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有关大班数学教案锦集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一、 活动目标
1、 体会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感知一些比较直观的特征。
3、 认识元、角、分,并能进行换算。
二、 活动准备
1、 活动材料:和幼儿一起收集1角、2角、5角、1元的人民币若干。
2、 经验准备:会10以内加减运算、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三、 活动重难点
1、 活动重难点: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2、 指导要点:通过情境的熏陶和体验,在指导下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四、 活动过程
1、 进行“猜价钱”的.游戏,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对钱币的注意。
(1)、教师出示一个金元宝的储蓄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想要这个存钱罐吗?”
(2)、提问“那你知道买这个存钱罐要多少钱吗?”教师引导幼儿猜价钱,“你猜得贵了、还是便宜了。。。。。。”加深幼儿对数的大小的体会。
(3)幼儿猜中后,请他们看存钱罐上得标签:18元。
2、引导幼儿初步探索人民币的兑换:1元=10角。
(1)、教师提问:“小朋友乘过城市公交车吗?它需要多少钱呢?”
(2)设置问题情境:“可是如果身边没有1元的纸币和硬币,只有一些1角、两角的零钱,你该怎么办呢?”
(3)、同桌两个小朋友可以拿出学具来摆一摆,比比哪个小朋友想出的方法多?
(4)、幼儿操作钱币,教室巡回指导。
(5))、幼儿分享兑换汇报的方法。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拿?
(6)、依据幼儿的表达,教师请幼儿把自己的钱拿出来粘贴并展示出来。
1元=10个1角=2个5角=1个5角2个2角1个1角=1个2角8个1角=3个2角4个1角
“1元钱原来可以付10张1角,也可以2张5角。。。。。。那么你知道1元等于几角吗?”
“那10角等于几元?”
3、 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元、角的关系。
(1)、教师提问:“小朋友不仅认识了这么多人民币,同时也知道1元=10角,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道有趣的兑换题目。”
(2)、教师出示图片:2角能换( )个1角。
(3)、在操作中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是“换”,如何是等价。
(4)、在此基础上再出示其他各题:如1元能换( )张5角,1元能换()张2角。
(5)、师生共同核对结果。
(6)、请幼儿完成数学幼儿书第10页中的内容。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学会如何分类。
2.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树叶图片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三角形、圆若干。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美丽的大森林里来了许多的小动物,小朋友们喜欢他们吗?还记得我们学的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吗?小朋友们一起来唱一遍。(播放课件)二、创设情境说呀!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森林动物超市开业了,许多动物都来逛超市了,逛累了,小动物们就找了三间小洋房休息,小动物们都想去休息。我们来看一下都有哪些小动物?
1.出示图片——小白兔、小花猫、小喜鹊、小山羊、啄木鸟、大老虎、大狮子、大象、小青蛙、小海豚、小乌龟2.师:只有三间房,这么多动物要住,怎么分才能使小动物们满意呢?小动物们都为难了,请小朋友帮忙分一下。请你讲一下这样分的理由。
3.幼儿小组讨论分法。
4.找幼儿试着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
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小动物的颜色、活动的范围:水中的、陆地的、空中的,按身体的大小,按凶猛程度或者其它特征来分。
有的小朋友说“老虎和狮子最厉害,他们分一间屋”
“小喜鹊、啄木鸟一间屋,他们都会飞”
“小青蛙、小海豚、小乌龟一间屋,他们都会游泳”……小朋友们替小动物分好房子,小动物们都休息了,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轻松下吧!
三、游戏——图形宝宝游戏要求:幼儿进行比赛,图形宝宝组合的船,分的又快又对获胜,可以获得小红星。(课件展示)按形状分类并统计按颜色分类并统计四、幼儿动手操作自主分类:
1.师:小朋友们分的本领着么大,来帮老师一个忙好吗?
