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管理论文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财务风险管理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基本含义进行概述,其次从内部控制制度的滞后、财务预算的不规范、财务控制系统落后等多个方面,对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能力薄弱的因素进行分析。文章最后提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其中,财务管理也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彰显了财务管理、内控建设以及核算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与财务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顺利运行和稳定发展。本篇文章将进一步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防控措施进行探究和分析。
一、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概述
(一)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通常就是指一个单位要想实现自身设置的经营目标,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善性,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保证运营活动的高效性、可行性而对单位内部进行统一调整、束缚、规划、评估以及控制的完整的管理方式的总称。单位要想构建和执行有效性的内部控制,应该包含五方面的要素:第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单位开展内部控制活动的基本条件,通常包含了治理框架、机构建立、职权分配、内部审计、企业文化等;第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单位运营活动中可以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析,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控制措施;第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通常指单位借助风险评估结果,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把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畴内;第四,信息与沟通。指单位可以将收集的相关信息进行及时传递,保证单位和内部以及外部进行实时交流;第五,内部监督。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内部控制构建和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管,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估,及时找出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二)财务风险
所谓的财务风险主要指单位财务框架缺乏合理性,资金应用欠妥当,使得单位丧失可偿付能力,进而造成投资预期收益得到减少的风险。财务风险是每个单位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经历的一个现象。财务风险通常是以客观身份出现的,单位的相关人员可以采用相关的措施来将财务风险控制到最低,但是不能完全消除风险。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职能的实现
(一)财务决策
为了有效的降低资金浪费以及各个风险的发生几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管理方案,以此来实现财务指标的落实。只有采用综合经济标准的方案,才能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整体财务管理水平。借助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防止急功近利的现象,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看待问题时的全面性,进而减少成本投入。投资决策作为单位开展所有决策的主要环节,因此,我们经常会说投资决策出现失误,就会给单位带来重大的失误,一个关键的决策如果出现了失误,就会给单位带来严重的损失,情节严重者还会使得单位面临倒闭的危机。所以,财务管理可以对单位制度投资决策进行合理的把关。
(二)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以及相关财务数据,采取专业的分析手段和方式,对一段时间内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估。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获得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进行评估,找出预算没能实现的主观以及客观因素,同时对这些因素进行解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确保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落地。财务分析必须建立在真实的会计信息之上,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有利于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从而提高财务分析的客观性。
(三)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的主题就是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各个部门的财务行为。换句话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标准应该和内部控制标准相吻合,这样不但可以促进财务管理框架的构建,同时,还能保证财务管理框架的合理性。另外,财务控制还能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行为进行规范,督促事业单位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加大风险管理力度,明确各个员工的职责,确保各项活动的正常运转。采用财务控制的方式,可以将风险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防止欺骗、舞弊的现象,保证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
三、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能力薄弱的因素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滞后
当前,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等工作时,依旧采用手工预算以及核算方式,在账户记录、财务工作组织、账户构建、内部控制管理方法、财务处理流程、财务档案保管等多个方面缺乏变化性,无法迎合时代的发展步伐的需求,即使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相应的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机制,但是一味的注重在财务上的作用,缺少财务功能上的认知,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只是将管理范畴规划在财务预算、财务报账以及财务核算三个方面,没有重视财务管理整体的掌控性,无法开展有效的财务控制工作。
(二)财务预算的不规范
由于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以及财务控制时没有构建完善的财务核算机制,导致预算过程缺少合理性。在现实工作中,各个部门的预算和行政机构的预算管理相背离,使得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完全脱节,预算项目缺少细化性,在开展预算支出活动时,也没有做好统一监管和审核,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没有预留充足的编制时间,导致预算标准以及内容缺少全面性。在执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构建分析、评估以及跟进机制,无法对各个部门预算经费进行真实分析,不能对资金的应用效益进行全面评估。还有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金预算时,没有进行统筹安排,存在盲从性,因此,在进行资金应用时无法做到合理控制,进而影响资金应用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三)财务控制系统落后
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企业已经将现代化的技术应用在单位的内部管理工作中,即使已经有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把先进技术以及设备运用在内部管理和财务管理中,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财务控制体系,依然是按照原有体系和机构来开展工作,这就导致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相关信息缺少实时性,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流程反复性大,反馈结果缺少合理性。还有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体系改革和配置时,对原始体系分析和改革不到位,导致内部控制中心环节以及重复环节过多,不能依照先进技术需求来对业务流程进行合理规划。
(四)财务人才的缺少
在新时代背景的影响下,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时,不但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全面掌握财务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并且还要进行先进技能和知识的培训,懂得一些相关的财务控制体系的改进和维护技能。然而,当前,财务控制人才比较短缺,这也是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受到制约的关键因素。
(五)财务控制监督不到位
财务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主要构成因素,其主要将两种机制进行结合,一种是内部控制机制,另一个是财务管理机制。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控制监督的重要性,缺少完善的财务控制监督体系,监管机制不健全,影响监管职责的明确性,使得监管机制如同摆设,无实质内涵,进而不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进行有效监管和控制。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措施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加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力度,将相关的管理机制贯穿在整个管理工作中,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工作有章可循,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程序和管理方式进行梳理,明确各个部门职员的相关职责,构建一个制单、监管、审核等多方位管理模式,进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二)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作为财务控制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控制管理工作时,需要秉持收支均衡的原则,结合单位的发展策略标准以及预算管理流程来进行收支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使得财务管理和控制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在进行财务预算时,还要将一部分资金用于新型技术的引进和研发上,同时,对资金的应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管,借助信息化平台,将信息化管理作用进行全面发挥,让单位各个部门可以及时了解各个项目的真实信息,保证在该部门预算不超出的前提下,对单位部门的预算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单位资金预算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结合行政单位的实际需求,对预算进行合理调整,从而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行。
(三)改进财务控制的系统
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构建网络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其可以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提供保障。构建数据统计和分析机构,同时,为了保证单位资金应用的合理性,需要把单位制作的预算、工作人员工资、管理经费、物资采购经费等信息进行公开,尽量做到共同监管,保证单位资金应用安全。
(四)培养财务专业的人才
任何工作都离不开人的参与,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提升财务监管和内部控制水平,就要定期对单位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先进的技术,对先进设备的操作熟练掌握,进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五)健全财务控制监督的体制
构建完善的财务监管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财务控制监管机制的完善性和高效性,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标准进行确立、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进度进行跟踪,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职责进行明确,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的优化配置,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风险监管力度,及时找出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存在的问题,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控制策略,对未来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工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田闯,韩颖,孙喜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协同的可行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xx(25).
[2]王晓群.基于内部控制角度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15).
[3]任荣锋.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xx(16).
[4]孙晓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28).
[5]田闯,韩颖,孙喜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协同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28).
[6]张芳.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廉政风险防控的关系[J].财经界(学术版),20xx(18).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2
现如今,我国企业的数量正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数量更是与日俱增。据数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总数已经超过了3000万家,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然而,也正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财务管理风险就是其中之一。
很多企业由于自身资本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不足,所以在内部运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种种财务问题,进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一、什么是企业财务管理风险
对企业来说,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指的是企业在财务管理活动过程中,因种种无法预料或控制的因素而给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不确定性,进而使企业的财务受损的可能性。企业主管和财务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就要全面认识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产生的环节,并对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进行及时准确的识别,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尽量减少和避免财务管理风险给企业造成损失。
二、引起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原因
1.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资本市场目前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导致我国企业对融资过程缺乏比较统一和规范的管理。国内的很多企业在进行融资之前,都并没有对资本市场进行过深入的调查,这导致其实际融资过程过于盲目,继而导致企业的资金结构不合理,造成了较大的财务管理风险。例如,很多企业都有连带担保行为,尤其是中小企业,但由于其生产经营规模较小、资金运转不稳定,所以一旦自身经营出现了问题便无法及时偿还债务,这时担保企业就会成为负债者,需要承担较多的债务。
2.企业流动资金不充足
在我国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内存货物往往占比例过大,这造成了企业内的存货积压过大,进而导致货物流动性较差。
内存货的积压会占用企业的大量流动资金,造成企业资金运转受限,且长时间的高额库存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些由于货物保管、市场变化等原因所造成的损失。再者,我国还有一些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不完善,这同样也会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进而引发财务管理风险。
3.企业外部环境压力过大
市场竞争、国家政策约束、国际市场变化等都是企业的外部环境压力,这些压力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种种影响都是不可预测的,这大大增大了企业发展的不稳定性。例如,国家对税收政策的调整、市场上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及货币升值或贬值等,都是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因素,但同时也都是些不可预测的因素,一旦这些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都有可能会引起企业财务管理上的震动,甚至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1.提高财务管理风险意识
