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作文大全 >八年级下册的年味作文

八年级下册的年味作文

孤己i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到底应如何写一篇好的作文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下册的年味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八年级下册的年味作文1

在我的老家,有一种特别的拜年。之所以特别,是因为春节年初二这天,我们是去祖先或者亲人的墓地拜年。跟清明节的上坟扫墓类似,又有区别。清明节上坟,更多的是一种哀思。这种拜年,是有一些轻松喜庆的节日气氛。

去年回到老家过的春节。这是一座春天常年栖息的城市,冬天也有20多度。中间是南北走向的安宁河河谷平原,东西两侧是连绵不绝的大山,所以当地风俗大部分人还是固执的坚持土葬,葬于东西两侧的群山之中。因为要去两个地方,最后决定爷爷和姑婆那一辈的去曾祖父曾祖母的坟山拜年,年轻的两辈去奶奶墓地拜年。

年初二,我们一行十多人开车到了山脚下。大家争着拿重的东西,为了表示心诚,姑姑给每人分发一束鲜花,要自己从山下带上去。因为森林防火,提前在山下把鞭炮放了。向奶奶的墓地出发,走路大约要半个小时。我和妹妹,还有堂兄妹们在山间小路疯跑,冲在最前面。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开开心心来到墓地。大人们开始用带来的工具清理坟头上的杂草。我们小朋友在姑姑带领下,把食物水果装盘摆放在坟前。大理石墓碑上雕刻着自奶奶以下每一辈人的名字,和人物关系,这可能就是传承吧。点燃了香和蜡烛,祭拜正式开始,这个过程大约要持续一个半小时。我们把鲜花插在奶奶坟头上,并鞠躬说奶奶新年快乐等祝福语。长辈们给周围的坟,每座插上一炷香,以表示尊敬。随后大人们盘坐在树荫下嘻嘻哈哈的包纸钱。我们小朋友玩自己的游戏。快结束了,开始烧纸钱,大家按辈分长幼有序的轮流磕头。我说奶奶春节快乐万事如意,磕了三个头,起身后,抓了一个贡果橙子,开始剥着吃。长辈们除了祝福,更多的是希望保佑子孙后代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这种特别的拜年,是清明节扫墓的延伸,是一种传承很久的风俗。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思念和尊敬,也是和先辈精神联系的纽带。我觉得这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传承下去。

八年级下册的年味作文2

说起过年,最开心的无疑就是孩子们了,因为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孩子们都换上了父母提前准备的新衣服,不过个这还不是值得最高兴的是,作为孩子,在走亲戚的时候能够收到越来越多的红包,这才是最振奋人心的事。

在大年初一的这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姑姑家过年。刚下车,便看见街道上一片红红火火,有红灯笼高高的悬挂在街道的两边,还有红色的彩旗,随风飘扬。我还看见了舞龙队在舞龙,真精彩。街上的人们都穿着新衣服,有说有笑,在这里,我感受到浓郁的过年氛围。咱们很快的就来到了姑姑家,而此时已经快到中午了,还没进大门呢,便看见姑姑在们的两边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高挂在门上精致美观的宫灯,别提多喜庆了。走进客厅,便能看见姑姑精心为咱们准备的一桌子的美味佳肴,有红烧肉,茶叶抄龙虾,豆腐炖鱼——还有许多我叫不相互名字的饭菜,这些美味的佳肴,所散发出来的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都快要把我笛子里的馋虫给勾了出来。

终于到了吃饭的时候,我,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姑姑姑父,咱们一大家子围着桌子吃饭,刚一坐下,我就等不及用筷子夹了一只龙虾,我边吃边砸吧嘴,龙虾的香味充满了嘴巴,龙虾里面的汁液缓缓渗透着,我正陶醉在美食带给我的享受中时,这时候姑姑进来了,手里还拿着一叠红包,我眼睛就噔的亮了起来。我拱了拱手,作揖似的对姑姑说:“姑姑,祝你越来越年轻,工作越来越顺利。”其他的兄弟姐妹也分别对姑姑说了新年贺词,姑姑笑开了花,说咱们真乖,嘴真甜。然后分别把红包分给了咱们,我打开红包一看,是五张毛爷爷,顿时笑得合不笼嘴!

