体交流学习情况。

要求:其他小组认真听,如果有不同的地方可以给他们进行补充。

汇报:我们组画出最打动我的词句是:生:13自然段。(师:板书“奉献”)

师:自己再读读13段,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师:谁先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生1:我读了这一段话,感受到华罗庚非常爱自己的祖国。(板书:爱国)

生2:我长大后也要像华罗庚一样报效祖国!

师:真好,你也拥有一颗爱国心。此时此刻,你想对华罗庚爷爷说些什么?

生3:华罗庚太伟大了,在当时那么穷的条件下,他仍然要回国。

生4:我很敬佩华罗庚。

④引读小结。

师:听着同学们这么真挚的感受,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华罗庚当时说的话,齐读第13自然段。

师总结:华罗庚满腔的爱国激情,忠诚报国的赤子之心,无不激起每个炎黄子孙报效祖国的热情。让我们在雄壮豪迈的歌声中再次感受一番。(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五、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感情朗读。

师:多么令人感动的故事,多么令人敬佩的华罗庚啊,请自由读读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指名配乐朗读。

(指名上台表演读)

3、教师小结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这节课同学们学得愉快,读书也很投入,真让老师对你们刮目相看!。

六、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什么收获?

2、找出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话,背诵积累,指名反馈。

3、其他爱国志士的故事。

4、深情地朗读名言: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③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七、课堂检测:

填一填,背一背。

1、辨字组词。

组()坐()喊()夫()贫()

祖()座()减()天()贪()

2、不!把()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八、作业设计:

课外作业(任选一道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

2.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学结合老师指导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

教学重点:

1.默读听读,思考并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1.默读听读,思考并理解课文内容。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方式朗读,领会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

自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学生质疑:(谁回祖国去?为什么要回祖国去?回祖国去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回祖国去?)

二、学习新课

(一)认字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拼音、猜、问)

2.指名读全文,正音。学生评议,解决“华、冲”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4.生字卡片测读识字情况,将不认识的字贴在黑板上,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二)介绍时代背景,初步解答质疑

1.出示主题图,师讲解:

中国解放后,许多旅居海外的爱国人士都纷纷回国。华罗庚就是其中的一位。当他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后,心情异常激动,毅然放弃在国外的舒适的生活,优厚的待遇,拒绝了朋友的挽留,等上了回归祖国的轮船,准备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

2.了解到这些之后,该用什么语气读这个题目呢?

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课题。

3.你对华罗庚了解多少?谈谈他的主要科学成就。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

1.学生再次自己默读课文,勾画不理解的词。

2.介绍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

3.指导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解决刚才理解词语上的难题。

4.教师就难点提问:

(1)“这一天总算盼到了”中“这一天”指哪一天?该怎样读?

(2)华罗庚为什么回国?(通过阅读,要让学生明白华罗庚要把自己的学识献给祖国。)

(3)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把华罗庚回国的决心和当时激动的心情?画下来,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学生汇报中就应该指导朗读,尤其是“回自己的祖国去”这句话,一定不能理解为简单的重复。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并适当加动作表演出来。

三、全课总结

“把自己的`学识献给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这就是一个爱国科学家的满腔热情。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找找其他爱国科学家的故事,读一读。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2、运用自学结合老师指导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默读听读,思考并理解课文内容。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

2、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华罗庚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出画像,介绍人物

1、(出示画像)提问:同学们,这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你认识他吗?(华罗庚)

2、介绍华罗庚。

华罗庚是中国的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36年赴英国留学,1946年赴美国,1950年回国。他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研究,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

4、根据题目质疑。

问题:华罗庚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

(二)初学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能适当停顿。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提醒注意:华是多音字,当姓讲的时候读作“hua”。

3、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标出自然段。(十四个自然段)

4、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至九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至九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天总算盼到了”,“这一天”是哪一天?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学生:“这一天”指的是“祖国解放的那一天。”

学生:从这话句中可以看出来。“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板书:祖国解放

(2)在国外突然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你能想像华罗庚当时是什么心情吗?

学生:我想华罗庚一定很激动。

他一定很高兴。

(3)从哪儿看出他高兴、激动的心情呢?请你从书中找出相关的词语,用“――”画出来,再读一读。

学生:从“急步”一词可以看出他激动。“急步”就是很着急地走,他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绪了。

从“扬了扬手中的报纸”可以看出他很高兴。

从“斩钉截铁”一词可以看出他的决心。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1)过渡: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自己当时贫穷落后的祖国,而不在繁华的美国待着呢?

(2)默读第十至十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他为什么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去?

(3)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其他同学思考;他们两个人各自的想法是什么?

学生:美国教授瞧不起我们中国,他想留住华罗庚为美国作贡献。

华罗庚想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祖国,因为他热爱自己的祖国。

(4)自由读华罗庚说的话,讨论:他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板书:献给――不会遗憾――为祖国尽力

美国教授认为华罗庚回到自己的祖国是把学识抛掉了,而华罗庚认为不是这样;美国教授认为他这样做太可惜了,而华罗庚认为自己这样做才不会遗憾。这一切都说明华罗庚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板书:热爱祖国

(5)齐读华罗庚说的话。

3、学习第十四自然段。

齐读

(四)总结扩展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爱国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1、师生配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一读。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

解放斩钉截铁敬佩尽力

2、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3、全班交流汇报。

(三)扩词练习(开火车比赛)

封:封锁、封建、封闭

借:借口、借用、借钱

初:初中、初升、当初

渊:深渊、渊博

敬:尊敬、敬爱、敬礼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字词的含义,积累四字词语;

3.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重点难点

1.理解并领悟字词的含义;

2.感受祖国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课文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祖国的壮美河山和繁荣昌盛之景,让我们走进课文《神州谣》。

1.教师板书,学生书空并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本课字词,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第1小节,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1)我神州,称中华

生:“神州”又被成为“中华”,都指“中国”;山川很美。

师:中国除了被称为“神州”、“中华”以外,也被称为“华夏”、“九州”,所以我们身为中国人也被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学生齐读“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2)山川美,可入画

师:山川很美,美到什么程度呢?

