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钢琴教学论文

钢琴教学论文

桑稚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钢琴教学论文

现如今,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钢琴教学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钢琴教学论文1

一、加大多媒体技术在钢琴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深化发展,钢琴音乐教学中也可以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将各种枯燥的理论知识具体表现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培养专业的钢琴人才。首先,钢琴理论课程的教学中通常是多人的大课堂,大课堂的空间距离决定了教师在进行具体理论知识教学时很难通过具体的钢琴弹奏来实现,因为坐在后面的学生无法真切地看清楚教师的具体操作,因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书本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具体的教学视频表现出来,这种形象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具体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对其长远的钢琴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更频繁地播放国际范围内的钢琴名曲,一部钢琴名曲在不同的钢琴家的演奏下会形成不同的风格,因而教师可以为学生打开探究的窗户,为学生提供更多地探究与思考的时间,通过观察每位钢琴家的演奏视频,学生能够总结出更多自己的观点,这对其钢琴音乐的发展有极大的助益,形成了自己的音乐思维的学生更容易成为专业的音乐人才,钢琴方面也同样如此。

二、推出远程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信息获取途径与交流方式,新时期的钢琴音乐教学也可以以此为契机推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即远程教学。在钢琴音乐教学中,很多学生会因各种原因而无法赶回学校上课,因而教学中学校可以推出远程教学,让学生通过远程视频进行课程的学习。远程教学模式需要在专业的摄影技术的辅助下才能实现,首先在教师中需要架设多台摄像设备,通过调整焦距来将钢琴音乐教师的整个课程教学活动录制下来,这样学生便可以通过远程教学的形式掌握最新的钢琴教学内容。其次,远程教学过程中会将钢琴音乐教师的教学内容具体录制成教学视频,教师可以将这些视频传输到专业内公共的网站上,这样没有理解或掌握教学内容的学生可以直接从网站上下载下相应的教学视频,通过这种自主学习与研究的方式更有利于推进学生在钢琴音乐学习中的全面成长。最后,远程教学模式也可以开启一对一的专业指导模式,通过互联网钢琴音乐教师与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还可以进行实际的钢琴弹奏演练,而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

三、结语

钢琴音乐教学是音乐类专业的重点教学科目之一,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所以教学工作中钢琴音乐教师有必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推进钢琴音乐教学工作的全面展开。文章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特点,将多种数码科技融入到钢琴的音乐教学中,希望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在钢琴音乐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为我国钢琴音乐教学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支持。

钢琴教学论文2

摘要:钢琴四手联弹和双钢琴表演形式源自于欧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这两种表演形式逐渐被应用到了高校钢琴教学中。但从现阶段来看,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四手联弹与双钢琴表演形式教学效率仍然不太理想,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况,应积极拓展教学深度,丰富教学内容,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优化。本文,先分析了钢琴教学中四手联弹与双钢琴表演重要性,再阐述了四手联弹与双钢琴表演形式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钢琴教学;四手联弹;双钢琴表演

所谓四手联弹,是指两名演奏者在同一架钢琴上演奏同一部作品。所谓双钢琴表演,是指将两台钢琴并放,并使用两架钢琴同时演奏一首乐曲的表演形式。这种表演形式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音乐听觉能力、实践应用能力、音乐表现力等学科素养均得到很好的锻炼。以下就是对钢琴四手联弹与双钢琴表演形式相关问题的详细阐述。

一、钢琴教学中四手联弹与双钢琴表演重要性

涅高兹曾说:“四手联弹是快速发展才能的最可靠方法。”而钢琴教学中四手联弹与双钢琴表演形式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钢琴四手联弹与双钢琴表演形式可作为枯燥单一钢琴课的“调味剂”,指导相同或者相近程度的学生进行配对训练,使学生在相互合作学习中产生浓厚的钢琴训练兴趣。第二,钢琴四手联弹和双钢琴表演形式需要两名演奏者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倾听,演奏出主题清晰,有着“合二为一”效果的曲目,有助于锻炼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是这两种表演形式的核心,只有在演奏过程中做到统一协调,实现节奏和音乐表现上的合一、统一、如一,才能强化音乐整体性[1]。以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第一集第三首》为例,这是一首速度欢快、轻松、活泼的曲目,在四手联弹表演形式中,若进入到了20小节后,便要求两名演奏者在保持下键一致速度和精准整体性的基础上表现出主旋律的变奏部分。第三,钢琴四手联弹和双钢琴演奏有助于培养学生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实践应用能力等等。即四手联弹和双钢琴表演形式改变了以往“一对一”或者“一对n”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现自身个性的机会,可令学生各方面素养得到很好的训练。

二、高校钢琴教学中钢琴四手联弹与双钢琴表演形式

(一)对声部控制的训练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四手联弹和双钢琴表演形式被广泛应用到了声部训练中,声部,作为高校钢琴教学的重点,它是钢琴演奏中的旋律线。例如,某教师在“对话式结构”声部控制训练活动中为了激起学生学习兴趣,采取了双钢琴演奏教学方式。在课堂导入环节,提问道:“大家都了解莫扎特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吗?谁会演奏呢?”这时,学生A勇敢地站了起来。随即,教师在演奏区域并行对立放了两架钢琴,教师使用其中一架钢琴,学生A使用另外一架钢琴,按照谱例,为学生演奏了《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88第一乐章13-14小节声部结构,以双钢琴表演形式为全班同学演示了如何控制13-14小节的“对话式结构”声部,学生们一下子就掌握了“对话式结构”声部控制方法。由上述案例可知,用双钢琴表演形式代替传统“一对一”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也有助于以示范方式巧妙的传授给学生一些声部控制技巧。

(二)对音乐敏感性的训练

音乐敏感性在钢琴训练中十分重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为了加强对学生这一方面能力的训练,应尝试运用四手联弹和双钢琴表演训练方法,由此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例如,某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围绕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对学生展开了训练,先是将学生分为两人小组,要求学生在同一架钢琴上演奏《牧神午后》,在弹奏之前,教师指导学生主奏者要学会以呼吸方式暗示另一名小组成员把手放在琴键上。当演奏进入到6/8拍合奏时,教师开始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要学会听另一个人的音乐提示,仔细聆听6/8拍摇船一样的节奏,使合奏效果保持在相对默契的状态。由上述案例可知,四手联弹和双钢琴表演形式给学生创造了更多合作的机会,可更好的锻炼学生以合奏方式养成良好的音乐敏感性。

(三)对织体力度层次控制的训练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强调对学生织体力度层次控制进行训练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某教师在课堂上,先找到班上的某一位学生以双钢琴表演形式共同演绎了《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88第一乐章1-4小节,在整个演奏过程中始终保持双方的力度相同,让全班学生在表演作品赏析过程中学会了织体力度层次控制方法[2]。接着,教师为学生详细讲解了一些织体力度层次控制技巧。即在双钢琴表演中双方要同时演奏一个旋律,并保持在某一声部同时演奏一条旋律,由此可达到较好的表演效果。总之,为了实现对学生织体力度层次控制方面的训练,应以四手联弹和双钢琴表演方式强化学生对钢琴演奏技巧的认知。

三、结语

综上可知,在素质教育不断推广背景下,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此时,为了提升高校钢琴教学质量,应采取四手联弹与双钢琴表演教学方法。钢琴四手联弹和双钢琴表演形式可极大的发挥钢琴“乐器之王”独有优势,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钢琴训练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综合素养,并积累一些舞台表演经验。

[参考文献]

[1]代雪兰.钢琴四手联弹和双钢琴表演形式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戏剧之家,20xx,20(10):209.

[2]李世卫.键盘双人舞—点描双钢琴与四手联弹[J].钢琴艺术,20xx,11(01):9-12.

钢琴教学论文3

一、读谱的重要性

曲谱对于钢琴演奏来说十分重要,通过读谱,能够对整个钢琴曲目形成比较完善的认识,增加演奏的表现力。同时,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不管何种形式的音乐作品,都或多或少的依赖于乐谱形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乐谱是对作曲家整个创作思想的直接表现。钢琴学习者通过自己理性的头脑,将乐谱作为整个钢琴曲目的基本依据,进行学习和演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督促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对曲目形成正确、理性的理解,从而保证钢琴表演的真实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读谱,逐渐的引导学生对乐谱进行研究和分析,从曲谱中的音符、休止符开始,逐渐的到乐句、乐段等进行分析;然后对曲谱中的表情记号、升降记号进行分析,最终对乐曲中的音乐术语进行理解。通过良好的读谱习惯,学习在进行钢琴练习之前,认真读谱,将读谱过程中形成的理解和理性思维贯穿到整个练习乃至演奏过程中,这样,曲目的演绎效果就大大提高了。

二、钢琴练习过程中养成正确的“重复”练习习惯

众所周知,在钢琴练习过程中,“重复”问题是经常出现的。整个钢琴练习就是手指、手腕以及整个身体重复动作和协调运用的过程,通过不断的重复,夯实基本功,对曲目获得新的理解和感悟,这样才能提高练习者的技艺,提升演奏的表现力。因此,在钢琴练习方面,“重复”属于一种顺应学习规律的科学练习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重复”也需要进行合理运用,对于一些学生没有计划、没有步骤、不讲方法、漫无目的的“重复”练习行为,教师需要及时的进行教导,引导学生正确合理的进行“重复”练习,哪怕是在“重复”练琴的过程中,也一定要用心,要动脑子,务必做到手到心到,在练琴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理性思维,边练琴边思考,进而逐渐养成有计划、有规律、有目的的“重复”练琴习惯,不断的克服练琴中的各种困难,提高自己的技艺,同时也能很好的避免学生由于漫无目的演练而对钢琴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钢琴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慢练”在钢琴练习中的重要性

