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导生制和同质小组学习》有效教学模式的“画蛇添足”

《导生制和同质小组学习》有效教学模式的“画蛇添足”

冷瞳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导生制和同质小组学习》有效教学模式的“画蛇添足”

《导生制和同质小组学习》有效教学模式的“画蛇添足”

曹竣云

(湖北省大冶市滨湖学校)

摘 要:《导生制和同质小组学习》的特征有如下九个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教育的本质上,教育即生长;重视启发教学;在教育的内容范围上,以经验为中心,“教育即经验改造”;在教学组织上,以活动为中心;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分层学习;实施差异教学;重视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谈了论文的适用范围、三个补充说明的问题、有效性评价。

关键词:教学模式;导生制和同质小组学习;有效性;评价

2010年10月《新课程》期刊发表了笔者的《导生制和同质小组学习——浅谈班级授课制背景下数学新课程的一种有效学习模式》(后称论文)一文后,笔者意犹未尽,于是有了本文。本文将对论文作些补充,谈谈它的特征、适用范围、补充说明的问题、学习模式的有效性评价。它可能是论文的“画蛇添足”。

一、特征

1.在教育的要素上,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在进行的三人为小组的同质分组的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只是很少的引导,重心是让学生自己学。教师、优秀生和中等生只是在优秀生同质组、中等生同质组和学困生同质组合作探究难以为继的时候给予引导,重心落在学生的自学上,让学生自己在现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自主建构、“做中学”和学中做。

2.在教育的本质上,“教育即生长”

学生的分组学习是根据学习成绩进行的同质分组,学困生组、中等生组和优秀生组只有在合作探究学习难以为继的时候才由中等生、优秀生和教师引导。引导的教育学意义为指引、开导。指引是指教师循循善诱地指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开导则是对学生的学习现状不足的指出、纠正、合理归因和对学生学习的肯定、期望和鼓励。指引和开导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自信心,变学生在疑难之时可能导致的厌学为我能学和我要学——指引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提升了学生的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所以,该学习模式有效实现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技能的提升,也就是说教育即生长。

3.重视启发教学

在论文中,笔者提及“在学生学习难以为继的时候进行的引导”的观点。这里的“难以为继”的“为”为“做”之意,“难”为学习上的疑难、困惑,因而该观点可表达为“在学生想学又进行不下去的疑难、困惑之时对学生进行指引和开导(引导)”。学生在学习疑难困惑之时在心理上可能怨恨自己无用,对无他人协助学习可能表现为愤怒;也可表现为学生对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想说又说不出口。

4.在教育的内容范围上,以经验为中心,“教育即经验改造”

同质分组学习的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处于同一水平层次上,学生是有差异的群体,在先天、后天、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是同质小组学习的不同成员能在合作讨论学习中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碰撞和各抒己见,并在求同存异中使学生能增长知识、提升技能的原因。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在分享由经验生成的知识和技能的体验的过程中,只有在他们学习难以为继之时,才由中等生、优等生和教师引导,这是同一水平层次的知识和技能分在同一小组内和在高一级水平层次的学生或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经验改造,是学生在同质小组合作学习和引导下的异质合作的成长。

5.在教学组织上,以活动为中心

“活动教学,主要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在论文中,笔者提及“在学生学习难以为继的时候,对同质小组学生进行引导”的观点,论文所述教学模式强调自主学习对于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和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必要的引导启发教学。在同质小组合作、异质合作与引导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讨论、辩论与思想交锋,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通过对合理思想成分的采纳和求同存异,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它具有创造性。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和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必要的引导启发教学,通过同质小组内的生生互动与交往、水平能力高一层次的学生或教师的师生互动与交往,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对知识的内化、合作探究学习对知识的外化与内化,学生实现了对知识的掌握和主体力量的发展,也就实现它的实践性。同质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的同质合作和在同质小组学习难以为继的时候由高一水平层次的学生或教师的引导的异质合作,生成它的操作性。

6.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分层学习

对于某一课题来说,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秀生对课题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处于不同的层次和境界,这种层次和境界具有阶梯性。学困生组在同质小组学习难以为继的时候,才由知识和技能高一层次的中等生引导;中等生对课题的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层次也是有限的,当他们没有掌握或难以为继的时候,则由知识和能力高一层次的优等生引导;如果还不能解决,则由知识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引导。类似地,中等生的同质小组学习难以为继的时候,由知识和技能水平层次高一级的优等生引导;如果优等生不能充分地解决问题,就由知识和技能水平层次高一级的教师引导。它实际上区分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层次和阶梯性,并注重学生在现有经验基础上的知识和技能的逐步分层改造。

