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优秀作文
年味优秀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年味优秀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年味优秀作文1
年味是厨房里传出的芳香四溢的菜肴味;年味是堂屋里洋溢的欢声笑语的亲情味;年味是院子里弥漫的五彩缤纷的烟花味。而今年的年味,这种苦乐交织的年味,激起我无限的回忆……
这两年,家里变故太大,爷爷奶奶相继去世,老家房屋也要拆迁。今年是我们在老家房子里过的最后一个年,这餐年夜饭也是我们一大家子团聚在老屋里的最后的晚餐。这餐年夜饭,这个除夕夜,也将成为我们永远的怀念。
在接连不断的鞭炮声中,我们开始准备年夜饭。主菜是石斛虫草老鸭火锅。妈妈先将鸭肉倒入锅中,炸出金黄的颜色,再倒进用沸水泡好的石斛虫草花。水沸腾后,细长弯曲的石斛和虫草花在水中上下浮动,犹如金黄和浅红的双色丝带在浪花间穿梭,再倒入高压锅用文火炖一个小时后,色香味俱全的.火锅靓汤就大功告成了。
经过爸爸妈妈整个下午的辛勤劳动,石斛虫草老鸭火锅,干锅洋葱鱿鱼须,大碗扣肉,药膳富贵鸡,清蒸桂鱼等美味佳肴摆了满满一桌。三个姑姑携全家也陆续到齐了,纷纷赞叹这满桌山珍海味“五位俱全”、“回味无穷”的声音甚至要盖过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年夜饭开始了。爸爸在院子里点燃香烛,将两碗饭放在首席上,各夹一片扣肉、几块鸭肉、虫草花和青菜等,请爷爷奶奶“回家过年”。
面对这么多美味佳肴,往常我总会第一个大快朵颐,可今天望着两个空荡荡的座位,又看着几乎燃尽的香烛,心情越来越沉重。
我匆匆吃完饭,来到了熟悉的院子,思绪回到了两年之前。我清晰地记得,爷爷从土砖屋里抓出一只肥壮的鸭子做年夜饭火锅,奶奶弯着腰在菜园里采摘青菜;我更清晰地记得,爷爷握着我的小手点燃了除夕夜的鞭炮,奶奶也在我身边反复叮嘱注意安全……如今鸡舍已悬满大大小小的蜘蛛网;菜园里杂草丛生,已经荒芜;后院被闲置后长满青苔;勤劳的爷爷奶奶永远地离我们而去,如今再丰盛的菜肴,再绚丽的烟花也没有了那种“年味”。
那是我记忆中永远的年味……
年味优秀作文2
当爆竹在大街小巷唱起新年的乐曲,当火红的灯笼被高挂在家家户户的屋檐下,当大人们开始为年夜饭而忙碌时,年味已悄悄蔓延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新年增添韵味。
年味是挂在大门边喜气洋洋的对联,是门上倒贴着的大红“福”字。大年三十,爸妈早早地起了床,忙着写春联,描神龛。爸爸翻出在柜子里压了一年的笔墨,用温水将毛笔润开,又倒出了一些墨计。霎时,屋子里洋溢着墨汁的芬芳,妈妈用金色的剪子轻轻裁开红纸,平整地辅在桌上。纸香与墨香交织混合,成为一股独特的香味,萦绕着我们。妈妈接过毛笔,用眼睛量好了大致的排列,笔毛紧紧地贴着红纸,墨渗入红纸,留下了对新年的祝福:“万事如意家业兴,一帆风顺财源广”,横批:吉祥如意。写完春联,叔叔支起长梯子,将长长的对联摆好位置,姑姑帮忙递胶水,而我和妹妹站得远远的,负责帮忙看春联是否贴正……我取出一个大大的“福”字,倒贴在大门上,寓意着“福到了”!
