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作文大全 >纪录片高考1977观后感范文1000字三篇

纪录片高考1977观后感范文1000字三篇

妄臣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高考》这部纪录片使我学到了很多,程老师对他的学生说,"你们不一定睡得比我晚,也不一定起得比我早,况且你们只需辛苦这一年,而我却每年都是这种状态。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观看纪录片高考1977观后感10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观看纪录片高考1977观后感1000字<一>

  《高考1977》把焦点放在了高考这一个永不过时,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话题之上,那个时代的人有着自己实实在在的体会,现在的人对它也不陌生,既爱又恨。不禁窥探导演和制片人的精明。

  《高考1977》讲述了一群因_而发配边疆“北大荒”的上海知识青年。在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大家对高考的执着,以及“反面”角色革委会主任“孙海英”,对大家高考的态度……特别是当高考那天,大家在孤立无援的时候,当孙主任开着带着犁杖的拖拉机,载着一车人奔赴考场时,我已热泪盈眶。故事的情节并不新颖,但是演员们真实的演出一次次让我们从心里留下了眼泪。

  主题是高考,一部电影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历史,是让我们听听那个时代的声音,高考的本身意义大于高考,史实本身意义高于史实。

  因为上山下乡的缘故,因为“黑五类”的缘故,他们早早的就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十年,二十年,时间太长了,人生有几个十年又有几个二十年。他们渴望着人生的转机,直到邓小平的复出,知道高考制度的重新实施。新的高考制度不在考虑父母成分,不再需要组织盖章,人终于又开始有了自由。

  在我们频频对高考质疑的今天,看看电影当中的人们对高考的期盼与感激,未尝不使得我们再一次反思,是我们要求的太多,还是高考制度本身有问题。

  前面已经说过,电影情节并不新颖,甚至可以说是老套,但就是这老套的东西,往往也经常是打动人心的东西,谈到这部电影当中的打动人心的地方就不能不谈谈电影当中的亲情。

  父爱同母爱一样无私,他不需要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在《高考1977》中,陈甫德对于陈琼的父爱,就让人深悟到父爱的伟大。因为自己是“黑五类”,他不得不跟自己的妻子离婚,不得不有女儿而无法相认。当知道高考制度恢复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千里迢迢感到农场去给女儿送复习资料 ,可是此时的陈琼早已经为了自己的生存,割断了与父亲的一切关系,一切向组织靠拢。当父亲冒充教育局的人来到农场时,她毫不犹豫的揭发了他,并无意思顾及亲情。那时的陈琼已经被黑暗的生活压迫失去了常人的一切,她只是机械的想摆脱黑五类,想摆脱黑暗的社会给她带的一切灾难。

  然而在这些矛盾冲突的背后,基本的人性依然残存且生生不息。连性格扭曲的陈琼在内内心深处也留有一丝轻易不敢触动的软弱,那就是为人子女的亲情。当陈甫德离去,陈琼站在空旷的雪地里脚步踉跄,跌跌撞撞的奔走呼喊,那一声声爸爸更是撕心裂肺,催人泪下。

  电影,叙述了很多,本来就已经说过,电影本身传达的东西比他本身多。电影当中不乏令人遗憾的地方,有些情节纯属累赘,这些我们便无从在谈论。

  高考,人们永远谈论的话题。新的高考刚刚结束,又有多少是是非非让人谈论呢。

  观看纪录片高考1977观后感1000字<二>

  似乎每逢高考,总会是这样低沉压抑的日子,像是考砸了也可以低下头来应景地抽泣,没关系,连天都为你叹息。

  往年高考时,不知为何总会有些心悸,仿佛自己也幻化成考场上那一道眉头紧锁的身影。等到最后一天重幕落下了,也会不自觉地松开拳头,嘴角上扬。

  而今年又有些不同罢,大概是真正成为高中生——一个高考预备队的成员了,才会觉得高考,真的,真的就离我那么近——明明自己还手忙脚乱错漏百出,再过700多天也是我上考场了。昨日熟见的学姐,日日定坐的教室,他们,就填满了我心心念念的神秘的高考图景。

  难道高考,真的就这么简单么?

  近日,CCTV9播出了六集纪录片《高考》,从社会的不同横断面刻画了2014年的高考。里面的主人公不一而足,有"高考工厂"毛坦厂里苦苦复读的高四学生,有身处贫穷大山依旧成绩优异的少女,有随父母来到上海决意改变命运的"久牵"孩子,有随着留学大潮为SAT日夜奔波的女孩,也有在中国当下严峻的大环境里,还锐意改革的高校校长。

  纪录片果真是个好东西,它没有感情,没有指向,只是最真实地反映不同的人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收获的体悟也各不相同。

  最先给我深深震动的,是毛坦厂的孩子们。一个班近两百人在刺眼得发晕的白炽灯下埋头苦学,一张张麻木而呆滞的脸上写满了对制度的顺从。老师的教育没有人性,没有尊重,但对这些失去了第一次成为天之骄子机会的孩子而言,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同样,他们没有文化而敬畏高考的父母,更没有给他们选择的自由。正是所谓的最公正的高考门槛,才造就了这些最典型而最畸形的"中国式教育".

