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教案大全 >数学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案

暮夏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五年级数学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数学教案1

课题:研究长方体课型:新知探究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在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并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我能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探索出长方体的具体特征,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我有信心学会本节所学内容,我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重点: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和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难点: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过程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同学们从长方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球体、圆柱、圆等图形中,找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然后在立体图形中找出长方体。

2、孩子们,你能找出长方体吗?

☆学海探秘探究一:火眼金睛

1、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是()形。指一指哪些面是相同的?

2、长方体有()条棱,指一指哪些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个顶点。

4、你还能发现什么?

探究二:制作长方体框架图我发现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几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探究三:借助“产品”我能认

1、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和()。

2、我能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走进知识大本营填一填

1、长方体有()个面,都是()形,特殊情况可能有一组相对的面是()形,相对的面的面积()。

2、长方体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3、长方体有()顶点。

4、相交于长方体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和()

辨一辨

1、长方体的6个面不可能有正方形。()

2、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3、一张长方形的纸是一个长方体。()

4决定长方体的大小是长、宽、高。()

☆拓展延伸:我能自己制作一个美观的长方体玩具箱。

☆谈收获、写反思(梳理成数学日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五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相遇时间”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并能正确解答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中国学习联盟胆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找到与求路程应用题的内在联系.

2.正确分析解答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掌握求相遇时间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出示复习题

小东和小英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东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经过3分钟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远?

1.画图,列式解答.

2.订正答案

3.小组讨论:试着改编一道求相遇时间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

例4.两地相距270米.小东和小英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东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经过几分两人相遇?

1.讨论:复习题的线段图该怎样改一改.并试着画一画.

2.联系复习题的解法,尝试解答

3.订正思路

想法一:两人相遇时,所走的路程是270米.几分走270米,就是几分相遇.

270÷(50+40).

想法二:根据复习题“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依据乘法的因积关系可得:

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

三、反馈调节

两人同时从相距64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一个人骑摩托车每分行600米,另一人骑自行车每分行200米,经过几分两人相遇?

1.学生独立分析解答.

2.订正答案.

3.质疑:对于“求相遇时间”应用题还有什么问题?

4.教师提问

(1)要求“相遇时间”题目中需告诉我们哪些条件?

(2)例4与复习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四、巩固练习

(一)从北京到沈阳的铁路长738千米.两列火车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北京开出的火车,平均每小时行59千米;沈阳开出的火车,平均每小时行64千米.两车开出后几小时相遇?

(二)两艘军舰同时从相距948千米的两个港口对开.一艘军舰每小时行38千米.另一艘军舰每小时行4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艘军舰可以相遇?

教师提问:怎样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三)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670米的隧道,同时各从一端开凿.第一队每天开12.6米,第二队每天开14.2米.这个隧道要用多少天才能打通?打通时两队各开凿多少米?

(四)长沙到广州的铁路长726千米.一列货车从长沙开往广州,每小时行69千米.这列货车开出后开往广州,每小时行69千米.这列货车开出后1小时,一列客车从广州出发开往长沙,每小时行77千米.再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五、课后小结

我们今天所学的'相遇问题与以前学习的行程问题有什么主要联系和区别?通过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探究活动

猜两位数

活动目的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方法

表演前请观众心里想好一个两位数,再请观众将自己想的两位数乘167,然后加上2500,请观众把最后得数报出来,表演者就知道观众心里想的是哪一个两位数.

例如:观众想的是59,他按规定计算出

59×167+2500=12353

表演者根据报的得数计算

53×3=159

于是就知道观众想的是59.

活动过程

1.教师进行表演

2.学生探讨其中的奥妙

3.学生自己设计这样的几个游戏.

猜数方法

将得数末两位乘3,取乘积的末两位就是观众心中所想的两位数.

六、板书设计

五年级数学教案3

“方程”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中“式与方程”部分的内容,无论是原《大纲》还是《数学课程标准》,方程的内容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原《大纲》提出的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ax±b=c,ax±bx=c)。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要求是会用字母表示数、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标准内容是:

(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虽然都是三条,但两者在具体的要求和内含上有所不同。

首先,《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要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主要是考虑到用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符号化的重要内容,从具体情境中抽象,概括出含有字母的“代数式”是数学建模的重要过程。借助学生熟悉的具体事物,认识用字母表示数,不但使学生了解数学“符号”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渗透初步的数学建模的。

其次,《数学课程标准》不再单纯要求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而是强调“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突出了方程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在用方程表示具体等量关系中理解方程的实际意义。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相等)的数学模型,在传统的教学中,注重的是有关的概念和技能,如方程的等价性、方程解的讨论、方程的解法等。历来被看作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重视给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机械的列出方程,解答问题,更有甚者,把问题进行分类,并就某一类问题主要的等量关系和解题套路。如,行程问题,浓度问题,工程问题等,这样的教学缺乏探索性、研究性和挑战性,学生体会不到方程是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更没有经历到数学建模的过程,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空话。

《数学课程标准》把“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单列出来,就是要强调方程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受方程和实际问题的联系,体会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模型,领会数学建模的和基本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第三,《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而不是原《大纲》教材中的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作为解方程的依据,突出了方程的“代数”以及和初中知识的衔接。鉴于上面的变化,新教材与传统教材在知识建构和内容编排上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第一、教材安排和设计思路不同。传统教材中,方程的内容一般分三个小节(1.用字母表示数;2.简易方程;3.列方程解应用题)集中安排在五年级上册。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以后,先学解方程的方法,再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首先把式与方程的内容分两个单元分别安排在四年级下册和和五年级下册(本单元)。另外,打破先学解方程的方法,再学列方程解决应用问题的教材体系,在学生认识、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后,把学习方程的解法和解决应用问题整合在一起。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如,手写字和电脑打字问题、猜数奥秘、向山区小朋友捐书等。让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找到具体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学会求解方法。教材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呈现问题情境--数学模型(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尝试解答--互动学习。