年味是燃在家家院院的爆竹,是绽在天空中的炫烂的烟花。“爆竹声中一岁除”家家的小孩都跑出门来,一手持烟花,一手举着茅杆。把烟花立在坪院中央,将燃着的茅杆对准引线,一只脚想要靠近观察,而另一只脚却随时准备撤退。放烟花的小孩目不转睛的'盯着,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等到引线燃了,迅速的撒回,随后爆竹声响起来,星星般的火焰喷涌而出,一束束、亮晶晶的!孩子们围着它转着圈,手拉手跳着舞,大街小巷充满了欢笑。不知不觉申,新年已经来到。在家守岁的的人们纷纷走出房门,燃放烟花和鞭炮,以此来迎接新年们到来,祈福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时之间,天空中到处闪耀着烟花,家家户户响起了猛厉的鞭炮声。夜空被点亮了,一下子缤纷多彩了。左邻右舍互相祝福,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充满了希望!
年味是喜气洋洋的对联,是缤纷多彩的爆竹烟花,更是家人团聚的喜脱,共迎新春的祝福。如今,年味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好浓郁,在新年里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人们享受着年味,分享着年味,成为记忆里美丽的画面。
年味优秀作文3
本想把时间托付给时间,任它平淡地过。但第一鸣礼花就这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蹿上了天空,肆意地绽放,就再也端不住一副不问世事的矜持,胸膛里被打翻了热汤似的。过年。
小时候,就对过年有种特别的情愫。每到过年,我就被送回老家。大人们开始磕瓜子扯谈了,大一些的孩子就会带我去后山的旷地里放花炮。一开始,我们只会玩炸易拉罐的小花样。我们一伙人里年龄最小的我负责“放哨”,只要有行人来了,我就藏在树后低声通知大家,两个大哥哥马上动作麻利地把两支雷鸣塞进易拉罐里,轻轻地把引线揉成一股,留在易拉罐外。行人一来,我们就马上点燃引线躲进灌木丛里。雷鸣把易拉罐的金属皮炸得“砰砰”响,我们就在行人的怒骂声里嬉皮笑脸地跑散。再到后来,我们开始炸缸,炸瓦……把忌讳过年碎东西的老太太气得满世界跑……
但是,邪不胜正的啊……终于,表哥在秘密行动中被抓到。说好的不背叛,不分离最后还是挡不住大人们的威逼利诱,哥哥耷拉这脑袋从主人家道歉回来,“金刚小分队”不欢而散,我“报复社会”的生涯也从此告一段落。
好不容易,我又抓住了年的尾巴,背着父母一千个一万个不同意,我还是买了一扎焰火棒,偷偷放到了包里,趁着奶奶和爸妈看春晚,拿着打火机和表哥风一样地跑出去。一个十三岁,一个十七岁。我们按下扣板,在打火机幽幽窜动的'活苗上点燃它,任它划破后山的空气,留下迟疑的火圈在原地打转;任它的舌头舔过繁茂的树叶,还带出嗞啦嗞啦的响;任它映衬着两张年轻的脸,在树下疯跑……我悄悄地许下愿望,来年安康。
我们带着一小截没有燃玩的焰火棒往回走。巨大的礼炮声掩护着我们悄无声息地从菜园爬回了家。
还亮着星星火点的焰火棒氤氲在空气里的,是年味。
年味优秀作文4
春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春节的前一个晚上,一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聊一聊闲话家常。可是现在,随着时代的改变,春节,早已变得不那么热闹,变得那么的冷清。
依稀记得小时候过年时的场景,那是多么的欢快,多么的热闹。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大人的闲聊声,小孩的嬉戏声,老人们那欣慰的笑声,不断地传到我的耳朵里。在除夕晚上,小孩会收到许多压岁钱,这让他们笑得合不拢嘴,像一个小财迷一样趴在床上数钱。家家过年都要包饺子。猪肉韭菜馅、猪肉香菇馅、猪肉芹菜馅,叫大家看得眼花缭乱。刚一过十二点,饺子就被端了出来。一大家子人围着那盘饺子,看得是目不转睛,吃得是赞不绝口。吃完了那盘饺子,大家似乎还沉浸在新年的欢快里面,又坐在电视机前,嗑瓜子、打牌、聊天,彻夜灯火未断。
可是到了今天,时代在变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手机,几乎是人手一台。抢微信红包,成为了除夕晚上最重要的事情。刷朋友圈,也成为了新年的一大乐趣。聊天,也从现实中逐渐走向了微信群里,每个人都对着手机发笑,却不与旁边的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家家户户都没有了过年包饺子、吃饺子的习惯,团圆饭,也越发简陋。就连小孩收到红包都面无表情,因为他们有了游戏。可是,谁还记得那除夕夜里一家人的欢笑?谁还记得守岁时那彻夜未眠只为聊天、唠嗑的趣味?谁还记得小孩子收到红包时的激动?谁还记得晚上一家人出门放鞭炮、爆竹的喜悦?这美好的一切,难道全部都被忘光了吗?
