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民族风俗作文600字5篇
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着不少的传说,最的的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历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下面是小编推荐的端午节民族风俗作文600字,仅供大家借鉴。
端午节民族风俗作文600字(一)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端午节民族风俗作文600字 (二)
我的祖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民的泱泱大国,拥有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或文、或武、或景、或节,数不胜数。在这悠久的文化中,我最喜欢的是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因为一到端午节,人们都会做好多不同的事:划龙舟、包粽子、给孩子凃雄黄、挂艾叶、佩香囊。
说起划龙舟啊,我跟妈妈今天又来到了华岩寺。每年的端午节,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划龙舟比赛。刚走进大门,华岩湖边早已是人山人海,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我们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才挤到了能看清比赛现场的地方。真是不容易啊!
说到这里,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划龙舟呢?相传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去救屈原,他们争先恐后,但是追到洞庭湖就不见屈原的踪影。后来,人们为了不让与吃点屈原的身体,借助龙舟之力驱赶江中之鱼,所以划龙舟这个习俗从古至今,一直传承下来。
这时,湖边的人们很自觉的把小孩子们都让到了前面,一层一层的,特别的规矩。人们目不转睛的盯着湖里参赛的船队,好像比参赛队员还紧张。再看看比赛现场,一个个队员精神抖擞,屏息凝视地看着前方。一声号令,整装待发的龙舟如离弦之箭,脱缰的野马,争先恐后地出发了。河岸上的观众异口同声“加油加油”与参赛队员们整齐的“一二一二”合在一起,就像一首动听的二重奏。每一艘船都你追我赶,都使出了吃奶了力气,谁也不让谁。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尾随在后面的龙舟,不紧不慢地跟随着,我看着就替他们着急,多想跳进船上拉他们一把。在人们的加油声中,赛龙舟结束了,我们意犹未尽。喧闹的湖边随着比赛的结束变得安静了下来。
端午节不仅要划龙舟,还要挂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里,人们把挂艾叶看成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因为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以驱赶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最后我要给大家介绍的一项也是我很喜欢的—包粽子。粽子是由一片棕榈叶、糯米和绳子组成的,现在就连学校也已经开展了包粽子的活动,可为什么学校要让我们包粽子呢?原来是因为国家想让我们的中国文化发扬光大。就在今年的5月27日我们也进行了包粽子的活动。在我们包粽子时,要先把棕榈叶折成“V”字形,再把有尖的地方卷一圈,就变成了一个漏斗型,接着把已经发酵好了的糯米装进去,然后用筷子敲几下,最后用叶子盖起来再用绳子拴紧就行了。
听了我的介绍,大家有木有觉得很有趣呢?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希望大家能把更多的传统文化重视起来,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吧!
端午节民族风俗作文600字 (三)
塞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一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一样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一样民族、不一样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一样。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一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在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一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一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节民族风俗作文600字(四)
提起端午节,大家都不陌生,对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也应该略知一二吧!但是,一个地方一个风俗,有很多端午习俗大家都不知道,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揩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糯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万水千山粽是情,糖馅肉馅啥都行。糯米沾着红枣香,粽叶包着朋友情。”不管怎么说,听完我的介绍后,是不是又知道了很多端午节的知识呢?
哇!端午节过得真难忘,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
端午节民族风俗作文600字 (五)
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着不少的传说,最的的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历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两千多年来,每一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大人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过端午节,中国各地有非常多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中国中部的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钟馗与一个离奇传闻有关,相传中国唐代(618年-907年)的皇帝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称钟馗,醒后令画家吴道子描成画像,相貌凶残丑陋,以为打鬼、驱邪、除祟之用。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之后每一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