第二、解方程的依据不同。传统教材中,把小学阶段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作为解方程的依据,初中则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这种小学、初中解方程思路和方法的不一致,使小学阶段的学习非但起不到打基础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初中学习解方程的难度。新教材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初中解方程的依据和思路一样-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考虑到学生还没有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本套教材删去了a-x=b、a÷x=b的方程基本类型。

第三、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内容不同。传统教材中,列方程解决的应用问题都是学生以前用算术方法能够解答的问题。首先,因为两种解题方法的思路不同,加上学生长时间学习用算术方法解答,习惯于算术方法的解题思路,所以学习用方程解决应用问题时,往往受到算术方法解题思路的干扰,影响学习效果。另外,传统教材一般采取先鼓励学生用算术方法解答,再讲用方程解答。而且,把用两种方法解答作为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性的要求。这样一来,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学习,不但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容易造成学生思维方面的混乱。新教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首先降低“应用题”的难度,不安排用算术方法解逆思考的应用问题,不单设应用题单元,把解决应用问题和学习计算方法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这些应用问题都是学生熟悉的、用基本数量关系和四则运算的意义能够解答的简单问题。用方程解应用问题时,则选择一些简单逆思考的或适合用方程解答的问题,强调用x表示具体的量,通过对具体情境中数量关系的分析,找到等量关系,然后,利用等式的解决问题。这样的教材设计,一方面,减轻了学生学习用算术方法解决稍复杂问题的负担,避免了算术方法对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干扰;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形成数学思维方法,有利于中、小学知识的衔接。

本单元共安排7课时。主要内容有:认识等式和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结合单元内容,在探索乐园中安排了“鸡兔同笼”问题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探索活动。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通过具体情境,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每一步计算和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5、感受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价值,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第1课时,认识等式和方程。

教材选择了天平这个直观教具,呈现了六幅不同的用天平表示物体质量关系的情境图(其中有两幅图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不同),提出了“观察天平图、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关系”的要求。在学生观察、按要求写式子,以及对写出的式子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认识等式和方程。“试一试”给出了具体的式子,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练一练”安排了三个练习题,第1题,用三幅括线图呈现了已知数量和用x表示的未知数量的关系,让学生尝试列出方程。第2题,说明用x表示的未知量和已知量关系的文字叙述题,让学生列出方程。第3题,是把文字叙述的方程“翻译”成方程式的练习。教学时,有条件的可以用天平操作,或用课件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写出式子,再通过比较和讨论等,认识等式和方程。做“练一练”的题目时,要帮助学生理解x表示的具体意义。如,一本书x元,3本的总价就是3×x=3x元;一辆汽车的载重量5吨,用这辆汽车运x次,可以运40吨的次数,也就是说5×x=40。

第2课时,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材仍然用天平设计了两个观察小实验活动,分别探索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和同时乘、除的规律。实验一,用六幅天平图呈现出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在用算式表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的过程、算式,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一规律。实验二,用两组天平图呈现了操作方法。在用算式表示实验结果的同时,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等式仍然成立”这一规律。由于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基础和依据,教学时,教师要给予特别重视,可以用课件进行演示,或用天平操作,给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交流自己发现的空间,切实理解等式的性质。“试一试”和“练一练”中,分别安排了在○里填运算符号,在□中填数的模拟解方程练习。练习时,要让学生看懂题目的要求,特别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也就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做的,为下面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做准备。

第3课时,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应用问题。

教材首先用括线的方式呈现了一件上衣58元,一条裤子x元,一共92元的情境图,通过兔博士的话“一条裤子多少元?”把x和要求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然后,鼓励学生借助直观图列出方程,并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交流时,通过“方程两边为什么都减去58?”的问题,启发学生交流解方程的依据,学会解方程的思路和方法。另外,教师要注意指导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如:要先写“解”字,各行的等号要对齐等。接着,选择了王叔叔手写和用电脑打字的事例,以文字叙述和人物口述的方式呈现了“王叔叔用电脑每分钟打120个字,电脑打字的速度是手写速度的3倍”等信息,提出了“王叔叔每分钟手写多少个字?”的问题。这是一道关于倍数的逆思考的问题,也就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教学时,首先要帮助学生了解王叔叔每分钟打字速度和手写速度之间的关系,然后说明列方程的方法和步骤,如:先写“解”字,设未知数x等,引导学生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然后让学生尝试解方程,交流时,重点说一说“为什么两边要除以3,依据是什么”,掌握解方程的思路,即方程左边3x除以3等于x,要使方程两边结果不变,就要同时除以3,依据的是等式的基本性质。

