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有感800字五篇分享
《金陵十三钗》电影的故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1937年被日军侵占的中国南京,在一个教堂里互不相识的人们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接下来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有感800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有感800字一
从王谢门高到青楼林立,从六朝金粉到南宋隅安,从落魄晚明到悲情民国——南京,承载了我们多少情与欲?寄托了我们多少爱与恨?但长久以来,我们对于南京的记忆,总是习惯于放到一个个宏大的背景下,然后按照个人的喜好,把某些层面夸大变形,把另外一些层面隐藏起来。
同样用宏大的背景考量南京,《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想两头讨巧却又心不在焉的电影。
将妓女这个特殊行业的女子作为电影的主角,冠之以“钗”这样中性偏上的词语,是《金陵十三钗》最为讨巧的看点。这样做,既不得罪观众,又不得罪从事这个职业的专业工作者,还可以顺利通过片审,就像男主角约翰在给女学生解释为什么十三钗替代她们去日军庆功会会更好一点的原因时,很巧妙地说十三钗在对付男人上更专业。当这种既现实又不真实的的特点贯穿于电影之中,钗的言语、行为、爱恨就有了双重意义。
以死亡作为背景,把妓女正当化,浪漫化,甚至高尚化,使得浪漫主义和国仇家恨有了共同基础,这并非这部电影的独创,只要略略翻翻有关秦淮河的文学作品,那些在国难当头时挺身而出的青楼女子,可谓数不胜数。
相对于语言类作品,电影的优势在于视觉的挑衅。但凡钗现身,银屏上就充满从语言到身体的挑逗。所以即便面对一座死城,那个从入殓师进化成为伪神父的男主角在钗们进入教堂后,除了寻找钱和美酒,还找到了一个更加可以不离开的理由。我甚至怀疑,即便所谓思想纯正,根基稳重,坐怀不乱的观众,也经不住一而再,再而三的诱惑,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地沉沦下去,而不自禁地撕去伪装,期待和男主角一起享受片刻的快乐。
这种期待表现在玉墨的以身相许上,既可满足观众对于情色的期待,也可满足电影为苦难作证的期待。但这同时也是电影的矛盾所在——玉墨的风情万种,与书娟的临危不惧,被一起包裹在残存的教堂里,缺少足够时间交流的情况下,仓促之中决定以十二钗替换十二个女学生,这本是必然必须的结果,并不值得大惊小怪。问题在于,人性的本能是被宗教的洗礼唤醒的,还是被战争的残害催生的,抑或情色进化成为一种必要的破坏力量,一种反抗精神的弘扬?
作为铺陈,电影前三分之一部分并未急切地让钗们粉墨登场,而是以并列式的手法,一面是男主角穿过浓雾,奔跑,逃窜,假扮神父挺身而出阻止日军在教堂里的暴行而被打晕,一面是撤退中的国军残部与日军周旋,直到最后一人,同样是为阻止日军在教堂里的暴行而战死。
当观众还被秒杀在具有较强震撼力的特技镜头时,电影也立即终止正面抵抗,这显然让背负沉重历史感的观众不自在,不解恨。而电影心不在焉的意图,正是担心政治与道德的双重绑架,所以尽快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里,脱离那种喋喋不休的控诉,把历史本应带给我们的痛苦,解构到情色的智性和审美的愉悦中。
但电影并不自信,这种解构之势未能坚持下去。陈乔治自告奋勇男扮女装冒充第十三钗,委曲求全一心救女的父亲惨遭枪杀,临到踏进日本人军车那一刻小蚊子暴露出胆怯。这几个可能被观众忽略,仿佛补充的情节,让人更加心酸。
这才是这部宣称以宣扬人性为主旋律的电影的点睛之笔?抑或导演与片审乃至观众周旋而埋伏的狡黠的游戏手法?