钢琴学习中的“慢练”是指话费一定量的时间,对钢琴曲谱中一些特定的音符进行准确、充分的弹奏。通过“慢练”来解决钢琴练习过程中的技术难点,提高曲谱演奏中一些生涩乐段的演奏效果。因此,“慢练”在钢琴练习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用脑”进行“慢练”,在慢练进行之前,需要先对曲谱进行研究,对快练过程中可能出现困难的曲段进行慢练,练习过程中注意指法、分句以及基本动作走向等,通过慢速的.练习感悟,对困难片段的弹奏方法进行掌握。虽然整个慢练的速度很慢,但通过大脑的思考,手指位置转换到位的速度却不慢。通过“慢练”练习法,将快速反应同慢速练习结合起来,学生就能在钢琴练习和演奏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提前准备的习惯,逐渐提高练习效率。通过“慢练”练习法,钢琴练习效果才能更好,提高整个钢琴教学效果。

四、养成“分声部练、分手练以及分乐句练”习惯的重要性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告诫学生要一句一句地练,学生也往往会遵从这种教导,从头到尾机械性的对曲谱进行一遍一遍的演练。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学生的曲目熟练度提高了,但是演奏技巧却很难得到提高。因此,分声部练、分手练以及分乐句练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练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耐心的分手、分声部、一句一句地对曲目进行演练,演练的同时仔细磨炼曲目的内在规律和情感,增加自己对曲目的感悟,进而有效的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知道练习不同于演奏的道理,通过练习来克服钢琴学习中的难点,促进正确弹奏习惯的培养,通过分声部练、分手练以及分乐句练等细节性的练习方法,找到自己需要的乐感和指触。在我们高校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这样的练习习惯,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大大提升,我们的钢琴教学工作也开展的更好了。

在现代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们对高校钢琴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高校当下的教学体制中,学生的钢琴课程时间比较有限,教师的课堂讲授内容也比较局限。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让学生用心、用脑去进行钢琴演练。通过正确的练琴习惯,让学生更好的进行钢琴学习,提升整个钢琴教学的教学质量,促进现代高校钢琴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钢琴教学论文4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自己能够不断地获得成长。通过分析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增加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的敏锐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经验反思成长,是国外学者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与此同时,学者还表示教师没有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是限制教师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教师没有进行课后教学反思总结,只能够获得侠义肤浅的教学经验,对提高教师水平并没有起到积极地作用。由此可见,与传统教学相比,反思型教学模式能够在教学中获得更多的成长经验。教师能够主动思考教学的优劣,积极探索教学过程中隐藏的问题,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教育的深化改革。教师在反思型教学过程中能够采用新的思想方法,教学内容也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时,教师也能够通过反思总结,利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总结教学中的各个因素,进而有效地解决遇到的问题。那么反思型钢琴教学模式又应该如何建立呢?本文将从以下这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优化升级钢琴教学课程设置

作为一种高雅的音乐学科,钢琴艺术充分地展现了音乐的创造性,体现了音乐的艺术特色,展现了音乐的精彩纷呈。与声乐艺术比较,比如在音域方面,人类存在很多的局限性,有些音域完全到达不了,但是对于钢琴艺术来说,却没有了这种限制,能够完成很多人类完成不了的音响效果,演奏者将作曲家的思想与自己的感情相融入,在演奏过程中投射出来,与大众产生共鸣,净化人类的精神世界,是真正的美的教育,使得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钢琴教学却存在普遍被大家忽视的现象,有一部分原因是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比例不均匀造成的。大学钢琴教学的主要结构知识点应分为四种:大众文化知识、教育学知识、钢琴学科知识和教学实践知识。大众文化知识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被人们普遍了解到文化常识;钢琴学科知识主要是指教师在钢琴方面所具备专业学科方面的知识,包括钢琴的理论体系、学科概念、钢琴艺术史等;教育学知识主要是指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实践性知识则是指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钢琴教师的演奏技能和教学经验。这四种文化知识联系紧密,相互影响。对于目前钢琴教学课堂的状况而言,教师一直以来都比较注重大众文化知识、钢琴理论点的教授,忽视了教育系统中教学法、演奏实践中的演奏示范,结果导致了教学结构不合理,学生的钢琴水平有限。因此,加大钢琴课堂中教育学知识和教学实践知识的教授比例,优化升级钢琴教育课程的设置,提高钢琴课程的合理性,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看,不仅能够扩充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促进教师自我导向式学习

教师专业的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在十世纪八十年代,许多专家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能够直接影响教育改革的结果。只有教师具备一流的教学水平,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才能够更好地培养优秀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自我导向式学习需要教师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经过独立多次的学习。自我导向式学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师心理是否成熟。每一位教师都有各自的想法,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的完成教学工作。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会出现与内心想法相反的结果,并不会按照人们预期的意愿发展。因此,当出现结果与其相反的情况,教师就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另一方面,钢琴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一名成年人,教师的心理和生理已经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具有自我的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不容易被外界的环境所影响,常常会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独立判断。由此可见,促进教师的自我导向式学习,有利于钢琴教学活动的胜利开展。在日常的教学和工作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提高自我反思能力,从而获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钢琴教师有许多种方法提高自我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但是想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学习。第一、向书本学习。随着教育的逐渐发展,关于提高钢琴教师素养方面的书籍也越来越多。学校图书馆学习资源丰富,书籍资料种类丰富,满足教师研读的各种需求。钢琴教师可以查阅这些书籍、资料文献,完善自己的职业素养。第二、向同行学习。向同行优秀的同事学习,不耻下问,学习对方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几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是钢琴教师十分重要的财富。钢琴教师可以同事作为“镜子”,扬长补短,学习他们身上具备的优秀品质,弥补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教师们可以相互交流沟通或者组织交流学习研讨会,互相借鉴优秀的教学法。另外还可以从其他的教育工作者中受到启发,学习教学经验,丰富自身的教学知识。对于钢琴教师来说,这种导向学习的方式的有利于教师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完善教师的素质修养。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自我反思探索的能力,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提升教师队伍的师资力量。第三、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实践。钢琴教师定期举办学生钢琴演奏会,发现学生演奏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忽视的问题,开拓自己的音乐灵感,从而得到新的教学体会。

三、反思型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一)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观能动性

因为教育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两者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才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钢琴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确定正确的`教育方向和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的学习。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让学生传授音乐知识,讲述正确、系统的音乐知识体系;作为一名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则是要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不是以一种消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以饱满的精神进行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加深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在教授学生乐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用严肃认真的态度面对学习。钢琴教师在上课前,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详细全面的了解教材内容,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师生之间的关系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直以来,音乐都带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善于从音乐中传递出人的喜怒哀乐,而钢琴课程教育的的特征之一,也是从人的情感体验出发。情感体验来自学生的真实心理变化,是对所学知识点亲身体验。因此,钢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塑造学生的艺术品位,扩充学生对钢琴艺术史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审美力,教学相长,使学生形成自己独有特色的音乐风格。与此同时,钢琴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接触更多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了解更多流派的音乐特色,让情感体验与思维的有机整合。每一个音乐都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内容。通过演奏不同的钢琴作品,同样也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感。钢琴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更加细致的研究作品的每个写作细节,体会作曲家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钢琴作品中的内涵,从而能够在钢琴演奏的二度创作中能引起听众共鸣。钢琴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示范、音乐赏析等方式,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生动形象的文学修辞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钢琴音乐进行深入研究。

(三)坚持精讲多练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

在一般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自己练习的时间远要比教授理论知识的时间多,因此精讲多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来说十分重要。精讲多练的目的在于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渐提高学生的钢琴技能。只有坚持精讲多练与循序渐进相结合,它能够为学生打下一个扎实的音乐基础。如果没有掌握扎实的钢琴理论基础知识,学生就进行盲目的实践练习,则会导致钢琴演奏技能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反之,学生拥有丰富的钢琴理论知识,但是没有经过足够的实践练习,则会导致学生缺乏钢琴演奏技能。因此,需要坚持精讲多练与循序渐进的有机结合。“讲”是“练”的前提,“练”是“讲”的深化。学生只有钢琴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两手抓”,才能够正确的掌握钢琴演奏技能。同时,还要抓重点,抓关键。在讲授钢琴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精讲”是关键。钢琴教师不能够长篇大论的讲解钢琴知识,而应该讲钢琴技能训练的关键要素。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将钢琴理论知识化繁为简,在短暂的课程中就要把关键知识点为学生讲透,讲清楚,进行示范演奏,让学生课堂模仿,不断循环这个过程。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学习减轻压力,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钢琴技能。

四、结语

总而言之,钢琴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学习途径,不断地反思和探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创造能力和探究能力。

