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作文大全 >《心灵捕手》电影观后感5篇

《心灵捕手》电影观后感5篇

枝桠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心灵捕手》又译《骄阳似我》,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天才少年在一位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抚平童年伤痛,找到璀璨人生方向的故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心灵捕手》电影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心灵捕手》电影观后感1

电影描写了一个受创伤心灵的重建过程。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通过两道他认为十分困难的数学题,发现了一位年轻的清洁工是位数学天才,这个甚至可能是下一世纪的爱因斯坦的年轻人叫威尔,他聪明而叛逆,到处打架,并被送到少年观护所,经过教授的保释并保证辅以心理辅导,才使其免受牢狱之灾。

教授希望威尔树立人生目标,请了许多大腕级的心理学家做咨询:第一个看上去很温和的咨询师在咨询开始后不久,就试图劝说威尔,威尔用“同性恋”的话题使激怒;第二个咨询师未构建好安全氛味的情况下用了催眠的方法,最后反被嘲笑。咨询师们纷纷宣布其无药可救。无奈之下,教授请出自己的大学好友尚恩,希望尚恩来帮助这位年轻人,通过几个回合的心灵角逐,威尔和尚恩有了情感互动,逐渐打开自我,尝试与他人建立亲密与信任的关系。

一部好莱坞式的电影,因为其感人的心灵深处的交往,而使其曾获得第70届奥斯卡的七项提名。从一个心理电影的角度,每看一次我都有不同的体验主题: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我看到许多咨询的技术的运用,咨询师尚恩如同武林高手,在接威尔的羞辱招时,接纳威尔的表现,接受对他的治疗,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用真诚的沟通化解;面对威尔的沉默时,尚恩一言不发,把话语权交给威尔,是直面挫折还是退缩放弃;以妻子的瑕疵自我暴露来开启威尔的内心,告诉他:“不完美的是在于你怕别人知道你不完美……”“这样的人生哲学很有趣:有这样的借口,你就可以很平淡的渡过一生……”;遭遇威尔的退缩与回避,尚恩一次次去澄清“为什么不在自己家门口做清洁工?而要坐一个小时的车,到哈佛做清洁工?”直言逼问威尔最基本的生命问题:为何而活?该做何事?并且,不再接受他胡扯一通:“除非你谈自己,说你是谁;那我就着迷,我愿意加入。”到威尔改变的关键时刻,尚恩步步逼近,连说几遍“这不是你的错”,“这不是你的错!”,“为什么要背这个沉重的包袱?”。在尚恩真情相待的冲击下,心理防线突破,与尚恩相拥而泣,走出童年受虐的阴影;并且跟随自己的心,放弃教授所推荐的高薪工作,直奔加州与女友复合。

第二次再看这部电影,感觉其中所呈现的关系成为电影的亮点。关于技术的回味渐行渐远,在脑海中仿佛只有咨询关系与其中的真诚。

关系是治疗的基础,电影中所讲的尚恩之前的五个咨询师,宣布治疗的结束即宣告关系的失败。而这恰好是威尔的人际关系模式的呈现:威尔,一个弃儿,童年时被父亲虐待,曾有过想获得爱与关心,但最终是无用尝试的经历。早年生活的印痕让他不能接受自己,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值得爱,应该被抛弃,并把这种观念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不相信有人会爱自己,为了不在关系中体会到不被需要、不被照顾、被限制、被抛弃的痛,威尔封闭自己,逃避亲密关系,将他人摒弃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之外,以此来解决内心的冲突。因此我们在电影中看到,威尔在咨询师以及他所爱的女孩子面前,为减少内心冲突的烦扰,要保持一个安全的情感距离,他才能与人打交道,同时,对生活维持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不敢投入到与咨询师、女友的关系中,他的生活就象做在坐在观众席上,看着别人表演,自己不投入,也感受不到激动。对于敏锐而天才的威尔来说,他读了许多书,但并不投入到其中,他的发现没有一样是自己的体验,如同心理医生尚恩所言:“你能如数家珍地评论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却没有闻过西斯汀教堂的气味;轻慢地提出有关女人的偏好谬论,却说不出在女人身旁醒来的幸福心情;随意地引用莎士比亚的诗文来谈论战争,却从未参加过战役,未曾眼见好友躺在自己怀中咽下最后的一口气;浪漫地引述十四行诗来称诵爱情,却未见过女人的脆弱与坚强;更不了解真正的情感失落,因为从未爱别人胜过自己。”

