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班主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班主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青柠檬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班主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他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班主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欢迎阅读!

班主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为了成为成人做准备的,是为了将来成为社会的人作准备的。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家庭、学校、社会的重要工作,学校中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显得更为重要。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

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这些学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教师不尊重他,他也感觉不到自尊,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实践表明,只有从尊重出发,学生才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积极开展班级文体活动,使学生们的过激情绪在文体活动中得到释放,帮助一些学生克服自卑、焦虑情绪。对于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取得成绩,那怕是一点点进步,老师都要大力鼓励,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小学生以鼓励为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营造一个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长处,继续努力,更加勤奋,力争全面发展的上进心。

经常开展集体主义的教育,让学生树立爱学校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良好的班级集体融洽师生、同学关系,对学生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离群独处的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帮助其矫正不健康的异常心理。开展立大志创大业主题班会,消除一些人的虚荣骄傲狂妄心理等情绪,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增进人际交往,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班主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2

一、班主任的积极情绪能够促进小学生心理发展

“新课标”中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有“愉悦性”。小学生虽然年纪偏小但是模仿能力却很强,他们会对自己很崇拜的人进行模仿和学习。班主任是小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接触频率最高的人,通过班主任积极情绪的引导,能更好地使学生敞开心灵和头脑,进而提高学生认知和调控情绪的能力,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班主任高度的责任心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小学生的向师性很强,而且其学习行为带有很深的模仿性,这两个显著特点为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切入点。首先来看学生的向师性,向师性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和信任,也是班主任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有效前提。班主任若充满爱心而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潜移默化中学生也能学习班主任的精神,心理健康程度更高。

其次来看学生学习的模仿性,小学生的模仿性学习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可以被班主任老师很好地利用,这主要是基于班主任工作中的表现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处理各种问题,面对事件能够积极、正确地对待和处理等,都能够让小学生学会如何去面对学习和生活,在遇到困难、挫折等问题时,就能够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内心状态,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提高应对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能力。

三、班主任细致的工作能够关注到学生的细微心理变化

班主任工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性工作,一类是临时性和突发性工作,无论是哪一类,班主任都要做到细致入微。首先来看常规性工作,主要包括班级日常行为规范的形成、正常教学事务的传达和组织等,在这些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时心理状态比较平稳,学生能够更轻松地和教师展开心理对话,班主任在这个工作环节中做到细致入微,往往能够事半功倍,轻易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结合当时的情境,从容地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和教育。

其次来看临时性和突发性的工作,这一类工作更考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对能力和处理效率,也更容易暴露学生的真实心理,班主任把工作做深做细,能密切关注到学生的细微心理变化,发现不良心理问题,为制订相应对策提供很好的行动基础。面对学生的一举一动,班主任可以同其他学生干部共同制定干预方案,借助集体的力量多方位地疏导其心理问题,让学生很快走出心理阴影,走上正常的學习和生活轨道。

四、班主任的指导评价能够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

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自我认知是否科学客观。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正处于形成和完善的关键时期,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对其心理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

要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也就是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小学生的自我认知包括其对待师长、对待亲人、对待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关系时的自我定位和自我判断,要形成科学的自我定位,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指出其定位偏差,并指导其形成科学的定位;要形成良好的自我判断,也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评价其行为,并通过对其他学生的评价和指导给他人形成良好的参照和坐标,学生有了参照,就能提高自我判断的准确性。学生能够科学地自我定位,能够在参照之下形成良好的自我判断,无论是遇到何事,心理状态都是平稳的,心理抗压能力和调节能力都较强,心理健康程度自然较高,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也相应地得到提高,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也就得到了提高。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效,尽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但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工作又是必要的和有效的。做班主任不仅要有爱心,还要具备千百倍的耐心、细心和恒心,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里,才能在平凡而又光荣的工作岗位上探索出一条成功的教学育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