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体验1-5数序的序列感,理解1-5数的实际意义。
2.能尝试与同伴商量,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
2.货架(图片)各种货物(水果、文具、玩具、鞋、帽……)数量分别为1-5数字卡片
3.各色串链(分别贴有数字1-5)
4.店牌、门牌
活动过程:
一、布置货架(探索、体验有序摆放的序列感)
1.我们的森林小区要开商店,我们可以开什么店呢?
2.[出示各种货物及货架]请幼儿两两结伴,把货物放入货架。放好货物后清点货物、贴上卡片。
3.幼儿尝试摆放货物。
幼儿可能出现的情况:
1)随意放(引导幼儿体验这样放很乱,买东西不方便)
2)先将货物分类,把相同的摆放在同一格里。
4.(以狮子经理的口气)提示:要把最少的货物放在最高一层;怎样让货物看上去整齐?(引导幼儿按序摆放)
5.观察:引导幼儿感受到摆放整齐的货物看上去象楼梯一样,下面一层总比上面一层多1个(件、只……),上面一层总比下面一层少1个(件、只……)
二、编门牌号码(运用数序经验)
1.森林小区的商店布置好了,可是森林里有这么多家商店,邮递员送信、送报纸可不方便了,他送信都是按照门牌号码来送的,可现在怎么送呀?(启发幼儿为商店编门牌号码)
2.随意编------发现号码有重复或漏掉。
3.这里有8家店该怎么编呢?(引导幼儿运用数序知识编号后,尝试用接着数的`办法为剩下的店编。)
三、布置商店(巩固)
1.狮子经理送来了礼物,不过我们还要动手来做一做。
2.请幼儿穿彩链。(引导幼儿注意彩链上的数字)
幼儿可能出现:
1)将同色彩链按数序穿。
2)将彩色彩链按数序穿。
3)按间隔色、按数序穿。
4)选择半成品:缺少一个补上去。
3.把穿好的彩链布置在商店门口。
中班数学教案2
设计背景
本班共有30名幼儿,其中有18名女生,12名男生,虽然孩子对蒙氏数学都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对于按数取物的学习中都掌握的很好,但是由于本学期刚从其他幼儿园转来了5名幼儿,再加上数物结合是本学期中班数学的重点知识,考虑到以上问题及幼儿程度上的差异,所以设计本节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11-15数字与实物(数量)的对应关系。
2、能根据生活经验认读数字11-15。
3、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操作探索活动,体验成功感。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11-15数字与实物(数量)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生活中了解11-15数字与实物(数量)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串珠、数字拼板”。
2、学具准备:“串珠、数字拼板”;雪花片、响板、串珠及数字图卡若干
3、《操作册》第4册第17-1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①师幼互相问候
②走线,听节奏走步。要求幼儿两只脚始终在线上走,走时按教师喊或拍的节奏边走边数步数,然后跟着音乐做和老师相应的动作。
2、集体活动
①感知数物结合
创设情境:金色王国里有许多的金色串珠,彩色王国有许多的彩色串珠,它们想成为好朋友。数字王国的数字卡片决定介绍它们认识,我们帮它们组合在一起吧。
②教师出示教具“串珠、数字拼板”。幼儿仔细观察黑板上的金色串珠和彩色串珠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大,考吧.幼师,网出,处!(颜色不一样、数量不一样、金色串珠都是10等)
③引导幼儿听老师拍手让小朋友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手并告诉老师。如:老师拍了12下,就请拿出“串珠、数字拼板”中的数字卡片“12”,再取出相应数量的串珠卡(个位上是2的'彩色串珠,十位上是10的金色串珠)放在“串珠、数字拼板”的控制板上拼成“12”的串珠、数字拼图。
④教师总结:金色串珠是由10个金色珠子组成的,它们组成了1个10,我们称它为金色串珠10。1在十位上表示10(一串金色串珠),2在各位上表示2(2个彩色串珠)
⑤教师请个别幼儿在控制板上来操作数字13(巩固数物结合)
⑥幼儿操作学具“串珠、数字拼板”。教师可以说出数字11-15中的任意数字,请幼儿拿出相应的“串珠、数字拼板”在控制板上拼摆。为了增加幼儿的兴趣,教师可用拍手、跺脚或响板等方式出示数字,让幼儿用“串珠、数字拼板”表示。
3、游戏活动“找数字”
①教师边拍手边问:“小朋友,我问你,12、12在哪里?”幼儿边拍手边答:“曹老
师,告诉你12、12在这里。”然后迅速举起数字卡片“12”。
②教师拿走11-15中任意一组串珠、数字拼板,要求幼儿说出哪一组不见了。
③请说出“13”不见了的幼儿将串珠、数字拼板放回相应的位置上。游戏可反复进行。
4、分组活动
创设情境:还有很多物品想和数字卡片交朋友,我们一起去帮帮忙吧。
第一组:两人一组,用雪花片来制作11-15的串珠,并用数字卡片表示数量。
第二组:两人一组玩“对对碰”游戏,活动中拿数字卡的幼儿与拿相应数量物品的幼儿“对对碰”。
第三组:根据数字添画串珠。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请第一组幼儿展示并讲解自己与好朋友一起制作串珠的情况;第二组幼儿讲解自己与同伴玩对对碰的情况;请第三组幼儿展示自己添画的图卡,并交流过程。收拾整理学具。
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4册第17-18页的活动。
2、利用散步的机会,点数园内的树木、房舍的窗户等。鼓励幼儿随时关注生活中出现的数字并说出其代表的意义。
教学反思
优点:
1、活动分析比较全面,已经考虑到了幼儿在学习程度掌握的程度上有差异
2、活动目标设定较好,活动准备充分
3、活动思路比较详细、清晰
4、大部分幼儿对于本节活动课的掌握情况较好,课堂氛围较好,幼儿都能很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整节活动进行比较流畅
