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论文
钢琴教学论文(集合15篇)
现如今,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钢琴教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钢琴教学论文1
[摘要]高等教育是一种多元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教育。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钢琴教学与其他学科教育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主要从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构建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思考、构建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进行阐述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思考,希望为研究钢琴教学的专家与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钢琴教学;创新模式构建;研究
一、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高校现在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钢琴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部分,钢琴的演奏是一项技术,同一首曲谱、同一个钢琴,不同的人去演奏有不同的效果,即使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下演奏也有不同效果,因此钢琴演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钢琴教学教师需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钢琴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钢琴教学不仅是专业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学习,对提高学生艺术技能、陶冶情操都有一定效果,主要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对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技能、提高创新创业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二、构建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思考
(一)明确钢琴教学的目标。目标是前进的方向,钢琴教学必须明确培养学生的目标,学生通过钢琴教学能达到的能力,最后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钢琴教学主要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考试评价可以根据钢琴过级情况,若学生达到一定标准可以期末免除考试等优惠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钢琴过级考试,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构建钢琴教学创新模式教学目标必须明确,有助于进行有效的学生成果检验。(二)将钢琴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学科之间有一定的融合性,将钢琴教学与艺术理论等学科结合起来,有助于构建钢琴教学的创新模式,钢琴教学的知识拓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融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之间有效融合,为构建创新型钢琴教学模式提供可能,主要是能解决学生知识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问题,符合现代大学生发展需要。(三)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传统钢琴教学方式不适合现代钢琴教学发展需要,构建钢琴教学创新模式必须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角,教师以指导和服务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通过学生自己演奏钢琴,让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法,必要时教师示范,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三、构建钢琴教学创新模式
(一)将创新活动引入钢琴教学。钢琴教学是一项实践为主的教学,要营造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演奏,减轻学生的紧张心理,有助于提高学生演奏效果。紧张氛围往往导致个体感到局促不安,增强其自卑心理,限制其进行活动的自主性,不利于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自然轻松的环境可消除人的紧张心理,增强个体的自信心与自主性,对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充分发挥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具有灵活、轻松、愉悦的特点。钢琴在教学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在注重实践技能的基础上,让其理解理论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灵感,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创造能力。创新活动引入钢琴教学,是构建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基本活动,也是保障钢琴教学模式形成的基本保障。(二)将引导式、启发式钢琴教学模式与传授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方法是一种多元化方法,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不同,同一门课程不同内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多数时候是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钢琴教学最重要的是多练习,在练习的基础上必须经过科学指导,用正确方式去练习;若练习方式不对,可能练习时间越长,错误就更不容易纠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增加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三)探索式钢琴教学模式。钢琴的教学模式是多元化的发展,探索式钢琴教学模式是其中的一种,探索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探索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可以对作品进行评鉴,提高自身能力,钢琴是一项实践强的教学,必须提高其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其实际的应用性能,探索式钢琴教学模式是符合钢琴教学需要的。
参考文献:
[1]赵云艺.论钢琴演奏素质的培养[J].民族音乐,20xx(6).
[2]张欣欣.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钢琴教育民族化问题探究[J].音乐时空,20xx(23).
[3]韩暄.论钢琴教育活动与学生情感发展的内在机制[J].科技展望,20xx(4).
[4]郭瑞.新时代下的钢琴教育改革问题探讨[J].音乐时空,20xx(5).
[5]徐静竹.浅论钢琴教育中国化的对策研究[J].黄河之声,20xx(19).
钢琴教学论文2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一些智育之外的学科备受关注,钢琴教育就在其中。从教育教学角度来讲,钢琴教学兼具专业性与教育性,再加上不同学生的钢琴艺术敏感性不同,在实际的教学中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本文主要从教育心理学的独特视角,就教育心理学在钢琴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及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指提高钢琴教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增强钢琴教学实效。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钢琴教学积极意义应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xx)11-0247-01
一、教育心理学在钢琴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下人们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科。通俗的说,教育心理学其实就是将心理学的相关专业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以提高教育效果的一种活动。
1.教育心理学在钢琴教学中的理论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讲,教育心理学应用到钢琴教学中,其实是一种双赢,既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又同时提高了钢琴教学效果。具体说来,就是从教育的视角去研究钢琴教学,研究钢琴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的'心理规律、心理活动,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弥补,这对于提高钢琴教学的教学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2.教育心理学在钢琴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教育心理学知识的运用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干预学生的不良心理,准确找出问题所在,尽快解决。比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在进行钢琴表演时会出现焦虑、紧张、不安、恐慌等心理症状,影响到表演效果,这时,就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中的自信暗示法、专注所说法等方法缓解学生紧张情绪。此外,如果钢琴教师能够在实际的教学中自觉运用教学心理学的知识,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突出每个学生的特色,这实际也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提升。
二、教育心理学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在实际的钢琴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专业知识,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支持学生、提高学生,真正提高钢琴教学的教学实效。下面主要从钢琴教师的角度,就教育心理学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提几点建议:
1.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钢琴兴趣
从钢琴学习动机上来看,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能是不同的,有的是由于自己热爱钢琴艺术,有的是迫于家庭或升学压力而学习钢琴。不管是什么原因,既然选择了钢琴,就要培养起一定的兴趣,引导学生从专业角度看待和学习钢琴艺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此,钢琴教师一定要从专业的教育心理学角度,去分析班上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从心理层面加深学生对钢琴艺术的感受力,让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地喜欢钢琴艺术、热爱钢琴艺术,进而主动融入钢琴艺术。比如,班上一位学生钢琴学习积极性不足,我就通过闲聊的方式了解到他不爱学习钢琴是因为觉得以后用不着,自己也不大可能从事这方面的职业,于是,我运用了教育心理学中的强化理论,在跟他聊天以及在课堂讲课时,不断重复钢琴学习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好处,久而久之,强化就起到了良好效果。
2.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之间的认知方式是存在差异的,如独立型与依存型、辐合型与发散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等等,教学中要运用科学得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具体到钢琴教学来说,我们必须承认,每位学生的钢琴艺术水平是有差异的,这是钢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特别注意的。因此,钢琴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要讲求科学的教学方法,多鼓励少批评,根据不同学生的钢琴艺术造诣和接受能力,挑选不同难度的曲目,并对其进行全面指导。对于钢琴艺术水平高的学生,要求其精益求精,引导学生体味作品的表现力;对于钢琴艺术水平低的学生,尤其是反复练习的曲目,要多强调技巧与方法。
3.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舞台演奏时,心理素质非常重要。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钢琴演奏的效果,因此,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运用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帮助学生调节好情绪、克服紧张怯场情绪。
这就要求钢琴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要让学生打好基础、做好基本功,用专业的态度去欣赏和演奏每一个曲目,平时练习就要培养学生稳定的心理素质,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引导学生情绪,同时,还要多给学生创造登台演奏的机会,锻炼学生的演奏心态、演奏技艺等。这样,在舞台演奏时,才会表现出学生的真正的演奏水平。
三、结束语
总之,钢琴教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作为钢琴教师,我们应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积极探索适合钢琴教学的好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科学引导学生,激发起学生的钢琴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芳.浅谈教育心理学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学术版,20xx(10)
[2]谢艳华、孙纪元等.浅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xx(25)
[3]高莲花.浅谈幼儿钢琴教学中教育心理学问题[J],音乐大观,20xx(14)
钢琴教学论文3
一、对中等职业学校钢琴音乐教学现状的概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 国家的不断建设, 中高级技术人才越来越被大家所需要。在社会招聘中, 中高级技术人才供不应求, 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地为社会输送着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但是在目前看来, 社会普遍都只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学, 却忽视了音乐钢琴方面的教育。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足以适应当今社会就业的需求, 中等职业学校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 改革教育方式, 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而音乐钢琴教学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学科, 任课老师们不仅肩负着教书的责任,更肩负着育人的重大使命。
