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转变学习方式的方法
大学转变学习方式的方法
大学,老师不再像个督导员似的跟前跟后,督促你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转变学习方式的方法,欢迎参考!
学习要自主
大学老师的角色定位是“引路人”,一门课程通常是一周2到3节课,按一学期上课18周计算,总共才36或54个课时,可见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而大学教材有几乎都是大部头,动辄四五百页,因而老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一堂课几十页地讲。一些同学会抱怨大学老师讲课太快,内容不够详尽,这其实是大学的教学方式认识不足所致。
简而言之,大学课堂学的是“知识的精要”,真正的功夫是下在课堂之外,你要做自己学习的监督者。
自学要做到:课前预习,课中勤学,课后复习,适当扩展。
上课前预习教材相关内容(建议同学们在学期初把教材以浏览的方式过一遍,这样一是对将要学的东西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二是便于日后的预习中能“以后补前”,前面一些内容你读时可能不理解,但读到后面部分就会豁然开朗。)问问自己“我读懂了什么?”“哪些问题还不太理解”,做预习笔记。带着问题去听课,你会发现自己听得更专心。
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会让你茅塞顿开,同时还会给你新的启发,你要做好课堂笔记。
课后复习,把笔记整理补充好,若预习时产生的问题老师没有讲解到或是自己仍理解不透,要及时向老师寻解,不要把问题拖后,否则会被遗忘或不了了之。
小贴士:个性做笔记的方法
“PPT打印稿填补法”:大学老师现在大部分都采用PPT板书,有的同学会课前将板书打印好,上课时只需将板书中没有的内容补上即可,节约不少劳动。
“教材笔记二合一法”:把笔记记在书本相关内容的空白处,不够再贴纸写,此法减去复习时频频翻看课本对照笔记的烦恼。
“录音笔记法”:借助录音工具录下讲课内容,课后再整理成书面笔记。
依据个人喜好和习惯还可创造出各种新的方法,但切忌不能只抄不想。做笔记的同时必须跟上老师的思路,自己动脑筋思考,否则就变成“抄写课”了。
考试并非大学教育的目的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一本教材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老师会给你列出课程相关参考书目,如果想学到家,这些都是你要看的。
很多人觉得大学学习只是在期末考试的一个月抓紧就行,平时用不着学,其实不然。
中学教育以高考为目标,是应试教育;而大学不是,是素质教育,毕业找工作用人单位不是根据你考试分数的高低来决定是否录用,而是看你的真才实学。
也许一些记忆力好的同学会能够在期末临时抱佛脚获得一个漂亮的分数,可是知识不是速食面,不是讲“临时记住”,而是讲“理解运用”。
大学考试六十分过关不难,但要真正学好,学有所成,则非下功夫不可。
尤其是有志往学术研究方向发展,或是考研究生的同学更要从大一就开始抓紧,低年级学的是学科基础理论,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扎实的基础是你未来提升、超越的前提。
不限于所学专业
大学生不单要做专才,还要做通才。大学的课堂是开放式的,学生可以去旁听其他任何院系的课。
经济学专业学生听听数学专业的课能提高对经济理论模型的理解能力;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听听艺术设计专业的课有助于增强软件界面的设计美感;还有的同学对其他专业感兴趣也应充分利用大学这一便利,发展自己的另一特长,而且毕业时也不一定要局限于专业对口的工作,假如你在另一专业真有“两把刷子”,转行不是不可能,这方面的成功例子也是屡见不鲜。
另外提醒一点,大学里旁听都是免费的,这是绝无仅有的,告别大学就再也没有这种机会了。
制订学习计划
没有一个学生不想要好成绩,学业有成。
在校园内经常听到“从明天起我要好好学习”,“下学期我一定乖乖上课”……豪言壮语、后悔自责总是最简单,却又最无用。
实现愿望的最佳方式是:行动!制订一个学习计划,以月或周为单位(便于执行),列明具体的科目和计划学习的内容,例如“要阅读的'书目”,“每天背英语单词的数量”,“教材每章的小结复习”等等。
将“学习计划表”贴在你的书桌前,还可以添上几句学习名言鼓励自己。
拓展阅读:
大学学习方法
1、分散式学习
在最后一分钟把信息塞进脑子里,可能帮助你顺利通过考试或会议,但很快从记忆中消失。把学习时间分散,在不同时间段深入研究学习材料,而不是像跑马拉松一样的一次性完成。如果想把信息记得越久,就越需要延长分散式学习的时间间隔。
2、实际测试
要做更多的测试,但不是为了获得成绩而进行的测试。有研究表明,仅仅是回忆脑海中的信息这一过程就能有效强化知识,并且在未来重拾知识时派上用场。
