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回她的眼睛
带回她的眼睛
无尽的酷热。
穿着重达二十公斤的隔热服,热浪还是舔噬着我的皮肤。眼前跳动着的岩浆被扯开,又在身后合上。舱壁不断发出越来越响的“嘎吱”声,费力地抵抗着高达360万个大气压的地心压力,也同样阻隔着6000度的高温。我的心渐渐悬了起来,质疑着船壁的质量。
四天前,“地心一号”钻破了吐鲁番盆地二十年前由“落日六号”潜下地表所形成的磐石,以极高的速度冲向地壳,寻找仍在发射微弱信号的“落日六号”,去接第一位进入地壳的英雄回家。但没有任何人——包括我,相信她还活着。这代号“灯塔行动”的救援任务,只不过是一次耗资54亿的徒劳行动罢了。
“‘地心一号’引擎开始减速滑行,向指挥塔报告:地心一号以正式进入地壳,准备开始‘灯塔行动’。”我一边命令着AI,一边听着耳麦传来控制室的欢呼声。
像是一头扎进了深海,周围漆黑的液态铁镍包裹着船舱,岩浆的“咕嘟”声在背后淡出,四周一片寂静。如若不是热浪还提醒着我,我一定会认为自己在太空中。
追寻着电波,劈开黑暗,我逐渐认出了“落日六号”残破的轮廓:上面的中国国旗早已被消磨的无法辨认,舱门上也积满了铁锈,仿佛一碰就将粉碎,天线外的保护皮层被剥落了,里面的电线被高压按成了一根极细的小铁棍。
将“地心一号”专门为“落日六号”的门设计的卡槽对准尘封20年的“落日六号”,咔嚓一声,连接着两个时代的舱门扣紧了。
我想象着踏进“落日六号”的样子:磁性鞋踏在二尺厚的灰尘上,留下一个个深深地脚印,电脑以全部报废,生命循环系统也因无人照料而枯竭,唯一还能使用的只是舱顶上永不熄灭的铯条,还在散发着幽幽的蓝光。而英雄的尸体,说不定靠在哪个角落,腐烂着。
我打定注意不去仔细想尸体的样子,推开了卡顿的舱门。
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亮光也照进了玻璃面罩,眼前是一张草纸,上面用凌乱的字迹写着“你好”。纸后藏着一张中年面孔。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耳麦里传来了控制室的惊呼——生命检测系统已将另一个生命体征传回地面。
她冲了上来,扔掉了纸,抱住了我,我仿佛听见了她的哭泣声。也抱紧了这位素未谋面的前辈。
她迫不及待地冲进了我的船舱,却因为长期不运动而绊了个踉跄,跌倒在地面上,眼泪飘到了她的面罩上,晶莹无暇,映着她的面孔。
我知道二十年不说话的人已经丧失了语言能力,就等待着她平静下来,坐在我旁边用纸和笔谈话。
她在我带来的小仙人掌前伫立了很久,身体不住地震颤。最后竟跪在了它的前面,掩面抽泣着。五味杂陈的感觉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这位只身独守20年的地航员,凭着对大草原残存的记忆,坚毅地活着,平静的活着。
我把她扶起来,伸出一只胳膊,搂住了她羸弱的肩膀。对AI说“返航,脱离‘落日六号’。”她却急忙阻止了我,用颤抖的步伐走回“落日六号”。
三分钟后,她抱着一大摞纸,伛着身子回到“地心一号”。我忙赶过去接,瞥见纸上都是精心绘制的图表,工整的文字报告。我的心不禁颤了一下:在这不到十平方米见方的狭小空间内,她却还信息工作,坚守着早就可以放弃的岗位。
她用笔写出了两个修理的字:回家。
“地心一号”脱离了“落日六号”,向着家的方向飞速驶去。冲破了地壳,重新进入了炽热火红的岩浆中。我问她“你还记得这里吗?”她拿起笔,斟酌了一下,写到“嗯,这是我进入地壳前见到的最后一抹光亮,每次想起它,都振奋着我,让我重新燃起希望。”
四天的路程,我说,她写。
仅仅四天,96个小时,我却学到了学校17年教育的知识还多得多的深刻道理。
人就像凤凰一样,涅槃后才会重获新生。
她回到地面后,成为了一位享誉世界的励志作家,教育家,受到全球瞩目。而“落日工程”前五艘船上的地航员,却还只是一个个碌碌无为的地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