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经典电影个人观后感范文
《绿皮书》经典电影个人观后感范文5篇
《绿皮书》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保镖托尼被聘用为世界上优秀的古典钢琴家唐开车。钢琴家将从纽约开始举办巡回演奏,俩人之间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绿皮书》经典电影个人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到各位。
《绿皮书》经典电影个人观后感范文1
前几天,我看完了这部电影。
和名字不同的是,它并不是一部充满术语条例的政治片,相反的,在一路向南的旅程中,独属于上世纪,野性的,畅快的美国,在黑人摇滚乐和爵士乐明快的节奏中逐渐的成型。
一个社会底层的白人,托尼,得到一个工作的机会,为一位黑人钢琴家,唐,当巡演司机。一个连黑人喝过水的杯子都要扔掉的白人,会与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开着车一路南下,从城市到乡村,从文明到落后。歧视黑人的氛围越来越浓重,这时《绿皮书》作用,便慢慢提现出来,与其说是绿皮书,不如说是一本黑人的生存指南,上面标注了一路上黑人可以住的酒店,可以进食的餐馆,密密麻麻,俨然一部严肃的法律条文。无奈的是,更过分的事情不断发生,钢琴上被堆满垃圾,晚上禁止黑人出没的日落镇,为黑人提供的“像家一样”的破落杂乱的旅馆,贵为钢琴家却只不过是白人消遣的工具,从琴凳起来的那瞬间,所受的尊敬和掌声烟消云散,与他们而言,他只不过是一个“低贱的老黑”。
看到这里,或许你们会觉得这是个注定悲伤的故事,其实不然。
南下的路途中,托尼与唐在朝夕相处后,渐渐被他的才华所征服。更了解到唐与常人不同的,喜欢思考的,追求平等的,高尚的灵魂,它不会因为深色的皮囊而失色。在这个过程里,与其说是抛去世俗成见的修行,不如把它看成一次互相的救赎。处于社会底层的托尼,在唐的指导下开始写充满诗意的信件,开始学会平和的对待别人,开始平等的对待以前所不屑的群体。影片中温暖的内核也逐渐揭开。
除了相互的救赎,影片更体现出的是一种对平等与自尊的向往。当唐的车经停南部一个农场时,被雇佣的黑人劳动力起身注视这位与他们格格不入的同胞时,他们眼神的空洞和一些看不出情绪的内容,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后来想想,两个人,一个为黑人开车的白人,一辆车,不正给了那些深色人种以新的希望吗?
还有一幕,影片快结尾时,唐因为被邀请他举行圣诞音乐会的地方禁止与白人一同进餐,而勇敢的拒绝演出,我想,这也是追求平等的缩影吧,虽然不能改变根深蒂固的成见,但正是一个不断向好发展的微光…
一个温暖,诙谐的内核,救赎的不仅仅是那些深色的外表,更是那些披着美丽外壳却黑暗的灵魂。
《绿皮书》在当下的社会中,不应该是黑人逃避伤害的港湾,更应变成他们争取权利的通行证。
希望你们,也看看《绿皮书》。
《绿皮书》经典电影个人观后感范文2
在周六,妈妈带我看了一部有意义的电影,名叫《绿皮书》。看完它让我感受很深。
故事发生在一个“端着”的雇主:黑人爵士钢琴家唐·雪利和一个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能及时处理麻烦的员工:托尼·利普之间。他们要去美国的南方著地演出,和唐·雪利一起演出的还有两位提琴家。他们一行四人在这个演出之旅里面发生了不少的插曲和感人的故事。我最喜欢就是唐·雪利和两位提琴家的演奏,他们的三重奏是我听过最好听的音乐了,简直可以形容是我听过的最顶级的音乐了。大家可以去网上查查看噢!在这部电影里让我感到非常惊讶的事情就是当时社会严重的种族歧视,钢琴家唐·雪利面对事情的体面和周到,细心,隐忍,无论当时白人怎么拒绝和歧视他,他都会隐忍下来,不会用粗暴的方法对待人。后来,他们的演出顺利完成了,因为托尼·利普要赶回家里与家人共度圣诞节,由于长途驾驶,他非常疲劳但他又着急。钢琴家为了这位好朋友,亲自驾车让托尼在车里好好休息。钢琴家雪利是独自居住的,在大家都欢度圣诞时,他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托尼。唐·雪利拿着一瓶香槟来到托尼的家,这时我忍不住激动的泪水流了下来,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他能和好朋友的家人一起欢度圣诞节!太棒了!