二、对中等职业学校钢琴音乐教学问题的分析
(一) 对教育对客体——学生的分析
要做好教育, 首先要了解学生, 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 我觉得中等职业学校关于音乐钢琴的教育应该从学生入学时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入手, 切实了解每个学生对于音乐和钢琴的认知、学习态度, 以及未来希望自己如何去发展个人的爱好。让他们能够真正融入到音乐的学习中, 用心去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美好。
(二) 对教育主体——教师的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中钢琴音乐的教育不同于其他方面的教育, 它不仅需要学生在声、音、思、情、感等方面配合,同时也需要我们的老师付出一定的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讲一些音乐家不怕困难努力奋斗的事迹, 以此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例如, 听贝多芬的交响曲的同时, 老师可以讲授一下贝多芬的事迹, 让学生感受贝多芬不惧困难, 顽强地同命运做斗争的生命历程, 了解贝多芬的优秀品质, 激发起学生昂扬的斗志与不屈的精神, 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 三) 对教学环节的分析
新时期的人才不仅要学习能力超强, 而且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 做到可全面持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于钢琴音乐的教学虽然也在不断创新, 但是在教学的内容、方法、形式、教材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严重的缺陷,不能很好地让学生了解音乐, 感受音乐。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 也比较拘于传统, 如不能很好地利用PPT 或者是多媒体这些现代化设施, 这就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 影响了教学效果, 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中等职业学校钢琴音乐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 用现代的教学理念来指导钢琴音乐教育
例如在教学中, 老师可以用PPT 将音乐作品的作者和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 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 能更真切地了解作者的创作心理, 对于音乐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一些音乐欣赏课可以适当增加多媒体的'配合, 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 通过视频短片, 对历史、对社会、对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让学生喜欢上钢琴音乐这门教育。
(二) 不能让音乐钢琴教育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教育课程的补充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还不得不面对巨大的生活、学习等压力, 此时更需要老师来引导他们应该怎么面对生活, 怎么做人, 做事, 等等。老师在给学生授课的时候, 切不可认为钢琴音乐课就是其他专业课程的一种补充, 是无关紧要的, 抱着混日子的态度给学生上课。要明确钢琴音乐课对于学生来说, 是同样重要的一门文化课程, 教师在课程的教学中, 不仅在传授音乐专业知识,更是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完成重要的德育教育。
四、结语
钢琴音乐教学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界,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首先它是所有艺术教育的中间环节, 它不仅能为社会输送音乐方面的人才, 并且也为学生继续学习音乐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其次, 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性格的形成, 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使他们勇于面对生活挑战, 乐观地生活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钢琴教学。
钢琴教学论文4
—、引言
舞蹈钢琴伴奏起源于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舞蹈钢琴伴奏一般仅在欧洲宫廷芭蕾舞团的排练中应用,其应用范围非常有限。在我国,20世纪40年代以前,很少能看到舞蹈钢琴伴奏这一艺术表达形式,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舞蹈钢琴伴奏才逐渐扩大了使用范围,并不断得到广泛应用。从目前来看,很多艺术院校尤其是专业舞蹈学校已经把舞蹈钢琴伴奏视为_项重要的基本功。此外,在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各种文艺团体的排演和训练以及其它相关的活动和项目中,舞蹈钢琴伴奏也被广泛应用。由于舞蹈钢琴伴奏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因此在美国的正式舞台演出中,无论是在单人舞、双人舞中,还是再群体舞甚至舞剧表演中,都会伴有这_艺术表现形式。基于此,有必要对钢琴伴奏在舞蹈及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
二、舞蹈钢琴伴奏的特点
1、对舞蹈钢琴伴奏者的舞蹈素质要求
要使音乐作品能够和演奏能够与舞蹈相吻合,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对舞蹈进行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具体而言,不同的艺术文化风格将会由属性不同的舞蹈表达出来,这就进一步表明了对不主题、不同民族以及不同类型的舞蹈进行分类研究的必要性。
2、对舞蹈钢琴伴奏者的音乐素质要求
舞蹈钢琴伴奏的演奏者要根据各种不同舞种的需求,例如民间舞、古典舞、民族舞、现代舞以及芭蕾舞等,从而为这些不同种类的舞蹈提供相应的作曲或编曲。这样_来,就能使创编出的钢琴曲能够展现出动人的选录和明快的节奏,在这_环境下,需要舞蹈伴奏的钢琴者具备非常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和高超音乐作曲能力。
三、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艺术教学应当充满激情和活力,从属于艺术教学的舞蹈教学同样如此。音乐表现是舞蹈创作的源泉,从字面上来理解,舞蹈钢琴伴奏,是专业为舞蹈表演伴奏的音乐。对于舞蹈课堂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是一项非常基本并且非常重要的任务。作为_名优秀的钢琴伴奏教师,_是要为舞蹈提供意义准确的音乐节奏,二是要善于通过音乐来对学生进行启发,开启学生艺术殿堂的大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领悟出音乐的美感,对舞蹈的风格走向进行迅速和准确的把握,由此刻画出生动具体的角色形象,从而在师生互动的创造氛围中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1、钢琴伴奏能够激发学生的感情
钢琴伴奏音乐对舞蹈学习者的情感激发作用可和流程以表达如下:钢琴首先通过优美的音乐可来赋予他们艺术创作的'灵感,并进一步由此调动学生的舞蹈肢体语言,从而让学生将舞蹈表演融入舞蹈音乐,并且用正确的舞蹈表达出音乐作品的内涵。
对于学生而言,舞蹈表演不仅需要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进行表达,而且还可以通过舞蹈表演来表达出内在的情感,音响伴奏是表达情感的良好工具,因此并舞蹈就不能离开音乐而独立存在。对于钢琴伴奏音乐而言,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鲜明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有效,使他们迅速把握音乐中的意境,进而迅速融入舞蹈和音乐所共同表达的情感氛围之中,并通过自己的体态语言,对这种情感氛围形象化表现出来,从而达到舞蹈音乐相互融合、以情促舞,以情伴舞的状态。可见,舞蹈教学中的钢琴伴奏音乐是通过音乐情感的表达来补充舞蹈的表现意境,由此渲染和深化舞蹈表演所要表达的内容,而不应仅作为节奏与速度的简单陪衬。
2、钢琴伴奏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钢琴伴奏音乐就与舞蹈专业技能训练一起,会同时进入课堂的教学内容之中。音乐是通过其优美的旋律来对其欲表现出的空间和意境进行美的表达,并由此启发人的想象空间,从而获得音乐启迪,对于钢琴音乐而言,其优美的音色配合和变换、平稳的节奏与速度、丰富的旋律起伏变化以及清晰的乐句与呼吸交织在_起,使学生在日复_日的钢琴音乐熏陶中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从而使得刚刚步入舞蹈艺术殿堂的学生学会了怎样欣赏音乐,并从中获取了节奏、乐句以及呼吸等初级音乐的审美体验,随着体验时间的延长,学生们逐渐从感性理解进入到更为深刻的理性想象与表演创作中,继而会对艺术想象、音乐表现以及美感体验等相对深刻的音乐内涵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在这_过程中,不仅会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水平,而且还会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3、能够正确平衡舞蹈教师和伴奏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对于舞蹈教师和钢琴伴奏者而言,两者之间需要互相理解和共同提高,如此才能把舞蹈教学共同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首先,从舞蹈教师的角度来看,在舞蹈课堂教学上,舞蹈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能否全面发挥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是否把钢琴伴奏作为舞蹈教学中的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舞蹈教室的音乐素养。要想有效提高舞蹈教师的音乐水平,舞蹈教室至少要具备相对简单的识谱能力,并拥有_些曲式和作曲分析等能力,这就需要舞蹈教室在曰常多听一些经典音乐作品,从而通过长期的音乐欣赏实践来感受和把握音乐,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加重音乐教育的分量,让舞蹈教育与音乐教育同步进行,使舞蹈学生从一开始就树立起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在日常学习实践中逐渐掌握各种音乐知识,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只有舞蹈教师们的音乐水平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抓起,由此才能在舞蹈教学中,懂得如何正确发挥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
其次,从钢琴伴奏者的角度来看,也应当把伴奏当成舞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要做到如下几点,_是在选择伴奏曲目上要严谨、认真,务求,从而使伴奏曲目与舞蹈相吻合;二是要舞蹈欣赏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个人体验;三是要广泛涉猎舞蹈知识,对各种舞蹈的韵律、形式和风格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此一来,才能实现自身与舞蹈教师的完美配合。
4、钢琴伴奏能够营造热烈活泼的课堂艺术氛围
舞蹈教学从属于艺术教学范畴,后者要求在其教学过程中充满艺术活力和表达激情。从目前来看,很多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拿着棍子严厉地教,学生也只好俯首贴耳、小心翼翼地学,整个舞蹈教学过程中笼罩了太多的机械、呆板、冷漠甚至严酷的气氛,这种教学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也只会通过各种机械呆板的动作来进行舞蹈表演,从而谈不上艺术活力,更无法体现出舞蹈曲目背后的深刻内涵。对于此,钢琴演奏者的作用能够得以极大发挥,因为演奏者可以再演奏各种伴奏乐曲时带入各种有效的情绪元素,从而使整个舞蹈教学进入一个充满艺术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孟广城、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2]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004、
3]赵林春、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组合、中国文联出版社,20xx、
4]鲍昌、舞蹈的起源、四川大学出版社,006、
钢琴教学论文5
摘要:学前儿童钢琴教学要求注重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心理培养、音乐演奏过程中的音乐记忆培养、注重音乐审美处理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正确反馈能力的培养等.当前,学前儿童钢琴教学在学生学习水平、教师教学水平、家长教学观念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鉴于此,应重视对钢琴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读谱及快速的视奏能力,注重严格的节奏训练,选择科学的弹奏方法与良好的声音概念训练.
关键词:学前儿童;钢琴教学;有效策略
1学前儿童钢琴教学的内在要求
1.1注重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心理培养.在钢琴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会把精力集中在培训学生的演奏技巧或者音乐的表现力方面,但是很少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奏心理.事实上,演奏心理在演奏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面对幼小的钢琴学生时,教师应尽可能多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演奏自信心,并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身的心理活动,能够以健康、良性的心态面对每一次演奏,消解他们因紧张、焦虑情绪而带来的演奏障碍.
1.2注重音乐演奏过程中的音乐记忆培养.音乐是一种运动和变化的复杂体验,在音乐演奏培养训练过程中,对于音乐记忆力的培养也就是背谱能力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前儿童正处于具象认知阶段,他们对形象性的事物有较好的理解,音乐所潜藏的画面感有助于儿童加深对音乐的体验、意象和审美.同样,这些理解的深化也能够促进学生音乐记忆力的提升.总体来说,音乐记忆的培养无外乎从儿童的心理特质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取适宜的音乐内容,加强孩子的注意力;对经典的乐曲要多家练习,反复强化等.因此,如何训练背谱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记忆力,是钢琴演奏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具体而言,最常见的背谱方式是通过运动记忆来背谱,也就是通过无数次的反复练习,形成下意识的条件反射,依靠肌肉的运动记忆来进行演奏,这是最轻松的依靠熟能生巧形成的背谱方式,但同时这也是最不可靠的背谱方式.也有通过听觉记忆来背谱,初学的学生很多使用这种方法.此外,也可通过分析和演奏,在理性清晰的记忆基础上进行背谱,通过对乐曲的整体曲式结构、和声、调性、织体的分析记忆来演奏等.
1.3注重音乐审美处理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层次,是关系到学生音乐艺术表现水平高低的关键.审美能力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生活环境、自身的经历来获得的.未经训练的审美能力往往是不发达的,例如,儿童往往只喜爱节拍简单、旋律欢快的歌谣,而不能接受具有复杂的和声织体与曲式结构的音乐作品.但如果适度给他们提供一些欣赏复杂和声以及变化感强的乐曲,学生的心理结构则可能在“同形作用”的发挥下实现一定程度的美化、提升,其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辨识能力以及鉴赏能力便可得到相应的提升.