钢琴教学论文5

一、钢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新出台的幼儿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音乐课堂应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才能变“要幼儿学”为“幼儿自己要学”。科学研究表明,幼儿的兴趣发展处于萌芽状态,其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较之有意注意和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幼儿的兴趣具有可塑性。而在教学中运用钢琴,可以有效地将幼儿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可以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并有效影响幼儿的情绪,从而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幼儿园音乐歌唱教学中,如果教师在示范歌唱或教幼儿歌唱时重视钢琴伴奏,就可以极大地调动起幼儿学唱的情绪,并能渲染良好的歌唱氛围,同时还能引起幼儿持续的有意注意,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唱歌兴趣。比如在大班教学《小溪歌》时,教师一弹奏钢琴就可以立马让喧闹的教室变得鸦雀无声,优美的前奏可以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他们在认真倾听的同时都会跃跃欲试地希望能跟着琴曲一起歌唱。这个时候如果教师用钢琴弹奏一连串的二度音程,同时用琶音伴奏音型,生动形象地描写小溪在山间流淌的'环境,让幼儿闭上眼睛想象小溪潺潺流动的画面,幼儿想歌唱的情绪就会更加强烈地被调动起来,教师再适时地示范教唱,孩子们就会兴趣盎然地张嘴歌唱,从而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音乐课上,借助钢琴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幼儿学会弹奏钢琴,也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幼儿在练习钢琴的过程中,会有满足感和成就感,比如当他们会弹一些简单的儿歌,并表演给别人听或看,他们会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弹奏钢琴的乐趣,由此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二、钢琴能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钢琴还能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因为在练习钢琴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锻炼幼儿的听力、视觉、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创造力和控制协调力等,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练习钢琴时,幼儿需要全神贯注手脑并用,在练习过程中,他们需要集中注意力,一旦分心就容易弹错琴谱,因此,在练琴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有较强的自制力。但资料显示,幼儿期的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不会超过十五分钟,超过了这个时间段就会极易产生疲惫感,但是幼儿学习钢琴,通过每日坚持训练可以很好地提高有意注意的时间,从而使其注意力得到有效地集中。同时,练习钢琴还可以帮幼儿树立较强的自信心。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幼儿的演奏技巧及表演能力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当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完整地演奏一首钢琴曲时,内心会有强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如果家长或教师及时给与表扬和奖励,幼儿更会努力练琴,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加上练习钢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幼儿有规律的、科学的、持久地训练,在练习中不仅需要集中注意力,而且还需要较强的耐力和毅力,这就要求幼儿在学习钢琴时需要慢慢克服自己和管理自己,因此练琴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帮助他们勇敢地去克服困难。比如练琴过程中,需要熟记一些琴谱,还有需要掌握一些指法技巧等,这些都需要幼儿自己在日常练习中去克服。因此,幼儿学习钢琴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这就需要幼儿慢慢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并克服自己的畏难心理。并且,在练琴过程中,幼儿的想象能力也会得到充分的锻炼。比如幼儿练习的钢琴曲,其谱曲者都会考虑到幼儿的身心特点而创作一些生动想象、通俗易懂的乐曲内容,甚至连钢琴曲的标题都能有效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比如幼儿钢琴曲《火车之歌》,其由8个小节组成,主要是由c、D两种音符构成,幼儿在弹奏时,其一二分音乐与四分音符的交替变化,自然会激发他们想到火车开动时的景象,以及火车鸣着汽笛由慢变快行驶时的场景,从而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

钢琴教学论文6

一、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由于钢琴教学从基础知识的教授到钢琴曲目的欣赏和分析等内容的学习需要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意义分明的逻辑单元,并且能够将理论用于实际的弹奏之中。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钢琴弹奏的过程也可视作学生的认知过程。国外的钢琴教学过程中也经常会涉及和运用到认知心理学这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二、认知心理学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一)培养学生的听觉认知

对于一名合格的钢琴演奏者而言除了要有较高的演奏技能,还要具备高度敏锐的听觉,因此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教师既要训练学生具备高超的钢琴弹奏能力,使学生能够颇为熟练的完整的演奏完一首曲子,还要对学生的听觉进行严格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听到自己所弹奏出来的声音,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判断自己的演奏的好坏,在听的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不足的地方,且学生还可以从中自我反馈,清楚掌握自己当前的演奏水平以及有待提高和改正的地方,帮助学生扬长补短,与此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重技能,轻鉴赏是我国高校钢琴教学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学生一弹错教师就立马上前指正,而离了教师,学生就弹奏不起来了,这表现出学生在弹奏过程中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学生无法独当一面,学生的“听觉”迟缓,还何谈以听来纠正自己的演奏,还怎么获取反馈信息,使自己不断提高。因此,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觉认知,让学生从听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情况,从而有效帮助学生提高钢琴演奏的水平。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认知

钢琴演奏并不是按下琴键发出声音这么简单的事,再难的演奏技能,相信只要勤加练习都可以有所小成,但是要想真正地演奏出一首完整的曲子,需要演奏者从内心感受曲子中所蕴含的真实情感,并在演奏中正确表达自己所理解和感受到的内容。高校生大部分都已是成年人,具备相对成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要演奏的曲子形成合理的认知。比如在演奏贝多芬的《月光》时要要表现出安静的,沉思的情感和状态,而在演奏《骑士》这首曲子的时候则要表现出一种雄壮、威武的气势。理性的分析以及对作品创作背景的了解是学生正确而完整的演奏完该曲的基础。这里所讲的背景包括作品作者的生平、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的发展水平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从细节和整体上把握作品中的独特意义以及想要表达的意境,使学生更好地驾驭将要演奏的曲子。

(三)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从上文的理论介绍中可以发现,人对事物或者说信息的认知首先要求人对这项内容的关注,换句话说只有当人对该信息或事物的注意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并且贮存了足够的信息时,人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进入人的大脑成为人的记忆组成的一部分,这样每当人需要用到有关方面的知识或技能时可直接从自己的记忆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方便人的操作。因此教师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要注意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学生对钢琴学习的注意力,让学生有意识的、自觉的去注意与钢琴教学有关的内容。通常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元素,来丰富教学的内容,活跃教学的氛围,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时的鼓励和表扬学生,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保持学生钢琴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使学生能够对钢琴学习抱有相对稳定且较高的注意力。此外,教师也可鼓励学生以边弹琴边演唱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单纯的弹奏一般只涉及到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手指,学生弹的时间长了,手指会下意识地去按琴键,但是这时的注意力却已经分散了,而手口结合的方式,则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了有效的分配,避免分神。

钢琴教学论文7

一、丰富钢琴教学的授课方式

针对高师钢琴弹奏教学,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授课方式,以此解决学生学习方式单一的情况。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其一,个别课程。在钢琴教学中,由于班级内的学生较多,无法真正的一对一教学,所以教师应在平时多观察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教学,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钢琴弹奏能力。其二,小组授课。众多的教育实践表明,在钢琴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借鉴,博采众长,全面解决自身的弹奏缺陷。其三,正误讨论课程。在这种授课方式中,教师可将正误的两种方式展现出来,然后让学生明确一些钢琴教学的共性问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钢琴的演奏、发音技巧,以及正确的弹奏姿势和弹奏方法。结果表明,以上几种授课方式新颖有效,轻松解决了学生单一、枯燥的学习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钢琴弹奏能力,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支持。

二、注重因材施教

由于先天条件、性格等各方面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样各不相同。如果教师不能正确认识之一特点,而一味地采用难度高的曲目进行教学,盲目追求教学进度,只会是钢琴教学脱离开学生的实际水平,即使学生在短期内进步很快,但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不仅有悖于循序渐进的科学规律,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进而为学生日后演奏技能的提高留下隐患。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开展钢琴教学,广大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并据此制定一些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钢琴的学习兴趣,提升钢琴教学的实效性。

三、密切钢琴教学与音乐理论课程的联系

众所周知,音乐专业开设的课程本身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对于钢琴教学而言,同样需要计入一定的音乐理论课程。比如,在音乐理论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钢琴演奏,可以使乐理学习得到直接的音乐感受的支持;而在钢琴教学中加入乐理、和声、音乐作品分析等理论知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效率。所以,在钢琴教学中,广大钢琴教师绝不能固守陈规,要学会融会贯通,多开设一些与钢琴有关其他课程。实践表明,这中的综合型教学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钢琴作品的认识,更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四、让学生学会聆听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训练对于学生学习音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钢琴教学同样离不开聆听。所谓“聆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很死板地去听,而是精力高度集中地用心去听,要能够分辨自己弹琴的音色与音乐内容的要求是否符合。在以往的钢琴教学中,有些学生在练琴时虽然听到了自己弹奏的声音,但找不到毛病的根源,无法分辨声音的好坏。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多听一些名家的演奏,之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并大胆地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如此一来,学生学会了“用耳朵练琴”,自然也就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练琴效果的提升。

五、科学、合理地安排练琴时间

一直以来,练琴都是学生学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很多学生每天都在坚持练琴,而且练习时间并不短,却没有收获;很多学生在练琴中存在许多误区,没有认识到练琴的关键所在,只注重量的积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其实,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练琴缺乏一定的认识,没有合理、有效地安排练琴时间。这就要求广大钢琴教师必须根据每个学生一天中生理和心理的不同状况,帮助他们确定最佳的练琴时段,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钢琴演奏技能的提升,这对于钢琴教学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六、为学生提供表演实践的机会

其实,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教师还应多么为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如经常举办音乐晚会、钢琴比赛钢琴汇报演出等,或者让学生到一些健康的娱乐场所进行现场的钢琴表演,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表演机会,还会丰富学生的舞台经验,使学生在不断的表演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钢琴技能和舞台表演能力,从而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结语

总之,钢琴教学的有效方法还有很多,在实际的教学中,广大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结合教学大纲,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的研究,制定出符合学校、教师、学生实际的钢琴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国钢琴教学的整体目标,推动钢琴教学的发展。