缺点:
1、游戏有重复,可以将游戏中的活动合二为一。
2、虽然考虑到幼儿程度上的差异,但是仍有个别幼儿对于本节活动重点没有掌握,课下要对该幼儿多下点功夫,同时也要记得与该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家多辅导幼儿该方面的知识
3、在与幼儿互动中,有的幼儿幼儿提问了2次,有的幼儿没有提问到,没有顾忌到个别幼儿,这方面以后要避免。如果重新上这节课,在活动环节这个大的框不会变,但是我会更注意活动中的细节,语言的严谨,对于进度慢的幼儿多注意,分组活动时分的再细致一些,掌握好的幼儿做难一些的操作,简单的让另一部分孩子操作,还是以多操作为主,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多说一些鼓励孩子的话语,哪怕是一个眼神,对于孩子都是一种莫大的激励。虽然孩子在学习掌握的程度上有差异,但是只要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我们就应该要多鼓励孩子。
中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并能用三个或更多的物体比较高矮。
2、能认真地参与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P11
2、三个不同高度的帽子。
3、一个大方块。
活动过程
1、玩比高矮的游戏。
(1)、两个小朋友上台,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谁啊?我让她们都站在这平平的地面上。看看这两个小朋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2)、再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引导幼儿比较。
"又来一个小朋友,我也让他站在这平平的的地面上,并站在这两个小朋友的中间,这里就有1、2、3三个小朋友。看看她比哪个小朋友高?比哪个小朋友矮?(原来她们是比过以后才能知道高矮)。"
(3)请一个小朋友站在一个大方块上,与其他两个小朋友比一比,现在谁高谁矮。
(4)请幼儿认真观察、思考:谁最高?谁最矮?为什么?想一想比高矮,怎样比最公平?
2、再次尝试比高矮: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四至五人,幼儿自己练习比高矮,并按高到矮(或矮到高)顺序排队。
3、再请三个高矮不同的小朋友,戴着高矮不同的帽子,请其他的小朋友比一比,说一说哪顶帽子高,哪顶帽子矮,怎么比?
(1)请小朋友将帽子摘下来,放在桌子上比一比。
(2)与小朋友讨论比较高矮的方法:相比较的物体必须都放在同一个面上,也就是说都在桌面上或都在地面上,而且这些地方一定要是平的。
4、做练习:《我的数学》P11,比一比谁戴的帽子高,谁的'帽子矮。在高帽子上打勾,矮帽子上画小三角形。后讲评幼儿做练习的情况。
5、小朋友们,想不想让自己比别人高呀?那我们要怎么做呢?(鼓励小朋友,多吃饭菜、少吃零食,多运动,才长得高。)
反思: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中班数学教案4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学习6的组成
设计思路:
二期课改需要我们以整合的思想来实施新教材。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幼儿在前些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和练习了数的形成、2、3、4的分合、组成等等。在此基础上,中班下半学期年龄阶段的孩子们可以学习5的组成,数的组成是加减法运算的基础,是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之一,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必备知识。依据二期课改的理念及新纲要的要求,通过创设相应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操作。引导幼儿去探索、体验理解,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并将自己获得的知识用交流的方式表现出来。
内容:
学习6的组成
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准备:
花片、小树、小动物图片、纸盒、糖果、笔、纸、数字卡片等。
过程:
一、凑数游戏《苹果和生梨》
请1个幼儿上来带领大家玩凑数游戏。
春天的花园里有个数学王国,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数学王国找一找那些东西的数量是6,然后你可以把6的分成全玩出来,才可以到其它地方玩。把你的发现写在纸上。
二、幼儿分组操作
1、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游戏。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幼儿,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幼儿交流讨论
1、教师拍手,幼儿回到座位。刚才大家玩得很高兴,能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纸上,谁愿意来介绍自己的发现?在玩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各自介绍自己的发现。
四、学习6的组成
1、教师:今天小猫的一家也到数学王国来玩了,数一数有几只猫?用数字几来表示?看看它们长得都一样吗?引导幼儿从猫的大小、颜色、花纹、蝴蝶结来分。
2、幼儿自主讲述,如6只猫可分成1只大猫5只小猫。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用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教师:6有几种分法?
