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关于大提琴正确的持琴方法

关于大提琴正确的持琴方法

扶南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关于大提琴正确的持琴方法

  大提琴正确的持琴方法关于到大提琴的演奏效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大提琴正确的持琴方法,欢迎阅读。

  大提琴正确的持琴方法

  正确的持琴方法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在靠椅子的前沿正中含胸自然放松地坐好,然后将琴撑脚以自己身体中间为准在右前方着地,撑脚一定要放正确,若太偏右,琴颈离人颈太远,左手按弦就会困难,演奏到高把拉就更成问题:撑脚太往左,琴颈就会贴靠在人颈上,这样几乎无法演奏。

  将撑脚正确地放好后,两脚自然放开比肩略宽,然后轻轻将琴靠向自己,使琴肩轻贴“心窝”(即左右两排肋骨中间的会合处),这时琴的C弦轴应该与人的耳垂持平,琴的这种高度演奏起来就比较合适。

  琴肩位置是持琴的一个重要环节。

  若琴肩靠在胸口,那琴身就过高了;琴肩位子太低,琴肩则顶在了演奏者的肚皮上。

  这两种都是不正确的持琴姿势,它们都妨碍了演奏,若这两种不正确的持琴姿势持续时间过久,容易造成演奏紧张、两臂不适。准确地放好琴肩点后,再将琴面略为向右偏斜,约向人体偏斜15度左右。

  最后再用两膝自然靠在琴的下摆两侧,应注意的问题是不要将琴夹得太紧,轻轻碰着琴,让琴稳固就行了。

  琴撑脚、琴肩、琴下摆两侧三点位置的正确与否是持琴好坏的关键,若能正确地按这三点位置自然放松地持琴,就能获得好的持琴姿势,从而为下一步演奏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提琴琴码的重要性

  在选择制作琴码的木材时,要求材质紧密、木纹平直、硬度高、绝对四等分、优美的黄褐色、有阻尼作用等,但是具体到某个琴时就要与琴相匹配,根据琴的个性来选材和修削。制作者的经验和声学直觉,以及修削和匹配过程中不断地聆听琴声,是最重要不过的事情。

  1. 码的质量要与琴相配合,琴的木材坚硬而沉重、共鸣板的厚度较厚、琴声朦胧发闷或发音柔细,可把码修削得轻薄些,肩部宽一些,使琴声更为洪亮清晰;琴的木材木纹稀疏质量轻、共鸣板的厚度较薄、琴声响而发噪或尖锐刺耳,则要用厚重粗大或阻尼较大的码,或把码的肩部修窄些,以抑制高次波杂音。

  2. 发音不灵敏的琴,可把码脚底面高度修削得低些(薄一些),让它与面板拱有更好的弹性配合。在可能的情况下,只要码脚不会断裂,尽可能修低些,薄的码脚使琴发音更灵敏。心脏之上的部分高一些,有利于弦的振动能量更多地向下传导。

  3. 面板拱弧度低的适用较高的码,反之用较低的码。

  4. 由于季节变化和受到干湿度的影响,无论是码或琴都会有细微的变化。有时变化之大不得不更换码来适应琴的变动,因为改动琴将是件更复杂的事情。所以一个琴有时要准备几个码,以适应不同情况的需要。

  5. 一个与琴匹配多年的老码,除非它有致命的缺陷不能再用,总是比新配的码效果更好。新配的码要应该多年不断地演奏,才会逐渐与提琴相互融合。

  6. 如果提琴做得很不规正,或长期使用后发生变化,琴颈和指板偏离了最合适的位置,匹配码时必须作些协调。虽然不会太令人满意,但也是个权宜的办法。

  7. 如果码脚下的面板下陷或指板倾斜度不合适,可把一个码脚修削得更低些(薄些),使码向需要的方向倾斜。

  8. 若指板未对准琴的几何中心,可先让码与指板对准到一定程度,再把码上的弦略微偏离码的中心,使弦在指板上的位置尽可能理想,然后在码上部的一侧削掉些木料。

  9. 若低音梁的位置不准,可考虑把码略偏离面板的几何中心,对准码与低音梁之间的相对位置。

  大提琴现场选购基本要素

  每年不同地区、级别的乐器展吸引不少爱好者及年长的琴友买琴。

  对于如何选购,以什么标准选购,这话题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一般来说凭感觉(第一眼缘)、先入为主,手感、试拉、听音或找老师、朋友等等已成习惯性动作。

  以下介绍在现场选购大提琴的时候最基本的要素,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一)制作工艺

  1:侧板的烘弯和粘合。

  2:琴边的切削和形状。

  3:嵌线的制作。

  4:F孔的制作。

  5:琴头的制作。

  6:琴马的制作。

  二)油漆

  1:颜色。

  2:透明度。

  3:整体的均匀度。

  三)提琴的总体设计

  1:面板和背板材料硬度的搭配。

  2:琴体的外形和比例。

  3:琴头的外形和比例。

  4:面板和背板的弧度。

  5:F孔的设计和定位。

  6:琴颈的形状和装配。

  四)装配

  1:琴弦的配置、定位。

  2:琴马的修削、琴马的高度。

  3:琴马的位置。

  4:拉弦板、弦枕和尾柱。指板的外形和轮廓。

  五)整体印象

  1:整个琴总体协调。

  2:特色和欣赏感。

  六)声学品质

  1、最少要拉奏一个八度音阶和半音音程。(同时检查有无狼音出现)

  2、每条弦的反应灵敏度。(从低到高把位的泛音不可少)

  3、动态特性(拉奏一段曲子)

  七)除以上要素以外还要注意听音的时候内心要安静,听清楚。新琴有新琴的声音,不要以成熟的琴音去作为鉴别标准。多看、多听高级琴是积累经验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