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生物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生物教案1
一、指导思想
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沟通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八年级上册)学习,逐步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动物的主要群体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4.通过活动经验对生物进行分类是基于不同生物形态和结构特征的相似性。
5.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如“饲养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
6.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查询和收集生物相关信息。
(二)流程和方法:
1.采取“目标激励、同伴互助、师生互勉”的教学策略,增强主动性和紧密合作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2.重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归纳能力和自我检测能力,尽可能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转移给学生。
3.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例如:
(1)问题导向法。根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特征是什么?如何适应环境?跟人类是什么关系?”自学、自答、自测、自反馈,辅以同伴互助和老师点评,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形成自学能力。
(2)实验探究法。让学生更加熟悉“提问—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科学探究过程。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遇到的生物现象,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4)比较法和归纳法。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比较和归纳,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顺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结构,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2.了解生物科技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投身生物技术的热情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感。
3.明知科技可以促进人类进步,却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知道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善用它可以造福人类,滥用它会带来无穷的危害,树立全面的技术观和价值观。
三、学术条件分析
一方面,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一学年后,对生物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生物实验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很多学生对生物也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为八年级的生物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目标不明确、自控能力弱、缺乏主动性等。,表现为学习习惯懒散、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业马虎、好奇心过强、缺乏自觉性,学业成绩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因此,从本学期开始,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加强课堂调控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对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尤其是对学习过程和效果的监控,这样既能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学好,又能促进学生养成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取得明显进步,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四、教材分析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有五章,第六单元“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有三章。教材编写以生活实践为主,内容安排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栏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本书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一起,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离不开生物圈中绿色植物、人、动物、细菌、真菌等有机成分的和谐共存,前者与后者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类别知识的横向比较,又要注重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多向传递,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努力实现分散、集中、整合的目标。
基本措施:
1、备课和准备教材。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本课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明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将思想教育融入教学过程。
2.让学生做好准备。深刻理解学生的思想现实、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准备教学方法,准备学习方法。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针对教学目标,灵活采用自学指导、对话、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发现问题、测试反馈等方式,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有效性。
4.准备作业。注意控制课堂练习量和课后作业量,结合考点,突出重点,精选习题,把握训练质量。除了课后少量的实践性作业外,其他知识书面作业应尽可能在课堂上完成,在课堂上批改,并及时反馈,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作业效果。
5.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提问,注重知识教学、小组实验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八年级生物教案2
一、说教材
㈠.教材分析
“水中生活的动物”是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的第一节内容。教材主要关注鱼的形态、运动、呼吸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安排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探究活动,以达到重点认识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这一目的。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通过两个"观察与思考"、一个"探究"实验、一个课外实践,让学生认识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进一步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举例说出几种水中动物的名称.
⑵阐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2、能力目标
尝试完成“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探究学习活动,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在小组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珍爱生命的情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㈢.教学重点
1.以鱼为例,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
2.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以及鱼的呼吸器官。
3.总结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㈣.教学难点
1.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及该实验的组织教学。
2.运用以学知识,通过对“鱼类呼吸器官及其作用”的观察与探究,阐明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二、说教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应侧重于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动脑、动手,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本节的教法我选用了创设情境法,活动探究法,问题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法,对比法。
三、说学法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我采用的学法为观察法,实验操作法,小组讨论法,总结归纳法。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播放有关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各种动物的影象资料,有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有活蹦乱跳的各种动物,还有飞翔在空中的小鸟……。
问题:如果按照生活环境分,我们可以如何划分?
引出“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以“水中生活的动物”为例来分析水生生物的特征。
播放水中生活的动物---鱼的视频资料来整体感知鱼的特点。
⑴、如果陆生动物(包括人类)到水中生活会遇到哪些问题?
⑵、鱼类等水生动物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⑶、都说鱼儿离不开水,那么离开水会怎样?水到底给了鱼什么呢?
⑷、鱼的种类多吗?四大家鱼是哪些?中华鲟有哪些特点?
隐含知识:
1.海洋鱼类:表明鱼的种类很多(多样性)
2.淡水鱼类:暗示我国的特有物种(独特性)
3.要求:保护环境以及它们生存的水生环境.
[讲授新课]
一、观察鱼的形态结构
1.观察方法:由整体到局部,由单一变量到若干变量。
1.观察外形:分析这些特征对鱼类适应水生生活有什么意义?
