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教案大全 >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别弃我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培养幼儿能自编应用题的能力和分析为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4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学会自编4的加减法口头应用题。

活动准备

篮球4个、篮球筐一个、钓鱼竿、卡片、小筐等,幻灯机。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运球(复习4的加减法)

1.幼儿分成两组,四个球用两个筐运,看每个筐装几个球,复习4的组成。

2.师幼齐读:444

^^^

312213

二、小小篮球赛

1.师说话引发幼儿兴趣:刚才的运球游戏小朋友们表现的很棒,你们是那么聪明,大家合作的那么好,老师真高兴!现在老师宣布一个让小朋友们更高兴的事,今天我们班要举行一个篮球比赛,希望大家积极参加。

2.幼儿积极报名,老师把幼儿分成四人一组。

3.老师当裁判,哨声响起,幼儿进行投篮比赛,台下的小观众加油助威。

4.算一算每组投了多少球,列出4的'加减法算式,教师相应板书。

1+3=43+1=42+2=4

4-1=34-3=14-2=2

5.给获胜队发奖章一枚,大家为他们鼓掌。

6.齐读加减法算式。

三、看动画编应用题

教师播放幻灯片,请幼儿看动画编应用题。教师引导幼儿分析应用题,口头列式解答。

四、游戏:小猫钓鱼

1.师:猫妈妈领着小猫们来到河边钓鱼,它们钓到了几条鱼呢?

2.老师和小朋友们戴着头饰,坐到讲台边用鱼竿钓鱼,算出每条鱼上的算式题。巩固4以内加减法。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教师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幼儿在互相启迪、互动互学中促进幼儿不断思考,不断获得有益经验,促进其“善”学。幼儿的兴趣被引发了,他们都争抢着参加各种游戏,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让幼儿通过实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师也积极地参与活动中去,师幼配合得很好,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通顺、流畅。“热闹”而不“杂乱”,当时听课的教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赞叹这次活动很成功。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依据这一指导要点,在设计本活动时,我充分利用幼儿形象具体思维方式的认知特点,设计各种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刺激幼儿的视觉、听觉,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本活动巧妙地将排列的小秘密融入动物运动会的情境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设置了独特的运动会场地、开幕式会场和颁奖环节,并且随着活动的深入,学习难度也层层递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热情,让幼儿在看看玩玩中轻松快乐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最后,通过活动的延伸,让幼儿学会细致观察周围生活,养成有规律的摆放物品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和关注周围生活中事物的规律性,增强对有规则排列的图案的兴趣。

2、能运用身边的材料,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出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

3、熟悉事物的规律性,能按颜色、图形、数量等特征进行排序。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分析:

1.重点:掌握不同事物排列的规律,设计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

2.难点:设计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教学PPT、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玩具珠子、穿珠绳、《运动员进行曲》、多媒体电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场面一定非常热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打开准备好的教学PPT)

二、观看比赛场地,找规律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小动物们已经准备好的比赛场地,这块比赛场地里的每条赛道摆放都与我们平时的不一样,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

垫子:红色、黄色、蓝色…… 椅子:红色、黄色、蓝色……矮方凳:红色、黄色、蓝色……

1、幼儿观察后交流发现的规律:赛道1上所摆放的物品是按照红色、黄色、蓝色的颜色规律摆放的;赛道2上所摆放的物品是按照蓝色、红色、黄色的颜色规律摆放的;赛道3上所摆放的物品是按照黄色、蓝色、红色的颜色规律摆放的。

2、请幼儿尝试将每条赛道按规律加长。

三、观赏开幕式场地的布置,找规律教师:观看完了比赛场地,我们再一起去看看主会场吧,也就是开幕式的地方看看吧!(教师接着放映教学PPT)

1、观察会场的布置教师:小朋友们看,小动物们已经把会场打扮好了,多漂亮啊!咦,它们的会场上有没有像赛场一样按规律摆放的地方呢?仔细找找。

幼儿观察并交流,请幼儿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彩旗按图形排列,灯笼按大小排列,气球按颜色、大小两种规律排列,花按三种颜色排列。)

2、观看小动物入场教师: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小动物们排着整齐的方阵准备入场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参赛的小动物吧!(放映PPT)

(1)首先入场的是第一方阵的小动物,它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了,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一只兔、一只狗、一只兔……)后面又来了几只小动物应怎么样排呢?(幼儿回答,并出示正确的'列队。)

(2)接下来出场的是第二方阵(一只猫、两只猴、一只猫……)摄影师刚想照张照片,有的小动物被几只气球挡住了,猜猜气球遮住的是谁?(请幼儿猜测后揭开气球验证答案。)

(3)同样办法出示第三方阵(一只羊、两头牛、三只小鸭)后面排的是小老虎,应该排几只?(幼儿回答后,出示四只小老虎的图片。)

3、小朋友入场教师:小动物们都已经排着整齐的方阵入场了,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是我们,该如何有规律的进入运动会场呢?