财务管理风险防范主要是依靠财务管理人员来进行的,因此企业必须要具备高素质和高业务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具体来说,首先企业应当要加强对现有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其具有风险意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定期对其进行相关考核;其次要积极引进更多的财务管理人才,给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增添更多助力。作为财务管理人员自身,则应当要不断学习新的财务管理知识和风险管理手段,在日工作中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重视,将风险防范贯穿始终。
2.加强对风险产生原因的关注
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愈发严峻,我国企业将要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越来越多,宏观来看,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主要有企业利益分配风险、企业资金回流风险、企业投资风险及企业资金筹集风险等,若想加强对这些风险的防范,就必须要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而构建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
3.加强对应收账款回收风险的控制
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减少和避免这方面的风险,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对客户的信用进行有效评价,根据其所具备的按约付款的可能性而选择销售方式,以保住账款能够顺利回收;采用科学的资金结算方式来进行资金结算,且针对不同客户可以采取不同的结算方式;构建严格的贷款催收机制。
四、结语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保障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若想减少和避免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还需要在实践当中寻找到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刘志忠。企业财务风险初探[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3)。
[2]夏晴。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初探[J].经营管理者,20xx(23)。
[3]高岷,黄重庆。企业财务管理与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xx(8)。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3
【摘要】近年来,房地产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呈现出高风险、高收益的经营特点,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本文通过房地产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简要阐述,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力求企业规避和控制财务风险,以此获得长期经济效益和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业 财务风险 措施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是一个投资巨大、回收缓慢、回报丰厚、具有高风险的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模式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具有资产负债率比较高,投、融资金额均较大、生产周期长等特点。虽然其收益一般也较大,但面对的风险也较一般企业大,特别是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其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风险管理。
1.房地产企业的特征与财务风险
作为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房地产企业,在经营、财务结构、组织结构等方面具有独特性,这些特点决定房地产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具有独特性。
1.1房地产开发周期与风险
房地产开发产品要从规划设计开始,经过可行性研究、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建筑安装、配套工程、绿化环卫工程、产品上市等多个阶段,经过一段相当长时期才能全部完成。周期越长、不确定因素越大,风险也就越大。首先,房地产开发周期越长,各种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产品的成本和售价的不确定性就越大;如随着政府土地政策的变化,土地拍卖价格变化变动越大,房地产企业成本和售价变动越大;随着利率水平的变动,房地产企业成本和售价也发生相应变动。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对房产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地产企业面临其产品不能满足人们要求的风险;如由于房地产产品周期的长久性,其适应性能和替代性也差,一些设计过时的房地产产品面临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需求的风险。
1.2房地产产品特性与风险
土地与房屋同属于不动产范畴,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是其区别其他商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房地产位置的固定性造成房地产产品的区域性和个别性,造成不同城市之间、同一城市不同区域、地段之间的差异性。房地产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地理位置则取决于给城市、区域、地段未来发展的趋势,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是房地产投资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因此,房地产商品价格与所处的地区、地段的社会经济及地理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而这些条件的变化非常复杂,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起作用,房地产的投资产品必然承担项目所处地理环境条件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1.3房地产企业资金供求与风险
房地产投资是资金密集型的投资,房地产每一个开发阶段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加上开发产品本身的造价很高,需要不断地投入大量的资金。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多样化。房地产投资的规模越大、融资方式越多,投资者承担的风险也越大。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非常高,通常超过70%,也就是说,一个房地产项目在最初的开发中,自有资金不到30%。所以,房地产企业极度依赖银行资金同时也引发了其巨大的偿债风险。
1.4房地产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与风险
在组织结构上,大多数房地产公司都按照投资项目成立多个项目分公司。成立项目分公司给管理带来一定的好处,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风险。总公司和项目公司也存在委托———代理关系,项目公司是代理人,在空间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总公司和项目分公司之间存在比较严重信息不对称,总公司在获取的信息上具有不准确性和滞后性,这削弱了总公司对项目公司的控制。在经营上,项目公司的经营可能违背总公司所制定的战略规划和原则,在财务上,总公司也很难有效地对项目公司的预算、决算进行控制。
2.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2.1融资风险的防范在对企业融资风险充分评估、测度的基础上,为了降低和控制房地产企业筹资风险,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筹资管理规则并严格遵守。首先,应该收集相关企业的信息,找到房地产行业最佳的资本结构,与本企业的资本结构相比较,评估能否优化本企业的资本结构,降低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其次,公司应该对每个项目的资金筹集活动进行管理,优化每个投资项目的资金筹集活动的成本和风险。最后,公司也应在本企业内部进行管理,比较分析在本企业内部不同项目的资金筹集活动,分析评估风险和成本。
2.2投资风险的防范
2.2.1做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房地产投资项目的金额大,资金占用时间长,企业的投资决策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为了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有效,必须按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认真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财务可行性分析是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收入、费用和利润等经营指标的预测和分析;对资金投入、配置、流转和回收等资金运行过程的预测和分析;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预测和分析;预测和分析项目现金流量、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和项目收益与风险平衡关系的预测和分析。对投资项目技术上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运用各种方法计算出有关指标,以便合理确定不同项目的`优劣。
2.2.2制定后备措施
影响企业投资项目收入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如价格的变动、市场的变化、消费者偏好、例外事故等,因此,收入预测比任何其他的经济分析所采用的参数都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收入数字不准确将给投资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
此外,投资项目风险的来源还有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程度,项目的经营管理水平,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状况,国家的投资及产业政策,投资决策部门的预测能力,通货膨胀和汇率等因素,应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风险控制预案。
2.3日常资金运营风险的防范
2.3.1加强对日常现金流量的预测控制
日常资金运营风险,编制现金流量预算非常重要。由于公司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公司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有没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各种支付。因此,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应立足于对现金流量的控制和监测。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主要是通过现金流量分析来完成,因为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可以观察到企业的经营、投资和财务政策,将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全面的反映出来。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风险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地采取行动,防范风险。
2.3.2采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房地产企业一般采用项目法人制,通常设立多个项目公司,一般会形成集团公司模式,集团公司不是几个公司的简单组合,为了公司能利用集团公司的协同效用,提高公司日常资金运作效率,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应更侧重于集权式的管理模式。此种模式能使项目公司及时了解集团资金的流向、安全和效益,防止资金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违章和舞弊行为;也能够实现集团整体资源的有效配置,解决资金的多头开户的资金余裕和短缺并存问题。
2.3.3重视经营性现金流
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日常资金运营风险程度大小取决于日常现金流是否稳定,保持经营现金流的稳定则是控制风险的关键。在企业现金流量的各项指标中,最为基本的就是经营性现金流指标。如果企业没有经营性现金流,就没有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供应;经营性现金流的控制是现金流控制管理的关键。房地产企业存货价值比较大,占用了大量现金,构成大量经营现金流流出;房地产企业预收账款也很大,是其最大的经营现金流来源之一。因此,加强对存货和预收账款管理非常必要。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4
笔者工作的单位为技工院校,它在社会发展中属于特殊经济主体,受到计划经济和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其在财务风险管理上表现出一定的漏洞和问题。近年来,技工院校规模正在日益扩大、招生规模也逐年上升,财务管理工作强度明显提升,而财务风险防范似乎成为一个重要的管理难题。学校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是资金风险,预算收支失衡、资本结构不合理、教育基建投资和教育事业经费各自核算等问题都学校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带来风险。要解决技工院校财务风险问题,就必须找到财务风险的成因,对症下药,使得问题得到妥善地解决。
一、技工院校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
第一,缺乏成本意识。当前很多技工院校均意识到了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并加大了工作力度,但是成本核算工作被边缘化的倾向依旧比较明显。举例来说,院校一般不重视应该支付给教职工的课时费、绩效工资和专业管理费用的及时性,而这些费用是技工院校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维持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推动力。在笔者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多院校甚至根本不进行成本核算,成本意识极其匮乏。院校财务部门受到个别系别和专业的影响承受了较大的成本核算压力。
第二,采购环节耗费较大。为了维持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能,院校每一年都要花费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维修,不然可能会对教学和管理产生影响和阻碍。基建维修对于技工院校来说是必要的,但是大量进行基建维修就会给学校带来负债。一般来说,技工院校在进行教学设备、教学工具的选择时,采取的是货到验收、验收合格付款的方式,供货方在交易的过程中也是根据院校付款的进度进行发票的开具,这就造成了已经签约但是没有发票的货款在学校财务部门的负债科目中得不到具体的体现,财务部门无法监控该项业务的花销情况,当大批货款一齐到期的时候,财务部门将会承受较大的资金压力。
第三,后勤管理缺失。技工院校后勤部门依然存在管理粗放的问题,比如说采购环节缺乏统一的报批程序,一些管理人员利用院校的管理漏洞不经过正常的报批手续进行物资采购,给学校的预算开支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有效控制技工院校财务风险的措施和对策
第一,构筑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技工院校为了获得持久的发展,就必须在财务管理中加入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这对其进行专业建设、实现战略目标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校应该对经济活动中蕴含的财务风险进行动态监督和防控,以及时的风险预警为经济活动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财务人员可以以学校的预算指标、财务报表、其他基础性财务资料为依据,借助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将学校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量化,当财务风险超出学校可以接受的范围时,预警系统就启动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可以及时地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能够将财务风险控制在萌芽之中,使得技工院校处在安全的财务环境中。
第二,加强财务预算工作強度。财务风险控制不得当,技工院校的发展和专业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学校必须注重预算工作的重要性,将预算工作和学校财务、事务发展之间建立起严密的联系,使得学校的财务工作变得更加有效。另外,学校应该意识到预算工作的前导性和远见性,让预算在学校财务工作的开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可根据自身 当前的发展情况、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进行的设备投资进行预算编制,在预算工作中秉承发展、科学理念,不可想当然地随意进行,良好的预算方案应该是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
第三,完善内部控制工作。在实现组织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内部控制是非常总要的工具和方法。同样,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同时也是技工院校高效、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保障。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保障资金使用规范和资产使用安全,将院校内设施和资金的效益发挥早最优。在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时候,首先应该着重强调的是财务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学校领导层首先应该高度重视财务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为企业的资金调度、物资采购、投资筹资、设备维修等财务活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财务内控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此外,技工院校还要注重会计系统的建立,会计系统的完善与否关系到会计操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决定了院校的会计工作是否符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了保障资金账目清晰、规范,不出现会计系统工作失误造成的财务风险,技工院校必须重视会计系统的建立。
在预防和控制技工院校财务风险的过程中,财务控制程序也是至关重要的,院校可以通过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明确的职责划分、详尽的岗位描述和权限控制、严格的财务审核程序来规范财务工作,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事实证明,如果财务控制程序得当的话,那么财务管理环节中漏洞就很少,财务风险自然就很低了。
总而言之,技工院校应该分析财务风险的根源,通过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预算工作的加强和内部控制工作体系的完善来应对财务风险,实现学院的持久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福.浅谈高校预算管理中的行为问题[J].教育财会研究.20xx.
[2]郭咏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分析[J].财经界.20xx.
