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
【推荐】语文作文集合10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作文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作文 篇1
摘要:作文教学,是与语文教师的职业生涯始终相随的生态修行。它要求教师参透写作之于人生的意义,怀有作文育人的高度敬畏,保持站在高处的修己自觉,苦练“道技合一”的指点功夫,追求“拆骨当柴”的精神境界,进而,体验精神的快慰,感受生命成长的愉悦以及由此产生的职业的幸福与尊严。
关键词:作文教学 人生意义 修己自觉 精神境界
学生作文“有戏”还是“没戏”,取决于教师指导得“力”与“不力”。作文指导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教师不断磨砺自己的眼光和才学,努力提高教学境界,并以此引领学生的作文境界。由是观之,作文教学,便是与语文教师的职业生涯始终相随的生态修行。
一、参透写作之于人生的意义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写作便具有这种审视作用。当你用文字表情达意的时候,你必得对你的生活环境、人生坐标、生活质量等作一番考量和分辨——想看清自己的生命是粗鄙还是精致,庸俗还是优雅;试图确定自己的精神是沉静还是浮躁,是翱翔于天还是匍匐在地。随着笔端文字的流淌,你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渐渐清晰起来,内心便丰富充盈起来。写作还有助于宣泄情绪、安顿心灵。人生况味多样,喜怒哀乐愁惧早晚都要品尝,写作可以成为你排遣情感的通道。鲁迅靠一支笔“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而不至于窒息,史铁生靠苦难淬火的刚性文字让自己再次站立起来。海德格尔说:“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那么,写作便是寻家、归家。司马迁、李白、辛弃疾各自在自己呕心沥血写就的信史豪歌壮词中寻得了心灵归所。我们也总是从他人的文字中获益。文字是一种声音,一种来自心底最柔软和灵魂最深处的别样声音。依靠文字,你我相互读懂;文字是你的生命符号,文字代表着你,凭借文字你介入社会,参与社会的改造。写作之于人生意义重大,美国学者查尔斯·布考斯基满怀激情地论述道:“通常它是唯一的东西,在你和不可能之间。没有酒,没有财富能够与之相比。什么也不能拯救你,除了写作。它支撑着每一堵墙不使其倒下。它炸开黑暗。它是最终的精神病医生,是所有上帝中最慈善的上帝。它是最后的期望,最后的解释。这就是写作。”
学生作文尽管因有不少限制和要求与作家的创作有些区别,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它永远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命活动。写作课程,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然而,当前的一些作文教学却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淖之中。在前不久的一次高三作文教学研讨会上,一位名师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十个段落,面对七八个不同的作文题,给高三学生示范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地进行“魔方配段”,从而“潇洒应对高考”;另一位据称是高考作文研究专家的教师在引经据典后,竟发表这样的宏论:“既然大文豪苏东坡能编造论据忽悠欧阳修,我们在缺乏论据时为什么不可以自编名言谋取高分啊!”在他们的眼中,作文教学的价值已经完全被扭曲,所谓的指导也完全退化变味。教学生投机取巧、胡编乱造,是对写作这一伟大而神圣的精神创造的亵渎,是对“培养真正的人”这一教育真谛的背弃。
二、怀有作文育人的高度敬畏
医生和教师做的都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但医生关注患者肉体生命的健康,教师关注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唯其面对的是“人”——心性复杂的人、独一无二的人、时刻成长的人,故应保持警觉;唯其承担的是为“人”这一“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莎士比亚语)塑造灵魂的伟大工作,故应心存敬畏。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作文又是学生最能够坦露内心、舒展性灵的敏感地带,因此,作文教学要怀有育人的警觉与敬畏。一张皱巴巴的纸,可能传达着成长的烦恼、求助的渴望;歪歪斜斜的几句话,可能是思想和理想在萌芽。《圣经》中拿芥菜种子比喻信心——芥菜种子微小,但当芥菜长成时,却有人身之高,甚至天上的飞鸟可以宿在它长出的枝条上。学生最初的稚弱文字,就是那一粒粒芥菜种子。一位教育家说,学生的心灵就像一块极为柔软的透明皂,即使是善意的抚摸也可能留下浅浅的划痕。面对这些稚嫩粗粝的文字,教师要精心呵护,用心血和汗水去滋养它成长,而不能漠然视之或粗野剪裁。
