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农村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成因及应对对策

农村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成因及应对对策

情念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农村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成因及应对对策

“问题行为”是一个特殊的概念,它有别于违法犯罪行为,又有别于偶尔的错误行为,它是指孩子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固然,问题行为的产生有很多主观与客观因素,但认真分析起来,我们可以从心理角度更科学地找到这些问题行为的根源。俗话说,“治病须治本”,只有抓住了其本质,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对症下药。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涌动的生命,他们都需要人关心他,需要人尊重他的人格,把他当人看,每个孩子都希望有正义感和上进心,然而,这些合理的要求未能得到満足时,有些孩子便在默默承受痛苦折磨的同时,为了寻求他应当得到的东西,走错了路,这样就形成了问题行为。

农村是个特殊的环境,思想、文化比较落后,信息相对闭塞。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环境,父母的文化水平与教育方式,学校相对落后的传统教育观念等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今,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社会的发展,沿海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各种传媒中撞击孩子们的心灵,正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初中学生面对相对落后的生活环境与绚丽多彩的外部环境既兴奋又烦闷,想摆脱依赖,要求在家庭中获得平等独立的地位,但这一些正常合理的要求往往与现实的环境不融洽从而产生心理失衡,再加上某些特殊的外部因素影响,形成了农村初中学生较城市学生相对严重的问题行为。

  具体分析,在农村初中学生中存在着这样几种比较突出的问题行为。

(一) 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攻击性问题行为。

案例(1):

龚某某,男,是初三学生,头脑聪敏、灵活,好奇心强。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亲酗酒嗜赌,脾气较躁。母亲不信任丈夫,常与丈夫吵架,家庭关系紧张。龚某很羡慕同学的家庭和睦,对别的同学拥有的各种新鲜物件很好奇。而他平时的正当要求常遭到父母拒绝或不信任,再三盘问。时间一长,他情绪焦躁,无心学习,时常在课堂上顶撞老师,课后常寻衅与人打架。发展到后来逃课、逃学。至此,其父母仍相互埋怨、扯皮。在个别心理辅导时他说:“我很想读好书,我也向往大上海的生活,可我家不象家,常常被父亲打。反正,我是没有希望了。”

分析:

龚某的行为很典型地表现为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形成的攻击性行为。孩子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这些需要一旦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产生攻击性行为,以发泄自己内心的焦躁。这一类行为常因为受尊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较多。成绩差的学生,犯过错误的学生,生理上有缺陷的学生,他们受尊重的需求尤为强烈,龚某的行为就是因为他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作家庭的一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形成这样的。

(二) 模仿性攻击问题行为。

案例(2):

陆某,男,初二学生。家庭情况正常,经济条件一般,父母均在乡办厂工作,(三班制)常常不在家。父亲文化底,教育手段简单,陆某小学时常被父亲打,因此他常在小学中欺侮小同学,模仿父亲打自己的方式打同学。有一次看到几个小青年勒索小同学钱,他起初很害怕,后来看到那个小同学被打之后乖乖地拿出了钱,他感到好奇,以后有一次他也这样做了,居然也成功了。由此,他一直到中学后多次发生类似行为,在学校中小有影响。

分析:

心理学家班杜拉做过这样的实验:让儿童观察成人对塑料大玩偶一边大声臭骂,一边拳打脚踢,然后给儿童玩这些大玩偶,发现许多儿童模仿成人的攻击行为。实际生活中他人的攻击行为、电影、电视中人物的攻击行为,都可能使孩子产生模仿性攻击行为。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教育方式也比较简单地采取粗暴的打骂为主,这样必然会使孩子潜移默化中模仿成人的行为,案例(2)中陆某的问题行为就是受了其父亲的影响。因为他从父亲那儿能得到的只有“打骂”,和父母交流的时间几乎没有。另外,在社会中,他想不被欺,就模仿了父亲的行为,模仿了社会小青年的行为。

(三) 家庭危机影响下的问题行为。

案例(3):

赵某,初二学生,男,头脑聪颖,思维活跃,在小学四、五年级时,是班中的尖子。这样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多彩的理想,但是在小学六年级时,父母不合离异。这一打击在赵某心灵上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邻居面前,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原有的温馨家庭变成了唯一的父亲的冷面孔。从此,赵某的成绩直线下滑,作业常不完成,出现了逃学现象,到初一后,结识了社会上一些小青年,行为更是恶劣,常常打架、骗人、欺侮女生,邻居看到他的变化直摇头。