我再也看不到久别重逢的兄弟那深情地拥抱,再也看不到远在他乡的亲戚见面时那激动的情感,再也看不到小孩聚在一起玩烟花的欢喜。我看到的,只是一群陌生人坐在一个大桌子旁边,那机械化的问好和寒暄,那盯着手机,目不转睛的表情。
难道中华传承了五千年的悠久的传统节日,到了今天,却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吗?没错,时代正在发展,我们要紧跟潮流的步伐。但是有的时候,放下这些所谓的潮流,去回首往事,去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去与朋友敞开心扉的交流,不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吗?新的东西固然好,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看似老旧,实际上富含着五千年以来的文化的传统。
至少让这年味,变的浓厚一些吧。
年味优秀作文5
时间的钟摆在大年三十戛然而止,这是一年的最后一晚,显得无比珍贵。在我心中,这个晚上应该是祥和的,幸福的;家人团坐,欢声笑语的。但在我家,画面通常是这样的。
每逢大年三十,爸妈匆忙地吃完晚饭就一同走向麻将馆,看着他们的背影,我的心沉静了。我关上门,漫不经心的上楼梯,打开灯,走进房间,偌大的房间只有简朴的`家具与我作伴。我瘫在床上,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类似的画面,如同漫长的电影,循环播放。每年相似的情形,让我不再期待过年,让我感受不到年味,只感到惆怅与孤独。
今年大概也是如此吧。当晚饭的时间愈发愈接近,我的心愈发下沉,透着一丝冷寂,逐渐落向冰冷的谷底。“叮叮”,正是我胡思乱想之际,手机响了,是小姨邀请我去吃晚饭。
掠过小姨家的门,看到喜庆的对联。瞬间给我一种过年的味道。早早吃完晚饭,接下来令我惊喜:小姨和姨夫坐在沙发上,桌上的水果拼盘格外“耀眼”。我、表哥、表姐飞奔过去享受,拼盘瞬间成空盘。这时姨夫拿出一副扑克牌,看着他偷笑的样子,似乎今天要把我们一网打尽。我自然不会退缩,撸起袖子开始干。有时,表哥看着一张扑克牌,迷之微笑。我与姨夫对视一眼,似乎自然而然的结为盟友,准备给表哥一个下马威。不久,就有表哥的哀叹声不绝入耳。小姨这位军师有时也对付不了,看着表哥愁苦的眼神,输定了。姨夫最后两张潇洒的拍在桌上,顿时紧绷的喜悦一呼而出。我与姨夫击掌,赢咯!时间就在欢笑间溜走,这一晚是我最开心的一晚,真正品尝到年味,内心深处的那份年味。
过年不意味着有好吃的,不意味着有钱,不意味着独自享乐,而意味着陪伴过去聚少离多的亲人。俗话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面对亲人,我们不需要亲昵的祝福语,简单的陪伴让人足以感到年味。希望未来的大年三十有爸妈的陪伴,有份属于自己的年味。
年味优秀作文6
声声爆竹辞旧岁,点点梅花迎新春。离春节越近,年味也就越浓……家中一律忙碌,都忙着准备春节。这是中国的年终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求来年的幸福安康。
放爆竹
放爆竹是一个汉族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鞭炮,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寄托了汉族人民一种驱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贴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古代的汉族民俗文化。喜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时张贴俗称春联。春联的来源是一种桃符。最初人们用于避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应挂在门旁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厨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男女两人,女神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愿望。