不敢积极生活,屏蔽自己的爱,在建立关系之前先抛弃别人,面对心理医生,对影响、压力与威胁高度敏感,于是攻击对方,击败心理医生,诱导心理医生做出自己熟悉的交往模式。在尚恩之前的心理医生的反应让威尔正中下怀,使治疗最终结束。尚恩并不认同威尔的投射模式,而是以治疗的态度来面对威尔的挑战,拒绝顺应威尔,通过真诚、积极、负责任的面质,以一种不同于威尔已经习惯的交往模式来做出反应。这种独特的反应创设出新的人际交往模式,使威尔开始真正看清自己,并开始为自己负责。

在电影中,威尔和尚恩的治疗关系是威尔改变的基础,尚恩这位心灵捕手在这新关系的创建中,拿出来的招式突显出来只有真诚。真诚的面对自己和关系,真诚面对威尔第一次治疗时的挑战所带来的应激反应,不夸夸其谈掩饰自己,也不因为被激怒而放弃,以自己为镜子,邀请威尔面对自己的真实情感,并在威尔展现自己后,仍然觉得自己被真诚地接受。真诚在这儿不再只是一个技术,而是一个态度和精神力量,是这种精神力量使威尔内心的坚冰融化。当然,这个真诚也来自于威尔的女友与好友,于是,几股真诚的力量汇集在一起,威尔走向自己的世界。

再看电影时,我看到了人成长的力量,人生而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尽管早年生活的经历,让威尔有理由成为到处打架滋事,生活混乱的人,但在威尔内心从未放弃自己。读很多书,去哈佛做清洁工,交织在自卑与自负中和女友相处,电影中不断出现的镜头:威尔落寞孤独地坐在疾行的火车车厢里,任万籁俱寂的夜景与曙光微露的晨曦自窗外飞逝;淡淡的乐声陪衬着他一人静默的画面,勾勒出威尔既自负又无助的复杂心情。这些镜头是渴望与害怕的冲突的写照,一方面是威尔要封闭自己,但他内心世界又渴望被承认、被认可,渴望他那独特的天赋被展示。电影里尚恩与数学教授对威尔未来的不同态度,两种风格迥然不同的帮助,尚恩用真诚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与其沟通,不为他选择人生道路,只是帮助他澄清和深入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兴趣,看到自己成长的力量。如同卡伦。荷妮在《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中所说“你无需――事实上也不能教会一粒橡籽长成橡树,但是,如果给橡籽一个机会,它内在的潜能就会长成一棵橡树”。

在来访者面前,因为心理知识和技巧的一些优势,面对来访者不断问:“我该怎么办?”是给他明确地指一条路?还是挖掘来访者成长的力量,发展出对自己负责的能力?这常常是刚做咨询的咨询师的疑问。其实,很多时候都没有必要去教来访者如何去做,只要帮助他体会和找到自己成长的力量,任何人都会成为他本来就该成长的树。

电影看到第四遍时,我内心里有了一些夹杂着沮丧和快乐的感受:每一个人都是有限的,没有一个完全成长的人。电影中的尚恩,以心灵捕手的形象出现,但在与威尔的心灵交往中,让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谁是治疗师?谁是病人?病人,也包括治疗师,都注定要体验生命的美丽,也要体验生命的痛楚:丧失、疾病、衰老、痛苦、无助、无意义感和死亡,没有一个人不带着创伤。在治疗的真诚互动过程中,威尔也影响、改变了尚恩,因此电影中不仅是威尔的成长,也看到了治疗师的成长:走出丧妻后的自我封闭,开始对人生的新接触。

尊重来访者的创伤,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和接纳人性的不完美。咨询中,当我们站在人性的角度去看来访者,就会少一些权威和批判的态度,能更深的理解来访者,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治疗得到增强。而且这不仅是一种咨询的态度,也是治疗师成长的动力:不与自己隔离,让人性的东西和自己在一起。

《心灵捕手》电影观后感2

一、信念的形成

信念形成有四种方法:一是本人亲身经历,二是观察他人的经验,三是接受信任他人灌输,四是自我思考得出的总结。

主人公will由于从小饱受生活的折磨从而形成了别人是不可信的信念,还有朋友比家人更重要的信念。

Lambeau教授是麻省里理工学院的著名数学教授,用他的话说是他被逼成了现在的成功,而在他的眼中大学室友、在社区大学任教心理学的Sean是个失败者。他的信念则是功成名就才是成功。