[3]周琼.浅析技工院校财务风险管理与有效控制[J].经营管理者.20xx.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5
摘要:随着高校基建投资规模迅速扩大,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与技术环境的多变性和不稳定性使得基建财务管理面临着诸多的风险。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项目预概算风险、偿还债务风险、资金管理风险、内部控制风险等,防范风险要从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强化过程控制管理、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确保学校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基建;财务管理;风险;内部控制;高校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据国家统计局报告,20xx年,中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总规模达到3 105万人,相应的高校基建投资规模也迅速扩大,在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与技术环境的多变性和不稳定性下,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面临着诸多的风险。
一、高校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
1.项目概预算风险。目前,高校存在建设项目的“三超”现象,即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有的建设项目不是严格按批准的可行性报告开展设计工作,编制设计概算,甚至有的设计部门为能多收设计费人为抬高设计概算,使编制的概算一开始就超计划。有的建设项目开始申报时为能申报争取上项目,或为减轻税费负担,人为压缩概算、预算,一旦项目批下来,又把摊子铺大。工程的概预算审核不严,或是审而不调,对有的建设项目概预算应做调整的不及时调整或不调整,使实际施工决算价远远超出原定的概预算。
2.偿债风险。受当前经济发展的制约,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和学费的增长在短期内不能满足高校急需的大量资金,面对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的机遇以及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各高校都需急剧扩大办学规模,因此,谋求与银行合作并争取银行贷款就成为高校发展的选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量约在13 000亿左右。现阶段高校收入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学费、科研经费沉淀、校办产业收益、资产置换收益等,学校的收入主要用于维持日常运转,基建投入以贷款为主的高校除每年需支付大量利息外,还需偿还一定数额的本金,随着还贷高峰的到来,学校面临着极大的财务风险。
3.专项资金被挪用风险。中国高校净资产中的部分专用基金通常是历年收支结余后按国家规定提取,将来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开支。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就容易产生挪用专用基金所对应的现金净流量的行为。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融资的行为,实际上,这部分亏空必然需要用将来的资金予以填充。这就使高校在资金结构中出现亏空的局面,可能会出现资金链断链,对高校将来的运转形成了潜在的资金压力。新征土地、新建校舍、新添设备、超常规的发展速度使高校没有时间做好规划,也会导致专项经费挪用、现金净流量骤减等财务风险的出现,并容易导致资产的重复购置、不良资产大量生成等资源的不良配置。
4.内部控制风险。有数据显示高校基建已成为新的**源泉,许多高校当政者或分管基建领导纷纷落马。基建各职能部门权柄一方,工作中不能相互监督,与施工单位打交道过程中,存在卡、扣、拿现象,有些对工程量重复计算、偷工减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同施工单位串通一气,利益分赃。最终形成投资无计划,开发无控制,效益无人抓,工程质量不达标,工期无保证,经常返修,经常**现象。某些高校工程款的审批和复核工作不健全或比较薄弱,财务人员未能主动核实工程进度和工作量,因而存在虚列、虚报工程款导致的超付款现象,建设项目竣工后未能严格审计和及时进行财务决算。在每一次付款的申请单上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都已履行签字手续,但相应承担的审批责任未予以明确。
二、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风险的成因分析
1.对基建负债风险认识不足。一部分高校的领导错误地认为,高校是国家办学,国家不会对高校的债务坐视不管,建设校园是自己的事,偿还银行贷款可能最终变成国家的事,如果现在不抓住机遇,将会错过发展的大好时机,因而大胆地向商业银行争取贷款。如果不能警惕并及时遏制高校负债运行的趋势,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不良社会后果,而且最终会损害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2.基建项目资金管理重视不够。首先,不少单位存在“重项目,轻管理”,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未引起重视。其次,审计监督部门重视不够,对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缺乏深入细致的审计与检查。最后,由于基建项目的暂时性和时间性,领导一般不重视基建财务队伍建设,造成基建财务独立性差、地位低下、队伍不稳定。
3.资金节约意识淡薄、投资控制基础不实。一是某些部门主观上对投资控制认识不够,认为投资估算、概算只是一个参数,将来是要变化的,因此对项目的前期设计审查和投资控制不够重视。二是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不严厉,建设单位几乎不必为项目投资失控承担责任,资金节约意识淡薄,缺乏控制投资的动力,甚至为了自身局部利益,随意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建设内容。
4.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建设单位未制定行之有效的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财务监管无章可循,使许多财务行为不规范,手续不完备,使基建工程管理质量大打折扣。现高校基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遵循的是1995年财政部颁布的《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随着高校发展和环境变化,该制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5.基建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相关知识及培训。目前系统学习过基建会计的人员很少,财务人员对基建财务管理规定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核算办法不够熟悉,导致执行制度困难,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风险防范意识较弱。同时,普遍对基本建设业务程序、工程概预算知识也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培训。
三、高校基建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对策
1.建立健全负债风险控制机制。高校领导应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控制银行贷款额度,科学理性的举债,并依据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实际偿还能力确定贷款额度,努力降低基建贷款成本,确保不因还贷产生财务风险而影响发展。财务部门应根据项目经费投资计划、财务预算、资金支出情况等核定分段用款数,确定优化长短期贷款结构,减少利息支出,加强存量资金管理,减少资金沉淀,降低资金贷款成本,增加资金使用效益。化解基建财务风险具体做法:(1)建立独立融资办公室,负责多渠道融资,对负债资金进行日常核算管理,合理安排贷款计划和还贷计划。(2)建立风险约束机制。在高校内部要建立健全一套严密而科学的内部决策机制,风险较大项目的决策由高校职工代表大会表决,充分发挥高校内部各个层面的作用,尽量避免决策失误而造成的风险。(3)建立风险预防制度。可以按稳健性原则,建立偿债基金,形成—套适合高校的风险预防制度,把财务风险降至最低。(4)强化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会计控制是防范高校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对会计控制的再控制,它通过评价会计控制来监督会计部门不断改进和完善会计控制,从而降低贷款高校财务风险。
2.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建设投资越来越大,涉及单位和部门越来越多,经手人员也越来越复杂 、要明确工程进度报表报送程序,工程款审批制度及权限,大额资金的支付除提供合同和工程进度报表外还应提供各监督部门、各有关负责人签批的会审表,进度款的支付要提供有施工管理人员、预决算人员、监理人员、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签字的工程进度会签表,其他费用支出按规定实行定额控制,严格审批手续,避免和减少不合理的支出。同时,要完善工程审计制度,加强审计监督,校内审计部门应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漏洞,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执行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修正或改进措施,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财务部门对完工后的工程项目进行财务结算的监督。工程项目完工后,财务部门应及时核对、审查工程款项的支付情况如有问题,找出原因,应及时与基建、审计等职能部门沟通,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3.严格执行基建工程项目预算、强化过程控制管理。基本建设过程中要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将基础工程项目细化,具体成本责任到人,严格控制超概算、超预算支出。结合基础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以项目概算数字为基础,进一步细化分类,将预算数落实到每—个具体明细工程项目。特别是对于那些工程施工中的种种原因造成预算外的情况出现时,实施弹性预算控制,对超支实行严格的审批程序。通过明细核算及时了解每项工程从立项开始到竣工决算的项目核算全过程,反映了从工程施工合同的首次预付款、工程进度款到工程决算的各阶段情况。明细核算可以及时、准确的反映基础工程明细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保证了基本建设项目预算的顺利执行。为了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应按时向校领导报送各类基建项目预算执行情况报表,并每年不少于两次在校职工代表大会上公布执行情况。
4.提高基建财务人员业务素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为了有效提高基建财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高校应加强基建财务人员的政治学习和廉政教育,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选派一些工作认真负责、专业知识强的财务人员参加基建项目的社会实践,并积极创造条件对财务工作者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以提高工作技能,掌握最新法规动态,不断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基建财务管理的需要,推动基建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从根本上为高效、高质进行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思想和业务的保障。
防范和控制目前高校的基建财务管理风险问题,是高等学校在超常规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与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将在一段时间内困扰着高等学校的财务工作,高校必须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强化责任意识,积极应对财务风险,切实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持久稳定地发展。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6
1选题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和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煤炭经营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也面临着更严峻的国内外挑战。要想面对这些严峻苛刻的挑战,那实行又快又好可持续的经营是同煤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虽然企业可以用各种方式与策略来避免缺陷,扩大优势,但事实上不管用哪一种方式,财务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关键所在。在战略层面,财务管理就是绝对的核心。像人们知道的那样,在过去改革开放及以后很长时间里,煤炭企业作为一个比较特殊,传统的行业,为了紧紧跟上国家发展的脚步,所以要不顾一切地、疯狂地来提升煤炭行业的经济利润。同时在煤炭行业,优秀的文化是建立安全型环境的文化,其实这就是煤炭行业的特殊性的表现。重大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不仅影响煤炭行业的正常经营生产,同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2.1风险的含义
风险来源于人们对现实世界认识的不足和自身的缺陷,并且风险认识必要性是风险与损失密切联系。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损失,意味着有损失的可能性。另外,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就像遭受灾难一样,同时伴随着一定的计划不能实现。风险是企业不愿意看到计划搁浅的不确定因素。有三点含义:①风险的实质是不确定性;②风险具有直接现实性;③企业不愿风险发生。
2.2风险的特点
风险的特点是风险发生时,表现出来的形态与状况,具体为:①直接现实性,即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遵循客观规律;②突发性,即就具体事件来说,是偶然的,突发的。只要风险达到发生条件,风险就会发生;③普遍性,是指伴随着事物的普遍运动,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④绝对性,是指对风险进行大量试验后,发现风险发生有其规律性,可预测性,可以对它进行一定的'控制。
2.3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风险规律性,对风险进行控制。企业各部门对风险分析,预测,决策,评价,使以企业达到最优利润[5]。具体来说:①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不单单是管理方法。它是一门很宽泛的边缘学科,关联着自然学和社会学等许多学科。②上述语句说明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过程,方法。其中,核心是选择最优管理技术,并且要在适当的范围内选择。
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缺陷
3.1资金比例失衡
资金结构指权益与负债的比例。事实上,在我国,大多数企业资金结构都不合理,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5%以上。另外,人为决策的失误等原因,企业也会有很高的资产负债率。
3.2投资缺乏科学性
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与对外投资。对于同煤企业,大多为对内投资,进行资产重组,可惜收效甚微,转型失败。
3.3资金回收不当
我国市场,其实早已经进入买方市场了。虽然这种形式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大部分企业对客户信息了解太少,形成了太多坏账,无法收回。
4风险管理的预测和保障措施
企业活动中,风险有很多种。有的可以预测规避,而有些比较突发,无法预测管理,所以应该根据不同环境,状况来分析建立机制。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来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为能编制现金流量表,同煤应该将各个时间点,各个目标,计划财务状况,经营结果汇总,用数学体系加以整理,编制企业财务预算,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预测企业未来利润。在现金管理部分,同煤应该实行预算控制,建立完善的资本预算体系,测算同煤现金流量情况。资产净利率同时又是一个综合指标[10]。投资人投入或举债形成企业投资,而净利的多少与企业资产负债比例,资产总额和资产结构有关。另外,关于资产负债率方面,如果同煤未来利润不好,调低资产负债率,使风险下降[11]。确立风险机制后,企业就可以监管风险,像成本过高,产品过剩都可以检测,分析原因、过程,制定适当策略,降低损害程度。面对风险,一般有规避风险、分散风险和控制风险。其中,控制风险可细化,可分为预测性控制和压制性控制,前者为对风险进行预测,降低损失。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要想获得高收益,就只有全体人员一起努力。同时在文化方面,加强企业员工风险意识,打破传统的风险思想,健全新的风险观,在工作中时时刻刻发现、处理、评估风险、协调和实现风险控制。
5结论
优秀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够使企业获得巨大的收入。同煤企业的未来不容乐观,要立足市场,进行财务分析,做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化、规范化、科学化。本文通过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发现的问题:资金比例失衡、投资缺乏科学性、资金收回不当、财务管理控制存在局限性。文章写了关于同煤企业应对风险的对策,可以借鉴,希望起到积极作用。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7
一、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分析
1实践教学严重滞后于实际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设有实践课,主要包括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两个组成部分,而校内实践课主要由学校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或者情景式教学,这些形式的实践课的开展对于学生对财务管理实践操作知识的掌握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缺乏财务管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真实感,也没有实际工作中的压迫感,因此学生是很难产生真正的实践经验的。除此之外,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一般都是从大学毕业开始就走进教学之中,他们虽然拥有比较高的学历,但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经验是非常缺乏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和学生一样没有对实践经验进行亲身经历,不能产生真正的实践感悟,在实践教学中往往会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理想性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使学生的实践经验变成了“纸上谈兵”。