同事小张是一个工作不到5年的教师。读他的作文评语,我很受感动和鼓舞。一位学生在一篇题为“阳光”的作文中写了不少社会阴暗面并表现出有些偏激的愤世嫉俗的情绪,张老师引用高尔基在《新生活报》上写的一段话,引导他辩证地看待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在阳光最晴朗的日子里,腐败的东西总是格外显眼。我们过于把注意力集中在与美好希望背道而驰的.事实上,就看不到阳光,就感觉不到它那滋生万物的力量了。”一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自从看到你的眼神的那天起,我便在你的眼神中颠沛流离……你的眼神是湖,我的唯一选择便是在湖中沉溺。”这是一首情诗,从写作技巧来说,不失为一首好诗;但其内容关乎情爱,这对于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节的青年学生来说,需要加以引导。张老师在作文后面写道:“自从我看到你的眼神的那天起,便感受到你浓浓的爱意……我最大的心意便是为你赢得满眼笑意。”一位学生因为期中考试考砸了,触景生情写了一篇《校园秋景》,调子很低沉,甚至用上了李清照《声声慢》中的词句。张老师给的评语是:“黄花虽瘦并非哀怨憔悴,是坚忍着迎西风斗寒霜劲挺的身姿;枫叶正红,却非离人泪染,那是拼搏者勇斗逆境赢得的光荣。‘雁过也’,谢它殷勤提醒我晨起加衣,珍惜光阴;‘西风紧’,天公作美,相助我强身健体,百病不袭……”这些评语,不仅是教师文才的流溢,更是思想感情的显露。
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去,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这就要求教师自身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还要有对事业的“一往情深”、对学生的满腔热爱,通过自己的“言教”塑造学生的灵魂,“使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射下都闪烁着无穷无尽的色彩”(马克思语)。
作文指导,包含着命题、批阅、讲评等诸多环节,教师不仅仅是指导动作到位的教练,更是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灵魂飞扬的导师——用思想孕育思想,用文字感召文字,用灵魂呼唤灵魂。
三、保持站在高处的修己自觉
要想使指导得心应手,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尽力让自己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视学生的写作,不能等高平视甚至仰望学生。一方面,教师乐写、善写,有着真切的写作经验和甘苦,指导学生写作自然切实可行,这也是叶圣陶等教育大家大力提倡教师写“下水文”的原因。另一方面,教师热爱写作,并且以此为乐,对于学生也是一种感召和濡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教师还应是个热爱读书的人,让阅读成为思考和写作的源头活水。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加强“文外功夫”,观察社会,思考人生,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开阔视野,斑斓思想,这样自然“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溢于唇齿”。我们知道,写作是一个人文采、思想、文化修养、人格魅力的综合展现,其形象的高大与卑微在说话与写作中展露无遗。作文指导时,隔靴搔痒、纸上谈兵只会令学生生厌,那么,教师唯一要做的,便是切实地修炼、提升自我,使自己的指导能够入木三分、点铁成金。
站在高处,即要站在写作的高处,站在思想认识的高处,站在品格修养的高处。否则,难免陷入尴尬的境地。不妨来看一篇学生作文——
我们现在的生活缺少什么?
周五下午是一节英语课。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走进教室开始上课。班里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直到英语老师出现在门口,才有人敢说这是一节英语课。随后,语文老师退出,英语老师入主课堂。班上对刚才发生的事一片嘘声。英语老师问:“本来是英语课,语文老师来上课,你们为什么没有提醒他?”“我还以为是调课。”只有语文课代表一个人小声嘀咕算是回答。
为什么语文老师在时没有人敢提这节不是语文课?为什么在英语老师入主教室后,同学们才对这事发出嘘声?为什么前后反差如此之大?为什么?!
我以为,“为积威之所劫哉”!