要我说,说欲哭无泪吧,差一点;说赏心悦目吧,差一点。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有感800字二
在电影方面,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个后知后觉的人,真实·光影传奇中的'魅力——《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一学业为重,虽然戏称的电脑是现在女学生的电影电视机,但自信自己在这方面的自律性还是蛮强的;二就是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不争气的眼泪往往随着电影的情结而慢慢的滑落,等到看完一部后,桌面上的纸巾早已堆成小山,“座中泣下谁最多”?电影结束后的自省中就会常常骂自己的不争气,眼泪的不争气。
但还是抵不住电影的诱惑,那些光影交错的画面,承载着丰富的生活气息和艺术的韵味,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能和艺术挂钩,否则艺术就成了一堆毫无经过挑拣的陈芝麻烂谷子或者河滩上的沙子,而真正的艺术则是历尽风浪始淘得的闪闪的金沙,或者是那不起眼的蚌壳中的珍珠。
看每一部电影,都是在过了别人讨论的热潮过后自己才躲在角落里慢慢的品味,好像一位参加宴会但来晚的客人一般,等到自己来的时候却只剩残羹冷炙,所能做的无非是和主人之间的互相道歉和随手拿起一杯淡酒细抿着去寻找共同的谈资。但看电影不光如此,好的电影犹如经典的作品一般不是炒出来的,而是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出来的,所以当过了那个热潮之后,在冷冷的夜中开始抚摸那稍留的余温,便别有一番感触。
《金陵十三钗》亦是如此。由于专业的缘故一直对战争抱有一种抵触心理,也是在其上映后很长时间才看的原因,观后感《真实·光影传奇中的魅力——《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张艺谋无疑是中国电影界的龙头老大之一,他的每一部电影的出现都会引发一股热潮,无论是褒贬,都能成为一时的炙热话题。《十三钗》也不例外。
有人说:老谋子没得拍了,拍十三个女的故事。
有人说:老谋子的技艺越来越不如从前了。
有人说:老谋子这是干什么嘛,这么巴结西方佬,想打进西方市场大赚一笔啊?
总之,是各有各的话。
其实,不是十三个女,在这里我更愿意称呼她们为“秦淮河女人”,她们是十四个。最终大义凛然的走向日本人的是十二个女人外加一个男孩,而此前被日军戕害的两个女人:一个为了琴弦,一个为了情义,她们一共加起来是十四个秦淮河女人。纸醉金迷是对她们生活的最好说明,荡漾无耻是人们习惯冠以她们的名号,甚至去教堂寻求庇护时这样的画面还是频频的出现:自己的行为放荡和不检点以及清纯的女学生对其的嗤之以鼻都是对其所处地位和环境的最好说明。
战火隆隆中,冰与火,雷与电,要么舍己为人,要么同归于尽。战争,泯灭了人性而又唤醒了人性。
笔者并不认为这部影片是为了证明什么,还是为了说明或者宣扬什么再或者就是有了些政治意义上的为了所谓的“正名”,而是人性善与恶的对决,当世间所有的事件都归结为善与恶时,仿佛一切变得简单起来,也让我们看到,人性,最深处的简单。
历史的伤痕已经深深的留在民族的身上,那种痛堪比最深。当哪天不经意间触碰到它的时候会让你痛得泪流满面,但是我们的痛并不比历史所承受的痛更深。历史的勾勒,有了人性的光辉在其中,相信才是最美,最刻骨铭心的。这种美无关乎视觉,无关乎听觉,而是最简单,最朴实的真实。人,物,万物的真实。
不敢说,《十三钗》给了我怎样的真实,但其中人性的真实我感受到了。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有感800字三
李安的《卧虎藏龙》给中国的导演们挖了个坑,都以为以西方的视角去展现中国故事更容易得到认同,更容易得奖,争先恐后往里跳,其结果是中国外国都不买账,一个个死得好惨。
一部好的电影绝不只是让人哭了笑了那么简单,还要有比情绪宣泄更深刻的内涵,能唤起观众的价值判断,运用自己的经验与电影中的人物进行反思和对比。广义地讲,观众们的每一次观影体验,所得到的结果其实与电影所讲述的故事人物无关,只是进行了一次形而上的价值判断,任何人在观后都会很直观简洁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好或坏。