(1)引导幼儿说出不同的按规律排队的方法(如按男女排队,1男1女;按照男和女拍成两队列队……)

(2)教师统一意见后,若干幼儿按规律排队绕课室走一圈,同时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列队幼儿向其他幼儿挥手致意。

四、制作奖品教师:比赛很快就要结束了,该给获胜的小动物颁发奖品了,可是小动物们准备的奖品还不够,怎么办?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好吗?

1、师介绍奖品的种类及做法:

第一类:用不同形状的珠子串成冠军项链(可按形状、数量排列)第二类:用不同颜色的珠子串成冠军项链(可按颜色、数量排列)第三类: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珠子串成冠军项链(可按数量、形状、颜色排列)

2、幼儿分自由选择操作材料,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按规律进行制作。

3、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制作的。

五、活动延伸: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按照规律摆放的,并尝试将身边的物品按规律排序。

活动反思:

该活动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始终保持高涨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体现了《纲要》中"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的精神,学习效果也非常明显。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经常自发地将活动室、游戏区里的物品按规律排序,作为执教老师,反思该活动,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整合了健康、科学方面的内容,教育组织动静结合,为幼儿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

2、在活动中,我采用了身边一些常见的物品做为教具,如垫子、椅子、串珠等,省时又省力,可操作性非常强。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园的实际情况加以改变。

3、注重创设轻松自然的教学情境,引导幼儿在情境中自主地探究,教学难度层层递进,让幼儿始终保持良好的探索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思路:我们学校是围棋特色学校,“科学认读”是我们的研究课题,我在孩子们下棋前的“猜先”活动中发现,这个就是“单双数”,所以,我就把这个内容提前上,让孩子了解单双数。

活动要求:

1、结合围棋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自由探索了解单数和双数。

2、感受同伴间相互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围棋、记号笔、大数字卡片若干、一幅美丽的图片(各类动植物若干)单双数的汉字词组卡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猜棋”

我们小朋友都会下围棋,今天老师就用围棋和小朋友一起做个猜棋的游戏好吗?(好)请小朋友每人抓一把棋子,数一数有几颗棋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并找出数字卡片。两个好朋友相互检查一下拿得对不对。

2、探索单双数――游戏“找朋友”

(1)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帮他们找好朋友,要2个2个做好朋友,看看他们能不能全都找到好朋友。全都能找到好朋友的,你把你的数字卡片放在这块有一个绿色磁铁的黑板上,不能全部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放在2个红色圆点的黑板上。幼儿操作。

(2)师生共同检验:小朋友看一看你们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3)小结: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双数)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单数)出示汉字词组。

(4)对啊!这些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叫“双数”,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叫“单数”。那么,在我们下围棋的时候,哪里会用到单双数?(猜先),对了,在猜先的时候我们要用到单双数,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次“猜先”好吗?

3、寻找单双数――游戏“捉迷藏”

(1)单双数在围棋中要用到他,在其他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单双数。现在他们就想我们做一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出示画面)单数和双数就躲在这幅美丽的画里,你们找找看画里的哪些动植物是双数,哪些动植物是单数,你可以用各种方法把它记录下来,等会来告诉大家好吗?

(2)幼儿再次操作

(3)谁先来介绍给大家听,你找到哪些动植物是单双数?(个别幼儿介绍)我知道小朋友都想介绍给大家听对吗?好,现在你可以找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找到的单双数。(生生互动)

4、结束:向你的好朋友介绍完后,可以向客人老师介绍。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目标:

1、仔细观察钟面,探索发现整点和半点时分针和时针的位置规律,学会辨认整点和半点。

2、初步感知时间的重要性,懂得时钟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准备:

1、每人一个活动的钟面。

2、实物钟人手一个,五角星若干。

过程:

(一)、认识整点:

1、讲述故事《小明的秋游》。

“小明去秋游了吗?怎么没去成?他应该几点钟起床,他是几点起床的?小明到幼儿园是几点钟?他为什么会迟到?他是几点钟睡觉的.?”