3、教师归纳: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5和1,6可以……,它们合起来都是5送糖果。我们小朋友本领真大,不但学会6的组成,还学会了记录,现在我们一起准备好,开上小汽车和小猫们一起到数学王国去玩吧。(听音乐,幼儿做开汽车动作)数学王国到了,看看国王今天都准备了什么礼物?(各种糖果)国王还准备了这么多糖果盒子,请我们小朋友帮助他来包装糖果。记住,每个盒子了只可以装6粒糖果。你一边装一边说,几粒红色的糖果、几粒兰色的糖果、或几粒黄色的糖果、几粒绿色糖,一共是6粒糖果。装好以后你可以送给周围的爸爸妈妈检查一下,也可以给好朋友检查一下,你对吗?如果正确了就请你把糖带回家,可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中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体验1-5数序的序列感,理解1-5数的实际意义。
2.能尝试与同伴商量,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
2.货架(图片)各种货物(水果、文具、玩具、鞋、帽……)数量分别为1-5数字卡片
3.各色串链(分别贴有数字1-5)
4.店牌、门牌
活动过程:
一、布置货架(探索、体验有序摆放的序列感)
1.我们的森林小区要开商店,我们可以开什么店呢?
2.[出示各种货物及货架]请幼儿两两结伴,把货物放入货架。放好货物后清点货物、贴上卡片。
3.幼儿尝试摆放货物。
幼儿可能出现的情况:
1)随意放(引导幼儿体验这样放很乱,买东西不方便)
2)先将货物分类,把相同的摆放在同一格里。
4.(以狮子经理的口气)提示:要把最少的货物放在最高一层;怎样让货物看上去整齐?(引导幼儿按序摆放)
5.观察:引导幼儿感受到摆放整齐的货物看上去象楼梯一样,下面一层总比上面一层多1个(件、只……),上面一层总比下面一层少1个(件、只……)
二、编门牌号码(运用数序经验)
1.森林小区的商店布置好了,可是森林里有这么多家商店,邮递员送信、送报纸可不方便了,他送信都是按照门牌号码来送的',可现在怎么送呀?(启发幼儿为商店编门牌号码)
2.随意编------发现号码有重复或漏掉。
3.这里有8家店该怎么编呢?(引导幼儿运用数序知识编号后,尝试用接着数的办法为剩下的店编。)
三、布置商店(巩固)
1.狮子经理送来了礼物,不过我们还要动手来做一做。
2.请幼儿穿彩链。(引导幼儿注意彩链上的数字)
幼儿可能出现:
1)将同色彩链按数序穿。
2)将彩色彩链按数序穿。
3)按间隔色、按数序穿。
4)选择半成品:缺少一个补上去。
3.把穿好的彩链布置在商店门口。
中班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初步建立等量概念。
2.能够发现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3.体验快乐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具若干,玩具篓两个;苹果标记10个,西瓜标记8个;红色、黄色发圈各5个,蓝色、绿色发圈各9个。
活动过程
1.引出等量问题
(1)师交代比赛规则: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运玩具比赛,大家在规定时间内跑到指定地方拿玩具,每次只能拿一个。
(2)幼儿随着《运动员》的音乐出发“运玩具”。比赛结果:苹果队获胜。
(3)师:你们猜猜苹果队为什么能获胜呢?(他们人多)
2.解决怎样等量的问题
(1)师:聪明的雯雯发现苹果队人多了,有谁能有好办法很快知道苹果队比西瓜队多几个人呢?
(2)幼儿互相讨论。(一个一个地数;小朋友手拉手,谁没有好朋友就是多了)
(3)苹果队和西瓜队的幼儿手拉手,发现苹果队幼儿多了两个,让其中的一个幼儿把苹果标记换成西瓜标记。
(4)师:现在大家都有了好朋友,也就是两队人数一样多了,我们再次进行公平的“运玩具”比赛。
3.提出新要求
(1)师:我们分男孩子和女孩子再来一次比赛,请女孩子自由选红色和黄色发圈。幼儿自选后,发现两队不等,由男孩子帮助检查并调整。
(2)女孩子进行“运玩具”比赛,男孩子做啦啦队为女孩子加油。
(3)同样的方法,男孩子自由选绿色和蓝色发圈。幼儿自选后,发现两队不等,由女孩子帮助检查并调整。
(4)男孩子进行“运玩具”比赛,女孩子做啦啦队为男孩子加油。
(5)引导幼儿说说哪队运玩具多又快,为获胜队发奖牌。
(6)大家戴上奖牌一起跳舞庆祝。
4.放松活动
活动评析
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将教材、教法、幼儿三方面作周密考虑,简而言之就是“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幼儿。以教学活动《运玩具》为例:
一、备教材——直击教学目标,思考核心教育价值
“运玩具”是中班的一节数学活动,它的核心是等量关系的教学。按照《纲要》要求,中班的幼儿已经需要学习和了解等量的概念。因此,教师首先需要的就是找准教学原点,仔细思考本次活动的目标(核心价值)是什么,以定位准确、指向清晰的教学目标来引领教学全程。品读三个目标,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等量”这一教学核心适合于中班幼儿学科学习:而游戏化教学手段,借助问题发现来引导幼儿学习的方式则体现了较好的策略和手段运用。认知对象(内容)、认知主体(幼儿)、认知策略三要素通过目标得到了有效整合,整体表述精确到位、逐渐递进,教学活动的核心价值得到了体现,目标建构成螺旋式上升态势。
二、备教法——推敲教学环节,营造自然“发现之旅”
