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应用现代技术提升学生能力的路径论文
小学语文中应用现代技术提升学生能力的路径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中应用现代技术提升学生能力的路径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恰当运用能提高学生的专注度,转变学生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为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的潜力,认真钻研、开发和使用好现代教育技术,使之成为教育教学强大的辅助工具,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为培养新世纪的人才奠定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
语文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性;想象力;
引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重要学科,其知识广泛、灵活性差,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对枯燥的学科,需要语文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需求,灵活地把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去,特别是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影像、动画等学生喜欢的形式多样化地给学生呈现学习内容,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也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选择需求,全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专注度
学生的学习效率特别是学习能力与学生的专注程度密切相关,教育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在相对单一的学习环境下,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枯燥感,学生的自制力和专注程度很难维持较长的时间。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自主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因此知识上的不足、学习能力也较为欠缺,特别是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所以必须要在教学中改变长期单一的教学模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灵活有效地刺激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在以现代教育技术为重要载体的新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下,我们可以通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满足小学生心理学习和现实学习的需求,把语文教学的多个环节换一种形式呈现给学生,进而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保证学生的兴奋点不断地出现,从而保持学生的专注度,这样一定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加高效。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颐和园》这一课时,在教学中可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配上舒缓的音乐,把颐和园有关的美丽风景图片陆续给学生呈现,也可以给学生一段视频资料,并配以一定的讲解,这样学生们在直观欣赏的同时,能够结合教材内容予以深入的思考,在内心很容易形成对颐和园的向往和喜爱,这样的情境构设,也会给学生新奇感,容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去阅读、品读,心理上的认知和共鸣自然会油然而生,无形中也消除了单纯的依赖课文内容而产生的枯燥和厌倦感,学生们感兴趣了,学习的专注度、注意力自然提高了,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教学的效果无形中也能够优化。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转变学生态度,提高积极性
新课改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积极性密切相关,所以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要特别注意关注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帮助我们调整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逐渐引导学生重视语文学习,学会学习语文。
首先,教学过程本身应该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其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这一过程是以学生为核心的,应该是学生在教师有效教学设计的指引下,用心去感悟和体会的过程。但是从现实来看,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很多学生容易犯“轻敌”的思想,因为语文学科毕竟和我们的母语有密切的联系,学生会觉得学习语文比较容易,所以学生总是觉得在表面上很多知识都掌握了,但实际上并没有深入的理解,细节的问题还是存在的,这就容易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在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进行引导。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非常便利的给学生创造有利于其学习和参与的情境,然后用情境引导学生去参与、体验,实现学生的有效的学习。这样的环节下,学生也能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感受语文学习的价值,自然会逐渐喜欢上语文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在学习中有了兴趣,学习的内驱力就容易被激发出来,这样才能够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其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居于核心地位,要想使学生们真正参与进来,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重要,现代信息技术是学生们接触最多的,也是较为感兴趣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激发学生兴趣。在引导学生学习《海底世界》这一课时,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相关的内容,这时我们就可以顺势发动学生去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特别是结合学生们的海洋馆参观、在大海边游玩的经历来进行准备,这样学生们会觉得有素材,也愿意去参与和准备,当然也愿意去课堂上展示。积极性有了,学习态度也转变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质量也会大大提升。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记忆力
想象是创新的开始,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强调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而素质教育要求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一定的想象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给学生创造直观、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启发学生联想的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力就会愈发高涨。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时,让学生看屏幕上地球美丽的样子和被破坏的样子相关资料,通过两种情景的对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治理的.办法、想象人类的将来、想象地球的将来……这样直观的引导,学生的情感认知就能够迅速得到升华和提高,利用媒体给学生直观的震撼,从而激发了学生想象力的提高。
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这实际说明了记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也是学生积累的主要途径。但是从学生角度来说,他们能够投入到背记的环节,但是遗忘又很快,究其原因,与学生不理解,没有真正消化知识有密切的关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多样化地给学生呈现知识,能够使课文图文结合、声形并茂,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印象深刻,自然可提高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力。学生记住了才能够有储备,在应用上才有依赖、有素材。这对于学生们的语文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畏难心理。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要想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理解是重要的前提,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但是从人的认知过程来看,由具体到抽象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途径。但是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圈子很小,出于安全考虑,学生们接触社会、特别是接触生活的机会也不是很多,这就导致他们对于一些相对抽象的问题,因为缺乏相应的经验,理解起来就有些困难,需要给学生们提供助力,也就是要给学生呈现有助于其理解的“梯子”。从实践来看,在此过程中我们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很好地辅助学生理解进而消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中“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为什么比作降落伞,学生理解有困难,在屏幕上把蒲公英种子和降落伞放在一起一比较,难点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的,学生们理解了知识,对于知识的印象会更深刻,达到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目前来看,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较为普遍地进入了小学语文教学,且给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对于更好地发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但是,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效果,有些问题还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首先,教师要强化学习意识。新的教育教学设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便利,这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应用的方法和技能,这样才能够和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发挥先进教学设备的辅助作用。
其次,要立足于学情。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变化的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教学设备最终还是要辅助学生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在应用教育技术时,还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学生语文学习的现实需求来进行。
再次,要注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给教学带来了新活力,是对于传统教学的有效补充而不是否定,所以教师务必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本着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有效结合起来,发挥其功能的最大化。
总之,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应的调整,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小学语文的特点,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来辅助教学,特别是要应用好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学生学习、成长的需要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有利因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们未来学习和成长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赵巍.将多媒体技术转化为教学效益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2]李京.信息技术环境下“支持学生参与学习”教学策略的实践与反思[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2).
[3]邵富英.让网络资源为语文教学插翅添翼[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
[4]姜玉晶.浅谈现代教育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生机与活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