第4课时,列方程(ax±b=c)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问题。

教材首先设计了一个猜数游戏。以师生对话的形式,说明了游戏的方式和过程,通过让学生自己想一个数,并进行“把它乘2,再加上10,等于多少”的运算,教师马上猜出学生想的数这个既神秘、又有挑战性的游戏,引起学生探求猜数奥秘的兴趣,接着,通过“大头蛙”的话“老师是列方程求出来的”引出列方程解答的问题。即:设学生想的数为x,根据游戏规则和学生算出的结果列出方程,然后,学习解ax±b=c方程的思路和方法。最后,介绍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这两个概念。教学时,首先教师和学生要进行实际的猜数游戏,利用游戏中生成的课程资源组织教学。不要简单地讲游戏或模仿教材上的师生对话。解决了游戏中的问题后,选择了五年级(1)班同学献爱心向山区小朋友赠书的事情,以文字和对话的方式呈现了“聪聪捐了34本书,比亮亮捐书本数的2倍少4本”的信息和“亮亮捐多少本书?”的问题。这是传统教材中“已知一个数的几倍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程是:2x-4=34.解这个方程的思路方法与前面的相似,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教学时,要帮助学生了解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及其含义,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如“比亮亮捐书本书的2倍少4本”就是不到亮亮捐书本书的2倍,比2倍少4本。所以,亮亮捐书的2倍减去4就等于聪聪捐书的34本。然后鼓励学生自主列出方程,并求解。交流时,结合求出的方程的解,说明检验的必要性和方法,再由学生自行检验。

第5课时,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教材以文字叙述加示意图的形式呈现了北京到上海的路程,乙车的速度,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后到相遇所用的时间,以及“甲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的问题。这个问题中有多组等量关系,所以提出了“找出等量关系,试着列方程解答”的要求。以学生进行算法交流的形式,呈现了两种思路不同的解法。教学时,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另外,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方程的机会。如果学生列出:1463-7x=87×3的方程,首先要给与肯定,对解答正确的给与表扬。但不作要求。提示学生,尽量不要把带未知数的量作减数。“试一试”选择了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从两端开凿一条隧道的事例,以图文形式了隧道的长度、计划完成的时间、甲队计划每天完成的米数等信息,提出了“乙队每天需要完成多少米?”的问题。这是一道可以用相遇问题思路解决的工程问题。可以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练一练中还安排用“相遇问题”解题思路解决的问题。

第6课时,列方程解决求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问题。

教材设计了英语书配磁带的现实问题,用文字呈现了“一套英语读物和一套磁带共284元。其中磁带的价钱是英语读物价钱的3倍,这套书和磁带各多少钱?”。这个问题中有两个未知量,要解决两个问题。即,磁带的价钱是多少和英语读物的价钱是多少。解决问题时,需要把书的价钱设为x,把磁带的价钱用3x表示。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先求出书的价钱,再求磁带的价钱。教学时,可画出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根据磁带价钱与读物价钱之间的关系,用x和3x分别表示两个未知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解方程时,要帮助学生理解x+3x=4x,求出英语读物的价钱后,根据磁带和英语读物的关系,求出磁带的价钱。接着,教材给出了一个数的4倍比这个数多135,这个数是多少?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出现文字题。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叙述的含义,再让学生尝试列方程求解。“试一试”用两幅线段图,说明两组数量关系。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看懂图,然后尝试列方程求解。

第7课时,“探索乐园”,这个探索乐园的主题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了解这一类特殊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材选择了三个问题。问题一,以对话猜数的方式给出了“鸡和兔一共有22个头,70条腿”的信息,提出了“鸡和兔各有几只?”的问题,通过蓝灵鼠“还是算一算吧!”要求学生自主探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教材呈现出三种解答方法,即:假设法、列表法、用方程解答。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和启发,使学生了解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特别是假设法和列方程解答。

问题二,用文字叙述给出“龟和鸭共23只,它们的腿有60条”的信息,提出“龟和鸭各有几只?”的问题。这个问题与“鸡兔问题”解题思路的简单应用。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解决。

问题三,用信息图呈现出两种不同洗涤液的单价,提出“用100元购买这两种洗涤液,可以有几种买法?各买几瓶?”的问题。这个问题,由于购买的瓶数是任意的,所以答案有多种。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空间,让他们在了解数学信息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五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5-6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图形旋转的牲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4人或6人小组,一个风车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变换,其实,图形的变换还有许多种,比如:平移,旋转等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旋转变换。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二、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牲与性质。

1、认识线段的旋转,理解旋转含义。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①多媒体课件出示钟表,播放动画(指针从“12”指向“1”。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谁能说一说是怎样旋转的?

引导学生叙述:指针绕○顺时针旋转到30度到“1”。

板书:指针从“12”绕点○顺时针旋转30度到“1”。

师:想一想,为什么指针从12指向1就旋转了30度?指针走1个字旋转了多少度?2个字呢?你觉得怎样的旋转是顺时针?怎样的旋转是逆时针?

②多媒体课件出示钟表,播放动画。(指针从“1”指向“3”)

师:这次指针是如何旋转的?

引导学生叙述:指针从“1”绕○顺时针旋转60度到“3”。

③如果指针从“3”继续绕○顺时针旋转90度会指向几呢?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示钟表,播放动画给予验证。

④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顺时针旋转180度会指向几呢?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出示钟晴,播放动画给予验证。

(2)小结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它的起止位置,更重要的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2、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究旋转的牲和性质。

(1)观察风车的旋转过程。

①师:这是什么图形?风车的旋转你见过吗?看!在风的吹动下,风车就要旋转起来了。

多媒体课件出示风车,播放动画。(风车旋转起来了)

②师:请注意观察风车是怎样旋转的?

多媒体课件出示风车,播放动画。

师:从图1到图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③师:风车从图1绕点○逆时针旋转多少度到图2呢?怎样才能知道风车旋转的角度呢?