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的缺失,使得我们习惯于随大流、服从权威,而这种现象非常普遍。长此以往,会把我们引向默认权威的极端,思维的自主性下降,对于善恶、美丑、真假的认识判断能力退化,一个个听话的好孩子逐渐成为学校或社会这部机器上一个个固定位置的小零件,不知道怎样改进,不知道为什么而做,只知道有人叫他这么做。
在这种不敢质疑师长、尊者或权威的背景下,学生或小字辈缺乏独立的思想与之交流碰撞,这会使他们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对于双方皆有害无益。这种人将来投入到社会,必然会使现阶段已然较为集中的权威更加集中,创新能力日益下降,阶级固化日趋严重,社会这架机器不断老化,渐渐失去活力,最后坏掉。
由是观之,我们现在的生活迫切需要培植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
具有了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师生关系将真正变得平等,不会再有不正常的沉默和虚假的回应,有的是和谐融洽的真正交流,彼此碰撞,教学相长,这对双方都大有裨益。而具有独立意识和领袖精神的人才一旦走向社会,必然像新鲜血液一样让社会焕发活力,获得强大的动力。
但,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距离我们还有多远?我们的文化背景和现实情况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这是刘同学的一篇随笔。作为当事人的我,看完后心里有些不快,给出了这样的评语:“老师记错了上课班级,这是紧张忙碌的高三生活中的小插曲、小浪花,其他同学哈哈一笑,你却如此小题大做,竟然扯到‘为积威之所劫哉’上去了。看来你们不光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由精神,也缺乏幽默素质和宽容胸怀啊!”不料等随笔再收上来时,我看到了刘同学在我写的“幽默素质和宽容胸怀”下画了一道波浪线,下面写了几个字:“你有吗?”这让我很生气,决定把他叫到办公室狠狠教训一通。但随即,“你有吗”,如同一声声追问又使我冷静下来。扪心自问:学生的分析有道理啊!平时不是让学生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吗?学生大胆吐露真言了,我又反过来讽刺学生,岂非自相矛盾?于是,为自己缺乏高度而愧疚起来。考虑到其中蕴含着很丰富的教育意义,征得刘同学的同意后,我把这篇文章连同评语还有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一起“拿”到班级讲评。想不到的是,在我做出诚恳反思之后,刘同学也站了起来,对自己文章夸大的倾向和尖刻的语言表示真诚的歉意。不要装腔作势,要坦诚交心,这是我的收获。
四、苦练“道技合一”的指点功夫
《庄子·养生主》中,庖丁对文惠王说:“臣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庖丁的高妙处就在于融“道”入“技”,处处是“技”,又处处是“道”。不断参悟教育真谛,自觉将道与技融为一体,使人们看到的是“技”,背后隐藏的却是无处不在而又无迹可求的“道”——对作文教学实质和规律的深刻领悟和精准把握,是对于作文教学的精妙独特的设计思路。
一次同题异构活动,由两位教师分别上一节“新诗创作指导”课。第一位教师课始花了不少时间,介绍了新诗的形式特点、创作手法(比如如何捕捉意象、如何安排结构、如何打磨语言)等,然后欣赏了徐志摩、戴望舒、冯至等现代著名诗人的几篇代表作品,最后让学生从“春雨”、“我愿意”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写一首不少于10行的新诗。结果令人失望,少数学生写出了诸如“春雨润物无声”、“我愿意做一只雄鹰,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之类的立意老套、语言平俗的作品,多数学生则是嘻嘻哈哈互开玩笑,把诗歌创作这种“极庄严伟大的创造性活动”变成了一出轻佻浮浅的滑稽戏。第二位是一位女教师,她的教学设计截然不同。她并不专门花时间讲有关理论,而是在课前准备的音乐和画片的背景下,介绍自己游历青藏高原、西双版纳等地的见闻感受,声情并茂地朗诵着自己创作的一首首诗歌,中间结合这些诗歌穿插介绍诗歌意象、意境、结构、语言等知识和技巧。教师讲述得如梦如幻,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有一位喜欢音乐的男生竟将部分诗歌即兴谱曲演唱。这一切使整个课堂被浓浓的情浸润着,让你欣赏着、感动着、回味着。这时,教师拿出一沓照片——仍然是她平日里拍摄的照片,有风景,有人物;有叫人愉悦震撼的,有叫人担忧悲伤的——让每位学生任选一张在照片的背面写一首“题画诗”。于是,我们看到了,班里每一位学生都积极投入到诗歌创作中——他们先在练习纸上打草稿,然后打磨,唯恐自己的诗句配不上这么美丽的照片。课后,我们在欣赏着一首首从心灵深处流涌出的天籁文字,惊叹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纷纷惊诧于那位女教师写作指导技艺之高超。诗歌是情感艺术,无动于衷怎能有诗句流出?诗歌写作需要触动情感的气场,情感稀薄怎能使学生动情忘情?诗歌写作指导需要教师以情唤情,过度理性、情感冷漠的“冰棍”怎能擦出创造的火花?后一节课看似随意散漫,实则精心设计、匠心别具——不教死板板、孤零零的无用处的“屠龙术”,而教由道孕育、受道掌控的充满灵气的“招招鲜”。