2、探索发现整点时分针和时针的位置规律。

(1)观察四个钟面,找一找它们的秘密。

(2)与幼儿一起归纳:分针指向阳花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钟。

3、请幼儿用身体表现几点整。

4、请幼儿在活动的小钟上拨已每天睡觉和起床的时间,彼此交流。

(二)、认识半点:

“刚才发现有的小朋友睡觉的时间是这样的?这是几点?”(出示半点钟面)

(1)找一找半点钟面的秘密。

(2)帮助幼儿半点时针和分针的规律,重点时针在两个数字中间的规律。

(3)幼儿用身体表现半点。

(三)、幼儿在实物钟上互相游戏。(一个拨一个说时间,说对的给一个五角星)

(四)、结束部分: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拨钟。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用"又、一共、还剩下"等词语口编加法、减法应用题。

2、两组图片进行对比,感知问号的不同问法。

3、参与白板操作游戏,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体验口编应用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幼儿人手一道算术题。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看看这个地方认识吗?(出示羊村画面)今天,它们要来考考大家,看看谁是最聪明的孩子?

2、学习看图口编应用题,并记录算式题。

(1)问题一。

--师:我们来看看谁带来了第一道题?图上有什么?

(点击美羊羊,出现"蝴蝶题")--师:美羊羊带来的这个问号要问你们什么呢?(一共有多少只蝴蝶?)--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要用"一共"这个词?

--出示美羊羊笑脸图,表示答对了。

(2)问题二。

--师:我们再来看看谁带来了第二道题??(点击喜洋洋,出示"小鸟题")--师:图上有什么?看看小鸟有什么变化?这里的问号要问你们什么?(还剩下多少只小鸟?)--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要用"这剩下"?

(3)理解对比两幅图,感知问号的.不同问法,幼儿学编应用题。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谁能用三句话把三幅图连起来完整讲述?

--教师:我们用三句话讲述,最后一句是提出一个问题,这样的讲述我们叫它应用题。

--谁能用三句话把这三幅图完整讲述编出一道应用题?

--教师:这里的的两个问号提问是不一样的,飞来是用一共来表示的,飞走是用还剩下来表示的。

--幼儿根据应用题记录算式:6+3=9、9-3=63、根据生活经验幼儿自编应用题。

--刚刚我们都是看着三幅图来编应用题的,现在我们能不能看着算式口编应用题呢?

--幼儿每人一个算式题,尝试看算式编应用题。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编的应用题。

4、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看三幅图口编应用题,还学会了看算式口编应用题,你们真了不起。其实,我们还可以利用生活中很多东西,编成应用题,回去后我们在尝试编一编,好吗?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进行10以内的数数,初步感知数的守恒。

2、以游戏的情景,感受圣诞节的快乐氛围。

3、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能获得其中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圣诞树、圣诞礼物、任务卡、小动物等等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圣诞节到了,你们有没有收到圣诞礼物啊。

2、今天我给你们没人都准备了一个圣诞礼物,你们想要吗?

(二)、基本部分:

1、不过,张老师准备的礼物是要你们动脑筋找的哦!

2、张老师在你们的椅子下面都放好了任务卡片(点数),你要根据任务卡片去找礼物。

3、我们来看看你找到的是你不是你的礼物呢?(验证)

4、节日里收到礼物真的很开心,快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礼物。

5、你们找到礼物开心吗?不过还有一些小朋友他们没有收到礼物,他们一定很伤心的,我们也给他们去准备一份礼物,好吗?

6、我有一张爱心卡片(数字),根据爱心卡片请你把礼物放在袋子里,等一下我们去送给他们。给幼儿再次操作的机会。

7、我们来看看你们装的对不对,如果不正确他们一定不开心的。(验证)

(三)、结束部分:

1、你们圣诞节都有礼物了,也给好朋友们准备了礼物。小动物们也很羡慕,看看是那些小动物呢?

2、它们喜欢什么礼物呢?那是不是呢?有多少呢?