生:美到可以画入画中,山川像画一样美。

师:是的,山川像画一样美。那你都见过哪些美景?

生自由回答。

2.师:哇!大家见过这么多的美景,现在就让老师扮演小导游,带领大家一起去看看祖国美丽的山川。

课件出示漓江、西湖、泰山、华山、黄山等照片,教师一一进行介绍,并点出每种景色的特点。

师:我们的祖国地域宽广,山河壮丽,真可谓是——神州大地巍巍中华。

生齐读“神州大地、巍巍中华”。

三、深入文本,体会情感

1.齐声朗读第2小节,找找写了哪些壮美的山川?用横线画出来。

学生画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教师给出加点字“奔、涌、长、耸”。

(1)师:谁来说说加点字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自由回答。

(2)四人一小组讨论:你从加点的字中读出了什么?

小组代表回答:

生1:奔,似乎让我看到了黄河的水,波涛汹涌,直奔天际;

生2:涌,仿佛让我看到了长江浩浩荡荡向东奔流;

生3:长,好像让我看到了长城像一条长龙般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

生4:耸,好像让我看到了珠穆朗玛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的雄姿。

教师一一总结,并补充相关资料,点出每个加点字都体现了这一景色的特点。

(3)课件出示“漓江、西湖、华山、黄山”的图片,让学生进行仿写。

(4)学生齐读第1、2小节。

2.朗读课文第3小节,提出你不懂的问题。

生1:什么是“海峡”?

生2:为什么要强调“台湾”“大陆”是一家?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请一位同学指出“台湾”和“海峡”的位置。

师:海峡指两片陆地之间并连接两片海域的狭窄水道,这里的.“海峡”指“台湾海峡”。

(2)课件出示台湾的历史问题。

(3)师:台湾与大陆是一家人,我们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3.学习第4小节

师:我们的神州大地不仅有风景秀丽的名川大山,还有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师:我们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生:56。

师:你都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生自由回答。

(1)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全体起立,手拉手,齐唱;

(2)教师小结民族情感;

(3)体会什么是“繁荣”?

学生联系生活理解什么是繁荣。

课件出示照片、视频,让学生感受“繁荣”。

四、课堂小结

师: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说一说。

学完这篇课文,我觉得我们祖国很伟大,景色优美,人民幸福,我热爱我的祖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五、课外拓展

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爱呢?

六、作业超市

1.用“三字经”的形式编写一小节描写祖国山河的小诗;

2.用镜头记录我们祖国如今繁荣昌盛的景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在文中学习本课生字“呜、惊、睁、趴、掉、塘、坛、眨”8个,积累词语“惊醒、睁开、池塘、感激、亮晶晶、花坛、眨着眼”7个。在田字格里正确描写“惊、睁、掉、塘、眨”5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借助文中插图、学过的字词讲讲故事内容。

4、学习课文懂得伙伴有难,应尽力相助的道理。

重点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读出感叹句和问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尽管自己能力有限,但也能帮助别人的'道理。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导入。

师:小朋友,公园里静悄悄的,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是谁在哭?原来是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它上不了岸啦!

2、师: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指名读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3、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1)什么时候送小蚂蚁回家?

(2)谁送小蚂蚁回家?

(3)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

(4)怎样送小蚂蚁回家?

4、小结: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一起来读读这一课的自学要求。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3、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词语,每个词语2遍。

(2)交流怎样记住生字。

“呜、惊、睁、趴、塘”都是形声字,部首表义,另一部分表音。

呜:整体认读音节,注意右边是“乌”。

惊:后鼻音,读准字音。

睁:翘舌音,后鼻音。

塘:比较塘—糖

掉:三拼音,读准韵母ao。

坛:比较坛—运

眨:正音,翘舌音,第三声。

(3)师:知道“萤火虫”和“睡莲”吗?老师这儿有两幅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萤火虫:腹部末端下方有发光器,到晚上,能发黄绿色光。

睡莲:花瓣很大,盛开后像一个小碗。

(4)师:字和词老师都检查过了,小朋友都回答得不错。现在,老师要检查读课文了。

学生接龙读课文。(正音纠错)

三、复习巩固。

1、抢读生字。

2、开火车读词语。

3、写字指导。

惊:左窄右宽。

睁:左窄右宽,写时注意左偏旁小的字,左边笔画要与右边笔画的上边取齐。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方法与过程: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课文重点:

2、4自然段。感情朗读训练点:

2、4自然段。

读说结合训练点:说说带齿轮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教学准备:生字小黑板。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出示火花,谈话:请大家看这张图片,它是由十张美丽的图画组成的。现在我想把它们都分开,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用刀裁、剪刀剪、铅笔尖在图片连接处戳孔后再撕开……)

过渡: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办法。你们知道吗?邮票就是采用其中一种办法来分开的。(出示邮票)

说起邮票这边上的齿孔,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邮票齿孔的故事》,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轻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识字,把记不住的字标出来。

3、合作识字。

“我说你找”。一人说生字,其他人迅速在生字条中指出。“我指你认”。一人指生字,其他人抢读字音,读准确为止。讨论:不好记的生字怎样记?

