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教案大全 >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蓝玉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 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能自主编制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二、 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编制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

积木玩具、水果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复习并猜想

(1)组织学生背诵1~7的乘法口诀。

(2)引导学生猜想8的乘法口诀。

(3)揭题

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二、 新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

(1)提供积木玩具,引导学生观察。

1、 提问:这个正方体是由几个小积木组成的?那就是1个几?

你能列出算式吗?

那乘法口诀该怎么编呢?你会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个8是81×8=8一八得八

追问:“一八得八”表示什么意思?

2、如果老师要做2个、3个……8个这样的正方体又各要多少个小积木呢?这几句口诀你会编吗?

3、分组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2个8是162×8=16二八十六

3个8是243×8=24三八二十四

4个8是324×8=32四八三十二

……

学生齐读算式和口诀

提问:“三八二十四”表示什么意思?“八八六十四”又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这些口诀只能写这么一个乘法算式吗?

为什么“八八六十四”只能写一个乘法算式?

(2)记忆口诀

1、谁有好的方法快速记住口诀呢?

有谁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呢?

看看口诀上下两句的积相差多少?

2、齐读口诀→分组读→分男、女生读

3、 师生对口令→男、女生对口令

三、巩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口诀运用

出示:四八三十二

提问:那些算式可以用到这句口诀?生答,师板书。

追问:3×8+8 5×8-8 能不能用到这句口诀呢?为什么?

(2)解答第71页第1题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解答第71~72页第2、4题

(4)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知识

创设情境:到8元水果超市里买水果

你想买哪几样水果?说说你需要多少钱?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齐背诵8的乘法口诀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113页上的例1~例5,练习二十七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和学生都准备长方形纸条若干张,圆形纸片1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分梨。

提问:把12个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可用几表示?(板书3)

2.分绳子。

提问: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多长?可用几表示?(板书2)

3.分铅笔。

提问:把 3枝铅笔平均分给 3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几枝?可用几表示?(板书1)

二、新课

1.教学例1。

(1)教师提问: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可用几表示?教师演示:把一个饼(实物图)平均分成两块,把分后的两块重合起来,让学生看到它们的大小完全一样。告诉学生这样就把饼平均分成了两块。

(2)把一个饼(实物图)分成大小不等的两块。提问:可不可以说是平均分成了两块?为什么?

平均分的这半个饼可不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表示?

教师讲解:过去我们学过的0、1、2、3都是整数。遇到不够1个的情况,就不能用整数表示,比如这半个饼。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

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块,我们就说每块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用分数表示就是(板书)。

(3)指导学生读。

(4)指导学生写。

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块,在横线下面写

2,表示其中的1块,在横线上面写1,写作。(教师在两块半个饼上分别写上。)

(5)涂色练习。

让学生拿出一张圆形纸片,试折出它的,涂上颜色,并在涂色的一半上写上。

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条,试折出它的,涂上颜色,并标出。

(6)指导练习。

教师拿出画有下面几个图形的挂图,让学生判断图中哪些阴影部分是原图的二分之一,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2.教学例2。

(1)先出示一个整圆,再把它平均分成三份。

提问:这个圆被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

想一想:是不是只要把一个圆分成三份,每份都是它的三分之一?

(2)指导学生写出。

(3)让学生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折出它的,并标上。

3.教学例3。

学生自己拿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

提问: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一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把这个分数写出来。(一人板书,全班齐练。)

数一数这张长方形纸上有几个。

4.教学例4。

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图: ,再填空:

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 ),写作。

5.教学例5。

(1)指导学生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

提问:把一分米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1分米的几分之几?

(2)让学生在自己画的图上标出。

(3)数一数这条线段一上有几个。

6.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指出上面我们学习的、、、、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结合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回答:

分母表示什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分子表示什么?(其中的1份。)

三、课堂练习

1.做一做中的第1题。

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可以让一些先折出来的同学示范怎么折。分数的折法很多,只要学生能折出最常见的几种折法就行了。

2.做一做中的第2题。

这道题是判断题,学生判断后要说一说为什么。

3.做练习二十七的第1~5题。(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

四、课外作业

用正方形纸片分别折出它的、。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

师:除法、分数和比之间有什么联系?

2.做复习题,师:第一题你这样做根据的是什么?(商不变的性质)它的内容是什么?第二题呢?

3.导入课题: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3比的基本性质。

(1)学生填表(2)提问: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规律可循?

(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演示课件“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师: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重要? 0除外你怎样理解得?

2.教学例4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我们以前学过最简分数,想一想:什么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9∶8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2:18 (2) (3)1.8:0.09

(1)让学生试做第(1)题

师:你是怎么做的?6和12、18有着怎样的关系?

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比化简的方法: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

(2)化简 (2)

师:这个比的前、后项是什么数?(分数)我们已经会化简整数比了,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呢?

(3)引导学生小结出分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把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进而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3)1.8:0.09

师:想一想如何化简小数比呢?

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化简,指名板演

师:那么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填完整

2.做练习十三第5-8题。

3.补充练习

选择

1.1千米∶20千米=( )

(1)1∶20 (2)1000∶20 (3)5∶1

2.做同一种零件,甲2小时做7个,乙3小时做10个,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

(1)20∶21 (2)21∶20 (3)7∶10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习了哪些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如何把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分与和

(一)2—5的分与和

一、 教学目标:

1、 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2、 培养初步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动手的能力。

二、 教学过程:

(一) 激趣铺垫:1、设疑——提问——讲述(教师拿3朵花拿在一只手上,如果用两只手来拿,每只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么办?