1.4注重学生正确反馈能力的培养.要培养优秀的学生,让学生成为优秀的演奏者,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高雅的审美趣味,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对于自身演奏的反馈能力.在传统的钢琴教学过程中,学生演奏出现了错误,基本上都是由教师来提醒学生,学生不能客观、独立地纠正自己的.错误.在钢琴演奏的舞台实践中,由于演奏前的心理紧张、焦虑等各种因素影响,学生不能及时、独立、客观的自我反馈,并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演奏情绪,扭曲了音乐原作者所想表达的情绪,那么音乐演奏就会出现“变形走样”.反之,如果学生具备了正确的反馈能力,那么,一般情况下,他就能够及时监控到这一问题并适时、灵活地作出反馈.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种能力需借助长时间的培养和实践才能最终形成.此类客观的反馈能力若是缺失或未得到应有的发展,那么学生很可能会在演奏的过程中囿于自身情绪的影响而丧失对个体演奏失误之处的修正能力,这也在客观上要求学生应更多地参与到亲身实践中去,在真实情境下不断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2当前学前儿童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学习钢琴水平差异较大.在钢琴的教学中,每个孩子在理解能力以及操作能力上都是不同的,同样是学一样的东西,他们的协调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右手能力较强左手较弱,而有的学生又是右手能力强左手稍有弱势,还有的是两只手能力都比较弱.这就要求教师有科学的教法,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另外,处于启蒙阶段的学前儿童,由于身心发展常处于不健全不完善的时期,仅仅依靠兴趣并不足以保证学习钢琴的效果.学前儿童的怠惰问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关注并及时有效地加以控制,使他们逐步具备良好的自觉性和自制力,形成积极健康的意志品质,进而合理规划、发展自身学习目标,以实现钢琴教学的有效性.
2.2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当前背景下,钢琴教师的构成情况较为复杂,一些琴行的琴师在选拔标准上还不够严谨,这就出现了一些琴师由于自身综合素质的不足,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后劲,难以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要求.从整体钢琴教师队伍来看,钢琴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并不理想,不少教师缺乏甚至是从未经历过专业的音乐教学培训,自身可能严重欠缺对钢琴教学的热情.一些非钢琴专业的音乐教师也时常会被学校安排去教授钢琴,这些教师还存在着对自身专业素养、能力的担忧,也就缺乏钢琴教学的信心.此外,钢琴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大的教育理念不变的情况下,结合学科实际,艺术性地展开教学,让课堂充满音乐韵味、充满钢琴魅力,然而实际情况却未能尽如人意.不少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枯燥无味,甚至完全照搬照抄、套用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致使钢琴课严重变味,“教师上课没劲,学生听课没味”.
2.3家庭教育的观念冲突.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国民经济收入情况稳步提升,不少学生的家庭条件水平日趋良好,很多家庭已具备为孩子购置钢琴的能力,并会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为孩子提供钢琴学习的机会.一些孩子平时主要在家里练琴,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家长会在教师上课的时候旁听,他们是想了解如何让自己都可以帮助孩子,所以在家中练习的时候,孩子不会这个音的时候,家长张口就给孩子说,而不是教导孩子如何去识记音符的位置.但是有的家长就不一样,他们一样会在教师身边旁听,家中孩子在练习的时候,如果自己的孩子不会的时候,家长会在旁边尽可能地教孩子如何去识谱以及更多的知识,这显然更有助于学生的长效学习发展.此外,家庭教育的观念冲突还表现在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不被家长所认同,家长所期待的教学效果未能有效达成,于是一些家长会在和孩子的沟通中直接表现出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质疑甚至不满,这种行为对学前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孩子面对家长和教师教育理念冲突的时候,因自身心智尚不够健全,且3-6岁的孩子一般多处在对权威的服从阶段,这时的孩子听到家长对教师的一些质疑时,很可能会造成孩子不知道到底该去相信谁的矛盾.
3学前儿童钢琴教学的有效策略
3.1重视对钢琴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听音乐故事,为他们讲解音乐家的生平事迹、创作背景、鼓励多听音乐歌曲、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经典名曲赏析等等一系列关于音乐知识.比如:在弹奏或欣赏贝多芬的《暴风雨》时,老师可以很形象地去给学生先做一个全面的阐述,让他们在学习的弹奏过程中能够联想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或者情趣弹琴,会对钢琴的演奏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的学习是需要课内外相结合的,家长可以在家中放一些著名的钢琴曲目或者电影以及音乐剧供孩子欣赏,这样不仅可以愉悦家庭气氛还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音乐兴趣是少儿音乐欣赏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比赛或者钢琴考级,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搞一些音乐表演,让他们参与评价,可以选择自评、他评、互评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找出缺点,找出差距,获取经验,在活动中去学习,由此对学习钢琴产生浓厚的兴趣.
3.2创设条件,提高读谱、快速的视奏能力.演奏者若想实现对各类型作品的高效掌握,提升其手指技能是一条有效的路径.除此之外,养成良好、健康的读谱习惯,也是尤为关键的一个因素.读谱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视奏能力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少儿进步的快慢和自学能力的水平.少儿对音乐感觉的好坏,与识谱、读谱也有直接的关系.由于他们对学习音乐的接受能力不同,对音乐的感受力也有差距,在盲奏上面就能很清晰地表现出来.有些学生得到一首新乐曲的时候,通常都会看完音符再看键盘,看完右手再看左手,这样生搬硬套地比对下来,让很多儿童在开始学习钢琴时感到吃力,一段时间下来弹不了几首曲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视奏能力太差,眼睛无法脱离键盘,稍微开点小差就会弹错.而视奏时的要求就是盲奏,不用眼睛看就能很快找到键盘上每个音节的正确位置,在长期训练中,就能准确、快速地找到键盘位置.教师就是要培养学生达到预想的水平,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视奏能力.
3.3注重严格的节奏训练.所谓节奏是“指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儿童在学习节奏时,教师就应该提供更多的方法以及例子,让儿童能够体验节奏,并在弹奏的时候能够很好地掌握.具体而言,一是要强化节拍的学习.儿童刚刚接触钢琴乐曲就必须接触节奏,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做到尽量让学生体会明白.例如,儿童在最初接触节奏,他们不会知道什么是拍子,不能理解拍子的意义,不知道一拍有多长.教师在讲授拍子时,可以举一个孩子都能听到的声音,时间的“嘀嗒”声,加上老师手指的摇动,能够生动形象的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拍子、一拍有多长、拍子都是匀速的,不是时快时慢.或者做一个儿童都会做的游戏,即拍球.拍球的动作,一上一下即一拍.如果当谱面上出现4/4拍,我们就要给学生讲清楚什么是4/4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如何演奏这4/4拍,就是让学生匀速拍四下球一样.刚接触的孩子我们只需让他们知道拍子有长有短,有快有慢的,是一个相对长度,但都是匀速的即可.二是要注重对特殊节奏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一些学生很容易懂的例子,要把这些例子与日常生活相连接在一起.比如:在教授切分节奏时,可以让学生联想体育课时教师的口令中的“向右转、向左转”等;又可将附点节奏比喻成立正等.这种用于身边事物的比喻,孩子更容易理解与记忆.三是注重对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教师可以运用教学中的寓教于乐原则,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特别是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孩子的听觉以及节奏感都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3.4选择科学的弹奏方法.一是规范音阶琶音的指法.钢琴基础教学中最为基础的弹奏内容是音阶和琶音,它们的地位也就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的一开始就应该学好正确的弹奏指法.学生在弹奏时,可以参考《哈农》音阶指法练习.在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无需刻意要求学生看谱练习,应关注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程度,根据音阶的关系,配合听觉训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寻找内在联系.二要充分意识到“预备”的重要性.准确演奏的一项前提条件是演奏者在触键发音前手的预备.具体而言,远距离大跳以单独练习为宜,这一板块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准确,此外还应适当关注速度.慢练作为预备的起先环节,练习时,应注意确保在手臂和手指到位后才能开始触键发音.儿童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多会在个别段落出现弹错音或碰错键的情况,教师可先行将“发音前手指先预备到位”这一要求告诉学生,学生在易错之处先停下来,将手放到正确的位置上.用这样的方式,加之由慢到快直至正常速度的几个回合的反复练习,学生可逐步建立正确的键盘感觉和肌肉习惯.三是注重强化两手独立性的练习.手指独立是指任何一个手指都能在需要时完成触键动作.钢琴弹奏主要就是两手之间独立性问题,它既是钢琴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钢琴学习的一个难点.在一些乐曲或者练习曲中,旋律不会只出现在一只手,而是相互交错的,时而左,时而右.这就要求教授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分手慢练,因为两只手在这种情况下是会做不同动作弹奏不同的音.当两只手分开弹奏能够达到很好效果的时候,再要求学生双手同时弹奏,这样才能够把乐曲很准确地弹奏出来,也是对刚才所练习的成果做一个“检测”,为以后的弹奏做基础.
3.5良好的声音概念训练.听觉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儿童钢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和手指的训练等同重要.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孩子们正确的弹奏方法,更要帮助他们树立起良好的声音概念,培养学生多声部的听觉.良好的声音概念训练的首要前提是幼儿对音乐形态的审美认知要确保正确、规范,对科学的钢琴弹奏方法和基本原理有正确的理解.钢琴作品中,不仅有旋律,还有丰富的肢体和和声.钢琴的这种多声部特点就要求学生有一种“立体化”的多声部听觉.在弹奏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聆听和声的变化,和声在整个乐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和声的色彩、松弛和紧张程度都有着千变万化,对乐曲的表现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就要分别举例来进行对比,要让学生在这样的对比中去体会和声色彩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张雅琳,杨鹏飞.视唱练耳教学中音乐记忆训练[J].音乐时空,2015(23):178+163.
[2]张萍萍.让孩子透过音乐发现美[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204.
[3]韦琴芬.儿童钢琴学习兴趣的成因及培养研究———“本能的缪斯”带来的思考[J].大舞台,2014(11):223-224.
[4]樊芬.浅析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4):234.
[5]杨彬彬.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研究儿童钢琴教学[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12.