钢琴教学论文8

高职院校近年来不仅在招生规模上日益扩大,在专业设置方面也不断更新。以往在研究生和本科阶段中设置的钢琴伴奏专业,目前已出现在高职教育中。20xx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是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一项基础指导性文件,其中文化艺术传媒大类中的表演艺术类中新增了“钢琴伴奏专业”。20xx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征求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一稿)〉意见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xx〕71号),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承担了制定20xx年《目录》中部分专业简介的工作任务,笔者有幸执笔其中的文化艺术大类中表演艺术类的钢琴伴奏专业简介,从而引发笔者对这一专业建设的思考。教育部的全国职业院校艺术职业技能大赛,20xx年首次进行了键盘器乐演奏大赛,其中就包含了“钢琴伴奏”这一赛项,这一重大举措,再一次引起了高职艺术院校对钢琴伴奏人才培养重要性的关注。这些动态都说明钢琴伴奏这门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钢琴伴奏从音乐表演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上升到一门独立的学科专业,已逐渐从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辐射到高职教育中,成为高职教育表演艺术类的一个发展趋势和方向。然而由于我国钢琴伴奏专业整体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高职院校对此专业还在摸索酝酿阶段,实际开展招生与教学实践的院校寥寥无几,对于高职艺术教育来说它是一个“新兴”专业,对其欠缺的部分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因此探索高职钢琴伴奏专业建设的模式与思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紧迫任务。

一、高职钢琴伴奏专业学科定位

钢琴伴奏是从钢琴演奏艺术中派生出来的一门合作性的表演艺术。它包括:声乐、器乐、舞蹈、艺术体操、朗诵等艺术门类的伴奏,同时也应用于指挥的训练中(由两架钢琴代替管弦乐队)。艺术指导,在国外通常称之为“Coach"或者“VocalCoach",一般是指“声乐艺术指导”,其内容职能有别于单纯的钢琴伴奏。我国经常把器乐伴奏和声乐伴奏统称为“钢琴艺术指导”,或者直接简称为“艺术指导”。“Coach"有别于钢琴伴奏“PianoAccompaniment"。钢琴伴奏是一个操作层面的术语,而钢琴艺术指导则更偏重于“指导的功能”。钢琴伴奏与艺术指导(或称音乐指导),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职业。钢琴伴奏是纯演奏职业,艺术指导则主要是教学职业。钢琴伴奏与钢琴艺术指导是两个内涵与外延都有所区别的称谓,一个优秀的钢琴艺术指导一定是一位好的钢琴伴奏,而一位钢琴伴奏却不一定能称得上是合格的钢琴艺术指导。从事钢琴艺术指导工作的人,不仅需要有全面的演奏能力、包括弹奏能力、视奏能力、移调弹奏能力,还需要有相当强的合作能力、语言能力以及良好的音乐修养和文化艺术修养。优秀的艺术指导不仅琴艺高超,而且还通晓伴奏对象的艺术特性,在艺术上(作品风格、音乐处理、表演心理等)可以给学生以指导,补充和完善主科教学。艺术指导有时也兼任音乐会伴奏,就像足球队的教练兼队员,有时也上场踢,但他的工作内容首先是教练。由此可见“艺术指导”是“钢琴伴奏”专业内涵的外延,艺术指导职业不仅需要高超的钢琴伴奏技能,更需要深厚的理论与文化修养它们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国内外“艺术指导”人才的培养任务大都放在研究生教育。进入21世纪,我国最先开设此专业的是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近年来武汉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在本科阶段也设立了此专业。随着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深入发展,20xx年起,教育部批准了高职开设钢琴伴奏专业,培养高技能型钢琴伴奏专业人才,为更高层次的“艺术指导”专业打下基础,储备人才,逐步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衔接的高等艺术教育的完整体系。

二、高职开设钢琴伴奏专业培养目标及可行性

钢琴伴奏专业旨在培养热爱钢琴伴奏职业,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基本素质,具有较系统的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知识,掌握钢琴演奏与钢琴伴奏的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好的音乐创造能力与审美能力,符合钢琴伴奏专业职业能力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开设钢琴伴奏专业可行性:

(一)生源充足,师资齐备。

改革开放以后的30多年间,中国社会音乐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钢琴一直是社会音乐教育中学习人数最多的,普及性最广、对中国人生活影响最大的一门乐器,因此具有非常充足的生源,我国艺术院校的钢琴专业在所有器乐专业中一直是学生人数最多的专业。钢琴伴奏不仅是钢琴专业学生所必修的课程,同时也是所有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辅修课程。在教学师资与教学条件方面,钢琴伴奏专业可以利用现有的钢琴师资与声乐师资共同开展教学,因此在一般高职院校在教学条件上都完全具备。

(二)适应市场需求,拓宽学生就业面。

钢琴是我国最普及,也是各社会音乐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门乐器,而社会音乐活动中应用最广的就应该是钢琴伴奏。社会各级艺术院团、群众文化艺术单位;各企、事业单位在组织各种文化音乐活动、合唱活动常用到钢琴伴奏,钢琴伴奏能力强的应聘者受到用人单位青睐;各中高档酒店、餐厅、酒吧、歌舞厅等文化娱乐场所对于具备即兴弹奏能力的钢琴演奏求职者非常欢迎,供不应求;社会音乐培训学校(机构)对钢琴即兴伴奏教师呈不断增长态势。因此,从社会需求方面来看,钢琴伴奏人才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他们不仅可以担任钢琴伴奏工作,同时也能胜任钢琴演奏与钢琴教学的工作,拓宽了钢琴专业学生的就业面。

(三)促进顶岗实习,缓解高职院校钢琴伴奏师资稀缺。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只有为数很少的几个艺术指导教师,然而要却承担数以百计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伴奏任务,所谓的艺术指导也只是尽量“满足”学生考试前批量的合伴奏。有的院系甚至完全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教师,完全由钢琴教师临考前临时充当。这种状况下大量超负荷的伴奏工作集中堆积在一起,能应付过去已实属不易,更谈何艺术指导?因此,开设钢琴伴奏专业,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伴奏技能,积累更多伴奏实践的经验,钢琴伴奏专业学生负责声乐、器乐学生的钢琴伴奏,不仅促进学生顶岗实习,同时也能缓解师资的稀缺,使“教、学、做”融为一体,钢琴伴奏专业学生毕业也可接续本科阶段的艺术指导专业。

三、钢琴伴奏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明确钢琴伴奏专业就业岗位

钢琴伴奏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社会各级艺术院团、群众文化艺术单位钢琴伴奏岗位;各中高档酒店、餐厅、酒吧、歌舞厅等文化娱乐场所的钢琴师或键盘手岗位;社会音乐培训学校(机构)钢琴即兴伴奏兼钢琴教师岗位;各企、事业单位文艺专干等岗位。

(二)钢琴伴奏职业能力要求

1.系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综合应用与分析钢琴伴奏作品的能力。

2.掌握钢琴演奏方法与演奏技巧,具有较强的钢琴演奏能力。

3.具有较强的'钢琴视奏能力。

4.具有较好的钢琴正谱伴奏能力(五线谱)。

5.具有较强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简谱)。

6.具有钢琴即兴伴奏所需的音乐创造力与审美能力。

7.具备较好的声乐艺术修养,具有钢琴艺术指导能力。

8.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与合作能力。

9.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及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三)基于钢琴伴奏职业能力要求的相关课程设置

钢琴伴奏专业课程设置分为理论教学课程群与实践教学课程群。

1.理论教学课程群可分为3个模块,

模块1: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与音乐术语;具备较强的音乐听觉能力、视唱与读谱能力;掌握较扎实的键盘和声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课程设置:乐理、视唱练耳、键盘和声。

模块2:具备较全面的音乐艺术文化修养,熟悉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掌握创作歌曲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能力。课程设置:中外音乐史与音乐欣赏、艺术概论、歌曲作法。

模块3:了解钢琴艺术发展史及名家名作;熟悉中外经典声乐、器乐钢琴伴奏,能对其音乐背景、风格、技术特征进行解析。课程设置:钢琴艺术发展史及作品赏析、钢琴伴奏精品赏析

2.实践教学课程群可分为4个模块。

模块1:具备正确的钢琴演奏方法与技巧,能演奏中高级程度的中外钢琴曲。并具备钢琴合奏能力。课程设置:钢琴演奏课、钢琴合奏课(四手联弹或双钢琴)。

模块2:具有较强的钢琴正谱伴奏能力。具有钢琴伴奏作品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具备较强的正谱视奏与自弹自唱能力。与声乐或器乐进行合作的伴奏能力。课程设置:正谱伴奏课。

模块3:具有较强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灵活掌握为简谱歌曲配弹伴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即兴为简谱歌曲进行钢琴伴奏,并与声乐较好的合作。掌握灵活的移调能力。掌握流行歌曲钢琴伴奏的风格与技能,具备自弹自唱能力。课程设置:简谱钢琴即兴伴奏课

模块4:钢琴艺术指导能力。具备一定的声乐艺术修养,掌握意大利语发音,能对歌唱者的语言、音乐作品处理等提供一定的指导。掌握基本声乐演唱技巧,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课程设置:声乐课、语言课(意大利语)。结语综上所述,由于钢琴伴奏专业在中国开设比较晚,学科的发展还不够系统与全面,高职艺术院校开设钢琴伴奏专业尚在酝酿起步阶段,在相关的教材建设、教师培训、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标准等专业建设方面还有许多艰巨的任务有待深入探索和实践。在学习和吸收国内外钢琴伴奏专业建设的有益经验前提下,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时间、研究与创新来进一步完善该学科在高职阶段的建设,使钢琴伴奏学科得到迅速的发展与壮大。