让幼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图片让幼儿按自己所想动手分类并计数。
2.让幼儿说出分类理由。
3.师总结:我们应该按照形状,颜色,事物的性质来分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这节课的表现可真好啊!老师决定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操场做游戏,小朋友们听老师的口令,男孩站一队、女孩站一队,我们一起排着队去做游戏。
教学反思
在上节课分类学习中,孩子们对分类的内容已经掌握,我也做了一些提示,所以在每组捡物品当中,进行得非常顺畅。
开始教师就把东西乱七八糟地丢在教室中间,让孩子们亲自体验杂乱无章的生活,即不美观、又不卫生,这样孩子们就产生了收拾的欲望。在收拾当中要按秩序有条有理,物品要按分类的摆放收拾。
这节课较好的体现了理念。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分类、整理方法体现了动手能力、交流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孩子们有了这样的体念,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分辨自身的左右,并用“左”“右”等词正确表述方向。
2.尝试能以自身为中心来区分左边和右边
3.体验与同伴玩方位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分辨自身的左右
难点:能以自身为中心来区分左边和右边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已有左右的意识
物质材料准备:关于手方位的ppt、红圆点若干、炸弹(写有要求的纸团)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手)
两颗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打一人体部位)
二、分辨自身的左右
(一)强调左右手的作用,加深对左右的认识
师:咱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小手都能做些什么呢?它们的名字是什么?怎么区分这两只手呢?
(二)游戏:看图猜左右手
游戏玩法:当我点出一张图时,请你们快速仔细地看看,这个手势用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如果你觉得是左手,就请站到你左边的线后,如果你觉得是右手,就请你站到你右边的线后,并做出与图片一样的手势。
(三)找一找身体左右一样的部位
师: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有着很多像左手和右手一样的好朋友,看看自己的身体,你能找出像这样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
(四)游戏:看谁做得对
听口令做动作:1.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2.伸出你的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3.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
4.右手拍右边小朋友的腿,左手拍左边小朋友的.腿
(五)师生共同小结:以自己为中心,左手的这边叫左边,右手的这边叫右边。
(六)"说一说",请小朋友看看自己身边,说一说自己的左边有谁,右边有谁。
三、游戏:丢手绢
游戏玩法:(1)围成一个大圆圈,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唱起《丢手绢》歌谣,被推选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行走或跑步。
(2) 丢手绢的人走着走着,趁别的小朋友没有看到的时候,悄悄把手绢丢在其中一个小朋友的身后,然后继续转。
(3) 如果丢下的手绢被这个小朋友发现了,这个小朋友就必须拿起手绢赶紧去追,追上了那个丢手绢的人后,丢手绢的人站到自己原来的位置打开手绢,根据手绢里的要求把新的手绢转移给小朋友,游戏继续;
(4) 如果追不上,丢手绢的人跑到了这个小朋友的位置上,这个人就得站到丢手绢人的位置打开炸弹,根据手绢里的要求把新的手绢转移给小朋友,游戏继续。
活动总结
本活动的目标是在学习分辨自身左右的基础上尝试以自我为中心分辨左边和右边。我在设计此活动时,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第一环节中以猜谜引入大大的提高了学习兴趣,采用让幼儿看图猜左右手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中有了“左”、“右”的空间概念经验, 再通过看谁做得对的游戏辨别自身左右并引导幼儿发现在、总结靠左手的这边叫左边,靠右手的这边叫右边,从而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边和右边,最后还是通过游戏突破并巩固难点。学习的内容转化为游戏的形式,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同伴之间有充分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了幼儿的团体意识,也激发了幼儿玩方位游戏的兴趣。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但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在每做完一个动作之后,我应该全盘检查一下孩子们的具体动作。有不足,才会让我更努力的做,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立方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2、能开动脑筋设计制作教具。
活动准备:
1、正方体积木若干、同样大小的白色及彩色的正方形纸若干。
2、制作礼盒的平面图形若干、正方体的插片若干。
3、胶水及彩色水笔。
活动过程:
1、 分组操作,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第一组:做礼品盒。用画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的图形纸,动手动脑做成礼品盒。
第二组:做数学角教具。“数一数,这块积木有几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的面,就拿这样的正方形的纸,在每张正方形的纸上写1个数字或符号(+、一、×),写好贴在积木的每一个面上,供数学教学游戏用”。
第三组:让积木变漂亮。“这些积木旧了,你们数一数它们有几个什么形状、大小是怎样的面?”“请你选用大小、形状一样的彩色纸,把积木贴起来。”
第四组:插积木。用插片插出一个正方体。2、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1)“礼品盒是什么形状的?数数看,它有几个面,大小是怎么样的?是什么形状的'面?”