④交流得出:风车从图1绕点○逆时旋转90度到图2。(板书)怎样才能知道风车旋转的角度呢?

(2)继续观察风车的旋转。

师:如果我们将风车在图2的基础上,继续绕点○逆时针旋转到图3,风车旋转了多少度?

(3)揭示旋转后,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化呢?

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位置变了,三角形的形状、大小、点○的位置,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三、绘制图形,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个图形旋转的全过程,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呢?

1、出示例4方格图,与学生一起明确画图要求;

2、学生在方格纸上自主完成;

3、作品展示,交流画法;

4、小结画法。

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图形对应线段的`长度不变,对应线段的夹角不变,我们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可以首先确定对应线段,然后连线。

四、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感受旋转创造出的美。

1、师: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旋转而来的,请欣赏第5页第1题,这些图形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来的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动画,演示图形的旋转。

2、利用旋转画一条小花。

学生自主画,然后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布置作业:第9页第4、5题。

五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面积。

教学重点:

熟悉所学实际测量的知识,能正确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P.145页口算(四)。

3.5+7.6 12-6.2-3.8 7÷0.25 5.6×1.01

1.7+0.4 3+3.3 5.4-2.5-1.47 2.8÷0.8

(1.25+0.36)×0.2 0.99+1.8 2.56-0.37

500×0.001 3.2÷1.6 3.9+2.03 7.5×2.5×4

0.36÷12 0.75×4 4.9÷3.5 1.2×0.4+1.3×0.4

2.14-0.9 6.25×0.8

二、复习指导

1.实际测量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已经知道在测量地面上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时,应先测定一条直线。怎样做才能测定这条直线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看P.86页的插图及怎样做的步骤。

(2)在进行步测时,首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怎样做才能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看P.87页怎样算出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长度。

(3)学生独立做练习二十第7题。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

练习二十第5题。

(1)明确各是什么图形?再动手量出计算它们面积所需的数据,并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

(2)比较它们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3)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说明,这四个图形的形状虽然不同,但面积相等。它们的高都等于2厘米,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1.5厘米,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而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以及三角形的底都是3厘米,比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了2倍,但按照它们面积的计算公式底和高相乘后还要除以2,所以它们的面积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练习二十第9题。

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再强调:三角形的面积是由它的高和底确定的。如果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就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而底不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就不会相等。

四、作业

1.练习二十第8题。

2.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练习二十第11题及思考题。

教学内容:

根据测量的有关内容,自行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步测、目测等测量方法,了解光侧、影测、绳测等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2、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4、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卷尺、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并且知道了它们大概的长度,那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实际测量。在进行测量前,我们要了解哪些测量知识呢?例如:测量工具、测量单位、测量对象、测量方法等等。

(学生提到了进行测量的时候,要使用尺子,记录测量结果的时候要用到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

二、活动程序

1、准备活动:展示人们测量一些建筑物的课件。

2、布置活动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测量的相关知识,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实际生活,选择一个你想测量的对象,选用适当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测量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测量。

(2)每小组要在活动卡片上做好记录。

3、提供给学生“实际测量活动”卡片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例1、22页做一做及练习五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厘米=10毫米

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

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

A、利用刻度尺先画出3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7毫米。

B、在刻度尺上输出37毫米(3厘米=30毫米),然后画线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引导,注意线段从“0”刻度开始画和不从“0”刻度开始画的画法区别。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学生根据本课的新内容完成“做一做”第1、2、题。

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明确先1厘米1厘米地鼠,不满1厘米的再1毫米1毫米地数,这样的方法更加的快捷方便。学生读数,再指名汇报。

第2题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理由。

2、完成“练习五”第2题。

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请你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米不是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五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道容积的意义。

2、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3、会计算物体的容积。

教学重点:

1、容积的概念。

2、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教学难点:

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教具:量筒和量杯、不同的饮料瓶、纸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说出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二、准备:

把泥放入一个长方体的小木盒中(压实,与上口平),然后扣出来,量一量泥块的长、宽、高。计算泥块的体积。这个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

三、新授:

1、认识容积及容积单位:

(1)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通过上面的“做一做”,我们知道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小木盒的容积。

(2)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3)演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

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呢?教具演示。

①1升(L)=1000毫升(mL)

将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

小结:1升(L)=1立方分米(dm3 )

②1升= 1立方分米

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1毫升(mL)=1立方厘米( cm3 )

练一练:

1、8L=( )mL 3500mL=( )L 15000cm3 =( )mL=( )L

1、5dm3 =( )L

(4)小组活动:

(1)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

(2)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是1升。

2、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

例一个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5×4×2 =40(立方分米)40立方分米=40升

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40升。

做一做:一个正方体油箱,从里面量棱长是1.4米。这个油箱装油有多少升?(订正)

小结:计算容积的步骤是什么?

3、我们知道了计算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如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是用长乘宽乘高,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是棱长的3次方。那有些不规则的物体怎么计算它的体积呢?

出示一个西红柿,谁有办法计算它的体积?小组设计方案:

四、巩固练习:

1、生物小组买来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深2、5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

2、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20升。这个油箱的底长25厘米,宽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

3、有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水箱,装满水后,倒入一个长方体水箱内,量得水深3分米,这个长方体水箱得底面积是多少?