我是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的。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光,接着又听到毕毕剥剥的鞭炮,是春节到了。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绵联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国。
年味优秀作文7
又是春节。
陌生食物的味道充斥于四周,灯火阑珊中人头攒动,欢快的人群总能抽出我脑内对年味的记忆。那常常徘徊于我舌尖的年味便是甜粥了。
甜粥总是十分诱人的。紫色的米,甜甜糯糯;粉粉的芋头,粗糙的颗粒与我舌尖交缠;热气忽地扑在我脸上,清香悄悄地溜进我的鼻子里。甜的东西总是小孩们的嗜好,因此甜粥总被我们承包。我们大口大口的吸,一抬头,便能看见藏在腾腾热气中奶奶的笑脸。
除夕深夜里家中的景象一直没有变。小侄子和表弟靠在各自母亲的怀里,听大人们用他们尚不熟悉的家乡话聊天,然后渐渐进入梦乡。接着又被大人们的大笑声给惊醒,不知所措的瞅瞅四周,气恼于不能睡个好觉。不过快到十二点时,他们总是高度紧张,眼睛像老鼠一样滴溜溜的转。终于,奶奶一声“甜粥煮好了”让他们倏地一下站起。胡乱的脚步声和叫唤“给我盛多点”的声音打破了黑夜。
我看着小侄子和表弟,好像看到了我自己。虽然我对儿时过年的记忆只有一星半点,看着他们欢快的样子,觉得特别熟悉。好像有个影子跟随着他们,一个小女孩的影子,跟他们一起争斗大碗的甜粥,一起在吸第一口甜粥后咂咂嘴,一起心满意足的与奶奶谈笑。
亦或是,在我们身后笑着喊“这群小家伙”的我的父亲,也有是一个贪吃的`小男孩的时候。他可能在一间较为简陋的小屋内,不顾外面有小伙伴在叫唤他去放鞭炮,趴在灶台边看奶奶煮甜粥,盛好了便狼吞虎咽了起来。
我想起以前问过奶奶,除夕夜喝甜粥有什么特殊寓意。我满心期待,结果等来了奶奶一句“没有什么寓意啊,只是从上几辈传承下来,吃着平安而已。大家都保持着这个传统。”我遗憾地走开了,只好在脑内为自己编织了一个美好的关于甜粥的传说。
原来啊,年味不一定要有寓意,这没有什么遗憾的。它带着祖祖辈辈的祝福走到了我们的面前,要我们好好珍惜它,再传承给下一代,下一代。因此除夕深夜里家中的景象一直没有变,只是人物变了,先是我的父亲,再是我,再是我的表弟和小侄子。这景象被传承下来了,甜粥带来的祝福代代相传。大家都被年味连接在一起了。
这才是关于甜粥的,关于年味的美好传说。
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也能品尝到这诱人的甜粥,都能领悟,这关于年味的美好传说。
年味优秀作文8
本迫不及待要与哥哥姐姐们寒暄的我,一推开门,傻眼了。
从门口开始,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厚的重金属的味道,从客厅这头开始绵延的电线,已经布满整个房间,我小心翼翼地关好门,和大家打了个招呼:“叔叔阿姨,伯伯伯母们好!”。“哦,来了就好。快坐。”伯伯招呼我。“快来陪我打游戏!”哥哥叫到。“姐姐给你发红包。”姐姐又招呼我。我一边忙着避开充电线,一边陪着笑脸说到:“对不起啊,我没手机。”“什么?还没有手机?”“怎么能没手机呢?”大家又叽叽喳喳起来。
我好不容易挪到厨房门口,满怀期待地打开门。“当”的一声吓了我一大跳,原来是奶奶在听戏曲,还一边扭动着身子。我捂着嘴偷笑,和奶奶打了声招呼便开始帮奶奶搬菜。
终于等到了开饭的'时间,大家不是狼吞虎咽地开吃,而是纷纷拿起了手机发朋友圈。家人们像走秀一般围着桌子转圈,闪光灯将桌上的饭菜一个个当成了演员。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尽情地展露这着自己美若天仙的容貌,让摄像机尽收眼底。紧接着的是令人窒息的寂静。家人们大都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握手机,大拇指像一个个跳动的精灵,婉转在手机屏幕上。我一个人扒着菜,发出“叮叮”的声音。清脆而又寂寥地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回荡。窗外突然挂起了风“呼,呼”的声音仿佛在同情我一个人的饭局。我之前回老家的热情在这风中淡淡地消融。