4、全班交流。

小黑板出示生词,指名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纠正字音。

还有哪些字记不住?请大家帮助你。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词,认读。

2、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认读,扩词。

3、指导生字书写。

观察字型、结构,书空记忆。提出需老师指导的生字,老师范写。仿写。

交流评议,改进书写。

四、学生写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谈话:出示邮票)谁知道这是什么?(板书:邮票)(撕开邮票)你们看,这些撕开了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齐课题)。

二、展示成果

1、读生字。

2、读课文。

3回答: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精读感悟

1、默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小组讨论:带齿孔的邮票是怎么发明的?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3、感悟:

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为突破口感悟。

(1)、“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看插图你能想象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学一学他的样子,理解“吸引”一6

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3)、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

4、朗读:

比较读——范读——练读——比赛读。

5、让学生撕一撕有齿孔的邮票,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

三、拓展

1、邮票的齿孔还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启发,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吗?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如:卫生纸之间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装袋,药品的包装袋等等。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小发明的实例,激发留心观察生活,勇于探究,乐于发现的兴趣。】

2、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此处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那位不知名的先生,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阿切尔,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同时还要顺着学生的思路,相机引导:牛顿到爱迪生,从伊琳娜到阿切尔,无一不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四、实践

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学习伙伴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收集一些邮票。

2.故事会。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这一实践活动的安排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加强了语文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五、书写

1学生观察,练习书写。

2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指导:“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

3、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写不好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撕邮票——困难教学反思:

扎思考———邮票打孔机

别针——解决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9

教学要求

1.学会15个生字和8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独体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前两天,同学们在学生字的时候,老师发现大家很聪明,有的生字不用教,很快就记住了。像洋芽(板书),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学会这些字的吗? 在我国的汉字中,有很多这类字。它们有什么秘密,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其中的奥秘,掌握这个决窍,能学会更多的字。

二、揭示课题读下面的字,并组一个词语。 马 木 虫 下 土 或 牙 鸟 巴 户 方 门

三、出示每一组字词句

1.指名读独体字女马,再齐读。

2.认一认女组词识记。

3.教学妈(妈妈)。注意后一个妈读轻声。指句领读,读准生字和词语。 说说:妈妈的妈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这两个部分各表示什么?(女字旁表示妈妈是女的,即字义;马表示妈的读音。)马和妈的读音有差别吗? 读第一组字词句。记住女、妈两个字。 句子里还有要求学会的字,我们放在下节课学习。

四、出示第二组字词句。

1.读一读,认识寸是一种长度单位,用手比示它的长度。说明很短小。村子是农民聚集居住地方。

2.说说村子的村怎样记。

3.读读第二组字词句。注意村子的子读轻声。

4.小结。 总结每组字的学习步骤:先认一认独体字,再想一想合体字跟两个独体字的联系,最后读一读词和句子,记住合体字(形声字)的意思和用法。(用小黑板出示学习步骤,提示学法。)

五、用以上方法自学其余6组字

六、检查自学情况

按教材顺序,一组一组进行。 重点指导最后一组:

(1)认识耳,用组词了解字义(耳朵、耳机)。

(2)认识闻,耳表示闻的意思,即听到。门和闻读音相近,表示字音。

2.做找朋友的游戏,巩固生字。

做法:

(1)把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字卡发给学生;

(2)拿合体字卡片的一位同学上台呼唤: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相关独体字卡片的两位同学上台答应:你的'朋友这里。按顺序站好。

(3)依序领读、组词。

七、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4个独体字(女、寸、父、耳)的笔顺与写法。

女:第三横长些,做偏旁时横不出头。

父:先撇后捺,做偏旁时写扁些。

八、课堂练习:抄写这节课学的12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读拼音写词。(略) 先各自在作业 本上写出( )里的字,再集体订正。

二、自学生字新词

根据书后生字表和词语表列出的生字和词语,进行自学。(在有困难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了解需帮助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2.认读生字新词。(注意粗体字的读音) 长城 雄伟 母亲 鱼缸 电脑 小可 乌鸦 一束 北边 盖

3.朗读句子。 重点指导长句子中的适当停顿。如: 我每天都观察鱼缸里的小虾。

四、识字写字指导

指导。

母:指导笔顺,笔画书写。口头组词训练(母鸡、祖母、父母)。

北:指导笔顺,笔画书写。口头组词训练(北边、北京、北风 )。

乌:与鸟区分字形。乌,黑的意思。没有点,好像眼被蒙住了,黑乎乎的一片。

2.写一写。课后练习2剩下的字。提示学生认真观察范字。

五、巩固练习

1.朗读句子(先指句读,再齐读。)

2.用生字组词语。(完成课后练习3)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 懂得要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

1、 识字教学。

2、 写字教学。

教学难点:

教会孩子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写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提问: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请同学自由发表看法。

2、在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 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想象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 请生再次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勾出生字。

3、 认记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读出生字读音。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并为它组词。

(3)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自由认记生字。

(4)请学生起来说说自己记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偏旁归类识字:抹——批——拱 惭——愧

加偏旁识字:区——驱 共——拱

换偏旁识字:沟——购 绳——蝇 渐——惭 瑰——愧

看字型识字:“墨”——墨是黑色的。

联系生活识字:

“价”,超市里写有“天天平价”。

“购”,粮站墙上写有“收购粮食”。

(5)用多种方法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记情况。(开火车、抢读、小组读、齐读、个别读等)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

2、同桌读课文,抽学生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4、请生评价老师读的课文。

5、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6、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了的?

