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教案大全 >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幻想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大班数学教案范例(5篇)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掌握常见几何图形的特征,能用两个及以上的图形拼出新的图形。

2.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对图形的浓厚兴趣。

活动准备:

1.flash课件。

2.幼儿人手一支铅笔、一个几何图形、一把剪刀、一张空白的纸以及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作业纸;每桌几何图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几何图形一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活动过程:

一.兴趣激发:

1、提问:今天,颜老师请来了一些朋友来我们班作客,它们是谁呢?(单击兴趣激发菜单,课件出示笑脸的正方形、圆形。)

2.提问: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圆形有什么特点?(单击下一步,出示验证结果,正方形有四条一样长的边,四个相同的角,是方方正正的,而且露出了笑脸,圆形是由一条封闭的曲线围成一个圆圆的形状,也露出了笑脸。)

3.过渡;咦!有什么事让正方形、圆形娃娃这么高兴呢?(单击下一步,有许多好吃的、收到了许多礼物、有生日蛋糕等。小朋友们猜一猜。)原来今天它们要一起过生日。(课件里出示许多图形宝宝)许多朋友要来祝贺。

4.找找:你们看!它们是谁?(单击找朋友,分别出示长方形、梯形、三角形、半圆形、椭圆形)哟!这么多客人,你们看看谁长得和正方形有些像呢?你们帮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像的朋友,那跟圆形相像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也来帮它找找。

5.小结:今天是正方形和圆形的生日,许多的图形朋友来庆祝生日,小朋友们帮助它们找到了相似的.图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圆形和椭圆形。

二.兴趣体验:

(一)观察探索

1.游戏:捉迷藏。三角形虽然没有相像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这会儿它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1)找图形(单击观察探索,课件出示一副由多种图形组成的情景画面)。

(2)提问:说一说找到什么图形有几个。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都被你们找出来了。

(3)说一说在生活中这些几何图形喜欢躲在哪里?(课件里准备一些常见图形出现的场景或物品)

(二)趣味游戏

1.变魔术现在颜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用这些图形变出许多新的图形娃娃来。

(1)变魔术(单击趣味游戏,课件中准备许多不同的图形可以拖拉的然后请一位或几位幼儿到前面拼出新的图形娃娃来)

(2)问:你能告诉我你用什么图形和什么图形变成了什么新的图形宝宝?

三.操作拼图

1、刚才xxx小朋友和xxx小朋友分别用xx形和xx形拼出了新的图形朋友,你们也想试一试吗?颜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许多不同的图形,接下来就请你们用这些不同的图形,拼出你们喜欢的东西。(单击拼图操作)

2.讲解拼图的要求,组织小朋友们进行拼图活动,并将拼的新图形用相机拍下来,放到电脑中。

3.讲评拼图:根据小朋友们刚才拼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观看电脑,并讲述你是用什么图形评出了什么?

四.活动延伸

1.小结:你们变出这么多的图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圆形娃娃的生日。我们就用小朋友拼出来的新的图形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正方形和圆形宝宝好吗?

2.有的小朋友还想拼其他的图形,老师在活动区投放这些几何图形,小朋友们以后可以自愿组合拼出其他更多更漂亮的图形。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对几何图形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活动是尝试将领域与艺术领域相结合。活动以图形娃娃过生日为主线,通过听听、看看、找找、剪剪、拼拼、讲讲等不同途径,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并掌握有关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满足幼儿探索发现、尝试创作的欲望,符合大班的年龄特点。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集中活动一:数学:钱币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二、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三、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附: 记录单取钱 5元+2元+2元+1元=10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元剩余5元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掌握对10元以内人民币的认识。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0以内“仿真人民币”,各种玩具,画有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盒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提问幼儿:平日吃的东西,穿的衣服,玩的玩具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说出是用钱买来的,教师出示“仿真人民币”问幼儿:认识他们吗?他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发给幼儿每人一套“仿真人民币”,让幼儿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让幼儿按要求取出相应的币值,例如,教师说出四元,幼儿取出四张一元的人民币;师说六元,幼儿取出一张一元的.,一张五元的人民币,或取出六张一元人民币。

3.游戏活动。

教师变成售货员,卖给幼儿玩具,教师说出玩具的价钱,幼儿按量取钱,谁取得既快又准,就把玩具卖给他。幼儿买到玩具后,可以和其他幼儿继续进行游戏,持有不同玩具的幼儿之间可以进行买卖,用“仿真人民币”进行交换。

4.交流小结,让“仿真人民币”回家。

每个盒子上都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根据盒子上面值的不同,把人民币送到相应的盒子里。

5.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内放置十元以上的“仿真人民币”供幼儿继续探索认识。

活动反思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反思的同时要不断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把它作为另一个认识对象进行分析,最后把两个具体的认识对象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

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人民币”,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以为会非常容易的,还曾想着压缩课时,但是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原本3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又复习了2天,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这让我思考了许久,怎么会这样呢?《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学中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所以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力求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本节课知识,觉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但是上完课我还是感到不满意。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数量为“5”的水果分成两份,感受和发现多种不同的答案。

2.探索运用符号.标记和数字等记录自己分水果的结果。

3.能够积极地参与猜测和讨论活动,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点:

学习将数量为“5”的水果分成两份,感受和发现多种不同的答案。

活动难点:

探索运用符号.标记和数字等记录自己分水果的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教学挂图(三)中的25个苹果,人物头像,水果,分合号;教学挂图(一)中的数字。

2.学具:幼儿用书第13页《分物操作底板.数的分合底板》第15页《实物卡、数卡、符号卡》的操作材料,将爸爸妈妈、男孩和女孩的头像分别贴在分物操作底板上,同时将各种水果卡片(计20张)装在盘中,每人1盘;1张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猜测活动。

师:这里有几个苹果?