4、提高题:p55、16

五、作业:

五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

2.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等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等概念.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口算

0.8times;0.5= 4times;0.25= 1.6+0.38=

0.15divide;0.5= 1-0.75= 0.48+0.03=

(二)计算

21divide;3= 15divide;3= 12divide;3= 10divide;3=

教师提问: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7

例7 10divide;3

1.列竖式计算

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教师用两种颜色的笔分别将商3和余数1描一遍)

使学生明确:因为余数重复出现1,所以商就重复出现3,总也除不尽.

所以10divide;3=3.33……

(二)教学例 8

例8 计算58.6divide;11

1.学生独立计算

2.因为余数重复出现数字3和8,所以商就重复出现数字2和7,

所以58.6divide;11=5.32727……

3.观察比较 10divide;3=3.33…… 58.6divide;11=5.32727……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小数部分有的数字重复出现;有一个数字、有两个数字重复出现;)

4.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教师板书:循环小数.像3.33……和5.32727……是循环小数.

5.简便写法

3.33……可以写作 ;

5.32727……可以写作

6.练习

把下面各数中的循环小数用括起来

1.5353…… 0.19292…… 8.4666……

(三)教学例9

例9 一辆汽车的油箱里原来有130千克汽油,行驶一段路程以后用去了 .大约用去了多少千克汽油?(保留两位小数)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130divide;6=21.666……

asymp;21.67(十克)

答:小汽车大约装21.67千克汽油.

2.集体订正

重点强调:保留两位小数,只要除到小数点后第三位即可.

3.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先用循环小数表示所得的商,再保留两位小数写出它的近似值.

28divide;18 2.29divide;1.1 153divide;7.2

(四)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几种情况出现?

1.除到小数部分的某一位时,不再有余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也就是被除数能够被除数除尽.如3divide;2=1.5.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2.除到小数部分后,余数重复出现,商也不断重复出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如10divide;3=3.33……,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三、课堂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5.7divide;9 14.2divide;11 5divide;8 10divide;7

(二)下面的循环小数,各保留三位小数写出它们的近似值.

1.29090…… 0.0183838……

0.4444…… 7.275275……

四、布置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用循环小数表示商,再保留两位小数写出它们的近似值.

9.4divide;6 38.2divide;2.7 204divide;6.6 6.64divide;3.3

(二)一列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305千米,用了3.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保留两位小数)

五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真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分析和解决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1.什么叫整数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出示题目,学生进行计算

(1)6+6+6=6×3

二、新授:

1、出示题卡

1个图案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2、引导学生用涂一涂加法计算,乘法计算三种分式来解决问题。

学生回忆整数乘法,并回答什么叫整数乘法。

1、学生仔细阅读题卡,理解题意否,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各自计算的方法。

3、全班进行交流。

++==

3×=++==

通过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过渡到分数乘法的意义,学习易于理解。

在交流各自的.语言地理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三、涂一涂,算一算

(1)2个3/7的和是多少?

(2)3个5/16的和是多少?

四、练习巩固

1、5个3/8是多少?

2、4个2/17是多少?

3、6个3/25是多少?

学生打开教科书,选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学生审题后,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2=

全班交流

5/16×3=5×3/16

=15/16

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

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定义,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寸步体会“分数乘整数,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

五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80页—第8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不同的包装方法,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渗透节约的意识。了解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究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快速地找出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策略。

教学准备

课件、牛奶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天在家里都要喝爸爸妈妈为你们定的学生奶。如果现在要做一个这样的盒子,你认为要考虑哪些问题呢?(节约、美观、轻便等,渗透节约的环保意识)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如何节约包装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板书:包装的学问)

二、设计方案,动手实践

活动一:一盒牛奶的包装

1、展示一盒牛奶,引导回顾长方体的面的特点,同时约定为了研究方便,牛奶盒中最大的一组面称为大面,最小的一组面称为小面,不大不小的那一组面称为中面。

2、课件出示这种盒装奶的长、宽、高,并让学生思考:包装这一盒奶至少需要的包装纸与这个长方体奶盒的什么有关。

3、学生先汇报再在练习本上计算包装这样一盒牛奶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师强调研究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暂不考虑接口处。用你喜欢的方法开始计算吧,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师将不同的方法在展台展示,并引导学生选择最佳策略解决所求问题。

4、师小结:如果不计接口处的面积,包装这一盒牛奶至少需要的包装纸与这个长方体奶盒的表面积是一样的。

活动二:两盒牛奶的包装问题

1、提出问题:两盒牛奶该怎样包?会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请同桌用自己手中的的学具动手摆一摆,看包装两盒牛奶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并在练习本上记录下方法及相关数据。

2、同桌运用学具研究两盒牛奶的包装方法,老师巡视并适时指导。

3、学生代表上台边演示边介绍两盒牛奶的三种包装方法:

①大面重合;

②中面重合;

③小面重合。

4、课件演示这3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再次体会三种摆法。

5、引导先观察课件里的3种包装方法再猜想:哪种方法最节约包装纸,并说说理由。

6、用计算表面积的方法来验证猜想:分组计算3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各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同时派3名学生代表板演计算过程并介绍自己的计算思路。

7、小结:通过计算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3种不同的包装方法中大面重合最节约包装纸。

活动三:3盒牛奶的包装

1、3盒同样的牛奶可以怎样包装?有几种包装方法?请同学们结合两盒牛奶的包装先猜想再独立探究后汇报。

2、学生代表边演示边介绍3种不同的包装方法:①4个大面重合;②4个中面重合;③4个小面重合,教师随机用课件展示这3种不同的包装方法。

3、结合一名学生汇报的第四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3盒牛奶不规则的包装方法不美观,不节约,不可选