在“运玩具”这节教学活动中,我们能够比较充分地看见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发自内心地想要习得知识。借助于教师的无形牵引,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做到了“以数学的知识和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一切显得水到渠成,教学设计显出环环相接、层层推进的特点。比如,为了使幼儿更加熟悉“等量”概念,灵活运用已得的经验来解决问题,教师安排了幼儿最为感兴趣的竞赛游戏环节。初看似前面游戏的重复,仔细推敲,我们会发现:“幼儿自由分组”区别于先前的教师预先分发水果标记,幼儿的游戏自由度得到增加;“男生女生互相检查”区别于先前的个别幼儿检查,促进了幼儿团体间的交流和伙伴关系的建立;人数不一样多时的相互调整,既有经验的运用,更增添了一丝帮助和关怀的意味。这样的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欢笑中发展了思维、丰富了技能。
三、备幼儿——了解所需。传递恰当学习方法
纵观“运玩具”的整个活动过程,没有呆板的说教,没有生硬的讲解,借由最初的比赛,人数多少的问题在幼儿的面前得到呈现。教师紧紧抓住幼儿对于公平性的质疑,发起了新的互动,以求知者的姿态来请教于幼儿:“谁能很快知道人数不等?究竟多几个?怎样才能一样多呢?”类似这样的提问,深化了幼儿自我的探究行为,逐步理解了“等量”的概念,摸索出如何使不同人数的队伍实现“等量”的方法,使学习质态得到提升,问题在摸索尝试中迎刃而解。这样的一种学习氛围,将幼儿的主体感受与教师、与教育情境紧密联系,使学习不再是教师驾驭主导之下的被动学习。
中班数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再现物体的序列,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在操作活动中有规律地设计图案,提高动手能力。
2、培养幼儿思维的多样性,初步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彩色珠子、彩皮、腰带、彩带等。
3、玩具小熊一个,篮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规律
1、观看课件,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其中的规律出示玩具小熊,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呀?(小熊)师:小熊他今天可开心了,因为他搬新家了,让我们一起看看他家的新房子吧!(观看课件画面)小熊的新家漂亮吗?(漂亮)师:今天小熊还请了三位好朋友到家里做客呢,看看他们是谁呀?(小兔,小猫,小狗)师:三位好朋友接到小熊的邀请可高兴了,他们要出发啦!
师:(观看课件画面)哦,这三位好朋友每人都走了一条小路,哇小路上还有好看的小石头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走的小路上的小石头是怎样的。
师:先来看小兔,他走的小路上的石头是怎样的呢?(一块红色一块绿色一块红色一块绿色……)师:小兔走的小路是一格一排列的石头小路。小猫走的小路呢?(一块绿色两块蓝色一块绿色两块蓝色……)师:小猫走的路是一格二排列的石头小路。小狗呢?(一块红色一块蓝色一块黑色一块红色一块蓝色一块黑色……)师:小狗走的小路是一、一、一排列的石头小路。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三条小路看上去漂亮吗?(漂亮)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小石头的排列有规律)
2、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按规律排列
(1)引导幼儿发现并尝试接着规律排列师:到了小熊家,小熊请三位好朋友吃点心啦!咦?怎么是个空盘子呀?原来这是个神奇的盘子哦,盘子上有一些花纹,只要将盘子上的.花纹按一定的规律说下去,好吃的点心就会出现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呀?(想)师:看看小兔拿到的盘子是什么花纹?(一块红色一块黄色一块红色一块黄色)接下来应该怎么排呢?(与老师一起讲述)(一块红色一块黄色一块红色一块黄色……)看看对不对?哇,是什么好吃的点心呀?(萝卜)师:小猫的盘子呢?(一朵大花二朵小花一朵大花二朵小花)接下来应该怎样呢?(请幼儿讲述)(一朵大花二朵小花一朵大花二朵小花……)是什么点心呀?(小鱼)幼儿与老师一起吃美味的“小鱼”。
师:我们也来帮帮小狗吧!谁愿意来说一说?(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接下来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骨头出现)
(2)拓展幼儿思维
师:小朋友,除了这些排列,你们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排列?(两个高人两个矮人……三个大碗两个小碗……)
二、应用创作
师:吃完了点心,小熊要请大家唱歌跳舞啦,你们看,小熊打扮的漂亮吗?(漂亮)那让我们也把自己打扮一下和小熊一起跳舞吧!
1.简单介绍各小组的活动内容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材料:花环和大小彩色花;彩色珠子和线;腰带和彩色丝带。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动吧!
2.幼儿自选小组活动
(1)装饰花环
(2)串项链
(3)装饰彩带裙
三、评价活动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呢?
