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内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县域内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县域内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乔文清
一、广泛调研,以解决为什么改的问题
早在2008年,我县教研室准备为全县中小学教师建立业务档案,想通过对每位教师的课堂量化考核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此,县教研室一班人下学校、进课堂,了解教师的上课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到两周时间,这项工作不得不停下来。原因是所有课堂千篇一律,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如果按这样的课堂给教师定性,不但教师得不到发展,学生的发展也只是分数定性而已。我们发现有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
1、课堂是“讲堂”而不是“学堂”。每堂课,教师把教材中的知识点一一讲给学生听,老师讲完了,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学生不能主动学习而是被动接受,老师不是为学生服务而是为校长服务,教育教学质量被“题海”“考试成绩”所掩盖。
2、课堂呈现同向思维。对概念、定理、定义、法则及文本的理解,老师说了算,或者作者是怎么理解的。学生的分析、判断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和尊重,不同的学生同一种思维。
3、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动脑动手能力、大胆发言的心理素质等在课堂上得不到充分地挖掘和培养。
4、教案就是“教”案。教师课前备写的教案,大都只考虑老师如何教,而不考虑学生如何学,这就为课堂教学从源头上产生了误导。
5、问题设计有失科学。课堂上,老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缺乏目标指向和分类指导,“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频繁厌出,有效性、逻辑性不强,不能很好地激发全体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参与度受到严重影响。
6、学习形态单一。学生的学习形态有三种,即接受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研究式学习。显然,现行的课堂教学注重接受式学习,而对体验式、研究式学习给予关注不够,教师只要有了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事先写好教案,就可以在课堂进行规范式的“依样画葫芦”操作。
7、“学会、会学、乐学”得不到有效实施。不关注受教育者的情感态度,也没有科学合理的过程方法指导,显现出目前课堂教学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厌学、厌校、厌师情绪在课堂上得到了滋生。
我们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包办代替,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权力,造成了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下降。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在课改工作中,县教研室必须以挥职能作用。
基于上认识,我们以与师生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进一步了解课堂教学情况,最终形成两万字我调研报告,汇报教育局,说服局长支持课改。 2012年底,我县成立了以教育局长牵头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由中小校长、副校长参加的“定边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动员大会”。提出了“一年建模、二年见形、三年见效”的奋斗目标,并确定2013年为我县课堂教学改革起始年。会上颁布了《定边县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定边县班级小组建设指导意见》、《定边县导学案备写基本要求》和《定边县高效课堂评价标准》等文件。
教育局长马占龙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改革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你不改、我就改你,你不动、我就动你”。正是借助了行政推动的力量,2013年我县课堂教学改革在全县中小学全面铺开了。
二、建立模式,以解决怎样课改的问题
行政推动很好地解决了改与不改的问题,但究竟如何改,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我们的基本思考是,课堂教学改革就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扬弃,必须将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许多学校成功的做法,而推广先进经验最好的载体就是模式。
2013年县教研室制定出台了“三维四步教学法”指导模式。即:在教学形式方面,注重体现集体备课、全员预习、同伴互助、分层作业;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体现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力培养、课堂评价、巩固提升;在教学实施方面,注重体现问题设计、自主学习、汇报展示、点拨反馈。在模式推进开始,教师们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很难进入角色。
于是我们从备课入手,首先变“教案”为“导学案”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明确提出体节课学生“学会什么”是确立学习目标的核心,同时注意目标的具体性、学生性和结果性,把知情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一节课里始终知道“我要学什么?”其次,帮助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充分发挥生生间兵教兵、兵练兵的作用,先让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逐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四是强化独学、对学、群学环节,教会学生怎么学、怎么问、怎么记等。五是强调课堂上学生展示的重要性。只有展示才能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大胆发言的心理素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胜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等得到张杨和提升,也只有通过展示,教师才能发现学生学习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讲、练、答、辅、升等教学活动。六是及时解决教师的课改困惑问题。如强调问题设计的精、准、实,以解决课堂的时间不够问题;强调课堂评价和评价的运用,以解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问题;强调回归教材再出考试题,以解决考试成绩下滑问题等等。两年多的实践证明,“三维四步教学法”对指导我县的课堂教学改革发挥着很好的作用。目前,我县中小学校校有模式,班班有小组,教师的角色变了,学生的学习变了,整个课堂活跃了,课堂教学改革正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专家引领,以保证课改的方向问题