3、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用了什么办法?看看我的方法和你们是不是一样呢?,(眼睛看,心里数;两个两个数;封闭式数)

4、原来,小动物们的礼物虽然看上去排列方式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但是我们还可以用好多的方法都是可以数出来的。

四、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圣诞节的节日气氛中,感受到数学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 我要评论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进行平均分配,感知平均分配的简单规律并能初步运用于生活中。

2、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探究的乐趣,发展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视频一段、一体机。

2、圆形若干、记录纸、笔、剪刀。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二等分、四等分的分法导入活动

“上次活动中,我们学会了用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来将圆形饼干分成了2份和4份,今天老师请四个小朋友来做客,可是只有1块饼干要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呢?”

二、幼儿操作,进一步了解二等分、四等分。

1、一块饼干分给4个小朋友(幼儿讲述,教师操作课件)

问:谁来告诉大家1块饼干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

师幼小结:可以先把一块饼干四等分后分给了4个小朋友,每人拿到的就一样多了

2、两块饼干分给4个小朋友

“2块饼干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请你们从盘子里拿出两块饼干,分给操作板上的小朋友,看谁分得快。”

问:

(1)2块饼干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

(2)有没有不一样的分法呢?(讨论不同分法)

师幼小结:我们可以把每块饼干二等分或四等分后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一样多。

三、自由探索将3块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的'方法,并进行记录

“3块饼干,要怎么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才会一样多呢?”

幼儿操作,记录结果,教师以实物投影仪展示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讨论出平均分的方法

师幼小结:3块饼干分给了4个小朋友,每人一样多可以用两块饼干进行二等分,一块饼干四等分的方法,也可以用每一块都四等分的方法来分。

四、探索口香糖的分法

1、4块口香糖分给4个小朋友

“饼干吃完了,我这还有4块口香糖分给4个小朋友要怎么分呢?”

个别幼儿回答,教师演示PPT

2、5块口香糖分给4个小朋友

“现在有几个口香糖,口香糖比小朋友多,这又要怎么分?”

师幼小结:口香糖比小朋友多,我们可以先一个一个分,再把剩下来的进行等分。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试试5个口香糖要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的要一样多,可以怎么分呢?请你们回家去想一想。”

活动反思:

本活动以二等分、四等分为基础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活动中我以给小朋友分食物为主线贯穿活动始末,“分饼干”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以一个圆形饼干的四等分为基础拓展到多个圆形的平均分配活动,,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探究。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坐标图中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不同含义,并根据坐标判断具体位置。

2、尝试根据门牌号码,对照房屋图示正确确定同伴家的位置。

3、学习用语言清楚、准确表达坐标图中的空间位置。

活动准备:

相片,大型房屋图,1-6数字卡两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房屋图,运用数字表示具体房间。

1、观察房屋图,运用数字表示层数。

小朋友, 这里有一栋房子。它有几层高?

让我们数数。哪个是第一层?

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贴数字1)第二层在哪里?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贴数字2)。

2、观b察房屋图,运用数字表示房间号。

这栋楼房,每层有几间房子?

我们看看第一层有几间房子?(数房间数),第二、三层一样吗?

让我们数数,每一层的第一间在哪里?(左边)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贴数字)。

3、进一步明确房屋旁数字的含义。

房子旁有这么多数字。这些数字表示什么?(层数)这些数字吗?(房间数)。

二、根据门牌号码,对照房屋图示正确确定同伴的家。

1、明确房间的主人,激发幼儿找房间的积极性。

小朋友,这栋楼房住的是我们班的小朋友,你想知道每间房间住的是谁吗?

2、根据房号找主人,初步学习根据坐标判断具体位置。

你想知道哪间房间是谁的吗?用嘴说出来,不能用手指哟!

3、自由寻找,了解自己家在楼房的位置。

小朋友,你们想知道自己家在哪里吗?请你找找,找到后不要忘记,等一会我们要到你家做客呢。

集体介绍我家在哪里,猜一猜×层第×间是谁家。

三、操作练习。

1、下雪了,玲玲想召集小朋友一起堆雪人,小朋友分别住在楼房的哪一间呢?请你先看左图的住址,再把他们的'头像贴在右边的楼房的对应位置,就知道大家的住址。

2、尝试独立完成练习后,交流结果。

回家记记你家、亲戚、朋友的门牌号码,回来说一说看谁记得最多。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够按要求给小动物分到合适的房子。

2、初步理解序数,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去。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动物图片若干,白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出示PPT-2,认识小动物。

师:森林里盖了两栋漂亮的三层小楼房,小动物们很想住进去。可是,它们吵起来了,为什么呢?原来它们谁也不想住在自己不喜欢的房子里,要重新分房子。你能帮助它们吗?