4、观察课件展示的3种方法并思考:不计算你能知道哪种方法最节约包装纸吗?说明理由。

5、学生汇报,师适时点拨:3种方法都重合4个面,而大面重合的方法减少4个大面的面积,这样剩余的面积就越小,就越节约包装纸。

6、总结:重合的面的面积越大,露出的表面积就越小,就越节约包装纸。

三、打破定势,加深理解

活动五:4盒牛奶的包装

1、根据对2盒牛奶、3盒牛奶的包装方法的探究,请同学们先猜想一下4盒奶会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

2、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边摆边说自己是怎样摆的。

3、学生分组合作摆学具,边摆边讨论

4、学生代表上台边演示边介绍自己的摆法:重合了几个大面,几个中面,几个小面。

5、课件演示6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学生边观边思考讨论:哪种包装方法最节约包装纸?说明理由。

①6个大面重合;

②6个中面重合;

③6个小面重合;

④4个大面4个中面重合;

⑤4个大面4个小面重合;

⑥4个中面4个小面重合。

6、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重点比较6个大面重合与4个大面4个中面重合哪种方法最节约包装纸。(两种包装方法中都去掉4个大面,剩下2个大面和4个中面进行比较,2个大面小于4个中面的.面积,所以,这时候应该是第四种摆法最节省包装纸。)

7、小结:通过对4盒牛奶的包装,大家又有什么新发现?(包装时,既要考虑重合最大的面,又要考虑重合最多的面。)

四、学以致用。

完成课本81面“包磁带”的活动。指名学生回答填空题,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练习”,全班订正。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包装这个小问题,学问可真不少,在实际生活中、在包装的过程中还要考虑些什么因素呢?(要留出接头处、美观、便于携带等,再次渗透节约的环保意识)。大家考虑的很全面,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深入的研究一下关于包装的

六、实践活动

到商店中调查,看看哪种商品的包装不节约包装纸,为它设计一个最节约包装纸的包装方案,并思考:厂家为什么要这么包装?

六、回顾整理,评价提升

1、课件评价表,学生结合评价卡对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和学习表现做简单的评价并汇报自己这节课的的收获。

2、师总结:包装还有很多学问,需要大家不断的去探索、去研究。

七、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节约包装纸

重合的面越大,表面积越小

越节约包装纸

五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广泛的探究时空中,在明主平等、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应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自主预习、质疑问难、释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学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建立分类的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疑

学生课前认真预习课文内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知本课内容,提出疑难问题。

二、课始集疑

1、揭题

2、集疑:同学们课前都进行认真的预习,现在请同学们把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需要在本节课上请老师、同学们帮助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过渡:刚才这些问题都提的非常好,我们这节课就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先请同学们认识一件物体。

三、课中释疑

<一>认识天平:课件出示天平,同学们说天平的作用、用法。

<二>认识等式

1、演示课件 写出式子

在左边放二个40克的物体,右边放一个5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50<100

再在左边放一个30克的物体,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50+30>100

把左边的一个30克的物体换成10克的,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50+10=100

再把左边的10克与50克的物体换成未知的',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X<100

再把左边的未知的物体换成另一个未知的,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40+X=100

再把左边的物体换成二个未知的,右边另加上一个5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怎么样?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 X + X=150

2、分类

刚才我们写出了这么多的式子,大家能把这些式子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分类吗?请小组讨论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分?并把分类结果写在卡片上。

展示同学们不同的分类,并说说你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

师: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有不同的结果。刚才同学们的分类都是正确的,为了解决刚才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我们今天就研究这一种分法。(分成等式与不等式两类的)

3、理解概念

师:为什么这么分?你们发现了这一类式子有什么特点? 左右两边相等

揭示: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板书:等式)

谁来举一些例子说说什么是等式?

五年级数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通过发豆芽活动,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运用多种途径查询和收集相关资料,并能运用数学的方法记录和描述豆芽的生长情况,培养同学们动手实践、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并先做一次实验。学生分组准备黄豆、绿豆各50g,以及发豆芽的器皿。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豆芽的生长过程吗?你自己发过豆芽吗?

2.学生根据查询的资料和咨询科学教师得到的知识进行交流。

3.根据学生的交流,提出:我们也来试一试发豆芽。

揭示课题:发豆芽。

二、讨论交流,得出活动步骤

1.提问:发豆芽要做哪些准备?怎样记录发豆芽的过程呢?对最后的记录如何分析呢?

结合学生的交流,得出本次活动的主要步骤:调查与收集;发制与记录;整理与分析;推测与应用。

2.学生结合教材了解4个环节应该做什么,并在全班交流。

教师重点提问:发豆芽的统计图画什么好?为什么?如何计算发豆芽的'盈利情况?