[6]王三权.怎样辅导儿童学好钢琴[J].甘肃教育,2015(5):79.
[7]彭汛.浅谈钢琴教学中对儿童音乐素质的培养和训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7):60-61.
钢琴教学论文6
毕业论文是由毕业生提交的文章,往往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对毕业论文的撰写,可对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行检验,同时也是训练学生从事专业研究的基本技能。本文分析了钢琴专业学生在撰写本科毕业论文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使钢琴专业毕业生的论文写作质量有所提升。
一、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艺术学科中,音乐专业属于一个分支,而钢琴专业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学生具有较为薄弱的写作能力,进入高校前,文化课成绩相对不高。学生往往只重视训练演奏的技巧与技能,在学习《音乐教学法》、《中西方音乐史》和《艺术概论》时,不具备较高的学习热情;导致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不具备扎实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文字训练的功力欠缺;在写作毕业论文时,觉得难以驾驭。而当前的教育环境和方式,又使学生在平时没多少时间去练笔。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又主要采用灌输式,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欠缺写作能力。
二、提高钢琴专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二)结合实际,对选题合理选择
对文章的价值和内容起决定性的关键环节,就是选题是否合适和正确,它对于论文的成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选择毕业论文的题目,应与培养目标相符合,这样才能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检验;其次,要遵循适中的原则来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在学校期间,学生仅仅是掌握钢琴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弹奏技巧,但在深度和知识面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这样题目的选择上,宜窄不易宽、宜小不宜大,需要尽量与本专业的`实践和相关知识相结合,对科研与教学的统一性予以体现;最后,学生所确定的研究领域,应是自己感兴趣的,有强烈研究欲望的,这样就容易获得写作上的成功。
(三)夯实专业基础,使写作能力获得提升
钢琴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更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培养人文素养知识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要对学生钢琴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进行启发,有意识的讲授科研知识。同时在一些欣赏课、教法课和音乐史课的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写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对学生论文写作能力进行训练,如对观点的阐述,对问题的论证、对论据的运用和对材料的组织等。同时,在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上,要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多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题,能对相关课程进行融合,并具有一定的延伸性,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强化,主观能动性增强,进而使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四)对“音乐论文写作基础课程”进行开设,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针对钢琴专业的学生在写作论文时实践经验和写作技巧欠缺的现状,应对音乐论文写作基础课进行开设。对钢琴论文从选题、整理和搜集资料,论文提纲和初稿的撰写以及修改和答辩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讲授。使学生能对论文撰写的方法和技巧全面的掌握,对答辩和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能够灵活的解决。
(五)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使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就是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要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师生结构、职称、学历和年龄相对合理,能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有足够的精力去指导;其次,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指导教师从论文题目的审定,相关参考资料的阅读和搜集、题目的确定、提纲的拟定以及写作初稿和终稿,都要发挥促进启发、监督指导的作用,使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结语
钢琴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既是检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理解水平,也是大学生初步尝试研究实践和工作设计的过程。为了使钢琴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获得大幅提升,就要对学生论文写作技巧提供有效的指导。学生应高度重视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既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要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锻炼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这样会对论文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钢琴教学论文7
【摘要】音乐不仅仅是一串串单纯从琴键中跳跃而出的音符,更是人类灵魂的象征。中国自古代起就非常重视音乐当中的情感体验,认为它是乐曲的精髓,能够达到善民心的目的。在我国高校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钢琴教学中,对于学生技能的要求与艺术情感的要求应该同步发展。强化当前钢琴教学当中的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校钢琴教学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将就此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能够为高校钢琴教学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情感体验;情感教育
音乐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们的精神力量。音乐通过情感力量打动人,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听众。钢琴音乐有着动人心魄的力量,也正是如此,其在很多时候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了当下高校当中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重要手段。在高校钢琴教学当中,通过情感体验教育,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将教育当中的育人与育才相结合,培养学生对美的情感体验,以达到音乐怡情、陶冶情操的目的。
一、高校钢琴教学中情感体验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是培养人精神生活与提升人精神境界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似乎沦为了一种技艺,事实上,教育是应该对人们的精神乃至情感世界有所影响的,它不应该仅仅是传授人们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手段,因此,在高等教育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开始回归,开始呼唤情感教育,以及教育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与塑造。
(一)顺应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前,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精神乃至情感层面的培养,这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回归,更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整体取向。虽然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但是在学习当中,其精神生活、情感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除了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培养之外,还要重视对学生的道德、审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的培养,只有将对知识的培养与对精神情感层面的培养相结合,才能够被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教育。但是,从当前我国教育情况来看,所涉及到的情感态度层面的教育,仅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手段,并未将其作为一个目标,这就使得学生的情感教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音乐教学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音乐教学当中将情感体验教育纳入其中,能够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以及审美方面的素质提升,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从而促进情感教育在教学目标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二)钢琴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质与价值所在
情感教育是教育整体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的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信念等层面,影响的是学生的精神世界,它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教育形态,而是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品格、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发展其自我情感的调控能力,还要帮助其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使之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有素质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情感教育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它能够从内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从兴趣出发,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步步深入发展自己的兴趣。从钢琴教学层面来看,首先,教学生对于音符、节奏、指法等方面的技能弹奏仅仅是教学的表面内容,实际上,从深层次来讲,要弹奏好一首曲子,需要学生能够积极深入地思考,了解这首曲子的相关内容,如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故事、作曲家是基于什么样的情感需求来创作这首曲子的,这首曲子是要宣泄何种情绪的,这都需要学生能够从深层次进行理解,并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情感上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共情心理,从而真正地将曲子发自内心地演奏出来。比如,当学生学习《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的时候,要从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以及曲子的创作背景着手,了解莫扎特作为一个古典音乐家,其曲子透露出的对于世界、生活、自然的热爱。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联系自己对生活与世界的热爱之情,努力去融合自己的感情,并将自己的情感与作曲家的情感进行融合,这样才能够在把握技巧的前提下,将情感发挥得既丰富又深刻。其次,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成就感是学生学习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应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拥有成就感。成就感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学习,如果缺少这种情感体验,学生的挫折感就会增加,这不利于情感教育。最后,还要注意审美性。如果说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与成就感,那么,情感教学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知识的体验,其还是一种具有审美性的活动。也就是说,教学不再仅仅是一种教师教学的单边活动行为,而是一种上施下效并使学生有所觉悟的一种双边活动。这种双边活动最终能够帮助学生达到“情”“智”的和谐统一。钢琴教学是高校音乐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人们情感的重要手段。情感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帮助人们以美的视角去观察客观事物,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价值观,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最终帮助人们改造自身,使自己的精神与人格能够达到相统一、相融合的高度。这也是音乐教育中对人审美教育的功效。
二、高校钢琴教学中情感体验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与情感相互勾连,寓情于理,情理结合,这是教学的基本要求。钢琴教学作为高校设立的一门学科,在实施情感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它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促进学生的情感与认知,陶冶学生的情操。因而,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应该加强钢琴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教学,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首先,情感的特性决定了情感是以能否满足人的需要为准则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情感是一切主体的力量之源。只有有了对音乐、对钢琴的热爱之情,才能够坚持对钢琴的学习。情感有一种激励人心的力量。其次,钢琴教学奠定了情感发挥的基础。钢琴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情感艺术的再现,是引领学生走进意境的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是主体,钢琴音乐是客体,这是一种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将主体与客体融合起来进行情感层面的交流,也就是说,在钢琴教学的过程当中,与其说是将钢琴音乐置入学生的头脑当中,不如说是学生的情感与音乐中的情感相交汇。学生通过演绎表达出作品的情感;作品反映了学生的思想内涵,激活了学生的审美。最后,情感本身具有某种感染的特质。这种特质能够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产生某种纽带作用,为学生的情感交流提供了可能性。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能够影响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也同样能够影响学生的情感。在学生与教师交流互动的同时,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音乐作品当中情感的力量,这种力量具有感染性,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好地理解作品,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作品当中的内涵,产生与作品相关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自己的精神与审美情操得到提升。
三、钢琴教学中情感体验教育的关键在于创造美
当前,高校的.钢琴教学应当更重视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实现育人与育才并举的目的,因此,钢琴的审美教学必须能够影响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操。尽管学生的演奏技能非常重要,但钢琴教学的目的不应该只是对学生技能层面的培训,应当是将学生置于钢琴音乐当中,使学生能够通过美好的钢琴音乐激发出对于美的热爱与向往;使其能够置身于音乐之中,接受音乐的熏陶与感染,从而激发学生感受美、热爱美,进而创造美的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通过对各种作品的教授与演奏,通过作品以声传情、以情动人、以美感人,让学生在音乐的美的感受当中,激发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大自然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同时,应该鼓励学生自由欣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进入审美的境界。