到了晚上的时候,咱们一大家子去了岳林广场,然后每个人都放了一个孔明灯,各自许下了不同的新年愿望!

八年级下册的年味作文3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过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那么,什么是年呢?

我们来到了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个个穿新衣戴新帽,脸上洋溢着节日的欢乐。商场超市里张灯结彩,门口挂上了大红的灯笼,城市主干道两旁的树木也披上了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彩灯,整个城市如同童话世界。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大红的春联、烫金的福字,漂亮的窗花,远处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我仿佛置身于一片欢乐的海洋,我明白,年是喜庆。

我们来到车站,这里人山人海,挤满了行色匆匆、归心似箭的游子,他们不远万里,不辞辛苦都要赶回家乡过年、和亲人团聚,满脸的疲惫却掩饰不住归家的喜悦和期盼。我明白,年是团聚。

我回到家里,家里早就被妈妈打扫得窗明几净,客厅摆放了鲜花,鱼缸里又添了新鱼,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厨房里传出的阵阵香味让我垂涎三尺,妈妈做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奶奶包了鲜美的牛肉饺子,全家人围坐一起,我觉得饭菜也比平时更美味呢!奶奶还给饺子里包了一个硬币,被妈妈吃到了,我们都祝福她,新年一定好运连连!吃完了饭,我们一起边看春晚,边在我们家的微信群里抢红包,谁手气最佳谁就发,真是比春晚还热闹!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我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爷爷奶奶给我发了压岁钱,我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爷爷奶奶希望我学习进步。初三我们全家就要出去旅游过年了,以前人们总觉得过年一定要在家,现在大家都纷纷选择出门过年,其实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儿都幸福。我明白,年是亲情。

现在我想我终于明白了年是什么,年是人们手中购置的年货,年是游子手中的车票,年是妈妈亲手做的年夜饭,年是全家人团聚的温馨,年是对人们过往岁月的追忆,年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希冀……现在好多人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了,但是我知道,年,永远在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心里。

八年级下册的年味作文4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过小年,就要祭灶。记得小时候,奶奶都要做一个花馍,蒸好好,摆放到灶神旁,上一柱香,拜一下。老妈不信这个,所以分家后,家里也不祭灶神了。过了小年,大人们就开始为过年准备了。每年的冬天,会裁缝的老妈都是最忙的。村子里的左邻右舍,这个给孩子做件外套,那家做条裤子。老妈都会答应。每晚,踩着缝纫机做到半夜。老妈说,以前我们小时,家里经济紧张,做衣服给家里补贴家用。后来,日子好了,碍于邻里情面,还是要帮忙做的。每年,我们姊妹几个的衣服,老妈都是忙到年三十夜里才给我们赶制出来。

相对老妈的忙碌,我们可是悠闲多了。常常几个小伙伴相约,走上2里路,去镇上看大戏。那时还是公社,在镇里建了戏园子。平日里是镇上开大会,或者审判会时用。腊月里,就开始唱大戏了。小孩子,对秦腔的热爱,源于可以顺理成章的向家里人要几角零花钱,买一毛钱的瓜子,或者一个米花糖。那时,兴高采烈的我们,在戏园子玩够了,拿一角钱,从小贩手里接过用旧书卷起的一小筒瓜子,站在台子地下,一颗一颗放进嘴里,砸吧一会,再吐掉皮。一把瓜子,慢慢地吃,等戏散了,还有一多半,有时就带回家给家里笑的弟弟妹妹吃。我对秦腔的了解,也就从那时开始吧,记忆中最深刻的秦腔名曲,《周仁回府》,《铡美案》,就是那时深植于记忆中。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戏院就荒芜了,记得初中的学校就在戏院旁边,每日放学都会看到孤零零矗立在那里的舞台,台下空落落的,几个小孩在玩耍。而戏台上那些,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包公,蓝脸的道尔顿,那被遗弃的秦香莲,那骄横的公主,成了永远的记忆。后来,戏园子也拆掉了。前段时间回家,路过镇上,以前戏园子的地方,开发成了家属区,盖起了高楼。年味,就在人们追逐好生活的路上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可谓是一年中最期待的事了。每到过年,无数的无论是海外还是内地的中国人,都会想尽办法与家人团聚。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物质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的很大的改变,而正是由于这些种种的原因,使得过年期间浓浓的年味成为了回忆。