7、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人物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8、图上的哪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9、假如你是戴嵩你会感到怎样?可是他却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练习用诚恳、和蔼的语气读戴嵩此时说的话。

10、练习读读戴嵩与牧童的对话,要读出牧童的天真质朴。

教师可以适时范读。

11、四人小组合作练读。在分角色读时,力争通过表情和动作把叙述部分的内表现出来。

12、请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在全班表演朗读。从表情、动作、语气三方面引导评议,以检查学生对“称赞、赞扬、和蔼、惭愧、拱手”等词语的理解情况。

13、想象当时的情况,人们听了会说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看看书中的学习伙伴有什么看法?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2、齐读课文。

二、指导学生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请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3、学生自由观察自己感兴趣的生字,并说说在写这个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相机点拨。

4、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

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的下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商:很像“摘”字的右半部分,但同字框里面不一样。

抹、挤、拱、批:四个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宽。

价:字内有三个撇,但最后一撇与前两撇不一样。

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旁和斜钩的写法。注意与“浅”比较。

购:左右都写得比较瘦长。

5、学生自由写字,教师巡回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面有课后题。

2、请学生读读句子,体会“一”的作用。

(1)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他画得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

(2)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说明画家的动作很快。)

3、请学生用“( )一( ),就( )。”

“( )一会儿( ),一会儿( )。”的句式说句子,写句子。

第22课 我为你骄傲

学习目标

1、会认“滑”等9个生字,会写“报”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课前准备

1、 实物投影仪

2、 句子投影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课前板书“骄傲”)你知道骄傲是什么意思吗?(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补充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为“我为你骄傲”(生齐答)通过预习你知道课题中的“我”是谁?“你”又是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老奶奶 “我” 送报的孩子 “你”)老奶奶为什么要说“我为你骄傲”呢?让我们在课文里寻找答案吧!

二、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2、 再读全文,做到通顺、流利 。

三、交流

1、 请学生指出自学过程中最容易读错的生字,全班正音。

2、 请班上朗读最好的学生分段读课文,老师用“我为你们骄傲”这句话来评价,请学生说说老师为什么为他们骄傲,铺垫“骄傲”在文中的意思。

四、朗读课文,学习词句

1、 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或者自己喜欢的句子。

2、 同桌互读互听自己画出的词语和句子。

3、 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师生共同评价。

五、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六、指导书写。

1、 请学生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2、 细看生字,说说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词语:

“ 玻璃”的“璃”右下部分是“撇折”“点”,不是“人”。

“碎”的右边要注意“十”字要写在两个人字的下面,竖不能伸到两个“人”的中间。

“继”的笔顺是先写“ 纟 ”,再写“米”,最后写“ 竖折 ”。

“骄傲”一词重点区别“平撇”和“竖撇”,“傲”字中间的横画要短,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3、 练习书写四个字、四个词。

4、 点评反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用多种方法认读生字、新词。

2、用投影出示一些句子,指名朗读。

二、自读感悟

1、 自由读课文,思考。

а。是什么事情,使老奶奶写了“我为你骄傲”这句话?(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说事情的经过)学生说到那里,就引导学生感情领悟到那里,进行感情朗读。如;

(1)想象“我”和小伙伴扔小石头时那开心、有趣的场面,想象在这种情景中“我”和小伙伴的神态、动作、语言,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2)当老奶奶知道玻璃窗被打碎了,她没有去追问,她在想什么?

(3)当老奶奶天天收到“我”送的报纸时,她又会想起什么?当老奶奶收到“我”积攒的七美元和一封道歉信时,又会想些什么?

ь。老奶奶为“我”的什么品质感到骄傲?(引导学生懂得做了错事,要勇敢地承认并及时弥补)

2、 分组或全班交流。

三、感情朗读,加深体会。

1、 分组练习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2、 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做了错事应当怎么办?是怎么解决的?

3、 回家把课文读给你的好朋友听,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听听他们的想法。

四、练习书写。

听写生字词。

五、积累语言。

1、 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得最好,用横线画出来。如:

(1)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

(2)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2、 读读抄抄课后词语。

光滑 破碎 飞快 轻松 骄傲 往常 自在

足够 真诚 顿时 继续 风和日丽

3、 交流评议,提高学生对文字鉴赏水平。

23 三个儿子

教学目标:⒈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⒉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⒊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预习要求:勾出生字,生词。标出自然段。读熟课文。

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爸爸妈妈都非常爱你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关三个儿子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⒈检查预习情况。

① 分小组读课文,比一比,看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通顺。一小组读1—2自然段。

② 抽生说说你勾出了哪些生字,生词?

⒉认记生字。

① 师出示生字卡片,生借拼音齐读。

② 自由读生字记住读音,自己觉得难记的多读几遍。

③ 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④ 给生字找朋友,组词。抽生说,师将词板书。生再齐读。

⑤ 记一记。同桌互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

⑥ 用考一考,读一读等方法巩固生字。

⒊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① 生字朋友能帮你把课文读得更通顺,更流利。咱们一起试试吧!齐读课文。

② 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③ 自由读课文二,三,六自然段,用横线勾出三个妈妈说的话。

④ 抽生读,其他人评价,读得好不好,为什么?(前两位妈妈自豪的语气,第三位妈妈平稳的语气)

⑤ 师引读,自由读。

⑥ 听课文八至十一自然段的朗读,说一说,三个儿子在见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时,分别是怎样做的?读时语气应有什么区别?

⑦ 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读表现出三位妈妈提水的辛苦。

⑧ 自由读,齐读。

⑨ 假如你就是那位老爷爷,你会怎样说?(练习读好老爷爷幽默,风趣而有意味深长的话)

⑩ 四人小组里两人一组,互相评价,哪些句子读得好,哪些句子需要改进。

⒋齐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⒌提出要求;倡议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

二课时

一 复习生字。

1 抽生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2 快速抢读生字。

3 齐读。

二 学写生字。

1 齐读生字。

2 范写容易写错的生字,生认真观察,认真听。

①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拎”字最后一点。“桶”右上的一点,“膊”字右上的一点。

“荡”是上下结构的字。

②生回忆书空以上几个字。

3 写美观。请生自己观察,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得更漂亮?抽生说师范写。

4 生练习写字。

三 课后练习。

1 齐读。

2 说说这段话的意思。三个孩子同时做一件事用“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式来说。

3 自己再读读,想一想你能用这个句式再说一句话吗?