终于,叔叔打破了这片寂静。“今年政府禁止放烟花了你们知道吗?”我原本一亮的眼睛,又恢复了失望。看烟花的权力也背剥夺了吗?我心里唯一的希望也付诸东流。大家这时开始热烈讨论了,我却没有了一丁点儿兴致。我静静地扒完了饭。连一点过年的滋味都没有了吗?我心想。怀着一点不甘,我又打开了电视。至少还有联欢晚会吧。这在播出的是一个小品,演员的风趣将我逗乐,但我却没笑出声,看看四周,大家还是在手机的泥泞中无法自拔。唉,没意思。
搬起凳子,走到院中,望着本应璀璨的天空,那一轮圆月告诉我:“年,不应该这样过。”
年味优秀作文9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之一,每逢过年,大家都会穿上新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忙碌了一年,大家通常会赶在除夕之前回到家中,和家人一起团聚,吃团圆饭。正月里呢,大家就会走亲访友,叙往事,聊家常。
这时候最开心的,要数孩子们了。因为过年了,永远有着吃不完的美食。在这互联网时代,还能用微信拜个年,抢抢红包,不亦乐乎。所以,每当冬天来临,我就很兴奋,天天盼着快点过年呢。
妈妈说,他们小时候也一样,最盼望着过年了。因为,在妈妈她们那个年代,大家的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物资相对匮乏,很多东西只有到过年了,才能吃上。但是,妈妈说,那时候的年,年味好像更浓一些。
过年之前,妈妈就会和外婆去打年糕。那时侯妈妈还小,不知道怎么打年糕,于是,就站在旁边看。突然,打年糕的机器冒出一股热气,一长条年糕慢慢的被履带送出来,打年糕师傅眼疾手快,一刀又一刀地切下去。一整块年糕被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了。年糕切好以后,妈妈和其他几个小朋友就吃了起来。赞叹道:“这年糕也太美味了吧!我们把切好的年糕带回家,保存好,留着到时候继续吃。”
除夕晚上,吃完团圆饭,有一项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的活动---炒瓜子。那时候外公负责烧炉,等火烧好了以后,外婆就把瓜子放在锅里炒。等炒好以后,全家就一起吃瓜子,吃的那叫一个津津有味,并会情不自禁地吟到:“勿完勿歇,齿颊留香。”
妈妈说,他们小时候一到除夕,正月里,家家户户就开始放鞭炮,可热闹了。那时候鞭炮的种类不多,形状也比较单一,但是家家户户的燃放方式却各式各样。最常用的一种,就是把鞭炮绑在竹竿上,由大人负责点火,小孩子负责拿竹竿捂耳朵。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就像是一首美妙的新春序曲。
听完妈妈的美好回忆,我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想,听妈妈讲以前的年味,或许这就是一种新的年味。等我长大了,我也要给我的孩子讲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年味……
年味优秀作文10
过年,是什么味道的呢?
过年是喜悦的。除夕夜,全家都团聚在一起,大人们打牌的打牌,小孩子们放烟花的放烟花,放完烟花后和不打牌的大人们挤在一起边烤火边看春节联欢晚会。
到了大约十一点五十八九分时,爷爷便会点燃一挂长长的`鞭炮,鞭炮声从十一点五十八九分响到零点一两分,从今天响到明天,从今年响到明年……小时,见爷爷还没到十二点就去点鞭炮了,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还没到十二点呢,爷爷怎么就去点鞭炮了呀?”妈妈见我这样问,笑了笑,说道:“因为我们要过年啊!提前两分钟放鞭炮,这样,鞭炮声就可以从今年响到明年啊,这样才算过年呀,懂了吗?”“哦——”原来放鞭炮也这么讲究啊!