分析: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离婚率急剧上升,从人性自由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孩子是无辜的,离异的家庭给孩子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心灵的重创。目前,城市的家庭离异,已相当普遍,离异家庭的子女在社会中心理压力似乎已不那么明显,但在农村,由于封闭的社会结构,传统的观念约束,离婚仍是很少,这样父母一旦离异,将给子女带来较城市孩子更多的心灵创伤与社会压力,他们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把父母离异当成见不得人的事儿,忌谈、忌问,逐渐变得自卑、孤僻,甚至产生恐惧,敌对情绪,从而痛苦、抑郁及至厌学,容易受社会上不良群体的吸引。因为他要寻找庇护,寻找发泄,赵某的急剧变化正是父母离异导致,事实上,现实社会中家庭出现危机的家庭较多,在农村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为怕丢面子,既不离婚,也不和好,就这样僵着,而孩子在父母的“持久战”中也被逐渐地耗损掉了,孩子是父母出现危机时最大的牺牲品。

(四) 教师教育行为不当影响下的问题行为。

案例(4):

吴某,女,初二学生,她文静,内向,文明而有礼貌,学习成绩中等,在师生眼中,她是个好学生,是那种无需多烦心的学生,可是,不知为何,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变得不听话起来,课上老师点名回答问题,也只是沉默地站着,课后碰到老师故意避开。有一次数学课上,居然顶撞了老师。学习成绩也开始下降,她的父母知道女儿成绩在降,也急了,骂了女儿,女儿一气之下离家住到了同学家。

分析:

这么乖巧的学生,何以变得这样快,带着这个问题,班主任做了大量工作,后来才在与吴某交心时,了解到那天数学课上,因为她回答错了问题,老师无意地挖苦了一下,引得全班同学轰笑了一阵,她感到很生气,以后每到数学课就无心听课,甚至故意与老师作对,而老师又多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她,并罚站。她对数学老师很有想法。显然这位老师对自己的行为根本没有意识到,对自己的无意之举造成了一个学生这么大的变化,更是无从得知,这与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为主,师道尊严的思想有关。老师没有把学生当人看,没有平等地看待师生关系,这样在教育行为上失当,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可以想象,如果该老师没有这样挖苦;如果该老师肯定了她踊跃发言的勇气;如果该老师课上及时发现并与她交心,沟通,我想,决不会有此结果。现在,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已形成人们的共识,但在农村中学仍有一部分老师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手段简单粗暴,责骂、体罚、赶出教室、讽刺、挖苦等现象时有发生。教育管理上比较专制,学生的个性受压抑,学生的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形成了“启人以智却授之以惑”的怪圈。

总之,上述几方面,在农村初中生问题行为中较为突出,基于上述的分析,我认为应从这样几方面实施矫治。

第一、针对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攻击性问题行为,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作为案例(1)中的龚某的父母应尊重孩子的人格,改变家庭紧张的关系,还给孩子一个和睦、安定的家庭环境,对孩子不合理的需要作必要的引导,或采取延时满足的方法,即培养孩子“延迟满足需求”的能力,当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能控制自己人,延缓这方面的需求,这样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会减少。另外,学校教师也应尊重龚某,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使其的行为维持良性发展。

第二、针对模仿性攻击的问题行为,应努力减少其攻击行为的信息源,主要是引导孩子辨识良莠。像案例(2)中的陆某,其父应改变自己打骂孩子的不良教育方式,与学校老师一起配合,帮助孩子脱离那群社会青年。教育者也应利用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组织学生多观看文明礼貌,和睦团结,品德高尚的行为,多体验奖励,表彰这些高尚行为的情绪,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问题行为。

第三、针对家庭危机影响下产生的问题行为,关键是父母应多为家庭的另一份子——孩子着想,改善家庭关系,即使万不得已,也应尽可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作为教师,对案例(2)赵某那样的学生,应引导他正确地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进行“逆境成才”的教育。另外,教师对这样的学生应进行爱的补偿,关心、爱护这样的学生,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疾苦,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多同他们谈心,同时鼓励与帮助他投入到班级群体中去,用集体的温暖关怀他,使他尽快度过痛苦的煎熬期。

第四、针对因教师的教育行为不当而引起的学生问题行为,应注意从两方面去做:客观上,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把学生首先当人一样平等看待,一切教育行为都要保护学生的人格,另一方面,学生也应加强自己的耐挫力,有心结可以与老师交流,相信老师。试想,案例(4)中吴某如果能早一些与班主任交换意见,可能不至于到这样的地步。

当然,农村初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心理成因是非常复杂的,仅这四个方面是无法全部涵盖的,但是,只要我们懂得尊重学生,尊重人格,多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学生中产生的问题行为,我们必然会寻找到对症下药的良方,更好地发挥我们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价值。

标签:成因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