四 四人小组排练表演课本剧。老师巡视,随机点拨。重点指导:

1 人物的语气。

2 人物的动作。

3 人物的表情。

苏 虹

24。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学目的:

1、 会认“具”等11个生字。

2、 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德。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看图提问:

①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

②板书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二、 授新:

(一) 学习生字

1、 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2、 借助拼音学习生字。

3、 开火车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 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 再读课文,把课文每一句话读正确,读流利。

2、 引导全体读书。

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 开火车指1名朗读各段。

4、 相互交流的说说:你觉得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 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1、 朗读感悟8—13段。

a、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到你最受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b、指名朗读,并引导全班学生读好句子。

c、分角色读好8—13段。

2、 朗读感悟1—7段。

a、课文中的这位小朋友什么也让妈妈给他买,是不是他不喜欢玩具?是不是他不喜欢穿好看的衣服?

b、再读课文,感悟小兵喜欢玩具的心情。

c、分角色朗读课文( 1—7段)

3、 朗读感悟最后两段。

a、指名朗读。

b、交流:读了这两段,你想说什么?

4、 默读课文,升华情感。

a、请同学们再次静静地默读课文,读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b、学生交流,老师参与总结:是啊!愿大家都学会关爱父母,关爱身边的每个人。

三、 课后作业

1、 把小兵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2、 平时做孝敬父母的事。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用字词句,能自己阅读课外书籍,学会查找资料。

2、完成巩固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查字典,真正用好字典这一工具书。

难点:学会自主阅读。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查字典

1、小朋友们,你们已经学会查字典了,也和字典这位小老师教朋友了,今天,我们又要在字典这个小老师的帮助下学习一份资料。

2、出示资料《庄稼的保护神》

3、明确要求:先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4、请学生按要求查字典,查完之后认真注好音,然后小组认真读,千万不能读破句,不添字,不漏字。

5、每组四人进行朗读交流,并派选一人进行朗读。

6、全班齐读这份资料。

二、学习多音字

1、出示句子

“粘住小虫,卷入口中,常常百发百中”,两个中的读音都一样吗?

2、进行查字典

3、交流读音 中 中国 中午 中级

百发百中 说中

4、再读这句话,读准字音。

三、学习写话

1、小朋友,请看漫画,说说你看了漫画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先想一想,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2、看漫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青蛙吃害虫,害虫吃庄稼,人吃庄稼和粮食,知道这是自然界的生物链,说明青蛙与我们息息相关。

3、我们应该保护青蛙,保护青蛙等于保护我们自己。

4、进行写话训练

要求:语句通顺,讲清道理。

5、交流评比

四、完成巩固练习

1、按下列汉字的音序排列汉字

哇 角 轮 坝 趣 奇 改

2、看拼音写词语

jiao shui nai xin lan he ba

( ) ( ) ( )

gan ji shen qi hang biao deng

( ) ( )( )

you xi you qu shi fei

()( )( )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写好铅笔字。

2、读读背背

3、完成巩固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写好字,学会观察。

2、难点:进行读背的训练,读中初步感悟。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1、出示题目要求

写好铅笔字。

2、出示要写的字丽 言互

读字 说说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找出这里的字都有一个长横,想想怎样写好这一个长横。

4、进行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写字的心得。

二、教学第三题

1、明确题目要求:读读背背

2、出示成语

披星戴月流星赶月众星托月烘云托月

3、自读成语 抽读成语

4、联系课文和实际 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

流星赶月:形容非常迅速,好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快。

众星捧月:在许多星星的.衬托下,月亮更加美丽。

烘云托月:绘画时用烘托云彩的方法来突出月亮,侧面烘托。

5、有感情地朗读成语。

6、进行背诵。

三、完成巩固练习

1、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反犬旁() ()双耳刀() ()

反文旁() ()走字旁() ()

2、组词

施() 拔( )陪( )

拖() 泼( )部( )

拦() 航( )戏( )

栏() 船( )找( )

3、写近义词

宽阔( ) 等待( )

兴奋( ) 特别( )

4、填词

披( )戴( )()来()往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词语。

3.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显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感悟同心协力方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词语。

难点

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显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感悟同心协力方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教学模式

教具 投影片或图片、课文录音、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读、悟、演、评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1.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不过,能自己读懂故事并学着讲故事会更有意思。咱们今天要读的是一个关于小伙伴的故事。

2.读题。讲解:伙伴就是同伴,好朋友。

3.提问:你有好伙伴吗?你们经常在一起干什么?

4.过渡:故事里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它们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

二、初读指导。

1.看图读故事开关和结尾。

(1)看图读开头。

①映示投影片1,指名回答三个小伙伴是谁。

②从图上能看出它们干什么吗?

③所以故事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

a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好句中停顿。

b指导感情朗读。

板书课题。

二、1.小黑板先后出示下列词语:小野猪 小袋鼠 小象

指名读、齐读。

――出示第一自然段的文字投影。生字“同”用红色标出。

教学步骤 “一同”上山栽树还可以怎么说?

(2)看图读结尾。

①映示投影片2,问:这幅图上画的什么?

②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导认识用红笔标出的生字“啦”“拉”“跳”。

③再次映示投影片1,问:读了故事的结尾,知道三个小伙伴已经栽好了树。你们再看看这幅图,读读开头,细心的小朋友会有疑问吗?

(没有工具两手空空怎么栽树呀?)