互相观赏,评价个别作品,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四、结束活动
师:孩子们,把自己打扮起来吧!(一起把自己的作品戴在身上欢乐起舞)师:时间不早啦,我们该和小熊说再见了,小熊再见!(挥手离开小熊家)
中班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识别物体的长、宽、高。
2.激发幼儿进行测量活动的兴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1只空纸盒、1把自制多用尺(见图7―12)。图7―12自制多用尺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
(1)教师以空纸盒、桌子、教室为直观演示教具,让幼儿分别感知它们的长、宽、高。
(2)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它们的长、宽、高?
在幼儿议论后教师归纳:用测量的方法。
目测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可大致比较,但不精确。
测量法:用尺子来量一量。
幼儿人手一把多用尺,教师提醒幼儿数一下,多用尺上有几个小格子,幼儿数后发现多用尺由10个彩色小方格组成:红一黄一蓝一绿一橙五色相间。教师再提示幼儿,这把多用尺可用来量物体的长、宽、高。
2.演示
(1)教师用钢卷尺或木尺量桌子的长、宽、高。
(2)个别幼儿用多用尺量空纸盒的长、宽、高,说出长、宽、高分别是几个小方格。
3.操作
(1)幼儿用各自的多用尺测量空纸盒,分别量出空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2)幼儿合作用多用尺测量小桌子,量小桌子的长、宽、高是几尺(10个小格为1尺)或几尺零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3)幼儿尝试进行自然测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活动建议:
1.启发幼儿在使用多用尺测量时,可以1个小方格作单位,也可以1尺作单位(10个小方格为1尺)。量同样长的物体,单位小,测量的数大;单位大,测量的数小。例如,空纸盒的长可以说是2尺长,也可以说是20个小方格长。
2.可再让幼儿想想,除了用多用尺测量外,还可以用什么作为度量工具?(小棍、绳子、筷子、脚步、手等)
中班数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发现、再现物体按一定规则排成的序列,并学习不同的排序方法。
2、引导幼儿感知数学的规律美,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纸制小动物若干(跑步:小兔2个、小羊4个;爬树:松鼠4个、猴子2个;举重:大象、熊、河马各2 个);上述小动物胸饰若干;木珠、雪花片、几何图形片、动物塑料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在运动场环境布置中寻找“abab”的规律。
1、(幼儿胸前别了小动物胸饰,教师以小兔子的身份参与)“嘿,伙伴们你们好,今天这里打扮得这么漂亮,我们要举行一个小小运动会。我们看看这运动场周围都布置了什么?这些东西是怎么排队的?
2、幼儿四散寻找并进行表述,如运动器械是按照“沙包、纸球、沙包、纸球……”规律排列的;气球(同色)是按照“大的、小的`、大的、小的……”规律排列的;彩链(有颜色干扰)是按照“长的、短的、长的、短的……”规律连接的;彩旗是按照“红的、绿的、红的、绿的……”以及“三角形、正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规律排队的等。
3、(组织幼儿谈话)“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排队的?”(简单小结)。
(二)、探索运动员进场的各种排队规律。
(出示背景图)1、首先进场的是跑步运动员,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有精神地向我们走来。(兔 羊 羊 ∣ 兔 羊 羊∣ )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排队的?(幼儿回答,并请别有相应胸饰的幼儿上前接着排序,教师和其他幼儿帮助指导)。
2、接下来进场的是爬树运动员,它们也微笑着向我们走来。(教师逐组出示:“松鼠 松鼠 猴” “ 松鼠 松鼠猴 ”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排队的?(幼儿回答,并请别有相应胸饰的幼儿上前接着排序,教师和其他幼儿帮助指导)。
3、最后进场的是举重运动员,只见它们一个个迈着稳健的步伐徐徐向我们走来。(象熊河马象熊河马 )这些大力士是怎么排队的?(幼儿回答,并请别有相应胸饰的幼儿以开小火车邀请的形式一个一个接着排序,教师和其他幼儿帮助指导)。
(三)、制作奖品,再现物体的序列。
1、运动会上要发奖,我们一起来制作奖品,好吗?
2、引导幼儿在四组操作材料中自选一种材料,自定序列或根据序列指示制作奖品。如:a、用木珠制作项链;b、用花朵制作花环;c、用印章印制纪念章;d、用几何图形片制作花边等。
3、请幼儿展示自制的奖品,并说说奖品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活动结束: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的一些规律,如排队时、做动作游戏时进行。
2、在结构游戏和美术活动中迁移经验,自创一些简单的规律拚搭物体和装饰画面,体验规律。
中班数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巩固10的形成,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10的实际意义,使幼儿懂得自然数列中前后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2、练习数数并正确书写数字10。
3、培养幼儿良好的书写姿势。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数字卡1——10,图(由10个圆形、10个三角形、10个长方形拼成的一幅图画),数量为10的数群卡
学具准备:本子、笔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10以内数的形成和认识。
1、手指游戏。(1122伸伸手,3344点点头,5566弯弯腰,7788扭一扭,9900抬抬腿,动手动腿和动口。)
2、看数字取雪花片:教师出示数字1,幼儿取出相应数量的雪花片摆放在桌子上,教师再出示数字2,让幼儿想一想怎样让雪花片的数量变成2,并能说出1添上1是2,依次出示数字卡3——8。带领幼儿复习8以内各数的形成。
3、会变的数卡(教师举数卡,幼儿根据数字的变化而变相应数量的手指,使之进一步感知自然数列中前后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二、认识数字10,进一步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1、引导幼儿观察挂图。
图上有什么?它们用什么拼成的?有几个圆形?几个三角形?(10个圆形、10个三角形)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它的数量?(教师出示数字10)我们还可用什么来表示呢/(引导幼儿可以用小圆点来表示数量)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结合实际让幼儿说出10你还可以表示什么?