钢琴教学论文9

针对市场需求,高校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了钢琴这门必修课。由于学生毕业后主要是从事幼儿教学工作,课程的考核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钢琴的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即兴演奏即可。可是仍然有许多毕业生无法达到以上要求,高校也面临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困境。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钢琴基础差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纷纷扩大招生,但疯狂扩招的背后带来了生源的素质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或训练,有的甚至是零基础。这样的学生通常不认识乐谱,不知道演奏乐器,对乐理知识的敏感度和理解力也相对不足。即便有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钢琴基础,教师也很难平衡彼此之间的差异,进行特殊教学。因此,生源复杂、基础不一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很多高校都有这样的现象:因为缺乏有关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研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能套用其他专业的教学方法,或者借鉴音乐学院的教学方式。可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从大体上对钢琴教学进行指导。毕竟钢琴教学有自身的特点,不同于文科专业重在理论,也不像理科需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更没有音乐专业学院的高技能要求。所以,这样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来说是不适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

(三)课程:实践机会少

一般而言,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会从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开始讲述,等学生有了相应的理论可依,再循序渐进地进行实际的演奏技巧教学。可是,根据教学大纲安排的钢琴课程都比较少,有些学校一周只有两个课时。加上又没有足够的设备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后练习以弥补课堂的不足,这样下来,学生就更加难以熟练掌握演奏技巧了。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分析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钢琴基础参差不齐是在招生时不可避免的,因为他们都是通过高考考试的普通高中生,没有经过特殊的艺术培训。因此,这里所进行的有关改革分析,不涉及进校前学生的基础能力问题,主要是就招生之后的具体钢琴教学措施进行分析。

(一)明确教学目标

很长一段时间,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都陷入了“专业化”的误区,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专业型人才。这样的教学目标下,或许有一部分学生的钢琴技能可以和专业音乐学院的高材生媲美。可是,幼师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只掌握基础的钢琴演奏技巧,但是要能够进行即兴演奏,并且懂得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可移调的伴奏,以及简单的词曲创作。有了明确的定位,就能够有的放矢地开设钢琴课程,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技能培训。比如,课堂上随机弹唱幼儿歌曲,适当地进行移调伴奏或简单编创方面的训练。

(二)丰富教学形式

很大一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没有音乐基础,识谱和演奏能力也不强。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钢琴水平,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必须从整体出发,重视基础教学,同时兼顾个人差异,施以针对性教学。首先,教师要灵活地进行理论指导和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将其分为若干个小组,对基础较弱的小组进行集中指导和训练,并进行分阶段的理论和技能考核。其次,严格规范学生的演奏方法。幼师的服务对象是幼儿,所以为了给幼儿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在坐姿、指法等方面符合规范。再次,加强个人能力培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其进行即兴演奏或自由改编等训练,使其在幼儿园的音乐课堂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三)增加实践机会

任何理论知识的普及都是为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为了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成为合格的幼师,高校必须增加实践的机会。这主要包括课堂中创新教学和课堂外的各种实践形式。课堂中的教学无疑是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演奏训练,相比之下,课堂外的实践形式就更为多样。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幼儿园进行实习或试讲,通过和幼儿面对面地接触,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总结出教学工作应当注意的各种事项,避免今后工作中出现同样的问题。要注意的是,实践场地也可以是除了幼儿园的任何公共场合,只要教师可以提供或创造相应的条件,给予他们学习观摩、当众演出的机会,相信实践得来的结论远比黑板上的文字总结要深刻得多。而如果不能提供给学生校外实践演出的机会,至少学校应该完善钢琴课程有关的.教学设备,使学生能够自行在课后进行实践练习。

(四)用心挑选教材

教材是否科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尤其是对于钢琴教学来说,没有结构合理、构思巧妙的教材作为依托,教师很难成为学生在课堂中关注的焦点。因此,高校应当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选择那些实用性、趣味性强的钢琴教材。实用性主要是要根据学生基础差的特点,尽量多补充基础性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钢琴结构、演奏旋律和调式等方面的内容。趣味性是通过对多元化的音乐文化的普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活跃度,也有利于摆脱传统教程中的固定化模式,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结语

为了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培养幼儿的身心素质,我国对幼师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和高要求,高校必须进一步抓好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并对钢琴教学改革进行长期的探索:不断发现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

钢琴教学论文10

1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1钢琴伴奏有利于学生的对节奏感的把握

节奏感是舞者必须把握的舞蹈技巧,如果把握不了节奏感,那么舞者就失去了舞蹈的生命力。伴奏音乐的渐变,如强弱变换、快慢变换都能够辅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舞蹈动作。钢琴伴奏可以让学生在舞蹈训练中感受到音乐所包含的强烈的节奏感,从而有利于引导学生跟着节拍施展动作,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旋律感的把握能力。比如,当训练小踢腿这一动作时,可以选择舒伯特的《音乐瞬间》,利用钢琴伴奏的旋律性特点,从而增强学生对节奏的把握能力。

1.2钢琴伴奏十学生舞蹈动作更加规范,让舞蹈在音乐中升华

舞蹈和音乐同为艺术,相生相依,不可分割。音乐有诸多特点,但其中最为独特的是其对情绪的调动能力、渲染能力,能够很容易打动舞者,使之产生共鸣,才能让舞者更加深入地融入其中。音乐赋予了舞者无限的灵感,提升舞者的创作、创造能力,增加丰富的情感,使作品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对于优秀的舞者来讲,对音乐美感的把握尤其重要,对音乐的把握同样意味着对舞蹈的把握,把握了音乐的情绪点,在音乐中寻找美感,发现其情感特点,再将其运用到舞蹈之中,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给予舞蹈以新的生命力,再将之反馈到音乐之中,表达舞者的所思、所想。

1.3钢琴伴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

通常,钢琴伴奏音乐都是通过自身明显的情感色彩去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很自然地融入老师期望其达到的情感基调,再以此为基点,营造一种特定的音乐意境,然后用舞蹈将此表现出来。这就是用体态、肢体语言把情绪、情调、感情氛围具体化、形象化的过程,从而实现以舞表情、以情现舞、乐舞相生。肢体表达虽然是舞蹈艺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表现方法。情感因素必不可少,舞蹈表演并不能脱离情绪表达而独立存在,因此舞蹈不能离开音乐,必须与之相辅相成,互相依赖。音乐因其特有的特点,通过旋律、节奏及和声三要素,展现出其情感内涵,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舞蹈借助音乐的情感基调,把这种情绪氛围、情感展现通过人的肢体、形体表达出来,把这种情绪感触表达的淋漓尽致,把抽象化、虚态化的情感具体化、实像化。

1.4巧妙实现音乐与舞蹈的完美融合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钢琴伴奏是舞蹈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钢琴伴奏,能够让不同的学生统一节拍、节奏和旋律,因而方便舞蹈教学任务的完成。也能够通过钢琴伴奏音乐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其深受感染,创造良好的创作氛围,激发创作灵感,创作出更多的带有情感色彩的舞蹈作品。与此同时,富有情感的舞蹈作品的诞生,能够通过舞蹈作品的抑扬顿挫来表达钢琴伴奏所想要传递的内涵和情绪表达。学生们能够更加巧妙地实现舞蹈与音乐的完美融合,使得音乐与舞蹈相统一。

2钢琴伴奏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应用的要点

2.1恰当发挥钢琴伴奏作用,展现音乐艺术魅力

尽管钢琴伴奏在舞蹈教学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同样地,也应该恰当地发挥其作用,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既不能为音乐而奏也不能为舞蹈而奏。钢琴伴奏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如果只是为音乐而奏,则只是从考虑了音乐的演奏方式,只是单纯追求音乐演奏方式的多样性;为舞蹈而奏,则是过分地依附于舞蹈,只是从节拍、节奏和旋律上迎合舞蹈,只是为了方便舞者训练,丢掉了伴奏音乐的艺术魅力。所以,钢琴伴奏者不仅仅只是研究钢琴伴奏本身的曲调、旋律、情感表达,或者单单研究舞者的舞蹈动作,而是应该两者结合起来,为舞者提供绝佳的伴奏音乐。

2.2完美配合舞蹈,默契教学

恰当的伴奏是指能够用来辅助学生把握舞蹈动作、纠正舞蹈动作的伴奏旋律。所以伴奏的恰当与否直接决定了音乐与舞蹈动作的配合默契,决定了舞蹈动作与伴奏的契合程度,对高校的舞蹈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舞蹈动作不尽相同,因此也需要不同旋律、不同内涵、不同节奏的伴奏与之配合,优秀的.伴奏师应该对舞蹈动作有准确的把握,用最恰当的伴奏、最合适的音乐配合舞蹈表演。

2.3把握伴奏内涵,增添舞蹈色彩

钢琴伴奏教师弹奏的每一个音符和乐章,都应该有其自身想表达的情感、内涵,不断发掘其内在表达,而不是机械的重复练习,为了练习而练习,而忽视更深层次的追求。对乐曲的曲式、和声、调式的感知和把握,准确把握每一个音调、每一乐章,才能更好地演凑各种类型的伴奏曲调。不论是欢快活泼或是坚定有力、娓娓道来,都能够得到其最准确的演奏和表达,才能够与舞蹈教师配合默契,为舞蹈动作增添色彩。

2.4完美配合舞蹈教学工作,以乐促教

钢琴伴奏既是舞蹈教学的辅助工具,就应当积极配合舞蹈教学工作,竭尽所能帮助学生学习舞蹈动作的技巧和表演。因此,钢琴伴奏老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伴奏水平,积极响应舞蹈教师,与之配合,能够做到随时随地弹奏出舞蹈教师需要的旋律、节奏、章节或曲调来,帮助学生提高某一方面的欠缺,即拥有较高的即兴演奏水平。所以配合工作至关重要,钢琴伴奏教师需要把握与舞蹈教师的配合工作。

