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作文大全 >浅析初中作文教学中主体意识的开发

浅析初中作文教学中主体意识的开发

离沫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浅析初中作文教学中主体意识的开发

浅析初中作文教学中主体意识的开发

浙江省缙云县实验中学盘溪校区 丁雪英

【摘要】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方面,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少与灵活运用的程度。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学习内容多、学习成效差、见效慢的缺点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唱独角戏,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造成的。“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艺术是开启心灵的钥匙”,因此,在语文的教育教学的活动中,特别是在作文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应该努力开发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做到行文简浅易又不失内涵。

【关键词】写作能力;主体意识;指导训练

现今社会,学校和家长更加重视学生学业表现,而语文作为最基础的甚至是最重要的却往往被忽视了。语文是其它科目学习的基础,在素质教育的深入影响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运用有效的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

一、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积累,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1.教师应该多推荐好书给学生。古人就明白了“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一道理,“世不变乱,读十年书,行数万里路,闭户做诗,或有可观者”也让我们明白了积累的重要性。这就告诉老师应该做好榜样,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了,才能教授给学生更多的新知识,不与时代脱节。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读书指导,推荐一些适合中学生年龄阶段的书籍,适当地运用强制的方法,让学生爱上读书。并且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适当地做一些读书笔记或者读后感,养成积累的习惯。这样,就不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局面了。

2.教师应该重视基本功训练,做好作文指导训练。“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四个方面,其中的读写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特别是写作的能力。而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把学习到的已有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学生要提高写作质量,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教师就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写作指导。通过语文教材的仔细品味,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文自学能力。教师应该做好指导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如课文分角色扮演、美文赏析、看图编故事、课文续写、课堂讨论或辩论、晨读等活动,多角度,多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也应做好训练的总要求,分课时进行训练,在每节课上做好分目标,达到训练的目的。在作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进行“下水文”写作,了解到难点在哪里,了解学生在遇到这一题目会出现什么困难,为指导学生写作做准备。其次,同桌之间可以相互批改作文,划出写得不错的句子、段落和运用的精妙的事例,指出不当之处。再次,教师要批改和评讲作文,将优秀的作文拿出来供学生阅览,并且要指出好在哪里。最后,教师可以朗读自己的下水文,给学生的写作做出一定的指导,使作文教学得到深化。(www.ixbw.com)通过这样的方式层层深入,学生想写不好也难了。

二、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1.学生应该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寻找生活的素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从侧面告诉了教师一个道理,就是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生活的美无处不在,就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真情才是最能打动人的。学生可以和同学们约在一起经常出去走一走,体味一下生活。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去郊游,去农村体会生活。现在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普遍,学生们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只是单纯地上上网,聊聊天,很多东西在无形之中都被遏制了。只有相互交流,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很多奇特而实用的想法都是在相互交流中产生的。因此,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让中学阶段的学生做他们年龄阶段该做的事情。不能把他们束缚在语文课堂中,这样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学生应该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使手、脑、眼有机结合,用心观察生活、体味生活、感悟生活、这样学生才有丰富的写作题材,才会用心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2.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写作命题艺术,让学生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带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学生的生活充实以后,就有足够的素材和生活体验来进行写作。根据具体的情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的不同和知识水平的不同来进行命题,让学生有话可写。教师也要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件,缩小命题的范围,从而找到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不仅有话可写而且乐于写作。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小事,从小事中写出大作文。

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就善于抓住这一点来进行教学:如他偶然发现一位老师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盆漂亮的盆景,他就会把这盆盆景借来,再拿到教室去让学生观察,从而来引导学生进行现场版的“看图作文”。这样学生通过细心观察,便能发现它的种种特征,写起来就如鱼得水了。虽然是初中教师的案例,但对于中学教师来说,命题也是一门艺术。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皆语文,缺的就是你是不是善于发现别人常见事物的不同之处。

3.教师应该仔细专研教材,读懂教材,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式与方法。越来越多的老师语文课不好上,上作文课更是难上加难。这对很多新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标新立异,努力找课文的亮点。其实一节课上得好与不好,关键在于读写和关键词的把握,教师应该在教材上下工夫,读懂教材,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把握整体内容。新课改的实施,老师的绝对中心地位转变为教师主导,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在课堂上愿意说,学会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思考问题。

三、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对待学生,适当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1.教师应意识到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育是平等的对话,教学是交流。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是这样做的。想一想那时候的人就有了这种觉悟,那现在为什么还出现有老师戴有色眼镜看人的现象呢?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些教师并不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对话的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尊重、民主、平等,尊重别人是最重要的原则。教师应该意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大写的人,要尊重他人的人格,要尊重差异。学生是没有差生的,只有差异。虽然他们在文化成绩方面会有所差别,但成绩差的学生并不是没有其它方面的特长。

创建了阿里巴巴的马云,曾经将北大作为自己的梦想,但他最终只上了杭州师范学院,而且学习成绩从没进过前三,但他却成功了。所以,老师不应该差别对待学生。如果老师能够关爱每一个同学的成长与发展,那么他就胜利了一大半了。在有爱心、有耐心的老师面前,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地发展。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教师有很多,比如特级教师于永正,他“蹲下来”看学生,完全诠释了换位思考这一行为,关爱班上的每一位孩子,力求教过的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2.适当地鼓励可以使学生追求上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还应让学生有干劲。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沉重负担。”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在作文教学中,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教师就应该适当运用鼓励的方法。于永正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就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比如,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的兴趣,他就会在早读课上拿出自己新买的书,声情并茂地读起来,这样就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还会在班上表扬某某同学买了一本好书,还会在学生某一个方面取得进步时奖励一本书。这样,就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由不读书变成了爱读书,并且都有一个书架,放置自己买的书籍。有的学生都有400多本藏书。品学兼优的学生谁都喜欢,但不可让学生看出老师的偏爱,偏爱是老师的大忌。教师和学生相处久了,就会感到每个学生都有其可爱之处。要学会赏识学生,比如夸一夸他们的某一长处,请他们替老师做一点事情,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等。

“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这五步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现代教师往往是为了新颖而苦下功夫,却往往忽视了最原始的东西。开发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的主体性,第一步就是要重视积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只有多读书,多积累,才能为写出好文章打下基础。文笔好的都是书读得多,胸无点墨怎么行呢?积累了知识以后,第二步就是要有所感悟并且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举一反三”方能有所得,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找到适合每个学生的方法,让他们能够在生活学会观察,学会举一反三,教师也应多举行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让他们学会迁移。再者,就是学生在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和学生在社会这个大染坊下,要能够不断淘洗自己,让自己的学识越积累越多,做一个文化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天赋,是教师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任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作文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地挖掘,学生才会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于永正。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N].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4]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