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1
在校际教研活动中,陈素花老师执教的《她是我的朋友》一课以其朴拙的常态教学风貌,引发与会者深刻的思考,为提升校际教研内涵提供了鲜活的范例。现综合诸方观点,阐述如下:
一、常态教学令人欣喜
与会者一致认为,陈老师的课堂教学摒弃以往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教虫小技”,自然纯朴,无刻意雕饰之痕,其浑然天成的教学方式于我们的日常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1、文道统一,教学目标多维化:
该课的教学目标“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引导学生学会从内容入手体会思想,懂得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由表及里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同时,极其注重语文学习的人文性,让学生体会阮恒待人真诚、无私助人的品格,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2、读悟结合,学习方法探究化:
让学生读中悟情,把尽量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多读多想。“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从不同方式的朗读中感悟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这样也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读描写献血过程这一部分,勾画出描写阮恒动作、神情的语句,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议,激励读,创设情境读,让学生明白阮恒献血时内心很复杂。其二,发挥想象,合作释疑。教学时发动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当学生找出阮恒神情动作句子后,引导学生抓住阮恒的异常表现及其矛盾之处提问,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想象阮恒当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在学生读议之后,各小组汇报本小组的想法,充分展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学生在此时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全班互助互学,共同探究阮恒的内心世界,体会阮恒虽然说以为献了血自己就会死去,但为了朋友能活下去,仍然坚持献血的可贵品质。
3、读说互促,情感体验生命化:
语文教学要“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陈老师在学生理解全文后,用满含激情的语言进行熏陶感染:“小阮恒的鲜血流入了小女孩的身体内,她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她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的朋友。是朋友将她幼小的生命挽回,是朋友让她感到了这世界的温暖,是朋友使阮恒勇敢地举起了手,是朋友使他有了战胜面临死亡的勇气。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然后发问:“同学们,你们现在的心里有着怎样的想法?最想说些什么?”于是学生有的谈自己读了这个故事以后的感受,有的对阮恒说些什么,也有的对小女孩说些什么。这一设计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和自
主性的发挥。充分体现了“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理念,从而实现“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目标。
二、精彩失约引人深思
陈老师在反思中提出,她在“假如你是阮恒,你会怎么做”这一教学环节中,预设了两种教学方案,即学生“愿意献血”和“不愿献血”两种可能性下的教学思路。结果,课堂上只出现“愿意献血”一种声音,教学流程偏离了教者的“埋伏线”,教者只好将另一方案黯然搁下。对此,刘金山老师不无遗憾地说:“此时的课堂,如果有部分学生提出异议,发出‘另类声音’,教者再顺而导之,便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可惜,亮点与现实教学擦肩而过,精彩失约了。针对这一困惑,我们进一步深入分析课堂教学,认为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真正做到“让预设和生成激情共舞”(周一贯语)。
1、摒除传统教材观:
在传统观念中,教材是神圣的.,其育人目标是无可置疑的。教者在教学中往往就教参教教材,抱着教参的“最高指示”不敢越雷池一步,本是绚丽多姿的语文课堂成了一言堂。学生的读悟被无形的镣铐锁定,自然就听不到“异音”。《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作者抱紧“生命诚可贵,友情价更高”这一主旨,对阮恒的“伟大的抉择”津津乐道。我们如果借此教育学生体会友情、学会奉献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从“珍爱生命”、“合法献血”(阮恒不满18周岁)的角度来看问题,学生则有一百个理由说“我不献血”。因为, “拥有生命,才有奉献”。我们备课时,要尽量多维度审视教材。教师个性化解读教材,是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教者对教材的理解如果是单层面的,在设计教学时,个性化导读就会被忽略。
2、优化课堂民主性:
只有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动态资源才有生成的空间。在陈老师的课堂上,“告诉我”、“跟我说”这一口头禅不绝于耳。试想,面对六十几名学生,教师与学生交流时,要学生“告诉我”、“跟我说”,学生会做何感想?这种“单线性”、“单向性”交流是极不利建立民主课堂氛围的。尽管教师时常很有礼貌地说个“请”字,但在这彬彬有礼的话语背后,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仍然“阳魂不散”。在教学中,“蹲下来”与学生说话,“迎上去”听学生说话,是融洽师生关的技巧,也是不可忽视的小细节。此其一。
其二,在师生、生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放得开”。本堂课在导入课题时,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朋友观的环节,这本身是极为自由宽松的生成性教学环节。教学时,谈话环节浅偿辄止,一两名学生发言就匆匆“收摊”,一张民主气氛的网刚刚撒开就打住。课堂伊始,自由表达的氛围便“胎死腹中”了。
3、找准生成切入点:
精彩是可以预约的。找准生成点,顺学而导,教学亮点将在课堂中时时闪烁。我们认为,在《她是我的朋友》一课中,可引发生成的有:
⑴ 课堂伊始,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朋友观,师相机导之。(陈玉梅建议)
⑵ 理解、对比“啜泣”、“呜咽”、“哭泣”三个词时,让学生设身处地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说心里的想法,如“我要死了,我好怕”等(林文锋建议)。
⑶ 课堂临近结束时,启发学生说说“假如不是朋友”该怎样对待这样的事(陈志强建议)。这样,摆脱文本的拘绊,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的同时,跳出文本,超越文本,焕发个性,在真正的意义上实施生命化阅读教学。
《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自我感觉效果还可以,学生的参与面广,学生很感兴趣,想象丰富,课堂气氛活跃。
比如,“让学生想象有一位仙人看到了小姑娘的遭遇,她会看到什么,又会怎么想,怎样做的?”这里学生最有兴趣,学生还可以展开想象,小姑娘在找水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
难,她又是怎么克服的?
又如,在让学生转换角色时,学生就是小姑娘,我问:“你为什么这样匆匆忙忙的啊?”这时学生的思维完全打开了,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那种情景之中,此时学生都知道,便不约而同地说:“急着为母亲去送水啊!”
再如,在解决第三个问题时,我问:“小狗会向小姑娘哭诉什么?”“小狗又会向小姑娘欢喜地说些什么?”我用亲切的评价语去引导学生说,学生非常愿意说,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于是,我再让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学生非常乐意。我觉得这是我这节课的一个亮点吧。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2
一、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内容较浅显,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我”发现爸爸的咳嗽很奇怪,从而产生疑问,接着用观察日记的形式验证自己的的猜测,在去亲戚的路上,爸爸由于闻到硫酸厂的烟气而咳嗽。经过向医生求教,证实爸爸的咳嗽是由这烟气引起的。在环保部门的干预下,这有毒气体被消除了,自然,爸爸的咳嗽也好了。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想让学生养成遇事多动脑、多观察,同时渗透环保理念。
二、课堂预设
依据上述目标,我对课堂作了如下设计
1、破题
①你有没有咳嗽的`经历?在什么情况下?
②爸爸的咳嗽是什么引起的?
2、读文
①一读划出的新词,读通课文。
②二读找出写爸爸咳嗽原因的句子。
3、品析
精读以下句子
① “啊,果然如此!”
② “我猜测爸爸的咳嗽与这烟气有关。”
③“爸爸再也没有咳嗽。”
以上三句话引出整篇课文的线索:“咳嗽——东南风——烟气”,并且了解怎样写观察日记。
4、导行:“我”是怎样让“爸爸”不再咳嗽的?