五、追求“拆骨当柴”的精神境界
指导学生作文就是为学生的精神打底子,不可怠慢亵渎,但知之易而行之难。从外部环境看,排得满满的“硬课程”挤兑了学生的读书时间和精力,铺天盖地的数理化作业抹杀了学生读书的心情和趣味,还有悬在头顶的中高考之剑……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使不少同行将自己热爱的作文教学视为畏途。从教学本身看,作文本身的复杂性和指导的高难度常使教师心存迷惘、捉襟见肘,“养其根而俟其实”的“慢功”,也使得部分热衷于搞分数的教师渐失耐性和兴趣……于是,作文教学的百花园变得荒芜了,作文这本来最能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最能激发教师创造激情的劳动,变为最没个性、最没感情的技术训练。于是,作文成了学生的“怕”,教师的“痛”。
对此,我们要拥有强大的专业自信,要拥有基于对作文教学本质规律深刻认识、精准把握的科学规划。我们不仅要做富有经验和一把绝活的实践型教师,更要做充满理想和激情的人道主义者。唯有如此,方可像王栋生老师那样秉持着“没有创造的思想就不会有创造精神”的原则,鼓励学生大胆“唱反调”,想“大问题”;像曹勇军老师那样“营造学生的写作生活”,用读书和作文的绿色生态去压缩灰色的习题领域;像蔡明老师那样鼓励学生多投稿,“只要有作文竞赛就不会放过”……读书的基座大于高考的基座,写作的要求高于高考的要求,人才的标准优于高考的标准,高考就会成为“小菜一碟”。
语文教师的教学负担,很大一部分来自作文批改。有教师戏称批改作文为“挖山”、“推石”。不管是东方愚公移山的故事,还是西方希绪弗斯推石的神话,都意味着沉重苦涩,透露的都是劳作时力的消耗、心的倦怠、创造激情的消退和欣赏目光的迟钝。此时,滋兰树蕙的人文理想、扛肩为梯的成就意识和拆骨当柴的殉道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进入这样的境界,“作文大山”便成了妩媚的风景,挖山推石变成了寻春探胜,一路上翠微染心,清溪悦目,千岩万壑,风光无限。此时,你仍会感到身体的疲劳,但更感到精神的快慰,看到生命成长的愉悦以及由此产生的职业的幸福与尊严。你会觉得,思想的褶皱被一缕缕年轻的思绪抚平,心灵的尘垢被一篇篇纯真的文字洗濯,失落的梦想由一个个活泼的生命延续!
语文作文 篇2
光阴似箭,一眨眼,一个学期就过去了。初中的学习生活,让我既有欢乐、又有忧愁。但是,初中语文,让我喜爱。优美的文章,令我喜爱。
初中的语文课本,蕴含着许多的情感:《迢迢牵牛星》写尽了天下多少痴情男女的离恨与相思。《次北固山下》表达了诗人那深切的思乡情怀。《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更是写出了人间真理。还有一篇篇优美动人的文章,一首首蕴含了诗人无限情感的`古诗,无不令我沉醉。语文老师的音容笑貌,让我喜爱。老师们的授课,无不是生动有趣的。而语文老师的丰富情感,又令我最为喜爱。老师在每教一篇新的课文时,总会叫我们闭上眼睛,聆听他念优美的文章。他念文章时,总会让闭上眼睛的我陷入想象的乐园,跟随着她的声音,漫游在文章的想象世界之中,令我感受到诗人的丰富情思,沉浸在无边无际的想象世界之中。而她自己,也会沉浸在自己所念的课文之中,无法自拔。表达了作者丰富情感的作文,让我喜爱。对于作文,很多人都感到无奈与烦恼,但对于我来说,作文是反映一个人真实情感的天地。除了写作文,我更乐于读作文。作文之中,有着人们丰富的情感,一次仔细、深入的阅读,比无数简略粗心的阅读要好上无数倍。我最喜欢沉浸在一篇优美的作文之中,感受作者寄托在里面的感情。这也会让我随着“它”开心而开心,忧愁而忧愁。丰富多彩的小说,也是我十分喜爱的。无论是文学小说,言情小说,还是历险小说,都令我喜爱。里面那曲折的情节,人物深刻的情感,都令我无法割舍。通过阅读小说,我明白了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道理,知识。
在阅读一本小说时,我的心也会随着书的内容上下起伏。如钱钟书的《围城》,如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无不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初中语文,让我喜爱。不知不觉之中,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尽管对这个学期十分不舍,但同时也为下个学期而有所期待。初中语文——令我喜爱。