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讲述:通过自己动手,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自己动手拿一拿、摆一摆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分与合

(二) 实践操作:1、教学4的分与合:

依次出示4只桃、2只盘子

操作:这里有4只桃,如果要把他们放在2只盘子里,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放?

引导思考:根据你的摆法,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4有不同的分法。

提问讨论。你知道几和几合成4?

2、 教学5的分与合,让学生自己发现。

提问:5可以分成几和几?一共又几种分法?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可以一个不漏的找出5的所有分法。

(1) 通过摆圆形,探究5得分合。

(2) 让学生四人一组交流得出的结论。

(3) 小组内推荐一名组长说出探索结果。

(4) 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记住5的分合。

(三)想想做做:1—5题。

三、 总结评价。

教后记:1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的'分合,但是对于按顺序的分合有些学生比较难掌握。

2 小组之间的讨论效果不太好,学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显得有点乱。

(二)6、7的分与合

一、 教学目标:

1、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 发展动手能力。

二、 教学过程:

1、 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32页例题中的空格。

2、 动手操作尝试练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32页试一试的空格里。

3、 活动游戏:想想做做1—5题。①连一连。②说一说。③对口令。④吃螃蟹。

4、 小结: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

5、 独立完成6—8题。

(三)10的分与合

一、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己得出并掌握10的组成。

二、 教学过程:

1、 学具操作:10个玻璃球分一分,有几种分法?怎样分?

2、 教学例题:

①观察上面画了几串珠子,数一数每串有几颗?

②检查涂色情况。

③小结。

3、 巩固深化:

①做一做第1题,接受鲜花,谁对把花送给谁?

②做游戏,火车钻山洞。

③找朋友。(同桌之间开展活动)

4、 练习一独立完成。

教后记:

1 10是在5、6的分合继续深入,因为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学生能很快掌握这个内容。

2 但是对于10的分合有些学生不能很快反应过来。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二)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教学用具

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或活动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教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元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长度单位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厘米

教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面积单位

1米2=100分米2

1分米2=100厘米2

厘米2

口答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

4米=( )分米=( )厘米。(算法: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500厘米=( )分米=( )=米。(算法: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教师: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和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转换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转化。板书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学习新课

1.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电脑动画图(或抽拉投影片)。

出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提问:体积是多少?(1分米3。)

给一条棱涂色,提问:棱长多少厘米?(10厘米。)

1厘米3为单位,一个一个涂,涂满一排,提问:体积是多少?一排一排涂,涂满十排(一层),提问:体积是多少?一层一层涂,涂满十层(即全部涂上)。提问:体积是多少?

(10×10×10=1000(厘米3)。)

教师:由此可知1分米3等于多少厘米3?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

1分米3=1000厘米3

教师:如果把刚才的图理解为棱长1米,即体积为1米3,它的体积是多少分米3?

再请学生看一遍电脑动画图后,学生口答老师板书:1米3=1000分米3。

教师:能说一说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1000。)

(2)教师:(指黑板板书)这些是常用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及进率,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处?(名称、进率两方面。)

2.体积单位的互化。

(1)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需要把体积单位进行转化,现在来学习这个问题。

出示例3:(投影) 3.8米3, 0.54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把问题改写成如下形式:(板书)

8米3=( )分米3

0.54米3=( )分米3

教师:看一看问题是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如何计算?并说出这样计算的理由。

学生边讨论边试算。然后归纳,老师板书:

因为1米3=1000分米3,8米3有8个1000分米3,列式:1000×8=8000,填8000。

(第2题同上理)1000×0.54=540,填 540。

(2)出示例4:(投影片) 3 400厘米3, 96厘米3各是多少分米3?

改写成算式:3400厘米3=( )分米3

96厘米3=( )分米3

教师:审题时首先要注意什么?试说出这两道小题的解答过程和算理。

学生试算,讨论后,归纳并板书:

因为1000分米3为 1米3,3400分米3中包含有多少个1000分米3,就有几个米3,列式:3 400÷1000=3.4,填 3.4。

(第2题同上理) 96÷1000=0.096填 0.096。

教师:请对比例3,例4,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归纳,老师再小结并板书:

(例3下面)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例4下面)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教师:想一想,体积单位间的转化与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转化有什么相同处与不同处?(换算的方法相同,但进率不同。)

(3)*试解下面几题:

①2米380分米3=( )米3;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可作提示:哪部分需要转化?没转化的部分如何办?学生口答后

再板书:2+80÷1000=2+0.08=2.08,填2.08。

②5.34分米3=( )分米3( )厘米3;

教师:哪部分可以直接填?哪部分需要转化?(板书)1000×0.34=340,填5和340。

③3.09米3=( )米3( )分米3。

请学生直接说出列式和结果。

老师:从上面三道题的解答中,你们有什么体会?(复名数与单名数的互化,除了要注意是由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化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外,还要注意审清题中哪一部分需要转化。)

书面练习:(请4位同学写投影片,集体订正)课本P38做一做和补充题。

出示例5:(投影) 一块长方体钢板长2.2米、宽1.5米、厚0.0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分米3?

请同学们自己解答。老师巡视中可抽选一名先算出立方米,再化为立方分米,和一名直接算出立方分米的同学去板书。集体订正时由同学自己确定哪种算法较好。

(三)巩固反馈

口答填空,说出计算过程。(投影片)

0.5米3=500厘米3( ) 2.6分米3=2米3 60厘米3( )

(四)课堂总结

1.体积单位的进率。

2.体积单位的转化方法。在学生总结基础上,将例3,例4后归纳的方法汇集成一个,并板书出来: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