2学生无法通过实践教学看到实际财务管理的本质
校外实践主要是一种社会实践,或者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实习,时效性是它主要的特点,与校内实践相比,学生可以通过校外实践真正的处于实际的财务管理中,但是因为其时效性的特点,员工实习过程中并非以正式员工的身份加入工作中,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很难真正接触到财务管理的本质的。但是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学校是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的,就更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了,因此这是财务管理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1企业内部交流的加强
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的经营的过程中,财务收益是不稳定的,这主要是因为企业自身经营不善而导致的企业财务负债状况的出现,因为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集团都是由不同的企业成员组成的,这些企业本身在经营管理上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企业进行财务风险控制就是要将企业成员作为着眼点,通过财务风险控制与各部门和成员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实际上有效的风险管理主要在于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的管理是否可以得到有效开展,促进人员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对于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展开是非常有利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只有将企业内部的协调与沟通工作做好了,才能促进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2建立起资源合理化配置和长期发展目标
企业只有采用高效的财务管理方法才能将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为了使企业的持续发展得到保证,一方面要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另一方面为了使资金的合理利用得到保证,企业一定要将眼光放长远,制定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建立起对财务增益合理化有利的相关方案,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企业战略发展查略制定之后,对于企业领导层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可以对企业财务进行有效管理,使资金的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最终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企业只有真正掌握了市场发展的脉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财务工作都要围绕企业长期发展目标进行开展。企业为了能够与时俱进,一定要做出相应的转变,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该做到不断的创新,并建立起相应的财务战略,跟住时代的脚步。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高效的预算管理促进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在实际工作中将预算管理作为指导思想,与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相结合对全面预算的实施进行保证,从资源优化的角度促进对企业经营活动预算管理的真正实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国民经济始终不够稳定,企业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财务考核制度,同时缺乏丰富的经验作为工作中的指导。如果企业想要得到财务管理制度统一的实现,就要花大量的时间对其进行摸索,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风险隐患将到最低,最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8
摘要:企业管理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财务风险。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只有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风险,才能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而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本文主要就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及其对策问题进行探讨,在具体展开论述的过程中,主要从财务管理相关问题概述、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以及降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相关对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拥有较多的企业,其中包括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在财务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通过财务风险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且存在的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会对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只有清楚明白企业财务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风险,才能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采取干预措施降低这种财务风险,进而为企业的正常经营以及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就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及对策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1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相关问题概述
1.1财务管理概述
财务管理指的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利用所掌握的管理知识、技能、方法等对企业筹集资金、资金使用以及资金分配等进行管理活动,通过财务管理旨在加强管理企业经营水平,提高企业效益。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销售的组织,其主要目的是盈利,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的大小型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在这种条件下,每个企业都要生存。而财务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没有资金的支持,企业将无法完成相关的企业经营活动,严重的可能会面临破产风险。
1.2财务管理主要内容
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点:(1)筹资管理,企业在最初建立的时候首先需要通过筹集大量的资金才能完成企业的后续管理工作,而筹资管理也是财务管理最基本的主要内容,具体的主要就是通过筹资决策完成筹资,其中从不同的角度分类,有短期投资也有长期投资,有间接投资也有长期投资;(2)投资管理,对于筹集的资金需要通过投资去创造更大的利益,从而为企业盈利,这也是财务管理中的主要内容;(3)股利分配,经过筹集资金以及资金分配,企业会获得一定的利润,这样在利润处理方面,既要考虑到后期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预留,同时还需要发放股金,也就是说在这方面既要考虑到企业后期发展的需要同时还需要从股东的角度出发去保证股东的收益[1]。
1.3财务风险的概念
财务风险指的是由于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融资不当、财务结构不合理等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丧失了偿债能力,最终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一种风险。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然都需要面对财务风险,也就是说,这种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法避免的,只有采取措施才能将这种风险降低到最小,但是要完全地消除这种风险是不可能的。
1.4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三种:(1)利率变动风险,对于部分负债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通货膨胀等大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旦出现通货膨胀相应的贷款利率就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面临的贷款利率就会增加,也就是企业的成本投入会增加,这样企业的预定收益会受到影响;(2)无力偿还债务风险,当前条件下许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采用的是定期付息,到期还本,但是如果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预期的收益无法实现,相应的利息以及本金,企业将无力偿还,这种情况下企业不仅会出现资金紧张,同时由于无力偿还,还会影响企业贷款的信誉;(3)再筹资风险,负债数量不断增加,相应的负债比例也会不断升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想要再次筹集资金将会面临较大的难度,同时筹资的渠道也会更加狭窄。
2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2.1企业的筹资风险
企业筹资风险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要筹集一定的资金,但是这些筹集的资金对于财务成果的影响是不确定的。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筹集资金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而如果企业筹集的资金数量越多,其在后期承担的利息就会越大,但是在实际的企业经济活动中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企业筹集资金的收益以及贷款利率的变动均是不确定的,在不确定的因素下,可能就会因为管理不当造成企业筹资风险。影响企业筹资风险的因素方面主要有以下三点:(1)筹资方式,企业在筹资方面根据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常用的主要是银行贷款、商业信用、发行股票、融资租凭以及发行债券等,而不同的筹资方式有着各自的优势与弊端,在筹资方式不当的情况下,企业很容易面临较大的筹集风险;(2)负债规模过大,企业为了不断地扩大经营活动,无限制地去筹资,这样会造成企业的负债规模过大,这样企业面临的利息也会越来越多,如果再管理不善,企业将面临着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进而可能出现破产;(3)负债的利率,利率的变化对于企业的影响较大,一旦利率升高,就意味着企业投入的资金成本越大,同时企业面临的利息支出也会增加,这种条件下企业如果经营不善,很有可能面临破产。当然,除了以上几种因素之外,还有多种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筹资风险[2]。
2.2企业的投资风险
对于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企业投资经营,有效的投资可使得企业获得最大利益,而投资不当可能会造成投资的资金不仅不能得到一定的收益,同时还可能血本无归,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常影响投资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1)不合理的资金利用,在投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缺乏一定的经验,而且对于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在这方面表现的更加突出,这样就很容易出现盲目的投资或者投资混乱,最终造成相关资金投入利用不合理,最终的收益较少,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2)投资项目单一化,部分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投资项目相对单一,好比将所有的鸡蛋全部放进了一个篮子里,一旦投资的项目出现了亏损或者重大失误,这就会直接影响大企业的资金利用,但是如果将所有的资金投资多个项目,可能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相对要小一些;(3)投资决策缺乏科学化,部分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仅仅只是从眼前短暂的经济利益出发,最终造成了决策失误,投资风险增大。
2.3企业的运营风险
企业在产品的生产、销售等运营阶段同样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如果生产的产品无法及时销售,就会造成大量的库存压力,这些库存的商品就会占用一定的资金,这样用于继续生产的费用就会相应地降低,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能力,如果积压库存量过大,可能会导致企业无法继续再生产。同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企业待遇提高了,福利变好了,人才越来越少了,也就是在人力资源方面如果管理不善,同样的'会影响到企业的运营,当然企业在进行商品销售的过程中还需要选择一些信誉较好的企业完成销售,如果将产品销售给了一些本身经济能力以及信誉较差的企业,可能这些商品面临着无法盈利。企业本身的运营风险就会增加。
2.4企业在分配阶段面临的风险
当企业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时,会面临着资金的分配,这些资金一部分用于后期的企业发展,另一部分用于股东的分红,此时就需要协调好资金的分配。如果股东们的分红过少,股东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对于后期的管理会造成影响;但是如果分红过多,那可用于企业长期发展的资金就很有限,这样企业长期的生存发展必然会因为预留资金问题受到限制。也就是说,在分配阶段既要保证股东的收益,同时还要保证企业预留资金的合理化。
3降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主要对策分析
3.1强化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意识
企业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立的生产经营者,在具体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同时还需要自我约束,面临的风险也需要企业独立去承担,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不管是企业本身的内部环境还是外部大的环境都会发生瞬息万变,如果企业没有一定的风险意识,那很可能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险感到手足无措,企业相应的发展也无从谈起,所以,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不管是企业的领导还是财务管理人员均需要有一种风险意识,也就是在经济活动中敢于面对风险,同时做好风险的预测及其解决方法。当较大的风险突然来临之后,企业已经做好了相关准备,并通过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最小,风险意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必须具备的。
3.2采用最低风险完成筹资
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规模、市场的变化规律以及企业所处行业的行业特点等综合性地去分析评价,然后选择风险较低的筹资方式。当然,在实际筹资过程中考虑的因素较多,除了上述说明的之外,企业还需要对后期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预测,只有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才能选择出最低风险的筹资方式。比如,可以采用先内后外的筹资方式,也就是先考虑内源融资,然后在考虑外源融资,对于外源融资,一般优先考虑债务融资,然后在考虑股权融资,这样可保证筹资过程中资金的动态平衡,将筹资风险降低到最小[3]。
3.3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就是这些财务管理人员,如果财务管理人员本身的专业水平有限,那么肯定会造成财务管理一塌糊涂。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网络的普遍发展,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逐渐地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所以在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方面,应让管理人员采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在这方面,财务管理人员可以自行学习提高相关技术水平,或者是通过企业的培训教育,获得新的专业知识,通过专业水平的调高,不仅可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风险评估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保证财务管理人员对现代财务管理方法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财务管理中的风险。
3.4采用多元化投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
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所以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些信誉度好、项目收益较大的一些企业选择合作,并合理地确定不同项目的投资比例,这样从多元化的投资角度,降低了单一投资方式引起的较大风险。
4结语
企业财务管理是关系到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只有不断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同时采用风险较小的筹资、投资方式才能进一步降低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忠.论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对策[J].管理观察,20xx(04).