师:如果要把5个苹果分给两个不同的人(如爸爸和妈妈),他们每人会分到几个苹果?

讨论:爸爸妈妈每次分得的苹果数目相同吗?怎么不同?

二、分水果(一共提供20个苹果,每次5个苹果)

1.请个别幼儿演示将5个苹果分给爸爸妈妈,集体讲述分苹果的结果。

师:5个苹果分给爸爸几个?分给妈妈几个呢?(教师可以在黑板旁边用数字记录一下)

师:如果将5个苹果再次分给爸爸和妈妈,爸爸妈妈分到的苹果数量要和刚才不一样,我们可以怎么分呢?(请一名幼儿上来再次分一分)

师:这次爸爸分了几个苹果?妈妈分了几个苹果?(引导幼儿讲述分苹果的结果,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师:老师还要再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分苹果,听好分的数量要和刚才分的不一样,比如:爸爸刚刚已经分过3个苹果了,妈妈已经分过2个苹果了,那么这次不能再分给爸爸3个,妈妈2个了,要分的'和刚才不一样,谁愿意上来分的?(再次请幼儿上来分苹果,强调要分的数量刚才没有过)

师:这次爸爸分了几个苹果?妈妈分了几个苹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师: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分法了?(教师再请一个幼儿上来分,然后在黑板上记录)

三、幼儿操作活动,分桃子(20个桃子)

1.师:看一看,数一数,自己的盘子里有什么水果?共有多少个?

2.引导幼儿观察分无操作底板

师:操作底板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3.教师介绍活动内容与要求。

师:每次从盘子里拿5个水果,把它们分给操作底板上的两个人;每人每次分得的水果数目不能相同;分一次在记录单上记一次,记录的结果要和分的结果一样。

4.幼儿自己操作分桃子,教师作适当的指导。

四、交流展示记录单

教师选取幼儿的几张记录单通过投影仪和幼儿一起分享、交流;交流完后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录单若有错的及时改过来。

五、总结

师:5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答案。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可以提供幼儿用书第29页《看图按特征分类记录》的材料,引导幼儿完成“分糖果”、“分纽扣”的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10,进一步理解数倒着排列的顺序性。

2、尝试按从大到小的顺序,通过连线的方法勾画某一物体的外形。

3、积极参与数学操作游戏,感受自己长大的喜悦。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设计图。

活动过程:

一、情景图片引入。

师:小朋友,黄老师的水果店里有很多不同形状的水果数字宝宝,想知道有哪些水果数字宝宝吗?生:想。

出示菠萝数字宝宝。师问:这是什么水果数字宝宝?生:它是菠萝宝宝1。师:这个呢?生:这个是苹果宝宝2,(依此方法出示水果数字宝宝3、4、5、6、7、8、9、10 告诉幼儿这些水果数字宝宝是按从小到大排列的。集体读一次。)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长大了,长大了,好不好?(好)长大了做的事情可多了,会认字,还会做个小小设计师,上节课,我们班的小朋友就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新房子,今天我也请小朋友再做小小设计师,设计新衣服好吗?(好)。

二、认识数字1~10,进一步理解数倒着排列的顺序性。

1、回忆《我是小小设计师》的内容导入新知识。

师:前几天我们一起设计各种各样的房子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设计的?(我们是按从数字小到大的把数字旁边点子连起来,新房子就成功设计出来了)

2、自由设计长袖衣服。

(1)师:你们看这张图上有什么?(出示一张放大的红色大衣服设计图,引导幼儿说出上的点和数字。)

(2)如果用线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数字旁边的点连起来会设计出怎样的衣服呢?(让我们一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数字旁边的点连起来看看吧!(请幼儿展示自己设计的衣服,体验设计的快乐。)这是你们自己设计的衣服喜欢吗?

3、出示衣服设计图请幼儿观察小衣服设计图,倒数数字10~1,进一步理解倒着排列的顺序性。

(1)观察衣服设计图,倒数数字10~1。

师:看看这张图上有什么?让我们从10开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找一找,读一读。一边读一边还要用手指旁边的小点子。

(2)学习讨论按倒数的顺序连线的方法,激发幼儿设计小衣服的兴趣。

师:刚才,小朋友用小手按倒数的顺序点了图片上的小点子,如果我们用按照倒数的顺序把这些点子连起来,会设计出什么样的衣服呢?谁愿意上来帮老师连一连(引导个别幼儿尝试示范)他是按什么顺序连点子的?(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连点子的)他设计的是怎么的.?

(3)教师带领幼儿用彩笔按倒数的顺序把点子连起来。

三、实践操作设计房屋,感知数字10-1从大到小的顺序关系。

1、教师:小朋友要按顺序连小点,记得要用直线连哟!

教师:连好的小朋友按连的顺序用手点一点小点,还要读一读点旁边的数字,看看你设计出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2、把自己设计的房屋图展示要黑板上。

3、同伴通过手口一致地有序点数,达到互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