三、学生分组活动

1.教师演示发豆芽的过程。

2.教师提出要求:

(1)发豆芽活动要做的事情比较多,我们要分组进行,每组5个人。

(2)为了方便观察与记录,我们都将豆芽统一放在教室里进行观察,每天每个组在固定时间进行浇水。

3.各组学生进行发豆芽实验。

时间大约是6天。教师对各组实验的情况进行适时的指导,对各组的记录进行及时督促与检查。各组在发豆芽完成后,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制作好相应的统计图表,写好分析总结。

四、小组交流,感受价值

交流发豆芽的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

五、观察、记录、分析

1.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大约6天时间)

2.记录豆芽的生长情况。(每天进行记录)

3.把豆芽的生长情况制成统计图表。

4.分析统计图表,写好总结。

六、总结反思

小组结合统计图汇报豆芽生长情况,说说在发豆芽活动中的收获。

注:五、六两个教学过程在课外进行。

[简评:本课设计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发豆芽的相关资料收集,讨论发豆芽的活动步骤,对发豆芽活动进行分析、交流、评价。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统一在教室进行,便于学生观察、比较、交流、互相激励。同时,把发豆芽活动的重点放在依据实验数据制作、分析统计图表上,以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现综合应用的数学味。]

五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在数学活动中建立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2、自主探索得出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习类比能力,从已有知识——面积单位引发思考,初步了解体积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质疑反思等活动中,培养团队意识,提升合作精神与质疑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

通过探索,自主推算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体积单位模型、彩泥、魔方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问:体积有大有小,小胖和小巧运用所学知识搭积木、比体积。哪个体积比较大?(生生交流)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体积单位(揭示课题:体积单位)。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探寻学生已有知识:

问:关于体积单位你已经了解了些什么?让我们先相互交流一下!(生生交流)

(预设:知道常用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会用字母表示)

【设计意图:教学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和经验出发的,了解学生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才能构建高效课堂】

(二)建立1cm3、1dm3、1m3的空间观念

1、建立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

(1)初步感知1cm3有多大:

问:让我们先畅所欲言,你认为1cm3有多大?哪些物体接近1 cm3?(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你认为1cm3有多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心中1立方厘米的大小,或用身边的物体参照、或用手势比划,或对或错,形式不一的表达方式,更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究竟1立方厘米有多大。】

<<<123>>>

(2)触类旁通,定义1 cm3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知道边长为1cm的正方形,面积是1cm2,你能触类旁通定义1 cm3的大小吗?(同桌讨论)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对学生迁移意识的培养,也就是说要注重运用类比的思想。】

(3)进一步感知1cm3的大小:

做一做:请大家四人为一小组,用彩泥捏出一些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分别有多大。

(4)想一想,填一填:

师:我们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下列长方体或正方体是用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搭出的?体积是多少?(课件展示)

2、建立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1)举一反三:从1 cm3定义1 dm3、1 m3的大小。(生生交流)

【设计意图:在类比的基础上尝试举一反三,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对概念的记忆有水到渠成之感,自然、简洁,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创造力。】

(2)想象一下:1 dm3、1 m3有多大?哪些物体接近1 dm3、1 m3?(学生举例,课件、教具辅助)

【设计意图:学会定义1dm3和1m3,不等同于就能正确感悟它们实际的空间大小,教师事先准备了3阶魔方、4阶魔方和1个标准1dm3的模型,让学生选择哪一个立方体更接近1dm3,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从而获得对知识的真正意义。】

(3)学生活动:4个同学为一组,手拉手,围出一个大约1m3的空间。

【设计意图:用3根1m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想象一下1m3的空间有多大。这样的想象也能提升学生对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但是如果能创造一个有趣的学生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1立方米的大小,不仅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而且在做中学,更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

3、练习(用合适的体积单位表示下面物体):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8( )。

一台录音机的体积约是10( )。

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

一本新华字典的体积约是0.4( )。

一个西瓜的体积约是5( )。

一间教室的`体积约是180( )。

(三)继续类比,探究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师:学好知识要能触类旁通,今天我们从已知知识cm2、dm2、m2出发,探索了cm3、dm3、m3这一新知识,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它们的区别,它们有哪些区别呢?(同桌交换意见)

2、追问:cm2、dm2、m2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猜想一下cm3、dm3、m3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学生猜想)

【设计意图:安排“猜想”有两层含义,一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到面积单位与体积单位间的区别,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我们必须带领学生“再创造”,虽然知识是前人证明和研究出来的,但我们更应该让学生也像数学家们一样学会自己发现,“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3、验证: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证明1cm3和1dm3间的关系呢?(课件辅助演示1个——10个——100个——1000个的过程)

【设计意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猜想—验证”这一重要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培养,使学生在猜想验证中获得探究的乐趣。】

4、运用:同桌合作,请说一说1dm3和1m3间的关系。(课件演示)

5、拓展:通过探究,我们知道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预设:你能试着说一说1cm3和1m3之间的关系吗?)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提出探索1cm3和1m3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同时也继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或用100×100×100,或用1000×1000,鼓励学生能多角度思考与验证,收获成功的喜悦。】

三、动手操作,质疑反思:(机动,也可作为课后拓展)

学生活动:用一些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做下面的活动。

1、用4个小正方体可以摆成一个大正方体吗?

2、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可以摆成一个大正方体?

3、你能再摆一个大一些的正方体吗?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设计意图:以“猜想—验证”为核心,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索问题,发现规律,并打通与体积单位进率之间的关系。】

四、总结全课,感悟学习方法: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生生互动)

小结:今天我们从已知知识cm2、dm2、m2出发,探索了cm3、dm3、m3这一新知识,学习就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五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的道理

2、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正确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利用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教学难点:

小数点的移动。

教具学具:

小黑板、卡片、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卡片)

8.1÷34.84÷40.56÷43÷5

1÷80.75÷150.25÷50.045÷9

如果要把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呢?出示(1.50.362.3752)

(3)完成表格:

┌————┬——┬——┬——┤

│被除数│15│150││

├————┼——┼——┼——┤

│除数│5│50│500│

├————┼——┼——┼——┤

│商│││3│

└————┴——┴——┴——┘

根据表格,观察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运用这个规律来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想一想,除数是小数,能不能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呢?

