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生态文明论文:坚持绿富惠民建设美丽河源

生态文明论文:坚持绿富惠民建设美丽河源

忘爱。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生态文明论文:坚持绿富惠民建设美丽河源

坚持绿富惠民 建设美丽河源

生态文明正成为当今世界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制高点,有权威专家更是大胆预言,生态文明将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审时度势,从战略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河源积极抢抓新一轮绿化广东的重大机遇,坚持绿富惠民,着力打造"广东绿谷",努力建设美丽河源。

第一,提升三种认识。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大行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广东正是我省对十八大要求的回应。河源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要求后,巩固提升了三种认识。一是责任使命认识。河源地处东江上游,是广东绿色生态屏障,境内的新丰江水库被誉为"粤港水塔",保障着东江中下游包括香港地区4000多万人口的饮水安全。一直以来,河源人民坚守底线,始终牢记保护粤港地区重要水源地和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不断强化生态自觉,像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守护着青山绿水。二是绿富双赢认识。河源各级各部门始终坚守"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提出打造"广东绿谷"的发展目标,努力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把河源打造成"绿色之谷、生态之谷、幸福之谷",着力探索一条欠发达地区绿富双赢的道路。三是生态惠民认识。河源市委市政府提出,为了人民幸福而发展。绿和富的最终落脚点始终在人民群众身上。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直接惠民,为群众创造山清水秀空气净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做大做优经济蛋糕,让河源人民过上好生活。目前,河源森林覆盖率73.3%,位居全省前列;新丰江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是全国唯一的"中国优质饮用水资源开发基地";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一级水平,是广东唯一无酸雨的地级市,是"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2014年前三季度,河源GDP增速排名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全省第二。

第二,实施"三大工程".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开启了广东第二次"绿色革命".河源积极抢抓机遇,着力实施三大林业重点工程,着力构建以宜林荒山为重点、以交通干道为轴线、以城乡绿化美化为屏障的城乡一体的森林生态格局。一是以宜林荒山为重点,大力实施"一灭三改"森林碳汇工程。以全面消灭宜林荒山为目标,下大力气逐步改造残次林、纯松林,以及布局不合理桉树林,加大封山育林和抚育管护力度,推广应用优良乡土阔叶树种,科学改造林相,努力营建结构优、功能强、效益高的混交林,增加森林碳汇。截至2014年,全市完成森林碳汇造林295.25万亩。二是以主要交通干道为轴线,大力实施生态景观林带工程。进一步推进高速公路、铁路、主要交通干道、江河两旁第一重山可视范围内和绿道网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深入开展高速公路沿线"治绿治采"工作,同步规划实施河紫、大广、东环、汕昆、粤湘等新开高速公路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发挥生态景观林带综合功能与效益。截至2014年,全市完成生态景观林带示范段建设296公里。三是以点带面,大力实施森林围城和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全力抓好客家文化公园、梧桐山郊野公园、麻山嶂森林公园等区域中心公园和社区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营造开放绿色的园林绿地体系。在社区和住宅小区建设绿色家园,实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绿中".以"万村绿"、生态文明村和生态文明示范镇建设为载体,建设公益性苗圃基地,整体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工程。截至2014年,全市建成森林公园17个、湿地公园4个,建设乡村绿化美化生态化示范村65个。目前,全市有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总面积达1018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55.8%.

第三,发展"三大产业".新一轮绿化广东还展现了我省向造林绿化要绿色GDP、绿色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河源准确把握要求,积极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做活做强"木头、石头、水头"文章,努力实现绿色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在发展模式上,坚持"点上发展、面上保护",着力建好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六个省级产业转移园,推动项目入园、产业集聚。在产业选择上,突出以"用地少、效益高、创新多、能耗低、生态好"为发展导向,大力发展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水产业和稀土精深加工产业。2014年前三季度,河源各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1%,入库税收增长14.4%.二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依托生态优势,规划建设了总面积266平方公里的万绿生态旅游产业园,成功竞得省生态旅游园区扶持资金3亿元。万绿大道、迎客大桥等一批重点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投入使用或即将投入使用。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巴伐利亚庄园已正式对外试营业;同样投资体量大的康泉十八和东江源温泉度假区项目正在计划试营业。2014年前三季度,河源接待旅游者人数增长15.5%,旅游总收入增长15.1%.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河源作为后发地区,最大的优势在生态,农业最好的出路就是利用良好的生态出产效益。我市积极利用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通过灯塔盆地的辐射和带动,2014年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28家,总数达3511家,合作社数量在全省排名前列;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2家,辐射带动农户25万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第四,当好"三个卫士".河源始终坚定"破坏环境就是犯罪,要依法问罪问责"的理念,开展"治绿治采"等专项行动,多措并举狠抓护山、治水、控污,在保护青山绿水上动真格。一是当好护山卫士。坚持"三分种、七分管"的依法治林理念,增强群众法制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护林的良好氛围。出台系列有效管用的森林防火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创建无森林火灾乡镇和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县(区)活动。切实加强护林和扑火专业队伍建设,各县区均建立完善了扑火专业队伍。目前,全市配备专职护林员3503名、县区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7个299人,护林防火力量不断增强。二是当好治水卫士。水是河源的生命、灵魂所在,河源全力以赴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出台《河源市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了饮水安全、水源保护、设施提升、亲水景观、数字监管和全民爱水等六大重点工程,着力推进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果断打响各县区内河涌专项整治攻坚战,坚决清理非法养猪场等对水质造成污染的项目。三是当好控污卫士。坚持抓好源头控污,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将环境容量和质量作为产业发展和项目引进的重要指标。切实抓好工程减排,以成功竞得新丰江水库国家江河湖泊生态保护项目资金为契机,着力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夯实环保条件。严格监管减排,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

(河源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