[2]李雪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识别及其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xx(09).
[3]谭心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控制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12).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9
摘要: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实现战略规划和整体经营目标、促进企业资本结构平衡稳定,使资产结构趋向一个合理的水平。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并结合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保证财务风险处在一个较安全的区间。文章从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偿债能力与经营增长四个方面,设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及时准确地预测和评价企业的财务风险,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有效地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财务风险
一、全面预算管理从源头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全面预算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现金流量的预算。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各项支出。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来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于净利润,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三个项目也保持相对稳定。其中任何一项失衡,对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可能引起财务危机。当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少于净利润时,就应当引起企业投资者和管理层的高度警惕。资本的运作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这部分预算能够使企业的筹资、投资运作更加科学合理,协调企业的资产盈利与流动的关系。在产品有盈利的情况下,固定资产的盈利能力比流动资产强。在筹资环节最重要的是合理安排企业的资本结构,由于债务资金和自有资金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程度各不相同,债务资金的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资金成本低于自有资金,但是债务本息的偿还具有强制性,资金风险大于自有资金。企业要在利益和风险的权衡中选择两者合理的对比关系,促进资本结构平衡稳定,使资产结构趋向一个合理的水平。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在未来某一特定期间为实现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将损益计划、资金收支安排等按企业各种活动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涵盖了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一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活动,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经营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日常发生的各项活动的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存货预算、生产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税金预算等。资本预算是指投资、融资预算。投资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项目投资和其他投资等的资本支出计划,是反映资金运用的`预算。融资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需要新借入的长期借款、短期借款以及对原有借款还本付息的预算。财务预算是反映企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的预算,包括预算损益表、预算资产负债表和预算现金流量表等内容,财务预算是综合性最强的预算。
三、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予以量化,经预算编制、预算审批与调整、预算控制与考核、预算分析各个环节,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一)预算编制
企业依据战略规划、市场分析预测、历史财务数据,结合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及年度生产经营计划,遵循“先总后分、先下后上、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流程,制定产品的产供销计划。以销售目标确定生产投入,以生产投入确定采购资金。企业将年度销售目标、生产投入分解到月度预算,将月度采购资金预算分解到每个供应商。企业为避免盲目投入资本性资金,结合业务预算测算出预算年度企业所需生产能力,结合企业现有生产能力,计算公司尚需生产能力,以及依据企业中长期战略规划,编制资本预算,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战略规划的实施作用。
(二)预算审批与调整
企业为合理使用资金,保证重点预算资金供给充沛,全面完成年度预算各项指标,实行月度资金使用申报审批制度。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销售部门月度回款计划、财务部门月度融资计划,对企业各部门月度资金需求情况平衡审批,优先保证生产投入所需资金,优先保障优良的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全面预算管理不是完全刚性、一成不变的,应保持一定的柔性即适应性。当企业内外部环境有较大变化时,及时调整预算以应对变化。预算执行部门提出预算调整申请,预算管理部门经过充分调查、分析、认证,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后下达,从而使预算执行始终有预算指标控制。
(三)预算控制与考核
全面预算管理结合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进行事中预警。充分利用网络报销系统在填制成本费用支出报销单时,设置预警提示及收支项目联查等方式对预算项目进行事中提醒,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全面预算管理结合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等工具进行预算控制与考核,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对EVA、营业收入、利润、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通过平衡计分卡落实到企业高层领导及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实行月度、季度或年度考核。企业应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对业务部门下达年度费用预算指标,每月下达费用预算指标执行情况的通知,按年度进行考核,对生产单位下达可控制造成本指标,每月进行绩效考核。处在成熟期的企业,需要对应收账款管理进行重点管控,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建立销售责任制,划分客户信用等级,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避免因应收账款失控造成资金链断裂。企业通过科学的财务预算实现资金的有效回收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预算分析
预算分析是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包括预算及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差异分析及主要原因、调整对策及建议、趋势预测及管理措施等。企业开展预算的执行分析、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造成预算执行差异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实现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绩效考核。对市场变化引起的差异,企业对差异原因要进行深入分析、及时调整预算,快速地作出反应。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核心,是在现有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基础上,设计一些较为敏感的财务预警指标,从而判断分析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资产质量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偿债能力是降低财务风险的直接保证,经营增长体现了企业的发展潜力。笔者从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偿债能力与经营增长四个方面设计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直观地呈现企业在不同方面的风险状况。以国资委20xx年下达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划分风险区间、确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值,具体指标见表1。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还应综合考虑本行业或本区域的特性,以及自身的经营状况、发展阶段等,选择适合的关键预警指标,划分风险区间,确定预警指标值,对各项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控。通过对预警指标的预测分析,及时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风险的变化,一旦实际执行中超出了风险警戒值,应及时分析原因,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企业实施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消除潜在的财务危机,有效地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
五、小结
全面预算管理是联系企业战略目标与日常经营的重要纽带,在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营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企业适应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做出全面的财务状况分析,有效地防范企业筹资和投资活动带来的风险,减少企业的资金决策失误,积极防范企业资金回收的风险,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全面预算管理还提升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王丽凤.控制财务风险促进国有企业稳健发展[J].会计之友,20xx,(24).
[2]李云霞.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xx,(14).