3结语

舞蹈艺术作为表演艺术里面的重要分支,对表演者有着较高的水平要求,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钢琴伴奏的辅助,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艺术的内涵和意义。钢琴伴奏对舞蹈教学的意义不言而喻,钢琴伴奏直接影响这舞蹈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且能够使得舞蹈表演艺术更加全面,给予学生更完美的视、听感觉。钢琴伴奏是舞蹈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是舞蹈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恰当地钢琴伴奏将有利于其价值的充分发挥,提升舞蹈教学的教学质量。

钢琴教学论文11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基本功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师范院校的学生的钢琴基本功较为薄弱,甚至有些学生一点钢琴功底都没有,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钢琴弹奏能力,在示范教学中就一定要注意钢琴基本功的教学,这样才能为以后的钢琴技能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想让学生掌握钢琴基本功,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钢琴的构造以及钢琴演奏的基本原理。钢琴演奏的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的坐姿、合适的手型、手指的支撑以及在键盘上跑动的技巧。正确的坐姿指的是坐姿要端正,还要注意把握身体的重心尽量在两脚与琴凳之间,这样才能在弹奏时保持平衡,让身体和钢琴如融合在一起一般,收放自如。另外,手型也是弹钢琴的关键,正确的手型能够让弹奏者的手灵活的穿梭在钢琴键盘之间,让演奏更加流畅,否则手掌会十分僵硬,不能完美的演奏。在正式教授学生钢琴演奏之前,要让学生熟悉钢琴的发音,体会钢琴发出的优美音色,其次,让学生熟悉钢琴演奏的基本姿势,协调钢琴演奏时左右手以及身体的配合。学生要充分利用手臂的自然重量,同时手指尖的重量和高度也是钢琴演奏的关键。练习钢琴的基本功,首先要练习“跳音”,其次才是“连音”、“半连音”、“颗粒性”的弹奏方法,这样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钢琴演奏才能让学生不会有抵触心理,对学习钢琴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经过多次的练习,学生会慢慢地掌握掌关节的灵活运动以及手指肌肉的收放自如,弹奏起来才会更加流畅,为以后的深造奠定良好的钢琴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以及感情投入

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要注意因材施教,通常听到有人说弹钢琴是需要天赋的,这句话不完全对,但是也不是不对,应该说不同条件的'人要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因此,作为钢琴指导教师就要注意区分不同条件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让学生学习钢琴更有效率,开发学生的潜能。比如说有些学生的力量较差,教师就应该让这些同学注重训练重力自然的运用。再如,有些同学的右手弹奏自如但左手却略显青涩,这时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注重加强左手的训练。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的乐感不强,对于这部分学生,除了让他们平常多锻炼乐感之外,还可以让他们弹奏根据通俗歌曲改编的、带有伴奏的通俗钢琴作品。因材施教就是让这些学习钢琴能力稍差的学生更有自信。教师要教给学生适合他们自身条件的音乐作品,这样资质较差的学生就不会因为比其他同学的演奏能力差而自卑,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最终达到较好的演奏水平。此外,作为师范院校,钢琴教学并不像专业钢琴演奏教学那样严格,所以,对于一些技术类型重复的、超高难度的钢琴音乐作品就可以恰当的舍弃,从而专心去练习必学作品,提高钢琴练习的质量。培养学生演奏时的感情投入,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钢琴的热爱,正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带着十足的兴趣去练习弹琴,琴声也会透露着欣悦之感,如果学生带着厌烦的心情去练琴,琴声也会变得机械无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的课堂氛围是十分重要的,要让学生积极的去演奏。培养学生的感情投入就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进行情感教育要由浅入深。首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一些钢琴教材和课外书籍初步接受钢琴所需要的情感因素。其次,让学生去听并认真感受一些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体验钢琴演奏过程中优美的旋律、动人的节奏、优美的音色、感人的意境。在初级阶段,要让学生将体会到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经过几次的训练之后,再让学生带着自己体会到的情感去演奏,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一定要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作品去演奏,教师要对学生的演奏加以评价,给学生一个称赞,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三、提高学生的钢琴教学能力

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不仅要传授钢琴技能,还要告诉学生如何将自己学到的钢琴技能传授出去,这才是师范院校钢琴教学的最终目的。提高学生的钢琴教学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要想进行钢琴教学,首先自身要对钢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想作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学会找出问题,因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者,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围绕这一个问题展开的,如果一名钢琴教师没有自己的思考,找不到有关钢琴教学的问题,教学过程要如何进行呢?其次,师范钢琴教学要注重课堂实践。进行钢琴课堂实践不仅可以巩固学生自身学到的钢琴技能,还能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准确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师范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本身就是给学生的一个教学师范,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钢琴教学论文12

摘要:目前高校钢琴教学实践中,学校和教师对和声理论教学重视不够,教学模式没有及时更新,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趣,教学目标不能及时完成。和声理论是钢琴教育中的基础知识理论,注重和声学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打好钢琴学习的理论基础。本文从高校钢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对和声学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灵活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和声理论;高校;钢琴教学

高校钢琴教育过程中,做好和声学的理论教学,对学生掌握和声学理论,运用和声学基础知识分析和学习乐曲,进而更好更快地掌握钢琴学习方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钢琴教学要重视和声学的作用,做好和声学教学,为学生的钢琴学习打好基础。

一、现阶段和声学教学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目前,受到来自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的限制,和声教学的课堂效果十分有限,导致学生无法将和声理论充分运用与钢琴学习,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

高校钢琴教育中的和声学教学,以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形式居多。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容易对课堂授课产生抵触,学习积极性很低,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给教学目标的完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对学生开展钢琴课程的学习也产生了很大阻力。

(二)缺乏充足的教学设备及资源

目前,仍有不少高校在钢琴理论课程教学中使用黑板板书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而课堂传授知识的时间,也被板书大大占用,学习效率非常低。在和声学教学过程中,同样可以引入多媒体设备,加以先进的教学软件辅助教学,这样就使得原本枯燥的理论教学能够结合大量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改革固有教学方法,增强钢琴教学的趣味性

钢琴教学中,教师应当舍弃“一人堂”的授课方式,在教学中注重互动性,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互动,丰富学生对和声理论的体会。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取典型曲谱进行播放,并就曲谱中的和声部分,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对乐曲的理解富有个人色彩,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对曲谱中的和声进行改编创作,并对学生的改编过程提出建议,根据学生的分享和总结情况,调整后续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主动在实际应用中把握和声理论,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面对曲谱独立思考、分析、创造的能力。又如,学习一些名家作品时,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搜集自己欣赏的名家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根据学生分享的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从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一点入手,帮助学生了解名家生平、曲风特色,体会典型歌曲的风格特点。在充分了解这些知识后,再播放名家代表作品,让学生结合个人经历,解读歌曲韵味。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教师在此时可以引入和声理论,对歌曲的结构、表达的感情进行分析。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做到活学活用,钢琴教学的效率也得到提高。

(二)加强学生对钢琴演奏中的和声分析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为主,通过小组交流等方法加强学生对钢琴演奏中的和声分析的能力,掌握音乐作品情感。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伴奏习惯在钢琴教学中,学生习惯一种旋律后,对于无旋律伴奏容易出现音型把握不准的情况,学生很容易因此产生厌烦心理和疲倦感。这就要求学生从基础曲调练起,由易至难,逐渐养成良好的伴奏习惯。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养成伴奏上“卡小节”地意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练习简单的曲调伴奏,让学生对伴奏有一个直观的心理感受,之后再练习复杂的曲调伴奏,逐渐养成良好的伴奏习惯。2.加强对常见钢琴作品的赏析目前,高校的和声理论教学主要侧重于对和声进行严谨的理论分析,这就将乐曲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同理论分析相剥离。在和声理论教学中,典型曲谱是如何通过和声来突显作品的.风格情感的,应当是教学的重点。例如肖邦晚期所创造的作品,往往通过饱满、丰富的和声运用,来凸显其浪漫主义情怀。钢琴教师在和声理论的教学中,可以使用一些典型谱例给学生进行演奏,并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和声构成和曲式结构。这样的和声理论教学能够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也能加强学生对和声的接受和认可。只有学生对歌曲的整体布局有了解,才能将钢琴伴奏表现得更加细腻,达到烘托情感的最终目的。3.注重对和弦及变和弦的正确运用首先,和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正确运用正三和弦。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认为正三和弦只是为儿歌做伴奏,对正三和弦的学习非常不重视。实际上,不仅仅实在儿歌中,通过对曲谱中正三和弦的分析,能够将作品结构明确地划分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练习曲谱。练习过程中,学生对正三和弦的扎实掌握,非常有助于其增进对和声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正三和弦在典型谱例中的应用,训练学生在编配和弦时,清晰分辨旋律中的主要音,并选择与主要音相一致的和弦。其次,和声学习中,还要注重变和弦的应用。“变和弦”中的“变”,并不是一种本质性的改变,而是指由于某个变音的出现,原和弦中的音程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和弦的功能和调性并未因此改变。变和弦与正三和弦不同,它的尖锐性和紧张性,赋予了钢琴作品独特的魅力。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会典型乐曲中的变和弦的独特作用,教给学生在钢琴演奏中使用变和弦的特殊技法,增强学生对名作名曲赏析能力,帮助学生学好钢琴演奏。