二、新授:

1、出示例4、读题、审题、列式

56.28÷0.67

这道算式与前面学过的有什么不同?(除数是小数),能直接计算吗?能不能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呢?

方法a把米转化成厘米计算。

方法b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0倍。

(注:小数点和0要同时划去)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a他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b哪一种方法更为实用?为什么?

0.6756.28

都扩大100倍利用左边的辅助竖式边提问边板书

讲清除除数转化成整数的过程。

675628

3、师生共同完成小林的计算方法后把答案填在课本上。

4、P20、做一做(1),先说出下面各题中的除数和被除数需同时扩大多少倍,该如何移动小数点?然后再计算。

5、自学例5

思考:a除数是0.725变成整数,小数点必须向右移动几位?

b要使商不变,被除数10.44应怎样?小数点移动时位数不够这么办?

(生讲,师板书完成例5)

6、引导学生概括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的小数点,使它变成();除数的小数点向()移动几位,()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然后按照()进行计算。(生齐读)7、完成P20、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练习五1至4。

五年级数学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认识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与数学应用意识,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利用天平解决实际问题较感兴趣,对于从各种具体情境中寻找发现等量关系并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则表现出需要老师引导和同伴互助,需要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出示,讨论天平的作用及用途,平衡状态和倾斜状态各说明什么情况。平衡状态说明托盘两边质量相等,倾斜状态说明托盘两边质量不相等。

活动2【讲授】探究授新

一、 认识等式与方程。

1、出示(一),天平的两边放上砝码左边20克和30克,右边50克。提问:你看到天平怎样?天平平衡,说明什么?(生:说明两边质量相等。) 你能用式子表示两边物体之间的质量关系吗?(20+30=50)为什么中间用等号? 指出:像这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就是等式。

2、出示(二),把左边的其中一个20克砝码换成x克,观察天平,出于什么状态,说明什么问题?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x+30=50)

3、出示(三),把左边托盘中的一个x克的砝码拿走,右边的50克砝码换成30克,观察天平,出于什么状态,说明什么问题?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x>30, 30<x)

4、出示(四)天平图 你能用式子表示两边物体之间的质量关系吗? (X+X =100或 2X=100 )

5、出示(五)天平图 你能用式子表示两边物体之间的质量关系吗? (10+ X<80或80>10+ X )

6、出示刚才5道不同的式子。让学生分组讨论对5道式子进行分类。(提示: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指名分类,要求说出分类标准。

7、对“是等式的”与“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再次分类。 “是等式的”分为“不含有字母的等式”、“含有字母的等式”。 “含有字母的”分为“含有字母的等式”、“ 含有字母的不等式” 观察“是等式的.”中“含有字母的等式”与“含有字母的” 中“含有字母的等式”发现了什么?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8、师小结: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你能举出一些方程吗?(先指名说,后同桌互说。)

9、揭示课题:认识方程。

二、认识等式与方程关系

1、认真观察刚才的(1)20+30=50 (2) x+30=50(5) 2X=100,问:(1)是等式吗?是方程吗啊?(2)(5)是方程吗?是等式吗?

2、小结:是方程一定是等式,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你能不能用图形表示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吗?

引入集合圈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新知

1、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为什么?

① 35- =12 ( ) ⑥ 0.49÷ =7 ( )

② +24 ( ) ⑦35+65=100 ( )

③ 5 +32=47 ( ) ⑧-14> 72 ( )

④ 28<16+14 ( ) ⑨ 9b-3=60 ( )

⑤ 6(a+2)=42 ( ) ⑩+=70 ( )

2、请同学们自己写出方程与等式各3个。

3、张强也列了两了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猜猜他原来列的是不是方程?

4、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

(3)方程是等式,等式也是方程( )

(4)3=0是方程( )

(5)4+20含有未知数,所以它是方程( )

5、列出方程

(1)x加上42等于56。

(2)9.6除以x等于8。

(3)x的5倍减去21,差是14。

(4)x的6倍加上10,和是20.8。

6、看图列出方程。

列方程时,一般不把未知数单独写在等号的一边

7、先读一读,再列出方程

(1)一辆汽车的载重是5吨,用这辆汽车运x次,可以运40吨货物?

(2)一瓶矿泉水的价格是2.5元,一个面包的价格是x元,买2个面包和1瓶矿泉水一共花了11.9元。

四、 课外小知识,介绍方程的历史,让孩子们体会学习方程的用途。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学习方程的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认识方程

20+30 = 50

x +30 = 5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x > 30 方程一定是等式;

2 X = 100 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10 + X < 80

五年级数学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3、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指定条件的图形。

三、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剪刀、三角板

四、教学设计

(一)情境设计,导入课题

1、同学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

2、现在老师有一个平行四边形,我想把它剪成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应怎么剪呢?同学们动手试试。

3、出示课题《动手做》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小组内探讨剪切的方法。

2、师巡视。

3、小组汇报。

4、课堂内总结: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高

1、回忆刚才你们是怎样剪平行四边形的.,你们剪得边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2、总结:

(1)平行四边形:从一组平行边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2)三角形:从一个顶点到对应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3)梯形:从上底的一点到对边(下底)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四)巩固练习

1、P21试一试第一题。

学生依次标出各个图形中的高是哪条线段,再找出它所对应的底。

2、P21练一练第一题、第二题。

画出给定底的高。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继续从设计上讲,仍然采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学形式,先让学生大胆猜测、推导,从自己的演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但在画高时,学生们做的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不会用三角板去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