语文作文 篇3
司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她二十七八岁,圆圆的脸,白里透红的'皮肤,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明亮有神的大眼睛。司老师平时喜欢穿高跟鞋,走起路来咔嗒地响。平时,那些爱调皮的同学听到这个声音后,马上就变得老实了。
司老师讲课认真生动,经常把同学们逗得哈哈大笑,我们都喜欢上她的课。司老师对我们非常负责任,每当发现我们作业有错时,她会细心为我们讲解,直到我们完全理解。我上课爱说话,她总是耐心地跟我讲道理,帮助我改正错误。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早上,我感冒了,没有吃饭就去上学,司老师知道后竟然把她的早餐拿出来让我吃。她还教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司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想大声喊一声:“我爱您,司老师!”
语文作文 篇4
假如语文是河水,我就是那鱼儿。
假如语文是蓝天,我就是那雄鹰。
假如语文是草原,我就是那骏马……
是的,我和语文就是这样的不能分离,我爱语文,也渴望得到她的爱。
语文让我感受到天蓝的浪漫。
那普通的夜晚,在语文看来,月光是字,芳草是句,整个美景是一段故事。一杯美酒,伴着月光,喝下的是陶醉。
语文让我感受到绿色的宁静。
躺在床上,翻开语文,就像来到了一片辽阔的草原,任风儿温柔地抚摸着自己的脸,耳边仿佛奏起了优雅的笛声。
语文让我感受到紫色的高贵。
那些文句,流传着多少年来伟大的大家们的思想情操和艺术水平。它将继续流传,流传千古,甚至永不毁灭。
语文还有黑色的严肃,白色的纯洁,红色的热情……语文是一缕阳光,时刻照耀着我的心灵。
我爱美术,我爱音乐,但是跟语文比起来,它们似乎还差点儿。因为美术是我的.视觉享受,音乐是我的听觉感悟,而语文,是我的心灵体验,失去了美好的心灵体验,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或许这样比喻更贴切:语文是我呼吸的空气,这样,有我的地方就有语文了。
是的,我和语文就是这样的不能分离。
每一天早晨醒来,语文告诉我“晨曦初露”的美丽;每一个中午休息,语文给予我“身心舒畅”的享受;每一个黄昏回家,语文陪我体验“温馨家园”的幸福。
作为学生是幸运的,每天的语文课可以成为一种享受。但等到我大学毕业了,我想我依然是可以时刻与语文同在,因为我要让我的工作、生活都是语文,这充满无限魅力的学科!
嘘——轻点儿,语文就在旁边,别让她听见,我会不好意思的。
语文作文 篇5
今天,在第三节语文课,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
“许多人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之情,王安石的乡思是看到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想起了他的故乡;张籍的乡思是一封意万重、说不尽的家书;纳兰性德的乡思是边塞苦旅的寒风暴雪;著名女作家陈慧英写下的《梅花魂》就是外祖父给她的梅花图和手绢,由此思念家乡;琦君的乡思是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谢冰莹的乡思是看到故乡的'美景想起了故乡的回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演,我们的语文老师踏着出场的音乐走了进来,老师朗诵的主持词都是关于思念故乡的,同学们要表演节目了。第一个节目是朗诵古诗,他们朗诵的是余光中古诗乡愁,余光中笔下的乡愁是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都回忆了他的时光。《又见山里红》这首歌是以景柔情,表达了作者浓浓思乡之情。大家都知道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通过写下这首歌,又表达他们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第四个节目是愉童的歌曲,《梨花又开放》这首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乡之情。《回家》这首音乐让游子想到故乡的美好。
这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真让人难忘啊!希望老师多举行这样的活动!