三、课堂生成及反思
经过课堂实施之后,教学的效果令人满意,这样点面结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的大脑始终在思考,课堂的效率较高,但也有些值得改进之处
1、在“找引起爸爸咳嗽原因的句子时,费时较多,因为课文中先说“东南风”,再说“烟气”,学生在语言组织时分不清主次,这也反映我在备课时,还是缺乏一种换位思考的习惯,这是我今后要注意的。
2、这堂课从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上去分析,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在教师问题的指引下,饶有兴趣地自主去探究文本,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学生第一次接触观察日记,课堂教学中未安排相关的延伸练习(可以是试着写一写或介绍几篇观察日记让学生阅读),这是本次教学的最大缺憾,语文的学习应该开拓、利用教学资源,课堂上超文本信息的引用,必然会使学生视野开阔,才思敏捷。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3
1、质疑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中,我首先让孩子们就课题“理想的翅膀”提出疑问,显然,
孩子们提问题的能力已有所提高了,能够提出较明确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 “理想怎么会长翅膀呢?”“理想的翅膀指的是什么?”“是谁的理想长上了翅膀呢?”“为什么风筝就是理想的翅膀?”……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自由读文后,马上领会了“理想的翅膀指的就是风筝”。并能够从中找出了统领全文的中心句“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理想的风筝。”
2、“看风筝猜理想”
“我和小伙伴们各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带着这个疑问,我让孩子们结合观察文中插图,在自读3——6自然段中,圈出文中提到的各种风筝的名称,并猜猜这些风筝可能寄托着孩子们什么样的理想。“看风筝猜理想”的做法充分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他们猜得不亦乐乎!也从中理解了“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这句话的含义。
3、指导朗读,感受快乐心情
再次默读文中3——6自然段后,我让学生通过填写表格梳理课文重点内容,知道“我”和小伙伴们都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为什么他们放的风筝不一样。接着引导学生在相关段落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读读,通过美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孩子们放风筝的快乐心情。
4、结合生活,读中仿写
在孩子们沉浸在放风筝的`欢乐氛围中,我结合学生实际创设话题:同学们,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把课堂学习和生活衔接起来,引发学生对未来的思考,渗透理想主义教育。这时,孩子们跃跃欲试,纷纷起来发言。“我的风筝像一个画板,上面还挂着两根画笔呢,因为我长大想当一名画家。”“我的风筝像一个警察帽,帽子正中的国徽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因为我长大后想当一名警察。”“我的风筝是一条漂亮的绣满花纹的裙子,因为长大后我想当一个服装设计师。”……此时,孩子们已把自己的理想和风筝联系在一起,充分理解了“理想的翅膀”的含义。最后,我和他们进行师生合作朗读3——6自然段,让孩子们和文中的孩子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让他们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进一步领会“理想的翅膀”的含义。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4
本篇文章是一篇物候学的小故事。叙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前后两次向孩子们查询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具体时间,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告诉学生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学会审题,比如课题《第一朵杏花》,要求学生将“第一朵杏花”与“一朵杏花”作比较,思考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反复思考,惟有思考才能作出以下判断:“一朵杏花”显系泛指,只要是杏花,任意挑出其中一朵来,都可以讲是“一朵杏花”,谁也否认。然而,“第一朵杏花”就不同了,不是随意挑出一朵杏花,便可以指称的,关键在于“第一朵”,它有特定的含意,故事也正是围绕“第一朵”展开的,人物、事件都紧紧关联着“第一朵”。我以为学好课文,审题是关键,平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不仅对学好课文铺路造桥,而且为学生写好作文打下审题基础。
其次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含义,理解文中的语段也很重要。比如:“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这一句子要引导学生这样思考:阳光明媚,红杏出墙,酿就了一派烂漫春色,作为老年人看了之后,一般会驻足欣赏,沉浸在美好的春光里。可是这一句写竺可桢爷爷却迥然有异于普通老年人,他不是简单地流连光景,而是“走近”,继而点算“数了数”,四朵杏花已经绽开,数字精确,并且发现这四朵杏花是“不同程度”地绽开,亦即有的盛开,有的刚开,这是什么原因?关键在于竺可桢爷爷是从事物候研究的,从下文可知,他关心的'是第一朵杏花的开放时间,错过了时机,只好询问孩子了。因此,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在于对课文的更深入理解,也在于表现竺可桢爷爷对周围植物变化多么留意,观察多么细致,对错过第一朵杏花的开放时间又不无遗憾。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5
本文是一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得到了老师奖励的小蓝裙,小蓝裙给家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使这个小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说明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完美的生活态度。反思本节课,在以后的教学中能继续发扬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关注四年级的训练重点,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始终离不开阅读与写作,阅读是吸收,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输出,是阅读的运用。写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是阅读能力的最高体现;阅读为写作奠定基础,是写作的必要铺垫。