下面我来讲一下片中的趣事吧!托尼在陪伴钢琴家出门前,托尼的妻子交代托尼要经常给她写信,于是,在途中每次早上出发前,托尼都会边吃早餐边写信,饼干碎和饮料常掉到信纸上,人物特点与性格生动地呈现了出来。直到一个早晨唐·雪利看不下去了,便问他:“What are you writing?” “Letter”托尼答道。然后唐·雪利拿起他写的信看了一下,一读就说:“你写的是流水账啊!Dear写成鹿的意思啦,来!让我教你写一些有诗情画意的信吧!”当托尼妻子收到了这些信的时候,她开心得与家人分享她的快乐。最后在唐·雪利和托尼工作快结束的时候,一天托尼和往常一样写信,唐·雪利拿过托尼的信看了一下,什么都没说,笑了。
在生活中,互相帮助也是我的习惯,有一次我在放学的路上碰到住在我家小区住的小东,他买了好多东西,看他提着重重的东西,我马上跟他说:“我帮你一起拿吧。”他开心地笑了。
这真是一部有意义的电影,它让我们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要平等,这样大家都会有和谐的生活。
《绿皮书》经典电影个人观后感范文3
《绿皮书》才上映了几天,便获得了一大波好评,并且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最佳影片等多项荣誉。该片主要讲诉了一位白人混混托尼.利普,因为原来工作的地方倒闭,不得不为一位黑人钢琴家唐.雪利当司机,一路上,他们彼此成就,最后跨越了种族歧视,成为亲密好友的故事。
剧情不算特别起伏,但也一环扣着一环,缓慢的节奏让人有足够的空间思考。影片中,种.种对黑人的不公让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位著名的钢琴家因为是“有色人种”所以不能弹奏贝多芬、肖邦等欧洲大家的作品,出来演出不仅要受到别人异样的目光,还要面对一次次侮辱和欺凌。而相反,他的司机托尼,因为是白人,哪怕是个小混混,到哪都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这显然十分不公。
但是当我们在谴责电影里社会对黑人的种.种约束时,我们也该好好反思:如果非洲地区的国家十分强大的话,还会有人敢当着他们的面叫声“黑佬”吗?在人们的印象中,非洲就是穷、脏、落后的代名词。而问题就在这里,当一个国家落后的时候,就会面临强国的欺凌。世界本就是弱肉强食,“落后就要挨打!”这永远是一条不变的真理。
其实每个人都拥有反抗的机会,但就是因为科技的落后和印刻在人们脑中的奴性,将这个原来创造了文明的地区停滞不前。当人类用木棍打鸟兽时,非洲人民用智慧发明了回旋镖,这样更方便于捕捉会飞的禽类;当人类无奈于生老病死时,古埃及人民的医术也是超过当时的所有国家。可当人类发明了手枪、炸药、飞机、大炮时,他们依旧停滞在这现有的文明上,没有丝毫革命性的改革和变动,受人打压时也没有反抗的能力。
而我们中国,也曾今有过灰暗的时期。清朝末年,八国联军在中国领土上烧杀抢夺“满载而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对我们南京的大屠杀,日本人践踏在以中国人的尸体筑成的板油路上,狂笑不止……是什么让这些毫无人性的官兵肆掠我中国的人民?是当时的落后,是落后让那些满脸堆笑的日本屠夫,踩在我们中国人的身体上轻蔑地说声“支那人”。
但不同的是,我们中国人有着强大的信念所支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千古名句激励着我们每一代中国人。所以,今天,我们才能够读出这样的句子“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棕色的眼睛之中,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这部影片中,许多镜头都值得生活安谧的人们思考:其实你的自信并不完全来源于你的优秀,更在于你背后那个强大的国家!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没有谁比谁高贵,多的只是那一点自信!