三、和声理论在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活用和声理论做好即兴伴奏编配

活用和声理论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是钢琴伴奏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迅速掌握一段旋律的风格和情感,并为之选择合适的和弦,达到凸显乐曲风格,抒发情感的目的。和声选择时,应当要注意符合作品风格,并有目的地发挥和声作用。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风格、表达情感有一个方向上的把握,这样可以避免和声选择与作品风格差异太大。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对乐曲的调性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并选择合适的和声处理方式。比如具有民族调性的作品,应当选择民族大小调来处理和声。最后,结合和声的功能,对和声声区做好安排,完成即兴伴奏编配。通过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结合作品风格、结构进行和声编配,对于学生即兴伴奏更加流畅、完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和声织体增强演奏效果

和声织体是指和声当中存在的运动型态、结构形式等。和声织体通常在钢琴演奏中旋律不足以充分表达情感情绪时使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围绕和声织体具有样式丰富、服从整体两大特点进行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和声织体运用的多样性,感受到不同类型的和声织体如何渲染作品情感,烘托抒情氛围。同时,还要关注到和声织体服从整体的特点,在作品的不同阶段,根据音乐情感的不同,应当对和声织体做出调整,由此取得个性化的即兴演奏效果,增强钢琴演奏的感染力。

四、结语

当前,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和声理论教学还存在着教学手段较单一、缺乏充足教学资源等问题。和声理论对于学生的钢琴学习有着重要作用,为了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和声学,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在教给学生和声理论的同时,选用经典谱例辅助讲解,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和声分析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在即兴伴奏编配、和声织体运用等方面的教学工作上多下功夫,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即兴伴奏精髓,提升钢琴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段博洋.和声学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J].留学生,20xx,3X.

[2]余倩雯.“鱼与熊掌皆要兼得”—论和声与钢琴学习的相互作用[J].戏剧之家,20xx,11:65-66.

[3]周玉娥,徐晴岚.应用型培养模式下高师和声教学改革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20xx,35:46-47.

[4]陈美含.论钢琴即兴伴奏在和声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xx,11:183-184.

[5]金学洙,朴京哲.和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理论与应用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xx,10:166.

[6]周颖.对高师和声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xx,27(7):111-113.

钢琴教学论文13

摘要:随着钢琴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在高校的钢琴教学开展中,分层教学的效果越来越显著,也更加符合钢琴教育的发展需求,有利于高等钢琴教育的良好发展。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主要就高校钢琴分层教学的创新性开展进行分析,就其良好开展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以提升高校钢琴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分层教学;钢琴;创新性;开展

随着艺术教育的发展,高校钢琴教育逐渐的普及,教学现状也发生了诸多的改变,但是伴随而生的是钢琴教学也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高校扩招,专业门槛降低,使得钢琴专业生源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导致学生钢琴水平参差不齐,使教学的难度更加突出。再如,传统的钢琴教学大多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面对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状况,这种教学模式的沿用影响了教学效率等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对于高校钢琴教学来说,相比于传统的钢琴教学方式,分层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在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存在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能够全面的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符合高等教育钢琴人才的培养要求。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重视分层教学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是高校钢琴教学推行分层教学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教师和学生充分地认识到钢琴分层教学对于高校钢琴教学的意义,才能够促进钢琴分层教学的.有效发展。然而,在实际的钢琴教学开展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依旧习惯于原有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对于钢琴分层教学的理解不深刻,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这也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钢琴的兴趣,不重视课堂的实践性,难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钢琴分层教学中来。对于教师来说,开展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方式,忽视了钢琴分层教学对于专业人才培养和塑造的意义和价值。学生作为钢琴课堂教学的主体,首先要意识到学校开展钢琴分层教学对于自身的重要性,端正钢琴学习的态度,重视钢琴专业技能的练习,充分配合教师所进行的钢琴分层教学的开展,形成与教师的良性互动。同时,作为教学主导者,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接受先进的教学思想,进行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接受并且尝试开展分层教学,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于钢琴分层教学的认识,进而促进高校分层教学的良好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模式

现如今大部分高校依旧采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显然这种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当下的教育现状,所以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必然的选择。虽然高等教育普及使得不少高校的生源状况发生了改变,但是很多高校在教学上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一方面,这种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学生能力水平存在差异的状况,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统一授课的模式下,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跟不上学习进度等原因,极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开始抵触学习,而另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则会因为课堂知识较为简单缺乏挑战性等原因丧失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统一授课的模式只能满足学生的普遍学习需求,无法照顾到学生在个性、兴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利于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发展。创新钢琴教学方法,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授课。因此,教师应对在校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发现学生在知识、能力水平、兴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小组的特点进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差异;另一方面,在开展钢琴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必须做到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丰富教学活动,增加课堂教学的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可见,创新钢琴教学方法,开展分层教学是高校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有利于高校钢琴教学的进步。

三、完善管理制度,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虽然很多高校在钢琴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着创新,但是却很少重视到教学管理体制的改进。所以,高校在开展钢琴分层教学创新时,往往会受到来自教学管理体制与教学评价体系的束缚。众所周知,教学管理体制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约束着钢琴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日常练习。而就教学评价体系来说,不少高校倾向于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极易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它与钢琴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不匹配,影响了高校钢琴分层教学的开展。事实上,教学管理制度是高校顺利进行钢琴教学的保障,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利于钢琴教学方式的创新。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首先要做到一切钢琴教学开展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尊重钢琴教学规律,构建适合分层教学的管理体制,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创新评价体系要做到丰富教学评价方式:在开展钢琴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为其安排多种多样的学习任务,然后根据学生对于这些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针对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更加严格,突出对于学生在能力运用等方面的要求,而对于能力水平较差的学生,则可以采取激励式的教学评价方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四、结语

总的来说,钢琴分层教学是高校进行教学创新的有益尝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层教学能够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虽然,现今的钢琴分层教学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良好的解决,最终实现高校钢琴分层教学对于个性化钢琴人才的培养目标。

钢琴教学论文14

内容摘要:本文就成人教育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进行了探究。分析了其钢琴课堂教学及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认为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注重实效,并以科学得体的教学方法,合理适当地选用教材,勇于探索,逐步形成一套适合成人教育钢琴教学的全新教学模式,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成人教育 音乐专业 钢琴教学 研究

成人教育学院音乐专业钢琴课堂教学的主要对象大多为在职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及艺术文化系统的骨干。他们既不同于高等艺术院校钢琴专业的本(专)科生,又有别于社会上业余学习钢琴的成人音乐爱好者及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在钢琴学习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及优劣势。那么,成人教育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有何特色?如何使这类学生学好钢琴?根据我几年来关于成教生钢琴教学的经验及研究,逐步探索出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想就此问题提出一些个人浅见。

一、了解教育对象,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成教学院音乐专业学习钢琴的学生,他们大多接受过中等师范音乐教育,酷爱音乐和钢琴艺术,但总体来说钢琴水平不是太高。同时,由于其生理、心理、知识、阅历、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使他们的钢琴学习既有优势又存在不利因素。优势表现为:1。从年龄上看,他们都是成年人,在理解力、观察力及自我控制力方面较儿童有明显的优势,且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毅力较强。2。学习过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基础。3。他们大多工作过,阅历丰富,常有针对性地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对知识的渴求欲强。但是,对于成年人学习钢琴来说,也有许多不利因素:1。从生理和心理上看,成年人骨骼已基本定型,手指的灵活灵敏度较差,此外,记忆力开始减退,甚至年龄偏大者反应较慢。2。大部分同学在演奏中总有种种毛病,且因错误形成时间过久,比较顽固,不易改正。

了解掌握了成教生钢琴学习的现状特点及优劣势,就应在教学中针对其学习的特殊性,充分发挥其优势,做到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加强主要技术训练的基础上注重音乐表现

在成人教育学院学习钢琴的学生,无论程度深浅,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基本功或音乐表现方面的问题,总体来说演奏不够规范,缺少音乐感染力。这与他们大多学琴较晚、教师教学不够规范及为了应付考学突击拔高等原因有关。很多同学基本练习和练习曲接触得很少,演奏时只是单纯的“照本宣科”,毫无音乐表现可言,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此,有人认为成教生无需强调基本练习、练习曲的训练,那会耽误他们的时间。但几年教学实践证明,基本功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是音乐的基础、手段和工具,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就不可能高质量地完成一部作品,音乐表现就更无从谈起。但成人基本技术的训练又有其自身的特点:1。要侧重最根本、最基本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如五指的抬动、穿指、音阶、琶音、腕臂的放松等。2。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弱点有目的地选择练习曲,针对某一技术难点进行训练解决。3。因成人的生理特点,较之儿童可较早地开始踏板的运用、和弦及八度技术的'练习等。

在加强基本功训练的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对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要告诉他们钢琴演奏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表现音乐,展示音乐的魅力,要将技术与音乐感觉结合起来,完美地将作品音乐风格表现出来。

三、合理选择教材,因人而异、按需施教、注重实效

由于文中前面所提到的成教生学习钢琴的现状特点及其学习的特殊性,决定了对他们的教学不能如儿童一样完全循序渐进,一本书、一本书地进行,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地制订学习计划,合理选择教材,做到按需施教、注重实效。例如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八度技术不好,就可多练一些训练八度技术的练习曲或乐曲,如《莫什科夫斯基练习曲NO。9》、门德尔松的《猎歌》等。有的学生手指的灵活性不够,就可多弹一些音阶跑动类的练习曲。有的学生乐感较差,演奏缺乏音乐感染力,可多布置一些有深刻寓意的标题音乐,帮助他们分析、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启发他们的音乐想象力,挖掘其潜在的音乐感觉。总之,要根据学生的弱点进行合理的教材选择,不可千篇一律。同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即突出实用性,重视个别性。

