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恩,珍爱生命作文
学会感恩,珍爱生命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会感恩,珍爱生命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会感恩,珍爱生命作文1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白轮船》,作者是钦吉斯·艾特玛托夫,出生在前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白轮船》被归为中篇小说,但视为长篇小说也未为不可。因为它文字量大,人物众多,而结构也比较独特:收录七个独自成篇,彼此又联系较为紧密的短篇小说。主人公是一个七岁的小男孩,父亲母亲虽生下了他,但不久又都离开了他,各自重新建立了新家庭,留下他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
《白轮船》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深林中,住着三户人家:小男孩和外公外婆,别盖伊因姨妈和姨父奥罗兹库尔、年轻媳妇古莉查玛同谢大赫玛。他们重要工作是看护森林,防止别人偷伐树木。奥罗兹库尔是护林员,谢大赫玛给他帮忙,男孩的外公,也是他的岳父,被他“雇拥”,因此,除了基本的伦理关系外,奥罗兹库尔与男孩外公,还存在着上下级关系。也正因如此,两人之间经常爆发冲突。
在男孩的生活中,日常的“娱乐”是在森林中奔跑,跟各种各样的.石头说话,听外公反复讲述长角鹿妈妈的故事。当他逐渐长大后,外公送给他一个书包每天骑马送他上学。在空闲时间,男孩经常会来到山顶,手拿望远镜看着湖上的白轮船——他父亲在上面工作;他还会想象着自己变成一条鱼,游到白轮船上,父子团圆。这是俄语文学中少见的精灵一般纯洁的儿童形象。
不过,小男孩,这个山之子的生活中,也有些那么不如意的地方:外婆不疼他,经常冷言冷语,将其视为外人;姨妈别盖伊因没生育,长期遭到丈夫奥罗兹库尔的家暴,却从不反抗,甚至还一直内疚;男孩没有父母的疼爱,整天只能与书包、石头交流,很少有人有意识地呵护他幼小的心灵,在进入成人世界之前,他已经见识到了太多成人的不堪,尤其是外公猎杀长角鹿这件事,直接促使他对成人世界感到“恶心”,最终投水而死。
小男孩的最终命运,与圣艾克絮佩里的《小王子》中的主人公——小王子多么相似,在长成大人之前,他们便失去了生命。无论是小男孩,还是小王子,都呼应了“永远的少年”这一原型,他们注定了不会来到成人世界。不过,谁能知晓,这到底是福气,还是悲剧呢?福气指的是不必被卷入成人世界,麻痹自己的心灵;而悲剧指的是,一个年轻生命的凋亡,生命诸多可能性尚未展开。
跟小男孩短暂而痛苦的命运相比,我更加深刻感受到我们大家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多么的幸福!在我不小心跌倒时,爸爸妈妈及时鼓励我站起来,甚至伸出温暖的双手拉我起来;在我遇到难题不会做的时候,哥哥伏下身来,耐心地给我讲解解题过程;在学校里和小伙伴产生小矛盾时,老师和同学们的及时排解和安慰,让友谊之舟重新扬帆远航……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温暖与幸福,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小男孩的痛苦与悲哀。所以我们从小要有感恩的心,热爱身边的善良友爱的人,珍惜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
学会感恩,珍爱生命作文2
一条感恩图报的新闻,让人动容。4月2日《新民晚报》的头版头条,讲了一个来自苏州的读者,要寻找一位好心的“上海叔叔”。24年前,他一出生就患有一种罕见的血液病,若不及时换血,有生命危险。找到一位叫张瑞德的建筑工人后,这位血型相配的建筑工人二话不说,爽快地表示,孩子需要多少血,就抽多少血。为了记住这位救命恩人,父母将他取名为“张瑞德”;4岁时,母亲带他看望过救命恩人;后来救命恩人搬了家,失去了联系。现在他找上媒体,要找到那位好心的“上海叔叔”。
非常不巧的是,同一天《新民晚报》的头版倒头条,有一条题为《不懂感恩,受助孩子让人心寒》的新闻,讲的是某区青少年保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十几年来为3000多名孤儿和贫困家庭孩子牵线搭桥,使他们得到社会各界的资助,其中大部分已经大学毕业。这些受助者中,很少有人想到要对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说一声“谢谢”;有些认养过的孤儿,见了认养人,竟然故意绕道避开,满眼冷漠,毫不在乎。
一热一冷的两条新闻,至少说明:懂得感恩的人,肯定是有的;缺乏良好的感恩教育,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要知道,没有感恩节的中国,并不缺乏感恩传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是一种极高的感恩境界,不仅要求感念,还要求回报。“结草”、“衔环”之类的典故,更是为了让人深信感恩之效。那么,我们的感恩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才使那么多的人缺失感恩这一不可缺失的为人品质?
我看过一位初中学生写的作文,题为《道一声“谢谢”为什么那么难》,其中写了她心中的'许多困惑:为什么读英语课文,凡是生活对话,开口一个“thankyou”,闭口一个“thankyou”?而读语文课文,凡是到了要感谢的时候,要么就是“还来不及说一声‘谢谢’,他就走远了”;要么就是“千言万语也说不尽心里的感激之情”?难道真的会连说一声“谢谢”也来不及吗?既然千言万语都说不尽的“感激之情”,为什么最后连一声“谢谢”也省掉了呢?
学生的困惑,也是整个社会的困惑。莫非是“大恩不言谢”的传统,成了拒绝道谢的托辞?莫非是所谓的“含蓄”、“内向”,成了道谢的性格障碍?莫非是崇尚做了好事不留名,倒成了某些人不仅知恩不报,甚至连一声“谢谢”也懒得说的借口?……其中的荒谬自不待言,但尴尬的事实更不容回避。解除这一困惑的办法并不复杂。连学生也知道,感恩教育要从学会说一声“谢谢”开始。大恩当言谢,只是光“谢”是不够的;“含蓄”不能把对人的礼貌也“蓄”了起来;做了好事不留名是一种高尚,得了好处不感恩却是一种缺德。让“来不及说一声‘谢谢’”的滑稽少一点,“千言万语说不尽感激之情”的时候,道一声“谢谢”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