2.引入故事中间部分。

(1)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栽树的步骤,相机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

挖坑 施肥 培土 浇水

(2)可是——

出示: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

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

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

①指名读句中“没有”和“怎么办“。

②自由读三句话,要求读出问话语气。

③分小组读,相机指导。

(3)是啊,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可怎么栽树呢?同桌猜猜三个小伙伴会怎么办。

(4)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将第二至五自然段读正确,读流利。

(5)检查自读情况。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看图听课文录音。

三个小伙伴什么工具出没带却栽好了树,多有趣!要是能把这个故事有声有色地讲出来,演出来,比听它更有意思了。

2.指导讲、演故事。

(1)交流:三个小伙伴,你喜欢谁?为什么?

(2)练读课文,要求:把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自然段好好读读,让老师和同学听了也喜欢。

(3)汇报朗读,评议,教师重点指导读好下列语句,体会小动物们自告奋勇,承担责任。

①“不要紧,不要紧,我有……”

三个小伙伴都这样说,说明他们都很积极主动。 (指图)你们看,这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多高兴啊!我们高高兴兴地来读这句话。

分组读,表演。

②a“啦”在句子末尾,读轻声。教师示范读,学生齐读。

b指名读“拉”和“啦”。同桌动作演示。

c怎么记住这个是拉,那个是跳呢?(引导学生注意偏旁部首)

指导感情朗读。

指名度读,强调要读出三个小伙伴十分高兴的语气,而且形之于色。

评议后分男女生读。

(5) ①问:哪些小朋友猜的和做事里讲的差不多?

②出示下列词语,开火车读。

不要紧 嘴巴 鼻子 拱 把 就

③指名读第二至五自然段,相机指导。

教学步骤

(1)交流:三个小伙伴,你喜欢谁?为什么?

(2)练读课文,

(3)汇报朗读,评议

①“不要紧,不要紧,我有……”

三个小伙伴都这样说,说明他们都很积极主动。

②“不一会儿……”他们都不偷懒,相互配合得多好!

(4)难怪树栽好了,它们那么愉快。齐读结尾。

(5)师生听配乐边读边表演。

(6)自由练习讲演。

(7)指名上台讲故事,戴上头饰表演,评选“故事大王”和“小演员”。

二、总结

小朋友们在一起做事、玩耍,就应该像这三个小伙伴一样,发挥自己的本领,劲儿往一处使,才能很好地完成,得到快乐。

四、指导写字

(2)要求:把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自然段好好读读,让老师和同学听了也喜欢。

(3)汇报朗读,评议,教师重点指导读好下列语句,体会小动物们自告奋勇,承担责任。

板书设计

19.三个小伙伴

小野猪

小袋鼠

小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重点段落能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2、关心童话中的"人物”,能与他们“对话”,并从中受到启迪。

3、教育学生帮助有困难的人。

重点难点:

1、把握角色特点,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2、理解小杉树为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出示课件,导入新课。(板书:松树、杉树、青藤)

导入:小松树、小杉树和小青藤共同生长在山冈上的一片小树林里,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请同学们翻到课本143页。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一、出示课件,引入情境

二、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学生齐读。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1、初读课文找出小松树、小杉树、看到大海时是怎么说的?

小松树高兴地对伙伴们说:“啊,我看到大海了,我看到初升的太阳了!”

小松树身边的小杉树踮起脚跟,嚷嚷着:“看到了,看到了!有飞翔的海鸥,翻滚的波涛,还有点点白帆……”

2、除了小松树、小杉树还有谁想看大海,而小青藤它自己能看到大海吗?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找出:

小青藤为了看大海是怎么做的?

小杉树和小松树又分别是怎么回答的?

“杉树哥哥,请您扶我一把,让我看一眼美丽的大海一个微弱的'声音从地面上传来。

微弱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指名读、女生读

小青藤是这样的懂礼貌,小杉树的态度又是怎样呢?

小杉树不耐烦的说:“哎呀,你这么瘦小,站都站不稳,也想看大海?”

看着小青藤难过的样子,小松树俯身对小青藤说:“来呀,小青藤,你就顺着我的身子爬上来吧!”

指名读

小松树又是怎样做的呢?可以看出小松树什么样的品质?

看着小青藤难过的样子,小松树俯身对小青藤说:“来呀,小青藤,你就顺着我的身子爬上来吧!”

板书:乐于助人

3、通过小松树的帮助,小青藤最后看到大海了吗?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7自然段,找一找小青藤看到了什么?

终于,在一个明媚的清晨,小青藤也兴高采烈的嚷开了:“啊,太美了,我看到了辽阔的大海,绿色的岛屿,还有航船上飘扬的旗帜……”

小青藤只看了这些吗?它还会看到什么呢?

它看到这些美景的心情又是怎样呢?请同学们用句子中的词语回答。

小青藤又是怎样做才看到这些美景的呢?

小青藤高兴极了,他使劲往上一蹿,攀住了小松树的腰,不断地向上爬呀爬。

请同学们找到小松树爬树的动词,并圈出来。

4、对比句子

小青藤高兴极了,他往上一蹿,攀住了小松树的腰,向上爬呀爬。

小青藤高兴极了,他使劲往上一蹿,攀住了小松树的腰,不断地向上爬呀爬。

使劲就是用力不断地是指爬的时间长还是短呢?我们可以大胆的想一想也许小青藤爬了一个月,也许他爬了三个月,也许它爬了一年才爬上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小青藤爬树的这个过程怎么样?(非常艰辛)

跟老师一起边读边表扬爬树的动作,感悟小青藤爬树的艰辛。

小青藤爬树爬的这么辛苦,他放弃了吗?从这里可以看出小青藤什么样的品质?(板书:坚强、努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小青藤终于看到了大海。

四、青藤和小松树热烈的拥抱着,小杉树惭愧地低下了头。

思考为什么小杉树会惭愧的低下了头?说明了小杉树是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知错能改