(2)“你们给数学角做的教具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几个什么形状的、大小是怎样的面?每个面有几个数字?”“用你们做的玩具,合在一起给小朋友出一道算术题好吗?”
(3)“这些五颜六色的积木真漂亮!数数看,一块积木用了几张什么形状的、大小是怎样的纸贴好的?你们把积木摞在一起吧。”
(4)“插了这么多积木,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插好一块积木需要用几块插片?插片的大小一样吗?一共有多少块积木?能用这些积木搭成一个大正方体吗?试试看。”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钟,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转规律。
2.通过辨一辨、说一说、拨一拨等形式,能正确辨认整点与半点。
3.感受时钟与人们生活、学习的关系,培养初步的时间意识。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
能正确辨认整点与半点
活动难点:
在正确区分时针、分针的基础上准确拨出整点与半点
活动准备ppt课件、教师钟面模型、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小朋友们猜猜是什么呢?
2.师:谜底是什么呀?小朋友们见过没?在哪里见过?它是让我们干什么的?
二、认识钟面,了解钟面的主要结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钟,和它变成好朋友吧!(教师出示钟面模型)
师:小朋友们来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数字、时针、分针)
师:钟面上的针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师小结:每个钟面上会有1-12这些数字,12在最上面,6在最下面;又短又粗的叫时针,又长又细的叫分针;时针和分针都是绕着数字1-12转动的,分针走的快,时针走的慢。
三、探索时针及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时针和分针是是怎样绕着数字转动的呢?从哪个数字开始走?
幼儿自由讨论,老师引导说出答案
师小结:时针和分针像龟兔赛跑一样,把12作为起点,开始赛跑,从数字1开始到12顺着跑,时针跑的慢,分针跑的快。
四、学习认识整点和半点
1.认识整点
(1)出示两个整点钟面,鼓励幼儿观察,了解整点时针、分针的特点。
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师:当分针指向12时,指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教师报时间,请个别幼儿演示拨指针,其余幼儿检查,初步理解整点的意义。
2.认识半点
(1)出示两个半点钟面,鼓励幼儿观察,了解半点时针、分针的特点。
师:分针从12开始走起,经过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多远?(半圈)。
师:分针走半圈,指在6上面,时针走半格,在两个数字中间就是半点钟。
(2)教师请个别幼儿拨出半点钟。
五、 巩固认识,了解钟与人们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
1.小朋友们认识了时钟,谁能说一说时钟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让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师:时间与我们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时间能告诉我们早上8点上幼儿园,中午11点30分吃午饭)
师小结:钟是我们的好朋友,它的本领很大,它会告诉我们学习、睡觉、吃饭或做其他事情的.时间,时间是很宝贵的,小朋友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时间。
活动总结
幼儿的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大班幼儿的数学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自主建构过程。
数学活动的建构,其活动设计必须贴近生活,才能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坚持师幼互动原则。
整个活动创造良好的师幼互动环境,教师在活动中一直以引导者、支持者、鼓励者的角色身份进行数学教学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统计物品,提高计数能力。
2.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3.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1.记录纸4张、记录板8块、计数条4套、记号笔8支。
2.4个橱子内摆放4种物品:文具、食品、水果、玩具。
活动流程1.创设情境,幼儿初次合作,分享统计结果。
(1)交代任务,分组记录。
"今天,请你们来统计每个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幼儿分组统计商品并记录,教师指导。
(2)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每组请一个小朋友来介绍,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小结:你们用了数字、图画、表格的办法进行了统计,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种商品最多,哪种商品最少。
2.尝试用计数条进行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请你们用记录板和计数条再来做一次统计,看能不能很清楚地看出哪种东西最多?哪种东西最少?"(2)指导幼儿使用计数条再次统计。
(3)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货架上有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结:用计数条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货架上有几种商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还会知道最高的计数条代表的商品是最多的,最矮的计数条代表的商品是最少的。
(4)引导幼儿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进货商品。
"一起说说看,需要进哪种货?"小结:你们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让我知道了货架上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有多少,还能很快知道哪种商品最多,哪种最少。
3.观看课件,激发兴趣,拓展生活经验。
"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时候还会用到统计,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时候会用到统计。"分别观看幼儿身高、营养搭配、全年平均气温、奥运会奖牌榜统计图表,再次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统计的兴趣。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体验"事情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积极表达对时间先后的想法。
2、体会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会发生不一样的事情。
3、增强时间意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导入情景。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看看。他们是谁?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回答相应关于时间顺序的.问题。
(1)请幼儿按照画面说一说兔宝宝是怎么画画的。
教师:宝宝兔在做什么事情?小朋友在画画时要做哪些事情?宝宝兔应该怎样画火车?
