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村级小学如何改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唱读现象
棼谷由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论文关键词】村级小学 阅读教学 唱读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村级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唱读的表现形式,接着分析了村级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产生唱读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村级小学改善阅读教学中学生唱读现象的举措,以期对村级小学生唱读现象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里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村级小学也不例外。村级小学的学生能够在阅读教学中准确地朗读课文并大力推广普通话,从而纠正唱读现象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村级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唱读的表现形式 村级小学生阅读当中唱读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各样的,主要包括拖、顿、无停顿、重复、念经式以及唱歌式等。具体地说,这一系列的表现形式就是村级小学的学生不管是阅读什么样的课文,每个字都会拖;很多小学生阅读时一字一顿;村级小学生在阅读、朗读时没有停顿,通常是一口气读到底,出现读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唱读现象;在朗读中,小学生通常会不自觉地重复一些字、词;在朗读的整个过程里面,一些学生毫无感情,仿佛是小和尚念经;村级小学的部分学生朗读就像在唱歌,甚至会根据一些固定的曲调唱读课文。 二、村级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产生唱读现象的原因 村级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产生唱读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习惯,很多小学生习惯了唱读,要想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村级小学的一些教师并不认为小学生的唱读现象有什么不对,有的甚至还表扬学生,说他们读得很大声、很整齐。但是村级小学教师更多的是由于长期置身于书声琅琅的环境里面,对唱读现象不以为然,甚至一些教师自己朗读的时候也是拖腔拉调。这些问题都涉及到村级小学教师的水平,且这也是导致学生唱读的一种主要原因。 还有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多地要求学生读,而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一定差距,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为了整齐而我等你、你等他,谁都不敢打破整齐度,于是就会拖,最终形成唱读。村级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以及上学时间的限制,并没有掌握科学的朗读方法,加上在朗读之前对课文的内容没有很好的理解,只是在读“望天书”,没有投入自己的情感,有的还会用手指着书本读,导致朗读时破词破句。 三、村级小学改善阅读教学中学生唱读现象的举措 (一)宣传改善唱读的必要性,努力提升教师水平 村级小学应当在阅读教学当中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机会宣传改善学生唱读现象的必要性,要求学校积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努力改善村级小学生的唱读现象。同时,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朗读水平和教学水平,为改善学生的唱读现象打好基础。 (二)大力推广普通话,加强指导学生的朗读 针对一些方言地区的村级小学,教师应当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大力推广学生练习普通话,改善唱读。长期以来,村级小学受到“朗读考不到,可抓可不抓”这一错误认识的严重影响,导致朗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村级小学应当加强指导学生的朗读。我们可以将朗读纳入到考试当中,作为口试评定成绩;还可以在书面考试中设计一些朗读题目,如给出一段话,要求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应当停顿、重音的地方,从而指导学生正确阅读,有效改善唱读现象。 (三)加强对话练习,跟其他学科的教师有机配合以纠正唱读 尽管村级小学的学生从小就会说话,但是要想说好话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教师问学生几句话,大多数的学生就能够用正确的语气对答如流,然而只要把问答的具体内容写成文字要求学生朗读,那么很多学生就会出现唱读的现象,再也表达不出对话的语气。因此,村级小学的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一些对话练习,促使学生时常复习规范说话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与此同时,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的教师应当跟语文教师有机地配合,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并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监督他们不能在读题、读书等过程中出现唱读现象,回答教师的提问时更不能“唱答”,齐心协力改善村级小学生的唱读。 (四)在课内外都要重视训练学生的朗读 要想成功改善唱读现象,首先需要训练时间的保障。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借助阅读教学安排一定时间的朗读训练,并跟读一些重点、难点的语句,逐步让学生学会正确地朗读。在课堂之外,村级小学的学生朗读时极易产生唱读,需要教师加以重视并改善。为了更加科学地改善唱读,教师可以运用好、中、差有机结合的办法,将学生分成三人小组相互改善,从而共同提升朗读水平。另外,教师还可以时常组织一些课外朗读的小组活动,加强培养村级小学生朗读的兴趣,如可以开展一些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和朗读汇报会等。 四、结语 从实践的情况看,村级小学的很多学生在改善唱读现象之后,语感加强了,朗读能力提高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加深了。这对全面提高村级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涛.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05). [2] 岑丽明. 有效转变农村小学“唱读”陋习之我见[J].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