新课伊始,回顾完课文的主要内容后,再一次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走进课文划分段落,从哪到哪是起因,起因是什么?到哪又是经过,经过怎样?到哪又是结果,结果如何?明确叙事文的写法,为课下的练笔作好铺垫。
二、批注式阅读真正走入课堂。
这节课我采用课中专题批注。读懂重点内容,学习语言文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围绕教师设计提出的问题“文中出现了几次不协调,为什么不协调,写出你的想法”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采用默读——批注——交流的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在静静的思考中书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其中付鹏寰同学还有一个重大发现不很协调——不协调——很不协调,三个不协调之间是曾层层递进的关系,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三、结合课文,联系生活,渗透德育。
正所谓:水本无波,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当学生们了解了小蓝裙把小女孩家里的不协调变得协调之后又给小镇带来的巨大变化后,挖掘出了本文的主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进而请同学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不协调的地方?孩子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有的谈到了班级中的不协条之处,校园中的不协调,家庭中的不协调,社会中的不协调,世界的不协调。把课堂推向了高潮,思想与思想撞击的智慧之花就这样在课堂上竞相绽放。学生读书的目的,在这种思想的渗透中、灵魂的净化中得到提炼和升华。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空洞无力的说教,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的语文学习的殿堂
四、板书设计:
提示性强,突出了板书的`实效性。课堂永远是一们缺憾的艺术。
设计中还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读的不够。
纵观整堂课,如带有三个不协调的句子应对比让学生来读,抓住重点词“不很”“不”“很不”在读中感受他们层层深入的关系。还有结尾处应让同学们想象一下变化后的小镇是什么样,读出那种惊喜赞叹的感觉。
2、备课不够细致。
文中出现三次不协调,实质有四个不协调之处,第四处没能及时总结。应让学生找到,总结出来。如这样设计:还有一个不协调的地方,想想会是哪?如果让你在不协调前面加一个词,你会填什么?为什么这么填?这样就完整。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无论是对于教材的解读还是对教案的设计,无论是对课堂的调控还是对学生的把握都还不够成熟。这都需要我去好好学习,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钻研,时时总结,常常反思。
“好上课——上好课——课上好”,是我教学的追求,我会继续努力。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6
课堂永远是遗憾的艺术,今天,我上完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我不能失信》,感觉有满意之处,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下面反思如下:
由于这片课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在设计学案的时候尽可能放手,从解题开始,我先板书“失信”两个字,结合“信”字的五种解释,让学生判断哪种解释最合适,结果答案不一,看来学生对失信这个词不熟悉,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我又一一把答案带入词中,学生最终明白,失信就是失去诚实。然后我板书“我不能”三个字,在“不能”下点点儿,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把题目读好了,也读出了文章的中心,虽然导入费了5分钟,但我觉得让学生学会一种理解词方法还是值得的。
接着我要求学生自读导语部分,明确这一课的学习要求,由于本次上课学校要求一课同上,所以上一课没学,而导语的第一句是上节课的'衔接,所以个别学生误认为是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因此没能很快找到要点,可见,我对三年级孩子的学情了解不够。如果我能直接指明看导语的哪到哪儿就不会让学生误导。
在读课文时,我让一排学生轮流读,当轮到任旭航小朋友时,他一慌张连简单的句子都读的结结巴巴,许多小朋友都争先恐后要举手给他纠正,看着他涨红的脸,我就对同学们说:“任旭航小朋友只是有点紧张,他再读一遍肯定能读好。”于是,我给他起头让他再读,果然,一个字没错,我就说:“我说吧,他只是紧张,看,这一遍没读错一个字。”看着他开心的坐下了,我心里也很开心,接下来读的孩子就不那么慌张了,虽然有的没读出标点,但我不怕麻烦,认真纠正他,我想,课堂上,教师就应该不放过学生出的小错,耐心引导,直至正确,从而让孩子明白,老师在乎她(他)。
这节课,我感觉最遗憾的是拓展训练这一部分,我补充了这个故事的结尾:“就这样,宋庆龄一个人在家等小珍。11点了,小珍还没来,庆玲十分失望。中午,父母回来了,听宋庆龄说小珍没来,爸爸说:“哎!要知道她不来,就不等她了。”宋庆龄说:“不,没有来,我也要等,虽然没等到,但我心里很坦然。”可能结局太令学生感觉意外了,因为他们觉得小珍一定会来,因此,当我问,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一个人也没举手,后来叫了一名学生,他说它觉得庆龄很诚实,之后学生都这样说,现在想想,如果我能这样说:“同学们,庆龄真不该等小珍,她应该去伯父家,你们觉得庆龄的等值得么?”这样,学生就会有两种意见,在辩论中,加深对诚信的理解。
总之,今天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让我更深地了解到备课有时真的只是老师的“一厢情愿”,还有很多学生的学情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的,只有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学习课文,来备课,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7
在教学《瀑布》一课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激情引入,整体感知。
首先我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把学生带进诗中所描绘的又被多媒体所再造的瀑布情境中。真实的瀑布,动人的音乐,激情的范读,三位一体,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读,感悟语境,体会气势。
文中第一节比喻瀑布的水声“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让学生观看“浪涛翻滚,松涛轰鸣”,的动画,在此基础上学生感情朗读,揣摩作者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的比喻突出了瀑布先声夺人的`非凡气势。这样避免了对比喻句作复杂的讲解,让学生从自身体验语言的美丽,体会瀑布的雄伟气势。文字的音效化将学生的体验与重点句的欣赏,理解结合起来。