放完鞭炮后,全家人又开始包饺子,其中有一个硬币饺子,吃中了会好运连连呦。吃过饺子,休息一会,时候也不早了,该睡觉了。
早晨,一家子早早起床,准备吃团圆饭。桌上,大家轮流敬菜,每夹一次菜,都不忘附上一句祝福。那是,我敢说,过年,是喜悦的。
可不知从何时起,过年,开始变味儿了,年味越来越淡。除夕夜,大人们仍在打牌,看春晚,小孩子们人手一台手机,上QQ、玩游戏,过年,少了烟花爆竹声。午夜,放完鞭炮后,奶奶拿出几包速冻饺子,我先是一愣,见大家都没有什么反应,也就没有多说。“难道今年都不包饺子的吗?”我兴致低落地吃着饺子,想道。吃完,我赶紧离开厨房,来到客厅坐下。注意过后,便上床睡觉。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心里空落落的,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过了一会,我乐观地想到了什么,便带着一丝期待进入梦乡了。
大年初一,我像个嗜睡的树懒,迟迟不肯起床。好不容易起了床,来到餐桌上,吃团圆饭,一大家子人闭口不语,少了往日的相互夹菜和祝福,那丝期待,彻底消散了。现在我可以说,过年,是枯燥的。
过年,其实也没什么味道。
年味优秀作文11
碧瓦红屋,又回到了故乡。故乡的味道,令我魂牵梦萦。
城市的年,空虚而无味——吃饭、春晚,几个人坐在大圆桌旁,默默无声、相顾无言,或者各自玩着手机,气氛反而有些沉闷。想要找寻浓郁味道的传统年,故乡不会令人失望。那馥郁的年味总是飘荡在故乡的老屋里,菜地中。
飞机、高铁、火车,一通折腾过后,终于回到了那个山水环绕的小村子。一路走来,家家户户挂着红灯笼,里面时不时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还夹杂着大人们爽朗的笑声。推开老家厚重的大铁门门,喧哗的声音就传入我的耳朵,映入眼帘的是亲人们一张张喜气洋洋的脸。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大家围坐一桌,年夜饭菜一个接着一个上来了。东北四宝,一个不少——除了糖醋鱼、炒鸡肉丁、酱焖猪蹄、酱排骨这四个硬菜,还有其他叫不出名字的菜品。婶儿调的饺子馅儿倍儿香,饺子还没下锅,我已经垂涎三尺。热热闹闹的一家人围着桌子,天南海北的胡侃,电视上的春晚更是增添了一份喜庆。刚出锅的佳肴,蒸腾的.热气儿将每个人上一年的铅华洗尽,重新面对新一年的征途。
饭后,我们小孩子跪在捂热了的炕上用自己的指尖在结了寒霜的窗玻璃上一笔一画地写福字。透过“福”字,我猛然发现,雪几乎铺满了整个世界,到处银白素裹,让这年凭添了几分妖娆。电视里传来了新年倒数的声音:“五、四、三、二、一、零”窗外噼里啪啦的炮声一家接着一家响起,我们兄妹二人相视一笑,抓起外套和鞭炮就往外跑。
外面虽然冰天雪地,可我一点也不觉得寒冷。各家灯火通明,人们在外串门拜年,小孩儿放着炮。我一根一根点着爆竹,飞快地跑到远处捂住耳朵。“嘭,嘭”几朵灿烂的烟花照亮了乡村,如照耀万般的黑夜,火星子随着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来,火光照亮了每个人的脸——脸上写满了对新年的向往,对未来的热爱。
这年味儿便在这一张张喜笑颜开脸上晕散开来。原来年在,未曾远逝。
年味优秀作文1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家家户户守岁放烟花,爷爷写的红对联,大圆桌上的山珍海味,以及吃上从五湖四海赶回来的家人难得的团圆饭,欢声笑语从不间断,这便是我记忆中最原始的过年。
“年”,每年都要过,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这个年,过得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