当然,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民族信仰也许会影响某一个人对某一部电影的具体评判,但并不会影响到总体,因为全人类有着一个共同的标准,即普世价值的衡量。自推翻巴列维国王之后,伊朗变成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教合一在文化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意识形态的严格控制,但即便是这样,伊朗的导演们也还是能拍出一些得到全世界认同的电影来,比如说《白气球》《小鞋子》之类,原因无它,就是展示了人性,用电影讲述了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我曾说过,自《秋菊打官司》之后,张导演似乎越来越不会讲故事了。当时有几个张的同学在场,都说他要是不会讲故事,中国谁还会讲故事?张、陈是导演中的老大,而他们的同学在影视界也是个个如日中天,自然听不进这样的批评。
我所说的“讲故事”,其实就是基本功,就是素材的取舍和切入的角度,在技术上与剪辑相关,在创作上与主观意识相关。张导演在画面营造上堪称大师,但是“讲故事”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弱项。在这方面,日本的黑泽明是个高手,他能把一个事件的台前幕后用镜头交待得条理分明。
观看《金陵十三钗》,张氏风格一以贯之,营造画面不惜工本,战争炮火渲染得像焰火晚会。尤其是十三钗们身上那曲线毕露精致华美的旗袍,对男性观众是一种暧昧的暗示,跳脱于残酷故事背景之外,不能不说是气氛渲染的败笔。再对比斯皮尔伯格对《辛德勒名单》的黑白处理,以及那个小女孩红衣的出现对观众感官与心灵的冲击,高下立判。
对于贝尔这个演员,说不上喜欢或不喜欢。他所饰演的那个人物,比起小说,因电影的形式所限被压缩了不少,显得不够丰满。他的表演,总体上中规中矩,但给我的感觉还有些游离于中国演员之外,或许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相比于《三枪》那样的庸俗电影,张导演的这部《金陵十三钗》有了明显的变化,有评论称是“回归了水准”。但是在艺术上,至少在艺术观念上,张导演还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突破。文艺作品,说到底都是制作者自身素养的客观反映,大作品需要大胸怀和大人格,需要更高的人文视点和人文关照。题材可以讨巧,技术也可以讨巧,但也只限于一时一事,不可能获得永恒。
写到这里,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近三十年来,中国有几部好电影?细想了一下,我认为有三部。一部是张导演的《红高粱》,尽管不乏粗糙,但拍得荡气回肠,充满了象征意义;再就是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细腻深刻地诠释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能引起观众对历史的认知与反思;第三部是谢晋导演的《芙蓉镇》,哀而不颓,歌颂人性,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杰作。
至于这部电影能不能获得奥斯卡,实话实说,真有点玄。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有感800字四
一部非常有张力,看后久久回味的影片。
整部片子由很多“对比”组成。教堂里人性的温暖关怀与教堂外横尸遍野残壁断桓的对比;
假神父前面地痞流氓嘴脸与后面负责任有担当的对比;十三钗开始自私地抢地窖与后面代替学生送死侠义柔情的对比;士兵开始有退缩情绪,到后面英勇抗敌舍生取义的对比;孟先生带着汉奸的袖套,后来却冒死带来修车的工具,贡献出通行证;教堂小男子汉小小柔弱的年纪个头却充满了大男人的大义凌然有担当负责任,为了养父的嘱托保护女孩子们,最后为了凑数走进送死的队伍;还有十三钗风尘味十足的打扮和后来短发蓝袍的清纯味道的对比,墨玉沉稳大气有担当与他的姐妹们的对比,墨玉对假神父开始的不屑厌恶与后面的相知相爱的对比……