3、质疑启思,突破难点。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要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去理解。“你喜欢哪小节?”“读了这小节,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问题促进学生作个性化的选择性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孩子能自由、大胆地参与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在协作交流中逐渐学会与人交往、沟通,消除人际交往中的自卑、紧张心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可能。这样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构建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的新型师生关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用“挂”与“衬”作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动态图,此时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瀑布”与“白银”的相似以及“衬”字的贴切。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以语言文字为依托,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4、审美陶情,融为一体。
欣赏完瀑布的色彩美之后,我再用录像展现了第三节描写的近看瀑布的情景。当学生欣赏到瀑布飞流直下,腾起水汽,缓缓飘落,如烟、如雾、如尘的美景时,他们陶醉了,此时的情感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为这种亲自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悦。这种审美感知力也就是审美素质的核心。在多角度欣赏了瀑布的壮丽和柔美之后引导学生自读感悟,互读点评,用声音之美展现文字之美,景物之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在读中揣摩语言,欣赏景物;在读中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进而达到纯熟的境界。赞科夫说“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情感,其余工作都应当是这些感情的自然结果。”
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虽然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朗读,但学生模仿朗读多过于自身慢慢从朗读过程中体会。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8
从文中的拟人句中感受到了山村早晨的美丽:正是因为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让没有生命的事物赋予《山村的早晨》是s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更是一首语言优美、意趣盎然的诗歌。诗歌语言简洁精炼,意境清新明丽,描绘了山村早晨的美丽和宁静,展现了山村里人们生活的祥和、愉快,表达了对山村的热爱和向往。
新课程目标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读”贯穿了全课时的始终。培养文本意识应抓住阅读,强调以读为本。众所周知,“感悟”是从“感”开始的,无感之“悟”乃“空悟”,“假悟”,犹如空中楼阁。
因此,我首先让学生细心研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去感受山村早晨的美丽——你从哪儿感受到了山村早晨的美丽,边读边画,边读边想,并写下理由。学生很快了生命,让不是人的动物赋予了人的动作、思想,顿时这些事物便充满了灵性,让这山村的早晨充满了生机勃勃,作者的喜爱之情也就跃然于纸上了。再通过学生个别读、男女生赛读、教师引读、想象画面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老师也及时给予真切的鼓励,学生一次比一次读得好,很明显,学生已经走进了文本,进入了诗歌的意境中,与作者产生了心灵的碰撞,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笔下的山村的早晨是如此的美丽而又宁静,她就是一幅水墨丹青哪!
语文教学以大阅读为核心
“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研”、“以读引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主线。而我的这节语文课上,仅仅呈现了“以读引读”这一个环节。早晨的美文精彩片段,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或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进行了课前阅读,还做了记录、交流,所以课堂上能够有所呈现。这期间,不仅有学生的阅读交流、情感交流,更有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因而,参与阅读分享的学生还比较多,基本上达到了“以读引读”的目的,但是离“推进大阅读”的目标甚远。
阅读教学以课文为基点,引发学生更广泛地展开阅读,从大量的相关主题内容的研读中,感悟语言、感悟文学并学习以语言为载体的多种文化。在课堂的交流碰撞中,他们不断感受汉语言的魅力,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如果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一写,让他们在阅读中形成思想,在写作中表达思想,在讨论中交流思想,那就更完美了。另外,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读书、交流,以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凸显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然而这节课上,我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仅仅是以小组为单位积分,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这不得不说是本节课最为遗憾的一笔。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9
《用冰取火》是北师大版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智慧”为主题的一篇主体课文。
课文讲的是一支探险队伍到南极去考察,在一个孤岛上,要动手生火做饭时,打火器找不到了。一个年轻的探险队员用冰做成“冰透镜”,利用太阳光聚光点燃了火,表现了探险队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按照问题教学法的“指导预习——问题教学——设问练习——简结转新”四个教学步骤去进行教学。
以下是“问题教学”环节中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想检查一下预习效果。哪位同学愿意谈谈自己预习的收获?