[3]王静.探讨全面预算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商业会计,20xx,(4).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0
摘要:
企业只有在良好的风险预防和应对能力保障下,才能促进企业长久健康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从自身入手,分析清楚企业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完善和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
关键词:
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21世纪以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和危险,在这之中暴露出企业在风险管理上的很多问题,要想积极应对风险,做好风险预防和风险控制,一定离不开企业内部控制这个手段。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内部控制应当结合企业风险管理,积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并且保障在风险突发时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应对执行力。应用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实施策略,协同配合,保障企业利益。
1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概要
1.1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及影响因素
风险原是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阻碍目标实现或者影响目标进程的危险。企业风险管理指的是企业对企业内部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的预测、识别、判断、分析等,并对不同的风险进行合理预防和科学应对的管理体系,旨在尽最大可能地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以及减小遭遇风险时的各项损失。企业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潜在风险的前期预测,在企业正常运行过程中对风险进行防范,在风险出现时有科学而迅速的应对措施。对企业风险管理具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有风险管理策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风险管理策略实施的执行力等。
1.2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及目的
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而持续地获得利润,而企业的内部控制则是针对企业内部运营的各项事宜的规划与管理,从而达到对内部运营、企业发展的相对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企业操作程序和操作手段合法性的'监督,对企业生产流程的合理性的规划,对企业运行高效化的引导和促进,对企业财务可靠性的确保等等。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以决策层、领导层以及其他人员以实现企业经营目的为目标,在企业的正常运转中实施确保目标实现的策略和措施,确保企业具有合法而有效的运营程序。
1.3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都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而存在的,两者既有共同的领域与目标,又有各自的职责所在。近年来,随着全面风险管理的行业标准的推进和实施,两者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然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仍然存在许多的不同之处,对于风险管理来说,在实行全面风险管理之后,其主要包含了风险对策、事件识别、目标设定、过程监督、信息沟通、控制活动、风险评估、环境控制这八个方面[1],风险管理内容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来说,内部控制同样也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其采取措施和应用策略的主要依据来自于企业的风险管理,但内部控制不仅仅针对于企业风险,涉及方面还包括企业所能把握的机会。
2现阶段我国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管理与控制策略缺乏创新性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内企业的经营市场不再仅仅局限于本国内部,而是获得了更多走进国际市场的机会,同时受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我国企业在走出国门的同时,更多的外资企业入驻中国。我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更为复杂危险的风险因素,而企业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方面却仍然处于较为传统的落后状态,改革进程也并不十分理想,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企业管理与控制策略缺乏能够有效突破的创新,对风险的应对方式显得过于保守,这对于把握时代机遇来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对企业良好快速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2.2企业在相关制度体系方面不完善
企业的制度决定着相关政策的执行标准,在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中,虽然在行业内部已经出台了相关的行业标准,但就具体的企业来说,企业在相关制度体系方面的建设还并不完善。企业所实施的内部控制策略的科学依据有待考究,风险评估标准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有待提高。企业在正常运营过程中,对风险评估体系的不完善,将会导致企业遭遇风险的几率增加,在面对风险时的机动应对流程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制定,将会造成企业在遭遇风险时的损失增加,因此,尽快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对企业风险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2.3企业机构设置不能满足相关策略的实施要求
企业策略的应用与实施,离不开具体机构的执行。在我国企业的机构设置中,对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相关的机构设置不能充分发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作用。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甚至存亡,决策权往往在决策管理层,有些企业在全力制衡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导致决策权力失衡,有关政策的实施无法得到保障,即使再科学合理的措施策略也无法发挥其作用,这对于企业发展将造成极大的阻碍。
3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实施策略应用
3.1提高管理团队的认识和创新意识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市场,我国企业的管理团队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应当最大可能地把握住机遇。在以往所爆发的全球化的经济危机中,暴露出了很多企业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也督促着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应当提高自身对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认识。企业应当加强管理团队的建设,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为团队带来新的管理思路,同时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工作,提升团队整体的专业素质以及对风险准确而敏感的认识,提高管理方面在实施策略上的创新突破,努力构建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完善合理的内部控制程序,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3.2建立完善合理的管理控制机制
合理完善的管理控制体系应当包括企业在日常运转中对风险的科学评估,以风险评估为依据,在内部控制程序中对内部生产、财务等方面的运行方式进行调整,尽量规避风险发生的可能。在企业不幸遭遇风险时,有科学的应对预案,有优良的管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补救方案,企业从决策层、管理层,到基层员工,都能做到有章法可依,有序应对风险,控制风险危害的扩散,尽量挽回企业损失。
3.3完善企业机构设置促进相关策略的实施和应用
完善的企业机构设置是相关制度和策略执行力的保障。企业的机构设置在上市企业应当以董事会为核心,在一般企业应当以决策层为核心,来进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战略部署,并且设置具有一定权利的企业机构来保障相关政策和策略的实施。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点,应当设置专门机构来承担这项任务,专业业务也应交于专业团队来进行。对于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结果的反馈,也应由专门的机构在做企业运行方案的调整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尽量保证不同职能部门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4结语
企业只有在良好的风险预防和应对能力保障下,才能促进企业长久健康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从自身入手,分析清楚企业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完善和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针对现阶段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上的疏漏和问题,制定并应用切实可行的填补策略是十分紧迫并且必要的。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1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在建项目的减少以及资金流困难的加剧,给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建筑企业就要不断加强管理,特别是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实际水平和效果。文章对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有效地管控策略。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方法
建筑企业自身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工程建设周期较长,生产方式多样性等特点,在成本预算、绩效考核等方面同一般生产企业还存在很大不同,实际需要面临的财务风险会更大。而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市场经济环境越发的复杂,科技水平更高,使得其建筑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其自身发展规模和水平,这时就需要建筑企业在经营中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适时调整,从而有效满足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一、导致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
(1)建筑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素质水平不足。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发展,推动了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传统手工记账的方式逐渐被取代,需要不断的对建筑企业财务人员进行适时的调整,从而提高财务工作人员整体业务水平。而现在大多数财务人员流动性大,培训体系不健全,自身储备知识量有欠缺,导致其不能满足建筑企业发展的实际要求。
(2)财务控制欠缺。由于建筑行业竞争激烈,有些企业为了获取市场不惜放弃利润招揽项目,项目建设周期相对较长,不可预见因素较多,管理人员自身管理经验的欠缺,造成了建筑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无形中增加了工程成本投入。财务人员对业主的经营状况不够重视,使得资金回收相对较慢,甚至出现坏账的情况。同时,由于对资金管理不到位,导致供应商出现断货、撤场以及诉讼等使企业整体收益受到影响。正是财务控制方面的欠缺,导致财务风险加大。
(3)财务监管不具备有效性,且没有落实到实处。建筑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复杂的,部分企业会为未来利润的提升而对相应的交易活动进行较为刻意的隐瞒,使得财务账目不能真实的反映出建筑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而核算体系中只是对其中一少部分经营活动进行反映,使得会计核算真实的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导致核算与企业经营活动之间严重分离,加之财务监管的缺失,使得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不能被真实的反映出来。
(4)不具备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目前多数建筑企业管理人员都没有深刻的意识到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作用,由于意识不足也没有对财务风险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并且在对风险管理结构的`设置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使得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缺失。风险监控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企业在处理和解决财务风险方面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容易导致建筑企业的风险加剧。
二、财务风险类型的划分
首先,筹资风险。随着经济形势放缓,资金投入减缩,导致业主资金拨付不到位,而建筑企业为了保证发展规模以及合同履约率,通常在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向银行申请贷款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是大量利息的支付使得企业财务要面临更大的风险。其次,投资风险。随着行业市场竞争的加大,使得大部分建筑企业新添购置固定资产以及通过债权、债务投资等方式来作为企业的另一个利润增长点,然而由于企业相关投资不合理,信息不对称等情况的存在,使得企业收益严重受损,加剧了财务风险。再次,收益分配风险。在企业进行经营过程中,收益分配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企业投资方的积极性,导致企业偿债能力下降。此外建筑企业预算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前期预算不能有效落实到实际,导致投资方利润分配和实际资金情况缺少必要的联系,容易导致企业担负大量的资金成本压力,使得建筑企业自身财务风险上升。
三、提升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1)提高财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随着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因此,想要符合社会发展的的根本需求,就要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而在建筑企业中,要注重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分析能力和风险敏感度,加强职业判断能力。还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确保账目和实际情况相一致,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将其作为参考依据,从而对建筑企业的经营决策做出准确的判断。
(2)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并对其过程进行控制。首先,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队伍。针对在建工程项目的管理,就要组建完善、且健全的管理队伍,然后按照科学流程对工程的整体设计方案、合同管理、施工技术等进行逐一审核,充分发挥其自身监督管理的职能和作用,进而使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其次,对工程资金进行有效地统筹规划。根据工程招标的实际价格以及相关经验来制定适合该项目的资金使用明细,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对工程项目每一笔资金使用都进行严格管控和审核,保证资金使用符合工程的预算标准。再次,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管控,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收益的最大化。由于市场环境的改变,使得人力、物资等方面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因此建筑企业就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成本方案,从而推动企业能够健康长远的发展。最后,项目结算管理。工程整体建设完成以后,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结算,不但影响企业资金的回流,还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坏账损失,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组建结算小组,委派具体人员进行结算,否则易导致工程索赔失去法律依据。
(3)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建筑企业要降低财务风险出现的几率,就要制定一套完善、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其中包含了企业财务预算、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预算额度以及经营预算等。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施工周期长、涉及资金量大、资金来源渠道广泛等特点,所以做好资金预算的有效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不断强化自身资金的有效管理,提升其监控水平和能力,确保企业资金能够被合理使用,从而有效提升企业对财务风险的管控能力。
(4)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体系。第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监测指标。按照建筑企业自身所具备的的特点、企业实际的运营情况以及需要完善的财务指标等方面,进而确定财务监测指标。第二,对相应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估。首先,按照指标自身的重要性来确定其自身所有承担的权利大小。其次,聘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并选派企业相应人员共同进行探讨商议,从而对指标进行有效评估。最后,按照相应指标的权重对其进行打分。第三,充分结合相关财务指标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有效结合其他相关部门所提供的信息,再进行预警分析报告的编写。
(5)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的水平。建筑企业希望有效执行风险管理体系,就一定要有目的的扩大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和权利,充分发挥其在保证企业运营以及风险防范方面的作用,并对建筑企业内部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同时,内部审计水平的提升能够减低财务风险出现几率,有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卑建秋.新形势下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控制.会计师,20xx(1).
