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品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品,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品1
一、学情分析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查阅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史,明确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了水分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但都忽略了自然界的其他环境因素如阳光、空气对植物生活的影响。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收集光合作用发现史的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了什么?忽略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绿色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和能量是从何而来的?阳光、空气等环境因素是否与柳树重量的增加有关?
实验材料最好是天竺葵,植物,教师可在实验前1~2天组织学生分组选择不同的材料,对植物进行暗处理1昼夜,并启发学生对这一步骤的目的进行思考。注意实验材料的处理一定要在正常生长的状态下,否则实验效果不理想。
“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步骤可分为5步:①暗处理;②叶片部分遮光后光照3~4 h;③酒精脱色;④清水冲洗、滴加碘液;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当进行叶片部分遮光后光照3~4 h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对一片完整的叶部分遮光?让学生明白,遮光与不遮光是这个实验中惟一的变量,是导致不同的实验结果的原因,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酒精脱色时,教师要告诉学生,用酒精脱色是因为叶绿素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所以不能直接加热而选择隔水加热。实验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加热时不能直视烧杯口。当绿叶在酒精中脱至黄白色时,停止加热,用镊子将叶片轻轻夹出,用清水冲洗,动作要轻柔,因为酒精脱色后的叶片比较脆,要防止叶片破碎。
在学生进行观察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里。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结论。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回忆第3章“鉴定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实验,根据淀粉遇碘液变蓝的`特性,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这里产生了淀粉,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这部分没有淀粉产生,所以,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根据上述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学难点:
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
教具及实验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实验器材,学生实验设计报告和相关图片等,教学挂图。盆栽银边天竺葵,黑暗处理后,放置于光下3~4h;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 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自主与合作学习:利用各种媒体调查和收集资料,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
分享;
(2)训练表达能力:尝试将你获得的信息表达出来;
(3)活动与探究: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阳光)、产物(淀粉),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明确生物圈中的人和动物与绿色植物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提出问题
教师: 展示多媒体课件(课本P88海尔蒙特的实验)
教师: 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水分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师: 海尔蒙特忽略了什么问题?
学生:阳光。
教师:还忽略了什么问题?
学生:空气。
教师: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发现什么样的问题呢?
学生:柳树生长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究竟是从哪里来的?阳光、空气等环境因素是否与柳树重量的增加有关?今天开始学习的新内容:光合作用
(显示板书: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2、解决问题
【师生互动】
教师:(板书:1.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
学生:每组同学按照实验提供的材料完成实验。
教师:哪位同学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实验过程吗?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①暗处理;② 叶片部分遮光后光照3~4h ;③酒精脱色;④清水冲洗、滴加碘液; 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教师:为什么要对一片完整的叶片部分遮光?
学生:不知道。
教师:遮光和不遮光是这个实验的唯一变量。
教师:为什么用酒精脱色?(叶绿素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
教师: 淀粉遇碘呈什么颜色?
学生: 蓝色
教师:叶片遮光部分呈什么色?
学生:不变蓝色。
教师:为什么不变蓝色?
学生:没有产生淀粉。
教师: 未遮光部分呢?
学生: 蓝色
教师: 通过实验你看到蓝色了吗?
学生: 看到了。
教师: 根据你的实验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绿叶在光下合成了淀粉。
教师: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请第一组同学说出你们的结论。
学生: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与光有关。
教师: 总结给出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分别是光和淀粉。
【讨论、交流】
(1)实验前,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再移到阳光下照射3~4h,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让学生说出本组的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对实验植物暗处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一部分在叶片自身的生命活动中被消耗掉,另一部分运送到植物的其他器官储存或利用,实验时测到的淀粉是叶片细胞新制造出来的,这样使实验结果更科学。
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2)家里种植的花草如果长时间放在黑暗处会死去。小麦在灌浆的时侯遇到阴雨天
天气,就会造成减产。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让学生说出本组的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实验中叶片被遮光的地方不能制造淀粉,说明光照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条件,如果植物长时间得不到光照,就不合成自身生命活动必需的有机物,所以家养花草长期放在黑暗处会死去,小麦灌浆时遇到阴雨天会减产。
教师:请同学阅读(课本P90的一段文字)
教师:什么叫光合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同时释放出氧气。
四、板书设计:
第1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1、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
讨论: (1) 略
(2) 略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储存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同时释放出氧气。
五、目标检测
将绿色植物叶片放在暗处一昼夜,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1、在此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 ( )
A、叶片全变蓝 B、遮光一半变蓝
C、曝光一半变蓝 D、叶片全不变蓝
2、在此实验中,将绿色植物叶片先放在暗处处理的目的是 ( )
A、将叶片中的水分消耗掉 B、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C、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 D、提高叶片对光的敏感度
3、此实验的设计具有很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具体体现在 ( )
A、没有对照实验 B、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
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六、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从海尔蒙特的实验入手,引导同学们对光照与植物生长的关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本节课能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学生阅读课本有关知识,了解实验的有关内容,自己动手实验,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等生物科学素养。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过程是微观生命活动,内容抽象,只有通过外在实验现象来推理内部活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能把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实验设计,主动参与实验的设计与操作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在鼓励学生探究后,学生提出的问题面很广,设计方案很多,看得出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但这样的教学设计的难度比较大。我们一定要以新课标倡导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倡导探究教学”为指导思想,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放手地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并很好地组织了课堂教学。本节课能建立师生平等的交流,教师客观的分析、巧妙的引导,给本节课增加了亮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品2
预习提示
1.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有 、和 。
2.实验方案的设计一般设计 个变量。
3.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说明了什么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你知道哪些例子可以证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活有影响?
教学目标
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学重点
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学难点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学生根据经验举例并做出分析,从而归纳出结论。)
二、探究的.一般过程
可直接以鼠妇为例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帮助其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各小组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各自收集鼠妇为背景,分析、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制定实验方案及设计实验方案时的注意事项
教师通过引导,各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并利用在相互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各组讨论并制定方案,根据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验。)
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学生自学,互相答疑,从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变量和对照实验。)
四、实验探究
班额适中的,可在班级中由各组同学按方案进行。若班额大,可以在室外由各组自己选择实验地。(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
五、结果交流
非生物因素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
光
空气
温度
水分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合作关系
各小组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有代表性的小组展示报告并与其他同学交流。(教师引导同学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品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切片、动画尝试解释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提高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比观察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图片、动画等,提高对比观察、分析思维、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观察探究的过程。
【教学重点】
1、细胞分裂的过程。
2、尝试解释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教学难点】
尝试解释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媒体】
自制多媒体PPT课件等
【内容要点】
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一、细胞分裂的概念
由一个细胞形成两个相似的新细胞的过程。
二、细胞分裂的特点
遗传物质平均分配
三、细胞分裂的过程
1、植物细胞
2、动物细胞
四、细胞分裂的意义
单细胞生物——繁殖
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细胞更新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课题
回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出示人从一个受精卵到成人的图片及数据资料
提问:人从一个受精卵到一个成人,细胞数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细胞通过怎样的生理活动实现数目的增加?回忆并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
回忆已有知识,为本节课学习奠定基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