Sean是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但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心理学老师。在Lambeau教授眼中他是个失败者,但他自己不接受自己是个失败者。他用真诚和信任、接纳慢慢打开了will的心扉,从而改变了will的人生之路。

二、信念的改变

(一)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Will作为一个天才少年,要想过以往不同的生活,和女友重归于好,必须打破以往的信念,才能有不同的做法,从而有不同的生活。Will在Sean的辅导下认识到家人比朋友更重要,所以在他做出新的选择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女朋友。

(二)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

Will先后找了5个咨询师,但那5个。

咨询师总是试图控制改变他,更增加了他对人的不信任感。而Sean没有想去控制、改变他,甚至当Lambeau催促他要给Will压力时,他坚持自己的做法,从而真正改变了Will。

(三)改变信念

在没有遇到Lambeau之前,Will相信他的生活应该如此。从小经历的生活磨难让Will不相信别人,为了证明自己是个胜利者,他和别人打架,他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他在著名学府打工,他深夜做数学难题。当他经过Sean的咨询后,他认识到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他选择了改变。特别是好朋友的一番话“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们出去喝酒笑闹,那很棒。但我一天中最棒的时刻,只有十秒,从停车到你家门口,每次我敲门,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说再见,什么都没有,你就走了,我懂得不多,但我很清楚。”他的朋友清楚地知道他的天分,所以要他换个环境,从而有更精彩的人生。正是由于朋友的一番话,Will坚定了改变的信念,从而有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心灵捕手》电影观后感3

班级组织活动观看电影《心灵捕手》,傍晚,我开始观看,看完影片后我久久不能入睡,这部影片深深触动我的心灵。

美国影片《心灵捕手》,又名《骄阳如我》,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互动与救赎的故事。在MIT工作清洁工的男主角威尔是个智商超人的数学天才,塔可以很成功的运用自己的天赋完美的解出那些数学题。

却是一个在教室门外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塔轻而一举的解出了教师研究了2年的数学难题,贫寒的出生以及幼年遭遇形成他自我封闭的性情,看对于自己的生活确实一团糟。他打架,偷窃,殴打警察,甚至要被捕入狱,并以叛逆不勒的行为掩饰自卑、宣泄苦闷。兰波教授无意中发现了威尔的天赋,他将面临监禁的威尔保释出来并担当监护人,关键的时候西恩教授帮了他一把。

期望威尔重视并发挥自己的天赋异禀,以实现常人无法企及的人生价值,要求他帮助自己在数学上成功名就,条件是他可以帮助威尔脱离失败。殊不知,这样的生活并不是威尔想要的,无奈中,兰博教授求助于其他大学好友西恩,请他开导并救助威尔。西恩以其独特的方式与威尔经历了一番“心灵的碰撞与互动”。最终开启这个天才青年封闭又脆弱的心灵……

并非和许多好莱坞模式的浮华大片一样,这样的天才运用了自己的才能,换来了金钱名誉,最后还抱得美人归。相反《心灵捕手》并没有在威尔的天赋上大做文章,更重要的应该在于心灵,或者说友谊。《心灵捕手》每个人都想看透别人在想什么,每个人同时都不想被别人看透,每个人有着自己的故事痛苦,有自己不想为人所知的伤口,这部电影没有炫目刺激的场景,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却有着好看而耐人寻味的精彩。最核心的看点是西恩如何开启了威尔的心灵之门,使之走出由于童年创伤所导致的心灵樊笼,能够有勇气去感觉生活,跟积极的面对世界,勇敢的踏上追求真爱并于红尘相容的人生之路。

一步内涵深刻的电影,需要一个丰富而细腻的内心去解读。威尔,有着不被别人知的苦痛,他就这样孤独的生活了二十年,有这几个旁人看起来同样喜欢打架,喝酒,抽烟,说粗话无所事事的朋友。他最好的朋友查克,那个看似对未来生活不抱有期望的人,在工地边用尽可能不在乎的语气说出了一番衷心话,当影片尾声,查克像平常一样开车去接威尔,却发现人去楼空时,那种既伤感又高兴,既不舍又有衷的欣慰的情感流露。

心灵释放后的威尔告别了朋友,道别了西恩,也作别了兰博教授给他安排的人生规划。他开着车上路了,他要去哪里?失去追求爱情,还是在追求一条自己选择的人生之路?威尔的车最终驶向哪儿?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威尔已经有能力去选择他得人生道路,并在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上坚定的前行。