7.实施差异教学

何谓差异教学?“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学生的个别差异视为组成要素,教师从不同学生的准备水平、兴趣和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结果,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实施差异教学是指教师改变教学的速度、水平或类型,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学习风格或兴趣。由于学生各自具体的实践水平(或称为个体经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在同质小组学习的不同学生对不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所区别,并处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这种差异成为同质小组学习的资源,这是在同质小组学习的不同成员能在合作讨论学习中产生思维创新、激烈的思想冲突、碰撞和各抒己见,并通过求同存异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从而使合作学习能增长学生知识和提升学生的技能、改善学生对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因。这是同质小组的差异教学。在同质小组学习难以为继的时候,由高一级知识和技能水平层次的学生或教师引导,具体来说,是学困生组在同质小组学习难以为继的时候,才由知识和技能高一水平层次的中等生引导;中等生对课题的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层次是有限的,当他们没有掌握或难以为继的时候,则由知识和技能高一水平层次的优等生引导;如果还不能解决,则由知识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引导。这种引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强调学生不同知识和技能水平层次的阶梯性和处于不同的掌握层次的区别,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逐层上升的改造,改变了教学的速度、水平和类型,适应和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别学习需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将乐于学习、欣赏学习的积极情绪体验提升为情感情操,改善了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这是异质合作的差异教学。

8.重视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1)重视自主学习的作用

对于一个课题来说,自主学习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它决定合作探究学习的质量和有效性。

(2)重视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讨论是合作学习的常规,在同质小组的讨论合作学习中,由于各自的个体经验有差异,并且对某一课题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存在区别和处于不同层次,同质小组成员之间求同存异和评价能解决很多问题。如果某一同质小组内不能充分的解决问题,则由高一水平层次的学生或教师引导。

9.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论文重视合作学习之前的自主学习,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同一水平层次的同质小组学生的生生互动和不同水平层级的生生、师生互动与交往,通过课堂交流合作学习,引起学生的思考和知识的融会贯通,变学为思,只在学生疑难之处启发引导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做牧者而不是纤夫,变教为导,通过引导启发,解决学生疑难,维持学生的思考学习和引起学生的反思——以导达思。

二、讨论:关于论文的适用范围

由于论文所述学习模式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连贯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客观性,因此,它对于中小学来说,适用于数学学科,其次是化学、物理和生物,再其次是人文学科,只是论文所述学习模式的有效性依次弱化或降低。

三、三个补充说明的问题

论文的第一部分“模式”阐述导生制时提到“把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依据(数学)成绩分为三类: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类。教师主要引导优秀生,优秀生引导中等生,中等生引导学困生。”论文的第三部分,笔者提到“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学习课题的准备程度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质量。”当这两种理念碰到一起的时候,有效的学习方式有如下三种:(1)对于中等生和优等生来说,通过自主学习可能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课题,不需要教师的引导或只需要较少教师的引导;(2)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可能需要中等生、优秀生或教师的引导;(3)教师引导下的全班自主学习中学生在自主学习一遍之后由学生带着具有层次阶梯性问题自主二次预习课题或课文;教师、优等生、中等生带着课题的相关问题引导优秀生、中等生或学困生。以上有效学习方式基于以下理念:充分实施学生对课题的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难以进行或深入的时候由高一水平层次的学生或教师来引导。

对于论文来说,在班级人数多的情况下,同质分组的每个小组的人数可以为3人、5人等奇数数量组成的同质小组。

论文所提到的引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引导,既是对集体学生的引导,也是对个别学生的引导。对集体学生的引导是指单个中等生对学困生组的引导;在单个中等生对学困生引导不够的情况下,优等生及教师补充引导;对于中等生组来说,由单个优等生对中等生组进行引导,在优等生引导不够的情况下,则由教师进行引导;对于优等生组来说,则是教师进行引导;这种引导也是教师对全班进行的集体引导。个别引导在需要的情况下是中等生对学困生的个别引导、优等生对中等生的个别引导以及教师对优等生的个别引导。

四、有效性评价

1.实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

(1)知识和技能

论文所述学习模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与积极性,重视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知识和技能的生长和改造,重视对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在疑难之处的引导——启发教学,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论文的学习模式是引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它是一种教学方法。引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关键词为自主、合作(探究为在自主合作中探究学习,为自主、合作学习的特殊学习形式)、引导,这三个词连起来也是教学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引导启发之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自信心和学习动机,变学生在疑难之时可能导致的厌学为“我能学”和“我要学”,进而升华为快乐学,改善了学习者对学习的情感、态度,形成学习者乐于学习的价值观。

2.有效性

论文所述学习模式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改善了学生对学习的情感、态度,使学生形成乐于学习(“知之者不如好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可为“我能学”,“好之”可为“我要学”,“乐之”可为“乐于学习”)的学习价值观,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田慧生。活动教育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姜智,华国栋。“差异教学”实质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