另外,在教学中还可采取精弹与泛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布置完成的作品要有“精弹”和“泛弹”之分。精弹的作品要求学生从技术和音乐风格两方面仔细掌握、熟练演奏,甚至背奏。而泛弹类作品要求可相对放宽,只要求学生浏览、了解,去欣赏、分析作品。如此做来,既节省了时间,保证了进度,又能使学生较为扎实地掌握所学内容,避免了一味地跳进所造成的疏漏。

四、注重对学生音乐知识的传授及音乐素质、修养的培养

在成人钢琴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音乐知识的传授和音乐素质、修养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它既可以发挥成人理解力强、理性思维强、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优势,促进其演奏水平的提高,又在其日后的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谓一举两得,不容忽视。但这并不是要求教师拿出专门的钢琴课时去给学生补习和声、曲式、中外音乐史等课程,而是应把这些知识融入在平日的钢琴教学中,应在钢琴课中就学生演奏的具体作品讲解相关的音乐术语、乐理、和声、曲式、作曲家风格特点、作品所处音乐时期的音乐特征、体裁风格等知识。使理论与实践同步、与实践结合,做到以知识(理论)引导行动(演奏),而行动(演奏)又以知识(理论)为依据。这样有助于学生从理论角度更深层面上去理解所演奏的作品,进而有助于演奏水平的提高。

另外,教学理念绝不能局限在就钢琴论钢琴,就音乐论音乐的狭小范围内,还应和美术、文学、舞蹈、戏剧、建筑、哲学等学科相结合,做到各学科门类间的融会贯通。要鼓励学生多听、多看,学生通过这些启发欣赏、触类旁通,自然就会提高对所演奏作品的理解及审美鉴赏能力。这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同时也达到了培养其音乐素质、修养的目的。

五、突出实用性,注重对成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成教学院音乐专业的同学,他们学习钢琴一般是由于工作教学或艺术实践的迫切需要,在工作教学实践中他们深刻体会到了键盘乐器的重要性。尤其是音乐作品分析鉴赏、视奏、伴奏、钢琴教学等能力在工作中非常实用及重要,是衡量他们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并且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钢琴演奏员,而是具备高素质能力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及基层艺术文化系统工作者。因此,在对成教生的钢琴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注重对学生钢琴演奏技能的教授,而更应突出实用性,重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应把音乐作品分析鉴赏、视奏、伴奏(尤其是歌曲即兴伴奏)、钢琴教学法等融入在平日的钢琴教学中,二者结合相信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其今后的音乐教育及艺术实践工作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六、与“成人教育”相结合,采用科学适当的教学方法

对成人教育学生的钢琴教学,既不能完全等同于高等艺术院校钢琴专业的本专科生,又有别于社会上业余学琴的成人音乐爱好者,更不同于儿童的钢琴教学。对这类学生的教学应结合其自身的特点优势,抓住“成人教育”的特点,采用科学适当的教学方法,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采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运用合理适当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应发挥成人学生理解力、主动性强的优势,采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则,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语言的选择上,要根据成人自尊心和自卑心理强的特点,注重“情感教学、循循善诱”,要在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和蔼示人、耐心施教,将情感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2。为每个学生制订教学计划,并可适当采用“课题式”的教学方法。为了避免教学的随意性、跳跃性和盲目拔高及更好地因材施教,教师在授课前应为每个学生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做到心中有数,灵活掌握。此外,根据成人学生有一定音乐理论基础的优势,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适当采用“课题式”的教学方法,即每堂课分专题概括地讲授。如:某类技术的训练、节奏训练、踏板的运用、乐曲的体裁风格等,分课题进行教学。

3。采取“个别课”与“小组公开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在坚持“一对一”个别课的授课方式基础上,适当采取“小组公开课”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既解决了钢琴教学中“个性”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共性”的问题,是一种非常科学适用的教学方法。

4。经常组织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锻炼机会,既可以使同学间互相观摩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又可以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综上所述,与高等艺术院校钢琴主科专业教育及儿童,成人音乐爱好者普及性教育相比较,成人教育钢琴教学有其特殊性。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注重实效,一切从实际出发。只要教学方法得体,教材选用适当,勇于探索,逐步形成一套适合成人教育钢琴教学的全新教学模式,相信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国翥、高晓光、吴琼。 钢琴艺术博览[M]。 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7。

[2]赵晓生。 钢琴演奏之道[M]。 北京:世界图文出版社,1999。

[3]赵露。 成人教育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xx,22(1)102—103。

钢琴教学论文15

一、我国钢琴教学体制的发展与现状

  1、我国钢琴教学的发展。

在新的教学大纲中,突出了中国乐曲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拓宽了学生学习乐曲的范围。在教学制度方面,采取了学生与教师的双向选择制,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选择,这对提高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更加强了钢琴教学的实践与交流,积极开展国际间的钢琴艺术交流,引进国外有益的教学经验与先进的音乐教学资料。学生之间加强艺术技能的交流与比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2、我国钢琴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①钢琴专业学生培养渠道的狭隘性。

我国大多数钢琴专业人才的培养采用的是从附小到附中再到音乐学院本科院校的一条音乐人才培养的道路模式,这就限制了音乐人才的选拔渠道,固然此类办学方式对于那些在音乐方面具有天赋的儿童十分有效,然而,在普高中有很多后天培养起来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却没有合适的教学选拔制度来延伸他们音乐方面的才能,以致其被埋没在传统的教学制度之中。很多音乐方面有成就的人才也并非一定就是在儿童时期开始定向地选取以及培养。因此,应该放开眼界,从多渠道、多方式来选拔人才,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有很多具有自身优势,也会成为学习钢琴专业的优秀人才。

②文化课知识传授的忽略。

这是钢琴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钢琴专业的学生钢琴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忽略必要文化课程的.学习与跟进。一个优秀的人才必须具备全面的文化知识,并有自己突出的技能,才能全面地发展,钢琴知识与社会知识密不可分,艺术源于生活,来自生活,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忽略文化课的学习而一味盲目地追求钢琴演奏技艺的提升一级属于舍本逐末,这十分限制学生此后的艺术创作。

二、钢琴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1、改变传统的钢琴教学观念。

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注重钢琴知识的传授,注重要求以及培养的是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这种教学模式固然对培养学生的钢琴基础技能有重要的作用,对处于启蒙阶段的学生是适合的。然而长久下去,教师的教学内容一味地局限在传授教材上的知识,学生一直被动地模仿教师的教学内容,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钢琴演奏工匠,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离开教材上的知识进行独自创作的时候便感到力不从心。传统的教学模式很明显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严重抑制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要注重学生的本体位置,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个体思维,以教材的知识内容为启发知识点,触类旁通地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各自的音乐创作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的乐感,钢琴是通过音响来描绘、演绎不同的思想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钢琴曲目中表达的深层感情,体会其中的富有饱满、深情、细致入微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提取能力并化为己用。辨别音乐的不同表达方式,分辨音乐的好坏与美丑,能从不同的演奏家作品中分析出其表达思想感情采用的不同的演奏方式,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和审美能力。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在欣赏分析音乐中产生的共鸣与感受,使学生在与教师的共同探讨和交流之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在钢琴教学之中,尊重和引导每个学生在音乐理解和创作表现上的独创性,保护和完善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各自的演奏风格。不能根据自己的偏好的理解来随便否定学生,而是要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弥补学生理解和创作上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音乐天赋和艺术个性,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和演奏风格。

3、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和个人实际情况采用因人施教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细致观察每个学生所具有的长处和不足,在技术和艺术两个层面积极地辅导和指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提高步骤。根据教学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适用于数量较多而且钢琴程度较低的学生的解决办法。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完善教学方式,更直观地传授知识,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直观分析知识的能力。

三、钢琴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1、师生互动的目的。

第一、师生互动有利于克服学生学习时存在的胆怯或者自卑心理。师生之间融洽地交流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了解,打破师生之间在沟通上的障碍,这样在学习中学生才能放开自己的思维,而不是在一种压抑和拘束的环境之下学习。第二,师生互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师生之间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内容之上,积极地开动自己的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思想变得活跃。这对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2、创新思维与师生互动的具体方式。

①师生之间相助尊重。教师与学生应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能唤起学生的思维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拘束和压抑的教学环境只能扼杀学生的发言权和思维能力。

②教师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由于每个学生先天天赋的不同以及教育环境的差异,所以每个学生掌握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各有差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不同的学生个性因材施教。

③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交流、探讨知识。教师应该放低自己的身位,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指导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一起进步、一起学习,这更能放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钢琴教学中创新思维与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①师生互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是一种积极的教学手段,在钢琴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位置,使得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发挥,可以很好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自我思考意识。

②师生互动给教师带来新的教学模式。钢琴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创新了教学手段,使钢琴理论教学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社会实践,有助于教学活动走向艺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引发出更多的艺术形式和活动。

③师生互动是钢琴创新思维教学的必要手段。钢琴教学中创新思维和师生互动是十分必要的。对钢琴教学的整体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推动整个钢琴教学活动的发展。

总之,在钢琴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整体能力。使学生在钢琴技能和文化知识以及社会知识等方面受到全面的教育。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师生互动关系的建立使钢琴教育不再只是传统的知识上的灌输,更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和沟通,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互相启迪、共同学习和进步,更注重教师和学生身心的共同教育和培养。作为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丰富自己,大胆创新,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优越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为社会输出更多拥有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