我觉得《绿皮书》这部电影不仅是让人们放下种族歧视,更告诉了每一个人:不管你是谁,都有获得成功的权利!
《绿皮书》经典电影个人观后感范文4
夕阳西下,余晖的美妙让人止不住赞叹,仿佛世间所有的美好留在了那一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周五的下课铃打响了,抛下一星期的劳累,我前去天街,去享受那份自由的美好。在那里,我品尝了美味的酸菜鱼;在那里,我体验到了属于人世间的繁华;更在那里,我欣赏了充满哲理的电影《绿皮书》。
《GreenBook》曾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这部影片的主角是一位来自意大利却住在纽约,为人粗暴却十分善良的托尼和一位黑人艺术家(钢琴家)“唐”。托尼因失业,而被“唐”雇佣为司机。托尼,曾是一个把黑人喝过的杯子都扔掉的白人,后来慢慢被“唐”而感动,越发敬佩“唐”。
“唐”博士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来源于当时社会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当时社会只有为白人工作的黑人,几乎没有为黑人工作的白人。所以,这种孤独也来自“唐”与同肤色同胞的一种巨大的经济差异。
音乐方面虽然大有成就,但成就的背后,却有一夜夜的孤寂与酒。“唐”是有家人的,他的哥哥有自己的联系方式,却一直没有与他来往,“唐”本可以主动联系他们,可是他迈不开这一步,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哥哥也有这样的种族歧视。
影片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有太多孤独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事实就是如此。
电影中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镜头:“唐”行驶的车子在路上发动机过热,托尼不得不停下来修理,正巧,旁边是一片农场,一群黑人穿着衣衫褴褛在烈日下劳动。“唐”开车门下来透透气,他衣着考究,优雅端庄,使得那此黑人用奇怪的眼光看他。同是一个种族的人,差异是如此巨大,“唐”也看见他们,心中总不是滋味。
在白人的生活圈中,“唐”在舞台上演奏时,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家,可下了台,仍是白人眼中十分低下的黑人。
“唐”不被白人接纳与认同,也没有融入到黑人群体中,他痛苦地处在这个世界人类的交界处,他孤独又痛苦地在这个世界上飘零,让人看了都替他悲伤。
在临近结尾时,“唐”肆意地去黑人酒吧去享受那份快乐,他学会了拥抱自己的同胞,勇于迈出了那一步,最终的收获是温暖。
白人托尼,对“唐”从起初的厌恶到对“唐”最后的誓死保护,无一处不体现着人世间的温情。
影片的最后,“唐”与托尼的家人一起度过了温馨的平安夜。
种族卑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却面对生活。
《绿皮书》经典电影个人观后感范文5
简单的故事如果讲好了,好到极致的时候,就会非常简单的打动人心,从简单变成充满艺术感,成为经典。我并不完全冲着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头衔去看的它,更多的是因为这部电影的主题。在美国历史里,种族歧视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能把这样大众的话题拍到拿最好的奖,那这部电影一定非常非常好看,因为越普通的主题越难拍的吸引人。
《绿皮书》所讲述的故事非常简单,一个顶级的黑人钢琴演奏家唐纳德,需要找到一个靠谱的司机负责他南方巡演的接待工作,而白人托尼成功了获得了这个工作。影片所处的时间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那个时候的美国南部存在非常严重的种族隔离和歧视,因此这个南方巡演的过程中肯定会发生许多故事,电影里的大部分戏剧冲突均来自于此,并且我觉得是正好分为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这三部分,简单但是很有力度,下面我就会以这三次观点的冲突展开对影片的分析。