生:老师,通过预习,我读懂了本课的生词。
师:你可以读一遍吗?(屏幕出示本课生字新词,生读了一篇)这位同学的.声音真响亮,你们听出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他把“几(jī)乎”的“jī”读成了 “jǐ”。
师:你听得真仔细。(相机学习多音字“几”)
师:同学们,在生词方面还有什么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吗?
生:老师,我想提醒大家“摄氏”两个字都是读翘舌音。
生:我想提醒大家“赐给”的“赐”是平舌音。
生:我想提醒大家“徘徊”的“徊”读“huái”不读“huí”。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10
《25太阳是大家的》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儿童诗。全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描绘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诗歌内容简单,但字里行间却意境深远,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世界,关爱和平,进行人文教育的一篇好教材。
优点与不足: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诗歌特点,将教学本课的思路确定为:情境促读,读中悟情。进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这正如朱熹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本课时,我努力营造出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学得兴致盎然。比如老师精彩的范读,精美的画面,动情的语言,让学生入情入境,读得有滋有味。
《25太阳是大家的》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太阳是大家的》寓意“世界是大家的”,只有全世界人民加强理解和信任,各国人民才能和平共处,人类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全世界的孩子才能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社会的`安宁。如何让学生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寓意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节课我致力于通过有感情的、个性化的朗读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体会“鲜花上撒满了太阳的金光,小树在太阳的照耀下生长,小朋友们在温暖的阳光下快乐游戏”的情景,从而感受语言的精美。同时这节课还补充了课外诗等以起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11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个既充满了童真又充满了感动的故事,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其中饱含的友情,理解词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将第一课时的重点定在多法理解词语上。
在三年级的词语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自读发现→多法理解→回文促析的教学模式,旨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探索更多、更有效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在本节课中,孩子们的多法理解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亮点。经过了半年的培养,孩子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理解词语的方法,但在这节课中,孩子能运用恰当的方法去解决自己解词上的困难,正是他们能力的提高。比如:在理解“迫在眉睫”这个词语的时候,孩子们就想到了四种方法,有通过看字面“眉”和“睫”来理解的,有通过换词来理解的,有利用查字典来理解的,还有结合上下文来理解的。无论怎样理解都能帮助我们解决阅读中的障碍,这也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另外,词语的积累,句式的`积累也是这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孩子在换词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词语,比如表现情况紧急的“千钧一发、火烧眉毛、刻不容缓”等,描写哭的词语“号啕大哭、泪流满面、放声大哭”等。在联系生活理解“迫在眉睫”时,又积累了句式如果……就……。所以理解词语的同时积累词语也是语文学习中一个很好的方法。
虽然在这节课中,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了词语,但有一些环节老师还没有落扎实,比如朗读“迫在眉睫”的时候,学生没有读出事情的紧迫与紧急,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停下来给学生一些情境或一些方法,帮助孩子读出感觉,可我在这个环节中只重视了读的方法,却没有看到读的效果。另外学生说到了几个表示哭的词语“呜咽、啜泣、哭泣、抽泣”时应该回到文本中体会这几个词语的意思是不同的,程度是逐渐加深的。我只是让学生理解了大致意思,却没有细致地追究它们的不同,忽略了这个教学的难点。
我是一个年轻的教师,虽然对工作有着极大地热情,但是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还缺少教学中的历练,我会在以后的每一节课中多思考,多实践,争取更大地进步!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12