四、钢琴教学中情感体验教育的途径
(一)完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钢琴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发展。乐曲的立意与意境美感染着学生,促使学生萌发美的因子,久而久之就能够在教学中形成“润物无声”的审美体验效果。传统的钢琴教学,很多都只强调学生的技能方面,让学生练习技巧性比较强的练习曲,很少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有过多的关注,这就使学生在技巧的压抑之下很难主动体会到乐曲的美感,甚至排斥与抗拒乐曲,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审美情操的发展。因此,应该完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情感风格的乐曲,比如表现大自然美丽以及风土人情的乐曲《黄河》《波洛涅兹》等,还可以让学生演奏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乐曲,如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的进行曲、圆舞曲等,丰富学生对于钢琴乐曲内容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情操。
(二)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
情感体验是一种个性化的内在体验,它是按照不同的心理等级,由浅入深的一个过程。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阶段性递进、依次上升的,可以分为五个水平层次,即接受层级、反应层级、价值评价层级、组织层级以及个性化层级,这五个层级层层递进,使感情内容不断上升。因此,在钢琴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钢琴教学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操。因而,应当注重对学生听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上聆听大量的不同种类的乐曲,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音乐欣赏,通过对音乐的欣赏来引导学生的情感与音乐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播放音乐,还应该通过教师本身的示范行为来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与欣赏的能力。学生通过对教师在演奏过程当中表情、心理层面的感知,进而引发本身的情感共鸣,全身心进入到音乐当中,从而丰富了情感,获得美的感受。在学生充分的感知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使学生在活跃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了解音乐的内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演奏作品。
五、结语
提高对音乐的热爱,使学生能够热爱美,创造美,同时,能够发现生活当中的美,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得到人格以及精神层面的提升。钢琴教学之所以能够诉诸于情感,不仅仅是因为其本身能够在演奏的过程当中调动人们的情感,从而促进人们情感在心理层面的调节,钢琴教学本身更是一种艺术,艺术是能够作用于人的精神与人格本身的,也就是说,在演奏乐曲的过程当中,人们的精神与审美能够得到无意识的释放与提升,在心里不断得到情感的激发,从而使演奏者自然而然地发现音乐的美,丰富自己的情感。
钢琴教学论文8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钢琴教学也开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钢琴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样也就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体验式教学法也被提了出来,并受到了高校钢琴教师的广泛关注。通过在钢琴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巧与方法。本文对高校钢琴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了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高校钢琴教学;应用分析
对于体验式教学方法来说,不仅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运用好体验式教学方法,解决好现阶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如果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那么也就难以满足素质教育与美学教育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会限制我国艺术的发展。所以在实际中就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优化好教学方法,满足高校钢琴教学的需求。
一、体验式教学法
对于体验式教学法来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建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满足长远发展的需求。所以说,体验式教学法是满足学生认知规律以及特点的一种全新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影响,一些高校中的钢琴教师也开始不断进行反思。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注重教学的结果,而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等方面却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这样也就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认识到体验式教学法对课堂教学的影响,突出教学的重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1]。就体验式教学方法来说,其特点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层面,第一,借助体验活动来帮助学生掌握好钢琴知识与技能,同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来获取直观的感受,以此来完善对学习的认知,促进自身学习探析能力的发展。第二,通过平等合作的方法来重新定义好学生的学习角色关系。在体验式教学方法中,一直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学生在进行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做好引导与辅助工作,加深学生的体验,与学生一起参与到体验学习活动中去。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学习,可以实现整体的提高与协同的进步。第三,认识到进行自我评价与形成评价的重要性,对于体验式教学来说,评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加之对体验的认识,想要及时掌握到反馈的信息,就要从科学的层面上出发来做好及时的评价工作[2]。就评价的内容来说,其中也就包含了学生自身的感知以及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要素
对于体验式教学方法来说,已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运用好体验式教学方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1、教师要做好科学的指导工作对于体验式教学方法来说,是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做好课前的铺垫工作,通过进行实际教导以及课后的训练等来帮助学生掌握好这些知识。且对于这种教学方法来说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具有吸引力,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与需求[3]。2、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其中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案例来为学生创造出相应的情境,以此来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只有增强学生在学习钢琴知识过程中的感悟与方法,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将钢琴知识结合在一起,从而完善自身的认知体系。3、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对于传统的高校钢琴教学来说,在教学结束后学生难有与教师进行沟通的机会。但是在体验式教学中,就要充分的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向教师求助,同时也可以让教师掌握好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因材施教。所以在高校钢琴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建立出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教师来说,还要将自己对钢琴的理解与经验融入到教学中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帮助学生获取审美感受与体验[4]。
三、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的措施
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就要先明确高校钢琴教学的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做好课程的设置工作,突出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做好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融入工作。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适当的扩大教学的范围,尽可能的选择更多的曲目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与让,从而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演奏方法,以此来完善学生的演奏水平。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更好的培养好学生的审美体验,实现教学的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选择好不同的风格以及流派的乐曲,作为钢琴练习的备选曲目,借助同的音乐作品来丰富好高校中的钢琴教学内容[5]。教师在讲述钢琴基本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好最为基础与实质的演奏方法,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奠定后续学习的基础,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实现更好学习。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做好理论教学工作,适当的给予学生一定的理论指导,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影响下来掌握好钢琴知识。在这种教学中方法的影响下,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在提高个人体验的同时,完善思维创新、提升情感体悟。2、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体验式教学方法来说,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直接关系到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做好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工作,解决传统教学方法给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还要提高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好钢琴知识的信心,以此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钢琴的应用能力。只有提高学生的成功体验感,才能培养好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而这也是在高校钢琴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的重要目标之一[6]。想要转变好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先创新好学生的思维方式。因此,对于高校钢琴教学来说,教师就要不断的鼓励学生,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自主探索意识。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体验[7]。因此,教师在开展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尊重与肯定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以此来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也要充分的肯定与尊重学生的表现,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提升血神的钢琴素养。3、构建出全新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想要实现对钢琴教学进行有效的改革,就要求教师要做好教学课堂的重构工作,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做好作品的讲解工作,以此来培养好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将弹奏训练作为提升学生乐感与听觉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重点培养好学生的钢琴乐感,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感悟,提高演奏的水平。4、提高学生的体验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中也有着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说”、“弹”、以及“唱”等方法。“说”就是要求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以此来做好结论等工作,这样也就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出现接受不良等现象。所以说,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结论产生的过程。“唱”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边唱边弹,以此来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音乐中情感的感悟。“弹”则主要是要求学生对乐曲知识产生出一定过得感悟后,从自身的经验以及感受上出发来进行自主的练习,或是可以通过自主创作等方法来提高对钢琴知识的感悟,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可以有效的避免学生在长期机械弹奏下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演奏的灵性[8]。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高校钢琴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与水平。
钢琴教学论文9
一、明确教育目标,能够因材施教
随着钢琴学习的生源规模不断增加,学生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校学习之前就有较好的钢琴基础,对于音乐的领悟力也较强,这样就可以扩充练习曲目的范围、种类以及难度。而有的学生基本功不扎实,音乐表现力也欠佳,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有充足的耐心,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相应的课程,进度,不仅要夯实基本功,而且要不断提高表演水平提升感染力。
二、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和强化
尤其对于初学者要打好基础,牢记理论原理,以及各种指法要求,触键盘、手指下键的要求等等。要坚持长期训练夯实基础,帮助学生在初始阶段提升兴趣、培养意志力、提升音乐素养,达到训练应有的效果。弹奏技巧也是重要的练习项目,通过加强技术训练能够使学生掌握更纯熟的演奏技法,学习表演技巧,逐步认识旋律、和声、织体三者的关系。以提升乐感为基础,积累演奏经验,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科学性
要求学生认真记录课堂笔记,更好的跟进每堂课程的内容,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为学生渗透课程要旨。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觉形成独立思维,挖掘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提高演奏速度和准确性,逐步提升对作品的熟练程度。其次,教师应将自己的演奏经验有条理化的提高到理论认识的高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对比教学等方式,多渠道,多角度的对学生进行渗透,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增加音乐作品鉴赏课程,钢琴文化介绍,组织参加音乐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艺术素养,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学生应该熟知更多的钢琴艺术,全面的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钢琴文献,通过阅读不同风格的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使他们具备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