五、小组讨论学了这篇课文,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六、教师总结: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小松树主动去帮助别人;还要学习小杉树做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更要学习小青藤的坚强、努力。

七、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4

课文内容: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歌中的敕勒川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周围的广大地区。北有大青山挡风,南有黄河迂曲补水,乃是游牧民族十分向往的冬夏两宜的肥美牧场。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和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教学设想:

本篇课文是首民歌,仅仅有27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壮阔,富饶,幸福安康的草原生活,本课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风格朴素、意蕴真淳,语言浅近明快。所以本课以阅读欣赏为主,以课件为辅助给学生美的的体会进而美的教育。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学习用动静结合来体现草原美的写法。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大草原的富饶、广阔和美丽,体会敕勒族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感受作者那种对大草原那种无比喜悦和热爱之情。

4学生会背诵这首民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上课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创造一个宁静的氛围,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把学生带入一个美丽的梦景。

2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教师在黑板上板题目:敕勒歌。

二初读全诗,字词释义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读准诗中“见”的音。)

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4全班齐读古诗。

二、分步解读,把握诗境

1解题意。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所唱的牧歌。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①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

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

③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虽然诗中没有写人,但诗中并非无人,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在这样“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1)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2)尤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3)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三、再读本诗品悟诗意

1让学生再读课文,由诗入画。

这是一幅图画,远远的是雄伟的阴山,向天空看蓝天白云,美丽的草原无边无际,天地相接,轻风一来,牛壮羊肥,若隐若现,这是多么自然的和谐图呀,我们经常讲,要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那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生活吗?

2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课件展示草原风景,教师配乐朗读)

“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四、学生背诵本诗。

1给学生读背时间。

2教师利用课件练习,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ìlè()qióng()庐见()牛羊

天似()笼()盖

3全班学生齐背本诗。

4观察课件展示风景,配乐背诵。

五、总结

《敕勒歌》把草原的清新、辽阔,把敕勒川所散发的山野草地的特殊气息尽收诗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美丽画卷,可谓“诗中有画”。它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直白如画,艺术概括力极强。宋代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这首民歌风格奔放、雄健质朴,寥寥几句就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内蒙古独特的壮丽景色,反映了敕勒族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这不正是人们向往的人类生活的天堂。

六、用课件播放《天堂》这首歌,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板述设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草原美景

背景:阴山下

全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特写:风吹草地见牛羊

小学二年级语文《敕勒歌》教案2

一、文本解读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之一。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发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全诗风格豪爽,语言明白如话,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三、教学重点

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教学难点

想象并体会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体会敕勒人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学课件

六、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歌”入题,介绍诗歌朝代及民族特点

1、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在什么情况下唱歌?

2、板书课题,讲解,齐读课题。

敕勒,指敕勒人;敕勒歌,就是敕勒人所唱的歌。

3、介绍敕勒族,了解其民族、地域特点,板书课题。

敕勒人,生活在1500年前的中国北方,历史上称为北朝。敕勒人饲养牛羊,逐草而居——哪里有水草,他们就把牛羊赶到哪里,就把自己的家安在哪里,一个个圆顶大帐篷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用自己的独特语言歌唱自己的家乡,歌唱自己的生活。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北朝民歌——《敕勒歌》

二、播放音乐范读视频,欣赏诗歌

他们唱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讲解:野的读音,古音读ya ,现在统一读ye

三、学生练习朗读,初步识字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识字指导。

出示生字词认读(6个生字——似、庐、笼、盖、苍、茫)

带拼音认读,去拼音认读,认读词语

3、指名朗读诗歌,评价字音是否准确。

四、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1、同桌互助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2、推荐读,读正确,读流利。

3、师生配合读,读出节奏和民歌的韵味。

4、看课文插图,想象画面,练习朗读。

五、学习诗歌,理解感受诗歌意境

1、紧扣“歌”的特点,借助图片,学习第一句

“川”平地;敕勒川,就是敕勒人居住的大草原,在我国北方,今天的内蒙古、阴山一带。

播放图片,理解地域特点。

2、看了图片,你觉得那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3、在敕勒人眼里,天是什么样的?地又是什么样的?

理解“穹庐”,图片出示蒙古包,指导理解。(敕勒人用自己熟悉和最亲近的帐篷的圆顶来比喻辽阔的天空,形象可爱。)

4、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指读:谁来试着读一读这一句?

师生合作读:我来用敕勒人的话来说,你们来读诗歌。

男生、女生赛读,齐读

3、小结:这一句,交代了敕勒人生活的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草原的辽阔,和他们对自己家园的喜爱。(板书:喜爱)

4、借助插图,发挥想象,学习第二句

请大家仔细看课文的插图,说说你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大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天蓝蓝的,草原没有边际)

理解“苍苍”“茫茫”。板书:天苍苍野茫茫

看图想象,指导朗读。

一切都是那么辽阔,那么安静。忽然,一阵风吹过,草儿低下了身子,弯下了腰。这时候,你们看到了什么?

想象,引读,理解,感受草原的壮美、富饶。

5、小结:这一句,辽阔安静的画面一下子鲜活起来,辽阔的天空,壮丽的草原,风中的牛羊,让我们感受到敕勒人对自己家园的赞美。板书:赞美

6、欣赏画面,听歌曲《天堂》

深情的歌唱,让我们仿佛走进了辽阔的草原,看到了巍巍的群山,鲜嫩的水草,肥美的牛羊。

六、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七、推荐诗歌,拓展积累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推荐北朝民歌的另外两首名作。这两首民歌和敕勒歌一样,语言明白如话,风格豪爽,塑造了两个不同的英雄形象,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企喻歌》(其一)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需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坡。

《木兰辞》(节选)

开我东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户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之间说说自己的理解。

3、提出不明白的问题,集体讨论。

4、练习朗读,体会人物的形象。

八、板书设计

敕勒歌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热爱赞美

小学二年级语文《敕勒歌》教案3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粗犷古朴的意境,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感受草原的美丽。

3、感受中华经典诗词的魅力,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与传承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意境,感受草原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丰富认知

1、设置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见过什么样的风景呢?由此引出草原风光(配图欣赏)。

2、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去过草原,并且对草原的美景作了生动的描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是怎么说的——(师配乐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3、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美吗?为了表现草原的美。老舍先生这段话共用了200多个汉字。然而,早在1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仅仅用了27个汉字、短短的一首诗歌,就把草原的美表现出来了。你们知道是哪首诗歌吗?