语文作文 篇6
每逢节假日,火车座位便会非常的紧张,原本可以坐两个人的位置会被挤上三个人,甚至四个人;原本可以全部坐下的身体总是有一侧倾斜着,被挤压着。
习惯望着窗外上上下下的人群,习惯不经意间被外面的风景吸住眼球,习惯戴着耳机不管一切的幻想自己的世界……“这是83号座位吧”浑厚而又胆怯的声音将我从幻想世界拉了回来,一位中年男人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站在我的对面,坐在83号的妇女很不情愿的站了起来,“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是我的座位”中年男子急忙解释着。这一刻似乎是他自己坐错了位置,这一刻似乎由一个大男子变成一个小男孩。我细细的打量着这对父子,一件灰色印花尼龙料的西装套在小男孩父亲橘红色T恤外面,整洁而体面,粗糙的双手紧紧抱着小孩,指尖带着一丝泥土,晒的黝黑的.脸上一直保持者憨厚的笑容;依在他怀里的小男孩大大的眼睛似乎会说话,脸颊的小酒窝盖不住出门的喜悦,他穿着一件圆宝花样的格子套头毛衣,袖口以简单的上下针封口,估计是手工编织的缘故,松紧不是特别一致的袖口偶尔会露出一小疙瘩结,可爱带点肥嘟嘟的小手扯着他父亲的衣角。
“饮料、水果……”列车员开始了叫卖。“你喝水吗”父亲低着头问孩子,“不喝”小男孩边回答边瞅了一眼推车里的物品,稍微停了一会“喝”“嗯?喝不喝?”“喝”小男孩细细的回答。“要什么?”列车员拉大了嗓子。“你要什么?”父亲再一次问着孩子,孩子笑而不答。父亲看了又看车里的物品,一件一件的询问着价钱,父亲指着犹豫了很久的雪碧轻声的问道“这个呢,多少钱”列车员又拉大了嗓门“8块,要不要”父亲边点头边开始找钱,他的手在西服内侧摸寻了一会儿,谨慎的拿出一把邹巴巴的钱,一块的、五块的、十块的,他小心翼翼的数好钱交到列车员手中,依然憨厚的笑着……
列车晃晃荡荡的前进着,我紧闭的双眼被这对父子的对话再一次打开。“晕车吗?”父亲抚摸着孩子的头担心的问着,“这是火车,不会晕的”“嗯,你睡会吧,到了我叫你”伴随着轻轻的拍哄,孩子慢慢的睡了。窗外划过的绿树、溪流,太阳透过窗洒进来的温暖,都是那么的静谧,那么的慵懒,似乎都在感受着这浓浓的温暖。
车轰隆、轰隆、轰隆的前进着,随着车的晃动,孩子的蠕动,父亲时不时的问着“晕车吗?”,手轻轻的拍着孩子的背,车缓缓的前行,映射着一道最美的风景……
语文作文 篇7
春秋时期的晏子聪明机敏,足智多谋,学识渊博,深得后世敬仰和爱戴。而我们班的语文老师也被我们称为“晏子”,一是亲切,二是尊敬,三是匹配嘛!
听他讲课,如沐浴在暖暖的阳光里、和煦的春风里,格外舒服。课堂上,或回忆童年的欢歌笑语,畅言少年的意气风发,追述青年的艰难探索;或畅想以后的美好生活,神游远古文明与未来太空……他带领我们浮想联翩,一切都是那般美好!他带给了我们诗意的语文。
一个个生僻的汉字造出优美的佳句,一句句话语连缀出脍炙人口的片段。语言,被他玩得灵巧生辉;语文,被他演绎得出神入化。许多时候,他的一个神态,一个举止,让我们捧腹,让我们回味。听他一节课,我们常常满载而归。
不时来上句诗词,不时来句名言,不时又自创佳语。有时一句妙语,学生问起谁说的,他便说是无名氏,其实我们都知道,那是老师临境自创的。
他的课堂上,诗经、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娓娓道来;迁客骚人、名士、豪杰,无不纷至沓来。金言玉词,连珠妙语,从他的巧嘴中鲜活迭出,如蜜汁一般,回味无穷;如香茗一般,芳馨益久;如美景一样,精彩纷呈。
“入脸三分”,是我送他的专用词语。“晏子”讲课,除了内容之丰富,言谈之精彩外,尚有体态语言之鲜活生动。一上课,他脸上就有着极其丰富的表情,或笑或怒,或欢或悲,让我简直不敢相信他只是一位语文老师,当个演员也绰绰有余了。
不过,他的`笑容更是灿烂迷人,像是一朵常开不谢的花。一张笑脸,几分慈祥,几分和蔼;一双亮眼,几分睿智,几分坚毅。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虽然他的脸不够清秀,但他有一脸灿烂的笑容,常给人以信心与活力。
希望“晏子”和我们一起笑到最后,永远灿烂动人,让人永远感到亲切和蔼。
语文是一部包容万象的书,语文老师也是一部包容万象的书!