《画杨桃》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情启发学生理解“是什么样,画什么样”也就是实事求是这个道理。
这篇课文里的对话很多,而且又要抽出时间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所以我并没有展开来读,而是抓住课文里很特殊的两组句子(“不像!”“像五角星!”和“不……像。”“像……五……五角星。”)比较后再来引导学生通过填空补充提示语,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刚开始学生在充分理解老师和同学态度变化后,就基本明确的同学们由“嘲笑”到“惭愧”,抓住这一点,我马上让学生想象,该怎么读好这两句,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后,我模仿课文,在师生之间进行对话,在朗读中,还有的同学还带上了表情动作,如:嘲笑时,不仅有哈哈大笑的,还有嘻嘻笑的;在惭愧时,有几个同学甚至感觉到像自己做错事情一样,边说边把头低下来。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以个性化的.方式走进文本,给学生部分添加提示语。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想象,最后在敞开心扉的对话中,在表达阅读感受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这种源自学生“童心世界“的生成资源是富有生命力的——处处呈现着精彩的感悟,焕发着灵性的光芒。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13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和大自然打交道:变化多端的天空、汹涌澎湃的大海、美不胜收的公园……可是,当我们在课堂上让孩子说说印象最深的自然景观时,占主流的往往是这样两种回答:或“记不清楚了”,或“不知怎么说了”。面对这样的情形,即使我们讲再多写景的方法恐怕都收效甚微。
春天到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万物复苏,植物发芽,整个世界换上了绿的色彩,在本次作文前,要求同学们和爸爸妈妈利用双休日的时间一起出游,到野外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收集春天中各种植物的信息建立植物的观察记录卡。目的让学生在走进大自然,与春天零距离接触,通过对各种植物地细致观察,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植物的茎、枝、叶、花及颜色,了解它们的`大小,高矮、形状、色彩、味道等,指导学生抓住特点来观察,如植物开花时的姿态、颜色、花期;植物叶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变化,抓住与其它植物的不同,找出它的特点为观察的重点。并设计以下表格,让学生课外自己观察喜欢的一种植物,完成调查观察表格,为写作指导奠定基础。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迷人。这样对学生来说,就完全不是没有东西可写的问题了,而是如何利用好丰富的鲜活的资源了。
做好了相关准备后,便是指导学生如何把观察所得通过文字有序地描写出来。于是,我引导学生可以先从整体人手,看它像什么,然后再一部分一部分地写。也可以按照它生长的时间顺序写,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最后长什么;也可以按棍、茎、叶、花、果实的顺序写……总之,要按一定的顺序写,这样作文才层次清楚,有条不紊。同时提醒学生作文注意点是要抓住植物的棍、茎(或干)、叶、花(或果实)的特点来写,注意语句通顺,内容要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作文只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才真切感人。因此,在写作文之前,我先引导学生读读本单元的课文,这些文章处处洋溢着作者对事物的介绍与说明,不仅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出惹人喜爱之处,还具体通过举一件小事把情感推向高潮,如《荷花》。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植物朋友介绍给他人又表达出自己对植物朋友的感情呢?首先要写出为什么喜爱,也就是喜爱的原因,然后通过具体描写,表达出喜爱的感情其次要写出是怎样喜爱的。在写自己喜爱的植物的习作时要具体写出喜爱的表现,如:怎样给花浇水、施肥,怎样看花,怎样使它能晒到太阳……把为什么喜爱和怎么喜爱充分表达出来。
这次习作指导教学结我带来不少的思考:只因学生观察过,只因学生思考过,只因有充分的准备过,学生的作文便能更加出彩!因此,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上,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激发学生“说真话,道真情”,相信我们的学生在我们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定能拥善于发现的慧眼、勤于思考的大脑、善于写作的文笔!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14
每次上过类似今天这种情况的网络课,总是引发很多的思考和争议,许多人关心的总是他与语文课的关系,把脱离语文教学目标和听说读写能力作为强有力的驳斥论据,以前我也曾懵懂的认为我是不是脱离了目标,在走俏啊?在确定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之后,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体现课程与技术的整合,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体现多元智能学习,最终实现融合性学习,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形成为最有力的说明!