师:对!正是我们早已熟悉的那首——《敕勒歌》(板书)

二、练习朗读,读出韵味

1、听录音范读。

2、学生练习朗读《敕勒歌》,要求注意速度、重音和停顿,读出诗歌的味道。

3、再次自由朗读《敕勒歌》,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三、理解诗意,体会诗境

根据总结出来的问题逐一解决:

1、“敕勒”是什么意思?

2、“川”是什么意思?

3、阴山在哪里?

(读完这一句之后,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4、穹庐是什么意思?

(天似穹庐,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天比作穹庐。解释穹庐的`意思,想象天似穹庐的景象。思考为什么把天比作穹庐,体会敕勒族人对于草原的喜爱之情。)

5、苍苍和茫茫是什么意思?书写“苍”、“茫”两个字。

(苍是湛蓝的颜色,茫茫是说草原和天空的界线看不清楚。天空,一片湛蓝;草原,一碧千里,这是一幅静态风景图。与下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动态景色对比。请学生上台表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同时思考为什么只有当风吹过,草低伏,才能现出成群的牛羊呢?这说明草长得怎样?牧草长得如此茂盛,牛羊一定长得十分的——(肥壮),牛羊长得如此肥壮,就现出了牧民生活的——(富足)。)

6、小结:学到这里,相信草原的辽阔雄伟、富饶美丽,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敕勒族人民为什么把他们生活的草原写得这么美?他们赞美草原是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呢?(板书:热爱家乡)

过渡:正因为这首诗歌不仅写出了草原的辽阔雄伟、美丽富饶,而且表达了敕勒族人民热爱家乡的感情。整首诗中画面有静有动,色彩富于变化,仅用27个字,传达了如此丰富的内容,这正是这首诗流传了1500多年仍然具有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直到今天,还没有哪一首描写草原的诗歌,能够超过它。无论哪个人,也包括我们,只要有机会来到草原,心中涌起的一定是这首诗,口中念出的也一定是这首诗。让我们一起,再来美美地读读这首诗吧!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听着你们清脆、明亮、甜美的读书声,我终于明白:这么美的文字,之所以能够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是因为有一代代的少年儿童,一直都在学习它。我们可以想象,这首诗歌诞生后——

300多年过去了,少年时代的李白,和唐朝的孩子们一起,用清脆的声音读着——(生齐读——敕勒川……)

又是300多年过去了,少年时代的司马光,和宋朝的孩子们一起,用明亮的声音读着——(生齐读——敕勒川……)

时间如流水,转眼又过去了600多年,少年时代的纳兰性德,与清朝的孩子们一起,用甜美的声音读着——(生齐读——敕勒川……)

2、像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诗词作品,就叫作——经典(板书:经典),像《敕勒歌》、《江南》、《春晓》这样一篇篇经典诗词,像《论语》、《西游记》这样一部部经典著作,就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板书:文化)。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少年儿童,作为新生的一代,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所以——

今天,我们要读——(生齐读——敕勒川……)

将来,我们的子子孙孙仍要读——(生齐读——敕勒川……)

3、我相信,只要这种清脆的读书声永不停息,中华民族文化的薪火就会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孩子们,传承文化,我们任重而道远!

4、利用多种形式朗读传承经典。

五、课后作业

1、课后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将你体会到的《敕勒歌》中的场景用水彩笔画出来。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结合儿歌学习6个带有“方”字的新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字音、分析字形,能正确规范书写4个生字。

3、懂得汉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辨字音,析字形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看看它是谁?(出示“方”)

师:“方”字怎样写?(学生书空)

师:你以前在哪个字里见到过它?(学生思考、回答:放、房)

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字形。

导入:“方”字除了这两个朋友,它还有很多新朋友呢!它们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儿歌中。(学生朗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字音

1、朗读课文,要求:书平放,手指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音。

2、师:你发现方字的`新朋友了吗?

学生圈画出生字,用括号括出词语。

交流:我找到了什么词中的什么字。

3、小组内学习生字字音、词语读音。

检查各组字词读音。

4、游戏:猜猜我是谁?

(二)学习字形

1、出示:防妨。

(1)读字音、读词语。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学生自由发言)

指导:左边的耳刀和“山”有关系;古时候对女子有一种偏见,认为女子总是妨碍别人的利益,所以“妨碍”的“妨”有个“女字旁”。

(3)换词理解“妨碍”。

2、小组学习“芳、纺、访、舫”。

3、汇报交流。

芳: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纺: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出示图片理解纺织厂、纺车、纺线。

访: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

舫: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出示图片理解石舫,简介“石舫”。

4、看图猜字。

芳、纺、防、舫

师:方字想说话——(访)

我的名字叫做“方”,我和她做好朋友。——(妨)

(三)写字

1、把生字按结构分类。

2、观察几个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

3、范写“防”,书写“防”。

投影并评价,改正。

4、自己练习书写“纺”。

三、回顾全文。

拍手读课文。

四、拓展。

出示带有“方”的其他字。

五、布置作业。

搜集“方”的其他好朋友,和它们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