2.刘芳,刘美霞,牛兵等.建筑工程的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经济视野,20xx(19).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2
【摘要】近些年,在企业的管理中,企业内控和财务风险是两个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在今后的企业管理中,要尽量避免财务问题带来的间接损失,确保我国企业在规避财务风险上达到一定的效果,促进企业稳定发展,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中将结合笔者工作经验,通过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来体现出企业内控的必要性。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企业内控;构建
一、在构建内控体系中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
随着世界的经济形式在不断的变化,国家的政策也在随之改变,经过政策的不断调整,企业面对市场的巨大竞争,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要合理规避财务风险,对财务管理相当重视的,每个企业都要对自己的财务系统进行完善,才能更好的相应国家政策,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笔者认为,在新的环境形式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有如下几种:
(一)通货膨胀
由于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致使整个经济形式呈下跌状态,社会的总体需求量被大幅度的拉动,货币量也大幅度增加,致使货币贬值情况严重,从而形成了在新经济环境背景下的通货膨胀。因导致这种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关键的因素现在还不是很明确,即使我国已经及时的进行宏观调配方案,但仍未对通货膨胀的趋势有明显的改善。通过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从农业到大宗交易的物品上价格都很高,而广大群众的薪资却没有相应的增长,所以,并没有对通货膨胀的起到消减作用。
(二)稳健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已由原来的宽松政策逐渐转为稳健政策,调整了货币的供应及需求,同时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上调,一定成对的流通货币进行控制,相对减少,从根本的货币供给上严格进行控制,这种方案的实施就会致使商贷的成本有所上升,以达到增加国内市场融资的成本。但同时对我国经济的优势有所削减,有可能会促进国外资本大量进入我国,对我国的市场发起攻势。
(三)财政政策
我们国家正从文件的财政政策更改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刺激我国市场的需求,从而使得我国的经济状况能走向均衡,达到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的目的,从而使我国的消费水准和意识得到改善与提高。但是依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
(四)扶持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新兴产业是指应用最新的高科技衍生出节能且节约的新生能源,是人们需求的能改善人们生活的产品,科技创新发展已经不在是空口说白话,我们国家较为重视新型的节能环保产品,为了能有效提高各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及技术水平,出台了很多激励创新意识及精神的新政策。这是我们国家在新经济环境的背景下,做出的重大改革,同时也是适应这个特殊时期促进发展的政策方针。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机遇和挑战
(一)企业财务管理在新经济环境下面临的机遇
1.人民币的升值,促进企业海外个并购的机遇。在世界新经济环境的背景下,致使人民币得到升值,所以,这种经济现象就给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支持。人民币的升值,企业在此期间就可以抓住机遇去海外并购高科技型企业,并购高科技企业能够获取他们最先进的科技技术,同时也为国内的企业和国际上的企业进行竞争,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2.积极财政政策。我国制定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一定程度的将产业进行优化与升级,所以,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来讲,市场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同时,产业大幅度的发展,一定会给企业财务管理的结果调整以及企业内部的系统进行改革,在企业对市场环境不断变化进行适应的过程中,是很有必要的。我国目前企业中财务管理的机制,依旧不正规,仍处于混乱状态,具体表现为用人不专,财务的烂账和坏账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呈屡禁不止的状态,所以企业要在整个财务系统管理工作的环节上,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对财务系统进行完善和整改。
(二)企业财务管理在新经济环境下面临的挑战
1.通货膨胀引起国内企业经营的成本升高。通货膨胀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将资金的有效利用率提高,达到为企业带来利益增长的目的。实际上,通货膨胀致使货币贬值后,人们的购买力逐渐的下降,致使企业的经营成本在不断的上升,而成本不断的增加就等同于利润在不断的下降,这是所有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2.货币政策的转变致使企业融资成本升高。改变货币政策后,降低了货币供给量,使得融资的成本逐渐升高,最明显的表现是企业信贷比较困难,想要进行投资显得力不从心。一开始的投资并不是结果而是开始,随着企业的运行成本在不断的增加,产品的成本也在随之增高,最终的结果就造成利润大幅度的降低,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形成了很大的压力。企业不仅要承担贷款成本及利息的风险,同时还需承担由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带来的亏损,为财务风险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三、基于财务风险管理构建企业内控体系
企业的财务风险里含有筹资投资、利润降低等多方面的风险,在财务运作中任何一个实务都会导致风险的.发生,从而影响到企业正常的运营,企业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案,将财务管理建设成为内控核心,将财务风险管理设为内控体系的重要控制手段,增加财务管理的安全性从而提升内控体系的模式。
(一)完善内控制度,控制风险
所谓筹资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在债务融资过程中出现不能偿还的情况,而投资的风险,一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投资过多,资金收回不及时或无法收回,经营不善导致的情况。企业在运营缀成中,出现了投资或筹资的情况时,则需要相关内控制度进行管理,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章程,对财务的资金运用加以规范,及时对企业资本机构和现存的债务情况进行科学分析,根据财务审计的情况,将企业现有的债务投资情况把握住,并成立财务状况分析办公室,将企业的财务资金运行方式进行统计与分析,对相关部门遵守财务规范的情况予以监督。实例分析:在一些竞争强大的企业中,经常举办一些大型的公益活动,活动过程中会涉及到资金的使用和申请,实际报销时存在账目模糊不清的现象。对于此类事件,财务部门在审核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内部环境的审核,进行适当的风险评估,及时进行各部门的信息沟通,尤其在监督方面,完善内控制度。
(二)合理使用资金,将流动性风险降低
企业流动性风险一般体现在企业获取现金或等价物时,所采取的种种方式。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便不惜一切代价的筹集资金,一定程度的增加了流动性风险发生的可能。如不能及时做好风险预估及相应的应对措施,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在企业财务内控体系中,根据群殴额的实际经济情况,制定属于自己企业实际情况的筹资及使用资金的内控方案。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市场的形势及时将资产结构进行调整。(三)财务内控收益风险控制目前很多企业存在不合理的利益分配,这就导致企业财务分配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的收益分配中。很多企业为了确保股东的需求,导致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经常发生内部资金不够、分配不均衡的情况,致使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下降。企业的内控体系,一定要依据企业内部资金的流动情况以及利润划分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以避免股价来回波动。企业可成立负责收益分配部门,根据企业的实际收益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制定资金分配,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中进行财务风险的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相对于财务人员来说,管理上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以保证企业的管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保证管理的真实性,让企业内控体系从本质上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月英.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内控问题分析[J].中外企业家,20xx(29):94-95.
[2]王珏.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内控问题的研究[J].财会学习,20xx(6):56-56,58.
[3]徐金燕.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内控关系问题的研究[J].财经界,20xx(23):217-217,305.
[4]王洪丽.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内控关系问题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xx(23):240-242.
[5]张春龙.关于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内控的几点问题[J].新经济,20xx(29):88.
[6]王慧.关于财务风险管理与企业内控问题的研究[J].价值工程,20xx(33):184-185.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3
摘要:创新型企业具有创新型、高技术知识和高成长性等一系列特点,总体来说创新型企业面临着更大的财务风险隐患。本文针对创新型企业财务风险管控,首先简要概述了创新型企业的特点,进而分析了创新型企业常见财务风险,最后就加强创新型企业财务风险管控,进行了系统论述。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财务风险;管控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创新创业,创新型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在市场经济中所占比例结构也不断提升。但是由于不少创新型企业规模整体相对较小,因而创新型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因此,加强对创新型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研究,尤其对创新型企业无形资产占比高、融资难度较大等主要特点,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财务风险管控措施,已经成为创新型企业经营发展的重点和关键,这对于促进创新型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创新型企业特点概述
按照国家关于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通知中的有关要求,创新型企业主要是指在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品牌创新以及文化理念创新等方面相对较为突出的企业。具体来说,创新型企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创新型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比相对较高,很多创新型企业投资范畴主要是科技研发等方面,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设计研发专有权等一系列的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在创新型企业的资产中占有较大分量,这也是关系到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第二,创新型企业融资难度相对较大。创新型企业在企业自身方面由于具有长期复杂以及广泛等特点,尤其是开展技术创新需要长期稳定和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因此在融资方面主要是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受到创新型企业自身条件的影响,融资难度相对较大。第三,创新型企业的现金流相对较高。现阶段不少创新型企业的财务杠杆相对较小,无形资产占比较高决定的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难度较大,要求创新型企业必须具备足够的“净现金”流,投入无形资产确保无形资产的保值,这也要求创新型企业必须重视现金流管理,确保现金头寸的充足。
二、创新型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
财务风险类型的划分可以按照风险产生原因、产生环节以及强度等进行分类。对创新型企业来说,按照风险产生环节,可以分为以下几项:
(一)研发风险问题
创新型企业大多以技术知识开发为主,在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活动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一阶段企业同样会开展多种多样的财务活动,如果研发过程中研发费用的持续供给或者是合理分配不科学,很容易由于资金不足出现风险问题。
(二)财务管理风险
如果创新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财务管理机构不完善,则容易由于财务管理工作环节中的漏洞造成财务管理风险问题的发生。
(三)资金管理风险
在创新型企业的资金管理风险方面,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以及利润收益分配风险等风险问题如果管理不当,同样会对创新型企业的现金流产生严重影响。
三、创新型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对策分析
(一)强化对创新型企业的财务风险监测
有效防范创新型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应该根据创新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财务风险监测预警体系。通过对财务管理、技术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分析,对企业盈利、现金流、偿债等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需要注意的是在财务风险监测方面,应该把研发风险作为重点监测项目,创新型企业在这方面资金投入量较大,更应该注意风险问题,尽可能的实现资金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大化。
(二)把握节点做好创新型企业无形资产的转换
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无形资产占比较高是最大的特点,同时也是造成创新型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虽然无形资产在某一阶段能够发挥较大价值,但是由于无形资产的价值具有不固定性,因而如果不能尽快加快无形资产的有效转化,创新型企业现金流吃紧的问题就难以及时得到解决。因此,创新型企业防范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应该注重加快实现创新型企业无形资产向现金或者是固定资产的转变,尤其是各种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可以探索直接进行现金转化,降低财务风险的同时,为创新型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三)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整体能力
首先,应该不断拓宽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渠道。现阶段创新型企业出现财务风险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就是融资困难,因此增强创新型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必须注重进一步拓展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其次,重点加强投资风险管控,建立科学投资决策机制,对投资项目资金运转进行深入分析,积极调整技术投资方向,实现多元化投资组合,以提高投资收益。第三,加强资金回收风险管控,根据企业的经营发展实际合理安排资金投放,同时强化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进一步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四、结语
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造成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多种多样,防范创新型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健全落实财务风险管控责任,强化财务风险评估控制体系,加强内部风险审计,以防止财务风险问题的蔓延发生,确保企业经营发展的稳定有序。
参考文献:
[1]李泽一,宋清.科技型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研究[J].会计之友,20xx(9):45-47.
[2]吴隽,张建琦,刘衡.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因果推理与效果推理的调节作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xx.