3、使用记忆卡片
把想记的东西做成卡片,反复测试并设定复习时间。制作卡片要点是:要有标题,概括出所摘写的内容;摘抄内容必须完整,且不可过长,注明出处,尤其是外文文献卡片;制作导片分类,集中放置。
4、心理意象
在脑海中做具体的想象,并信任自己内心的理想图像。常用的方法是看图片记文字,会耗费比较多的时间,而且只对能联想得到图片的文字有用。
5、自我解释
强迫自己解释文中出现的细节内容,而不是在学习后再被动地重新阅读。但是,这种方法是否有效取决于学习者的解释是否完整、精确
6、交叉实践
把几种不同的问题组合在一起,用不同学科的思维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多元化思维。但从学习效率来说,不会太高,而在学习开车之类的实践性活动较为有效。
7、精细化整合
边读边问自己问为什么,最好在阅读完一遍、把握整体之后再提问,一般根据文章题目、重点词汇段落、自己感兴趣或疑惑的内容提问。
8、关键词助记
找到生词和已知词汇或者生活背景的联系,常用于外语学习,如extravagant“过度的”和extra“额外的”联系。一般,由简单词派生、前后缀明显、合成词、和已知单词相似、发音独特和近义词这几类有明显特点的词汇适合用此方法。
9、突出显示和划重点
不宜划得太多太细,一般不超过全文的20%,而且只需划出关键性的语句。最好是在迅速浏览一遍文章后,再把重点和难点、需要花时间精读的部分突出显示。不过,划重点可能会把注意力转向了各个独立的事实,妨碍学习者理清关系和做出推论。
10、做汇总或列出主要观点
要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整合知识框架,构建体系,把有联系的知识点连结起来。如果只是单纯地摘抄文章的内容,对记忆帮助不算太大。做汇总会花费较多时间,所以对于擅长做汇总的学习者更有效。
大学生学习方法总结
有些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后,仍采用中学时期的学习方法,虽然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仍事半功倍,成绩低下,产生自卑感,有的甚至因此对学习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在大学里,除了要有刻苦专研、坚忍不拔的治学精神,还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如何以有限的学习时间,去掌握无限的知识,就需要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参与意识
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不足过多地依赖教师的帮助。提倡大学生对教师的讲课质询与分析、阅读和思考,不去死记硬背。知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一般说来,具有某种专长的个人,仅能对一、二门学科进行深入研究,而对其他学科仅能做一般性的了解。不“博”就谈上不不“深,不深往往就失之于“博”。
二、注重知识的整体联系与整体结构
在大学学习中,必须要遵循整体性原则,把这种知识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看待。列宁说:“每一概念都在和其与一切概念的一定关系中,一定联系中。”对任何知识的理解,总是以已有经验、知识为基础的。
三、学会假设问题
恩格斯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善于从大家没有问题的地方作出假设,再用”举反例“的驳斥方法,一层层剥去假象,去伪存真。
四、对比
表面形式的相似性会引起错误的联想,消除方法就是对比法。
五、时间管理
当你踏进承成人高校的校门,你将面临新的环境和对学习、工作、家务的选择、可能使你感到困惑,但必须处理好上述之间的关系。在大学里的学习,不是热衷于获得高分,而以探求知识为动力去学习,手脚并用,学问思辨行统一。
六、学习方式的转变
大学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索性学习,也就是一种学习方法的学习。未来社会变化十分迅速,一个人穷其一生,
也不可能对某一个领域所发生的事情全部了解。这就突出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大学期间,老师传授知识,但重要的是给同学们一种解决学科问题的思维方法(思维方式)
大学老师上课的一般特点:
1.一般只讲重点、难道。重点:基本理论。难点:学科上的分期问题。
2.教学进度快:信息量大。(博与专的结合)
3.教材与讲授不一定完全吻合,不同专业所需知识深度与宽度不同。
4.学习与考试(重点与难点)
5.重在思维方式的训练,培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