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词特点与写作技巧
串联词特点与写作技巧
【摘要】:正电视新闻串联词又称为导播词、串词,是电视新闻播报过程中衔接两条内容上彼此独立的新闻时采用的比较简短精炼、观点鲜明的句子。电视新闻串词一般占用的时间短、花费的文字少,呈现的观点鲜明、通俗易懂,而如何让电视新闻串词更能体现新闻的可读性,更好地引导到下一条新闻的播报,就要求对新闻串词写作上掌握好一定的技巧。
一、电视新闻串词的作用
(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电视新闻串词最显著的作用就是把内容相互独立的两条无关新闻"强行"关联起来,让新闻在播报时呈现一种上下有序、相互、相互关联的作用,不至于让观众从听觉上感觉内容上有较大的跨越或跳跃,使得观众在观看时形成一种循序渐进的、逻辑严密的思维形势。电视新闻的串词改变了长期以来电视新闻编排中关联性不大的播报形式,让电视新闻的播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限的字数在限定的时间内明确了媒体的观点,总结了上条新闻的要点,带出了下一条新闻。
(二)对上条新闻的点评,亮明观点
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以正确的观点引导舆论,对新闻做出正确的评价是引导舆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提高电视公信力的有效手段。电视新闻的报道,尤其是民生新闻的播报,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乎老百姓身边的事情,有道德的、有法律的、有习俗的、还有观念上的,涉及到是非曲直、大是大非的新闻,如果在播报新闻后附上一段短评,对于表明媒体立场、引导舆论,帮助群众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树立新闻栏目特色,展现节目魅力
新闻节目的播报不仅是严肃的,同时也应该是活泼的,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个性魅力是广播电视节目获得良好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节目主持人艺术生命力的体现",电视新闻播报过程中,只有新闻串词是主持人能够发挥个人魅力、展示艺术特色的唯一过程。主持人应当抓住这个机会把自身特色的东西、个性的东西融入新闻的播报中,创造出一种亲切、自然、独具魅力的栏目特色,才能形成品牌,广受欢迎。
从上述对于电视新闻串词作用来看,不难看出,电视新闻串词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电视新闻串词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子",它必须是简短、精炼、通俗易懂而又观点鲜明的语句。作为"过渡句"必须是用来修饰新闻播报的主体的,因此必须简短、精炼,既能承接、总结上条新闻,又能引出下条新闻,让观众不易产生唐突或硬扯的感觉。
其次,电视新闻串词使用的语句必须是观众认可的,在群众中有一定认可度的"俗语"。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必须使用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具有普遍认可度的语句,同时还要雅俗得当,合乎常理的,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等。
再次,电视新闻串词花样繁多,语句简单但富含哲理,启人心智,同时也要一针见血,点明事件本质。主持人使用的电视串词既诙谐幽默,又富含真理,能一针见血揭露事件本质,让人观后拍案成绝,回味无穷,才真正体现了主持人抑或是编辑人员的新闻播报或编辑水准。
二、电视新闻串词的写作手法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知道新闻串词的作用和特点,针对新闻串词所具有的特点和作用,可以概括总结出写作新闻串词的一些技巧。
首先,要对播报的所有新闻内容作大体上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特别要了解播放时的前后两条或多条新闻内容,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直接或间接的关联特性,才能够使之形成一种上下之间的逻辑关系。
其次,电视新闻串词的写作应当秉持言简意赅、幽默诙谐、一针见血、富含启迪的理念,用最少的文字传达出最丰富的内容,在节目允许的时间内,扩大新闻播报的效果。
再次,电视新闻串词作为语言播报类节目的用词,应当选择口语化的词语,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书面词。电视新闻是"说"给观众听的语言类节目,使用书面语或者生僻字,容易让人听了而不知道意思,或者是听完了还在想这个字或词的意思时,下面的内容就错过了。同时,对于文言文、专业性强的术语等等都要经过编辑加工形成口语化、容易理解的词语后才使用。
总之,电视新闻串词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而承上启下却是电视新闻串词最主要的功能。同时,电视新闻串词作为新闻播报中重要的"过渡性"语言,其所占用的时间和内容是非常少的,如何在有限的字数和时间内发挥出串词的魅力,使之成为新闻播报主持人的播报艺术特色之一,不仅需要主持人提高对新闻播报内容的了解上,更需要编辑在写作新闻串词时因地制宜、因事而异,随时随地把握好舆论引导的主调,创办起栏目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