四、构建完善的评价和测试制度
科学良好的评价制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使学生的学习得到肯定,从而更有信心的学习。尽可能的多鼓励、挖掘学生的潜能和长处,减少心理负担,使之成为一种学习的动力。将每次的评价和测试成绩有效的保留,定期进行分析对比,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走向,及时发现进步并予以肯定,而对于产生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和纠正。使学生更好的认清自己的不足和优势,能够进行自我指导和锻炼也让教师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定期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进行保存并定期进行研究,发现教学内容的遗漏,完善教学方式,明晰每个学生现阶段的问题,可以有的放矢,明确下一阶段的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成效,也能有效节约资源和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完善教学设施
长期以来,音乐教育课程一直存在着教师无教材,没有内容规划,无大纲指引,较为松散随意。教师应该制作教学教案,按照计划进行规划安排,按照统一标准,规范课程记录,避免个别课程的随意性导致最终整个教学进程的打乱,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需要统一教学教材,加强与艺术团、歌舞团等专业机构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也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技术纯熟的,优秀的表演者,邀请演奏家进行讲座或者交流会,丰富学生的课业生活。在进行钢琴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接触到其他乐器,为了使学生熟悉伴奏,学会乐曲的融合要开始其他介绍伴奏乐器的.课程等等,帮助学生丰富创作灵感,更加全面的学习钢琴。
六、创新教学理论学习国外经验
学习借鉴域外的教学方法是提高高师音乐教育成果的一种途径,在针对我国学生的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和已经较为成熟的教育管理制度、高效的教学方法等等,都是推动教学理论创新和完善教学模式的途径。在课程当中,教师也可以涉猎和尝试国外的教育方式,定期让学生进行反馈,了解学习进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七、结语
随着社会文化的丰富发展,音乐教育逐渐走向国际化,能否与国际接轨,培养优秀的钢琴人才成为重要的课题。整体培养未来年轻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是发展钢琴教育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基本演奏技法及音乐表现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方法与要领,在使学生在掌握科学规范的方法的前提下,使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以演奏技能培训为主的教学理念。钢琴教学过程需要具备一个系统正规的教学规划,教师应该开拓思维,创新教学思路,根据整体目标和培养规格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充实合理的知识结构及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再次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培养钢琴人才,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
钢琴教学论文10
摘要:目前高校钢琴教学实践中,学校和教师对和声理论教学重视不够,教学模式没有及时更新,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趣,教学目标不能及时完成。和声理论是钢琴教育中的基础知识理论,注重和声学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打好钢琴学习的理论基础。本文从高校钢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对和声学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灵活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和声理论;高校;钢琴教学
高校钢琴教育过程中,做好和声学的理论教学,对学生掌握和声学理论,运用和声学基础知识分析和学习乐曲,进而更好更快地掌握钢琴学习方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钢琴教学要重视和声学的作用,做好和声学教学,为学生的钢琴学习打好基础。
一、现阶段和声学教学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目前,受到来自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的限制,和声教学的课堂效果十分有限,导致学生无法将和声理论充分运用与钢琴学习,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
高校钢琴教育中的和声学教学,以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形式居多。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容易对课堂授课产生抵触,学习积极性很低,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给教学目标的完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对学生开展钢琴课程的学习也产生了很大阻力。
(二)缺乏充足的教学设备及资源
目前,仍有不少高校在钢琴理论课程教学中使用黑板板书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而课堂传授知识的时间,也被板书大大占用,学习效率非常低。在和声学教学过程中,同样可以引入多媒体设备,加以先进的教学软件辅助教学,这样就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教学能够结合大量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改革固有教学方法,增强钢琴教学的趣味性
钢琴教学中,教师应当舍弃“一人堂”的授课方式,在教学中注重互动性,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互动,丰富学生对和声理论的体会。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取典型曲谱进行播放,并就曲谱中的和声部分,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对乐曲的理解富有个人色彩,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对曲谱中的和声进行改编创作,并对学生的改编过程提出建议,根据学生的分享和总结情况,调整后续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主动在实际应用中把握和声理论,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面对曲谱独立思考、分析、创造的能力。又如,学习一些名家作品时,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搜集自己欣赏的名家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根据学生分享的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从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一点入手,帮助学生了解名家生平、曲风特色,体会典型歌曲的风格特点。在充分了解这些知识后,再播放名家代表作品,让学生结合个人经历,解读歌曲韵味。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教师在此时可以引入和声理论,对歌曲的结构、表达的感情进行分析。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做到活学活用,钢琴教学的效率也得到提高。
(二)加强学生对钢琴演奏中的和声分析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为主,通过小组交流等方法加强学生对钢琴演奏中的和声分析的能力,掌握音乐作品情感。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伴奏习惯在钢琴教学中,学生习惯一种旋律后,对于无旋律伴奏容易出现音型把握不准的情况,学生很容易因此产生厌烦心理和疲倦感。这就要求学生从基础曲调练起,由易至难,逐渐养成良好的伴奏习惯。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养成伴奏上“卡小节”地意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练习简单的曲调伴奏,让学生对伴奏有一个直观的心理感受,之后再练习复杂的曲调伴奏,逐渐养成良好的伴奏习惯。2.加强对常见钢琴作品的赏析目前,高校的和声理论教学主要侧重于对和声进行严谨的理论分析,这就将乐曲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同理论分析相剥离。在和声理论教学中,典型曲谱是如何通过和声来突显作品的风格情感的,应当是教学的重点。例如肖邦晚期所创造的作品,往往通过饱满、丰富的和声运用,来凸显其浪漫主义情怀。钢琴教师在和声理论的教学中,可以使用一些典型谱例给学生进行演奏,并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和声构成和曲式结构。这样的和声理论教学能够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也能加强学生对和声的接受和认可。只有学生对歌曲的.整体布局有了解,才能将钢琴伴奏表现得更加细腻,达到烘托情感的最终目的。3.注重对和弦及变和弦的正确运用首先,和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正确运用正三和弦。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认为正三和弦只是为儿歌做伴奏,对正三和弦的学习非常不重视。实际上,不仅仅实在儿歌中,通过对曲谱中正三和弦的分析,能够将作品结构明确地划分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练习曲谱。练习过程中,学生对正三和弦的扎实掌握,非常有助于其增进对和声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正三和弦在典型谱例中的应用,训练学生在编配和弦时,清晰分辨旋律中的主要音,并选择与主要音相一致的和弦。其次,和声学习中,还要注重变和弦的应用。“变和弦”中的“变”,并不是一种本质性的改变,而是指由于某个变音的出现,原和弦中的音程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和弦的功能和调性并未因此改变。变和弦与正三和弦不同,它的尖锐性和紧张性,赋予了钢琴作品独特的魅力。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会典型乐曲中的变和弦的独特作用,教给学生在钢琴演奏中使用变和弦的特殊技法,增强学生对名作名曲赏析能力,帮助学生学好钢琴演奏。
三、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活用和声理论做好即兴伴奏编配
活用和声理论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是钢琴伴奏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迅速掌握一段旋律的风格和情感,并为之选择合适的和弦,达到凸显乐曲风格,抒发情感的目的。和声选择时,应当要注意符合作品风格,并有目的地发挥和声作用。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风格、表达情感有一个方向上的把握,这样可以避免和声选择与作品风格差异太大。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对乐曲的调性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并选择合适的和声处理方式。比如具有民族调性的作品,应当选择民族大小调来处理和声。最后,结合和声的功能,对和声声区做好安排,完成即兴伴奏编配。通过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结合作品风格、结构进行和声编配,对于学生即兴伴奏更加流畅、完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和声织体增强演奏效果
和声织体是指和声当中存在的运动型态、结构形式等。和声织体通常在钢琴演奏中旋律不足以充分表达情感情绪时使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围绕和声织体具有样式丰富、服从整体两大特点进行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和声织体运用的多样性,感受到不同类型的和声织体如何渲染作品情感,烘托抒情氛围。同时,还要关注到和声织体服从整体的特点,在作品的不同阶段,根据音乐情感的不同,应当对和声织体做出调整,由此取得个性化的即兴演奏效果,增强钢琴演奏的感染力。
四、结语
当前,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和声理论教学还存在着教学手段较单一、缺乏充足教学资源等问题。和声理论对于学生的钢琴学习有着重要作用,为了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和声学,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在教给学生和声理论的同时,选用经典谱例辅助讲解,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和声分析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在即兴伴奏编配、和声织体运用等方面的教学工作上多下功夫,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即兴伴奏精髓,提升钢琴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段博洋.和声学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J].留学生,20xx,3X.
[2]余倩雯.“鱼与熊掌皆要兼得”—论和声与钢琴学习的相互作用[J].戏剧之家,20xx,11:65-66.
[3]周玉娥,徐晴岚.应用型培养模式下高师和声教学改革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20xx,35:46-47.
[4]陈美含.论钢琴即兴伴奏在和声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xx,11:183-184.
[5]金学洙,朴京哲.和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理论与应用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xx,10:166.
[6]周颖.对高师和声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xx,27(7):111-113.
钢琴教学论文11
一、迁移与迁移理论的内涵
在相互影响作用中,也存在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两种区别。顺向迁移,顾名思义,就是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在钢琴教学中,教师最开始对学生的基础指导,如指法练习以及乐理知识的普及,都会对学生后来更深层次的进步有重要的积极作用。逆向迁移,就是后来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在钢琴教学中,学生逐步的学习过程,使之对先前学习过程的难点有了独特的理解点。
二、迁移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设计与实现
(一)迁移理论的分类
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理论,主要有形式训练说,共同因素说,关系理论,迁移的情境性理论等等一系列类型。在钢琴教学中,迁移理论的设计与实现对于学生的长足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形式训练说的应用
迁移理论中的形式训练说,主要是指一种把学习当做心理训练过程的方式。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心理能力的锻炼。简单来说,在钢琴的教学中,学生对琴谱的认识与练习是需要通过不断地锻炼而加强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加强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记忆,不断地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锻炼,坚持较长时间的琴键练习等等。形式训练说,总体上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的迁移,强调通过长时段,有效率的锻炼而加强记忆。对于教师的钢琴教学以及学生的钢琴学习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三)共同因素说
理论上,迁移理论的共同因素说,是两次学习在刺激反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简单来说,就是两种学习过程因为具有相同因素的`影响,因而对彼此的学习可以提供极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就有实例可循,比如,学习过小提琴之后,对于钢琴的学习与理解都会有相应程度的提高。因为二者的学习过程中,小提琴是西洋弦乐类中难度较大的乐器,所以在学习了小提琴之后,首先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松弛的心态。这对于钢琴的学习过程来说就会降低难度。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应用迁移理论的共同因素说原理,采取对学生进行较高难度知识的传递,在学生的感悟与学习过程中,逐渐灌输难度较先前知识低的知识理论教学,这样,既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必要的知识引导与教学,又可以拓展学生的认识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钢琴文化知识。
(四)关系理论