与“晏子”同行,我们倍感亲切,倍感荣幸!
如果我是诗人,我会写一首最精美的诗送给他;如果我是舞蹈家,我会跳一段优美的舞蹈送给他;如果我是歌唱家,我会谱一支最动听的乐曲送给他。
“晏子”,一个我最仰慕的语文老师。作文
语文作文 篇8
都说“务学不如务求师”,在我们这条未竣工的人生道路上,是老师搀扶着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未来。老师的一个眼神,使我找到了方向;老师的一个微笑,使我充满了力量;老师的一句教导,唤醒了我沉睡的梦想……
而我们班上就有这么一位伟大的灵魂工程师——我的语文老师——黄德。黄老师十分高大,一双狭长的眼睛里闪烁着锐利的光,直挺的鼻子像一座耸立的高塔精致地嵌在眉宇之间。你可别见黄老师平时嘻嘻哈哈的样子就认为他好欺负了!他的“战斗力”可不是一般的强呢!
记得那一次语文课上,黄老师突然破天荒地说要检查作业,闻风丧胆的同学们翻箱倒柜地去翻找作业本。可桌上同学们的作业却有够惨不忍睹的:有的活像一条“咸鱼”,皱巴巴的;有的更是“鱿鱼干”似的,不知翘了几个角;有的空了几题不会写;有的甚至空白如新……
“好吧,现在开始检查!”黄老师走下讲台,像猫见老鼠似的对我们的作业一字一句地细嚼慢咽。
“看吧,平时我们吴昕犯了错,黄老师也不会责怪我们,更何况是这小小的`作业?看来是我们杞人忧天了!”我身旁的小胖墩信誓旦旦地定下了这个结论,还拍着胸口打包票。大家都信以为真,看来还是胖墩有先见之明呀!虚惊一场,虚惊一常我的心也松了一口气。
突然,黄老师检查到第二组小莫的作业本时停了下来,“你这一题空着是什么意思?”黄老师指着作业本问,“是打算让老师帮你写吗?”小莫吓得蹦了起来,低着头喃喃道:“我不,我不会写……”
大家都悄声在座位上帮腔道:“不会写一两题很正常呀……”这么一声嘟囔载我们看来微不足道,但却不幸被黄老师那对“雷达耳”扫描到了:“怎么?没写完作业还有理了?你们说不会写,那么这一早上你就不会找时间去问同学问老师吗?就一题你们也懒得补?你们来学校不学习干嘛?放学后全班留下!”大家被训到见头不见脸,不敢吱声了。
诶,没想到黄老师对我们平时的效果是不加追究,但对于功课他却没有丝毫怠慢……
还有一次,我在段考上失手,落得个名落孙山的地步。黄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无声地翻弄着我考得一塌糊涂的语文试卷。我羞愧地站在一旁不知所措。“考得很好啊!”老师不经意间说,我的耳根刷的就烧了起来,活像只红烧猪。
直至老师把试卷交还给我,我也未发一语。回到教室,我羞愧极了:“明明这么差了,老师还‘夸’我,真是话里有话……看来老师真的失望了……”于是从那之后我便更加努力,疯狂学习,誓要让老师刮目想看。
原来,千句万句教导也及不上黄老师的一句批评来得更引人深剩、
……
在我们人生这条未竣工的人生道路上,黄老师一直饰演着默默无闻的“工程师”的角色,他的汗水,浇灌着梦想的花蕾;他的话语,谱写着生命的赞歌;他的爱,支撑着我们头顶的蓝天。黄老师,请允许我们说一句:“我们真的爱你……”
语文作文 篇9
大年三十,阳光慵懒地伸着腰,米色窗帘垂着头,裙裾被风微微扬起,吊兰翠绿的茎蔓肆意舒展,蜜一般的午后。
“XX,下来给我贴门联!”爷爷钟一般的嗓音打破宁静,也打破了我偶尔装回文艺青年的念想。我对着窗外装傻:“啥?听不清。”心里想的是贴门联这种体力活有什么意思,啃啃名著好歹还能给肚里添点墨水显摆显摆啊,便低了头继续看书。楼下沉默了几秒,接着中气十足的吼声差点把屋顶掀翻。我合了书扔到一边,捂着耳朵“咚咚咚”下楼,对着那个自鸣得意的老头默默地翻了翻白眼。
楼下,红艳艳的春联平摊在桌上,周围剪刀胶布一应俱全。我随手拿起一张,费力地展开,清清嗓子,颇有文化般念道:“四季财源滚滚来……”一音三转,摇头晃脑,自认为水准颇高,沾沾自喜之际,爷爷骨节分明的手敲了敲我的脑袋:“你当唱戏呢?联是用来对的嘛。”我扔下春联,抱头:“对有何难,不就是找几个对应的词连成句子嘛。”爷爷搬过一张凳子,拿着我扔下的那张春联比划着位置:“哟嗬,口气不小嘛。那就这幅,你对个下联?往后站站,看贴歪了没?”我扬起眉毛,两手插兜,后退几步:“我就对给你看看!哎,左边低了!”爷爷左手向上拉了拉,一手五指张开固定春联,一手拿起我撕开的胶布左右比划,嘴角有意无意抿出一条弧线。