2.再观察局部:鱼在游泳时每一种鳍是如何运动的,思考它们对鱼的运动分别起了什么作用,并观察鱼在完成某一种运动时,各种鳍是如何配合的?
2.一个理念:结构决定功能
例如:1.梭形:有利于克服水中的阻力。
2.鱼鳍:与鱼的运动有关,帮助鱼在水中游泳。
3.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探究】鱼鳍的作用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讨论交流
1.提出问题
鱼的尾鳍有什么作用?(强调单一变量)
2.作出假设
假设鱼的尾鳍可以是鱼前进的动力,可以决定方向
3.制定计划
⑴方法选用:选用直接剪掉尾鳍法,现象比较直观
*直接观察法:各种鳍在一起相互协调合作,因此直接观察很难得出结论。
*模拟法:是科学探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采用这种方法。具有局限性。
局限性:
1.气球容易漏气,而且水不容易灌进去,很难扎紧。
2.游动时,现象不明显。
当用手按住鱼前部时,鱼的前进不明显;当不按头部时,鱼头就翘起来,感觉没有方向感。
这个实验可以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一下,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⑵实验用具选择:
*水槽选择(最好不要用玻璃的,避免打碎)
*鱼体大小选择;7—10cm(最好由学校提供)
*剪刀、纱布
⑶分组实验
学生共52人,分13小组,每组4人
每组提供两条鱼
1—2组,探究胸鳍的作用
3—4组,探究腹鳍的作用
5—7组,探究背鳍的作用
8—10组,探究臀鳍的作用
11—13组,探究尾鳍的作用
4.实施计划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观看探究尾鳍的作用的视频,与小组做出来的结果比较,得出结论。
5.得出结论:
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鱼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他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胸鳍、腹鳍和背鳍都有维持鱼体的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6.讨论和交流:
⑴一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就一定正确?
⑵与实验法相比,模拟实验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下完成模拟实验的制作。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播放投影,检查所学知识。
1.小河、池塘等野生品种的鱼,身体的背面和腹面颜色是否一致?这有什么作用?
2.鱼的身体两侧有一排鳞片上有小孔,这些小孔连起来构成一条侧线,它有什么作用?
3.鱼的身体表面都有黏液,知道黏液的作用是什么吗?
4.鱼体内有个白长囊状结构叫做鳔,想想看,鳔的作用是什么?
[推进新课]
继续探究,鱼除了用鳍游泳之外,还有什么其它特征。
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各种鱼放在小组水槽中摆放在桌子上进行分组观察。
观察鱼的呼吸时,先观察鳃的颜色和鳃丝的形状,鱼鳃之所以呈红色是因为鳃上布满毛细血管,所以人们买鱼时可以从鳃的鲜艳程度判断鱼是否新鲜。鳃丝在水中呈舒展状态扩大了与水接触面,离开水鳃丝互相粘结、破坏了气体交换的功能。鱼一般不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而是通过鳃获得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鱼儿不是离不开水”而是离不开水中的氧气,所以养鱼缸要经常换水,养鱼池到了冬季冰封期间要打冰眼(结合书中实践活动)因此,若水域污染对鱼及其它水生动物十分不利(渗透环保意识)。
得出结论:鱼的呼吸靠鳃来进行,鳃的结构包括鳃弓和鳃丝,这些结构有利于鱼在水中进行交换氧气。
本章还开设了新的实验内容——“模拟实验”,详见书第四页,这是一个新的实践方法,特引起大家的重视,让学生动手去模仿着做。训练学生的悟性。参与是个体投身认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其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主要特征。
八年级生物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描述动物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知道分工合作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知道蚂蚁的分工协作。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的力量,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4、树立拒绝残害生命的现象发生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动物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2、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难点
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2、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谈话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含小结与作业布置,见教案内页)
教学反思:
动物的群体生活及社会行为离不开信息交流,动物的信息是什么,怎么交流?对于这些问题进行单纯的讲解,学生也能记住,但是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很容易处于机械的记忆状态。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培养学生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在问题中去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结论。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获得知识,使探究更有趣、更有效,学生对知识记得扎实,难以忘怀。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但对生物学知识掌握较好,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如探究气味是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时,学生认为书中用纸片搭一条通道,在移动纸片的过程中,蚂蚁很容易受到惊扰,影响蚂蚁的行为,不容易观察,因此他们大胆创新,设计出比教材的实验更简便易行、效果更明显的实验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有些同学观察很仔细,能观察到蚂蚁触角相碰的情况,很多同学则观察不到,教师要给予指导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