二、分房子

1、出示PPT-3,知道小老鼠的要求,并帮助小老鼠找到自己的房子。

2、出示PPT-4,知道大象的要求,并帮助大象找到自己的房子。

3、出示PPT-5,知道大公鸡的要求,并帮助大公鸡找到自己的房子。

4、出示PPT-6,知道小猫的要求,并帮助小猫找到自己的房子。

5、出示PPT-7,知道小乌龟的要求,并帮助小乌龟找到自己的房子。

6、出示PPT-8,知道小狐狸的.要求,并帮助小狐狸找到自己的房子。

三、给小动物排排队

1、小朋友人手一张白纸,按教师提的要求给小动物们排排队。

如:从左边数:大灰狼坐在第五个座位上,小兔坐在第三个座位上,小羊不能坐在大灰狼旁边,小狗不能坐在小老鼠旁边,小老鼠最小,坐在第一个座位上。这些小动物应该怎样坐才对呢?

2、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完成情况适当增加难度。

教学反思:

《分房子》即让孩子们孩子了解大自然中不同动物的存在,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各种动物生存之间简单的关系。故事以森林中的动物住新房为线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而老虎大王不能够很好的满足他们的需要,希望得到小朋友的帮助而展开。活动以《纲要》为指导,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直观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说说会有哪些不同的动物需要分房子。通过故事引出活动的主题,动物们该住哪一间房子里,他们有什么样要求,从而激发他们帮助动物分房子的兴趣。故事的发展是让幼儿去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很好的依托。作为活动的延伸,另外不同动物的动物需要分房子,应该怎么办,让孩子根据动物的特点,再一次展开思考,望孩子多关注关心动物,让孩子继续有探索的机会,让本次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有体现。

本次活动整合了语言、常识等方面的知识,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大胆交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成功者。

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感知物体的长短,并进行记录。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据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3、能用较准确的语言讲述自己测量的情况。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测量的基本方法。

(2)物质准备:

1、场地:四人坐一张大长方桌。

2、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铅笔、积木、彩带、水彩笔、冰棍棒、吸管等),每组一套。

3、记录纸(四分之一大的A4纸)、记号笔,在黑板上画好大的记录表。

4、直尺、卷尺、皮尺等。

活动重点:了解测量的方法(首尾相接)

活动难点:掌握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是不同的。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情景游戏,导入活动。

1、教师创设情景:“幼儿园运动会进行跳远比赛,咱们班谁跳得最远?”

2、请个别幼儿从起点线进行立定跳远,引出比较方法——测量。

3、讨论:你想用什么办法量?怎样量?

4、小结:测量时,使用的工具一头要和起点对齐,然后测下一段时,工具的一头和上次的尾要紧接住,就是首尾相接,这样才能测得比较准确些。

基本部分

一、幼儿操作,学习测量的方法。

1、教师:“请你量一量桌子的边有多长?你想选择哪种工具?为什么?”

2、幼儿选择测量工具并操作:测量桌子的长边和短边。(可以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也可以用自身进行测量)

3、幼儿交流测量结果,教师点评巩固进行测量的正确方法。

二、更换测量工具,记录测量结果。

1、介绍记录表格:“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录单?记录表上前面的格子告诉我们什么,后面的.格子又记录什么呢?(幼儿讲述:一个是画选用的工具、一个是记录数据)

2、幼儿进行测量活动。教师引导:“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家具,用不同的工具来量一量其中的一条边。”

3、讨论交流测量结果。

教师:谁来分享你的测量结果?

教师: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张桌子,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你能发现其中的什么秘密?

小结:测量同一样物体时,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就越多。

三、集体交流,了解生活中的测量。

1、引导提问:“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测量?人们会用什么工具来测量?”

2、观看视频,了解测量的工具——尺子。

结束部分: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测量的方法了解物体的长短、高矮、距离等,不管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都要方法正确,才能量准确。

延伸活动:在益智区投放多种工具(毛线、木棍、铅笔、回形针等),以及记录再次测了教室中物品的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