10个笑圆点和数字10除了能表示10个圆形、10个三角形,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三、幼儿辨认数字10。
1、小朋友看看10像什么?(棍子和鸡蛋)我们来学习写一写10吧!
2、教师书写数字10。(注意强调其笔顺及1笔写成)
3、带领幼儿在空中练习。
四、幼儿书写数字10,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业。
五、展示评价幼儿作业。
六、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
虽说每堂课都会有瑕疵,但只要善于反思修正就是在进步,所以在后面的复习中,我会尽量填补一下之前课堂中有些没讲到的内容和单独指导学习进度稍慢的幼儿。增强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是每天都要进行的事,教师的持之以恒才能让幼儿的知识开出花,结上丰硕的果实。
2、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字9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9,感知9的形成和实际意义。
2、能将数字9与相应的实物进行匹配。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主题图两幅,操作图两幅,5--9的数字卡片。
2、学具: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探究活动
1、感知9的形成。出示主题图一:"图上有几匹马?用数字几表示?"教师再添上一匹,"现在是几匹马?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9,"看9像什么?它跟几长的像?"引导幼儿比较9和6的区别。说说9还可以表示什么?
2、出示主题图二。"图上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合出来的?各有几个?用数字几表示?"(8个三角形,8个圆形,8个长方形。用数字8表示。)教师再添上一棵树,一只蝴蝶,"现在图上的实物能用8表示吗?为什么?说说9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幼儿说出8添上1是9。
3、出示5--9的数卡请幼儿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边排边讲述,启发幼儿说说为什么让5排在最前面?
二、幼儿操作练习。
1、数数小鸡有几只,把表示小鸡数量的数字圈起来。
2、将数字与相应数量的实物画线连起来。
三、评议活动
幼儿讲讲自己操作中的发现。
3、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字
活动目标:
1.能正确的感知数字7,知道它们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以及能情绪愉快的参加小组活动的习惯。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黑猫警长》、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条。
活动过程:
㈠游戏捕鱼
1.教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带你们一起出去玩吧!看我们来到哪里啊?(小河)
让我们一起来钓鱼吧!
2.个别幼儿讲述钓了几条鱼,并送到相应的篮子里。
3.集体送鱼。
㈡认识数字7
1.教师:小鸭子想吃鱼,我们看看来了几只小鸭子?小鸭子和小鱼哪个多?小鸭子能吃饱吗?那有什么好办法?《添上一只鸭子》,又游走一只小鸭子,现在哪个多?要让他们数量一样多有什么好办法?《去掉一条鱼》
2.教师:数字7象什么?数字7除了表示7只小鸭还可以表示什么?
㈢游戏猫捉老鼠
1.教师:听,谁的声音?(老鼠)教室里有许多的老鼠,请宝宝帮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个点子的老鼠。
2.幼儿操作
㈣听音乐玩游戏(猫捉老鼠)
4、中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字8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会8的形成,并认识数字“8”。
2、初步掌握8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1——8数字卡片、图片一幅、录音机、歌曲磁带、多媒体课件
2、活动室周围放置若干身上有1——8点子或数字的老鼠形状。
3、人手1份实物卡片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做一个数字娃娃的.游戏,你们想不想变个数字娃娃?你们想做个数学娃娃几?你们就戴上几的头饰。
2、现在你们都变成数字娃娃了,你告诉我,你是数字几?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幼儿回答。
3、孩子们,你们变的数字娃娃真可爱,我也想变成数字娃娃,老师想变成数字几呢?看完老师变的魔术就知道了。
4、操作课件:
飞出7只蜜蜂,后来又飞出一只蜜蜂,现在一共是几只蜜蜂?7只蜜蜂后来又飞来1只蜜蜂,一共是8只蜜蜂。8只蜜蜂是怎么来的(7添上1是8)老师肯定并请全体幼儿说一遍。依次播放花,苹果,汽车,飞机等让幼儿说。
5、老师刚才变的蜜蜂是几?老师想变成数字几?(8)8像什么?
