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一、善用类比法
类比法的本质就是寻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异同点,利用强烈的对比来加深印象。高中地理的知识点相对较多,其涵盖了不同地域的地理特征、区位因素等等,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探寻这些地理事物的区别和联系,帮助学生进行对比,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出不同地域却拥有相同特征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联想对比的方式加强记忆,以此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来说,这是一种同类同型的比较方法,其根本在于寻找共同点,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不同点,从而在强烈的对比中帮助学生建构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了各大洲的地理特征后,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北美洲与南美洲具有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的知识,学生逐步得出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地势从整体上都具有东西高、中间低的特点,且大陆西部山地密集,是典型的高大山系,而中间分布为平原,东部为高原和山地。利用同类同型比较法,教师将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地理特点进行比较,便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让学生同时掌握两个大陆的地理特征,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此外,类比法还包括同类异型比较,它区别于同类同型比较法,这种方法针对于同类地理事物之间的差异,通过强烈的对比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在学习我国的地理特征时,教师以同类异型比较法来帮助学生掌握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的即南北水系的特点。在教学中,学生认识到秦岭淮河南北的水系相隔的距离并不远,但却具有极大的差异,即南北水系的水文特征差距较大。此时,学生就是通过对比来学习两种水系的水文特征,因而获得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又如,在学习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海洋气候时,学生首先发现了两者最大的共性是处于同一个纬度,最大的差异在于海陆位置不同。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对比了解了两大气候的异同,因而获得的认知更加深刻。
二、活用纵比法
纵比法是一种时间上的比较概念,其核心是将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时间点上的特点进行比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运用纵比法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过去、现在,并根据其发展可以推断未来的情况。以高中地理城市化的相关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某个城市为例进行讲解,分别讲述该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迁移情况以及工业区域的划分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步认识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地的农业、工业和经济发生了转变,人口的居住情况也受到影响。此时,学生就能意识到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以此获得理性的认识。又如,在学习《美国》的过程中,教师以美国“汽车之城”底特律为例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底特律分为两个时期,分别为底特律被誉为汽车之城的时期以及底特律宣布破产的时期。通过纵比法,学生认识到底特律的工业发展直接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经济,也影响了该城市的发展。通过纵比法,教师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地理事物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并以此可以推导出其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三、并列比较法
并列比较法早已被广泛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复习或测试,能够帮助学生将散乱、独立的知识点整合成完整、具体的知识体系。所谓并列比较法,就是指将独立的几种地理事物进行统一的比较,通过强烈的对比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扎实。例如,在复习世界气候的过程中,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将不同气候的类型、特点以及成因记忆混淆,因此在黑板上将主要的气候类型罗列出来,并分别要求学生填写气候的成因、集中的地域以及特点。通过进行并列比较,学生能够将这些拥有一定联系的气候进行强烈对比,以此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综合比较法
综合比较法适用于高中地理复习阶段,它是将不同的地理特征、区域特点以及其他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对比。在比较过程中,学生对众多的知识点能够有更加深刻的认知,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质量,使学生能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地理比较法是一种结合了地理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以此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从目前来看,地理比较法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对它的认识还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因此阻碍了它的发展,所以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总结与反思,以提出更加有效的教学计划,进而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