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优化的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基于BP优化的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基于BP优化的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肖海慧,赵振勇,陆玉亭,邓凯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BP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能够进行复杂的逻辑操作和非线性关系的系统。本文通过神经网络的分析,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学业、职业、产业、就业、创业相衔接的“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模型的成功构建,证实实施四位一体培养五业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
关键词:神经网络;BP算法;四位一体;五业贯通;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重中之重课题《专业群视阈狭隘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优化研究》编号:2013JSJG010;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BP模型的“五业贯通”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编号:D/2013/03/074
作者简介:肖海慧(1974-),女(汉族),青海西宁人,研究生,机电工程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软件技术和教育管理。
一、概述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以适应社会经济需求为己任,不断追求在产、学、研、创四个维度上有机融合,探索学业、职业、产业、就业、创业相衔接的“五业贯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力争解决影响和制约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上取得突破,2006年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通过BP(Back-Propagation Network)神经网络的分析,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学业、职业、产业、就业、创业相衔接的“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近八年来,在国家、省、市、学校的十余个课题的调研、分析、应用、提炼、完善基础上,通过2006—2008年的理论分析,到2009—2011年的实践优化,再到2012—2013年的成果推广,建立的基于BP模型的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我校和常州大学城内外的十六个专业的理论和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为完善高职院校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起到了开拓创新的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BP神经网络与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相拟合的理论模型
BP神经网络具有输入信号前向传递,不足信息反向传播的特性。利用这个特性与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关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不足信息反向传递,通过分析、调整结构和数据,进一步优化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
(二)优化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
通过建立上述数据模型,结合每年学校动态数据分析和课题调研结果,建立了一条以学业为基础,以职业为依托,以产业为纽带,以就业为保证,以创业为拓展的高职创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
1.学业:纵横交织培养创业。纵向:综合考虑学业基础、职业定位、就业质量,按照“课程教学和知识传授—职业的养成—课程实训—就业、顶岗、实习、预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为主线,保障人人就业,事事创新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横向:将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有机接合,专著了《创新学》,编写了《创新电子商务案例》、《创业实务》等教材。实现了创业教育有计划、进教材、入课堂,科目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隐形课程相衔接,必修课、选修课互为支撑的结构体系。
2.职业:大赛引领提升创业。通过“小赛训练进课堂,大赛引领促成长”,做到“小赛周周有,大赛月月有,省赛争上游,国赛榜上有”,使人人参与,个个创新,提升学生的创新竞争意识。引入专业证书制度,将职业证书、社会认证与课程教学内容串接起来,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保障。
3.产业:依托产业实施创业。通过在校内设立行业协会秘书处,建立校企合作联盟,在项目合作引导下,为学生专业实训、创新训练、校企合作项目研究等提供资源优质的创业共享平台。聘请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共同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创业实践项目指导等工作,实现长效合作的创业机制。
4.就业:加强辅导保证创业。坚持将就业工作系统化、体系化、制度化,坚持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整个过程,将就业作为创业的基础和保证,使学生获得实际操作经验,在进入相应岗位后就能直接上手操作,从而保证就业成功,增加创业成功机率。
5.创业:建立园区孵化创业。建立创业孵化园区为学生创业提供破茧而出的能力。注重体系设计,做到坚持以人为本,激活学生的创业潜质;坚持渗透融合,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坚持项目带动,激发学生的创业能力;坚持典型引路,激励学生的创业行为;实施“五个强化”(加强创业研究,强化理论支撑;加强内容体系建设,强化载体支撑;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强化平台支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加强创业文化建设,强化环境支撑)。在探索实践中创立了“大学生创业园”、“百草根商贸集市”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业实践项目。
(三)提升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的理实体系
在“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把产、学、研、创四个方面通过高职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绞合一体,贯穿到旋转上升,具有DNA基因的螺旋线上,体现产学研创之间既有横向扭结绞合,又有纵向梯度提升的发展过程,如图2所示。学生经过学业、职业、产业、就业、创业五个阶段,在3个国家级、18个共建共享型省级实训基地的培养,具备了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主要成效
(一)创业体系日臻完善
利用BP模型,定量分析,不断优化,跟踪发现影响创业人才培养的欠缺指标和不足数量,加以弥补。通过持续完善教学改革体系,在薄弱环节上加强教学改革力度;持续拓展实训基地建设,与常州科教城等大学科技园、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持续开展优质创业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更趋完善。
(二)创业培养成效显著
近八年来,学校在创业教育、实训、基地、课题经费上累计投入7200余万元。我校学生获得各类技能创新大赛一等奖18次,二等奖35次,三等奖103次,在省、市以上的“三创”活动中共获得23项奖项;24项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实施,每年有15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或结题;学生职业资格鉴定通过率为99.2%;一次性就业率达93.81%,年底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97.2%,2013年实现在校生创业124人,毕业生创业664人。从2009年开始学生创业人数逐年提高,如表1所示(数据来源为学校每年动态数据采集和课题调研所得)。
(三)创业示范名至实归
在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促成学生成功创业进程中,学校于2009年获得“常州市巾帼牵手SYB导师行动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成为常州市首批“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项目培训基地、“常州市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常设基地。2011年学校以“优秀”成绩获“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12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基地(全省高职院校仅有四所)。
四、总结
本文通过建立了BP神经网络与五业贯通创业人才培养的拟合模型,采用系统的观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合理的模型、开展定量的研究,找到制约的因素,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学业、职业、产业、就业、创业的各个实施环节。在理论上有突破,在实践中可操作。进一步优化了“五业贯通”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体系与创业课程体系有机结合,符合人类学习成长和知识技能形成规律。能体现高职教学特质和属性,对高职创业教育体系的创新有较好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凯,等。 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高职创意人才培养[J].艺术教育,2012,(11):150-152.
[2]邓凯,等。 四位一体培养五业贯通设计人才[J].湖北函授大学,2012,(2 ):6-8.
[3]肖海慧。谈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四位一体”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3,(09):22-23.
[4]赵振勇,张平泽。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职学生评价模型构建与实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8 ):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