什么是我们以前我们所留恋的年味?穿新衣,放鞭炮,吃团圆饭,看新年晚会,甚至是邻里之间一起聊聊自己的经历都会成为新年的期盼。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跟我说那个年代的他们生活很拮据,最期待的就是过年了,因为过年有肉吃。然而到了现在,物质水平迅速发展,人们告别了贫乏的生活,吃不吃肉都无所谓了,即使每次都会有大鱼大肉,非常丰盛的菜肴,但是根本没人愿意动筷子,只是应付式的吃几口。

小时候总是喜欢跟着哥哥姐姐一起玩鞭炮,放烟花,每当外面的声音响起来事,我总是搬个凳子和爷爷一起看着天空中那绚丽的颜色,和那美丽的一瞬间,甚至可以边看边聊一个晚上都不睡觉。然而到了现在,因为一句污染环境,大到城市,小到乡镇中都贴着“禁止鞭炮”的标志,走到外面再也没有看到过烟花带来的色彩,也没有听到外面人们的欢笑声了。

小时候也总喜欢在电视前等待着新年晚会,看蔡明和潘长江的小品,听着明星唱歌,然而现在,小品和歌曲已经变成了青春偶像剧,而更是因为手机的存在,已经不在局限于看晚会了,更多的是朋友之间微信聊天和抢红包…

新年之际,走亲戚是最常见的事。然而新年初一的晚上我只是个父母在电影院看电影,接下来几天哪都没去,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电视机前,吃着零食,烤着火。时不时的有个亲戚发个红包来,给个祝福,一天两天就这样过去了…当别人来家里送节,母亲拿红包给别的小朋友时,我才反思到,我好像很久都没有感受过亲自拿红包的感觉了。

也许真的时代的节奏太快,物质水平提高得太快,我们的思想改变的也太快了,但是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是否还能找到属于记忆中的年味?

八年级下册的年味作文5

年,不仅是中国古老传统的团圆节日,还是记录岁月的标识和载体,映射漫长岁月里人们生活状况的镜子。

在童年的记忆里,从进入腊八这一天就预示着忙年的开始。这天清早,母亲会将浸泡好的八种粮食倒入我家那口大锅中。和往常一样,10岁的哥哥用力拉着风箱,伴随着“咕嗒、咕嗒”的节奏声,灶膛中伸出了长长的火舌,驱散了严冬的寒意。

那时,临近年根的几天最忙,蒸馒头、做花卷、熏鱼、炸萝卜丸子常常都是通宵达旦。那时面粉供应量少,做馒头时先把白面粉和好擀成皮,再把黑面团包起来,蒸熟后从外表看一个个雪白的大馒头真是喜人。那时候我们和外公住在一起,每天吃饭时,外层的白面皮都要剥下来让外公吃,这是母亲给我们订下的规矩。

每年这个时候,父亲总要蒸上一只鸡,这可是我们家过年时的'主打菜。做法很简单,将已掏空内脏的鸡腹填足大料,然后用厚厚的白菜叶裹紧放入锅中,蒸熟冷却后再将鸡肉、白菜撕成丝装入坛子放在室外以延长保质期。父亲做蒸鸡味道独特、鲜美可口,是我童年记忆里过年时难忘的美味。

期待已久的除夕夜终于来临,全家人坐在热炕上,吃着父亲做的韭菜炒鸡蛋、凉拌白菜丝、蒸鸡、萝卜丸子,说着、笑着、喝着、吃着,尽情享受着美食,体会着浓浓亲情的温暖。

吃完年夜饭,母亲就给我们拿出新衣服,再每人发一个红包,里面有五角钱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父亲会拿出几挂鞭炮分给我们,这一刻是我最幸福的时光,因为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不需要忙年了,可以尽情玩耍了。

过年,是当时的孩子们最快活的日子,对我来说就是新衣服,就是压岁钱,就是平常吃不到的好饭菜,就是无拘无束地撒欢疯玩。如今,人们再也不会为新添一条涤卡裤子而兴奋,也再不会为买几斤冻鱼起大早在寒风中排上几小时的队。但是,我们也慢慢淡化远离了往日那浓浓的“年味”,心中不免生出一缕淡淡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