  然而,还是有希望的吧?《高考》最突出的一点,是它的出发点是不同阶级不同境遇,而且它告诉我们底层劳苦人民有烦恼,高处的新一代也在为更高的阶层奋斗、烦恼。最令人欣慰的是,它告诉我们阶级也是有流动性的,人生是可以因自己的选择而改变的。"久牵"孩子林兰兰只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在上海打工的家庭,但她抓住了老师给的机会,获取了UWC的录取通知书——要知道和她同样境遇的许多人只是草草读一个中专就外出打工。当她谈起人生,谈起未来时,脸上都在发着奇特的光芒。和第五集里从小接受英语浸泡,做好充分出国准备的女孩一样,即使出身贫寒,她也可以通过自己积极积极再积极的努力去到希冀的彼岸。这难道不是社会流动的最真实的体现吗?

  个人最深的感受,还是再一次地感谢自己的幸运——我没有什么发了狠的努力,顺风顺水地在这个小城成长,可以随心地了解这个世界,可以不把高考当作唯一的门槛。然而对于成千上万的一些阶层的孩子——原谅我用了这样一个残酷的说法,高考真的就是他们冲破人生境遇,竭力跳向上一个平台的阶梯。现在社会上常有"读书无用","取消高考"的论调,读来实觉很不可思议——当我们没有经历别人的人生时,又怎么知道这高考是如何改变千千万万家庭的命运呢?当然,没用什么是绝对的,高考失利,依旧可以快快乐乐地生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

  只是,谁都知道,那些低着头从毛坦厂哭着走出去的孩子,大概这一辈子也就会像他们的父辈那样,永远地固定在脚下的位置了吧。

  观看纪录片高考1977观后感1000字<三>

  我是一个从小村走出来的姑娘,走出来时还不懂何为命运。

  “用知识决定命运”这话对我并不陌生。父母从小叮嘱我:“要好好学习,不要走我们的老路”;老师教导我:“要刻苦读书,才能走出小村,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年幼无知,那时我不懂这些道理,就只是知道我该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就算成功了。如今,我终于从那个贫瘠的小村走出来,坐在了大学的教室里。

  直到看了《高考1977》这部影片,我才明白了,那一句“用知识改变命运”里有着太多的故事,那一声声叹息里有着太多的无可奈何……

  我仿佛站在了1977年的天空下,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乃至整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看到了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坚毅地崛起,他在呐喊,他们都在呐喊:把命运还给我!

  用感动来形容这部影片带给我的感受实在太轻,它带给我更多的是震撼。我震撼于那个身不由己的年代,仍有人执着地为了命运挣扎着;震撼于希望的大门打开之际,这个民族的青年对找回知识的渴望。

  小根宝用瘦弱的身躯倔强地撑起了300斤的麻袋,这,是自由的重量,他倒下了,换来了久违的自由,却仍旧回不去他惦念的远方,这,是命运的重量!强子就地绝食来扞卫考试的权利,他说的没错,这次党中央是他的后台,这不是谁的恩赐,他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

  偷了教材,拿取了报名表,整个三分场的青年可以为了自己的命运搏一把了,他们彻夜难眠,澎湃着热血斗志昂扬前往考场,可造化弄人,车却坏了。眼看一天一趟的火车就来了,他们什么也顾不上拼了命往前跑,倒下了爬起来继续跑,因为前面,是他们走出这片寒冷的农场的唯一一条路,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一条路,而身后,是他们在滴血的被耽误了十一年的青春。然而,火车还是走了。

  我还记得三子跪在地上一再磕头请求父亲让火车停下,命运不许他们错过这次考试啊!我也忘不了跪在地上,看着火车远去眼里的绝望……终于,场长老迟开着拖拉机如英雄般出现,送他们去考场。我不觉得这种拯救人于千钧一发之际的剧情有多俗套或者老土,相反,这些人,三分场的孩子们,整个民族的青年们值得一个完美的结局!

  这部影片的另一个成功之处,于我而言,在于它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不甘毁灭的震撼,它打动我的,还有无情历史中的柔情和温暖。记忆很深的一句话是陈琼那句:“我要的是证明,你不再是历史反革命的证明,你能给我吗?我等了十年了!”十年,这个女孩承受了太多生命不该承受的重量。

  她不能选择自己所爱,甚至连拒绝的权力都没有,她不得不接受这片农场,接受这连绵的雪地,接受由别人为她决定的命运。而这又怎么能算做陈爸爸的错误呢?等了十年的又何止陈琼一个人?那一声“爸爸”陈爸爸又等了多少年,那一张抚了又抚的旧照片,是陈爸爸对女儿深爱却不能接近的无奈……

  于是,他仿刻了公章,为陈琼愿意去考取大学伪造了证明。的确,在正义面前,他坦坦荡荡,在自己女儿面前,他却小心翼翼,这是一个父亲的希冀,也是一个父亲的无奈,是一个父亲的伟大,也是一个父亲的心疼……

  陈琼最终以全国前五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她没有因为一个假证明而被剥夺上大学的权利。历史没有重演,看似冷酷的场长为他补了证明。他说,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也敢造假。这是一个父亲的担当,这是他对三分场所有孩子的担当,他要把命运还给孩子们。

  影片结束在场长公布高考成绩的喜悦中,他终究明白,农场需要这些孩子,但是知识,这个用知识崛起的民族更需要这些孩子!抹去几滴眼泪,我似乎充满了力量。在42年后的今天,我,这个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走出小村的姑娘,将会带着这种坚毅和温情继续走下去……  


片高考1977观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