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陈情表优秀教案

陈情表优秀教案

心蛊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陈情表优秀教案

《陈情表》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陈情表优秀教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点: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方法:作为教读课,选择串讲的方式,突出朗读,以期能做到既落实知识,又能体会文章之美。课时安排为两课时。要重点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步骤:

一、以苏轼的评论导入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二、预习检测

1、下列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臣以险衅(xìn)        夙遭闵(mǐn)凶  终鲜(xiǎn)兄弟  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贱        责臣逋(bǔ)慢   犹蒙衿(jīn)育     宠命优渥(wò)

C、岂敢盘桓(huán)       有所希冀(yì)   日薄(bó)西山   除臣洗(xiǎn)马

D、逮(dǎi)奉圣朝        过蒙拔擢(zhuó)  门衰祚(zuò)薄     更(gēng)相为命

分析:B责臣逋(bū)慢, C有所希冀(jì),D逮(dài)奉圣朝。

2、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等。

B、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职之意,而“除”则是免去官职之意。“东宫”指代太子,因为太子居于东宫,故称。

C、“孝廉”是指善事父母、品行方正的人。从汉武帝开始,令郡县每年经考察而推举孝、廉各一人,晋时仍保留。

D、“期功”是古代服丧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服丧的长短可表明亲属关系的远近。

分析:“除”也指授予官职之意,或称“到…当…官职”。

三、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

学生读以下文字,了解相关背景,以利于学习。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晋初散文家。幼年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

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

以文学见称,曾多次出使东吴,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然而,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

四、梳理课文

(一)第一段:

1、先读课文,注意不同颜色的`字的解释: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2、问题串讲: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

(1)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下面哪些内容都属于“闵凶”?学生讨论,明确:夙遭闵凶

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夙婴疾病,正是基于这四个原因,故不能“废远”。(为下文伏笔)

(2)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语言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纵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六月:慈父见背     四岁:舅夺母志      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横的方面:(外、内)

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翻译下列红色词语和句子:

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舅夺母志                         悯臣孤弱

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

至于                                  成立

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

(二)第二段:

1、朗读课文,注意不同颜色字体的解释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2、自由诵读第2段

A、本段分几个层次?各自的重点是什么?明确:

二层:叙朝廷征召之殷;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

B、前一层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和时间词相对应的表征召的词有哪些?由这些词可见什么?为何官职递增却“辞不就职(赴命)”?

明确:

表时间:逮、前、后、寻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

官名: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解释、积累有关文化常识。“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见征召级别越来越高,表达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

C、第二层如何见事态的严重、紧迫和作者处境的狼狈?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明确: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品析: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情辞悲切,动人心肺。“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

3、翻译红色词语和句子

逮奉圣朝 ,沐浴清化。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供养无主                        除臣洗马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                      责臣逋慢              刘病日笃

告诉不许

(三)第三段:

1、同上: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2、串讲

1)本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展开的?

提示: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

A、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

B、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

C、正面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惟一原因。

2)品味第一层,作者为什么扯起“孝”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义?

A、借孝来掩饰自己的观望之意,从而解除晋武帝的疑忌之心。

B、“凡”是指一般,“况”是指特殊。孝既已及于一般,对特殊就更应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孤苦”一词承首段,又为下文“臣之辛苦”张本。

3)品味2、3层,看本段的语言特点

A、“至微至陋”“岂敢”等词委婉动人,至为恳切。

B、“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更相为命,……”,一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特点:委婉、流畅。此段中反复表明心迹,叙说衷曲,解释不能“废远”的原因,情辞恳切。

(四)第四段:

1、同上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具体研习第4段

1)本段中哪句话是表文主旨?

“愿乞终养”

2)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

“尽节”“报养”——忠孝两全

3)用语有什么特点?

“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无比恳切

4)由本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原因是什么?

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言之切: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明知、共鉴。

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五、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六、梳理课文结构

一段: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           二段:叙写进退两难的处境。 愿乞终养

三段:提出孝之大理。不能就职         四段: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七、艺术特色

1、融情于事。

2、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

八、讨论课后练习

九、字词整理

2 .古今异义:

至于:到          成立:长大成人      辛苦: 辛酸苦楚

告诉:申诉        不行:不能行走

3 .通假现象:

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蓐 :同“褥”,草褥子

4 .成语: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皇天后土

5.判断句: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②今臣亡国贱俘

③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6.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

7.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十、板书

十一、课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