关系理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Kohler认为,领悟情境中的一切关系,是获得迁移的根本条件。这个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抽象的,对于关系理论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假设学生对一中类型的乐曲学习兴趣较浓厚,那么对与之相关的另一种类型音乐也会在心理上产生兴趣。在钢琴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利用学生对当前学习课程某一方面的有效成果,合理的安排相似的,但是具有更高难度的知识点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对之前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也会逐渐的有一小部分进行迁移,进而转移到新教授的知识中。这一理论在实际操作中的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互动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也能够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促进他们的钢琴课程的学习。
(五)迁移的情境性理论
迁移的情境性理论主要是重视学习的情境性。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进行,并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在钢琴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当时课堂所讲内容与教学情境的相互关联性。在情境性学习中教师创造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情境使学生融入其中愉悦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能够学有所用。比如,在学习《命运交响曲》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相关的资料,比如作者贝多芬的生平经历,创作这首曲子的原因,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民众舆论等等。这一切的宗旨都是为了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形象的,具体的情境,使之能够更好的学习以及深入了解乐曲。
三、文章小结
随着钢琴课程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与方式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在钢琴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应用迁移理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以及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学习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深层次全方位的对钢琴学习的拓展。迁移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设计与实现,需要教师、学生、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国儿童未来的综合发展才会更上一层楼。
钢琴教学论文12
在舞蹈课堂的实际教学中,音乐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音乐伴奏,学生能够更好的领悟每一个舞蹈动作的内在节奏,也能够从不同风格的音乐旋律中体会不同舞蹈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目前而言,部分教师并未重视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导致舞蹈课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机械性差,没用很好的使用音乐伴奏来调节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死气沉沉,或在舞蹈教学中使用不当。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正确使用钢琴伴奏至关重要。
一、舞蹈教学中的钢琴伴奏作用
(一)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是一门综合性技能,综合了多学科的知识。舞蹈教师除了要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弹奏水平之外,即兴伴奏、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总体看来,音乐伴奏是舞蹈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无论是在舞蹈教学还是情景剧表演中,钢琴起到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钢琴伴奏的作用
舞蹈教学中的钢琴伴奏,是带动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交流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对音乐节奏的分解,能够赋予舞蹈动作更多的生命力和感情色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旋律欣赏和节奏分解,提高舞蹈教学的时效性和科学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乐舞双修的最终目的。钢琴伴奏是艺术教育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技能,除了能应用于演唱伴奏、舞蹈伴奏、情景剧伴奏,在一些室外活动中,钢琴伴奏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钢琴伴奏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能,教师除了要具备一定的钢琴弹奏技能外,也需要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良好的应变能力。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或舞蹈教师,掌握钢琴伴奏的技能必不可少;这也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使用现状
目前而言,学习舞蹈的主要群体的儿童和青少年,各类舞蹈培训机构也是层出不穷。舞蹈课程的常规授课方法是集体授课。在集体授课的过程,除了基本功练习和动作分解外,钢琴伴奏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钢琴伴奏除了能利用音乐节奏帮助学生记忆动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提高美学教学的综合性和学生的审美趣味。在实际工作中,舞蹈教学的钢琴伴奏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事舞蹈教学的教师素质较低,未能在实践中推广教学伴奏。
二是舞蹈教师即兴伴奏课程的实践性差。在舞蹈课程的传授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联系基本功或纠正舞蹈动作,没能让学生在实际教学中体会到钢琴伴奏的优势。
三是钢琴伴奏与舞蹈教学相脱节,作用性不大,或者是教师在伴奏过程中,所使用的曲目过于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四是钢琴伴奏的课程结构不够合理,基本上是与舞蹈教学相脱节的,未能实现钢琴伴奏与舞蹈教学的.有机融合。
三、解决措施
(一)即兴伴奏
在舞蹈课堂的教学活动中,除了特定的曲目伴奏外,钢琴即兴伴奏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认为,即兴伴奏的重点在于控制好伴奏的速度和节奏,特别要与学生所做的舞蹈动作相匹配。关教师在演奏过程中,要及时灵活的掌握节奏,与舞蹈动作相适应。其次,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教会学生辨别声音的频率,提高反应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让学生学会从乐曲中感受作品的深刻内涵,并将其应用到舞蹈的情感表演中。在演绎舞蹈时,不光是肢体动作的变换,还要注意情感的把握,与节奏的结合。
(二)综合素质
舞蹈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培养强烈的表演欲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演绎舞蹈角色。所以,在舞蹈教学中就要适当的鼓励学生进行表演,并且是在音乐中表演,学会与乐曲融合。在舞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多表演,多听音乐,提高对音乐的领悟力,学会从音乐中把握节奏和动作。只有这样,学生在舞台表演中才不至于羞于表达;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指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舞台艺术。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教师应该正确看待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努力突破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结合社会实际推广全新的教学内容。教师进行实际教学之前最好事先编制一些曲目,然后在舞蹈教学中随机挑选使用。在于学生进行沟通后,总结钢琴伴奏的曲目的优势和不足,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作出调整。最终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
(四)鼓励创新
提高钢琴伴奏的创新性,在伴奏过程中做到既不胡编滥造,也不单调死板。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创新思维,根据身边事物创造独特的伴奏曲目,使舞蹈教学最终回归自然,提升舞蹈教学的高度。
四、结语
总体看来,舞蹈教学中的钢琴伴奏一方面依赖教师的弹奏水平,一方面要依靠丰富的教学经验。本文建议,相关教师应该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钢琴伴奏水平,为舞蹈教学服务,提高舞蹈教学质量。
钢琴教学论文13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过程都是通过感性认识在提高到理性认识一样,对音乐敏锐的感能还有待于提高到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没有深刻的理解,感能也难以深化,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演奏,纵使对听众有一定的感染力,也还缺乏说服力。所以,钢琴教学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能的同时,应当有目的、有系统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音乐的分析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全面性在音乐理解力的培养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提高音乐分析能力
音乐分析作为认识音乐的方法与手段在人类音乐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音乐分析是以音乐本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对音乐作品用各种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它是音乐技术分析(调式、复调、和声、曲式学、旋律学等)与音乐学理论分析(音乐史学、音乐哲学、美学、音乐心理学等)相结合的重要音乐理论基础课程。在我们的听觉感知能够直接把握的音乐本体后面,总是潜藏着某种精神内涵,对于这种精神内涵只有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才能揭示它的本质。
动人心弦的钢琴演奏,是每一位学琴者所追求的,要做到这一点,只有深入分析、理解作品;进入角色,表现作品。钢琴的艺术魅力与存在的价值,取决于情感体现。练琴的目的是更好地掌握和熟练运用弹奏技巧,生动准确的演绎乐曲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让凝固在乐谱上的音符使听者真正领悟到音乐作品的美感、意义和价值。如何实现这一切?音乐作品分析必不可少!分析理解作品对钢琴教学和演奏同等重要,是教学者和演奏者的重要基础,只有准确深刻的分析,才可能处理得当,得心应手并趋于完美地演绎乐曲。
钢琴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学习研究技术方法,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对作品进行系统、科学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给教者和受教者提供某一时代某一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和美学倾向的知识,并使教者和受教者能更深人地感受音乐作品,从而为准确地演绎作品并为发展其自己特有的音乐风格、美学趣味明确方向。
如:对作品时代背景的了解。任何一首音乐作品都有一定的内容,它反映了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悟,都与一定社会和时代的实际息息相关。所以要比较深刻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内涵,准确地表现作品,就必须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特点有所了解,要审视作品中对人物、事物的描写,音里字间潜在的内容,把作者当时的社会生活予以准确“再现”。如此,分析作品的有关资料记载和介绍必不可少。
对调式调型的分析。调式是音乐思维的基础。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音乐,有各自不同的调式。它是区别不同民族音乐的重要特征之一,因为调式主音和调试音级各音之间的从属与倾向关系,是形成调式风格与特性的基础。调式不同,其风格与特点也不同。当然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不仅仅这些,本文在这里将就不再一一举例。
总之,音乐分析的过程就是人们感知美、发展美的过程。所以,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不能只作枯燥乏味的纯技术分析。在分析作品时,要认识到技术、手法只是手段,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才是真正的目的。在音乐作品分析中,应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感知美、发展美感的积极性,用音乐启发人们的联想与想像;用音乐感化人的心灵。众所周知,手段总是为目的服务的。因此,分析音乐作品的技术问题只为进一步探索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提高全面的文化素养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物,它包括学、艺术、文学、历史、宗教、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而文化素养则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一个民族对人类精神活动创造物的认识、把握、运用程度的多寡和优劣。
语言与音乐共源,文字与绘画同宗,艺术与哲学一体,是人类早期文化的普遍现象,并在相当程度上延续至今。文化素养具有多重性和多种形式,文学使人丰富,历史使人厚重,哲学使人睿智,而艺术使人富有灵感和激情。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从哲学的高度、历史的厚度、人性的纯度去触摸生活和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
人创造文化,而文化又影响着人,塑造着人,渗透在人的一切行为之中。因此,对于本身就是文化产物的钢琴来说,在从形式到内容不断的变化、充实、升华的过程中,渗透着人类智慧、思想、观念和音乐逻辑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同人类的认识进步不可分割的。但是文化素养对钢琴演奏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地心理积淀,造就了其特有的审美心理,并由其去认识和表现客观世界和人类的精神,从而融会和体现在他的演奏之中。
钢琴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钢琴演奏是演奏者思想感情的表现,所以,从钢琴上流淌出来的声音,带有强烈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韵味。钢琴家首先应是学识渊博的艺术家而绝不是仅能卖弄高超琴技的艺匠,通过具备音乐文化和人文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形成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思维定势,丰富对音乐的感受力及对音乐的控制力,而这一切都是文化素养在自觉的发挥作用。音乐审美情趣存在雅俗的不同,而无论雅与俗,自身的文化素养越高,理解的音乐内涵就越深刻。否则他的演奏则必然是空洞的,苍白而缺乏震撼力,无法将自己的本质力量最大限度的对象化。
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在朱丽叶音乐学院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学习人文学科,对于这段经历他曾经说:“正是在那里,我第一次认识到就像音乐本身一样,演奏好一种乐器,也是和哲学、历史、心理学和人类学有着重大的'关系。”钢琴大师傅聪所受的教育就是一种全面综合性的教育,“花在文史和别的学科上的时间,比花在钢琴上的时间多”,这使得后来傅聪能把中国古诗的哲学意味透过钢琴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用他的话来说,他的成功是由于“我的文化在说话”。
每一种音乐背后都有它深厚的文化,其产生和发展也都是在历史特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受当时当地的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民族心理、民间风俗以及语言等文化传统的多方影响。如果能注重从其他学科去汲取养料,理解音乐本身就贯通哲学、天文、地理、历史等多种学科,多了解这些方面的知识,多读一些著作,多理解这些著作里所折射出的睿智的思想光芒,会对人的音乐审美产生极大的帮助,会使人的音乐思维更加广阔深远。
因此,不能把钢琴学习仅仅视为形态或技术层面上的东西,还要对与钢琴音乐相关的姊妹艺术(如美术、建筑、文学等,又可包括更为宽泛的诸如哲学、心理学、数学等社会学科与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内容)互相借鉴和补充,只有横向融通,才能纵向深展,当对音乐与其相关文化有了深入的认识,则其形式技术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同文化紧密相连的,当了解了文化与音乐形态的联系机制之后,人们对音乐的表现就容易摆脱单纯的模仿,而是直接从对文化的理解、体验和领中发现其相应的形式和语言,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造。