反思课堂教学设计,我认为教学策略的设计最为重要,同样,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设计中应加强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一、问题策略的设计
这个主题活动,我始终贯穿着这样几个问题的`设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种思维的框架,那么将来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都能受到这种思维的启发,相信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继而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你知道什么?关于月球的知识你了解多少,是对以前知识的一个积累和概括。
2、你想知道什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
3、你怎样知道的?对于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的认识。
4、你学到了什么?总结学生经验。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层次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关键要设计好基本问题,基本问题的设计要体现高级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师在设计“科学进步=探索++”就是要培养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和具体事例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
二、活动策略的设计
有效的小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集体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通过两次小组活动的开展,一次问题接龙,展现一个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比赛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而且精彩有价值,使得每个学生的头脑细胞活跃,富有创新意识,“月球上有传染病毒吗?”“月球和地球哪个的年寿高?”“月球的尘土具有杀菌的作用吗?”另一个活动是小组讨论填写等式,然后到别的小组吸取经验,回来补充自己的观点,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表达、倾听、再思维的能力,可以说选择一种好的组织形式,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也是相当的重要。
三、评价策略的设计
这堂课中我认为比较失败的就是没有很好的体现评价的过程,无论是对于学生精彩的展示还是小组活动,教师的引导,教师的语言显得有些干瘪,吝啬,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上好课重要标准,另外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过程和效果。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反思15
于永正曾说:“课前,教师先得与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取得和学生对话的资格,进了课堂才能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决窍,就是翻来覆去诵读、默记。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就这篇课文来说吧,课前,我看了一些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知道了上这节课关键,然后我反复研读教材,了解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设计课型结构时,在脑海里也强烈地进行了一番思想斗争。其实这篇文章是浅显的,学生一读,就能找到关键句,了解文章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什么是创造力。曾经想过用一课时,结束教学,可又怕“蜻蜓点水”,学生不能真正地理解。因此就有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切错的苹果》一课时,疏通好课文后,我把故事中的对话找了出来,用大屏幕出示。我先让孩子们合作朗读表演这一段对话,注意人物的动作。孩子们读得兴趣盎然,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我趁势进一步引导:“孩子们,课文在写对话时,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来写。我们能不能走进人物的内心,重新给它加一段提示语,试着来描绘一下人物的神态、语气呢?”自己试着说一说,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孩子们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他们的答案精彩纷呈:
他昂着头,挺着胸,神气地说:“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他神秘地说:“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不以为然地说。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开给你看吧。”他得意地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开给你看吧。”他自豪地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开给你看吧。”他眨了眨眼睛,卖弄地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开给你看吧。”他迫不及待地说。
“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他兴奋地叫了起来。。
“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他一边叫,一边跳。
这里,他们的朗读自然是声情并茂。另外从他们的神情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已经沉醉在了学习的快乐中。
二、动手操作,练说解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我本课教学的最深刻体会。在教学重点段时,我把一个大苹果拿到课堂上,在表演切苹果时,我故弄玄虚,把苹果竖着从顶部切到底部,找不到五角星,学生激动的纠正我:应该拦腰切下去。这一比较学生直截了当明白了苹果中的“五角星”实际上是苹果的'核被从中部横切开得到的。
许多学生第一次切,是找不准腰的,所以我让他们观察后再切。通过学生的亲身实验,他们明白了“拦腰切”的腰应该指的是什么地方。教学中,我没有包办学生的认知过程,而是让一名学生先切苹果,观察后交流:他是怎样切苹果的,你有什么发现?在切一切、议一议中,难点得以突破,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直接的体验。同时结合操作,通过读句,理解了当作者看到苹果里的五角星时的惊讶于震撼,更让学生从动手实践的角度深刻理解这种切法的魅力所在,才能与一般的切法形成对比。
三、链接生活,真情体验
这篇课文的最后自然段是教学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句与句之间跳跃性大,又须穿插必要的词语解释,学生不易弄懂。我精心设计,搭桥架梯,串联读讲,让学生较为顺利地理解语句意思,全段意思也能一气贯通,并能领会课文主旨。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将课堂与生活“链接”,感受到了创造离我们不远,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一节课,不管从哪个角度去设计,都要借助文本踏踏实实的渗透语言文字训练,哪怕是一点,就一点训练到位,切忌训练点 “蜻蜓点水”式的到处飞,这样只能使教学浮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