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教案大全 >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灭队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必备)大班数学教案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20以内数字进行顺序排列,帮助幼儿进一步对20以内的顺向唱数顺序进行认知和熟悉。

2、帮助幼儿理解顺序排序中数字间的增减关系。活动准备:在进行此活动之前,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挂图,引导幼儿复习情境主题“糖果店”的相关内容,鼓励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并说一说。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上三组不同的数字序列(例如:2→3→□→5→6→7;11→□→13→14→15→□;□→16→□→18→□→20),每组序列中选若干个数字位置留空。

(2)把1~20数字卡贴在黑板右下角。

(3)《情境互动式幼儿数学教育课程》幼儿用书大班下学期

活动过程:

1、教师可以用小故事导入情境,并出示小动物形像:“小朋友们好,你们看今天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出示宝宝兔),大家高兴不高兴?”

2、教师逐一出示数字序列,并引导幼儿观察黑板上的第1个序列。

教师:“今天宝宝兔给我们带来了数学王国的.数字宝宝,你们看看,这些数字宝宝都是好朋友,它们手拉手来到这里,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哪个数字没有和它的好朋友拉手阿?”然后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说出那个数字后面的数字是几。

活动说明:

在这个环节重点是帮助孩子理解数字前后之间的关系,理解前面的数字比这个数字少1,后面的数字比这个数字多1。鼓励幼儿善于思考并勇于表达出来。

3、“宝宝兔想请一个小朋友帮帮忙,谁愿意从这些数字里把它的好朋友找出来?”请一名幼儿在黑板上进行操作,从右下角1~20的数字中找到相应的数字,并把它贴在数列空白的位置上。

4、以同样的游戏玩法进行后两个序列的操作,帮助幼儿巩固顺序唱数、点数、以及对20以内序数的经验。

5、翻开儿童用书第10页,引出书上的练习题。

按照活动规则,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进行第1个序列的练习,然后让幼儿独立完成后面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在进行最后一个序列时,由于本序列第一个数字空缺,教师一定要引导幼儿先从题目已经写出来的数字开始作答。如:10前面的数字是几?后面的那个数字是几?13前面的数字是几?对能力弱的幼儿要加强引导,帮助幼儿理解并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符合数字的唱数顺序和数字间的增减关系。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9的分合,培养幼儿科学的探究意识。

2、引导幼儿用9的分合知识,解决活动中的问题,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用适合幼儿的方式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与难点:

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性;掌握9的分合。

活动过程:

一、从操作中探索9的分合。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9个双色的圆片,并且还要和这9个圆片来做游戏呢!大家可要看仔细了。”教师念儿歌并把9个圆片撒在盒盖上,此时,圆片撒在地面上的结果是4个红色的和5个绿色的圆片,教师用数字在板上的记录单上记录结果。

2、撒圆片

(1)教师强调要求:把9个圆片握在手里,同时念儿歌,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把圆片轻轻地撒在盒盖上,看看撒出来几个红的和几个绿的,把它记在记录单上;撒一次记一次,记录的结果和撒出的.结果要一样,如果撒出一样的结果那就不需要再记录。

(2)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提醒幼儿每次都要撒9个圆片,并按要求记录。

二、对照检验,相互交流。

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结果,教师在板上的记录单上记录。

2、幼儿对照自己的记录结果,找一找,自己记录单上有没有不同的记录,看一看,一共有几种记录结果。

3、教师出示一张排列有规律的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和刚才记录过的记录单有什么不同。教师请个别幼儿回答。

4、整齐而又响亮的念一遍排列有规律的分合式。

三、应用。

1、笑脸娃娃捉迷藏

(1)、教师请出9个磁性娃娃笑脸

师:“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娃娃笑脸都来找我们做游戏了,它要和我们做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幼儿:“愿意”教师把9张笑脸展示在黑板上说:“9张笑脸咪咪笑,一张笑脸在板上,几张笑脸藏起来?”幼儿:“8张笑脸藏起来。”师:“9可以分成1和几?几和几组成9?幼儿:“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

(2)、用同样方法可请个别孩子回答。

2、游戏《拾花瓣》

师:“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真美啊!你们喜欢吗?”幼儿:“喜欢”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我的小花园》的歌吧!”师幼齐唱歌曲一遍。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让我们的教室也象小花园一样的美丽呢?”幼儿:“想”师:“你们看,草地上有那么多的花瓣,我们听音乐去拾花瓣吧!”教师讲解拾花瓣和贴花瓣的要求:听音乐去拾花瓣,并且看看花瓣上面的分合式,其中的方框中应该是数字几,就把花瓣贴在相应的花盘里。

第一遍游戏:教师请女孩子去拾花瓣,颜色是黄色的,一次拾一个花瓣。集体检查,及时纠正。

第二遍游戏:教师请男孩子去拾花瓣,颜色是红色的,一次拾一个花瓣。集体检查,及时纠正。

第三遍游戏,教师请全体孩子一起去拾花瓣,一次拾二个花瓣,集体检查并纠正。

四、全体幼儿唱《我的小花园》结束。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进行很顺利,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兴趣浓厚,能大胆尝试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也能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记录下结果,活动结束后,我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反思,提供的材料丰富且易于操作;提供很大的操作平台及思维空间,也不急于告诉孩子们答案,而是让他们在操作中通过对比、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视活动延伸的指导,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操作并作好记录。