我一手撑住春联顶端,一手揉着空空如也的脑袋,冥思苦想。“四季”嘛,明显是对应“一年”,“财源”怎么对?“寿康”?咦,怪怪的`……我看着爷爷“哧拉”一声撕开胶布,抚平春联,又“哧拉”一声撕开胶布,又抚平春联,哧拉哧拉哧拉……我干瞪着眼,半天憋不出一句话。
爷爷伸手去探另一张春联,似笑非笑:“李秀才,脑子堵啦?”我又羞又恼:“哼,我这么灵光的脑瓜子对付个小春联绰绰有余!听着!下联是,‘一年腰包鼓鼓胀’!”爷爷愣了愣,静静地张大了嘴,随即扶着门框哈哈大笑。我上蹿下跳直跺脚:“笑什么?笑什么?”爷爷直起身子,揉着胸口:“‘四季’对‘一年’也说得过去,这‘财源’和‘腰包’算什么,明显不是一对嘛。俗啦俗啦,丫头片子掉钱眼儿里了?”我转过头,偷偷笑了笑,又正过脸,斜睨着另一张春联,“八方福运频频到”,这对对子,还真是门学问,我在心里承认。却是死鸭子嘴硬:“这明显对得没有我好……”
阳光流淌在白亮的地砖上,映着一老一少的笑颜。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书本语文固然重要,传统文化却也必不可少,这贴春联呀,也是一堂语文课!
语文作文 篇10
1. 事件虽小,但反映出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 从多方面多角度选材,充分体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形象丰满。
3. 语言简朴,感情平淡,情意不够深切。
4. 感情过于浓烈,不似有感而发,反倒是搔首弄姿,自作多情。
5. 情感缺乏深度,未能以景传情,未能由事生情,感情虽潜藏于文中,但未能深入挖掘。
6. 心理刻画不够生动具体,未能有力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态度,好恶观。事理:反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强调作者的观点,说理充分透彻,立意鲜明。
7. 引用名人名言经典事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更能有力地表达作者的观点。
8. 论据充分有力,分析透彻合理,哲理性较强。
9. 例证丰富,选材得当,描述详略得当,较具说服力。
10. 感情浓烈,如火山喷发,汩汩而出,能深深打动读者。
11. 感情真挚,情意浓浓,似香醇美酒,令人不饮而醉。
12. 情感真切自然,无矫揉造作之嫌,以平淡心现真实情。
13. 心里过程真实细腻,人物的想法态度在读者面前一览无遗。
14. 感情真实细腻,言语感人至深,确是发自作者内心的.肺腑之言。
15. 从自我反思中寻求人生得失,在悔悟中流露真情,字句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16. 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17. 语言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言至意达精炼有力笔力尽现,寥寥数语便能传递人物的神采。
18. 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
19. 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20. 行为描写用词讲究,准确到位,系列动词逼真地凸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点明了人物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