观看励志电影活动狠不错,希望班干部以后多多开展。

《心灵捕手》电影观后感4

《心灵捕手》,又名《骄阳似我》,讲述的是一个心灵交互与救赎的故事。这个电影中没有惊心动魄的场景,也没有触目惊心的情节,有的是它所表达的耐人寻味的主题及心灵之门开启的全过程。其核心之处也就在于西恩如何开启了威尔的心灵之门,使之走出由于童年创伤所导致的心灵牢笼,能够有勇气去感受生活、更积极地面对世界,勇敢地踏上追求真爱的人生旅途。

看完<心灵捕手>,心里的滋味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震撼,惆怅,感概……

影片从麻省理工大学著名教授的一堂数学课开始,教授得意地给学生们留下了一道引以为荣的数学难题,不料却让一个清洁工,威尔,解答了。这让教授很是吃惊。他终于发现了威尔——聪明绝顶、数学天才,却叛逆放荡、惹事生非,被少年法庭拘留。教授不忍心看着这样一个天才就此荒废,所以向法官求情保释了威尔。虽然教授希望威尔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之前的几个心理医生都无能为力。一个试图用人本主义观点的劝说方式,迅速完成干预,结果是欲速则不达;一个企图用催眠探寻威尔心灵最深层的土地,然而他的不配合让治疗无疾而终;只到西恩的出现,是这个资深的心灵捕手解救他这个心灵受创的孤独天才。

幼年被弃,并且还常遭养父的毒打,这样的童年阴影让威尔对这个世界默然。长大后更是将自己紧锁在狭隘的自我空间中,不再相信别人,也不再真心付出任何感情。强烈的自卑感充斥着他的每一滴记忆。拒人于千里之外,以为这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或者说,他根本没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威尔太缺少爱了,他需要爱,需要得到帮助。西恩洞察到威尔内心封闭而自卑的根源,即他摆脱不了幼年经历的阴影,导致他不敢去信任别人,不敢面对世界,不敢付出爱甚至不敢承受爱。信任是探知心灵的基础,而西恩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此。他在信任的基础上与威尔建立了平等的互动关系,进而捕捉到其内心深处的创伤。我们看到,信任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在第一次谈话时,他们的心灵不是交互的而是碰撞与冲突的。威尔由一张画莽撞的评论了西恩的感情与生活,激怒了西恩,因为那些话碰触了他冰封已久的心结。可贵的是,西恩率先敞开心扉,以宽容、理解和信任与威尔进行了一次深入而平等的沟通,也许就是那次谈话触动了威尔的内心。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西恩在启发威尔的过程中,自己也在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虽然在过去的婚姻生活中扮演了一个救赎者的角色,但他并不后悔,依然回味着那美好的回忆。西恩应用的是心理分析的治疗方法,这让治疗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更值得一提的是,治疗中西恩向威尔袒露了一些自己的事情,这是与原则相违背的。不过,我们应该看到的是适度得暴露心理师的一些经历是可能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的。事实上,也就是因为这些而得到了威尔的信任,在西恩的面前脱下了伪装的外壳。

从影片中我也看到,沉默应该是一个心理师必备的素质,并且知道什么时运用最好。在心灵即将开启之前,西恩耐心的等待威尔,等待其想好该不该说出自己心中的痛,将一个透明的威尔展现在心理师的面前。但当时机成熟的时候,他是绝不会放过的。这也就是影片的高潮部分。西恩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it’snotyourfault”,步步逼近。终于,彻底冲破了束缚威尔多年的心灵枷锁。他紧抱着西恩,泣不成声。在电影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兰博教授,他也应该是威尔的一个救赎者。但他的救赎显然有着功利目的,并试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威尔,希望他能够走自己为之所设想、甚至设计好的道路。他的“救赎”,不是从人性的本质出发,不是出自平等的关爱,而更像是一种操纵,所以他触摸不到威尔的心灵,也打动不了他。影片的最后,心灵释放后的威尔告别了朋友,道别了西恩,也拒绝了兰博教授给他安排的人生规划,他开着车上路了,去追求属于他的爱情了,去追寻一条自己向往的人生之路。

经过一年教师工作的历练和假期的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我回过头来,再来看这部影片,让我感触很多,获益匪浅。对待孩子,对待学生,对待家长,即使是一样的行为也会有不同的理由和迥异的家庭背景,不仅要教会孩子们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捕捉到孩子的心灵,走进去,走进那个黑暗不堪,充满恐怖角落,救赎他们,让他们感受阳光和美好!