影片一开始通过托尼的工作及家庭生活片段,展示了他的主要性格、技能以及对待黑人的态度,他把黑人喝过的玻璃水杯直接扔进了垃圾桶。因为他所在的酒店需要装修,接下来的几个月他需要工作维持生活,因此接受了唐纳德的招聘,成了他的专职司机,在出发前,他看到了准备物品中有一份绿皮书,里面详细介绍了能接收黑人的酒店及服务场所,至此,黑人钢琴家唐纳德与白人司机托尼的南方之旅正式开始。
电影里的第一次冲突的地方,是唐纳德想带托尼去演奏现场,担心他说话用词不够礼貌,于是想给他提出建议,显然,在双方都还不了解的情况下,托尼断然拒绝了唐纳德的请求。但当他在窗口听着主持人的介绍,才发现原来唐纳德是这么有名的人,不仅仅是拥有心理学、音乐学、礼仪学三重博士的身份,而且还曾经在白宫演出两次,而反观托尼自己呢,长期在酒吧里摸爬滚打的社会老油条,随口脏话,随地小便,言行举止十分粗鄙。唐纳德没有因为他的经历瞧不起他,反而对他十分有礼貌并给他接触上流社会的机会,时刻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言谈及形象,我觉得这里就让托尼的内心产生了触动,毕竟谁不想活的更有尊严一点呢,这次的冲突就是人生观的冲突,唐纳德在上车前让托尼掸掉自己膝盖上的灰产,在我看来,这也是让他掸掉心灵上的灰产,给人的感觉又多了一点禅意。
第二次冲突,则是在一家商店门口,托尼看到商店门口的地上掉了一块玉石,于是将它偷偷的放进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唐纳德知道后,强烈要求他把玉石还回去,如果不还也必须付钱给商店,托尼觉得掉在地上的东西是无主之物,自己发现了占为己有是天经地义的事,这种市侩心理我觉得在中国也是比比皆是。唐纳德觉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拿,更不能去偷去抢,这点瞬间让我想起了周星驰的那部《长江七号》,也是反复的强调这种观点。托尼面对唐纳德的要求,表示非常不理解也很生气,但仍然将玉石还回去了,这里的冲突是两人价值观的冲突。
其实故事发展到这,我看的有点奇怪,为什么托尼可以忍受唐纳德,按理说他讨厌黑人,也打过自己的老板,完全没必要对唐纳德那么顺从,但接下来的一个故事解开了我的疑惑,商店冲突结束后,托尼发现演出现场的钢琴不是唐纳德的指定品牌,他坚持要求工作人员换来了唐纳德指定的斯坦威钢琴,从这里看出托尼是一个有契约精神的人,不管雇佣他的是什么样的人,但是他做了承诺,就一定会做到,影片后面也多出印证了这一点,契约精神同样也是现代社会极度缺乏的。
接下里就事第三次冲突了,托尼因为袭警导致他和唐纳德都被关进了监狱,在牢房里,唐纳德对托尼说,“暴力永远无法取胜,坚持尊严才会赢,因为自尊总能让人占理”,而他两被释放后在车里吵架,唐纳德愤怒的在雨里对着托尼咆哮,“我不被白人接受,也不被自己人接受,我甚至不够男人,那么我是谁?”这一段是非常震撼的,托尼总是觉得唐纳德高高在上不能理解底层生活,但唐纳德真的不理解吗?他是一个两边都不给接受的人,不为赚更多的金钱只想用音乐巡演的方式去改变人们对黑人的看法,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唐纳德看世界更大,并不局限于自身,而托尼只看到自己生活的苦,自顾自的挣扎,但是经过这次以后,我觉得唐纳德已经彻底让他改变了他内心的想法,而这种改变甚至从托尼扩散到看过这部电影的我们。
冲突过后,影片的结尾就温馨多了,托尼最后在唐纳德的帮助下顺利回家,跟自己的亲人们一起过圣诞节,但回家后的托尼并没有那么的开心,总是若有所思的样子,直到唐纳德拿着香槟出现在他家门口,他才喜笑颜开,并且在惊诧的家人面前非常开心介绍唐纳德,此时再联想影片一开始,除了他妻子外,其他人包括他自己都流露出对黑人的厌恶神情,这个首尾呼应真的并不高明,但是让人感觉非常美好。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看完后能给人非常多思考空间的电影,能做到这点真的很不容易,也非常推荐大家去认真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