[3]王保华.“变革式”自主创新型大学的范例——西安欧亚学院案例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xx.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4
风险贯穿于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全程,要是不尽快选择科学合理的对策来进行风险管控,则非常有可能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开展财务管理过程中,强化风险管控,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决定着煤炭企业顺利发展。本文研究了煤炭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其风险管控对策,以推动煤炭企业不断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一、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内部控制不足
主要表现:管理者没有正确认识内部管控,导致企业在日常运作过程中一味的注重其中关键的控制点,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在会计核算与监管过程中依旧仅仅强调其中的控制点,那么肯定会阻碍到企业监管目标的顺利实现,导致企业很难取得良好的效益。同时,现在一些煤炭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均通过条块状的内部管控模式,虽说该模式可以充分确保管理的条理性,然而,却不能使其内控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与岗位,最终能够对风险管控产生负面影响。
(二)企业管理人员存在越权问题
由于受到传统的经济体制的作用,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若干管理层次越权问题,这就制约着企业的管理秩序,从而使得管理目标发生一定的偏离,影响到内控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内控目标与期望相偏离,影响到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内部审计工作不到位
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机内容,内部审计对企业发挥非常重要的监督功能,使企业可以尽快掌握自身的管理状况,然而,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因审计人员较少,工作量大,很难发挥监督财会的功能。同时,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和审计人员的`素质高度关联。
(四)财务管理工作者素质有待提升
财务管理在煤炭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所以,企业在选用这方面员工的过程中,应当认真对待,综合筛选员工,以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然而,对于煤炭企业来说,一些财务管理者的业务素质不足,很难满足要求,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他们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财务管理的执行力与决策力,同时还能够对内控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阻碍。因煤矿基本上处在边远地区,工作条件相对较差,待遇相对不高,很难留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工作者。
二、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做好风险管控的对策
(一) 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煤炭企业运作过程中,全面预算属于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它可以为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制定规划,避免运作中出现许多复杂问题,充分保障企业稳定发展,并且还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内容,能够有效减小财务风险。构建预算管理体系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企业运行的每一环节,同时必须分析企业运营活动与资本等方面,尽可能的使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具有有效性、综合性等优点。不仅如此,为确保计划可以得到充分的执行,必须考虑企业具体特点,尽快做出调整,同时要保证所反馈的信息的准确性,构建起监督体制。
(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作为煤炭企业管理工作的内容,财务管理是全面管理企业资金活动的过程,通过支配现金流转来管理企业的融资活动,该项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如果想得到改善,应当从财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工作者素质等诸多方面进行。比如,对于财务管理核算,应当设置专门的会计科目与编制,为财务管理提供有力条件,还必须设置相应的事项,以进一步满足会计核算后期数据的需求。
财务分析过程中,应当使用合理的方法,以确保该项工作的可行性,使其可以发现企业运作过程中存在的潜在的安全隐患,为企业的风险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作为管理企业财务信息与执行相关决策的主体,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员工水平高低也影响着管理质量。为保证企业顺利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应当从员工入手,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利用这种方式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实践中企业需要按照管理员工的需求,尽可能的发挥出企业的平台优势,同时对财务管理员工开展业务培训,以迎合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
而财务管理员工需要从企业的资金状况与运作模式入手,编制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案,利用这种方式来减小企业的投资成本与风险,推动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不仅如此,管理员工必须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分析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积极主动的进行改进,使财务管理充分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从而充分确保企业财务内控目标顺利实现。
(四)构建起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涉及到诸多因素,而内部审计制度则可以尽快发现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还能够有效监督企业的财务预算,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稳定运行,因此,煤炭企业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第一,需要在企业内部成立相关机构,为审计制度的实施做好铺垫,同时,该机构不应当受到企业管理层的制约,必须具备权威性与独立性,以保证其监督功能得到发挥,该制度的运作主要是从企业管理层面出发,对内部关系进行协调,同时还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管,使企业既定目标得以实现。具体来说,该制度的职能是确定部门间的财务关系、人与资金的关系;监督财务工作等,使企业经营可以满足财务管理的具体规定,财务管理计划得到执行。第二,为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对内部审计部门授权,其可以对其它单位的材料进行调阅,使其能够尽快发现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尽快提出应对措施,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有序进行。第三,为充分确保审计目标顺利达成,必须配备高素质的审计工作者,为该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煤炭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内部控制不足、公司管理人员存在严重的越权问题、内部审计工作不到位、财务管理工作者素质有待提升,严重影响到风险内控工作质量,为做好风险管控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财务管理能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构建起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参考文献:
[1] 刘玉朋,孙春升。国有煤炭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初探[J].煤炭经济研究,20xx 年 10 期。
[2] 张德龙,刘道园。煤炭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xx 年 8 期。
[3] 马尚宏。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其内部控制研究[J].时代金融,20xx 年 03 期。
财务风险管理论文15
摘要:近年来,我国保险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据相关数据调查,我国保险费年均收入增长超过20%,且业务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国有、外资及民营等多元结构。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行业尚处于发展阶段,盈利能力、业务规模等方面均存在一定滞后性。尤其表现在财务管理方面,由于保险公司发展涉及集资、投资等多个环节,其中存在诸多风险,不利于保险公司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对风险的高效防范成为保险公司发展的关键。文章将结合财务管理风险概念,对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成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财务管理风险有效对策,希望为我国保险行业持续性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分析;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保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保险公司的发展将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但面临现代经济环境,无论是管理方法还是人员,保险公司发展面临的风险始终存在。其中财务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贯穿于整个保险公司发展全过程,如果该环节出现问题,将会产生连锁反应。因此加强对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分析,找到风险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对策已成为保险公司的当务之急。
一、财务管理风险概念
所谓财务管理风险,是企业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中开展各项财务活动,无法对活动进行预料及控制,使得企业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目标出现偏差,企业会蒙受经济损失、甚至破产。由于财务活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各项活动均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果对筹措资金、分配利润等环节处理不当,都将产生一定风险。二、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成因分析所有保险公司都一样,面临着复杂的财务管理风险,不利于保险公司健康发展。产生财务管理风险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自有资金,风险管控意识薄弱
我国保险企业数量与日俱增,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保险公司自身具有非常雄厚的资金实力,能够确保公司稳定、可靠运行。但还有很多保险公司自身资金能力较为薄弱,对外筹资有限,加之自身风险管控意识较为薄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保险公司健康发展[1]。此外,保险公司在发展中存在虚报资产等现象,可见,国家监管力度远远不够。
(二)责任准备金不足,资本结构不合理
所谓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了承担未到期责任等提前准备的资金。按照相关制度规定,责任准备金不能够作为公司营业所得,随时会进行赔付。一旦出现赔付情况,企业将无力赔付。此外,现有资本结构不够合理,对于各部分资金的分配存在很多问题,一旦出现问题,保险公司无法第一时间做出响应,给公司带来了经济损失。
(三)投资收益偏低,内控力度不到位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将产品销售给保户,并收取了大量保费。保费作为保险公司的主要收益。为了满足公司发展需求,保险公司会将保费投资到其他项目当中。但当前国内市场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特点,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公司造成一定经济损失[2]。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保险公司可投资领域、渠道呈现多元方向发展,进一步增加了投资风险。但是保险公司并未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审计工作落实不到位,使得保险公司始终处于危机当中。除此之外,应收账款过多、收益分配及灾害等也会给保险公司带来一定风险。
二、防范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有效对策
(一)树立财务风险管控意识
保险公司出现财务管理风险的关键原因是管理层防范意识薄弱所致。企业内部缺少高效的管控体系。因此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首要前提是管理者要树立风险管控意识,明确责任划分、细化分工,逐步将风险管控工作落实到实处,最大限度上防范财务风险发生可能性[3]。在保险公司内部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基层员工也能够认识风险控制的重要意义,并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新形势下,保险公司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缺少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保险公司的竞争实力。因此保险公司领导要认识当前发展现状,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制定企业财务战略与计划。如财务约束机制,可以从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入手,前者主要是财务预算管理,如各层次权利与责任分配,而后者则强调的是市场“无形的手”的管理和控制。强化预算管理,及时分析和研究,针对预算实施的情况出现的偏差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以此来提高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通过内外有机整合,能够加强对企业的内部监督和管理。不仅如此,在风险管理机制的指导下,还能够发现企业其他方面的问题,使得保险公司日渐完善。信息时代背景下,保险公司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海量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从中提炼出对公司有利与不利的信息。一般来说,风险具有不可控性特点,我们不能够消除风险,但是能够提前做好准备,根据本公司的特点及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二)优化公司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作为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对应比例关系。现阶段,针对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现状,应积极构建多元资本结构。多元资本结构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保险公司对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对现有资金资源的合理处理,减少意外情况对企业造成损失。如调整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或者争取筹资方式多样化,增加负债资本的同时降低权益资本,实现对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顺应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从而为企业持续发展能提供坚实的资金基础,更好地应对日后潜在的风险。
(三)积极构建风险预警体系
经济发展新形势下,保险公司开始朝着现代化、信息化方向革新,对财务管理风险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因此构建风险预警体系成为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4]。在实践中,我们能够对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预警,从多个角度综合了解并掌握企业整体财务现状,甚至能够对财务指标进行观察、识别等处理,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为保险公司提供科学依据,减少风险防范盲目性现象的出现。在风险防范中,我们能够及时意识到潜在的风险,并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将会为企业节省更多资源,最大限度上减少损失。与其他行业不同,保险行业是以资金为核心的经济实体。因此加大对资金的处理力度非常关键。而内控能够对公司内部子系统之间的资金管理、资金利用等进行协调,确保公司投资更加科学、合理。保险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实施内控与审计,设置专门的审计部门,从制度层面上强调设计部门的独立性,减少人为因素对审计结果产生的影响,在企业内部进行定期审计,根据审计结果追究内部审计机制中审计人员责任,以此来保证内部审计活动公平、客观性,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公司财务情况,且能够警示保险公司内部成员,实现双重目标。新时期下,保险公司还可以积极构建高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内部员工积极性,能够将隐藏的风险及时发现并汇报给管理层[5]。
三、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行业迅速发展,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如制度不够完善、投资存在盲目性等,引发财务管理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管理者要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意义,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调整和优化,如实施内控与审计,完善财务管理系统,积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并构建风险预警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风险,不断提高风险处理能力,增强保险公司综合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黄燕文。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优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xx(04):124—125。
[2]薛玉梅。保险公司实施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xx(01):254。
[3]郝帅。基于财务分析视角的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以A保险公司为例[J]。中国市场,20xx(22):137—140。
[4]姜涛。保险公司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会计师,20xx(10):35—37。
[5]洪巍。探析新时期保险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xx(28):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