整个活动,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作用、教师站在幼儿背后,全体幼儿都能主动去操作、尝试愿学、乐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活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去深深的思考:。在孩子们操作的环节中,当我提示孩子们操作即将告一段落,准备进入下一环节的时候,有位孩子兴致正浓,表示还想玩,但我为了活动按时有序的进行,我用“商量”的语气告诉他:“等会儿再玩”,活动结束后,他果然非认真的再操作,一直把9个圆片的结果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全都记录下来为止。我们都知道,数学活动最主要的是让孩子在操作学习,可每个孩子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给孩子充分的操作时间还是必要的,反之,就是把抽象的知识强加给孩子,同时也体现不出操作真正的意图。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1-7的数字娃娃,大写数字一至七,星期娃娃图片7张,四个星期转盘,星期娃娃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星期的顺序性。

1、现在我们要和数字娃娃一起来听一个童话故事,听的时侯要仔细听,故事里讲了什么。

老师讲述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讲完后提问:

(1)星期妈妈一共有几个孩子?

(2)它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3)老师随幼儿的回答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顺序。)强调: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请你们帮星期妹妹来排队,好吗?(排好队后读一读)

二、今天星期妈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星期宝宝们的值班表,我们一起来看看。

(1)老师出示挂历,引导幼儿观察。

(2)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3)那么星期宝宝就是看着最上面的`星期来值班的,我们来看一看12月份,它们分别能值几次班。

(4)带幼儿观察挂历,说一说12月共有几个星期。

三、游戏:找一找星期几不见了。

四、游戏:我是星期几(1)请3-5名幼儿说一说自己是什么颜色的星期几。

五、游戏:颜色星期排排队。

六、游戏:手拉手转个圈七、活动评价,结束活动今天,我们知道了星期宝宝们是怎样轮流值班的,也知道他们是有顺序性和周期性的,相信小朋友以后也知道按照星期去安排好自己的事情,这样我们大家的生活才会井井有条。

活动反思:

一、紧扣幼儿的生活经验,凸显数学活动中的挑战性。

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星期的周期性和序列性占了主要的比例,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发现,孩子们基本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知识经验,教师只需帮助其提炼经验即可,如果还只是延续此类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对于幼儿来说,真正的学习动力来自于活动本身,想让他们稳定地沉浸在数学探索、操作活动中,就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有一定挑战性的,需要通过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而这个挑战性又不能脱离生活,因此结合"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前天"的推算活动,能极大的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且此类推算也能为生活服务。

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凸显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很多时候,我们会简单地认为,用教语言的方法来教数学,尽量多讲,多操作,多练习,孩子自然就会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幼儿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依靠自己的经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而这种主体的理解必须基于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整个活动,我都是以童趣的手法,引用了星期妈妈和她的宝贝,小猪送蛋糕等形式,让孩子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教与学其乐融融,相得益彰。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区分左右关系。

2、发现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3、发现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

4、发现以上两者之间的差别。

活动准备

1、用海绵纸做红、绿两种手镯。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4页。

3、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

教师:小朋友,你用哪只手握铅笔?你用那只手拿剪刀?你用那只手拿筷子?

对了,我们都要用右手。我们的右手很能干,给它戴上红手镯,那左手就戴上绿手镯。

今天我们就来区分左和右。

二、发现自身的左右

1、启发幼儿发现自身的左右,说说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

2、游戏:看谁做得对。

让幼儿跟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开始速度可以较缓慢,随后游戏的速度由慢变快。

(1)举起你的右手(戴红手镯的那只手)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

(2)左手叉腰(戴绿手镯的那只手)

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

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盖

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肩

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腿。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左边有谁,右边有谁,左边和右边各有哪些物体。

三、尝试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1、请5-6名幼儿排成一横排,说说xxx的左边是谁,右边有是谁。

2、游戏:幼儿两两结伴,面对面站立,

听教师的指令作相应的动作,感知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差异。

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脚碰一碰等。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四、操作活动

1、请幼儿翻开活动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画、涂色活动。

2、请幼儿结合活动材料,说说图上具体的左右关系。

活动延伸

让幼儿区分左右,加深对左右空间方位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左右是一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的相对概念。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自然物首尾相连的方法测量长度,理解用不同长度的自然物测量,数据不同但结果相同。

2、在听赏故事中引发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材料准备:ppt课件、木夹子、吸管等。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发测量兴趣(价值分析:通过谈话,引发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提问:知道蛇究竟有多长,可以用什么方法?

小结:测量可以知道物体有多长。

二、根据故事,尝试工具测量(价值分析:梳理测量要点)

(一)、提问:许多相同的夹子,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操作,尝试用首尾相接的方法测量)

小结:很多夹子用一个接一个的方法可以测量出蛇的身长。

(二)、提问:一根吸管,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探索,尝试用做记号的方法测量)

小结:一根吸管用做记号的方法可以测量出蛇的'身长。

(三)、提问:没有材料,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交流,了解身体的某一部分也可以作为测量工具)

小结:没有材料时用自己的身体的某个部位也能测量。

(四)、提问:同样是蛇,量出的长度为什么不同?(价值分析:通过比较,理解用不同的测量物测量,结果不同)

小结:不同长度的材料测量,数据不同但长度相同。

三、延伸故事,巩固测量方法(价值分析:通过到环境中去寻找,进一步探究生活中的测量工具)

我们再去找找其它的测量工具来测测小蛇的身长,看看结果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