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的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音乐系的学生,却常把技术控制的层面作为音乐学习的全部,很少顾及对音乐的意义及其文化的理解。这种重技艺、轻文化,重模仿、轻创造弊端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其中与音乐艺术院校长期不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也有着密切关系。像中外哲学、美学、艺术史、文化史及文化人类学等以往被忽略的课程,应在教育改革中予以重视。创造条件,以必修或选修形式逐步开设起来,以弥补课程结构的缺陷。没有文化内涵的音乐教育,既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也培养不出真正的艺术家来。
对于培养高层次的音乐人才,就要使其具备优秀的音乐能力,而坚实的文化素养就是其根本性的基础。音乐艺术像金字塔,基座越宽厚,塔尖越拔得高。文化素养直接制约着有深厚文化素养所构成的精神内涵而形成的成熟的艺术感受力和艺术表现力。因此我们时刻都应该让“文化”二字给我们以警醒,在钢琴教育中添更多的文化养料。
钢琴教学论文14
一、幼儿钢琴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想要提高幼儿钢琴教学的质量,就要从现在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做出合理的调整。现阶段的幼儿钢琴教学问题,大多数的问题原因都是教师不能够很好的了解幼儿期学生心理,单方面的重视教学,不能与学生做到有效地互动。影响教学质量。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学说,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幼儿钢琴教师可以更加的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学习特征,通过这些特点来进行儿童教学,设计出更加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方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教育心理学,才能够使得日常的钢琴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钢琴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教师加强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更加了解幼儿学习时的心理变化,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幼儿钢琴的教学水平,幼儿教师应当注意到教育心理学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
二、幼儿钢琴教学中的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方法
1、培养幼儿学习钢琴音乐的兴趣
现代教学最常用的说法就是“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用让学生对老师所教授的知识感兴趣,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良好开展,尤其对与幼儿学生,只有提起他们的'兴趣,才能使得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教育心理学最认可的方法就是通过兴趣来推动人的学习,并且为学习提供强大的支持力。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幼儿期的孩子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钢琴练习中,讲述不同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学生在学习认识曲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乐符的形状,通过乐符的排列的不同来讲述不同的故事,这样能够通过新奇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用故事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曲谱。良好的兴趣培养可以显著提高幼儿钢琴学习的积极性。
2、利用榜样效应提高学习效率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说幼儿期的孩子非常需要外界的肯定,并且他们会为了肯定做出很大努力,这个时候如果一个孩子获得教师的表扬,他会做的更加优秀,而且其他孩子也会消防他的行为来获得肯定。在幼儿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样方法,不是采取批评教育,而是表扬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也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教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也不能不管不问,这时候的孩子好坏观念分辨弱,很容易把一些有不好的习惯的孩子当成榜样来学习,教师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对榜样的学习。
3、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钢琴的知识与经验积累需要长期的练习,这样的枯燥工作需要强大意志力的支持,这就需要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而且,教育心理学认为,幼儿时期的良好习惯最易养成,并且可以跟随人的一生,加强学生的意志培养对孩子发展影响深刻。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孩子意志力的养成。
三、结语
幼儿钢琴教学与教育心理学有密切联系,幼儿的钢琴教学想要取得显著效果,就要要求幼儿教师掌握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努力促进孩子钢琴水平的提高,推动孩子的全面发展。
钢琴教学论文15
钢琴教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非通过死记硬背能够理解相应的乐理知识,如果教师只是按照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没有明确钢琴学科的特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就会导致学生在钢琴学习中遇到多种困难。乐感是钢琴学习中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只有当学生具有良好的乐感时,才能真正理解相应的乐理规律,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1]。因此,在开展钢琴教学时,教师须加强对学生乐感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钢琴学习,提高学生的钢琴水平。
一、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意义
乐感是音乐学习中的一种重要能力,指的是在音乐层面的一种敏感度、反应度,这种能力是帮助学生进行钢琴学习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真正提升学生钢琴水平的前提。在钢琴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具有良好的乐感时,才能更好地理解各类钢琴作品的内涵,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钢琴学习。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有着重大意义。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钢琴学习需要长期的坚持和训练,只有当学生具有充足的学习动力,才能主动投入到钢琴学习中,为学生后期的钢琴学习创造条件。钢琴教学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培养学生的乐感则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深度融入钢琴学习环境中,在进行钢琴演奏时能全身心融入钢琴作品中所营造的环境,进而增强演奏效果[2]。在开展钢琴教学时,如果只通过教师进行约束,将难以确保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高。因此,培养学生的乐感至关重要。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能够增强钢琴学习的整体质量。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偏重于演奏技巧的传授以及基础乐理知识的讲解,这样虽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其他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培养学生乐感能够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钢琴学习质量,确保学生钢琴学习的整体性、全面性[3]。在钢琴演奏中,只有当学生具有良好的乐感时,才能真正领悟钢琴音乐的魅力和艺术特性,了解音乐作品的深层含义,这样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为学生后期钢琴的高效学习准备条件[4]。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潜在欲望。在开展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乐感的培养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在钢琴层面的追求和欲望,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5]。很多学生虽然知道乐感对钢琴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不懂得如何提升自身的乐感,在钢琴学习中遇到了较大困难[6]。因此,加强对学生乐感的培养满足了学生在钢琴学习中的潜在欲望,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确保教学质量。
二、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途径分析
学生的乐感并非天生就有,而是经过后期培养以及学生的长期实践获得,所以教师须加强对学生乐感培养的重视度,并在钢琴教学中从多个层面着手,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循序渐进,并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更好地对学生的乐感进行培养。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途径如下:
(一)加强对学生听力的培养听力能力是学生学习钢琴的基础条件,也是掌握钢琴音乐节奏的重要前提,只有加强对学生听力的培养,才能为后期钢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际在开展钢琴教学时,乐感的培养前提之一便是听力,一般在钢琴学习中的听力指的是声音辨别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只有当学生准确辨别钢琴音乐中所表现的旋律、音调,才能更好地掌控相应的乐理规律。在钢琴教学中,教师须注重对学生的听力进行培养,让学生更多地接触音色、曲调、节奏等内容,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乐感[7]。学生在进行钢琴学习时,教师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善于聆听自己弹奏的音乐,辨别声音的准确度、节奏的适宜性,找出相应的不足。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指导学生做好练耳课方面的学习,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为乐感的培养创造条件。例如,在学习断奏与触键时,教师可先让学生预习相应的课程内容,熟悉各按键及乐理知识。之后教师可选择几段曲目进行断奏弹奏,让学生判断是否为断奏的弹奏方法。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采用断奏的弹奏方法进行触键练习,并让学生对自身弹奏的声音和效果进行判断,注重循序渐进,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加强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鉴赏能力进行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钢琴音乐的内在含义,让学生准确辨别高品质的钢琴音乐,这样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乐感。因此,加强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很多教师都是自己主讲,留给学生的实践时间较少,这样会给学生的钢琴学习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在开展钢琴教学时,教师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欣赏时间和机会,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并通过环境对学生进行感染,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钢琴音乐鉴赏能力,为学生乐感的培养创造条件。在长期连续的钢琴音乐欣赏实践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在钢琴音乐方面的水平。例如,在学习非连音时,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一些相关曲目。之后教师可让各学生从钢琴音乐的欣赏中对音乐的内涵进行描述和表达,并引导学生深入领悟相应的音乐情感和钢琴音乐背后的含义。然后教师可布置一些鉴赏题目,让学生根据从音乐欣赏中获得的感悟处理相应的题目,并总结相应的乐理规律,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读谱能力的培养读谱能力的培养是钢琴学习中的基础条件,也是后期钢琴学习中的必要前提,如果学生的读谱能力不强,将难以准确理解相应的乐理知识,也难以进行钢琴的演奏,进而给学生后期的钢琴学习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学生读谱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钢琴教学与音乐教学之间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在进行钢琴教学时,也需传授相应的音乐知识,做好读谱能力的培养工作。钢琴作品中的琴谱是钢琴音乐传递的载体,也是表现钢琴作品魅力的重要基础,只有当学生准确把握相应的乐谱时,才能更好地演奏出相应的钢琴作品,增强学生的乐感[8]。实际在开展钢琴教学时,教师必须明确培养学生读谱能力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深入了解乐谱中的各类记号、指法,明确相应的乐理知识,让学生能够根据乐谱准确进行弹奏,且在弹奏中能胸有成足,将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作品进行紧密结合,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乐感。例如,在学习连奏时,教师可先对乐谱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明确,并做好标记。之后教师再让学生结合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读谱练习,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记录下相应的问题。然后教师再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做出针对性的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读谱,为学生乐感的培养创造条件。
(四)加强对学生联想力的培养钢琴教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较强的艺术性,注重依靠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所以加强对学生联想力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的乐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钢琴水平。丰富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乐感的关键条件,如果学生在钢琴学习中缺乏想象力,将难以有效融入钢琴学习环境中,也不能深入理解相应的作品内涵,进而给学生的钢琴学习带来不利影响,所以须加强对学生联想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双音弹奏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应的音乐视频,让学生能产生一定的画面感。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整个钢琴弹奏过程进行联想,并与各类画面进行联系。然后学生再结合相应的联想画面进行钢琴弹奏练习,进而更好地增强乐感。
三、结束语
以往在进行钢琴教学时,大都以相应的教案为教学依据,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较为固定,致使课堂氛围较为沉闷,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感的培养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融入钢琴所营造的音乐世界里。因此,教师须明确培养学生乐感的重要性,并落实到课堂中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钢琴教学效率,让学生更乐于学习钢琴知识,确保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于佳弘.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路径探析[J].时代教育,20xx,(7):125+127.
[2]郑伟.高校钢琴教学对学生乐感的培养[J].黑龙江科学,20xx,(16):85+103.
[3]耿蕾.论钢琴教学中的乐感培养问题——乐感培养的方式方法[J].当代音乐,20xx,(12):30-33.
[4]聂蓓蓓.浅谈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J].北方音乐,20xx,(3):104-105.
[5]耿蕾.论钢琴教学中的乐感培养问题(上)——乐感匮乏的原因分析[J].黄河之声,20xx,(12):19.
[6]郑尧.论钢琴教学中学生乐感的培养[J].北方音乐,20xx,36(7):89-90.
[7]何思惠.浅谈少儿钢琴教学中的乐感培养[J].都市家教(上半月),20xx,(5):258.
[8]丁一家.在钢琴教学中培养演奏者乐感的策略初探[J].北方音乐,20xx,(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