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悬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悬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陌流兮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悬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 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师生的充分沟通和交流,从而打造高效课堂,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本文作者根据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巧妙运用悬念的角度,从讲课之前、讲课之中以及讲课结束之时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关键词:巧用悬念 中学语文教学 运用

教师是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设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不都成了兴致深厚的观众了吗?

一、在讲读课文之前可以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

与节目预告一样,先把文章的魅力、事情的高潮、结果之中某个突出的片断或者与文章有关的故事讲给同学听,让学生不由自主产生要究底的愿望,自然会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学习大门。

二、在讲读课本之中可以采用故作悬念的方法

1、巧破迷宫:按文章的逻辑顺序,故设疑难,老师不直接把事情的经过、结果以及问题的为什么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在迷宫中不断启发自己的思维,带领学生走出迷宫。如《草船借箭》中,周瑜说:“对,先生和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的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老师抓住“一样”、“赶造”两词设下第一迷:“周瑜为什么明知故问?为什么又把决定成败的十万支箭让诸葛亮来赶造?”当学生读到第三段周瑜的活动时,不由恍然大悟,原来周瑜是有意陷害。接着他又抓住“我得吩咐军将们,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设下第二谜:“那么诸葛亮在三天之内完成得了吗?”学生读到第四段,诸葛亮向鲁肃借船时,老师又设下第三个谜:“既然是造箭,借船又有何用?”学生饶有兴趣地读下去,想探个究竟。当说到草船借箭时,学生始得“庐山真面目”。最后,老师再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设下最后一谜:“神在何处?妙在何处?”一节课里,学生在迷宫中饶有兴趣地边学边解谜,其乐无穷。

2、打破常规:故意违背常理,在“逆反”情境下带学生品味课文,也会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如《太阳》这篇课文,如果把最后一个太阳也射下来,那么会发生什么?这样便可引导学生自己去看课文,从中找到答案,并且充分发挥想象力。

3、故错迷惑:这种错并非真错,而是在特定的场合下故意错的语言技巧,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艺术。《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知识性文章,“我把人类的好朋友地球带来了,(指着被污染的地球)同学们都发现今天地球不高兴了,是的,他病了。大家想不想为他治病啊?”显然,“带到教室”、“治病”这一连串“错”言“误”语不仅给人以新鲜感,而且形象生动地强调了地球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同样需要关心和保护,突出了要加强环境保护这一中心。

4、险象横生:该法可以试用于情节比较紧张复杂的课文,例如《将相和》中完璧归赵的故事,可以抓住蔺相如与秦王一个个紧张的斗争设疑,让学生为蔺相如的危险处境提心吊胆,也为他的机智勇敢拍手叫绝。

5、借词达意:有时文章本身的艺术吸引力不大,例如说明文、介绍语法知识,学习起来较枯燥。教此内容可以巧借他人之手,即利用讲故事、说典故等方法,引起重视。

三、在讲读课文结束时,可分采用余味无穷的方法

语文课讲完,除文中情节令人回味之外,若设下悬念犹如钟声不绝于耳、不绝于脑的思考,会给课文以生命的延续,也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思维。例如《狼和小羊》的课文没有写小羊最后的命运,但是老师可以问学生:“小羊最后有没有被狼吃掉?”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写出各种各样的结局,发人深思。还有,《项链》的结尾出人意料,如果我们发挥想象,给它改变一个结尾,会怎么样呢?类似的还有《我的叔叔于勒》、《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等课文,答案很多,学生是根据自己的思维、性格以及希望的不同体现纯洁的童心的。这样既突出了善和恶的爱憎教育,加深了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也发展了思维,一举两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站在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高度,从多方面入手,严格地逐步地培养这种综合能力,并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进行改进,多方面去调动作文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一定可以得到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