6、8能表示8只蜜蜂、8只花篮、8还能表示8颗星星等,8能表示好多好多是8个的物品。
7、闯关拜见黑猫警长,正确判断“8”以内的数量。
(1)、第一关,请小朋友们从盒子里找出有8个礼物的卡片送给黑猫警长比一比,谁找得礼物又对又多。(幼儿操作实物卡片,教师观察。)
提问:你找到了什么礼物,它们的数量是几,(2)、第二关,说出数字“8”像什么?请小朋友从数字卡片中找出数字“8”,念一念。
(3)、第三关,考考你们的眼力,(出示图片)。请根据老师的问题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放在桌子上。
8、游戏《捉老鼠》,巩固对8数量的正确判断。
活动室里藏了许多老鼠,请大家去捉身上有8个圆点的或者有数字“8”的妖精,比一比,谁的本领大,捉的老鼠又对又多。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播放歌曲《黑猫警长》)
(三)结束:小朋友们真能干,捉了这么多老鼠,现在我们和黑猫警长一起到外面去玩一回吧。
中班数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数学操作活动的兴趣。
2.能对两种颜色的同一物体进行规律排序,能对4以内差异较明显的物体进行规律排序。
活动准备
1.课件:趣味练习
2.教学具:胡萝卜、红萝卜各种图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游戏《接龙》,自然导入主题。
教师出示接龙粘帖图,请幼儿讲出规律并按规律继续排下去。
二、展开
1.对两种颜色的同一种物体进行排序。
(1)游戏《可爱的小猫》
出示:小猫、公鸡、小猫、公鸡……的规律排序图。
提问:小猫,公鸡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幼儿说出规律)
小结:按照小猫公鸡的`规律排列的。
2.请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为胡萝卜和红萝卜进行规律排序。
(幼儿相互检查、教师检查)
提示语:小兔子拔了许多萝卜,请小朋友们把红萝卜和胡萝卜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来。
教师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规律进行排序。
3.对4以内差异较明显的物体进行排序。
指导语:小兔子非常感谢小朋友,它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好看的图片呢,看看有什么?
(1)出示图卡,请幼儿仔细观察。
提问:图片上有什么形状的图形,各是什么颜色?是按什么规律排序的?(互说、互发言)
4.游戏《看谁记的对又快》,复习巩固。
教师拿走图卡,请幼儿说出排序的规律。
5.游戏《小小设计师》,复习巩固练习排序规律,教师巡回指导。
方法:为幼儿提供不同颜色的雪花片和图形卡片,小动物图片若干,请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进行规律排序,并把自己的结果展示给同伴看,大家互相检查。
三、结束
1.参观作品并讲评:组织幼儿相互参观,并讲述自己作品的排序规律。
2.从幼儿参与性和正确性方面进行总结,师生共同收拾学具,活动自然结束。
中班数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你能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活动准备:
1、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
2、贴绒数字5、6、7,实物卡。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
(1)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2)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
(3)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
(4)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
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
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
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二、小组活动。
1、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
2、看标记贴图形。
3、按序填空格。
4、添、去点子。
5、印比6、7少的点子。
中班数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找出图形间两个相同点,并作记录。
2、培养幼儿抽象概括图形特征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
挂图2幅、标记若干。
学具:
幼儿操作材料、篮子、胶水、小标记。
活动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通过教师讲解提问启发幼儿找出图形间的两个相同点,并作记录。
难点:
让幼儿通过说、作操作材料,从而培养幼儿抽象概括图形特征的`能力。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引导部分,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请谁到我们班里来做客?(小兔)小兔子告诉我它有好多好朋友是图形宝宝,我们来看看都是谁?可是图形宝宝今天给小兔子出了几个难题,小兔子不会做了,要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帮它。”
(2)出示挂图一,概括两个图形间相同点。
“你们看图上有什么?(三角形)它们什么地方是一样的?(颜色、形状一样)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你们看我这里还准备了好多小标记,我要把这些小标记送给图形宝宝。请你们再说一说都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教师按照先记颜色,再记形状的顺序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红色的三角形)。”
(3)教师出示图二,让幼儿在现有基础上加以巩固。
“看这里还有一幅图,看一看是什么图形?它们哪里一样?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帮帮忙。记录方法同上。”
2、小组活动。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把小兔字不会做的难题全都解决了,小兔子真高兴,他让我谢谢你们!可是图形宝宝又想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了,看看我们班哪一个小朋友最聪明。”
第一组:给图形做一样的标记。
分别是红色长方形、蓝色梯形。
第二组:给图形做一样的标记。
分别是蓝色长方形、黄色正方形。
“请小朋友们把图形一样的地方用标记记录下来,然后再说说这是什么样的图形?”
3、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读一读操作材料纸,评价是否记录了两个相同点。
4、活动结束
“图形宝宝说你们真棒,我们先去喝点水,一会在跟它们做游戏。”
中班数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知道5的相邻数,理解数群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尝试总结相邻数的规律,并能迁移运用。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1-6数字卡、动物卡片
2、5的相邻数课件
3、幼儿操作练习题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5的相邻数》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谈话:今天老师请来了自己的好朋友,请你们和我的好朋友们打个招呼吧!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通过观察园内小树了解树与人的关系——树叶吸灰尘的本领。你的相邻好朋友是谁?
2、出示动物卡片,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房间以及各自相邻的好朋友。
“小动物们最近搬新家了,它们听说你们最聪明了,想请你们帮它们认识认识它们的左邻右舍,你们说可以吗?那我们就把它们请出来吧!”