我相信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吃团圆饭,守岁,收红包,看春晚,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以前,人人盼着过年,小孩子盼着吃糖果,拿红包,大人盼着回家看父母,与亲人团圆。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了,春晚上少了许多老戏骨,老艺术家,多的是用来抓眼球的流量小生,以前全家坐在电视机前看小品相声,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却成了一家人在电视机前刷手机,在朋友圈其乐融融。
从前,没有互联网和无线网的孩提时代,小伙伴们聚在院子里放鞭炮,下象棋,欢声笑语从不间断,现在,几乎人手一台手机,即使坐在一。起也话不投机,顶多一起打几盘游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么拉远的'
现在,新衣服一年四季都可以穿了,不必等到新春过节,也更潮了,通讯更加发达了,相隔万里也可以随时见面了,饭菜还有,更加丰盛,烟花也在,更加绚烂,可是,尽管这样,看起来什么都比以前好,什么都不缺的今天,就是让人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不知少了些什么。
其实,少的那个东西,叫”年味“。过年,就是要有过年的样子,要滚出中国人自己节日的感觉。
生活需要仪式感,我们都知道,正是这样,我们现在也依然愿意守岁,盼着新年第一天的到来,然后跟亲近的人说声新年快乐,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仪式,向过去告别,向未来挥手,这个最基本的仪式,我们到底还是守住了。
可是,与此同时,我们要守住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一个新年好的仪式,我们要守的是一份传统,一腔血液,一些来自老祖宗的祝福,我们的脚步被生活逼迫的快速甚至踉跄,我们一年都在忙碌,那就在新春过节的时候,放慢脚步,享受悠悠的岁月,聆听的新春的祝福,守住传统,守住年味。
年味优秀作文13
“瑞雪兆丰年”又是新的一年来临了,过年的气息在大街小巷里散逸不消,沁入我的血液和心扉,感觉到无比的舒适和放松。
年味,多么让人惬意的一个词,年味到底是什么呢?我感受着它的气息,心里面深思着。年味是林伯渠的“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那热闹非凡的氛围呢?还是范成大的“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那家人团聚其乐融融的场景呢?又或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那万象更新,红红火火的景象……
也许这些都是所谓的年味吧!在年的开端,人们总要为了这喜庆、红火的美丽佳节书写下那不一样的篇章,为自己的'崭新的新生活开启另一个新的开始。一家人都在这一天齐齐团聚在一起,过着一个开心、喜庆的春节,我们家也是如此。
一大早,家家户户的房门上都贴上了一张张红色的对联,开始了这一天的迎客。我们家早在昨天就已经贴上了对联,大人们则忙碌地准备着饭菜,等着客人们的到来。不一会儿,大伯、大妈、大姐姐、二伯、二妈、小姐姐都来了。打过招呼,大妈去厨房帮奶奶烧饭菜,而其他人则聚在了一起,谈论起了这些天发生的趣事。
不一会儿,饭菜就做好了,大家围坐在一个桌子旁,继续着先前的话题。饭菜十分丰盛,有扣肉、猪肝、炸园子、牛肉火锅、炸鱼……
菜色香味俱全,令人看得眼花缭乱,口水直流三千尺。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大吃了起来,而奶奶则是一边吃着饭菜,一边欣慰地笑着说道:“不着急,慢一点儿吃,你们喜欢吃就多吃一点儿。”
吃完饭后,大家谈论着去年一年的收获与今年的期望和计划。接下来便是最开心的活动“发红包”,这是每年都必不可少的项目,只见长辈们都拿出了红包,我们自然是欣然地接受了,只不过临拿前要说声“谢谢”,这是不可缺少的礼节。最后,便是齐聚电视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了。等到送别,便已经是晚上12点了。