从2013年开始,我县以出走出,请进来的方式大面积培训一线教师,先后选派1800多名教师和校长赴上海、江苏、山东、山西等地考察学习,并聘请山西省太谷县教研室主任张四保、山东省龙源学校校长刘花兰校长、榆林市教研室副主任冷永良等一批课改专家来我县搞课改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面对个别校长的课改不作为和学校的固步自封,我们通过对一系列专项活动规范和指导,逼着他们走向课改之路。如,全县的“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我们先组织参赛选手进行专项培训,明确告诉他们《定边县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就是我们的打分依据,谁不按这个规则上课谁就选不上。复赛我们评课堂录像,一次上不成两次,两次上不成三次,直到你认为符合《标准》为止。一些学校课堂不分组,问:“我们录像时,学生不分组行不行?”我说“不行,你不分组就等于说你不课改,你不课改就等于你选不上”。县域内的名校很害怕自己的学校没有“能手”“学科带头人”,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
同时,县教研员分赴到学校与参赛选手一起备课、上课、评课,手把手地辅导参赛选手的每一节课。决赛时,我们又对评委进行专项培训,对照《标准》逐一解读量化,夯实每一环节的目的意义,力争使评出的选手能够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发挥能手和带头人作用。再如,2014年暑假期间,县教研室组织了小学语、数,初中语、数、英学科的132名老师进行了全县集体备课,我们的具体作法是:先集中培训,规范导学案的备写格式和要求,然后分散课时到每个人单独备写,一个人大约备写8---12个课时,20天后,告诉备课人与某某对接修改,相当于“独学、对学”。完成后上传到QQ群,教师可以下载后再修正使用。通过对集体备课活动的专项指导,对教师的课改意识有明显提升,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导学稿质量不高问题。
另外,我们还特别重视发挥我室教研员的现场指导作用,近两年,教研平均每人每年下乡100天左右,听评课不小于120节,参与学校集体备课30节以上,参加学校共同体活动20余次。教研员深入课堂,能够及时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随机生成的诸多问题,使教研员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教研室的工作也因此得到了基层学校的认可。
四、制定标准,以规范课改的流程问题
我们认为,高效课堂有五大特征:一是问题设计的精准;二是学生自主学习高效;三是合作探究的高效;四是教师点拨、反馈的及时准确;五是课堂目标的达成。其主攻方向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因为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学生会学了、有能力学了,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态度、价值等产生深远影响。课堂这块主阵地才能在学生喜爱的基础上,延伸到综合素质培养、自主管理、校园文化等方方面面。如果学生连上课都不喜欢,不爱本节课、不爱这节课的老师、不爱这节课的知识,一切的知识传授、德育渗透、人格培养等都是空话。所以,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和出发点,教会老师如何去相信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进而实现发展学生。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老师很难做到这一点,经常问的一句话是:“到底怎样的课才是高效课堂课?”为此,我们在2013年全县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一开始就制定出台了《定边县高效课堂评价标准》。老师们对照《标准》一环节一环节地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一步一步地转变自己的教师角色。各学校共同体也依据《标准》积极开展过关课、观摩课、示范课、听评课活动,很好地引领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
当然,开始定的《标准》随着改革的深入,有好多地方不便操作和不适合高效课堂要求,为此我们及时组织课改专家成员和教研员认真讨论修定,几乎每学期修定一次,现在我们已经修定完善了四次,2015年的《高效课堂评价标准》现已通过专家委员会认定,准备在下一学期实施。新的标准主要是突现高效课堂的五大特征:即学习目标的高效性、自主学习的高效性、汇报展示的高效性、点拨反馈的高效性和目标达成的高效性,同时融入课堂评价和各环节的分值比例等。
五、典型示范,以解决全面推动的问题
为了在全县范围内中小学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典型引路必不可少。2012年底我们就把校长意识强、教师理念新的六小、五中、白湾子学校、实验中学确定为课改示范校。通过四个优先完成示范校的打造,优先选派示范校教师和校长外出参观学习;优先聘请山东、山西课改名师进行示范课教学;优先聘请省内外课改专家进校指导;县域内课改专家委员会和教研员全程跟踪指导优先。通过一年的打造,四所学校基本上达到了高效课堂的要求。2014年春,教育局组织召开县内课改交流现场会,全县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利用六个周的时间分期分批到四所学校参观交流学习。本次活动,对参观者的触动很大,为课改树立了信心,对被参观者是一次考验和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3年我们将全县49所中小学(学区)组建成14个学校发展共同体,并将相互借鉴相互推动课改作为其首要任务:一是建立了共同体集体备课制度,定期召开集体备课、过关课、示范课、课改心得讲座、课改沙龙、QQ对话等活动。尤其在集体备课方面,各共同体都能在核心校的组织下,利用寒暑假时间集中本共同体的优秀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教师在网上下载导学案后,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实际进行二次备课,这样就很好的保证了导学案的使用质量。二是建立了共同体学校、部门、教师互访、互助制度,定期开展经验交流、送教帮扶等活动。三是在共同体中开展教师大比武、骨干教师评选、教育教学成果评选等活动并形成常规。四是每年年终,教育局都要组织力量对各共同体从计划总结、课题研究、“一人一题”、课堂实录、优秀案例、优秀导学案、优秀讲座稿、优秀论文、课改心得、试题集锦等十个方面进行考核评比。评比结果直接与学校的职称指标、评优评模人数、设备更新挂钩。实践证明,学校发展共同体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校际联动、取长补短是深化课改的不竭动力。
六、效果监测 以保证课改的质量问题
2015年我们制定并印发了《定边县课堂教学监测实施方案》,安排教研员凳下校,开展课堂教学监测。监测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每次每校只抽检个别年级的个别科目,其中每个班一般只抽检两个学习小组。监测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考试、学习过程方法考查、综合能力考查三部分。基础知识考试以抽检学生个体为单位,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重点监测课堂教学的实效;学习过程方法考查是通过观察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评判学生对学习方法应用情况。学习的过程包括学习自学、对学、群学,展示四步,学习方法包括裸学、助学、记学、量学、议学、问学、查学、辩学、帮学、合学、研学十二种。综合能力考查渗透在上述考试考查中,重点考查学生的……能力。由于抽样监测的结果被做为年终考评学校及校长工作的重要指标,所以监测工作爱到了学校的普高重视,达到了提升和巩固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
今年,我们正在做一项工作是,强化对骨干教师的管理与使用,发挥骨干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独特作用。总结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我们正在制定并力求尽快出台《定边骨干考教师管理办法》,希望将通过这个办法的实施,将骨干教师研修及引领重点集中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力求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有更深层次的突破。
(本文来自西北教育创新高峰论坛上定边县教研室主任乔文清发言材料)