《心灵捕手》电影观后感5

假期看完《心灵捕手》这部影片之后,我想了很多,写下了这篇观后感。

这部电影之所以打动我,是因为剧情合理而有趣。尽管讲的是导师与天才的故事,但是强调的却是“等待天才的自我发掘与定位”。它不是简单的导师指明一条道路给天才的故事,而是导师如何触动天才学生对生活道路的自觉选择。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在他系上的公布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结果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威尔却在下课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的解开这个难题。威尔是一个真正天才,他的数学天赋足以改变世界,可惜,和很多未经雕琢的天才一样,他有着很多的问题,打架滋事,叛逆不羁,甚至为此几乎入狱,为了帮助威尔回到正途,不再浪费他那非凡的天赋,经过教授和他的心理学家朋友西恩的不懈努力,威尔终于克服了童年的阴影,突破了影响他多年的心理障碍……这种导师与天才学生相互交往的过程,对双方都同样是触动。也同样给双方下一个阶段的生活都带来了改变,这是这部电影最值得一看的地方。

片中有这样一句话:“很多人都无从得知自己的天赋,因为找不到相信他们的老师,于是就认为自己很笨。”难道不是这样吗?审视我们的教育,看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在风华正茂、青春飞扬的年代,很多人确实并没有能在一位良师的指引下找到自我,从而看不清前进的道路,于是前进的道路变得格外曲折。这部影片与我们所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学相距甚远,它是一个有着重重心理障碍的天才少年在心理学家帮助引导下的自我救赎。它更像心理医生的必读教材。但是作为老师,我们依然能从电影中得到不少启发。因为我们都越来越深刻地发现,当今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日趋严重。因为心理因素而引发令人扼腕的种种悲剧,已是经常见诸于各种媒体。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每个老师都或多或少扮演起了心理医生的角色。特别是做班主任的,如何在平时的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已是迫在眉睫的事。虽然我是一名英语教师,但在平时的授课中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问题。

捕手是棒球中的一个位置,由英文的Catcher而来,至今有很多引申含义,大意为能抓住某种东西的人。“心灵捕手”的确是形象、生动。别人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按说我们教师应该是学生“心灵捕手”,应该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同样的也应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所教的学生,因为他们同样也是自己的孩子。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多是要花费精力,找到他们的优点,不断给予肯定。正所谓“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影片中那位教师的赏识教育所得到的效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所以我赞赏“赏识教育”。赏识就是一种期待,而期待则是我们给成长中的学生最好的礼物。学生们会从这种期待中看到:自己得到了一份特别的爱和关注。这种爱和关注会使他们全身心地感到愉悦和激动,并充满了一种回报期待的欲望和勇气,而最终这种欲望和勇气又将产生怎样的奇迹,我们自己也难以预料。我的学生中有这样的一些需要关爱的有潜力的弱差生,我试着来做他们的欣赏者,关注者,友好者,给予他们力量,给予他们斗志,给予他们尊重,做他们如朋友一样的师长。一次写不对,讲给他听,报给他写。再不会,变一种形式来教他如何记忆,用谜语,用游戏,用手势……让他们能在成长中觉醒,从而有乐学的冲动,有爱学的激情,让他们幸福地学习。在经意与乐意之中,收获成功。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几十名孩子,面对几十双充满渴望和期待的眼睛,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情感态度,无不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或表现不佳的时候,严厉的批评,大声的斥责,换来的是孩子暂时的服从,表面的听话,但同时也在孩子的心中埋下了叛逆和怨恨。老师不仅没有转变孩子,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反而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伤害了师生感情,给今后的工作带来更大的麻烦。所以,全新的时代需要拥有全新观念的老师,全新的时代赋予“敬业”和“专业”全新的含义。教师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对象是虽然年幼无知,但是也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独特个性的孩子。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求,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远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时时刻刻历练自己,用我们无限的爱心、耐心、细心和关心,尽可能使用鼓励或激励的的语言,为孩子也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教育境界。教育是充满着生机的鲜活的过程,是人与人心灵的相册和对话。教育是期待,教育是牵手,教育是澄明,教育是心动。教育里洋溢着微笑的面孔,教育里饱含着真情的问候。教育中涌动着生命之流,绽放着成长之花,展现着智慧之境,培植着理性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