时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流失了,年的气息还未来得及多多感触便就这样逝去了,但是新的一年正向我招着手,不管多么留恋,多么依依不舍,但我还是要以全新面容去迎接它的到来。
年味优秀作文14
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便是春节了。
在我的家乡,年味真正浓起来,是在大年初一的凌晨。在这时,村里的人们已经提前约定了顺序,依次放鞭炮,放烟花,让整个村子从从头到尾响到底,直到天亮至人们醒来才肯罢休。所以每到除夕晚,我都会早早的去睡,就怕那响彻云霄的炮声扰的失眠。
早晨,伴随着炮声醒来,一开门便是满腔的硫磺味,满院子的烟和满院子的年混杂在一起。这是过年的感觉。
过年,就是少不了美食的。老家有许多小吃,最特别的是一种特有的糍粑。用我的家乡话直译过来念“贼”。这种糍粑分为糯米的和面粉的。
爷爷奶奶一大早就起来,准备做糍粑。先备好一个大铁锅,就在铁锅里和面。奶奶扛着一大包面粉往铁锅里倒。佝偻着背,用力的双手青筋暴出,想控制出口的方向。我急忙想去帮手,一双黝黑的手却在我之前,抓到面粉的袋口帮助奶奶到。是爷爷。他从一旁疾步走来,口中还边念叨着:“这么重的东西也不叫我来帮忙,老了就别逞强!”“是是是,就你没老。”奶奶回道。两个人总是这样面露微笑地吵嘴。
奶奶要开始和面了。爷爷又喝止住她:“一个女人家哪有这么大力。”便叫奶奶让开,自己带着老花镜和面。我好笑的看着爷爷瘦削的手在庞大的铁锅里翻来覆去,额上微微湿润,还倔强的“教导”奶奶,吩咐奶奶干杂活,时不时地再吵几句嘴。这些,都是记忆中年的一部分,年味的第一部分。
等发酵好了,要开始炸糍粑了。在这间昏暗的小厨房里,中央摆着两个桌子,一个摆着煤气炉和上面的铁锅,一个放装面粉的盆和预备装糍粑的碟子。先洗净手,沾点油在手上以防面团粘手。然后捏适当面团在手里,揉圆,再压扁。奶奶说在糍粑中心要捏薄一点会熟得快。
站在离铁锅最近的爷爷就会把已经炸到金黄色的'糍粑夹起,擦油。每当看到自己亲手做的奇形怪状的糍粑,就会急忙的一口咬下。听到糍粑脆皮破裂,尝到嘴里油汁飞溅,甜甜的满满的美味,以为妙绝。我也总会骄傲地与奶奶炫耀,我的最好吃。
看着奶奶慈爱的微笑,年味,就在我们的笑容里纷飞。
年味优秀作文15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节日,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最欢喜的日子。所有的亲人都聚在一起,去体会过年的味道。
除夕,一家人就忙碌起来了,大人们去买过年用的东西,老人们就帮忙打扫卫生,清理房子,小孩子们也没闲着,帮着家人搬东西,整理房间。一家人在一起忙着,各做各的一份事,忙得不亦乐乎。
到了除夕的晚上,全家人都停下手中的事情,一起围到电烤桌边,看中国一年一度的春节庆典——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感受过年的气氛。晚上的风是凉的,可是大家的心都是暖的。
我们这边有个过年的习俗,在每年的'大年初一早上,都会去给家里已去世的人拜年。早上,我们一大家子和姑姑家两头同时出发,前往我爷爷的公墓。捧着鲜花,提着纸钱,便向山上走去。将爷爷的墓碑擦干净,把鲜花放在两旁,插上香,我们就开始拜年。从最小的开始一个一个的拜,在将纸钱烧到就离开了,以前可以放鞭炮的时候我们还要放一卷鞭炮,现在禁烟了,也没发放了。
折腾完了一上午后,一家就回到家里吃午饭,这一餐可讲究了,所有菜做出了以后,不是直接摆上餐桌,而是先在爷爷的遗像前祭过后才能吃,让这些菜有灵气,吃了可保平安,而在吃之前,每一名晚辈还要给已过世的长辈行跪拜后才能吃饭,可讲究了。
接着就开始拜节。一家人将新年礼物准备好,就上路了。第一站,外公外婆家。外公外婆家离我们家很近,都在一个小区里,几分钟就到了,到了那,看到外公外婆就要喊新年好,这样他们就会有了压岁钱。接着就跑远的了,我爷爷家是万宝的,所以大多数亲戚在万宝,我们便先到那里。从白天到晚上,忙得是精疲力尽,晚上回家后,我们都倒头大睡,为明天的行程做准备……
家人团聚在一起,快快乐乐的,这就是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