(2)请幼儿观察右边的图画,并说一说嘟嘟牛在做什么。
教师:嘟嘟牛仔干什么?请你看看这是几点?钟的指针现在指向了哪些数字?你能为嘟嘟牛的生活排列出正确的顺序吗?(引导幼儿用先--然后--再--最后的方式进行简单陈述)
3、分发幼儿用书,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完成练习。
(1)分发幼儿用书教师:请小朋友轻轻的搬起自己的小椅子坐到桌子旁边来。
(2)指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4页上半部分的图画,请幼儿逐一观察和回答每一幅画面上画的是什么。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大树是怎么生长的?请你按照从先到后的顺序,用笔在画面上写好"1,2,3,4"。
(3)请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第4也下半部分的图画,幼儿自主完成练习。
教师:请你观察画上面有什么,同样请你照从先到后的顺序,用笔在画面上写好"1,2,3,4"。
4、检阅操作手册完成情况,结束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对已知图形特征进行复习与巩固;
2、初步学会将图形折叠、分割、拼摆,使其图形发生变化;
3、引导幼儿在几何图形上,通过联想画成简单的物体,并表现出其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魔术袋一只(内装图形宝宝卡片)、几何图形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魔术袋里找图形宝宝
1、有个魔术师非常粗心,他掉了一个魔术袋,被老师我捡到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2、依次出示袋中的物品(几何图形),让幼儿说说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3、讲讲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
二、变魔术
1、想一想正方形能不能变成三角形、小正方形、长方形;
2、幼儿讨论将纸折叠,剪开变为各种图形,将剪开的图形再拼成其他图形;
3、正方形可以变,那其他图形也能变吗?(鼓励幼儿开动脑筋,将剪出来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进行重新组合,变成新的图形,并能用语言进行大胆表述。
三、超级魔术师
1、出示一张圆形图片,“变变变,变出不同的什么呀?”(兔子),提问:“咦,刚才老师把什么变成了什么?是怎么变成的?”(引导幼儿学会添画,变成另外的图形)
2、引导幼儿自己想象创新,将老师准备的一些图形进行设计、创造,并进行评析。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2、能大胆参与操作,运用生活中的序数经验为动物楼房设计门牌号码。
3、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小动物搬家的快乐。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小动物搬新家》,背景音乐。
2、三种颜色的火车票、大头笔、背景音乐、站队示范图、地版颜色标签动物楼房和门牌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课件,小动物邀请我们坐火车去它们家玩,请小朋友带上火车票上火车。请幼儿根据火车票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并报数说一说自己是第几个,老师提问个别幼儿:请幼儿准确说出自己家楼层与房号?并与其他幼儿分享。
二、创设情境感受楼房的层与间之间的关系。
出示课件观察楼房,说一说一共有几层?每层是什么颜色?每层有几间?
三、尝试给小动物设计门牌号码,请幼儿分组将自己设计的门牌号码展示在板上,教师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并小结。
四、开展游戏《谁不见了》,请幼儿闭上眼睛玩捉迷藏游戏,观察哪一层哪一间的小动物不见了?巩固幼儿认识空间位置关系。
五、二次设疑以及提高操作难度,引发新经验。
老师引导幼儿帮助小动物们搬新家,将新的`动物和门牌号放入对应的房间位置。小动物们感谢小朋友帮他们住进了新家,并希望小朋友经常来森林公寓做客。
六、迁移生活,拓展经验出示冬季运动会方阵图,请幼儿参考进行排队。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