电影里每一部分人都是主角,情节的设计,演员的演绎,使得每一部分人都那么感人,那么丰满。关于墨玉关于假神父,评价的人太多,我今天只说说配角。
军人以人体盾牌冲向坦克,那个镜头特别有冲击力,最后的班长用智慧杀敌,与敌人同归于尽,班长在教堂外关注着这些孩子,关键时候开枪救了孩子们,班长将濒死的浦生送进教堂,让他“在温暖一点的地方死去”。军人的英勇,智慧,侠骨柔情,在这一组组镜头间展现无遗。整部戏战争场面不多,但是表达得很充分,悲壮的情绪基调里,有着军人们与日本兵斗智斗勇消灭两帮敌人的淡淡的喜悦。
教堂里的小男子汉话不多,但是特别有男子汉的味道。拿着竹篙阻止十三钗进来,后来却主动要求和假神父去找那两个溜出去拿东西的姐姐。请求假神父留下来作为教堂的挡箭牌,女孩子的名额少了一个,他强烈要求自己冒名顶替走进送死的队伍。——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神父的嘱托。多么让人敬佩的男子汉啊!那个没有现面的逃跑的厨子老陈,作为教堂里唯一的成年男人,很好的衬托了小男子汉的高大形象。
为什么墨玉能提出舍生保护女学生?因为她13岁前也是教会学校的学生,保护学生就是保护以前的自己。假神父的女儿如果在世,也是13岁,他是在保护自己的女儿。影片的这些细节,起到了很好的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浦生送进教堂,不仅表现了军人的柔情,更造成了后来拿琵琶玄的女孩子送命,姐妹的悲惨遭遇激起了墨玉的仇恨,也让墨玉为素昧平生的女学生送命准备了感情基础。女孩子关键时候从地窖边跑开,避免了十三钗被日本人发现——这让开始还不准学生进去的十三钗们自责,感动。墨玉大姐大气场的渲染,为后面姐妹们为她所动同意一起代替孩子们送死做了铺垫。一个个小细节,为影片最后荡气回肠的高潮情节打好了基础,让人觉得十三钗们的决定自然,不会太突兀,不做作。
在横尸遍野的南京,这些社会下层的不够光鲜体面让人鄙夷的社会底层人们,以人性的光辉带来观众们的温暖和希望。
这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也许奥斯卡因为历史背景以及对中国的固有的偏见,不会给我们颁奖。但是,在我心中,这是足以胜过任何奥斯卡电影的好作品。当然,如果音乐方面能更精致一点就更好了。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有感800字五
昨天看了《金陵十三钗》,感想很多,心中的爱国情节又激发起来,日本能发展到今天也是喝着我们的血喂饱它们的,到今天它们也不正视这段历史,不是说自己多么爱国,只是也应该学习一下韩国人。
想一想现在活到现在已年逾古夕的辛存者,哪种心中的伤痛,巨大的伤害,日本政府却不能做出赔偿,特别是慰安妇。她们能活到今天已实属不易,但很多人的生活却很窘迫,不愿回顾原来的一切,一些人因为说出实情后遭受的异样眼光,有些勇敢的人站出来,组成团体要日本政府赔偿却以失败而告终。虽然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不同,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历史已离我们远去,好像觉得跟我没什么相关,但是我在想,当我以后再买日本产品的时候我要想一想,我不想多花这个钱,让这个野心勃勃的民族再有咸鱼翻身的机会。它们从来就没承认过自己的罪行。反正我要想一想,多支持国货!
这次本来带了板砖,因为谋子前面拍的几部戏都不理想,看来这回是回归了,我眼泪没流多少,心在流血,今天还在难受。上次想起918的时候响警报,居然有个卖衣服小妹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告诉她是918,她说918是什么,我无语!所以历史要经常敲敲警钟才行。
《金陵十三钗》电影观后有感800字五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