(1)分别出示5种不同的小动物卡片,利用1~6数字卡,引导幼儿说出他们的名称和几号房。
(2)找出它们的相邻好朋友,并说出它们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3、出示5的相邻数课件,学习5的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数的含义。
“小兔子说呀我还是没弄清楚我的左邻右舍是谁,想请你们再来帮帮它,可以吗?”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小兔子家住几号房,它的相邻好朋友是谁和谁?并说出5比4多1比6少1的关系。
(2)图形娃娃也想考考你们,帮他们找找自己的相邻好朋友。通过比较得出5个长方形比4个三角形多1,又比6个圆形少1的'关系。
4、引导幼儿寻找相邻数的规律。
a、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都有两个相邻好朋友,一个比他多一是他的相邻大朋友,一个比他少一是他的相邻小朋友,三个数之间中间的数比前面一个数大,比后面一个数小。
b、引导幼儿根据相邻数规律进行推理。找出6的相邻好朋友是几和几?7的相邻好朋友是几和几?
c、组织幼儿完成操作练习:《找朋友》。通过操作练习,巩固5的相邻数。
d、评价幼儿操作练习情况。
延伸活动
我们一起出去帮幼儿园的小动物们找找它们好朋友吧!
活动反思:
本课的重点应该是先学会找相邻数,然后再认识相邻属于本数的关系,幼儿接受起来也就更加容易。可是怎样引出相邻数这一概念呢?我用了幼儿易理解“挨着”这一词来向幼儿介绍出相邻数。首先请5名幼儿带着数字头饰按顺序排成一排站在大家面前,然后请下面的幼儿说说5个数字宝宝互相之间谁挨着谁,并一一指出来,孩子都能说出数字宝宝1挨着数字宝宝2,数字2又挨着“1”和“3”…….虽然台上没有数字“6”,可是幼儿能够说出5挨着“4”和“6”,就这样这一课的重点就迎刃而解了,对于认识相邻数与本数的关系在一节课中无法得到更深入的学习。
中班数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能看懂地铁轨道交通线路图,感知空间的位置。
2、初步认识线路图上的简单标记;能用数数的方法来确认站数。
3、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地铁标记图苏州地铁轨道交通线路图(大的)幼儿人手一份苏州地铁轨道交通线路图数字卡苏州建筑标志图小动物图(小猫、小狗、小猪)
活动过程:
一、回忆乘坐地铁的经验
1、出示地铁标记:今天老师带来个标记,看是什么?
2、师:你坐过地铁吗?为什么要坐地铁?(没有红绿灯、不堵车、下雨打车不方便)
3、小结:坐地铁不堵车而且还很环保。
二、认识地铁轨道交通图及简单的标记
1、(出示地铁轨道交通图)师:瞧,我还带来了什么?你看到有几条地铁?你怎么看出来有四条的?(数字、颜色)
2、小结:这是我们苏州的地铁,其中一号线已经开通,我们乘坐的就是一号线,2、3、4号线还在建造中,很快也可以用了,这样我们就更方便了。
3、师:地铁轨道交通图上一个个圆圈是什么?(站头)
是站头,到了这地方地铁要停下来,那交叉的地方也有圆圈,和它们怎么不一样?(换乘站)
4、大大的圆圈表示换乘的站,小小的圆圈表示停下来的站头。每一个圆圈都是一个站,都有一个名字,我们苏州有很多有名的地方,看,这是什么地方?(苏州乐园)坐几号线可以到达?这是?(苏州火车站)坐几号线可到达,还可以坐几号线和几号线也可以到达。(摩天轮)
三、学习用数数的方法来计算站数问题
计算单程站数问题
1、师:现在我们坐地铁去逛逛苏州吧?我要去的第一站是苏州乐园(出示小红旗),告诉我要坐几号线可以去苏州乐园,要坐几站路?
2、请幼儿来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3、师帮助幼儿理解“坐了几站”怎么数。
4、师在黑板上记录结果。(坐的.是2号线,用数字2来记录下来,到苏州乐园坐了7站,用7来记录。)
5、师:接下来我要去第二个地方了,我有几个朋友来苏州玩,我要去火车站接他们,我从这里出发是几号线,能到火车站吗?(不能)那怎么办呀?
6、师小结:我们坐地铁到不了目的地可以换乘。到了一个地方我换另一条线路就能到目的地了。
7、谁能告诉我,我换几号线就能到目的地火车站。我们来试试(第一种),还有其他的乘坐方法了吗?(第二种)师将两种结果记录在黑板上。
8、比较两种方法那种比较快。“为什么?”(哪个比较少就比较近。)
计算换乘的站数问题
1、现在我要去接人了,接到是谁呀?(出示:小猪、小兔、小猫),他们都要去摩天轮,从不同的站上了地铁,这些地铁都能帮助他们到达摩天轮吗?请你们帮他们想办法。看看小猪和小兔是从起点站出发的,小猫是从中间站出发的。
2、老师帮你们准备了一个和我这儿一样的轨道交通图,请你一人找一块,记录好了带过来。
3、检查幼儿完成情况。(根据每种小动物乘坐的情况逐一检查)
四、活动结束:
师:由于经验不同,所以坐的方法也不同,以后等地铁全完工了,我们出门就可乘坐地铁了,真是太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